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遮陽
『壹』 誰能給我一篇完整的有關蘭花識別方法的文章
相連圖一起看到下面的參考資料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名字
拉丁語學名:
英文名字: boat orchids
別名: 蘭草 (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別名)
科屬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蘭目 Orchid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亞科:樹蘭亞科 Epidendroideae
族: 蕙蘭族 Cymbidieae
亞族:牛角蘭亞族 Cyrtopodiinae
群團:蕙蘭群團 Cymbidium
屬: 蕙蘭屬 Cymbidium
[編輯本段]原產中國
簡述
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蕙蘭
國寶蕙蘭
蕙蘭,別名、中國蘭、九華蘭、九子蘭、夏蘭、九節蘭、一莖九花,是我國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蘭花之一,古代常稱為「蕙」,「蕙」為中國蘭花的「蕙心」,愛蘭者愛「蕙」。「惠」指中國,「蕙」意思:中國的香草,「芷」人民的香草。「蕙芷」國之香。「蕙」常與傘科類白芷合名為「蕙芷」。蕙蘭花是我國珍稀物種,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物種。蕙蘭原分布於秦嶺以南、南嶺以北及西南廣大地區,是比較耐寒的蘭花品種之一。
它的特徵、地理分布、以及隱喻,可以從詩中體味出來:「綠葉淡花自芬芳,深山庭院抱幽香。惠質不堪逐流水,露華何妨潤愁腸。何人輕步踏小徑,幾杯殘酒傾三江。憐花還需解花語,花魂詩魄傳瀟湘。」(《蘭花詠》周天侯)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蘭科共750屬35 000餘種,而蘭屬70餘種。我國常見栽培種有:
四季名花春蘭(C.goeringii):
又稱草蘭、山蘭、朵朵香。一莖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傳統名貴品種有宋梅、蕙蘭龍字等。變種有線葉春蘭(C.georingii var.serratum),葉較細,花深綠色,無香氣或淡香。
國寶蕙蘭(C.faberi):
又稱九子蘭、夏蘭。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區與春蘭相似。傳統名種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嶴素等。
生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粉。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編輯本段]種類介紹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春蘭: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蘭: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暇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品種鑒別: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蘭藝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蘭藝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蘭藝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蘭藝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編輯本段]世界國蘭家族
蘭花是世界名花,國蘭家族中有一萬五千多個品種,亞洲中國蘭是蕙蘭,大洋洲、非洲多為鳳蘭,新加坡萬帶蘭,芬蘭鈴蘭,南斯拉夫鈴蘭, 塞席爾--鳳尾蘭,辛巴威--嘉蘭,南美洲國家的定為國蘭:巴西卡特蘭,哥斯大黎加卡特蘭。厄瓜多、瓜地馬拉都是麗卡特蘭,哥倫比亞卡特蘭,厄瓜多白蘭花。
中國蘭蕙蘭通常是指蘭屬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蕙蘭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古代稱之為「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編輯本段]中國人民本身表徵夫蘭
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夫蘭(夫蘭:蕙蘭和白芷稱為一對,合名:蕙芷 )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和傘形科白芷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蘭,香草也。――《說文》
衡蘭芷若。――《漢書•司馬相如傳》
蘭槐之根是為芷。――《荀子•勸學》
中國蘭的根是為白芷,白芷象徵人民百姓。蕙芷是自古以來仁義與民政的傳統美德精華,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蕙蘭根系人民。
[編輯本段]中國蘭和蘭藝的歷史
中國蘭春蘭
孔子《孔子家語·在厄》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芷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花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蕙蘭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涌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蘭藝
蘭藝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中國蘭的書籍和雜志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蘭藝研究的一大成就。
蘭藝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蘭藝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 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願蘭蕙自然進入人們心靈的世界,共同將蘭藝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國粹發揚光大,以蘭會友,共同進步。
墨蘭栽培和病蟲害栽培技術
1。試管栽培:
隨著蘭花組織培養技術和無菌播種技術的不斷發展,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現象正日益受到重視。這一現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種學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來需要常規栽培許多年才能開花的人工雜交新品種,現在在試管里,通過1~2個培養周期就能人為地促使其開花,這樣就可以根據開花的情況有目的地選育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淘汰相對較差的個體,從而使整個育種的周期縮短,並大大減輕大量栽培未見花品種的工作量,使育種工作更富有針對性。
由於我們長期從事的是蘭屬植物中幾種常規栽培的地生蘭種的開發和研究,因此下面提及的蘭花,均是指這幾個蘭種而言,包括春蘭、建蘭、春劍、蓮瓣、蕙蘭、寒蘭等。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方式,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由蘭苗的腋芽發育成花芽,這種方式跟常規栽培中蘭花的開花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常規栽培是一叢苗起花,試管內是單苗起花而已,這種情況在建蘭中比較普遍,春蘭春劍等品種中比較少見。第二類是蘭苗的頂芽發育成花芽,類似通常所說的草中箭( 草心箭),花由蘭苗最中心長出,這種情況在各個蘭種中都有出現,尤其是在春蘭中常見。第三類是由原球莖的頂端直接分化出花芽,這類方式完全由培養基內的激素水平控制,起花快而整齊,分化頻率高,是目前主要的誘導起花方式。
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的花朵,基本的品種特徵是不會改變的,例如素心品種開素花,絕不會開彩花。凡是有香味的品種,試管內的花也是有香味的,並且香味濃郁,不亞於盆栽蘭花的香味,這一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於試管內的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原因,花期通常只有幾天時間,不如盆栽蘭花開花持久,在低溫條件下,花期則可以大大延長。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畸形花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有些品種可以達到10~20%。一般來講,這些畸形花通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和外部培養條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激素水平、無機鹽等理化因素,而不是遺傳上的相應改變,因此這些畸形花的出現,在遺傳和育種上毫無意義。我們曾追蹤觀察過很多的奇花品系,希望能從中選出新的優良品種,結果絕大多數以後又開出了正常花,真正能穩定的是極少的。
一個對蘭花培育者十分有用的現象是,試管內開出的花,多數情況下,合蕊柱都能正常發育,具有正常的授粉能力和結實能力,我們曾鏡檢過小孢子的發育過程,發現其減數分裂過程和花粉粒的形成過程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以腋芽的方式開出的花,授粉後結出的果實很容易正常發育至種子成熟,並且這些在試管內結出的種子,有一定的發芽能力,盡管發芽率比盆栽蘭花的種子的發芽率低,但對育種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控制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能力越來越強,這無疑會對蘭花的雜交育種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由於蘭花的主要欣賞點在花藝上,一個未知的品種,在開花前也基本無法從葉片上判斷其優劣,所以育種工作者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優良親本做雜交並且培育出小苗,還不得不把這些小苗,不論好壞,一古腦地種進溫室,苦等數年至開花,才能從中篩選優秀單株。這一過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獲得了優秀的單株,很不幸的是每一個單株的數量也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幾苗,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還必須以這一優秀單株為外植體,再從頭做一次組培。從開始作雜交工作,到最後有商品苗供應市場,這一過程要經歷兩次組培周期,兩次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一般要十多年的時間。而試管內開花技術的完善,使我們不必經過栽培過程,就可以在試管內篩選優良株系,並且一旦選出,可以直接進行快繁,不必再經過原球莖的誘導過程,使整個育種周期縮短將近一倍的時間。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帶來的另一便利之處是使蘭花的瓶內雜交成為可能,這是一個全新的應用研究領域。有些育種工作,需要進行反復的雜交,回交和自交,才能實現育種目的,選育出優良的新品種。例如素心品種和梅瓣品種的雜交,子一代通常是梅瓣但肯定不是素心,這就需要子一代和素心親本回交一次,或者子一代自交一次,再從子二代中選擇素心梅瓣。採用常規辦法,這一過程肯定要用十幾年時間,現在有了促使蘭花試管內開花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在試管內讓子一代開花,並且在試管內進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間相互授粉,並培養出種子。這些種子無需消毒直接播種於培養基上,獲得子二代,再誘導出花,即可從子二代中間選擇想要的品種了。這一過程比常規方法,至少可以節省兩個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
另外,由於試管內開花不受季節限制,可以隨時誘導,這就為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或者是花期不遇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換句話來說,試管里開花的蘭花,為雜交育種工作提供了穩定的花粉源。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開花季節的限制和種源數量的限制(有些數量很少的品種,要見一次花可能要等很多年的時間,並且開花時不一定有非常合適的其它親本材料同時開花),已經成功地實現了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
目前而言,蘭花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尚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並不是每個品種都能誘導出花,也不是每個品種都能達到需要的成花率,更沒有一個現成的程序能讓所有的品種開出花來,每一個品種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摸索。但這些基本都是技術性的問題,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中來,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2。繁殖方法: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
a.分株: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b.播種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C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3。繁殖技術
a. 場地選擇: 要求四周空曠,通風良好,並靠近水面,空氣濕潤,無煤煙污染。場地的西南面,可種常綠闊葉樹,郁閉度應在0.7左右,這樣可減少午後陽光照射,調節濕度與溫度。
b.澆水: 以雨水或泉水為宜,不宜用含鹽鹼的水,如用自來水,應將水擱置數天後使用。澆水要看氣溫情況而定,春季澆水量直少,夏季宜多;梅雨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盆土宜稍干;秋後天氣轉涼,澆水量酌減,保持濕潤即可。冬季在室內宜干,減少澆水次數,且宜於中午時澆。蘭花可淋小雨,但連續下雨或暴雨則易爛心、爛葉,故須注意防雨。
c.施肥: 栽蘭宜用餅肥,以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勻,放於缸內,分幾次加水,使豆餅浸漲為止,後加蓋密封,經一年腐熟,再製成干粒。使用時放於盆面即可。如用全糞,也應經一年腐熟,摻水沖淡濾渣使用。一般從5月開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應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d.遮陽及防寒: 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蔭棚要求通風良好,蘭花在3~4月間剛出房時,可以多曬太陽,以後蔽蔭時間漸增。冬季蘭花須搬入室內防寒,室溫保持1C~2C即可。另外,蘭花在春季出房後,秋季進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4.病蟲害防治
a. 通常使用的方法:
蘭花的主要病蟲害有:
(1)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3)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法防治。
『貳』 君子蘭的習性、種植方法
君子蘭種屬分類 the genus of clivia
目前共發現五種君子蘭,分別稱作垂笑君子蘭(Nobilis),大花君子蘭(miniata),細葉君子蘭,也翻譯為花園君子蘭(gardenii),有莖君子蘭(caulescens)和奇異君子蘭(mirabibis),另外最近在納塔爾南部又發現了一種叫做沼澤君子蘭(Robust or swamp)。也就是說目前被南非君子蘭協會承認的只有以上六種君子蘭。
其中,所有的中國君子蘭都屬於君子蘭屬中的大花君子蘭,且花色以紅色和桔色為主。與其它國家的花藝相對,中國的君子蘭以葉藝為主。按花系品系分類,中國的君子蘭屬於君子蘭屬中大花君子蘭類的紅色和桔色花系。
第一種:C.Nobilis 垂笑
垂笑的葉非常硬和粗糙,呈條帶狀,大約300-800毫米長,25-50毫米寬。葉端非常鈍。它的花序上一般有20-60朵小花,下垂狀。花為多為暗桔色,花瓣尖端為綠色。但也有粉黃色到暗紅之間色彩的花。它的果實中一般有1-2個種子,果皮是紅色的,紅果實要9個月才成熟。從種子育出的小苗葉片很細長,大約1.5毫米厚。
垂笑君子蘭的成長期非常漫長,從一粒種子,到開花,需要8至10年的時間,甚至更長。鑒於花的特點,非常容易和花園君子蘭混淆。正因為其成長周期非常長,所以大膽推測,以前曾經在中國流行一時的「垂笑君子蘭」可能是花園君子蘭。
第二種:C.miniata 大花君子蘭
在原生態區域里,大花君子蘭葉片寬度一般不超過50毫米,很少達到90毫米的。花的形狀有細瓣的,也有寬瓣的,象喇叭一樣。里側的花瓣一般比外側的花瓣要寬。花的顏色一般是桔色的,有黃白色的內芯。當然也有從黃白色繫到暗紅色系之間的顏色的花。非常淡的和非常深的顏色的花是比較稀少的。開花時一個花苞里一般有20朵左右的花,也有達到40朵的。漿果中的種子有1-20顆,一般不到10顆。
第三種:gardenii 花園君子蘭(也稱為細葉君子蘭)
花園君子蘭植株高度一般達80-130毫米。它的葉片呈鮮綠色,350-900毫米長,25-60毫米寬,非常狹長,葉端尖。花期長,從深秋到冬季。花色一般呈桔紅色,花瓣尖端有非常明顯的綠色。花色也有從黃色到紅色之間的其他顏色。花朵呈弧狀下垂,不象有莖君子蘭和垂笑君子蘭那樣下垂的厲害。每個漿果中有1-2個種籽。果實成熟要12-15個月!
第四種:caulescens 有莖君子蘭
有莖君子蘭的高度在500至1500毫米。成蘭有地上莖,長度達1米,特殊情況下也有達3米長的。軟平而尖的葉片呈弓狀,約35-70毫米寬,30-60厘米長。一般在春夏開花。花朵下垂如垂笑,花色為桔紅色,瓣尖為綠色。圓且紅的漿果中有1-4料種籽,漿果的直徑為9-13毫米。種子一般在冬季成熟,成熟期為授粉後6個月。
第五種:MIRABILIS 奇異君子蘭
最近,一種君子蘭新品種在南非的北開普省被發現,它的名字叫奇異君子蘭.
奇異君子蘭長在遍地石塊的山的斜坡上的裂縫中的腐殖質里,它們或者獨居,或者群生,這些地方往往有較少的非洲紅豆木長綠樹林覆蓋.也有一些奇異君子蘭長在陽光下,但這些蘭往往葉稍會被陽光酌傷,呈缺水狀態.早晨,絕大部分奇異君子蘭在都在懸崖陰面,此後,直至日落,它們都能曬到陽光.奇異君子蘭生長的地區一般呈現出半乾旱的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往往還會經歷一個降水期。
奇異君子蘭的葉片中央都有一白色條紋,這使之區別於其它君子蘭品種.而且它的種子只需經歷5個月即可成熟,而其他品種的君子蘭則不是這樣,比如,大花君子蘭的種子需12個月的成熟期,細葉君子蘭的種子需要15個月的成熟期,有莖君子蘭和垂笑君子蘭需大約9個月的成熟期。
奇異君子蘭是一個新發現的品種,它的身份在2001年2月份才被正式確定.這種君子蘭目前仍處於特殊保護的自然區域,而且除了Oorlogskloof Nature Reserve外,還沒發現有其他地方有奇異君子蘭的群落.因此,培殖奇異君子蘭的數量仍然非常稀少.培養奇異君子蘭時要注意它喜愛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和半遮蔭的環境,鑒於它喜愛半乾旱的習性,在夏季要給它一個相當乾燥的環境。
第六種:Clivia Robust(swamp) 沼澤地君子蘭
沼澤君子蘭直到2004年才被正式確定種屬,這種君子蘭和其他君子蘭一樣都是南非本土植物.它生長的地方往往是多沙酸性土壤.根據有關介紹的文章,這種君子蘭"常見於林區覆蓋區域,這種區域往往位於沼澤區或在沼澤區附近,也有一些群落生長在河灘或懸崖下面,這些地方往往富有腐植質的土壤.在沼澤地區,沼澤君子蘭會呈大片大片群落出現,有些植株在根系扶持下,會高達1.8米,而在那些相對乾燥的地區,植株則明顯矮壯."
沼澤君子蘭是最大的一種君子蘭,能長到1.8米高,在沼澤區,極個別根系則能長達4.5米!沼澤君子蘭的葉片柔韌且有著平滑的邊緣,其葉尖為圓型,葉片中央有淡白色條紋.葉片的長度往往在30-120厘米之間,寬度往往在3-9厘米之間,葉基往往是無色素的.
沼澤君子蘭一般在3-8月(南非的秋冬季節)開花,花序中一般有15-40朵桔-紅色的綠色瓣尖的垂管狀的小花朵.花梗由紅到綠.它的果實呈圓球狀,紅色,一般有4個以內的種籽在果實里,果實成熟期達12個月.
習性特徵
屬石蒜科君子蘭屬。為多年草本花卉,肉質根粗壯,莖分根莖和假鱗莖兩部分。葉劍形,互生,排列整齊,長30-50厘米,聚傘花序,可著生小花10-60朵,冬春開花,尤以冬季為多,小花可開15-20天,先後輪番開放,可延續2-3個月。每個果實中含種子一粒至多粒。
君子蘭原產於非洲南部,生長在大樹下面,所以它既怕炎熱又不耐寒,喜歡半蔭而濕潤的環境,畏強烈的直射陽光,生長的最佳溫度在18--22之間,5℃以下,30℃以上,生長受抑制。君子蘭喜歡通風的環境,喜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適宜室內培養。
君子蘭是著名的溫室花卉。我國有從歐洲和日本傳入的二個種。前者花小而下垂,稱垂笑君子蘭;後者花大而向上,稱大花君子蘭,是目前栽培最普遍的一個種。
君子蘭的花朵不像牡丹花那樣富麗堂皇,也不像茉莉花那樣芳香濃郁,更沒有月季花的艷麗多姿,但她葉色蒼翠有光澤,花朵向上形似火炬,花色橙紅,端莊大方,是美化環境的理想盆花,垂笑君子蘭花朵下垂,含蓄深沉,高雅肅穆,另有一番韻味。
君子蘭葉片寬闊呈帶形,質地硬而厚實,並有光澤及脈紋。葉片從根部短縮的莖上呈二列疊出,如管理得當,葉片排列整齊,則更為美觀。花葶自葉腋中抽出,一般具有20----25片葉時才開花。盛花期自元旦至春節,也有在夏季6----7月間開花的。花後能結少量籽,需人工輔助授粉,經240----270天種子才能成熟。
君子蘭的根為乳白,十分粗壯,很有肉質感。根和葉具有一定相關性,長出新根葉時,新葉也會隨著發出,根部如果受傷或壞死,相對應的葉片也會枯萎;葉片受到傷害,同樣會影響根部。
君子蘭原產熱帶。喜半陰,氣溫以10至25度最宜,適宜在疏鬆肥沃的微酸性有機質土壤內生長。
我國目前主要採用播種法繁殖君子蘭,從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品種。君子蘭栽培較簡易,首先要選好盆土,可放置於室內近窗處,按各地氣溫特點掌握肥水。生長期須保持盆土濕潤,高溫半眠期盆土宜偏干,並多在葉面噴水,達到降溫目的。君子蘭喜肥,每隔2至3年在春秋季換盆一次盆土內加入腐熟的餅肥。每年在生長期前施腐熟餅肥 5至40克於盆面土下,生長期隔10至15天施液肥一次。管理中要經常轉盆,防止葉片偏於一側,如有偏側應及時扶正。氣溫25至30度時,易引起葉片徒長,使葉片狹長而影響觀賞效果,故栽培君子蘭一定要注意調節室溫。
⑴ 繁 殖:
主要採用分株法和播種法。
君子蘭怎樣進行有性繁殖?
君子蘭通常只用兩種繁殖方法:一種是有性繁殖,即播種繁殖法;另一種是無性繁殖中的分株繁殖法。大花君子蘭用播種繁殖比較普遍。繁殖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大量繁殖,以滿足從多養花者的需要。但用播種繁殖頭版 先要進行人工授粉,最好是進行異株授,在為異株授粉結子率高,健壯的植株經異株繁殖後一般可結子十粒;同株授粉只能結子幾粒。
授粉的方法是:當花被開裂後2-3天,花苞成熟、柱頭有粘液分泌時,即為授粉時機。授粉時,用新毛筆蘸取雄蕊的花粉,輕輕地振落在雌蕊的柱頭上。為了提高結子率,可上午9-10時、下午2-3時之間各授粉1次。大約在8-9個月後種子才成熟。當以果皮由綠色逐漸變為黑紫色時,即可將果穗剪下,過10-20天後把種子剝出。播種前,將種子放入30-35℃的溫水中浸泡20-30分鍾後取出,晾1-2小時 (這時,如能用10%磷酸鈉液浸泡20-30分鍾,取出洗凈後再在清水中浸10-15小時,則更好),即可播入培養土. 播種的花盆放置在室溫20-25℃環境中,使濕度保持在90%左右,大約1-2星期即萌發出胚根。
進行播種繁殖還要做好的一件工作是要先准備好培養土。製作培養土可用的材料很多,但比較容易取得的一種是用從樹林表層取來的帶有充分腐殖質的疏鬆土,摻入1/3的干凈細沙土即可。
君子蘭喜歡略帶酸性的土質,其pH值在6-6.5的為適宜。用播種方法繁殖君子蘭的時間要求並不嚴格,春、秋、冬三季都可播種,但氣溫是一個重要條件,最好在20-25℃的氣溫條件下播種,就能適應萌發胚芽的溫度要求。
怎樣君子蘭進行無性繁殖?
花卉的無性繁殖有扦插、分株、壓條、嫁接等方法,但君子蘭的無性繁殖一般都只採用分株法,垂笑君子蘭採用此法更為普遍。
用分株法繁殖,先要做幾樣准備工作:①家庭盆栽的要准備好花盆,花盆最好是瓦盆,不要圖盆表面美觀而購買瓷質、陶質的,因為它們透氣性差,不利於植株發育成長。②准備好介質土,最好要進行消毒處理。如用腐殖土混合細砂的,腐殖土要用高錳酸鉀1000-2000倍水溶液噴灑消毒;細河砂也要用滾開的開水燙洗消毒,避免幼苗受病菌感染腐爛。③准備少許木炭粉塗抹傷口作吸潮防止腐爛之用。④將切割用的刀磨鋒利,並最後在磨石上快速干磨(不加水)數十下,使刀身高度發熱,以殺滅病菌。
分株時,先將君子蘭母株從盆中同來,去掉宿土,找出可以分株的腑芽。如果子株生在母株外沿,株體較小,可以一手握住鱗莖部分,另一手捏住子株基部,撕掰一下,就能把子株掰離母體;如果子株粗壯,不易掰下,就應該用准備好的鋒利小刀把它割下來。千萬不可強掰,以免損傷幼株。子株割下後,應立即用干木炭粉塗抹傷口,以吸幹流液,防止腐爛。接著,將子株上盆種植 。種植時,種植深度以埋住子株的基部假鱗莖為度,靠苗株的部位要使其略高一些,並蓋上經過消毒的沙土。種好後隨即澆一次透水,待到2星期後傷口癒合時,再加蓋一層培養土。一般須經1-2個月生出新根,1-2年開花。用分株法繁殖的君子蘭,遺傳性比較穩定,可以保持原種的各種特徵。
⑵ 栽 培
①土壤:
君子蘭適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好、滲水性好,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6.5)。在腐殖土中滲入20%左右砂粒,有利於養根。栽培時用盆隨植株生長時逐漸加大,栽培一年生苗時,適用3寸盆。第二年換5寸盆,以後每過1--2年換入大一號的花盆,換盆可在春、秋兩季進行。
②澆水:
君子蘭具有較發達的肉質根,根內貯存著一定的水分,所以這種花比較耐旱。不過,耐旱的花也不可嚴重缺水,尤其在夏季高溫加上空氣乾燥的情況下不可忘記及時澆水,否則,花卉的根、葉都會受到損傷,導致新葉萌發不出,原來的葉片焦估,不僅影響開花,甚至會引起植株死亡。但是,澆水過多又會爛根。所以要好好掌握,經常注意盆土干濕情況,出現半干就要澆一次,但澆的量不宜多,保持盆土潤而不潮就是恰到好處。
那麼,究竟幾天澆一次好呢?在一般情況下,春天每天澆1次;夏季澆水,可用細噴水壺將葉面及周圍地面一起澆,晴天一天澆2次;秋季隔天澆1次;冬季隔天澆1次;冬季每星期澆一次或更少。但必須注意,這里指的是「一般情況「。必須隨著各種不同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比如說,晴天要多澆;陰天要少澆,連續陰天則隔幾天澆一回;雨天則不澆。氣溫高、空氣乾燥時一天要澆幾次;花盆大的,因土內儲水量大而不易風干,可少澆;花盆小,水分容易蒸發掉,則應適量多澆。花盆放置在通風好、容易蒸發的地方,宜適量多澆;通氣差、蒸發慢、空氣濕度大的地方則應少澆。苗期可以少澆;開花期需多澆。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以保證盆土柔潤,不使太干、太潮為原則。
有條件的當然是用磁化水最好;其次是雨水、雪水或江河裡的活水,再次是池塘里的水,最差的是自來水。住在大城市中的養花者只有自來水可用,那麼,可以用一個小水缸或盆桶,把自來水放進去,隔2-3天後再澆。這樣可以使水中部分有害的雜質沉澱。另外,可以讓水中所含的物質得到氧化和純化,而且可以使水的溫度接近盆土的濕度,不致太冷或太熱,使植株受到傷害。
③施肥:
花卉中有不少是喜肥的,但對喜肥花卉施肥也要有一個限度,過多施肥,不利生長,甚至會成植株爛根或焦枯。君子蘭也屬於這類植物,必須做到適量施肥。
花卉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養分的需要量也不同。所以應該在各個時期採取不同的適合於植株需要的施肥方式。如施底肥、追肥、根外施肥等。
(1)施底肥(或稱基肥)。目的是創造植株生長發育的條件,滿足其對養分的需要。君子蘭施底肥應在每2年一次的換盆時進行。施入土壤中常用的廄肥(即禽畜糞肥)、堆肥、綠肥、豆餅肥等。
(2)追肥。主要是促進植株的生長。君子蘭可施用餅肥、魚粉、骨粉等肥料。初栽植的少施些,以後隨著植株的長大和葉片的增加,施肥量也隨之逐漸增加,施肥時,扒開盆土施入2-3厘米深的土中即可,但要注意,施入的肥料不要太靠近根系,以免燒傷根系。施這種固體肥一般每月施一次已夠,不宜再密。
(3)追施液肥。追施液肥是將浸泡漚制過的動植物腐熟的上清液兌上30-40的清水後澆施在盆土上。小幼苗宜澆對水40倍的,中苗宜對水30倍的,大苗可只對20倍水。澆施肥液後隔1-2天後要接著澆一次清水(水量不宜多),使肥料滲放盆土中的根系,充分發揮肥效。澆施液肥前1-2天不要澆水,讓盆土比較干一些再施肥液,更為有效。施肥時間最好在清晨;澆施時,應讓肥液沿盆邊澆入,注意避免施在植株及葉片上。
此外,施肥品種也應根據季節不同,施不同的肥料。如春、冬兩季宜施些磷、鉀肥,如魚粉、骨粉、麻餅等,有利於葉脈形成和提高葉片的光澤度;而秋季則宜施些腐熟的動物毛、角、蹄或豆餅的浸出液,以30-40倍清水兌稀後澆施,助長葉片生長。
(4)根外追肥。用這種方法施肥,主要是彌補土壤中養分之不足,以解決植株體內缺肥的問題,使幼苗生長快、花朵果實長得肥大。根外施肥就是把肥料的稀釋液直接用霧器噴在植株的葉面上,讓營養元素通過葉片表皮細胞和氣孔滲入葉內組織再輸往植株全身。常用的施肥品種有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噴時,要向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施。生長季節4-6天噴1次,半休眠時2星期1次,一般在日出後噴施,植株開花後即宜停施,必須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只有在發現植株缺肥的情況下才可使用。若植株營養充足,生長旺盛,則不宜採用。
『叄』 花園婚禮現場布置流程
2017花園婚禮現場布置流程
戶外婚禮一定要注意婚禮現場的顏色搭配,大部分顏色是綠色時,搭配的顏色可以選擇淡色系,粉色、黃色、紫色都是很好的選擇,這樣和周圍綠色的環境搭配起來意境相當不錯。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分享花園婚禮現場布置流程,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花園婚禮現場布置流程——場地選擇
1、新人在挑選舉行婚禮的場地時,要挑選合適的戶外場地。建議選擇一些交通路線比較方面的地點,最好是提供一份路線指引,讓賓客能便捷的找到婚禮舉行的場地。
2、新人在挑選婚禮場地時最好選擇自帶私家花園的露天場地,或是選擇離酒店較近的地點,這樣遇到突發狀況時,也能進行緊急的應急措施,例如下雨時賓客能及時多雨。
3、在戶外舉行婚禮里,新人可以曬先准備好遮陽傘或是帳篷,不僅在晴天遮陽,如果下雨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也可保證婚禮順利進行,不至於在突發下雨等情況時手忙腳亂。
花園婚禮現場布置流程——具體布置:
1、場地
新人在布置場地時,可以按照整體結構和不同的地形來劃分婚禮場地的功能,因地制宜。例如:舞台的位置、簽到台的位置安排,要和婚禮整個布置相呼應。
2、色彩搭配
戶外婚禮一定要注意婚禮現場的顏色搭配,大部分顏色是綠色時,搭配的'顏色可以選擇淡色系,粉色、黃色、紫色都是很好的選擇,這樣和周圍綠色的環境搭配起來意境相當不錯。建議不要選擇大紅色之類的顏色來搭配。
3、花藝
為了讓婚禮場地更浪漫,婚禮現場花藝布置是少不了的,例如:在現場布置一些粉色、黃色等鮮花搭配綠色環境,也可在婚禮場地饊一些花瓣,餐桌也可以用簡單的花藝來裝飾,會讓婚禮更具有浪漫氣息。
4、路引
戶外草地婚禮的路引最好選擇鮮花為主要裝飾元素,喜歡創意一點的新人可以在鮮花中加入其他元素。如果選擇沙灘婚禮,路引可以找一些貝殼、海星、鵝卵石等搭配鮮花來裝飾路引和婚禮現場。
5、迎賓區
迎賓去是婚禮給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在布置時新人要多加考慮,迎賓區要和整個婚禮現場布置相吻合。例如現場布置清新浪漫,迎賓區就可以選用鮮花布置裝飾。
6、拱門
拱門的打造也要按照整體的布局來定,也是分割場地區域的一種裝飾,可以用鮮花設計,也可以選用粉白相間氣球紮成。
7、餐飲區
戶外婚禮的婚宴大多選擇自助餐的形式,將食物准備好之後賓客自由取用,這樣的婚宴更加隨性自然,侍者也能隨時為賓客添加酒水、食物等,讓婚禮現場更加溫馨熱鬧。所以要劃分一個區域作為餐飲區,餐桌設計也要整體的婚禮風格搭配,桌布顏色要根據婚禮主色調搭配。
8、婚禮細節布置
室外婚禮的現場布置也可以加入一些細節布置,例如心形小掛牌設計、裝飾的玻璃瓶子、椅子背後的滑動裝飾,在細節之處呈現浪漫婚禮。
;『肆』 蘭花怎麼養 蘭花如何澆水
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沒有光照,植物的光合作用便不能進行,也就沒有光合產物,植物便不能生長。蘭花原生於山野林蔭中,林木隨風搖晃,使林蔭中的散射光照忽這忽那、忽有忽無,形成了「過半蔭」的光照條件。這個「過半蔭」,即在盛夏金秋陽光如火的日子裡,其遮陽應在70%∼80%。對遮陽情況的要求,不同的蘭花種類、藝性和不同的時間、地區,又有所差別。如建蘭的蔭蔽度為60%∼70%,春劍蘭、蓮瓣蘭、春蕙蘭可在70%左右,春蘭和墨蘭則應在80%∼85%。普通線藝蘭可在80%左右,高檔線藝蘭、水晶藝蘭、圖斑藝蘭則應在90%左右。花藝蘭和普通線藝蘭,在晴天上午9時前和下午4時後,可以全光照;高檔線藝蘭、水晶藝蘭和圖斑藝蘭,則應半遮蔭。「火爐」地區的遮陽密度應提高5%以上。
在光照少而弱的冬春季節,除了高檔線藝蘭、水晶藝蘭和圖斑藝蘭需要有60%∼70%的遮陽外,其他蘭均可全光照,或在晴天每日10∼14時半遮陽。
據此,蘭花棚室的遮陽網,最好設置成活動式,以便依需增減遮陽密度。遮陽同應盡可能不緊貼棚室頂的塑料薄膜或玻璃,網層間也應有30厘米左右的間隙。遮陽同應設置於塑料薄膜或玻璃之外,這樣遮陽效果才好。如果設置於棚室內,其遮陽效果則大減。
另外,在盆蘭的陳列上,應當需光量大的陳列於光照最常涉及的地方。蘭花有趨光性,因此最好每月調整四次盆向,以免株葉偏向一側。特別是長有新株的一側,在萌芽期應朝光線充足的方向,以利於發芽和芽的健康生長。
隨著天氣的變化,光照也不斷變化。晴轉陰,陰轉晴,晴轉雨,雨後放晴,天氣變化無常,光照也相應地頻繁變化。因此,最好能隨著光照強弱而適當調節遮陽度。特別是高檔線藝蘭、水晶藝蘭、圖斑藝蘭不耐強光照,如不及時調節遮陽度,常會導致陽光灼害。另外,如果不分光照強弱,一直保持固定的遮陽密度,蘭株的發芽率和開花率自然不如及時調節的好。我們所種的春蘭和夏蘭是地生蘭,靠綠葉的光合作用得到能量來維持和延續生命,傳宗接代的。動力源是陽光,陽光通過蘭葉葉綠素的化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來增加蘭體所需營養物質。球莖和根部在夜間進行消化分解,將二氧化碳轉變為糖,再構成各種所需蛋白質,借水與空氣的流動和壓力,輸送到全株各部位,使之生長、膨脹。日復一日,盆蘭得以長苗開花。這大概就是蘭花和太陽之間的關系。
太陽與蘭花的另一關系是,它所帶組蘭體的溫度。春蘭、夏蘭經過千百年在自然界的生長,其與陽光、溫度的關系也是密切的。一般經驗,在20~25℃時,太陽光直接照射,蘭葉葉綠素與光的化學反應很快,草長勢健旺。30℃以上,草葉葉綠素會自動減少,葉色變淡,逐漸生成灰色可見膜反射陽光,以防灼傷。這種情況只能維持較短時間,時間一長,則先從蘭葉尖開始,全株逐漸枯死,尤其是老年草先轉為黃色,而後焦枯。20℃以下時,蘭葉亦能自動調節葉綠素的數量,以增加葉綠素來多吸收陽光,以便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碳,保證蘭體生長所需的營養。這種功能是蘭花多年生長在樹下、林間、草叢間所形成的。故蘭花除了喜陽,也是耐陰的。但蘭花終歸是以陽光為動力,又靠陽光所帶來的溫度來生長、傳宗接代的。蘭花的細葉種,在遮陽的條件下,短時間能耐45℃的高溫,時間長了會焦葉。在有陽光進,短期又能耐-5℃的低溫,但溫度是個重要的條件。
因蘭花耐陰,能在低溫下生長,但冬季則需全日照,還需要有5℃以上的溫度和散射光調節自身的營養場—葉綠素的數量。陰處的蘭葉色往往較接受陽光多的綠。人們掌握了蘭花的這一生理特點,經多年經驗積累,在栽培管理上,夏天多半都採取遮陽措施,蘭盆可放在外面日光下見光,在30℃以上時,也可置放在室內陰養。室內的散射光雖弱,尚可養好蘭花。而南陽台的蘭花,夏天九時後十七時前,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可用竹簾、市售70﹪以上的黑色遮陽網遮陽,各式蘭棚亦然。遮陽時,不應把簾網遮在蘭草上,以免簾網受熱燙傷蘭草。遮陽器材最好有疏光透過,30﹪左右的光照對蘭草有益。光照不僅能增溫,也能防止真菌、病菌、病毒的滋生,簾網留有空隙,有利於紫外線殺死病菌和病毒。
陽光與溫度對蘭花的繁殖有很大影響。如冬季長期不見陽光,溫度又較低,就不會孕良冬芽,春天如沒有新草發出,會影響全年的增草率。
世間萬物所以有顏色,根本來源是陽光。虹分七色,七色則能千變萬化,蘭花的原始顏色就是由千變萬化的原始光組成。故陽光又對蘭花的色花有著直接的影響。種養葉藝蘭和色花應該對陽光有所研究。
舉例如下:
綠色蘭要少曬太陽,兼以施0.2﹪~1﹪的硫酸亞鐵,或2﹪的食醋。少施磷肥能使綠色加深,時間延長。這是江浙蘭蕙多綠花、傳統多陰養的道理。
白色花應少曬太陽,可以施用0.3﹪~0.5﹪的清石灰水。水晶蘭幽、靈草只能見散射弱光。另白花草,出花蕾時,可用暗紙捲成筒狀,將花蕾罩起直至開花。銀邊藝亦應少曬太陽。
色花應多曬太陽,施0.2﹪~0.5﹪硫磺水。黃色葉藝如見陽光少,可顯現白藝色。
紅色花要多曬太陽,施0.5﹪硝酸銨或尿素,少施鉀肥。
粉色花多曬太陽,施1﹪~3﹪過磷酸鈣。
紫色花多曬太陽,施0.3﹪~0.5﹪明礬水。
關於遮陽的討論,綜上所述,大部分色花和葉藝草需要強陽光,放在陽光充足、30℃以下的蘭棚,可不遮陽,用顆粒介質,每日上午十時需一次大水,下午二時又需一次大水,劈頭蓋臉,連草連盆澆涼。夜間空盆,既不會燒傷蘭草,又可使蘭草在夜裡不停止生長。在十時高溫時澆涼到下午二時剛升溫時再澆涼,晚上已不再升溫,盆內又無余水,對蘭草生長十分有利。這種方法對未經過煉草的盆草不適用,只有經過風吹雨淋日曬的草才可以用,對綠花草,白花草,白葉藝草和病、弱草也不用。而溫度更高時,或不太有把握時亦可短時間遮護,但種綠花草佔多數,所以還是需遮陽。
『伍』 坐長途汽車可以帶白酒嗎
可以,酒不屬於易燃易爆物品,只有酒精屬於違禁物品不能帶上車,低度的白酒可以帶,高度的白酒就不能帶。如56度的1+1鍋頭。
汽車負責人員表示:車站允許攜帶兩瓶(兩公斤)白酒乘車,沒有白酒度數限制規定。汽車東站工作人員說,允許攜帶白酒上車,只要數量不是特別多就行了,也沒有白酒度數限制規定。
汽車安檢工作人員說,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定,不能攜帶白酒乘車,度數高的白酒一旦打碎,碰到明火就會立即點燃,屬於危險品。有坐汽車帶酒需求的乘客要做好酒類的包裝,防止破碎,還要注意分量。
乘坐汽車禁止攜帶物品:
此類槍支和彈葯 的運輸應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規定;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鈍器,例如屬於古董或者旅遊紀念品的劍、刀、工藝品刀、菜刀、水果刀、餐刀、手術刀、剪刀以及鋼銼、 斧子、短棍、錘子等類似物品。
包裝鮮活物品用的乾冰;旅客隨身攜帶的液態物品;旅客不得隨身攜帶酒類(瓶裝、罐裝);外交信袋、機要文件;旅客旅行途中使用的電動輪椅;不適宜在航空器貨艙內運輸,如精緻的樂器,應作為佔座行李帶入客艙。此類物品需單獨付費並由旅客自行保管。
『陸』 怎樣拍出高大上花藝照片
1、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拍攝花卉。
比如平行視角拍、俯拍、仰拍、貼近地面拍、靠近水面拍、正面拍、側面拍、背面拍等;再比如站著拍、蹲下來拍、躺在地上拍、趴在地上拍等等……
總而言之,人的位置可以靈活變化,嘗試不同的拍攝視角,很可能拍出你意想不到的好看的照片。
2、用手機的「照片」模式拍花,一定要養成【對焦】的好習慣。
對焦,能讓拍出來的照片更清晰,此外,當拍攝距離較近時,還能拍出景深效果,突出花朵,虛化背景,這樣照片主次分明,會更耐看。
3、嘗試用「人像」模式拍花。
很多手機除了有「照片」模式外,還有一個「人像」模式,拍出來的景深效果也很好看。
4、請學會【留白】,將至少一朵花完整的拍進畫面里。
除非你想整個屏幕被一朵花鋪滿,否則請學會【留白】,將至少一朵花完整的拍進畫面里。
當你熟練拍出具有景深效果的花卉照片時,隨時都要檢查拍照片時,作為重點拍攝對象的某一朵花的四周是否都留足了空間,沒有被截斷的部分。
5、多嘗試用微距拍攝。
有些花很大,而有些花比較小,嘗試微距拍攝,可以放大呈現出花朵的細節,視覺沖擊力更強。
6、拍花時看看天氣。晴天有晴天的拍法,陰雨天有陰雨天的拍法。
晴天,建議不要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拍攝,日照太強烈,拍出來的照片容易曝光,且色彩不夠鮮艷,當然,會後期修圖的話,這些也都不是問題;或者適當遮陽也可以;正午拍照也可以拍出一些特殊的光影效果,比如逆光拍攝。
一般是清晨日出或者傍晚日落時拍照,天空的色彩很豐富,再結合仰拍的方式,能拍出很多唯美的花朵大片。陰雨天拍攝時,巧妙藉助水,能拍出「鮮艷欲滴」的感覺。
拍花需要避開的4個禁忌
拍花,一定要避免錯誤的拍攝手法,「背景過於雜亂、主體不明顯、曝光不準確、環境搭配不協調」是常見的錯誤拍攝手法,我們在拍攝時一定要注意避免。
1、背景過於雜亂
我們在拍漂亮的花卉時,先不要急著咔嚓咔嚓,我們需要先觀察下花卉的背景,看是否雜亂無美感,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好的角度拍攝來簡化背景。
2、主體不明顯
花雖好看,但也不要貪多貪全,盲目將所以花卉拍進去,往往會造成主體不明顯,不突出;有時用一朵花來表現這份美已足矣。
3、曝光不準確
我們在拍攝花卉時,要避免曝光上出現問題,在逆光拍攝時,我們可以變換下拍攝角度,取景不要直對強光源,否則要麼花卉欠曝,變成剪影;要麼背景過曝,變成一片死白。
4、環境搭配不協調
如果我們只拍花卉,是不是感覺有點單調,所以我們要與周圍的環境進合理搭配,當然,這個搭配一定要合理協調,通俗的說就是看上去要順眼,如果環境搭配的不好,就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有點弄巧成拙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