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紅花卉
⑴ 石楠花又叫什麼花
石楠花又名千年紅,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開花,因花香類似人類精液的味道,因此常被老司機戲稱為最污花。
石楠花(學名:Photiniaserratifolia(Desf.)Kalkman),別稱千年紅、扇骨木,薔薇科石楠屬植物。在中國的生長歷史悠久,早在漢末成書的《名醫別錄》中就有記載。李時珍解釋因「生於石間向陽之處」,故名石南。石楠樹枝為褐灰色;鱗片為褐色,沒有毛;葉片呈革質,葉片的形狀為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瓣為白色,近圓形;果實為紅色球形,後成褐紫色;種子為平滑的棕色卵形。花期4—5月;果期10月。[2]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稍耐陰,能耐逗配短期-15℃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濕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土壤為佳。繁殖方法為種子繁殖和插扦繁殖。其分布於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石楠常種植於庭院、路旁、街頭交叉點,樹冠還可修剪造型,木態亮材可制車輪及器具柄,種子可榨油做肥皂,根可提烤膠,果也可作釀酒的原料。干葉可葯用,有利尿、解熱、鎮痛的作用。在古籍《別錄》《本草從新》《綱目拾遺》中均有石楠功效的記載。據《楊太真外傳》記載,山閉指馬嵬之變後,石楠被稱作端正樹、相思樹。
⑵ 千日紅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千日紅的花好像火球,又像楊梅,所以又叫火球花、楊梅花,為莧科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花期8月到下霜。
千日紅性強健,適應性強,喜向陽、溫暖、炎熱、乾燥的環境,畏寒怕霜,忌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但以疏鬆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良好。
用種子繁殖,春天播種。千日紅的播種較一般種子麻煩些,而且發芽慢,出苗難。千日紅的種子外被密毛槐殲,難以吸水,而且容易互相粘連。因此,播種時要先將種子在水中浸1~2天,使種子吸水,然後將種子輕輕擠壓去水,稍晾,拌以細土,這樣在鬆散的情攔叢況下使種子鉛衡沖分散均勻,且能提高其出苗率。育苗一般是在3月下旬在溫室播種,發芽適溫為16~20℃,播種後1周左右出苗,2~3片真葉時移植,5~6月初定植於露地。花開後要進行修剪,並加強肥水管理,以促使萌發新枝和再次開花。
千日紅栽培管理簡單,適宜作為花壇、花境的材料,也可作切花。其膜質苞片花色鮮艷,干後也經久不退,所以又是製作乾花的良好材料。
⑶ 千日紅的花期
千日紅花期由於品種不同,那麼我們的千日紅本身的花期時間也是會不同的,正常來說我們的千日紅一般花期是在7月份到10月份左右,一般都有4個月左右的花期時間。
1.千日紅種植
而很多植戶在種植的過程中,想要讓我們的千日紅能夠迅速的生長,並且在花期的時候有良好的景觀效果,我們可以在種植的時候,根據我們的千日紅本身的情況和特點來做安排,建議大家在種植千日紅的時候,最好是讓我們的千日紅汲取到充足的養分。
⑷ 千日紅百科
千日紅介紹
千日紅(學名:Gomphrena globosa L.)為石竹目莧科千日紅屬植物,又名圓仔花、百日紅、火球花。
千日紅為一年生直立草本,熱帶和亞熱帶常見花卉。千日紅全株有白色硬毛。花期7~10月,花朵紫紅色,排成頂生圓球形頭狀花序,苞片多為紫紅色。千日紅的花語是「不朽」。千日紅作為葯用植物,有止咳平喘的作用。現在千日紅也可作為花茶飲用。
形態特徵
千日紅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約20~60厘米,全株被白色硬毛。葉對生,紙質,長圓形,很少橢圓形,長5~10厘米,頂端鈍或近短尖,基部漸狹;葉柄短或上部葉近無柄。花夏秋間開放,紫紅色,排成頂生、圓球形或橢圓狀球形、長1.5~3厘米的頭狀花序;苞片和小苞片紫紅色、粉紅色,乳白色或白色,小苞片長約7毫米,背肋上有小齒;萼片5,長約5毫米,花後不變硬;雄蕊5,花絲合生成管狀,頂部5裂,裂片倒心形,花葯著生於裂片的彎缺內,線形,1室。胞果不開裂。
生長習性
千日紅喜陽光,生性強健,早生,耐乾熱、耐旱、不耐寒,宜疏鬆肥沃的土壤。
千日紅對環境要求不嚴,但性喜陽光、炎熱乾燥氣候,性強健,耐修剪,花後修剪可再萌發新枝,繼續開花。喜疏鬆肥沃土壤,不耐寒,耐高溫,怕積水,生長適溫為20℃~25℃,在35℃~40℃范圍內生長也良好,冬季溫度低於10℃以下植株生長不良或受凍害。
分布區域
千日紅原產熱帶美洲的巴西,巴拿馬和瓜地馬拉,我國南北各省有栽培,亦有逸為半野生。
繁殖方法
1、播種:播前先用溫水浸種一天或冷水浸種兩天,然後擠出水分,稍干,拌以草木灰或細沙,用量為種子的2~3倍,使其鬆散便於播種。種子較大,約400粒/克。可採用物團普通播種地,選用陽光充足、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土質疏鬆肥沃的沙壤土地塊作為苗床為好。播後略覆土,溫度控制在20℃~25℃,約10~15天可以出苗。待幼苗出齊後間一次苗,讓它有一定的生長空間不會互相遮蓋,6月定植。
2、扦插:在6~7月剪取健壯枝梢,長約4~6厘米,即3~4個節為適,將插入土層的節間葉片剪去,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插入沙床,溫度控制在20℃~25℃,插後18~20天可移栽上盆。如果溫度低於20℃以下,發根天數會推遲5~7天。
千日紅的主要用途
1、可作葯用:性味:性平,味甘、微咸。功能主治:祛痰,平喘。用局悔於慢性或喘息性支氣管炎、百日咳。花序入葯,有止咳定喘、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結核咯血等症。
2、用作觀賞:千日紅花期長,花色鮮艷,為優良的園林觀賞花卉。是花壇、花境的常用材料,且花後不落,色澤不褪,仍保持鮮艷、桐螞正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觀賞,頭狀花序經久不變,除用作花壇及盆景外,還可作花圈、花籃等裝飾品。
⑸ 千日紅花語是什麼
千日紅的花語:永恆不滅的愛。千日紅又名百日紅、千年紅、火球花、紅火球、千日白、球形雞冠花等,原產熱帶美洲,為莧科千日紅屬植物。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常見花卉,我國長江以南普遍種植。千日紅花色豐富,色彩鮮明,花吐艷時,似團團火球,煞是壯觀。雖不能千日常艷,從初夏到中秋,百日不衰。
千日紅(學名為GomphrenaglobosaL.),別名:百日紅、火球花,莧科、千日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花果期6-9月。花色艷麗有光澤,花干後而不凋,經久不變,所以得名千日紅。
⑹ 千日紅花語是
千日紅抄的花語:永恆的愛、不朽襲
千日紅代表著永恆的愛情,也象徵著一心一意,寵辱不驚和長久。就像我們相識一生的朋友,稀少可貴。
花若可紅千日,那絕對是造物者的恩賜,作為天生的乾燥花,用這樣的花來泡上一杯幽香雋永的清茶,召集三五好友,喧囂的生活難得清閑。經常長時間的浸泡,千日紅花苞中艷麗的色彩會滲入到茶中花語,讓茶水變成賞心悅目的粉嫩色。
千日紅,石竹目莧科千日紅屬,又名圓仔花、百日紅、火球花,熱帶和亞熱帶常見花卉,原產美洲巴西,巴拿馬和瓜地馬拉,我國長江以南普遍種植。千日紅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約20~60厘米,全株有白色硬長毛。花期7~10月,花朵紫紅色,排成頂生圓球形頭狀花序;苞片多為紫紅色。千日紅作為葯用植物,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⑺ 千日紅怎麼養
千日紅的花好像火球,又像楊梅,所以又叫火球花、楊梅花,為莧科一年生草版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花期8月到權下霜。
千日紅性強健,適應性強,喜向陽、溫暖、炎熱、乾燥的環境,畏寒怕霜,忌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但以疏鬆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良好。
用種子繁殖,春天播種。千日紅的播種較一般種子麻煩些,而且發芽慢,出苗難。千日紅的種子外被密毛,難以吸水,而且容易互相粘連。因此,播種時要先將種子在水中浸1~2天,使種子吸水,然後將種子輕輕擠壓去水,稍晾,拌以細土,這樣在鬆散的情況下使種子分散均勻,且能提高其出苗率。育苗一般是在3月下旬在溫室播種,發芽適溫為16~20℃,播種後1周左右出苗,2~3片真葉時移植,5~6月初定植於露地。花開後要進行修剪,並加強肥水管理,以促使萌發新枝和再次開花。
千日紅栽培管理簡單,適宜作為花壇、花境的材料,也可作切花。其膜質苞片花色鮮艷,干後也經久不退,所以又是製作乾花的良好材料。
⑻ 千日紅適合在什麼地方種植開花期有多長
千日紅是一種觀賞類花,一般來說是在秋季的時候開花,它的生長條件需要自然條件適宜,各個地方都可以生長,但受到季風和洋流的影響,各個種子的開花時間是不同的。通常來說,千日紅的生長周期較短,在初秋或者夏末開花,花期的時間大約在4到5個月。
千日紅在我國多個地區都有種植,千日紅的選種相對簡單,而且播種簡單易操作,再加上它的花期非常長,而且花色艷麗漂亮,很適合備卜被種植在公園,森林等地,是非常不錯的觀賞花卉之一。
⑼ 千日紅怎樣育苗
1.浸種
找一個較淺的容器,將種子放置其中,倒入水,剛沒過種子即可。冷水浸泡2天或者溫水浸泡一天。浸種的目的是讓種子的表皮鬆軟,提高發芽率。
⑽ 千日紅怎樣栽培管理和繁殖
千日紅,又名千年紅、火球花、紅火球,為莧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千日紅夏秋開花,花細小,著生於枝端,密集成圓球形,為頭狀花序。花色有紫紅、粉紅和白色(千日白)等。花色及花形經久不變,觀賞期很長。花期79月。千日紅原產我國和印度。它對環境要求不嚴,但性喜陽光、炎熱乾燥氣候,適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千日紅用種子繁殖,9-10月采種,4-5月播種,6月定植。種子為帶花被的脆果,外表被毛。播種前用冷水浸種1-2天,可提高出苗率。浸過的種子稍晾乾,拌以草木灰後播種。種子發芽後,在幼苗期要進行幾次打頂整枝,可促使植株多分枝多開花、植株低矮化。再選擇節間短密的植株培植,以保持優良品種。生長期要適量施肥、澆水,注意中耕除草和雨季排澇。。
盆栽千日紅上盆後要保持濕潤,並注意遮蔭。生長期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此花對肥水、土壤要求不嚴,管理可較粗放。殘花謝後進行整枝修剪,仍能萌發新枝,於晚秋再次開花,但須多施薄肥。
合歡的栽培管理及繁殖方法
形態習性:
合歡為豆科,合歡屬,落葉喬木。樹勢開張,呈廣傘形,小枝光滑,葉互生二回羽狀復葉,具羽片4~12對,每羽片有小葉10~30對,頭狀花序,呈傘房狀排列,腋生或頂生。花期6~8月,10月果熟,莢果條形,扁平。
合歡為淺根性,喜陽光及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以在砂質壤土上生長迅速。其葉有至暮而合的特性,每當夜色降臨,其葉片兩兩而對,親密的抱合在一起,故又名。夜合樹。是一種很好的庭園及悄雹街道綠化樹種。
繁殖方法:
合歡主要用播種繁殖、10-11月收集種子,除雜後入布袋干藏到次年3-4月播種。播種前10天可用溫水浸種催芽,5-7天可以出苗。
栽培管理:
合歡幼苗期常傾斜,:分枝點低,為使主幹通直,提高分枝部位,育苗要適當密植及時修剪側枝,若一年生苗生長太弱,可進行截干,促其樹干生長粗壯。合歡樹春季栽植較為適宜,待芽剛剛萌動時成活率最高。其管理較為粗放,若侮年冬季在根盤周圍施一次基肥,澆以透水,次年會生長更好。
如何繁殖栽培皇後葵繁殖
皇後葵別稱為金山葵,山葵,女王椰子,克利巴椰子,學名為Syagrus romanzoffianum(Cham.)Glassm.
[科屬]棕櫚科鳳尾棕屬常綠喬木,干單生直立,高達10米以上,中,上部稍膨大,光滑有環紋,羽狀復葉,全裂,長2--5米,裂片多數,線狀披針形,綠色。
[分布]原產於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很早就有引種栽培。
[習性]喜溫暖,濕潤,向陽和通風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2--28攝氏度,能耐-2攝氏度低溫,可耐短時間-5攝氏度以下低溫,要求肥沃而濕潤的土壤,有較強的抗風性,能耐鹽鹼,較耐旱。
[繁殖]播種繁殖。果實當年或隔年成熟。鮮果乾粒重五千克左右,果實採收浸漚後,去除果肉,將種子播於苗床上,覆蓋1--2厘米厚細沙,播種後經常保持濕潤,2--6個月後出芽。皇後芽種子的發芽類型為毗鄰型,初生葉偉全緣亞型。幼苗生長緩慢,須到翌年才能移植。
[栽培]皇後葵性喜溫暖,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等到苗高50--60厘米時再定植大田,皇後葵雖管理粗放,但生長期間要定期補充肥料。旱季可適當澆些水,以保證其旺盛生長的需要。少有病蟲害。
[應用]皇後葵樹干挺拔,簇生在頂上的葉片,猶如鬆散的羽毛,酷似皇後頭上的冠飾,可作庭院觀賞或行道樹。亦可作海岸綠化樹種。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五列皇後椰,高達12米,胸徑25厘米,羽狀葉達30片,略帶螺旋狀排列成5縱裂,長3米。耐旱,耐瘠,可種植於公園等作為主景植物。因其樹體適中,也特別適合庭院的美化。原產巴西。
紅點草繁殖栽培
紅點草又叫梁孫濺紅草、嫣紅蔓 紅點草是槍刀葯屬(Hypoestes)植物,原產於馬達加斯加。株高可達60厘米,盆栽約10~15厘米。枝條伸長後呈半蔓性,莖節容易發根。葉對生, 卵形或長卵形,葉腋易生短側枝,葉面橄欖綠,布滿粉紅色或白色斑點,極似人工噴灑了油漆彩墨,風格異雅。春季能開花,花色淡紫不顯眼,通常以觀葉為主,適 合庭園點綴或小盆栽作室內植物觀賞。
繁殖:可用播種或扦插法。在華南地區採用扦插育苗成活率啟渣帆高,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秋2季為 佳,發根適溫約20~25℃。剪取頂芽或枝條,每段2~3節,扦插於河砂或以河砂、珍珠岩與細蛇木屑調制的培養土,保持陰涼及濕度,約3~4周能發根。亦 可將扦穗直接插入盆土中,使其成長,每5寸盆可插3~5枝。
栽培重點:栽培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若能用細蛇木 屑50%、蛭石20%、壤土30%調制更理想,並預埋10餘粒台肥長效性肥料作基肥。追肥可用油粕、氮、磷、鉀或台肥速效1號,每月施用1次。栽培處日照 約50%~70%最佳,忌強烈日光直射,但光線過分陰暗易徒長,葉色逐漸變綠,斑點逐漸淡化,失去美感。植株老化時應施以強剪,促其萌發枝葉,矮化較美 觀。性喜高溫多濕,平時培養土要保持濕潤,生育適溫約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