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近代插花

近代插花

發布時間: 2023-03-12 08:42:00

插花是怎麼興起的起源於何時何地

花藝術起源於人類愛美的天性。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已學會用獸骨來裝飾自身,人類進入農耕時代後,人們將好看的花朵折下來,插於發際或戴在身上,還將各種花朵的紋樣繪制在陶器、織錦上,進而將花枝插入容器中,來美化環境,用花枝花環饋贈親友或敬獻神靈。這些原始的花卉應用形式伴隨人類文化藝術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插花藝術。

關於插花藝術起源地,目前一致公認的是東西方二元說,即東方插花源於印度或中國;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

據考古發現,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法老貝尼哈桑的墓壁上繪有睡蓮瓶花的圖案,以及公元前2400年至1800年間的五口插花容器。這些最早發現的人類插花作品與容器說明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關於東方插花藝術發源地,目前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起源於印度。眾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佛前供花是佛教的主要供奉法式之一。

其二是起源於中國。據《詩經》、《楚辭》記載,在周初至春秋戰國初期(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折枝花(切花)已在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如禮賓或祭祀用的花束,裝飾儀容佩戴的頭花、襟花以及將花朵用於花屋、花船、花車、花旗等等。這些都出現在3000年前原始插花的記述中,遠遠早於東方各國,且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所以說中國是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

(1)近代插花擴展閱讀

插花的類型

1、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2、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

(1)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特質: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日本式插花要旨: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2)西洋式插花,形式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插花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3、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其缺點是缺乏自然美,整體效果顯得過於生硬。

㈡ 插花藝術|各個時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歷史其實就是「型」的歷史,以室町時代的「直立花」為起點,花型的改變經歷了江戶時代前半期的「立花」,後半期的「生花」,明治時代的「盛花」,昭和時代的「自由花」,二戰後的「造型花」……每個時代都創造了各種新的花型。


雖然順應時代的要求誕生了多種嶄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們並沒有拋棄舊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並傳承下來。那麼,讓我們沿著時間的長河,追溯一下各個時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時間:室町時代

▲ 主要用途:和式會客間裝飾物

▲ 表現特點:中心位置垂直豎立一根枝條,稱為「真」,然後在其周圍添加應季的花草作為輔助,這些輔助稱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風格偏重於自然風。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態,隨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隨性是當時的主流。進入室町時代後,在和式風格室內裝飾的擔當者中,出現了專門對花藝設計表現出特殊才能的群體,他們確立了花的構成論,最大限度表現自然花卉的個性,在選定的花器中將自然之美重新組合構架,形成了系統的理論。插花由無規則的自由表現演變為按照統一規定設計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構了東山文化的將軍足利義政,作為強大的後援支持了當時的文化發展。當時活躍的花道家,有池坊專應(1482-1543)和擁有阿彌稱號的文阿彌。這兩位名人一直作為競爭對手被人們比較評論。池坊專應偏重於對達官顯貴展示花藝,並且將自己獨特的花藝理論宣傳推廣,著有《池坊專應口傳》等影響深遠的著作。而文阿彌的花作偏重於當時的世俗風氣,表現出的意境是將自然完整地再現於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與書院插花

▲ 時間:江戶時代

▲ 主要特點:豪華、繁復、華麗

立花図屏風(江戸時代)


背景: 室町時代的直立花雖然只是和式房間裝飾的一個構成要素,但在當時,插花已經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受到大眾的鑒賞品評。通過增加花材的數量和種類,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創作,於是誕生了與大名官邸書院相得益彰的富麗花型「立花」。發展:起初僅僅在直立花中起輔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種類逐漸多樣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請、正心、見越、流枝、前置」這七個特有的構成要素,也成為「七道具」。因為每根枝條都有各自的含義作用,於是形成了「役枝」這個概念。之後,在江戶時代後半期,誕生了在大型的枝幹上嵌入枝條的手法,稱為「胴作」。原有的七種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製作手法,發展成為表現形式更加充實豐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個圓形的設計。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後從中心向前後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圍延伸擴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顯露於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條都要求筆直挺立,需要去掉多餘的枝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雖然立花通常使用體型較高的瓶狀花器,但也會使用廣口、上端為水盤設計的特殊花器。在水盤中鋪滿砂礫之後創作的立花成為「砂物」,砂物也屬於立花的一種表現形式。

池坊550年祭復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為了支持立花的創作,後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宮中頻繁舉辦立花展會。這一時期令人矚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專好(1570-1658),創作了當時堪稱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於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創作的富春軒仙溪等。代表書籍:在元祿期(1688-1704),立花逐漸在富裕的市民階層流行開來。民間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為代表的含有大量圖片的書籍,促進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當時還成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課程。



▲ 生花

▲ 時間:江戶時代後半期

▲ 特點:簡潔、以儒學思想為理論基礎,發展出「天、地、人」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風江戸時代初期の作品蒼風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戶時代後半期,引領時代進步的不再是特權階級而是富裕的市民階層,他們成為新興文化的重要推手。復雜的立花難以為大眾所廣泛接受,為了順應市民階層的審美,誕生了僅由三根役枝構成了簡潔花型。生花的特點:在當時,這種新的花型被稱為「生花」(讀作IKEBANA),而之後「IKEBANA」這個詞演變為日本插花藝術的總稱。由此可見,這種「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廣和普及。為了區別於日本插花藝術總稱,江戶時代後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場合中,雖然仍寫作「生花」,但一般讀為「SEIKA」或「SYOUKA」。與「立花」一般製作成圓形不同,生花一般製作成豎著分割的半圓形。與「立花」相同,三根枝條的根部要除去多餘的枝葉,將它們固定在一起,立於水際之上。但是,與立花筆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傾斜30°,這是生花的一大特徵。


生花的組成: 雖然生花的重要構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為各流派的手法相異,三根枝條的具體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為序,池坊稱為「真、副、體」,古流稱為「真、流、受」,未生流稱為「體、用、留」,遠州流稱為「真、行、留」等等。然而,這里只是單純的稱呼上的不同,在它們的含義中都能捕捉到與「天、地、人」相對應的意味。三根枝條的長度比例,在各個流派的具體實踐中也是有差別的。

左:池坊生花,右:龍生派生花



▲ 盛花:新興植物的運用

▲ 時間: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

▲ 特點:扁平的廣口水盤中製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腳在水平方向平鋪開


背景: 隨著明治時代的文化開放,西洋的科學技術、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風俗大量傳入日本,花藝設計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西洋的園藝植物逐漸流入日本,得到了廣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當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綿長、彎曲的枝條。而西洋的園藝植物相比長度較短,過於筆直、缺乏變化,顯得較為單調。如何將外來的植物更有效地運用於花道作品中成為一個課題。於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廣口水盤中創作鮮花的嶄新花型---盛花應運而生。



▲ 自由花:運用植物的藝術

▲ 時間: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點:抽象、自由、以強調創作思想為核心


背景: 與大正民主運動相呼應,美術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個性的風潮。在這一歷史洪流中,從大正時代開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強調創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現並開始流行。發展:當時的花道家們從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畫家、藝術大師們的理論和抽象繪畫手法中汲取精華,確立了如點、線、面三要素的構成設計理論。也就是從這個時代起,乾燥花素材,經過人工加工過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種奇異素材開始大量使用在花藝創作上。


左為插花作品,右為美國抽象派畫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設計為特徵,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同於立花、生花,需要役枝來決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創作者本人的個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為、毫無章法的無流派產物,它是一種新的花型,需要從專門的花藝教室習得。



▲ 造型花:前衛插花

▲ 時間:大正時代末期

▲ 特點:雕塑藝術,使用金屬、石頭、玻璃等大膽元素

敕使河原蒼風 「古事記連作鳥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時代末期在美術界興起的前衛美術運動也同樣席捲了花道界,對過度囿於古典型式、缺乏獨創性、陷入形式主義、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質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園設計師、評論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蒼風(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導傳統花道的解體。花道藝術近代化的這股洪流與戰後前衛插花藝術相交融,積極地使用金屬、石頭等大膽的元素,並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間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鮮花僅使用石膏塗抹枯枝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拋棄植物素材,利用鐵製品構架的作品登場。「這還能稱之為花道嗎?」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日本前衛插花藝術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請點擊鏈接)發展:前衛插花藝術運動結束於超越現實的「造型花」。「造型花」雖然處於「自由花」延長線的位置上,但更准確地說,「自由花」是抽象的繪畫,「造型花」是雕塑藝術。現在,前衛插花運動已經告一段落,更傾向於對古典進行重新評價和繼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宮城県支部展「花迴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藝術: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經歷了直立的「立花」,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發展的「盛花」,以及重視創作者個性的「自由花」以及前衛插花運動中的雕塑藝術「造型花」這一發展過程。綜上所述,各個時代產生的花道之型,無不是當時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觀的體現。

未生流作品


時代的變遷,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人們思想及審美的變化等,都在促進花道的不斷發展與前進,我們希望在之後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紹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愛花道的朋友與我們互動,提供斑斕的想法,攜手相勉。


㈢ 中國插花藝術的發展歷史可分為哪幾個階段,各有何特點

可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風格
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基礎插花造型
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東方式插花是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插花,與西方插花的追求幾何造型不同,東方插花更重視線條與造型的靈動美感。
東方插花的花型由三個主枝構成,因流派的不同稱「主、客、使」、「天、地、人」、或是「真、善、美」。雖然稱號不同,卻都表達了東方人的哲學思想。
在中華花藝中我們把最長的那枝稱作「使枝」。以「使枝」的參照,基本花型可分為:直立型、傾斜型、平出型、平鋪型和倒掛型。
直立型
使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過30度。花型平和、穩重,正式隆重的場合多用直立型。
傾斜型
使枝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間。花型悠閑、秀美,隨意而插的作品適用日常生活。
插花
平出型
使枝由花器口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間。花型灑脫、有強烈動感,有個性,在特別場合插做。
平鋪型
使枝不同與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後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花型平和、舒適有滿足感。
倒掛型
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彎曲至花器器沿以下。花型有強烈的征討、冒險意味,表現出強烈的生命感。
特質
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聖: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對花之崇拜。
藝術之美:花材藝術、花卉藝術、整合藝術。
類型
園花:種在花園中,考慮植物藝術的生長姿態。
盆栽:種於盆、缽中,根部尚存可與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當飾品,講究衣飾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將花插在頭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飾之關系。
籃花:插置於籃中,注意花和花籃的親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於水盤或花瓶中,較具時代意義,是世界花藝中主要的一類,有盤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實為主,極富教化和藝術。
中國式插花
中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紀時,推古天皇派特使(相當與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中國做文化交流親善訪問,他回日本時帶了很多中國的字畫、雕刻、文學、戲劇還有園藝及供佛的瓶花等。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頂法寺,日本第一個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從此日本有了插花學校的興起。名稱叫做「池坊」,乃源於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學校,當前的負責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專永先生。
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插花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註: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神所至,金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與西洋花藝完全不同的插花風格,可以說是花藝界里具有影響力之藝術。
西洋式插花
西式插花一般指歐美各國傳統的插花藝術形式。花多而色彩艷麗,多以幾何圖形構圖插制,這里介紹幾個常用的西式插花基本花型。
半球型
這是我們見得最多的花型了吧?將花材剪成相同長度插在花泥中,形成一個半球形狀。半球型花是一個四面觀的花型,柔和浪漫適用於婚禮、節日等很多場合。
三角型
又分為對稱三角型和不對稱三角型。在古埃及等古文明中,常作為裝飾應用。對稱三角型較穩定,但都是單面觀的花型,常用於牆邊桌面或角落傢具上。
水平型
水平型花也是四面觀的花型,源自古希臘時祭祀壇上用的裝飾花,現今常用到會議桌、餐桌、演講台上。同半球型相似,水平型花也是四面都好看的花型,豪華富麗。
花扇型
扇形花為放射性的半圓花形,豪華美麗,就像是孔雀開屏。起源於宮廷貴婦手中常拿著的羽毛、蕾絲做的扇子。擺放在玄關、壁飾和靠牆擺設的桌上都很合適。
瀑布型
就像一層層的瀑布,瀑布型的花由上而下地插制,具有流動感、柔美浪漫。這也是除了球形以外最常用的新娘手捧花花型了吧?
西式插花還有「圓錐型」、「橢圓型」、「球型」、「垂直型」、「水平型」,還有以字母形狀造型的「S型」、"T型"、「L型」等等,都有其各自的魅力。我們慢慢來了解吧!

㈣ 中國傳統插花有哪4種形式

傳統插花分為民間插花、寺觀插花、宮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類型。

主要容器為瓶、盤、碗、籃、缸、筒等六大類,由花材、容器、花插、幾架和墊板、配件等構成。主要流程為構思、構圖、花材與容器的選擇、花材修剪、固定、調整、陳設、賞析。其間包涵豐富的文化內涵、系統的插花理論、精湛的插花技藝與獨特的賞花方式。

中國傳統插花的顯著特點是花枝較少,選材時重視花枝的美妙姿態和精神風韻,喜用素雅高潔的花材,卻並不像西方插花那樣講究花朵一定要豐滿、碩大、色彩鮮艷。

造型時講究線條飄逸自然,構圖多為不對稱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過賓主、虛實、剛柔、疏密的對比與配合,輕描淡寫,清雅絕俗,以體現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諧美,悉心追求詩情畫意。

(4)近代插花擴展閱讀

中國的傳統插花藝術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期間,經歷了漢代初始期、南北朝發展期、隋唐興盛期、宋代極盛期、元明成熟期、清後代衰落期等階段。

這種古老的藝術以群體傳承的方式,見證著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進程以及歷代風土民情的變遷。它早已成為民眾寄情花木、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裝點生活的重要載體。

中國是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自隋唐時期始,中國傳統插花傳入日本,對日本花道的發展影響巨大。而其追求線條美、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的創設、簡約環保的創作技法等,對近現代西方插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㈤ 插花藝術的基礎

插花藝術的基礎

引導語: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插花藝術是一門靜與技術的學問,關於插花花藝的基礎,你們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就讓我來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中國式插花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 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

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紀時,日本天皇派特使(相當與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中國做文化交流親善訪問,他回日本時帶了很多中國的字畫、雕刻、文學、戲劇還有園藝及供佛的瓶花等。 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頂法寺,日本第一個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從此日本有了插花學校的興起。名稱叫做[池坊]乃源於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學校,現在的負責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專永先生。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後期,經歷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 西洋插花與中國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較強調實用和設計理念,一般較能融入生活之中,達到日常生活的裝飾效果。

插花類型

(一) 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二)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

特質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聖: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對花之崇拜。

藝術之美:花材藝術、花卉藝術、整合藝術。

類型

園花:種在花園中,考慮植物藝術的生長姿態。

盆栽:種於盆、缽中,根部尚存可與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當飾品,講究衣飾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將花插在頭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飾之關系。

籃花:插置於籃中,注意花和花籃的親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於水盤或花瓶中,較具時代意義,是世界花藝中主要 的一類,有盤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實為主,極富教化和藝術。

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註: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神所至,金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

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與西洋花藝完全不同的插花風格,可以說是花藝界里具有影響力之藝術。

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三)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

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

插花基礎

(一)插花基本造型

1.水平型.設計重心強調橫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兩端則為優雅的曲線設計.其造型最大特點是能從任何角度欣賞.多用於餐桌,茶幾,會議桌陳設.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外形簡潔,安定,給人以均衡,穩定,簡潔,莊重的感覺.多作典禮,開業,饋贈花籃等用.若在大型文藝會演及其他隆重場合應用,亦顯豪華氣派.

3.L型.將兩面垂直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狀態.宜陳設在室內轉角靠牆處.L型對於一些穗狀花序的構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於轉角處,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給人以開闊向上的感覺.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變化,在中心呈放射形,並構成扇面形狀.適宜於陳設在空間較大之處.

5.倒T字型.整個設計重點成倒T字型的構成.縱線及左右橫線的比例為2:1,給人以現代感.適合裝飾於左右有小空間的環境中.

6.垂直型.整體形態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給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覺.適合陳設於高而窄的空間.

7.橢圓形.優雅豪華的造型.採用大量的花材,集團式插法,對結構,對比要求比較低,呈自然的圓潤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於教堂或典禮儀式等空間位置較大的場合.

8.傾斜型.外形是不等邊三角形.主枝的長短視情況而定,整個構圖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點.多用於線狀花材,可有效的表達舒展,自然的美感.

(二)插花中尺寸的確定

花材與花器的比例要協調.一般來說,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過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計算是瓶口直徑加本身高度.在第一主枝高度確定後,第二主枝高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憑經驗目測就可以了.第二,第三主枝起著構圖上的均衡作用,數量不限定,但大小,比例要協調.自然是插花花材與花器之間的比例的配合必須恰當,做到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避免露腳,縮頭,蓬亂.規則式插花和抽象式插花最好按黃金分割比例處理,也就是說,瓶高為3,花材高為5,總高為8,比例3:5:8就可以了.花束也可按這個比例包紮.

(三)插花色彩的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對自然的寫真,有是對自然的誇張,主色調的選擇要適合使用環境.濃重溫暖的色調(紅,橙,黃)適於喜慶集會,舞場餐廳,會場展廳;明快潔凈的中性色調適用於書房,客廳和卧室;而冷色調(淺黃,綠,藍,紫,白)常用於憑吊悼念場所。

就花材的種類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鮮明可人.自然式花藝以麗不亂性,艷不眩目的色彩為主,縱使無花,亦可用蒼松翠柏作主角.而圖案式花藝則以色彩濃厚,火爆熱烈,亦可將反差強烈的顏色集於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與容器的色彩配合來看,素色的細花瓶與淡雅的菊花有協調感;濃烈且具裝飾形的大麗花,配釉色烏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獷的風姿;淺藍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紅色的雛菊或小菊;晶瑩透剔的玻璃細頸瓶宜插非洲菊加飾文主,並使其枝莖纏繞於瓶身.

就東西方花藝特點而言,西方的花藝,花枝數量多,色彩濃厚且對比強烈;而東方的花藝則花枝少,著重自然姿態美,多採用淺,淡色彩,以優雅見長.

插花道具

(一)插花器皿

花型設計的必需品花器的種類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編、化學樹脂等在材質、形態上有很多種類。花器要根據設計的目的、用途、使用花材等進行合理選擇。

玻璃花器

玻璃花器的魅力在於它的透明感和閃耀的光澤。混有金屬酸化物的彩色玻璃、表面繪有圖案的器皿,能夠很好地映襯出花的美麗。

塑料花器

比較經濟的道具。價格便宜,輕便且色彩豐富,造型多樣。設計用途廣泛。

陶瓷花器

花型設計中最常見的道具。中式、日式、西洋式各有千秋,且突出民族風情和各自的文化藝術。所以在使用選擇上首先應與設計的式樣一致為佳。

藤、竹、草編 形式多種多樣,因為採用自然的植物素材,可以體現出原野風情。比較適宜無造作的自然情趣的造型。

金屬花器

由銅、鐵、銀、錫等金屬材質製成。給人以莊重肅穆、敦厚豪華的感覺,又能反映出不同歷史時代的藝術發展。在東、西方的插花藝術中,它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素燒陶器

在回歸大自然的潮流中,素燒陶器有它獨特的魅力。它以自身的自然風味,使整個作品顯得樸素典雅。

(二)插花基本道具

花的造型藝術是離不開各種基本的道具的。合理地選擇和使用道具可以延長花期,同時反映出設計者的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這里介紹的是最基本的道具和資材。

粘性膠帶,有紙和塑料的'。

一般用來包在鐵絲的外面,特別是經過加工後的花材為了防止脫水而使用。顏色有許多,要根據花莖的顏色和設計的目的選用。鐵絲(或銅絲) 固定或保持花枝的形態、人工性地彎曲加工時需要用到鐵絲。鐵絲的種類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型號,根據粗細分為18-30號之間,根據設計意圖來選用。

花剪 花刀 花剪、花刀是剪切花莖、枝條最主要的工具。根據修剪的花材的不同,有選擇地使用。一般而言,修剪一些韌性的枝條時用花剪,修剪鮮花的長短時用花刀,因為花刀的切面較平緩,切口要求是斜面,以益於保鮮。

花泥 花泥是用來固定花材的、吸水性很強的化學製品。保水性好,使用方法簡單。花泥分為鮮花泥和乾花泥兩種。乾花泥一般是茶色的,而鮮花泥是綠色的。花泥有各式各樣的形狀,要根據花型選定。

乾花泥用於乾花設計,不能吸入水分。鮮花泥需要充分浸透水分才能使用,浸水時要盡量使花泥自然吸水,不要施加任何壓力,否則會造成外濕內乾的狀況,直接影響切花的吸水效力。

花材選擇

一).哪些材料可用於插花

只要具備觀賞價值,能水養持久或本身較乾燥,不需水養也能觀賞較長時間的,都可以剪切下來用於插花.當然,插花的材料不止限於活的植物材料,有時某些枯枝及乾的花序,果序等也具有美麗的形態和色澤,同樣可以插花。

現在的花卉市場上還有許多人工加工的乾花,也是很好的插花材料,他們雖然沒有鮮花那樣水靈和富有生機,但卻具有獨特的自然色澤何止低,或者倍加工成獨特的色彩.另外,還有各種質地的人造花,如絹花,塑料花,紙花,金屬花等等,用它們做成的插花作品擺放在居室,既能起到花卉的裝飾作用,又比較經濟實惠,且易於管理.

(二).切花選購要訣

(1)花枝越長越新鮮.為保持新鮮,提高吸水性能,花店每天都要將切花枝莖的下端剪去一段.因此,莖越長的花越新鮮.

(2)觀察花材的整體形態. 凡是葉面稍有萎焉,發黃或浸入水中的花莖,葉片變成褐 色,黑色的花枝,新鮮度差,不宜購買

(3)用手觸摸水中的花枝.用手觸摸花枝水中的枝莖部分,有滑溜溜的感覺,說明花枝已留放了5-6天,新鮮度差,不宜購買.

(4)花朵大部分全開的不宜購買.

(5)花型過小不宜購買.花型過小的原因,有時可能是將外圍殘缺的花瓣去除所至.

(6)花色應鮮艷.花瓣應有彈力,顏色應鮮艷.

(三).花材形態

線形花(線狀花) Line Flower 整個花材呈長條狀或線狀。利用直線形或曲線形等植物的自然形態,構成造型的輪廓,也就是骨架。 例如:金魚草、蛇鞭菊、飛燕草、龍膽、銀芽柳、連翹等。

定形花(形式花) Form Flower 花朵較大,有其特有的形態,是看上去很有個性的花材。作為設計中最引人注目的花,經常用在視覺焦點。本身形狀上的特徵使它的個性更加突出,使用時要注意發揮它的特性。 例如:百合花、紅掌、天堂鳥、芍葯等。簇形花(塊狀花) Mass Flower 花朵集中成較大的圓形或塊狀,一般用在線狀花和定形花之間,使完成造型的重要花材。沒有定形花的時候,也可用當中最美麗、盛開著的簇形花代替定形花,插在視覺焦點的位置。 例如:康乃馨、非洲菊、玫瑰、白頭翁等。填充花(散狀花) Filler Flower 分枝較多且花朵較為細小,一枝或一枝的莖上有許多小花。具有填補造型的空間、以及花與花之間連接的作用。 例如:小菊、小丁香、滿天星、小蒼蘭、白孔雀等。

;

㈥ 插花有怎樣的文化淵源

花藝是裝點生活的藝術,是將花、植物經過構思、製作而創造出的藝術品。花藝最重要的講究與周圍環境和氣氛協調融合。這其中,居家插花是一種常見的、備受人們喜愛的飾家藝術。所以我來談談居家插花吧。閑暇之餘,信手拈來,「被遺忘的角落」,也可以是發揮想像力的好去處,桌上擺花、牆角擱花、空中懸花、落地置花等。

居家插花講究的是空間構成,一件花藝作品,在比例、色彩、風格、質感上都需要與其所處

的環境融為一體。 插花總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中國、日本等國為代表的東方風格插花,另一種是以歐美國家為代表的西方風格插花。這兩種風格有著較明顯的區別。

中國和日本等國的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其特點為:

1、使用花材不求繁多,只需要插幾枝便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造型較多運用青枝、綠

葉來構線、襯托。常用的有銀柳、火棘、松樹等。

2、形式追求線條、構圖的完美變化,崇尚自然、簡潔清新,講究「雖由人作,宛若天成」之境。遵循一定的原則,但又不拘成法。 3、插花用色樸素大方,清雅絕俗,一般只用2-3種花色,簡潔明了。對色彩的處理,較多運

用對比色、特別是利用容器的色調來反襯,同時也採用枝葉的襯托。

西方風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強調裝飾 的豐茂,布置形式為幾何形體,表現人為

的藝術美和圖案美。它的特點如下。

1、用花數量多,有繁盛之感。一般以草本花卉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馬蹄蓮得月季。

2、形式注重幾何構圖,講究對稱型的插法有雍容華貴之態。常見半球型、橢圓形,金字塔和扇面形狀,亦有將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規則形狀。

3 、色彩力求重艷麗,創造出熱烈的氣氛,具有豪華富貴之氣。花色相配,一件作品較多彩取向個顏色組合在一起,形成多個彩色的面塊,因此有人稱其為色塊插花。亦有將各種花混插在一起創造了五彩繽紛的效果。

㈦ 插花的來歷

起源:插花起源於佛教中的供花。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

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7)近代插花擴展閱讀

藝術造詣

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㈧ 日本插花的花道流派

日本插花的流派眾多,號稱有三幹流之多。草月流插花是日本近代新興的插花流派,注重造型藝術,把無生命的東西賦予新的生命力,具有獨創精神,是日本新潮流的代表。
代表流派
池坊流:華道創始;
小原流,以色彩與寫景的表現為重心;
草月流:近世新流派,不限於花卉與植物等素材都古流雅流山村御流光風流伊勢草木藤野流。
A、池坊流插花池坊流是日本最為古老的插花流派,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它恪守日本插花藝術傳統,以「立花」(「立華」)為主,枝條數目取奇不取偶,一般以九條枝條最為常見,這九條枝條各安排在上、中、下段,形成特異的格調,插時各枝有一定的順序和位置,不能前後倒置,總體成垂直並稍成圓柱型。它的插花構圖著眼點在於線條的構成,講究線條美。池坊流昔日只作為一種供花的式樣,現今已成為插花藝術的一個大流派,並在形式上有了不少的改進。
B、小原流插花小原流插花是以色彩插花和寫景插花為主。在色彩插花當中,又分為寫實與非寫實兩種。寫實手法注重插花材料的季節性,形式上有較嚴密的約束,而非寫實手法則不同,它並不受花材季節的限制,除了植物本身外,一些非植物的東西也可以配合使用,這也是一種自由式的插法。以色彩插花為主的作品,不管在什麼場合都強調色彩美。寫景插花則表現了插花者在描寫風景方面的主觀願望,常常以石頭、花、青苔來表現。一個插花作品有遠、中、近景,在淺盤中,創造了「集自然與藝術於一體,縮崇山峻嶺於咫尺之間」的境界。小原流的表現手法是以「盛花」為主,即是把花「盛」於淺水盤中,表現出面的擴展。「盛花」的出現,打破了以立花於瓶中及投花於瓶中的傳統插法。
C、草月流插花草月流插花,著意於使插花藝術和當前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以反應新生活為主,崇尚自然,各類花材與表現手法兼收並蓄。在花材的使用方面,除了生花外,還配以乾燥的、染色的、枯萎的植物,甚至剝了皮的樹頭等,常以此描寫一個變化多端,五彩繽紛的世界,所強調的美,使誇張的,富於想像的,它不是簡單的模擬自然,而是追求自然中所難尋的美。所插的花,在多變中保持平衡,在多向中保持統一。一般以三個主枝為構圖中心,每一主枝取一個方向,其他的花材作為從枝襯托整個作品蘊藏著豐富的想像和無窮的變化,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

㈨ 插花藝術知多少

插花藝術知多少

插花(floarr),亦可稱為插花藝術(ikebana),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1.插花藝術的定義

插花藝術是以切花花材為主要素材,通過藝術構思和剪裁整形與擺插來表現自然美與生活美的一門造型藝術。

2.插花藝術的范疇

狹義的范疇:僅指使用器皿插作切花花材的擺設花。

廣義的范疇:凡利用鮮切花花材造型,具有裝飾效果或欣賞性的作品,都可稱為插花藝術。既包括使用器皿的擺設花,也包括不用器皿的擺設花,還包括花束等。

3.插花藝術的特點

(1)時間性強 由於花材不帶根,吸收水分養分受到限制,水養時間短暫,少則1-2天,多則10天或半月,因此,插花作品供創作和欣賞的時間較短,要求創作者與欣賞者都要有時間觀念,創作者要把花材開放的最佳狀態展示給觀眾,而欣賞者應在展覽的前三天前去參觀欣賞。

(2)隨意性強 插花作品在選用花材和容器方面非常隨意和廣泛,可隨陳設場合及創作需要靈活選用;作品的構思、造型可簡可繁,可任由作者發揮;作品的陳設及更換上也都較靈活隨意。

(3)裝飾性強 插花作品集眾花之美而造型,隨環境變化而陳設,藝術感染力強,在裝飾上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4)充滿生命活力 插花以鮮活的植物材料為素材,將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中的美,藝術地再現於人們面前,作品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這是插花藝術的最大特徵。盡管近代新潮插花允許使用一些非植物材料,但其只能作附屬物。

插花藝術分類

(一)按藝術風格分

1.傳統東方式插花

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以線條造型為主,注重自然典雅,構圖活潑多變,講究情趣和意境,重寫意,用色淡雅,插花用材多以木本花材為主,不求量多色重,但求韻致與雅趣。

2.傳統西方式插花

以美國、法國和荷蘭等歐美國家為代表。其特點是色彩濃烈,以幾何圖形構圖,講究對稱和平衡,注重整體的色塊藝術效果,富於裝飾性。用材多以草本花材為主,花朵豐腴,色彩鮮艷,用花較多。

3.現代式插花

揉和了東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既有優美的線條,也有明快艷麗的色彩和較為規則的圖案。更滲入了現代人的意識,追求變異,不受拘束,自由發揮。追求造型美,既具裝飾性,也有一些抽象的意念。

(二)按使用目的分

1.禮儀插花 用於各種慶典儀式、迎來送往、婚喪嫁娶、探親訪友等社交禮儀活動中的插花叫禮儀插花。

2.藝術插花 用於美化、裝飾環境或陳設在各種展覽會上供藝術欣賞的插花叫藝術插花。

(三)按藝術表現手法分

1.寫實的手法

以現實具體的植物形態、自然景色、動物或其他物體的特徵作原型進行藝術再現。用寫實手法插花的形式有自然式、寫景式和象形式三種。、

自然式:主要表現花材的自然形態,根據所用主要花材形態不同有分直立型、傾斜型和下垂型。

寫景式:模仿自然景色,將自然景觀濃縮於盆中的插花形式。

象形式:模仿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態而進行的插花創作。

2.寫意的手法

是東方式插花所特有的手法。利用花材的諧音、品格或形態等各種屬性,來表達某種意念、情趣或哲理,寓意於花。配以貼切的命名,使觀賞者產生共鳴,隨著作者進入一個特定的意境,繼續尋思、品味。古代的理念花、格花、心象花及現代的命題插花都屬此類。

3.抽象的手法

不以具體的事物為依據,也不受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約束,只把花材作為造型要素中的點、線、面和色彩因素來進行造型。可分為理性抽象和感性抽象。

理性抽象:強調理性,不表達情感,純裝飾性插花。用抽象的數學和幾何方法進行構圖設計,以人工美取勝,具有一種對稱、均衡的圖案美,注重量感、質感和色彩。

感性抽象:不受任何約束,無固定形式,可任由作者靈感的發揮來創作,隨意性強,變異性較大。

(四)按插花器皿分

1.瓶花:使用高身的花器,如陶瓷類花瓶、玻璃類花瓶等來進行創作的插花形式,日本也稱為投入花。

2.盤花:使用淺身闊口的容器進行創作的插花形式。因象盛放著的花一般,故日本稱之為盛花。

3.缽花:缽可以看作是介於瓶與盤之間的一類花器。使用缽為容器進行的插花即為缽花。

4.籃花:使用籃子為容器進行的插花為籃花獲叫花籃。

5.壁掛式插花:把花吊於棟梁或掛於窗壁稱為吊花或掛花。

6.敷花:不用器皿,直接把花敷放於桌面上稱敷花。多用於宴會餐桌等的擺設。

(五)按裝飾部位分

1.桌擺花:擺放於桌子、檯面等部位的插花稱為桌擺花或擺設花。又可分為廳堂花、書房花、佛前供花、茶幾花等。

2.服飾花:用於裝飾人體的插花稱為服飾花。又有頭花、胸花、肩花、手腕花、花環等類型。

(六)按花材性質分

1.鮮花插花

指利用鮮切花進行的插花。最具插花藝術的典型特點,既具有自然花材的形態之美,又充滿了真實的生命活力,藝術感染力最強。適於多種場合,特別是盛大而隆重的場合或重要的慶典活動,必須用鮮花插花,以烘托氣氛。其缺點是水養時間短,且暗光下效果不好,不宜使用。

2.乾花插花

利用乾花花材進行的插花。乾花既不失植物自然形態之美,又可隨意染色。插作後經久耐用,管理方便,且不受採光限制,暗光下也可用。一般多用於走廊、底樓、無採光大廳、燈光暗的餐廳以及樓梯平台角落,咖啡廳、酒吧間等光纖較暗處也常用其裝飾。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

㈩ 中國傳統插花四大流派

中國傳統插花發展簡史

原始萌芽期——西周至春秋、戰國

中國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文明剛剛開始發芽階段,花就與祖先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史前出土的陶器玉器青銅器等等,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花卉紋飾雕刻在上面。中國戰國時期的詩集《離騷》中有這樣的話「紉秋蘭以為佩」「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說明當時有採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時尚。以花傳情,以花明志,賦予花卉以某種寓意,可見花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進入了文化領域。

《楚辭·九歌·禮魂》中記載: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初級發展期——秦、漢至魏、晉、南北朝

秦漢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進步,插花藝術有了極大的發展,插花的雛形已經初步體現。據史書記載,西漢惠帝時,孝惠皇後將四時植花羅致室內,並安排於寢榻、幾案上。可想而知, 這些「四時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東漢古墓墓道壁畫中繪有一個陶質圓盆,盆內均勻地插著6支小紅花並置於方形幾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幾架三 位一體的形象,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唯一的早期中圍插花。

到了南北朝時期,插花主要被用於佛堂前的供花。人們為了保持花朵的新鮮,開始嘗試 將花插入水中養殖。《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罵,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以花 獻佛,祈求醫病,霍然痊癒。」這是史書中關於用容器描花水養的文字記載。當時佛前供花以荷花與柳枝為主要花材,不講究插花藝術造型。

興盛發展期——隋、唐至五代時期

隋唐時代是我國插花藝術發展史上的興旺時期。插花開始在宮廷中盛行。這時中國的插花藝術開始有了系統的技術手法和規定。比如說牡丹插花,每年牡丹花盛開時節,宮廷中都要舉行牡丹插花會,有嚴格的程序和非常講究的排場。如羅虯的《花九錫》中說:「重頂幃(障風)、金錯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貯)、雕文台座(安置)、畫圖、翻曲、美醑(欣賞,美即美酒)、新詩(詠)。」「九錫」就是九個程序。對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場所、養護水質、幾架形狀以及掛畫都有嚴格規定, 還要譜曲、詠詩謳歌,再飲美酒方能盡興。從而達到視覺、聽覺多方面欣賞的效果。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被合稱為生活四藝
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五的「花朝節」在唐朝是個很盛大的節日,傳說是百花之神誕生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要去郊外踏青賞花,市集上也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飾品,舉行大規模的賞花盛會。在此時期,人造花的應用也日漸廣泛。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束人造絹花,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組合,製作精細,花色艷麗,模擬程度很高。

五代十國時期,插花開始了藝術高雅化,從莊重講排場變成不拘一格,開始追去自然美。由於政局動盪不穩,許多文人雅士避亂隱居,吟詩潑墨,插花藝術也變成他們表達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開始不局限於花朵,而是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由銅或瓷的盤盆容器,擴展到竹筒、漆器。而且插花作品不一定要擺放在桌子上,出現 了壁掛,吊掛。南唐後主李煜對插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錦洞天」是李後主的獨創。每年春盛時節,梁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掛上橫幅「錦洞天」。猶如大型插花展覽會,千姿百態,琳琅滿目。當時還出現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容器「占景盤」,既做容器,又當花插。插花作品追求自然情趣,朴實而又不失灑脫。

全盛發展期——宋代

進入宋代,插花藝術發展到極盛時期。受理學觀念影響,此時的插花藝術不只追求怡情娛樂,還特別注重構思的理性意念,以表現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節操等。花材也選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蘭、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構圖突破了唐代的富麗堂皇,以「清」、「疏」的風格追求線條美。所以有人把當時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 宋代的藍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韻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籃圖,花籃造型製作精緻美觀,有優美的花紋、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開或盛開,色彩艷麗,錯落有致,姿態飄逸,生機勃勃。從此開始,插花形成以花品、花的寓意,人倫教化的插花形式,插花藝術上升到了一種對待自然的態度,體現人的操守。這也就是花道。

緩慢發展期——元代

元代插花風格逐漸擺脫宋代理學的影響,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諧音來表達作品的主題,也就產生了有人所說的「心象花」。錢選繪的吊籃式插花,在吊籃上放兩個瓷罐,罐里分別裝滿金桂和銀桂,上飄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條,暗示金貴、銀貴,不如自在如意貴。反映人們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願望。

明代是插花藝術復興、繁榮、昌盛和成熟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形成了完備的系統的體系。初期受宋代理學影響,以中立式廳堂插花為主,造型豐滿,寓意深邃。中期插花追求簡潔清新新,色彩淡雅,疏枝散點,朴實生動,不喜豪華富貴,常用如意、靈芝、珊瑚等裝點插花。

成熟完善期——明至清代中期

到了明代晚期,花道發展到了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這時的插花藝術追求參差不倫,意態天然。講究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態,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構圖嚴謹,注意花材同容器的比例關系。這一時期中國插花理論日臻完善、成熟,有許多插花藝術專著相繼問世。其中以袁宏道的《瓶史》影響最大,書中對構圖、採花、保養、品第、花器、配置、環境、修養、欣賞、花性等諸多方面,在理論上和技術上作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還有張謙德的《瓶花譜》、高濂的《遵生八 盞.燕閑清賞》、何仙郎的《花案》等,對花材的選擇、處理藝術,保養方法,插花風格,花性認識,構圖技巧,色彩和體量的協調,品賞情趣等均有深入的論述。

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襲明代傳統風格,流行寫景式插花、組合插花和諧音式插花。但是縱觀清朝三百年,插花藝術始終處於一個下坡時期,得不到重視。花道在此時開始衰落。

傳統插花、古典園林,兩朵綻放在中華藝術百花園中爭奇斗艷的花朵,自古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根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廣闊沃土之中。「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一朵朵綻放於園林之中的鮮活花朵,也成為園林中最美的點綴。

又逢冬季,中國園林博物館即將推出第四屆插花藝術展,帶您走進插花藝術的殿堂,共同感受插花藝術魅力。熱愛插花藝術、喜愛生活美學的您,又對插花藝術了解多少呢?

宋代 籃花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東方插花藝術的代表。具有端莊典雅的造型、富有詩意的畫面、形神兼備的意境、師法自然的手法等特點。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見證著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進程以及歷代風土民情的變遷。

元代 籃花

中國傳統插花吸取了園林、盆景、雕塑、書法、繪畫等傳統藝術的精華,形成了崇尚自然、重意境等獨特的風格與特徵,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在世界插花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成為東方式插花藝術的典範。2008年6月,傳統插花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代 廳堂中立式瓶花

明代 廳堂花

中國插花藝術萌芽於先秦時期,經過了漢、六朝的初始期,隋、唐、五代的興盛發展期,宋代的全盛期,元、明、清中期的成熟與完善期,清末的衰落期等各個階段。在插花發展的歷史中,我國有關插花的著作不少,其中名氣較大的有唐朝的《花九錫》,明朝的《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清朝的《花鏡》、《浮生六記》等,為我們研究、繼承、發揚和推廣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清代 寫景盤花

清代 瓶花

作為園林中最具生命靈性的要素,花木不僅賞心悅目,其色彩、風韻也往往更具隱喻意義。或悠閑、或苦悶、或超脫、或執著,都投射於花木之上。

日本花道可以稱得上是一絕,當然中國插花藝術也是不容小覷,中國傳統的插花藝術也有一段很長的歷史,而且中國插花流派還分為三種,小編將為你解答中國插花習俗怎麼來的?中國插花流派有哪些?

中國插花習俗怎麼來的?

中國傳統插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影響,富有中國人特有的宇宙觀和審美情趣,認為萬物有靈性,因而常把無語無義的花草根據其生活習性,賦予了人的感情和生命力。

借用花木抒發人的意志、願望之時,以花枝展情韻,表現花品花格,令人在擊節贊嘆之餘,心馳神往。古人看花是有分別的,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飲茶對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每朵花、每片葉都蘊涵著深長的意味。

宋朝經濟繁榮,文化藝術迅速發展,插花藝術也獲得普及與進步,成就輝煌,舉國上下插花之風亦然盛行。《洛陽牡丹記》有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每?醬禾於家儺惺⒋蟮幕ɑ岷筒寤ū熱饒址欠病?

文人插花別有情趣,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除琴棋書畫外,又形成插花、掛畫、點茶和燃香的"生活四藝",撰寫出不少插花詩作。

受理學影響深重的宋代,其清雅、雋秀的時代氣質,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細描繪,以花抒寫理性的主流。插花不僅追求怡情娛樂,更注重理性意念。在形式上、內涵上則傾注作者的思想,意趣及品德節操,不像唐朝那樣講究富麗堂皇的形式與排場,而注重花品花德及寓意人倫教化的表現。

在構圖中,講究線條美,常以梅花、臘梅等枝條來插制,突出"清"、"疏",形成清麗疏朗而自然的風格。因而,許多文人士流為避現實多退隱於山水之間時,寄情於山水花草之間,以表心意。如周敦頤的學生程顥詩雲:"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對花開花落等景象敏感多思。

中國插花流派有哪些?

池坊

日本傳統插花的開創者都是池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日本成立最早的流派,原意為池邊僧舍,許多流派都是從池坊演變出來的。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為高僧,駐六角堂(後來京都的一名寺)而創於7世紀。在那裡,作為禮佛儀式的一部分,規定「立花」這個插花樣式的插花准則,即一種直立的正規樣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腳瓶或細高花瓶。

草月流

草月流由河原蒼風創立,是戰後興起的新流派。草月流創建的意思為如草之親切、月之明亮,又稱前衛花。它突破傳統的形式,強調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創造更為自由。常強調美的誇張,用抽象、富於想像的手法自由創作,達到作者追求的自然美和抽象美的境界。

小原流

小原流由小原雲心創始於1867年,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他以投入式盛花的形式為主,用平矮形盆把花插在劍山上,既保留完整的傳統手法,又不固守傳統,能貼進生活、表現生活。其作品使用的是各方面皆可觀賞花材的欣賞范圍,任何空間都可搭配。

創始人小原雲心創造的盛花表現形式,為近代插花史開辟了新篇章。其作品格調高雅、脫俗,尊重四季花草的自然之態,生動活潑,清新自然,優雅秀麗,最接近中國古典插花的風格,最能引起中國人的心靈共鳴。

熱點內容
荷花母親教案 發布:2025-09-16 18:32:18 瀏覽:7
室內盆景空氣 發布:2025-09-16 18:23:03 瀏覽:363
插花的插泥 發布:2025-09-16 17:57:55 瀏覽:875
香松盆栽寓意 發布:2025-09-16 17:30:11 瀏覽:137
農林百合 發布:2025-09-16 17:28:30 瀏覽:276
玫瑰7底板價格暴跌 發布:2025-09-16 17:28:27 瀏覽:721
l上司櫻花 發布:2025-09-16 17:28:25 瀏覽:747
花卉喜字罐 發布:2025-09-16 17:25:19 瀏覽:65
安卓櫻花校園模擬器下載 發布:2025-09-16 17:23:58 瀏覽:639
千姿秀花卉 發布:2025-09-16 17:19:17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