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分球根花卉

分球根花卉

發布時間: 2023-02-23 02:53:36

1. 不同類型球根的自然分球方法是怎樣的

球根花卉分球繁殖多在春季或秋季。春植球根花卉,夏秋開花,深秋起球,將新球和子球越冬儲藏,第二年春季再種植;秋植球根花卉春季開花,夏季掘球,新球和子球越夏儲藏,秋季再種植。不同類型球根的自然分球方法如下。

(1)鱗莖

鬱金香,栽種的母球發育到中後期時,鱗莖中的部分側芽開始膨大,形成一個至數個子代鱗莖,並從母球旁分開,停止生長時掘出新鱗莖並分離之,越夏儲藏後於秋季分別栽植即可。子代鱗莖的直徑達到3厘米以上均能開花,小的子鱗莖需經幾年的培育才能形成開花種球。再如百合,除了由母鱗莖的生長點形成新的側生子代鱗莖外,還在地下莖的莖節上發生小鱗莖,同時在地上莖的葉腋內也發生小鱗莖,稱為珠芽,這些都是百合的營養繁殖器官。

(2)球莖

如唐菖蒲,秋季將球莖挖出後,除去乾枯的母球,分離新球和子球,分級後越冬儲藏,於翌年春季種下,新球當年就能開花,子球需經過2~3年的培育方能形成開花種球。

(3)塊莖

如仙客來,塊莖在其膨大的地下莖的頂端具有幾個芽,表面分布有一些芽,將其切割開,每一小塊莖須帶1~2個芽,分別栽植即可。

(4)塊根

塊根是變態的地下根,其上生有不定根,無不定芽,在根與莖交接處的根頸上著生芽眼,如大麗花、花毛茛等。因此,春季栽植前將塊根由根頸處切割開,一定要帶有根頸及芽,分別栽即可。

(5)根莖

根莖上具有節、節間、頂芽和腋芽,經常在節上形成不定根,並發生側芽,有分枝,形成新的株叢。如美人蕉、姜花等。一般於春季根據側芽的多少進行適當的切割,2~3個芽分為一個新的根莖,分別栽植即可。

2. 球狀根莖類花卉有哪些

球莖類:呈球形、扁球形,節上有側芽,頂芽發達,包括唐菖蒲、小蒼蘭、西班牙鳶尾。鱗莖類:常見的有水仙花、鬱金香、風信子等。塊莖類:表面沒有環狀節痕,塊莖底部發生根系,花卉有白頭翁、馬蹄蓮、仙客來、球根海棠、花毛茛等。

球莖類:地下莖的形狀為球形、扁球形,可以看到明顯的環狀莖節。節上有側芽,外被膜質鞘,頂芽發達。基部生有細根,在開花前後可長成粗大的牽引根,起到支持地上部、同時可以使母球上著生的新球不露出地面的作用。球莖類球根花卉有唐菖蒲、小蒼蘭、西班牙鳶尾等。

鱗莖類:肥厚多肉的葉變形體,亦即鱗片抱合形成地下莖,莖盤上生有鱗片,由此發生腋芽,待到腋芽肥大以後又會成為新的鱗莖。鱗莖類當中又分為有皮和無皮鱗莖這兩種,有皮鱗莖類常見的有水仙花、鬱金香、風信子、等,無皮鱗莖類有百合等。

塊莖類:地下莖形狀為塊狀,表面沒有環狀節痕,塊莖底部發生根系,同時在頂端有幾個發芽點。這類球根花卉有白頭翁、馬蹄蓮、仙客來、球根海棠、花毛茛等。塊根類:地下主根肥大,形狀為塊狀。根頸附近有休眠芽著生,新梢由此萌發,新根伸長以後下部又生成多數新塊根。這類球根花卉有大麗花、芍葯等。

根莖類:地下莖肥大,形狀為根狀,上面具有明顯的節和節間。節上有退化後的小鱗片葉,葉腋上有腋芽,特別根莖頂端部位多側芽,地上枝就由此發育,並產生不定根。這類球根花卉有美人蕉、荷花、玉簪等。

3. 球根花卉有哪些

球根花卉是指地下莖或根發生變態,呈球形或塊狀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按其地下專莖或根的形態結構屬,大體可分為五大類:

鱗莖類地下莖呈鱗片狀,外被紙質外皮的叫有皮鱗莖,如鬱金香、水仙、朱頂紅等;無外皮包被的叫無皮鱗莖,如百合等。

球莖類地下莖呈球形或扁球形,外被革質外皮,如唐菖蒲、香雪蘭等。

根莖類地下莖肥大呈根狀,上面有明顯的節,新芽著生在分枝的頂端,如美人蕉、姜花、荷花、睡蓮、玉簪等。

塊莖類地下莖呈不規則的塊狀或條狀,如馬蹄蓮、仙客來、大岩桐、晚香玉等。

塊根類地下主根肥大呈塊狀,根系從塊根的末端生出,如大麗花等。

4. 根據變態器官的不同,球根花卉分哪些類型

鱗莖類 球莖類 塊莖類 塊根類 根莖類

根據球根的來源和形態可分為:
(1)球莖類。地下莖短縮膨大呈實心球狀或扁球形,其上有環狀的節,節上著生膜質鱗葉和側芽;球莖基部常分生多數小球莖,稱子球,可用於繁殖,如唐菖蒲、小蒼蘭、番紅花等。
(2)鱗莖類。莖變態而成,呈圓盤狀的鱗莖盤。其上著生多數肉質膨大的鱗葉,整體球狀,又分有皮鱗莖和無皮鱗莖。有皮鱗莖外被干膜狀鱗葉,肉質鱗葉層狀著生,故又名層狀鱗莖。如水仙及鬱金香。無皮鱗莖則不包被膜狀物肉質鱗葉片狀,沿鱗莖中軸整齊抱合著生,又稱片狀鱗莖,如百合等。有的百合(如卷丹),地上莖葉腋處產生小鱗莖(珠芽),可用以繁殖。有皮鱗莖較耐乾燥,不必保濕貯藏;而無皮鱗莖貯藏時,必須保持適度濕潤。
(3)塊莖類。地下莖或地上莖膨大呈不規則實心塊狀或球狀,上面具螺旋狀排列的芽眼,無干膜質鱗葉。部分球根花卉可在塊莖上方生小塊莖,常用之繁殖,如馬蹄蓮等;而仙客來、大岩桐、球根秋海棠等,不分生小塊莖;秋海棠地上莖葉腋處能產生小塊莖,名零餘子,可用於繁殖。
(4)根莖類。地下莖呈根狀膨大,具分枝,橫向生長,而在地下分布較淺。如大花美人蕉、鳶尾類和荷花等。
(5)塊根類。由不定根經異常的次生生長,增生大量薄壁組織而形成,其中貯藏大量養分。塊根不能萌生不定芽,繁殖時須帶有能發芽的根頸部,如大麗花和花毛茛等。
此外,還有過渡類型,如晚香玉其地下膨大部分既有鱗莖部分,又有塊莖部分。以上列舉的鱗莖、球莖、塊莖、根莖和塊根等,在觀賞園藝上,統稱球根。

5. 不同類球根花卉的人工分球方法有哪些

不同種類的球根花卉形成新球和子球的能力和數量不同,有些種類或品種球根的繁殖率極低,如朱頂紅、風信子,而仙客來幾乎不形成新球,若用種子繁殖又不能保持品種特性,因此,需要採取一些人為的措施促進球根的繁殖。

(1)消花法

利用高溫處理鬱金香的鱗莖,使其花芽分化和發育受到抑制從而促進球根繁殖。將挖出的新球放置在33~35℃的高溫條件下儲藏,人為地誘發「盲花」,以增加球根的繁殖率。處理時間的長短因品種而異。

(2)切傷法

初夏將鱗莖挖出放置一個月左右之後,用刀從鱗莖的底部切入至鱗莖高度的1/2處,若球的周徑在18厘米以上,可切成十字形,使切口透過莖盤和中心芽,然後將傷口塗上硫黃以防腐爛,並將鱗莖倒放在儲藏架上,待到秋季就會在傷口處產生大量子鱗莖,將帶著子鱗莖的母鱗莖種下,母球並不能開花,但子鱗莖逐漸膨大,培育3~4年即可開花。一般一個母鱗莖可以得到20~30個子鱗莖,繁殖量較大。風信子、朱頂紅、百合、鬱金香、水仙等鱗莖類球根花卉都可採用切傷法。

(3)刳底法

常用於風信子商品種球生產。初夏將鱗莖挖出晾曬1~2天,並在25.5℃儲藏兩周後,用特製的弧形刀將風信子鱗莖底盤部刳一個洞,既要保留稍許莖盤又要去除中心芽,然後用次氯酸鹽溶液浸泡消毒,貯藏在21℃且空氣濕度較低的環境中,當刳傷的表面開始形成愈傷組織時,將溫度逐漸升至30℃。空氣濕度保持在85%,到10月在刳傷的莖盤周圍產生許多子球,將帶著子球的母鱗莖秋植於露地,藉助母鱗莖的營養使子球迅速生長,第二年6月將子球挖出經儲藏後再秋植。一般經刳底處理一個母球可獲得40~60個子球,但子球需要經過3~4年的培育方能長成開花種球。

(4)分割法

如仙客來,5~6月將盆栽的花後仙客來塊莖上部切去1/3,並在橫切面上交叉切入1平方厘米小塊,然後將花盆置於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即在切割處發生不定芽,100天後將帶有不定芽的塊莖小方塊分離,分別栽種。此法較簡單易行,一個球可繁殖出40~50個小植株。對於唐菖蒲,可根據球莖的大小和芽的多少,將球莖縱切成若干塊,每塊必須帶有1個以上的芽眼和部分根盤,否則,不能發芽生根。切割後球莖要經過20℃的高溫處理2~3天,待傷口癒合後再種植。分割法適用於仙客來、球根秋海棠、花葉芋、唐菖蒲等塊莖或球莖類球根花卉。

6. 球根花卉分為哪幾種類型

球根花卉由於栽植時間不同,分為春植球根和秋植球根兩類。春植球根,是專指春季栽植,夏季完成生屬長發育,寒冷到來之前球根進入休眠,花、葉凋謝的種類,如唐菖蒲、美人蕉、晚香玉、大麗花等。秋植球根,是指秋季栽植後,在冷涼的氣溫下開始生長發育,翌年開花或栽植後植株在土壤中萌動,翌年出土後生長開花的種類,如鬱金香、風信子等。

7. 球狀根莖類花卉有哪些

一類是鱗莖類的,又可以分為有皮鱗莖和無皮鱗莖兩類,有皮鱗莖類球根花卉有水仙花、鬱金香、朱頂紅、風信子、文殊蘭、百子蓮、石蒜等,無皮鱗莖類有百合、貝母等,這些也俗稱球莖。另一類是球莖,這類球根花卉有唐菖蒲、小蒼蘭、西班牙鳶尾、番紅花、秋水仙、觀音蘭、虎眼萬年青等。

熱點內容
銅梁玫瑰花節 發布:2025-09-18 04:21:16 瀏覽:220
玫瑰花怎麼拼 發布:2025-09-18 04:20:31 瀏覽:697
櫻花浪漫語句 發布:2025-09-18 04:15:23 瀏覽:106
印象百合 發布:2025-09-18 04:03:09 瀏覽:344
盆栽鐵絲 發布:2025-09-18 03:57:32 瀏覽:400
黑百合獵手 發布:2025-09-18 03:31:00 瀏覽:350
論插花藝術txt 發布:2025-09-18 03:27:14 瀏覽:981
最後的玫瑰泰國電影 發布:2025-09-18 03:13:22 瀏覽:450
情人節公益廣告 發布:2025-09-18 03:03:31 瀏覽:432
虎跑梅花開 發布:2025-09-18 02:53:00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