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長嘴噴壺
『壹』 每日養花技巧 這9條養花技巧非常適合新手
1、選擇適合本地氣候的花卉
新手養花最好選擇適合本地氣候的花卉,北花南種、南花北種等等需要創造適合花卉生長的條件,對一般新手太難,等有經驗以後再考慮。另外,新手養花不要購買太小的花苗,應購買成盆的健康花卉。
2、根據家裡的採光條件選擇植物
確定家裡的窗戶朝向,注意看窗外是否遮擋物,比如大樹、牆壁等。光照充足的,可以把植物擺放在離窗戶稍遠些的地方;採光一般的,可以將植物放在離窗戶較近位置。
家裡比較蔭蔽的,則盡量選擇一些耐陰植物,例如白掌、萬年青、金錢樹和黃金葛等等,但每隔一周最好把植物搬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曬曬。另外,夏季陽光直射時可以設置遮陰網或紗簾等等減弱光照強度;冬季應盡量給植株補充光照。
3、了解植物的原生環境習性
學會查找花草植物原生地的溫度和光照需求,從而針對性地進行養護。例如紅掌、蘆薈等熱帶花卉在冬季應注意保溫,以防凍害。
4、植物的擺放有講究
可以把喜水的蕨、常春藤和熱帶植物放在一起,每隔幾天用小噴瓶集體一起澆。乾燥的秋冬時節,植物集中放置,更容易營造濕潤的環境。另外,還要注意通風,保持葉面乾燥,以防止病蟲害。
另外,冬季盡可能把植物放在遠離通風口、散熱器、空調出風口、暖氣和外門等位置,這些地方會產生過多氣流,冷熱溫差也比較大,容易對植物造成危害。
5、新買來的花需要緩苗
新花入手先緩苗,放光線明亮的地方,又曬不到太陽的地方幾天,然後才開始正常養護。千萬別急著換盆換土,也別著急澆水施肥,確定沒問題了再正常養護。
6、澆水過多容易讓植物死掉
據了解,80%的花草死亡和澆水過多有關。養花先養根,養根先澆好水。一般應根據植物需水類型(水生植物>濕生植物>中性植物>旱生植物)澆水,以「見干見濕,干澆澆透,不幹不澆」為原則,根據盆土表面的干濕程度去判斷澆水。
注意,大部分陽台植物盡量使用長嘴的噴壺正常澆水,使水不沾到葉片,利於保持葉面的乾燥,而室內觀葉喜濕喜陰植物則可以噴水,另外陰雨天氣盆土不宜澆水過多。
7、隨便施肥可能有肥害
一般情況下,植物能從空氣和周圍其他植物獲得所需的水份和礦物質,並且通過光照獲得滋養和能量。花卉對肥料的需求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高,半個月甚至幾個月施一次肥就夠了。所以,大多數植物不添加任何肥料,也能夠健康成長。
而肥料濃度過高及過頻繁很容易會導致植物根系的「燒死」,導致肥害。新手由於沒有施肥經驗,最好按照肥料說明進行配置,例如選擇緩釋肥或控釋肥比較安全,使用時沿盆邊戳幾個洞,每個洞里放入十幾粒肥料,然後用土撫平澆水。
8、養花用土省錢有講究
有花友每年春天換盆後剩下的土壤都會曬干,殺菌消毒。也可以收集落葉,找一個大花盆,按照一層落葉,一層土裝滿,放可以曬太陽淋雨的地方。養花也可以偶爾澆點淘米水。
家裡吃剩下的肉骨頭,雞骨頭重新煮過後,淘洗干凈埋土裡面,半年時間後就有了很好的腐殖土。另外,找點河沙、燒過的煤球等等,沖洗掉鹽分,拌進腐殖土,也是很好的種花的土。
9、花草生病了不能大補
生病的花要細心照料,但不能天天大水大肥地「進補」。清理掉枯枝爛葉,緩苗後就放著正常養護,一般幾個月就能夠恢復了,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措施,情況非常嚴重的才會更換盆土修剪爛根。
『貳』 買噴壺澆花哪種好!
買那種1升到2升的氣壓式噴壺,手動的就行了。出霧效果很適合澆花,適合一般大小的盆栽花卉。養多肉那種小小的就買直接噴那種小噴壺就行了。
『叄』 秋天給花洗個澡,一夜躥出7個芽,秒變開花機器!
給花洗個啤酒澡,倆月長1米!
如果你家的綠蘿、發財樹、龜背竹、銅錢草等綠植,老是不見長,趕緊趁著秋天,給它葉面噴點啤酒,保證嗖嗖躥個,三個月爬滿牆!
1.修剪綠化帶的時候,可以剪掉青草的葉子或者莖稈。
2.用剪刀把這些葉子先剪碎,然後用蒜臼子搗成爛泥樣。
3.搗爛的青草葉子,裝入塑料瓶,再倒入6倍左右的清水,密封放在太陽下。
4.每天打開蓋子透透氣,大概1個月左右,草汁肥就能漚好了。
5.取出一小瓶蓋漚好的草汁肥,兌10倍左右清水,用細嘴噴壺噴灑花卉葉面,1周1次,花苞就會蹭蹭冒啦!比專門買的花肥還好使呢!
『肆』 花卉的管理工具有哪幾種
常見的管理工具有14種。
(1)澆水壺:一般用白鐵皮製成,主要是給花卉澆水用,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長嘴細眼噴頭;另一種是只有長嘴、不帶噴頭的,或裝有活絡的細眼噴頭。需要噴灑葉面或盆栽小苗時,可裝上細眼噴頭,像細雨那樣漸漸地噴水給花木的葉面和盆內,也可直接使用長嘴澆水。
(2)噴霧壺:主要用於防治溫室花卉的病蟲害,常用的有壓縮噴霧器、單管噴霧器、背式噴霧器和超低量電動噴霧器,一般有大、中、小三種,購買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及種花的多少來選擇。噴頭分粗眼和細眼兩種,每把噴壺上應各配一個。粗眼噴頭用於噴灑葉面和降溫增濕,細眼噴頭供播種和扦插苗床使用。為了減弱水分沖力,在小苗噴水時噴頭宜朝上,讓水先向上再翻下,盆面澆水一般可卸掉噴頭,將噴嘴靠近花盆,慢慢澆入。家庭養花,向葯房購買滴滴涕筒,就能代用。在噴灑農葯及化肥後,應立即洗凈。
(3)長柄水勺:舀液肥兌水時使用。
(4)水桶:配製葯液和使用單管噴霧器時盛葯液用。
(5)刷子:要配有大、中、小三種刷子,也可用大中楷毛筆代替。主要用於清洗花葉和給花卉塗葯。
(6)修技剪:有彈簧修技剪和不帶彈簧的兩種,為花卉修枝整形工具;在嫁接和扦插時,也常用來剪取接穗、插穗,或剪除砧梢等用。
(7)手鋸:用來鋸截木本修枝剪花卉的粗枝。
(8)鋼絲鉗:在木本花嫁接卉整姿攀扎較粗的樹枝時,用來扭轉鐵絲,一般多用8號鋁絲自製。
(9)挑草刀:供挑除盆內或地上的野草用。
(10)溫度濕度計:主要用於觀察盆花周圍及溫室內的溫濕度。
(11)土溫表:測量繁殖床和盆土溫度用。
(12)黑罩子:為了使一些短日照花卉提前開花,供節日陳設,必須提前對它們進行短日照處理,把它們每天的光照時間縮短。製作時先用木板做成框,蒙上黑紅二層厚布,必須保證沒有微光透入,如果遮光不嚴,可增加黑布的層數。也可用黑色紙板、黑色塑料薄膜製作。
(13)陶缸或瓮頭:用來貯放液態的自然肥料,應加蓋,既可防止肥分揮發損失,又比較衛生。
(14)木箱:貯放養花工具。
『伍』 種花方法論 有哪些適合新手的養花技巧
怎樣養好一盆花?新手首先要掌握五字訣:溫、光、水、氣、肥。
五字訣之澆水
- 水生植物>濕生植物>中性植物>旱生植物
- 植物需要水分,但自然也需要空氣,土壤中的根系需要氧氣,在水分過多的情況下,會造成根系的「窒息」。無法進行正常呼吸的根系會積累乳酸,乙醇等有害物質,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動受到抑制,水分過多主要表現為黃葉、徒長、容易倒伏、容易遭受病菌侵染。
- 啦啦啦~你學會了嗎?
- 而溫度呢?通常新手會因為不了解植物的原生溫度習性,在冬季不加保溫,扼殺在寒流之中。
- 所以,植物千千萬萬,方法論能夠讓我們快速閱讀自己想要的信息,查找到自己的養護的品類的溫度、光照需求。
五字訣之土壤環境與肥料
- 種花最好使用基質栽培,一些園土極其黏重(粘土)、不透氣、孔隙度極其小,不適合根系的呼吸,所以用這種「泥巴」種出來的花,當土壤排水不暢時容易導致的爛根、窒息而死。
- 肥料,肥料濃度過高及過施會導致植物根系的「燒死」,新手在施用肥料時,應按照肥料說明進行配置。合理施肥才能開出好花。
五字訣之通風
學習判斷澆水方法「見干見濕,不幹不澆」
學會查找原生地的溫度和光照需求,從而針對性地進行養護
控制好土壤環境,盡量選用疏鬆透氣的基質栽培
肥料的使用按照說明濃度配置
家居擺放位置注意通風及保持葉面乾燥防治病害的措施~
而新手的常見錯誤,無非就是表現在澆水、施肥、光照、溫度、通風等環境調控方面處理不當,往往會把花養死。
而作為觀賞園藝專業人士,接觸過很多咨詢,我認為很多把花養死的原因其實是沒有了解基本的植物生長原理而造成的,觀念不對路,怎麼指導行動?所以我更傾向說一些方法論和技巧背後的原理,讓各位愛花知友去把花花草草種得美美的~
植物種類非常多,但是有一些通用原則基本適用於大部分家庭園藝植物,除非你養百歲蘭還是什麼稀有植物,所以一些「根據植物基本習性,品類的不同而去用不同的手段管理」的建議基本上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而只有通過養花的親身實踐,通過實踐之後的總結才能升華為針對具體的生態類型及習性的植物的養護方法,這才是養花小能手的進階之路。
首先明確植物的需水類型,按水分需求可分
水生植物植物容易養護,水分管理不必太操心,而中性植物、旱生植物基本涵蓋了花市裡面的大部分品類。
中性植物主要有月季、茉莉、米蘭、鶴望蘭、各類草花等等;而旱生植物,自然就是多肉/多漿植物啦
而「見干見濕,干澆澆透,不幹不澆」則基本適用於此需水類型的植物,中性植物既怕旱、又怕澇、澆水需要「見干見濕」,多肉植物則澆水不宜過多。
我接到很多喜歡養花的知友的私信,通常會問:多久澆一次水?
其實多久澆水一次是不準確的,應根據盆土表面的干濕程度去澆水才是准確的。
「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要澆透」的原理:

而溫度的需求怎樣確定呢?如查詢石斛蘭習性,可知分布在兩廣、海南、雲南福建等亞熱帶南緣的溫暖濕潤的地區,則需溫較高,在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養護,則冬季則需入室內進行保溫養護。
現在家庭園藝廣泛使用無土栽培基質,什麼是無土栽培基質?
無土栽培的定義為使用非自然土壤栽培均稱為無土栽培,
而無土栽培「基質」則是使用天然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加工而成,質地輕盈,無雜草及病蟲害,干凈衛生,相比泥巴優點多多;
基質栽培在觀賞植物盆花生產上廣泛使用,所以你在花市中看到的所謂的「營養土」,或花市植物里裝的「土壤」,其實就是「基質」。(如下圖)
通風不良是病蟲害的滋床。一部分的觀賞植物病原菌容易在空氣濕度較高的條件萌發,長出微生物的營養器官(菌絲體),從而感染植物,造成植物長勢衰弱、甚至死亡。
對於陽台的喜光植物而言,一般家庭養護應該注意在澆水的時候,盡量使用長嘴的噴壺,使水不沾到葉片,利於保持葉面的乾燥,使病原菌得不到適宜的條件萌發,而陰雨天氣,盆土則更不宜澆水過多;所以通風條件至關重要。
啦啦啦,種花方法論,新手們學到了嗎~
總結:本文提出養花是對綜合環境的控制,所以簡易地拆分成五步,總結成了種花小能手進階之方法論。
『陸』 栽培花卉時需要哪些工具
花卉栽培過程中,需要進行上盆種植、翻盆換土以及澆水、鬆土、除草、修剪等工序,各工序都需要藉助一些輔助工具來完成。
澆水壺,供盆花澆水用。常見有兩種,一種是長嘴兼裝有細眼噴頭的,另一種是只有長嘴不帶有固定噴頭,只附帶有活絡的細眼噴頭。用第二種噴壺,在噴灑葉面或盆栽小苗時,可臨時裝上細眼噴頭,像細雨那樣漸漸地噴入花木的葉面和花盆內;如需澆水入盆土時,可卸去細眼噴頭,直接使用長嘴壺澆水(見彩圖18)。
彩圖18
噴霧壺,供噴葯除蟲或作為葉面噴霧等用(見彩圖19)。
彩圖19
修枝剪,分彈簧修枝剪和不帶彈簧的兩種,供花木整形修剪或剪取花木枝條、接穗等用(見彩圖20)。
彩圖20
小鏟,適用於移植播種的實生小苗,或移植扦插成活的幼苗(見彩圖21)。
彩圖21
移植鏟,既可用作移植花苗,又可在上盆時加土用(見彩圖22)。
彩圖22
小耙,可作盆內鬆土用,也可在翻盆換土時作去除花卉根部舊土或埋根用(見彩圖23、24)。
彩圖23
彩圖24
挑草刀,供挑除盆內或地上的野草等用(見彩圖25)。
彩圖25
嫁接刀,供根接、腹接、劈接等用(見彩圖26)。
彩圖26
花架,有硬木花架、紅木花架等,比較高貴,也有用鐵架、枯樹根製成各種形狀的,主要用於盆花的裝飾(見彩圖27)。
彩圖27
盆托,墊於花盆底下作托盤,既可防止澆水過多時流入幾案、地板,同時也起到美化裝飾作用(見彩圖28)。
彩圖28
小篩子,用於過篩培養土,分開粗細土(見彩圖29)。
彩圖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