花卉基因
1. 同一植株上的兩朵花基因相同嗎
那要看花的哪一部分,如果是花被的話(花瓣和花萼),它的細胞直接來源於母體,基因就與母體相納瞎同,所以兩朵花的花被基因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是雄蕊或是雌蕊,生殖細胞經過減數分裂,遺傳物質重組,此時的兩朵花的雄蕊和雌蕊細胞的基因一般就不同,看你要比較兩朵花的什麼部分了,飢廳不同爛茄隱部分的情況是很復雜的。
2. 花的基因型跟什麼有關
花橋則的基因型:花萼、花瓣、雌蕊除胚囊中的卵細胞、極核、助細胞、反足細胞外,其餘的跟母本一樣,上述細胞基因型跟卵細敏襪棚胞一樣。雄蕊里花粉粒細胞也經過減數好雀分裂,其餘的跟父本一樣。
3. 轉基因花卉的資料
轉基因技術是一項新型生物技術,具有很多傳統花卉育種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比如可以通過轉入基因而擴大整個花卉的基因庫,因而就可人工創造出一個更大更新的花卉寶庫;還可以只定向修飾改變一些你不喜歡的花卉性狀而保留那些你喜歡的優良品質;利用轉基因技術將外來性狀轉入到現有花卉中,形成一個新的品種,就叫「轉基因花」。 為了改良花卉的顏色、香味、形狀和保鮮期等多方面的性狀,科學家們的思路是首先要了解這些性狀的生理機制,進而找到並克隆出與之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各種基因,深入研究這些基因後,再修飾並轉入到需要改良品質的花卉中,從而定向創造出花卉新品種。 轉基因花有以下特點: 特別色彩:在花卉的顏色改良方面,科學家們已經克隆到了多個與顏色相關的基因。特別是在矮牽牛花中已經克隆到了兩個能使花趨向於顯藍色的基因,可以使人們培育出珍稀的藍色月季和康乃馨。另外,科學家們利用轉基因技術,已經在矮牽牛、菊花等觀賞花卉中成功地進行了花色修飾。比如法國分子生物學家將幾個花色基因分別導入開紅花的矮牽牛中,從而得到了開粉紅色和白色花的矮牽牛,甚至還得到了白色花中有一小抹紅色或紅色花中有一小抹白色的奇特矮牽牛。 特別新奇:在花卉的香味、形狀、大小、質地等品質性狀研究方面,由於涉及的物質極其多樣,代謝途徑也非常復雜,所以研究起來很困難。但是最近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奮的突破性進展。比如生物學家皮斯用發根農桿菌轉化檸檬天竺葵,發現轉化植株中芳香族物質有顯著提高,花朵散發出迷人的甜香味,植株矮化,枝葉更繁茂。1996年底,華裔科學家羅達與其合作者克隆到了一種控制花朵形狀的基因,並發現這種基因和另一種基因對花朵形狀的形成起關鍵作用:此類基因發揮作用時,金魚草的花就發育成不規則形;發生變異時金魚草的花就發育成規則形。這一研究對揭示基因如何控制花的形狀提供了可參考的信息,同時還有可能被參照用來培育形狀獨特的珍奇花卉。 特別長壽:人們一直夢想著得到開不敗的鮮花,因而如何延長花卉的保鮮期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門課題。現在花卉保鮮主要是加入保鮮劑,或者用低溫冷藏、氣調貯運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效果不好,而且保鮮劑基本上都有毒性,溫控、氣調的設備等成本又太高。所以有關花卉衰亡基因及基因工程的研究就十分活躍,其中研究得比較成功的例子是圍繞乙烯與花卉衰老的關系而進行的研究。乙烯是內源衰老激素,各種花卉對乙烯都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有一大批商品價值較高的觀賞花卉對乙烯非常敏感,如康乃馨、滿天星、百合花、卡特蘭等等,甚至極少量的乙烯也會使這些敏感花卉枯萎凋零。現在已經先後克隆到了一些與乙烯合成相關的基因,並且已經有多個實驗室報道獲得了轉基因的抗衰老花卉。特別令人振奮的是,1995年澳大利亞花卉基因公司生產的可長久保存的轉基因花卉康乃馨在澳大利亞獲准上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准上市的轉基因花卉。 由於花卉的價值主要在於它的觀賞價值,所以轉基因花卉的商業化應用和推廣不會像轉基因的糧食作物、果實植物等那麼困難。估計近年內在一些發達國家轉基因花卉可實現商業化。 完全可以設想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只需打一個電話給花卉公司,描繪一下心中想要的花卉圖像,工作人員就可以從轉基因花卉庫里找到你要的那種特別的花卉。
4. 基因工程的技術在園藝植物上有哪些應用
矮牽牛是遺傳轉化研究最深入的花卉作物。目前對鬱金香、吊蘭、石蒜、百合、朱頂紅、水仙、唐菖蒲、鴨趾草、花燭、花葉芋、石帶蘭、伽藍菜、絲石竹、香石竹、罌粟、金魚草、非洲菊、菊花、月季等花卉的遺傳轉化也有報道,部分花卉獲得分子證據的轉基因植株。但目前花卉遺傳轉化研究主要集中於矮牽牛、菊花、香石竹、唐菖蒲、鬱金香、百合等重要花卉。
花卉遺傳轉化中涉及到的目的基因主要有以下種類:花色相關基因、花期相關基因、光溫周期相關基因、形態相關基因、葉色相關基因、芳香相關基因、乙烯合成相關基因、抗性(包括抗寒、旱、熱、病、蟲、鹽鹼、除草劑及其他不利因子的性狀)相關基因、光合色素基因、固氮基因、發光基因、性別控制基因等等。目前在花卉基因工程上成功利用的只有幾種,如花色素合成相關基因(chalcone:synthase:,CHS,類黃酮合成的關鍵酶——苯基苯烯酮合成酶;反義CHS,anti-sense:chalcone:synthase基因)、形態建成基因、抗蟲基因、抗除草劑基因(轉抗除草劑的EPSP合成酶基因矮牽牛)、乙烯合成抑制基因等。
自1988年果樹的基因遺傳轉化研究首先在核桃上取得突破,相繼在核桃(美洲山核桃)、蘋果、桃、洋李、葡萄、獼猴桃、甜橙、橙、檸檬、柑橘、芒果、木瓜、樹番茄、草莓、梨、歐洲李、杏、櫻桃、香蕉、樹莓、西番蓮、番木瓜等多種果樹上獲得了轉化體或轉基因植株。國內外眾多學者對蔬菜作物的遺傳轉化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以番茄為代表的蔬菜作物基因工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目前獲得轉基因植株的蔬菜作物主要有:番茄、馬鈴薯、芹菜、胡蘿卜、茴香、菊苣、生菜、甘藍、花椰菜、青花菜、白菜、黃瓜、西葫蘆、菜豆、鷹嘴豆、豌豆、蘆筍、茄子等。涉及的園藝性狀主要包括抗病、抗除草劑、抗蟲、雄性不育、單性結實及果實的延熟保鮮等方面。
5. 為什麼每一朵花的基因都不同
因為花的基因里有三類影響花器官屬性發生改變的同源異型突變體,每一類突變體都會影響相鄰兩輪花器官的發育。
在擬南芥和金魚草等模式植物花發育異常突變體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了三類影響花器官屬性發生改變的同源異型突變體,並缺每一類突變體都會影響相鄰兩輪花器官的發育。第一類突變體主要影響第一、二輪花器官的發育,第一輪中的萼片轉變為心皮,第二輪中的花瓣轉變為雄蕊;第二類突變體主要影響第二、三輪花器官的發育,第二輪中的花瓣轉變為萼片,第三輪中的祥迅雄蕊轉變為心皮;第三類突變體主要影響第三、四輪花器官的發育,第三輪中的雄蕊轉變為花瓣,第四輪中的心皮轉變為一朵新的突變體花,而且新花的器官繼續向內分化不能正常終止,形成花中有花的異常結構。
這三類突變體提示存在A、B、C三類功能基因,它們分別控制相鄰兩輪花器官的發育,每一輪花器官都由一類或兩類功能基因控制,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控制花器官發育的ABC模型,該模絕宴辯型成功解釋了花器官屬性決定的分子機制。
6. 花卉基因研究生就業方向及前景
花卉遺傳育種或植保則廳信,前景很好。近幾年我國花卉行業發展迅速,花卉的貿易額不斷增長,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花卉基因研究生就業方向一般為花卉遺傳育種或植伏尺保等,就業前景是很好的。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高效農業和觀光農業逐孫輪步興起,對從事苗木、花卉、盆景栽培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多,又便於自主創業,為商品花卉專業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創業機會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