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配畫
❶ 中國畫中孔雀和牡丹配畫的寓意
中國畫中孔雀喝牡丹配畫代表著吉祥如意,富麗端莊,代表繁榮昌盛的寓意。
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孔雀常作為吉祥、美麗、富貴的象徵,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愛,經常出現在詩文和繪畫中。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素有"國色天香"之美稱,被譽為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徵意義。
牡丹花開之時繁花似錦、絢麗燦爛,其美麗花姿讓人為之傾倒,雍容典雅、富貴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國人民對明天的美麗憧憬和美好願景。
寓意國家繁榮昌盛、興旺發達;人們對於牡丹的喜愛,還讓牡丹花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優秀品格的象徵,也成為美的化身,有純潔與愛情的象徵意義。
(1)插花配畫擴展閱讀:
牡丹的典故
1、隋煬帝與牡丹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繼位,於東都洛陽開辟西苑。隋煬帝好奇花異石,曾三下江南搜尋。並派人將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種植在西苑中。
據唐人的記載:「煬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牡丹,有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風嬌等名貴品種。」
2、楊貴妃與牡丹
唐朝開元年間,宮廷內開始重視牡丹,並在興慶東沉香亭前、驪山行宮等處,栽植數種紅、紫、淺紅、通白等色牡丹。花初開,楊貴妃帶眾宮女游賞花間,如醉如痴。
五代王仁裕載:「楊國忠初因貴妃專寵,上賜以木芍葯(即牡丹)數本,植於家。」據載,因貴妃專寵,喜愛牡丹,唐明皇也作為寵愛之物把牡丹賜給了她的哥哥。
3、歐陽修與牡丹
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歐陽修在洛陽作推官時,發現「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皆插花。花開時,士庶況為遨遊」據載,當時的洛陽城,無論民家,還是官院,植滿牡丹。
歐陽修遍訪民間,將洛陽牡丹的歷史、栽培、品種以及風俗民情做了詳盡的考察,寫成了中國第一部牡丹專著《洛陽牡丹記》。
❷ 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從哪幾個方面考慮分別有哪些配色方案
插花色彩設計時掌握的問題
來源:農業政務網 日期:2011年5月24日
確立調子後,色彩設計中還應掌握那幾個方面的問題?
色彩時插花造型的主要要素之一,確立調子後,設計中遵循形式美要素的組合原則時,還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色彩布局平衡。
布局上色彩的平衡是插花構圖的重要原則之一。為求得色彩平衡,插花作品的布局上應「虛設」一條中軸線,花材色域的重量就在軸線兩邊起作用。如果只考慮軸線兩邊花枝數量、花朵大小均極其相近,還不能肯定中軸線兩側是否布局平衡,因為尚未將色彩平衡考慮在內。因此,插花時應當把輕、重兩色系的花朵交錯排列,「等量」的分置於兩側,才可造或色彩布局的平衡。同樣,若把重色系的花枝插在構圖的上部,輕色系的花枝插在接近下部,便會產生頭重腳輕不穩的感覺。所以,上下穩定,左右均衡,是插花色彩設計時必須遵循的准則。
(2)色彩和諧。
在插花中,花卉色彩的配置往往是作品效果的關鍵。因為花卉色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所以運用色彩,科學地對色彩進行設計,是插花創作中發揮感情作用的重要依據,也是插花裝飾達到理想效果的具體措施。
確立一個主色調,是插花色彩設計的關鍵所在,使其他色彩都圍繞著主色調起陪襯作用,也就是所謂的主次分明。此在西方大堆頭式插花中尤為重要,因為此種插花,顏色是越多越好,在這么多花色里,若不確立基調,顯然是難以球的色彩的和諧。中國的傳統插花藝術,雖不講究色彩豐富,通常二三種即可,但同樣存在著誰主誰次的問題。
色彩的和諧,實際上還關繫到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通俗講,各種色彩相互搭配時不應是有明顯沖突。在色彩組合中,單色配置顯然易獲得調合的效果。若將調和色配置在同一件插花作品中,無論出現幾種色相,均會表現出統一協調、優美柔和的藝術效果。
(3)色彩對比。
在色彩組合中,如果調和色以柔美統一見長,那麼,對比色則以矛盾對立為特點了。在插花的色彩設計中,假如善於利用各種花朵在色相、明度、冷暖等方面的強烈對比,則可借對比色的鮮明對照,濃郁的氣氛、強烈的刺激而獲得獨特的效果。
對比色的組合效果,在補色組合方面得到的效果尤為突出。在插花作品的創作中,作者都十分重視綠葉的配置,因為它是帶有原色的補色,對比最強烈。但對比色應用關鍵也是要處理好主角與配角的關系:一是主次分明;二是色彩疏密相同,忌平均分配。如面積大小相似的補色組合,效果極差,顯得十分俗氣、乏味;三是利用黑、白、灰、金屬色等來調和對比色,避免產生色彩失調和刺目,如滿天星或情人草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總之,在運用對比色,尤其是互補的花色進行插花構圖時,定要運用得當,注意使互補的色彩主次分明。同時,利用不同色彩局部之間的相互穿插,做到對比之中有呼應,便可獲得即統一、和諧,有生動、鮮明的理想效果。
(4)色彩配置應切合作品主題和背景。
作者通過苦心構思,進行色彩設計,使之與背景協調,與主體內容一致,並能加深意境。它雖然以自然色彩的某些特徵為基礎,卻不以自然色彩的美為滿足,會更高於自然色彩的群體美、綜合美和意境美。
藝術插花的色彩設計
藝術插花既要有優美的造型,又要有明艷色彩,兩者均是構成優美形象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一般的審美中往往會偏重於色彩,或者說,色彩的美最易彼人們所接受。馬克思任《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曾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彩是一種物理現象。在日光的照射下,各種物體把不能吸收的日光反射出來。由於各種物體吸收口光的程度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問的色彩。尤其是奇花異卉,更是濃郁鮮艷、五彩繽紛。太陽光一般可分成紅、橙、黃、綠、青、紫六種色相。
在物體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的作用下,我們肉眼可以分辨出物體所呈現的色彩。例如見到白色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反射.見到黑色的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吸收.若是對每種色光都有部分吸收與反射,就是灰色的物體。當我們來到花園里的時候,紅花、綠葉十分美麗。紅花的固有色是紅色.是因為大陽光中的橙、黃、綠、青、紫等五種色光基本被紅花所吸收.而把紅光反射出來的結果。綠葉亦是如此,反射出綠光,是吸收了其它五種色光的結果。
花的紅與葉的綠,以及白和黑都足相對而言的,是色彩總的傾向,自然界中絕對的純色是沒有的。若對紅花作一觀察,不難發現,花除了反射紅色光外、對其它色光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射,只是紅色光的成分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已。又如綠葉,由於生長的環境和位置的不同,所反射出來的綠的色度、色性和純度也會有許多微妙的變化,有冷暖、明暗和純度的差別,就是一片葉子的正面與背面,所表現出的綠色深淺差異也很大。光的反射就一般而言.質地粗糙、顏色深的物體吸收得多,反射得少。反之,質地光滑、顏色淡的物體對色光吸收得少,反射得多。由此可見,色彩一方面借光而呈現,另一方面,又依附於物體而存在,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不可。無論物體的質地如何,都能表現具體的色彩,而離開了具體的物體,就沒有具體的色彩可言了。光與物所形成的種種色彩,主要有三個基本特徵:色相、純度、明度。
色相,是各種具體色彩的名稱,或者說是色彩的相貌。例如,太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紫等.每個名稱都表示一種顏色的色相。色相主要是用來區分各種不同的顏色,增強對色彩的辨別能力。客觀世界色彩豐富,變化萬千,肉眼所能識別的十分有限。因此,在觀察色相時要善於比較,培養識別能力,便於在插花時正確認識和利用色彩。
純度,指的是顏色純凈程度和飽和程度。在可見光中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純度越高.顏色越鮮明。當純凈的顏色摻入黑、白、灰等其它色彩時,其顏色的純度就產生變化,摻入得越多,純度降得越低。物體色彩的純度與飽和度有關,與物體表面結構也有關。物體表面結構粗糙,光線的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物體的表面結構光滑,色彩的純度就比較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包含兩種意思:其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後由於物體受光的強弱不一,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其二是指顏色的本身明度,如紅、橙、黃、綠、青、紫六種標 准色互相比較的深淺度。同一綠色,受光的強弱、角度和亮部不同,會產生明綠、綠、暗綠等不同的明度。不同的顏色中.黃色的明度較高,僅次於白色;紫色的明度較低.接近丁黑色。插花時,不問明度的色彩相配.能使畫面富有變化,增強層次感。不問明度的同一色彩配合在一起,也能使插花的整體感增強。
色彩的視覺效果
人們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主要來源於色的原色和色的混合形式。
色彩的三原色是其中任何—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的.而其它色可以由這三色按一定比例配合出來。自然界的景物在光線照射下顯示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都是由這三種原色光組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將色光混合會變亮,謂之加色法混合。在繪畫中稱紅、黃、藍三種顏色為三原色,若將三色混合會變深.稱作減色法混合。花卉雖然沒有那麼標準的三原色,但可以接近某一種顏色而論。
除原色之外.還有中間色和復色在創造繽紛的世界。所謂中間色,是兩種原色份量相等或不等相混合的色彩。復色.就是兩個中間色相混合或者三原色相混合所得的色彩。補色,則為三原色相對應的色光。黃對著藍,黃為藍的補色;品紅對著綠,品紅為綠的補色,青對著紅,青為紅的補色。補色也叫互補色,就是兩個相對的色互補。因此,黃與藍、品紅與綠、青與紅都互為補色。並列在一起,色彩的對比非常鮮明。
兩種原色並列在一起,能給人一種鮮艷明快的感覺;兩種中間色並列在一起,色彩比教灰暗。原色與中間色並列在一起效果較佳,是類似色。色彩的變化是逐漸過渡,顯得柔和、諧調;若是互補色,容易取得鮮明對比的效果。
互補的兩色並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色彩呈現跳躍、鮮明的效果。因此,補色關系運用得好,將使插花色彩明亮,生氣勃勃,生動地托出主體。相反補色關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諧調和花體色塊大小的安排,也會產生生硬、火氣的弊病。
色彩具有冷暖的視覺效應。在人的生理反映上,色彩的深淺有收縮與擴張的感覺。如紅、黃有熱烈、興奮的感覺,所以我們把紅和黃以及傾向紅、黃的顏色稱為暖色調;藍色看上去安靜、寒冷,故而把藍色和傾向於藍色的稱為冷色調。紅與藍處於冷暖色的兩個極端。綠與紫居中,是中性色,偏紅的均為暖色。偏藍的均為冷色。金、銀、黑、白、灰五色在色彩感覺上也屬於中性色,可以與任何顏色調和,起到緩沖、協調作用。這對挑選花器的色彩很有幫助。
藝術插花的配色
1.花卉色彩的形成和作用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葉子的細胞里,都含有綠色的色素。我們知道當日光通過三棱鏡後會分成六種可見顏色的光譜。如果讓六色光再通過葉綠素溶液而透射到白色的銀幕上,此時從銀幕上的光譜里可以發現:在紅色光靠近橙色光及藍色光的部分,有一條很寬的黑色帶,而綠色部分仍是綠色。這說明葉綠素吸收光線是有選樣的。
綠色能有效地利用太陽光,這是植物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進化的結果。同時,植物為了適應自然生態環境的需要和受到本身質體、色素的抑制,形成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枝葉花果。在不同種類的植物體中,所含葉綠素的比例不同,其顏色的深淺就有差異。有一些植物體內。含有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能使植物呈紅色或橙色,它們主要存在於花瓣或果實中。有些植物的葉子在秋季落時前變黃,就是因為失去了葉綠素,只剩下葉黃素和胡蘿卜素的結果。
植物體內還存在著一種花青素,較多地存在於花瓣、果實之中。鮮花盛開所呈現出的一些紅色和藍色等,往往是花青索起的作用。花青素的顏色隨著植物細胞液的酸鹼性不同而有變化。細胞液為酸性時,花呈紅色;細胞液為鹼性時,花呈藍或紫色。用八仙花作酸鹼度變化試驗,效果十分明顯。
花冠居花萼的內方,色彩非常鮮艷.為植物中最為顯著的部位,也是最富有變化的部位。花冠顏色主要是細胞中花青素和雜色體起的作用.花的紅色、藍色、紫色來源於花青素;花的黃色、橙黃色來源於雜色體;不具色素的部分為白色。由於花中存在著多種色素。各種花的色素組合情況各有所異,色素存在的多少也有變化,所以花朵開放時會出現天光十色、斑讕多彩的景象。
花卉隨著四季更替和生理活動的需要,進行著新陳代謝,色彩也隨之變化。花從蓓蕾初綻到枯萎凋零,葉片從新芽葉翠到枯黃落地,顏色都是在不斷的變化。—般說來,初放的花色濃郁鮮艷,隨後顏色逐漸變淡,最後失去原有美麗的色澤。初放的葉呈嫩綠色並帶有鵝黃色.逐漸呈現出墨綠色.到生長末期轉黃。果實也是如此,從子房膨大到果實成熟,色彩有一個變化過程。花卉的這種生理特徵,為我們插花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限制了花材的採摘時間。
2.插花器皿的色彩
插花器皿的種類很多,各種花器都有自身的色彩特點,再加上人為的著色變化.色彩更是繁雜多變。插花器皿質地有粗細之分、軟硬之別、對光的吸收與反射程度有很大的區別,顏色差異也很大。凡是質地細潔、光滑的物質,如金屬、玻璃、瓷器,對光的反射較強;質地粗糙的物質,如粗陶、木器等,對光的反射較弱。由此可見.器皿質地對插花色彩影響很大。
用陶、瓷製成的花器是我們插花常用的器皿,其本身也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有許多奇特的色調,如青瓷、唐三彩、祭紅、三陽開泰等等。
花器色彩的豐富多變,對插花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花器色彩選擇不妥,也會造成整個作品的失敗。例如,用粉彩花卉畫、人物圖案作畫面的花瓶,就其本身色彩配置來說,也許是十分精美的,但與花卉相配,會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所以,我們在花器色彩的選擇上,耍立足於簡潔、統—.每—件花器只要求存在—、二種顏色.或是幾個簡單色塊組合的花器,不能使用或少使用那些描金附鳳的花器。
隨著現代工藝材料的發現,插花器皿有了很大的發展。如玻璃、塑料製品,色彩鮮艷奪白,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但要注意與花卉的合理配置,不然易造成庸俗之態。用本色的自然材料製成的花器,如竹編、草編、藤編和木器等,古樸雅緻,色彩簡潔、大方,十分迎合人們的審美需要。若在這些花器上加以著色,也能讓人感到精巧華美。
3.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
插花的用色,不僅是對自然的寫實,而且是對自然景色的誇張,可以隨著插花造型的需要進行變化。插花使用的色彩.首先耍服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趣.或鮮艷華美.或清淡素雅。其次.插花色彩要經得起看.遠看時進入視覺的是插花的總體色調。總體色調不突出.畫面效果就弱,作品容易出現雜亂感,而且缺乏特色。近看插花時,要求色彩所表現出的內容個性突出,主次分明。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是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二是花卉與容器之間的色彩關系,三是插花與環境、季節之間的色彩關系。這三方面的關系若能正確掌握.插花配色就能得心應手了。
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可以用多種顏色來搭配,也可以用單種顏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顏色能夠協調。如用臘梅花與象牙紅兩種花材合插,一個滿枝金黃,另一個鮮紅如血,色彩協調,輝映成趣,更重要的還在於以紅花為主,黃花為捕.遠遠望去紅花如火如荼,黃花星光,點點通過花枝向外輻射。
插花中青枝綠葉起著很重要的輔佐作用。枝葉有各種形態,又有各種色彩,如運用得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如選用展著綠葉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輪廓,再插入幾支粉紅色的菖蘭或深紅色的月季。可想而知,鮮花在綠枝的映襯下更顯嬌艷。再如將幾支珊瑚樹枝和幾朵白色的馬蹄蓮花合插在一起.顏色並不華麗,卻顯得素雅大方。
花卉間的合理配置,還應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體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決於明度,明度高者顯得輕,明度低者顯得重。正確運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關系平衡和穩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輕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體積小的花體用重色,體積大的花體用輕色。
色彩的體重感與明度和色相有關。明度越高,膨脹感越強 ;明度越低,收縮感越強。暖色具有膨脹感,冷色則有收縮感。在插花色彩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的這一性質,在造型過大的留部分適當採用收縮色,過小的部分適當採用膨脹色。
花卉與容器的色彩要求協調,但並不要求一致,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配合:一是採用對比色組合.另一是調和色組介。對比配色有明度對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黑白對比。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白色的馬蹄蓮花,一暗一明造成對比,就能起到色彩鮮明的效果。
花卉與器皿有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叫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有強弱之分,主要有對比色相和互補色相的對比。對比色相對比的色感比較鮮艷、強烈.具有飽滿、華麗、歡樂、活躍的感情特點,容易使人興奮、激動。互補色相對比是相應的色彩對比,也是最強的色相對比,如紅花與青綠色花器.黃花與青紫色花器等。中國傳統配色中有「紅間綠,花簇簇」,「紅配綠,看小足」的說法。
冷暖對比也是花卉與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採用冷暖對比的色彩,效果會顯得生動起米。如用湖藍色水盆,插粉紅色的荷花,這樣冷色的盆與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對比,更進一步烘托出花的嫵媚。在一般情況下,插花器皿的顏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淺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對比。
運用調和色來處理花與器皿的關系,能使人產生輕松、舒適感。方法是採用色相相同而深淺不同的顏色處理花與器的色彩關系,也可採用同類色和近似色處理。同類色如橘紅與大紅、綠與青綠色等。近似色有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等。近似色的色距范圍較大,有一定的對比性.容易表現出色彩的豐富性和形成色彩的節奏與韻律。
插花還可以利用中性色進行調和,如黑、白、金、銀、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對花卉有調和作用。也可用金銀絲裝飾在花中,使花卉與器皿的對比色中有個性色為媒介而調和。插花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如過年過節或喜慶日子作為裝飾品美化環境,把屋內外裝飾點綴成一片節日的氣氛,寄託美好的理想,振奮人們的精神。插花的色彩要根據環境的包彩來配置。如在白底藍紋的花瓶里.插入粉紅色的二喬玉蘭花,擺設在傳統形式的紅木傢具上,古色古香.民族氣氛濃郁。在環境色較深的情況下,插花色彩以選擇淡雅為宜:環境色簡潔明亮的.插花色彩可以用得濃郁鮮艷一些。
插花色彩還要根據季節變化來運用。春天裡百花盛開,眾芳爭艷,到處是萬紫干紅的景色。此時插花時選擇色彩鮮艷的材料,給人以輕松活潑、生機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凈輕快。適當地選用一些冷色調的花,給人以清涼之感。到了秋天,滿目紅朴朴的果實,遍野金燦燦的稻穀。此時插花可選用紅、黃等明艷的花作主景,與黃金季節相吻合,給人留下興旺的遐想。冬天的來臨,伴隨著寒風與冰霜。這時插花應該以暖色調為主,插上色彩濃郁的花卉,給人以迎風破雪的勃勃生機。
色彩的感情效果
色彩能夠影響人的情緒。不同的色彩會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應。不同的民族和傳統習慣,不同的文化修養、性別、年齡等,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聯想效果。
色彩本身是沒有任何感性內容的,只有當人的思想意識與其聯系起來的時候,才會出現色彩的感受與聯想。有許多國家和民族對某些顏色有忌諱。如巴西人以棕黃色為的凶喪之色.理解是人死好比黃葉從樹上落下來,所以忌諱。比利時人最忌藍色.如遇不吉利的事都穿藍色的服裝。衣索比亞人穿談黃色的服裝.是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歐洲許多國家都以黑色為喪禮的顏色。十耳其人布置客廳、禮堂、房間時,喜用素色,禁用花色。在我國,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也是多種多樣.大致是這樣的:
紅色:具有艷麗、熱烈、富貴、興奮之情。人們習慣用紅花束表示喜慶、吉祥。
橙色:是豐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豐收。
黃色:有一種富麗堂皇的富貴氣.象徵光輝、高貴和尊嚴。我國帝皇殿宇裝飾的琉璃瓦是黃色的.以示至高無上。在喪儀上、黃色的花使用十分普遍。
綠色:富有生機,富有春天氣息,又具有健康、安詳、寧靜的象徵意義
藍色:有安靜、深遠和清新的感覺.往住和碧藍的大海聯系在一起,使人心胸豁達。但從消極方面來看,也有陰郁、貧寒和冷淡之感。
紫色:有華麗高貴的感覺。淡紫色還能使人覺得柔和、嫻靜。
白色:是純潔的象徵,具有一種樸素、高雅的本質。但是白色顯得單調,在我國民族習慣中.還有悲哀的含意。
黑色:具有堅實、含蓄、庄嚴、肅穆的感覺.同時黑色又易與黑暗聯系在一起。
色彩的象徵和聯想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反應,受到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在插花時只能作為色彩運用的參考,而應按題材內容和觀賞對象進行色彩設計。
我其實不懂這些的,都是網路找的,對你有木有用,我也不知道,你看看吧,如果沒用就算了
❸ 山茶插花如何構圖設計
構圖是山茶插花作品藝術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整個作品的骨架,是藝術評判的重要依據。現代插花構圖要求簡潔而新穎,造型手法趨向平實、自然。2003年,金華國際茶花大會特邀專家為全國各地的花藝愛好者作了插花藝術的精彩現場示範表演。有一件以山茶為主體的插花作品,以三朵大紅色完全文瓣的『六角大紅』花枝,插入一隻長高形黑色塑料杯內,配上其他一些花草,作品構圖樸素、簡潔、自然、平實中見出功底。構圖是一種造型藝術,通過它可以勾畫出造型別致的作品,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使作品的主題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現。這一山茶插花作品,三朵鮮紅山茶花朵是主體,它融合在其他的花草等野趣自然之中,一支箭一般的小葉,穿出水面似的動態,構成一幅迷人的、火一樣的熱情畫面。這就是這件作品的構圖藝術。任何一件作品離開了構圖設計,也就談不上插花藝術。山茶插花的構圖,實際上意為構成、結構和聯系,在傳統的中國畫理論中稱為「布局」、「章法」。就是把山茶各類花材、配件做出恰當、合理的安排,並運用藝術技巧和技術手段,最終使主體更加突出,主體與陪襯之間的布局多樣統一,使作品達到虛實相生、動靜互襯和結構均衡的藝術效果。
山茶插花設計步驟如下:
(1)立意 意,就是意圖和意趣。立意就是構思,也就是構圖前的醞釀和思考過程。欣賞插花藝術不僅僅是觀賞花、枝、葉的外在表現,而是通過具有形的構圖,直覺地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刻的內涵,從而獲得美感享受。這也是通常說的「意境」。因此,山茶插花構圖設計與意境有密切關系。意境除了運用花意、花語來選擇花材、容器、配件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構圖設計突出主題。立意要新,要有個性。只有形神兼具、意境深遠的插花作品,才能達到自然美、形象美、意境美兼備的崇高境界。
(2)選材 山茶插花的基本用材是花、枝、葉和根。選擇材料時,應有敏感的審美力,要懂得取捨,長於剪裁。選材是構圖設計的關鍵。選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構圖設計表現力。通過利用花材原有的自然形態或技術處理手段,可增加構圖造型變化。若要表現高貴、典雅、莊重意境,可選擇直立性、大花型、紅色山茶,如大紅牡丹、大硃砂、大紅綉球、大吉祥等品種的花枝。如要表現如願、遐想、夢幻的意境,可選擇粉色或淡色的花,如粉玲瓏、粉霞、小桃紅、美人茶等品種的花枝。如欲表現清新、潔凈、無瑕的意境,可選擇白色的中小型花,如雪塔、白寶珠、無暇玉、六角白等品種的花枝。如要表現艷麗、多彩、變化無窮,則可選擇復色、奇特、花葉的花枝,如十八學士、黑魔法、大齒輪、皺葉奇花等品種的花枝。只有選好理想的花材,才能使作品構圖造型得心應手。否則,即使有好的構思、意境,主題也不能得到充分表現。
(3)布勢 勢,就是藝術形象的動感。各種體勢,如驚險、雄奇、奔放、蜿蜒等,能賦予山茶插花作品以神韻和生命。插花作品如不講究勢,就會變成索然無味的模型,就不能小中見大、富有創意。山茶插花構圖有較多的對比因素,如大小對比(大型花與小型花)、色彩對比(紅色與白色)、花型對比(單瓣與重瓣)、輕重對比(花瓣厚又多則重,花瓣薄又少則輕)、長短對比(葉片有狹長短圓之分)、高矮對比(枝幹直立高大與矮小擴張)等。有了這些對比,山茶插花作品就充滿了藝術魅力和藝術表現力。
山茶插花構圖布勢有動感、空白、突破、呼應、虛實等多種手法。根據山茶的花型美、色彩美、枝葉美的特點,選擇不同風格的具有動態美的線條運用於插花作品中,可以增加作品的動感。如有意識地在插花作品中留空白,可給欣賞者留下想像空間;如果作品空間塞得滿滿的,則在視覺上會感到沉悶。又如作品中方向一致的花朵,突然採用一支相反方向,就會使構圖更新穎、奇特,耐人尋味。山茶插花組合構圖採用呼應手法,可使各個分枝之間、花材與花器之間、主體與配件之間在情勢上、色彩上、質材上產生統一的關系,使空間的伸展、仰俯、顧盼都能做到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穿插、渾然一體,從而使作品造型生動活潑而又和諧統一。虛與實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以厚重、緊密、色彩鮮艷的花為實,而以細小、鬆散、淡雅之花為虛。構圖中運用虛實對比,可以豐富作品的層次感,更加突出主體,別有一番韻味。
❹ 插花的主花和配花是什麼
插花的主花是指最重要的花材,名貴的,奇怪的,碩大的,比較搶眼的材料,能在整個花藝作品種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副花材常常是為了襯托主花材而存在,常用作造型的架構搭建和輪廓填充,對主花材起烘托和協調作用,這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
插花的時候不論插什麼風格,都要注意花與花,花與葉,主花與配花之間的關系和色彩。花與花要大小相兼,花與葉要葉扶花,花依葉,主花與配花要主賓分明。
插花的搭配要點:
1、大花應該配小花:如主花為玫瑰,賓花應配劍蘭;主花為大理花,賓花應配非洲菊;主花為百合花,賓花應配玉簪花。絕不能用種類不同的而形態相似的花相配,否則就賓主不分了。
2、深色應該配淺色:如果主花的顏色是深紅色的,即賓花應該配淡紅色的,要是取一樣的深紅色,或賓花比主花色更深很容易造成喧賓奪主的效果。
3、配葉只能用一種:假如主花有葉,賓花也有葉,兩者之中只能選用一種,犧牲另一種;或兩種皆不用,另配山草。要是兩葉同用,或是用幾種山草,就會顯得太過紊亂。
4、花葉宜斜不宜直:無論插的是盆,還是瓶,花與葉的姿態,總宜帶斜,而不能直立。至於斜度怎樣才算理想,則要看具體花器大小、形式而定。
❺ 如何協調好花藝的色彩搭配
❻ 插花有什麼技巧么
插花看似簡單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卻並非易事。因為它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也不是簡單的造型,而是要以形傳神,形神兼備,以情動人,融生活、知識、藝術為一體的一種藝術創作活動。花藝師具有靈魂的藝術思維去用心來創作花型,用花型來表達心態的一門造型藝術。
插花作品
藝術插花雖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寡,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主張以精取勝,主題突出,意境優美,充滿詩情畫意。因此,在符合構圖法則、順乎自然的基礎上,造型不拘泥形式,自由活潑,多姿多態,並充分表現作者的情感與意趣,這是藝術插花獨具的特點。
❼ 誰能給我提供一些插花的圖片
http://www.landscapecn.com/photo/zw.asp?page=43景觀中國
我經常登陸的
是個很適合園林人登陸的大站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gyzxh&_dir=%2F21338093&page=1
http://gongwenjin.com/blog/gallery/image/140.aspx
http://club.life.sohu.com/r-flower-253426-0-0-0.html
http://www.flowertimes.net/proct/effect/show_photo.asp?photo_no=16
http://forum.fashion.eladies.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37&fid=42&itemid=43909
http://bbs.ourgame.com/bbs_look.asp?Subject_ID=389&BBS_ID=20051101-90F7773B-9E1B-4B9A-8518-9181D73A&
插 花 藝 術
一、花器的選擇
透明的玻璃器皿,能夠看到花枝自然交叉之美感;粗曠的陶器,對比出花的嬌艷。美麗生活格外光顧有心之人,家中的花器不一定非要到商店去購買,凡能盛水的盆,碗,碟,杯子,酒瓶,椰子殼皆可擔當起花器的角色。
二.插花的藝術風格
1、 西方式插花,
也稱歐式插花,它的特點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塊面和群體的藝術魅力,作品簡潔、大方、凝練,構圖多以對稱式、均齊式出現,色彩艷麗濃厚。花材種類多,用量大,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風格.
2.東方式插花
以我國和日本為代表,選用花材簡練,以姿為美,善用於花材的自然形態和所表達的意境美,並注重季節的感受,以線條的造型為主,多為平衡式構圖,以姿態的奇特、優美而取勝。
3、自由式插花、
受當今世界各國出現的各種派別如寫實派、抽象派、未來派等等派別的影響,選材、構思、造型更加寬泛自由。特別強調裝飾性、特殊性,更具時代感和生命力。促使各國的插花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三、插花的構圖形式
傳統插花最基本的構圖形式優兩種:
1、 對稱式或均齊式: 對稱式往往以中軸線為准,向左右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葉形成的構圖形式,如扇形、三角形似孔雀開屏的形態:均齊式也以中軸線為准,向左右前後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葉形成的構圖形式,似塔形、半圓形。
2、 平衡式: 依中軸線中心點配置不等形而等量的花,以花、枝、葉的大小、高低、疏密等手段進行變化,將等量花材插入。
四、插花的步驟
1、 修 剪: 首先要去掉花材的殘枝敗葉,根據不同式樣,進行長短剪裁,根據構圖的需要進行彎曲處理(為了延長水養時間,適合水中剪取)。
2. 固 定: 為了讓花卉姿態按照你的設想挺立,一般在花器的瓶口處,按瓶口直徑長度,取兩段較粗枝幹,十字交叉與瓶口處進行固定。專業插花還需要彩花插、花泥、鋁絲等工具進行固定。
3. 順 序:
一般易先插花後插葉,這樣容易在插葉的時候將花的高度降低。正確的順序應該式選材——選插襯景葉——插擺畫——完成。
❽ 常看到些插畫的壁紙,插花 是什麼意思
插圖,又名插畫,是運用圖案表現的形象,本著審美與實用相統一的原則,盡量使線條,形態清晰明快,製作方便。插畫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語言,其設計在商業應用上通常分為人物,動物,商品形象。
人物形象:插圖以人物為題材,容易與消費者相投合,因為人物形象最能表現出可愛感與親切感,人物形象的想像性創造空間是非常大的,首先,塑造的比例是重點,生活中成年人的頭身比為1:7或1:7.5,兒童的比例為1:4左右,而卡通人常以1:2或1:1的大頭形態出現,這樣的比例可以充分利用頭部面積來再現形象神態。人物的臉部表情是整體的焦點,因此描繪眼睛非常重要。其次,運用誇張變形不會給人不自然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能夠使人發笑,讓人產生好感,整體形象更明朗,給人印象更深。
動物形象:動物作為卡通形象歷史已相當久遠,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動物成了人們的寵物,這些動物作為卡通形象更受到公眾的歡迎。在創作動物形象時,必須十分重視創造性,注重於形象的擬人化手法,比如,動物與人類的差別之一,久是表情上不顯露笑容。但是卡通形象可以通過擬人化手法賦予動物具有如人類一樣的笑容,使動物形象具有人情味。運用人們生活中所熟知的,喜愛的動物校容易被人們接受。
商品形象:是動物擬人化在商品領域中的擴展,經過擬人化的商品給人以親切感。個性化的造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加深人們對商品的直接印象,以商品擬人化的構思來說,大致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完全擬人化,即誇張商品,運用商品本身特徵和造型結構作擬人化的表現。
第二類為半擬人化,即在商品上另加上與商品無關的手,足,頭等作為擬人化的特徵元素。
以上兩種擬人化塑造手法,使商品富有人情味和個性化。通過動畫形式,強調商品特徵,其動作,言語與商品直接聯系起來,宣傳效果較為明顯。
插圖畫家經常為圖形設計師繪制插圖或直接為雜志、報紙等媒體配畫。他們一般是職業插圖畫家或自由藝術家,像攝影師一樣具有各自的表現題材和繪畫風格。對新形式、新工具的職業敏感和渴望,使他們中的很多人開始採用電腦圖形設計工具創作插圖。電腦圖形軟體功能使他們的創作才能得到了更大的發揮,無論簡潔還是繁復綿密,無論傳統媒介效果,如油畫、水彩、版畫風格還是數字圖形無窮無盡的新變化、新趣味,都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完成。數字攝影是攝影的最新發展。攝影師用數字照相機拍攝對象或通過掃描儀將傳統的正片掃描進電腦,然後在電腦屏幕上調整、組合、創作新的視覺形象,最後通過膠片記錄儀輸出正片或負片。這種新的攝影技術完全改變了攝影的光學成像的創作概念,而以數字圖形處理為核心,又稱'不用暗房的攝影'。它模糊了攝影師、插圖畫家及圖形設計師之間的界限,現今只要有才能,完全可以在同一台電腦上完成這三種工作。
我就是個插畫師,黑黑
❾ 插花藝術的配色基礎知識:色彩知識
插花藝術的配色基礎知識:色彩知識
插花裝飾藝術作品的配色,亦是創作的關鍵,我們先來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再進行插花裝飾藝術配色。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插花藝術的配色基礎知識,歡迎閱讀。
色彩的來源與標准色
色彩的基礎知識:色彩是自然界中最醒目的一部分,亦是藝術創作中的亮點,插花裝飾藝術作品的配色,亦是創作的關鍵,我們先來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再進行插花裝飾藝術配色。
色彩的來源與標准色:世界上一切物體所呈現出來的種種顏色,都是光照射的結果。由於物體內部質地不同,受光照射後對光的吸收與反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物體才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顏色,憑借光才看到物體的色彩。因此,光是世界上色彩的來源,光與色彩有著密切的關系。
太陽光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標準的光源,由不同波長的色光組成,其中人眼可見的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通稱太陽光譜。在色彩學上,人們把太陽光譜的七種可見光定為標准色,成為反映一切物體色彩的科學依據。
色彩的性質
1.色相
色相,是指各種顏色的相貌。每一種色相代表一種顏色,太陽光譜的幾種標准色就是幾種不同色相。人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用色都是以此為標準的。色相是各種具體色彩的名稱,或者說是色彩的相貌。例如,太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等,每個名稱都表示一種顏色的色相。色相主要是用來區分各種不同的顏色,增強對色彩的辨別能力。客觀世界色彩豐富,變化萬千,肉眼所能識別的十分有限。因此,在觀察色相時要善於比較,培養識別能力,便於在插花時正確認識和利用色彩。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不同色相明亮度不一樣。包含兩種意義:其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後由於物體受光的強弱不一,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其二是指顏色的`本身明度,如紅、橙、黃、綠、青、紫六種標准色互相比較的深淺度。同樣是綠色,由於受光的強弱、角度和亮部不同,會產生明綠、綠、暗綠等不同的明度。標准色中以黃色最明亮,僅次為白色,橙色、綠色和紅色次之,藍色較暗,紫色最暗,接近於黑色。另外,原色最亮,間色次之,復色最暗。當色彩對比強烈不調和時,加入明亮度弱的復色便能起緩沖協調作用。插花時,不同明度的色彩相配,能使畫面富有變化,增強層次感和立體感。注意運用各種色彩的深淺和明亮變化,不同明度的同一色彩配合在一起,可以增強花材的立體感。
3.純度
純度,指色彩的純凈程度和飽和程度。在可見光中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純凈的顏色摻入其他色彩時,其顏色的純度就產生變化,摻入得越多,純度降得越低。一般原色的純度很高,間色其次,復色最低。純度越高,顏色越明亮鮮艷和突出,但容易刺眼和單調;純度越低,顏色越灰暗,但比較柔和協調,當然純度過分低,色調就會變得太灰暗沉悶,插花裝飾藝術創作中不宜使用過暗的色調。
色彩的分類
①原色。即能混合成其他一切色彩的顏色就是原色。紅、黃、藍三種顏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後能產生許多不同的顏色,因此通常將紅、黃、藍三色稱為三原色。
②間色。即由三原色中任意兩色等比例混合而成的顏色就是間色。
紅色+黃色=橙色
黃色+藍色=綠色
紅色+藍色=紫色
③復色。即兩間色相混合而成的顏色就是復色。
橙色+綠色=橙綠色
橙色+紫色=橙紫色、
綠色+紫色=紫綠色
任何復色中都包含有紅、黃、藍三原色的成分,所以復色常常在色彩配合過分強烈刺激時起到緩沖調和的作用。
④補色。即同一原色同其他兩原色混合成的間色之間互為補色關系,也叫互補色。互補的成對顏色都是一明一暗、一冷一熱的對比色。它們並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所以補色用得恰當,可以突出主體,烘托氣氛;用得不好,反而生硬。
紅色與綠色為互補色,黃色與紫色為互補色,藍色與橙色為互補色。
在色環上,我們能進一步理解色彩的分布及分類的關系。處在色環中間位置的是三原色,三原色的周圍是間色,色環上處於直徑兩端位置的色彩是互補色。
色彩的感覺
人們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主要來源於色彩的原色和色彩的混合形式。
色彩的三原色是其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的,而其他色可以由這三色按一定比例配合出來。自然界的景物在光線照射下顯示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都是由這三種原色光組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將色光混合會變亮,謂之加色法混合。在繪畫中稱紅、黃、藍三種顏色為三原色,若將三色混合會變深,稱作減色法混合。花卉雖然沒有那麼標準的三原色,但可以用接近某一種顏色而論。
兩種原色並列在一起,能給人一種鮮艷明快的感覺;兩種中間色並列在一起,色彩比較灰暗。原色與中間色並列在一起效果較佳,是類似色。色彩的變化要逐漸過渡,顯得柔和、諧調;若是互補色,容易取得鮮明對比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