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草花語
1. 被稱為韓信草的半枝蓮花語和傳說
被稱為韓信草的半枝蓮花語和傳說
被稱為韓信草的半枝蓮花語和傳說,談起花,相信大家對花都是歡喜的,因為花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力量和希望,不同的毀拍野花都有它們的故事和象徵意義。下面是關於被稱為韓信草的半枝蓮花語和傳說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被稱為韓信草的半枝蓮花語和傳說1
半枝蓮又名: 水黃芩,韓信草、大花馬齒莧等。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從晨曦的薄霧中映射過來,半枝蓮便靜靜地舒展開充滿活力的花瓣。雖然人生有許多事情是難以預料的,但半枝蓮永遠都向著太陽,從不放棄希望。
半枝蓮的花語: 陽光、朝氣
半枝蓮的傳說
半枝蓮,又名韓信草。相傳,漢朝大將軍韓信家境貧寒,父母雙忘。一日在集市賣魚時,被流氓打得卧床不起。鄰居趙大媽給他煎了一種草葯,服用幾天,就恢復如初。
後來,韓信入伍從軍,成為將軍,他非常愛護士兵,每次戰斗結束後,就派人到田野里採集趙大媽給他治傷的那種草葯。給受傷的`士兵喝,士兵很快得以恢復,士兵非常感激韓信。大家就給這種草葯起個名字叫韓信草,就這樣流傳至今。
被稱為韓信草的半枝蓮花語和傳說2
半枝蓮花花語: 陽光、朝氣
半枝蓮又名為趕山鞭、瘦黃芩,牙刷草,田基草,水黃芩,狹葉韓信草、大花馬齒莧等。是管狀花目、唇形科、黃芩屬的植物。太陽越火辣,它開的就越燦爛,因此,她的寓意著朝氣的意思。
生長地主要分布於阿根廷、巴西南部、烏拉圭以及中國大陸的公園等地,常生於逸生,原產於南美洲,現產河北,山東,陝西南部,河南,江蘇,浙江,台灣,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印度東北部,尼泊爾,緬旬,寮國,泰國,越南,日本及朝鮮也有。模式標木采白尼泊爾。
半支蓮高僅15cm左右,叢生密集,花繁艷麗,花期又長,是裝飾纖喊草地、坡地和路邊的優良配花,亦宜花壇邊緣和花境栽植,盆栽小巧玲瓏,可陳列在陽台、窗檯、走廊、門前、池邊和庭院等多種場所觀賞。若讓其部分莖葉和花朵垂掛於花盆四周,垂立結合,別有一番意趣。
除此外,半支蓮全草可入葯,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性賀橘寒味酸,全草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涼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腫和清熱利濕之功效。在臨床治療癌症中,應用十分廣泛,多與白花蛇舌草、半邊蓮等組成復方配伍用於多種腫瘤的治療,臨床有大量報道。
半枝蓮的傳說
半枝蓮,又名韓信草,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吐血、咯血、膿腫痔瘡等疾病,「韓信草」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漢朝開國元勛大將軍韓信幼年喪父,青年喪母,家境貧寒,靠賣魚苦苦度日。一天,韓信在集市賣魚時,被幾個無賴打了一頓,卧床不起。鄰居趙大媽送飯照料,並從田地里弄來一種草葯,給他煎湯服用,沒過幾天,他就恢復了健康。後來,韓信入伍從軍,成為戰功顯赫的將軍,他非常愛護士兵,每次戰斗結束後,傷員都很多,他一面看望安慰,一面派人到田野里採集趙大媽給他治傷的那種草葯。採回後,分到各營寨,用大鍋熬湯讓受傷的士乓喝,輕傷者三五天就好,重傷者十天半月痊癒,戰士們都非常感激韓信。
大家聽說韓信也不知道這種草葯叫什麼名字,於是,就想給這種草葯起個名字,有人提議叫「韓信草」,於是,「韓信草」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並一直流傳至今。
2. 韓信草的花語是什麼
韓信草又名耳挖草、金茶匙、牙刷草。葉對生,葉卵狀橢圓至線狀披針形,花著生於葉腋,粉紫色。我國分布較廣,華南、華東、台灣分布較多。而關於榆葉梅的花語你了解嗎?榆葉梅在植物中的價值和特徵是什麼?下面就由我一一為您介紹吧!
韓信草的花語
花語:陽光、朝氣
韓信草的.簡介
韓信草又名耳挖草、金茶匙、牙刷草。葉對生,葉卵狀橢圓至線狀披針形,花著生於葉腋,粉紫色。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向下生出多數簇生的纖維狀根,向上生出1至多數莖。
莖改悄悄高12-28厘米,上升直立,四棱形,粗約1-1.2毫米,通常帶暗紫色,被微柔毛,尤以莖上部及沿稜角為密集,不分枝或多運弊分枝。
葉草質至近堅紙質,心狀卵圓形或圓狀卵圓形至橢圓形,長1.5-2.6(3)厘米,寬1.2-2.3厘米,先端鈍或圓,基部圓形、淺心形至心形,邊緣密生整齊圓齒,兩面被微柔毛或糙伏毛,尤以下面為甚;葉柄長0.4-1.4(2.8)厘米,腹平背凸,密被微柔毛。
花對生,在莖或分枝頂上排列成長4-8(12)厘米的總狀花序;花梗長2.5-3毫米,與序軸均被微柔毛;最下一對苞片葉狀,卵圓形,長達1.7厘米,邊緣具圓齒,其餘苞片均細小,卵圓形至橢圓形,長3-6毫米,寬1-2.5毫米,全緣,無柄,被微柔毛。
花萼開花時長約2.5毫米,被硬毛及微柔毛,果時十分增大,盾片花時高約1.5毫米,果時豎起,增大一倍。
花冠藍紫色,長1.4-1.8厘米,外疏被微柔毛,內面僅唇片被短柔毛;冠筒前方基部膝曲,其後直伸,向上逐漸增大,至喉部寬約4.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圓狀卵圓形,兩側中部微內縊,先端微缺,具深紫色斑點,兩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二強;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小纖毛。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細長。子房光滑,4裂。
成熟小堅果栗色或暗褐色,卵形,長約1毫米,徑不到1毫米,具瘤,腹面近基部具一果臍。花果期2-6月。[1]
韓信草的適應性及生活力很強,變異亦較大,可根據其習性分成二個變型。一、原變型 f. indica,莖通常單一;二、多枝變型 f. ramosa C. Y. Wu et C. Chen in addenda 580. 1977. 植株略高大,莖多分枝。
產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核渣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河南,陝西,貴州,四川及雲南等地;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疏林下,路旁空地及草地上。
3.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有圖]
太陽花
品名:
半枝蓮
英文名:HERBASCUTELLARIAEBARBATAE。
別名 :
狹葉韓信草、牙刷草、並頭草、赴山鞭、芽刷單、太陽花、死不了。
概述 :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乾燥地上部分,具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
蔣儀《葯鏡拾遺賦》記載"半支蓮解蛇傷之仙草"。民間除治毒蛇咬傷外,尚用治腫瘤,有一定的近期療效。《校正本草綱目》記載"此草開紫白色花,草紫紅色,對結對葉,七八月採用"。所述形態與本種相近。民間草葯中以半支蓮或"半支"為名的品種甚多。《百草鏡》載"各種半支有七十二種"。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收載有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景天科景天屬的幾種植物。《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1985年版一部收載的半支蓮即為本品。
產地分布:
分布於我國南方各省區。河南省確山縣為現在主產區,近年來發展量較大。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莖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莖方形、綠色。葉對生,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圓形,邊緣有波狀鈍齒,下部葉片較大,葉柄極短。花小,2朵對生,排列成偏側的總狀花序,頂生;花梗被黏性短毛;苞片葉狀,向上漸變小,被毛。花萼鍾狀,外面有短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藍紫色,外面密被柔毛;雄蕊4,二強;子房4裂,柱頭完全著生在子房底部,頂端2裂。小堅果卵圓形,棕褐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態環境:
多見於溝旁、田邊及路旁潮濕處。過於乾燥的土壤不利生長。
生物學特性:
半枝蓮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5-20厘米,莖葉肉質,葉圓筒形。花著生於莖頂,花色豐富,有紫紅、大紅、粉紅、橘紅、橙黃、淺黃、純白及多種復色的單瓣與復瓣品種,自3月初至9月底陸續開花不絕。開花多少、大小與日光密切有關,中午日照下花朵怒放,色彩鮮艷,傍晚和陰天,花關閉或開花少。蒴果,種子黑色,7-9月陸續成熟,自行裂開,種子散落。
半枝蓮一般栽培3-4年後,植株開始衰老,萌發能力減弱,必須進行分株另栽或重新播種。種子容易萌發,發芽適溫為25℃。種子壽命為1年。
生長習性:
半枝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
生長周期:
多年生草本植物。
採收加工:
用種子繁殖的,從第二年起,每年5、7.9月都可收割1次。分株繁殖的,當年9月收獲1次,以後每年也可收割3次。收時用鐮刀齊地割取全株,揀除雜草,捆成小把,曬干或陰干即可。
儲藏養護:
置乾燥處。
形狀規格:
本品長15-35cm,無毛或花軸上疏被毛。根纖細。莖叢生,較細,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後呈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3cm,寬0.5-1cm;先端鈍,基部寬楔形,全緣或有少數不明顯的鈍齒;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麵灰綠色。花單生於莖枝上部葉腋,花萼裂片鈍或較圓;花冠二唇形,棕黃色或淺藍紫色,長約1.2cm,被毛。果實扁球形,淺棕色。氣微,味微苦。
性味功能:
辛、苦,寒。歸肺、肝、腎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用於疔瘡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水腫,黃疸。用法與用量15-30g,鮮品30-6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患處。
真偽鑒別:
性狀鑒別:
全長15-40cm,無毛或花軸上疏被毛。根纖細。莖四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有短柄或近無柄;葉片皺縮或卷摺,展平後呈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3cm,寬0.5-1cm,先端鈍,基部截形或寬楔形,全緣或有少數有明顯的鈍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質脆易碎。花序生於枝端,花冠二唇形,棕黃色或深藍紫色,長約1.2cm,被毛,但商品中花冠常已脫落,留有匙形的下萼和具盔狀盾形的上萼,內藏4個扁球形小堅果,淺棕色。全草質柔軟,易折斷。氣微,味苦澀。
以色綠、味苦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表面製片: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垂周壁波狀彎曲,上表皮細胞較大,長55-93μm,寬14-40μm,下表皮細胞長25-48μm,寬11-25μm。非腺毛1-2個細胞組成,圓錐形,壁具疣狀突起,基部細胞具放射狀角質層紋理;近葉緣處非腺毛較大,由1-3個細胞組成,長48-141μm。腺鱗上表面較少,下表面較多,腺頭圓球形、扁圓球形,由7-8個細胞組成,直徑50-75μm,腺柄單細胞;腺毛存在於下表皮,由4個細胞組成的腺頭,直徑約28μm,腺柄單細胞。氣孔存在於下表皮,直軸式。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0g,加80%乙醇50ml,置水浴上迴流半小時,趁熱濾過,濾液作以下試驗:
(1)取濾液1ml,加鎂粉少許及濃鹽酸4滴,溶液漸呈緋紅色。(檢查黃酮類)
(2)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鐵試液1-2滴,溶液呈墨綠色。(檢查酚類)
(3)取以上剩下的濾液於水浴上蒸干,殘渣加5%鹽酸5ml溶解,濾過。於三支試管中各加濾液約1ml,再分別加碘化鉍鉀試液、碘化汞鉀試液及鎢酸試液各1-2滴,均產生沉澱。(檢查生物鹼)
2、薄層層析樣品制備:本品粉末(20目)2g,加乙醚10ml,迴流半小時,傾去乙醚,殘渣加甲醇15ml,迴流半小時後冷卻,濾過,濾液供點樣用。點樣量10ml。吸附劑:硅膠H(黃岩熒光化學廠),加0.5%CMC鋪板,110℃活化半小時。展開劑:甲苯-甲酸乙酯-甲酸(3:3:1)。展距12cm。於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斑點。
種植技術 :
1、選地、整地
以疏鬆、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為好,翻耕,同時每畝施入農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耕細整平,作成1.3米寬的畦。
2、繁殖方法
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用分株繁殖。(1)種子繁殖多直播,時間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條播或穴播。條播按行距25-30厘米開溝,溝深4厘米左右;穴播者按穴距27厘米左右開穴。播種時,先將種子撒人混有畜糞水的草木灰里,拌成種子灰,再均勻地撒人溝內或穴內,覆一層細土或草木灰,厚度不得超過0.5厘米。播後在出苗前要絕對保持土壤濕潤,播後約20天即可出苗。每畝用種子1.5-2千克。(2)分株繁殖春夏進行。將植株老根挖起,選健壯、無病蟲害植株進行分株,每株有苗3-4根,按穴距27厘米左右穴栽,裁後澆水。
3、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直播的在苗高5-7厘米時按株距4-5厘米進行間苗,同時進行補苗,補苗應帶土移栽,栽後澆水。(2)中耕除草出苗即行中耕除草,以後每次收割後都應及時進行。(3)追肥結合中耕除草,每次每畝追施2000千克人畜糞水。
4、病蟲害防治
半枝蓮在生長過程中,幾乎無病害發生,花期易發生蚜蟲和菜黑蟲為害,前者可用樂果防治,後者可用50%的敵敵畏l000倍液噴霧防治。
5、留種技術5-6月,種子逐漸成熟時分批採收果枝,曬干或陰干,搓出種子,簸凈莖稈、雜質,置布袋中,於乾燥處貯藏。半枝蓮連作田無需留種,一般可以連茬3-4年再更新1次根苗。
葯典標准:
拼音名:Banlian
英文名:HERBASCUTELLARIAEBARBATAE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乾燥全草。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挖,洗凈,曬干。
性狀:本品長15-35cm,無毛或花軸上疏被毛。根纖細。莖叢生,較細,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後呈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3cm,寬0.5-1cm;先端鈍,基部寬楔形,全緣或有少數不明顯的鈍齒;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麵灰綠色。花單生於莖枝上部葉腋,花萼裂片鈍或較圓;花冠二唇形,棕黃色或淺藍紫色,長約1.2cm,被毛。果實扁球形,淺棕色。氣微,味微苦。
含量測定: 總黃酮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在105℃乾燥至恆重的野黃芩苷對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野黃芩苷0.2mg)。
標准曲線的制備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0.4ml、0.8ml、1.2ml、1.6ml、2.0ml,分別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以甲醇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B),在335nm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測定法 精密量取野黃芩苷[含量測定]項下經索氏提取並稀釋至100ml的甲醇溶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標准曲線制備項下方法,自"以甲醇為空白"起,依法測定吸收度,從標准曲線上讀出供試品溶液中野黃芩苷的重量(mg),計算,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總黃酮以野黃芩苷(C21H18O12)計,不得少於1.50%。
野黃芩苷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醋酸(35:61:4)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35nm。理論板數按野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於15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野黃芩苷對照品8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野黃芩苷80μ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提取至無色,充去醚液,葯渣揮去石油醚,加甲醇繼續提取至無色,轉移至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精密量取25ml,蒸干,殘渣用20%甲醇溶解,並轉移至25ml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用微孔濾膜(0.5μm)濾過,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野黃芩苷(C21H18O12)不得少於0.20%。
炮製:除去雜質,洗凈,切段。
性味與歸經:辛、苦,寒。歸肺、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用於疔瘡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水腫,黃疸。
用法與用量:15-30g;鮮品30-6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患處。
貯藏:置乾燥處。
4. 這是什麼草葯,有什麼功效
韓信草就和韓信有關系他的花語是願意奉獻我的生命,就好像士兵願意為韓信付出生命一鎮物樣。
因為花朵的形狀就好像向上立起的一個個小小的挖耳勺,所以韓信草也叫耳挖花。
韓信草名字的來歷是與韓信有關,這個將領愛護自己的士兵,在士兵受傷時總為他們尋來草葯,士兵也愛戴自己的將軍,於是就把這種草葯叫做了韓友襪信草御告液。
韓信草,治療跌打很有一招,總能幫人把傷癒合好,葯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