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和藝姬

花和藝姬

發布時間: 2023-02-03 04:14:06

㈠ 聲之形植野直花最後和誰在一起

沒有在一起。

《聲之形》是繼《你的名字》之後,日本又一部現象級的動漫電影。講述善良、可愛,又有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和曾經傷害過她的少年石田將也的故事。

西宮硝子在學校備受欺負,得不到友情和關愛,但她總是對周圍一切抱以善意。石田將也是主要施暴者之一,他因此也被周圍的同學孤立起來。

經過五年時間,兩人步入高中,隨著成長他們逐漸體會到彼此的心情和處境。在跌跌撞撞的青春中,少男少女們終於學會了接納別人,與自己和解。

連載信息:

作者大今良時於2008年將《聲之形》向《周刊少年magazine》投稿,獲得了第80屆「《周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畫獎」。同期第二名的作品預定刊載於《magazine special》2008年12月號,但因《聲之形》被認為是以聾人遭受欺凌為主題而被推遲刊載。

之後大今良時於2009年開始在《別冊少年magazine》連載《殼中少女》。在此期間,由於《別冊少年magazine》的班長朴鍾顕「想要讀者讀到這部獲獎作品」的想法,經過講談社的律師與全日本聾啞聯盟多次的商議,《聲之形》得以在《別冊少年magazine》2011年2月號進行刊載。

㈡ 紋身我小腿外側紋的藝姬內側可以接個什麼啊

一朵玫瑰花,或者是一捧櫻花

㈢ 落淚藝姬圖紋身是什麼意思

"藝妓"是紋身圖案的一類。落淚則是"藝妓圖案"中具體的一種。落淚原因大概和中國古代青樓女子無異。也可能是古風詩句,歌姬落淚,滴落到了紋有花紋的手上。

1、在身上紋上日本藝伎的圖案。一般就是喜歡日式紋身的風格,藝伎也是優雅和美麗的象徵。不過有人說是紋藝伎招桃花,還有一種說法是:藝妓般若身上紋從此不愛任何人。

2、藝妓是日本的傳統紋身,其意義是怨念很深的女鬼,屬於一種怨靈。藝妓也是日本的,但一般藝妓紋身都是絕美,象徵著般若未有怨念之前的樣子。藝妓般若的傳統紋身,象徵著天堂和地獄的一念之間。

這種寓意其實是可以從藝妓本身這種職業上參透的。藝妓雖然是「藝術人」的代表,但是在日本,藝妓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很多優秀美麗的女子從事這份工作,也只能拿到很少的薪水,還得不到太高的尊重。

因此,我內們可以想像,藝妓,是表現了這樣一群女子,她們很有才華,但是這種才華只能用作表演,各種藝妓圖案,越來越多的表現出她們的失落。

藝妓紋身圖案中,或許還有我們未曾探知到的寓意,但是,容我們能夠欣賞,能夠理解這個美麗的女子就可以了。禁忌的話,倒是沒有。

落淚藝伎身上紋,從此再無心上人。

「落淚藝伎身上紋,從此再無心上人」表達出對是主人公在絕望的愛情當中,對於日後愛情的不抱希望。這句話的下一句是「右肩身披彼岸花,此生命里再無她。」

通過短短四句詩詞,表現出主人公面對愛情所表現出的失望,也有著被傷透心之後的一蹶不振,也表現出對於以後的愛情的不抱期望。

㈣ 對日本歷史了解的進

舊石器時代
主條目:日本舊石器時代
關於日本列島上被確認過的人類歷史,大約可追溯到10萬年乃至3萬年前。約3萬4千年前,從華北地區傳來被稱呼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在列島全區被廣泛的使用,但在約2萬年前由西伯利亞過來新的稱呼為細石刀片的石器主要在東日本傳開。一段時間里,東日本細石刀片文化與西日本的小刀型石器文化並存,不久細石刀片也在西日本傳開,約1萬5千年前左右,小刀型石器的蹤影急速消失。

約1萬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結束而開始急劇溫暖化,使得人們的文化與生活產生極大變化,除了琉球群島以外,全島進入下個繩文時代。

繩文式陶器
[編輯] 繩文時代
主條目:繩文時代
約1萬2千年前左右開始被稱為繩文時代。分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晩期這6期。 這個時候的人們製作繩文式陶器、早期以後邁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豎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獵、貝冢漁撈、採集植物等經營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骨角器等等。

也進行栽培,後期到晩期間種植稻。

[編輯] 彌生時代
主條目:彌生時代

彌生式陶器公元前8世紀左右至3世紀前後的期間被稱為彌生時代。時代劃分的名稱,是由這個時期被視為代表特徵性的彌生式陶器而來。以種植稻米為中心成立的農耕社會,由北部九州至日本列島各地快速蔓延開。

根據陶器的形式,可分為前、中、後三期。前期從九州擴展到近畿一帶(東日本尚處於繩紋時代末期),中期波及到東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製石器、青銅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類似於大陸文化。彌生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先進的農耕技術,通常認為它受到了來自朝鮮的移民的影響。中期以後灌溉技術進步,農業生產漸趨穩定。後期,鐵制農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銅鐸、銅劍、銅矛、銅戈等青銅祭器發達,出現制鐵和制鹽等社會分工。通過交易和戰爭等,形成了統一的政治性的地區集團。此時北海道尚不能種植水稻,仍處在繩紋文化階段。

當時的日本列島被中國稱呼為倭、倭國。

參見:

倭奴國王印
邪馬台國

[編輯] 古墳時代
(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

主條目:大和時代和古墳時代

大仙陵古墳(前方後圓墳)盛行修築古墳的時代。前方後圓的大小古墳,以奈良縣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島縣、南至熊本縣和大分縣的廣大地區。5世紀又從宮城縣擴展到鹿兒島縣。古墳只埋葬部族首長,由部族成員共同修築。

馬埴輪5世紀,原始的所有制關系開始崩潰,大家族發展為生產單位和動產所有單位,原有部族內部發生利害矛盾。從五世紀中期起,畿內強大部族間的內戰激化。有些強大的部族與出現倭五王的百舌鳥古墳群和古市古墳群有關。到六世紀,繼體天皇系統的新興勢力統一畿內東部各部族,確立了大王的地位。以築紫君磐井為首的北九州勢力,曾希望獲得與此類似的地位而進行反抗,但在其獲得這種地位之前,這種反抗即已潰敗。在內戰過程中,各地首長授予部族成員以修造小古墳的權利,以此增強戰鬥力。因此,原來只是首長墓的古墳,到5世紀後半葉便向小古墳群(群集墳)演變。這種傾向到6世紀進一步發展。日本全國各地修造的古墳超過十萬個。古墳的主體部分也採用橫穴式石室。石室內埋葬數代家族成員,並以武器為中心,陪葬有須惠器、土師器等死後生活的必需品。

但大量小古墳群的出現,逐漸減弱了古墳作為統治者的建築物的性質。因此,從6世紀末到7世紀初,倭王權在畿內盡力建造寺院,同時限制修築小古墳群,大王和強大的豪族則葬於模仿中國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墳。這樣,古墳時代臨近結束,而所謂大化《薄葬令》更進一步助長了這種傾向,留下來的只不過是高松冢古墳等貴族階層的古墳,墳丘小但很華麗。關東和東北地方古墳時代結束的比西日本晚,直到七世紀前半葉仍修造前方後圓墳。

參見:

埴輪
倭王權
七支刀
倭五王
3世紀左右,在奈良縣一帶興起了大和國,並且逐漸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首領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

[編輯] 飛鳥時代
(公元600年至公元710年)

主條目:飛鳥時代

法隆寺五重塔
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現在的明日香村,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這一時期通過百濟傳來,朝廷中兩大勢力之一的蘇我氏支持佛教,另一勢力物部氏支持傳統的神道教,雙方發生激烈沖突。587年,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

592年,和蘇我氏有姻親關系的皇族女性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她提名聖德太子(馬廄門王子)為攝政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聖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階冠位和十七條憲法,奠定了中國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礎;同時還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隋朝學習。為了維持自己的專權,蘇我氏極力反對改革,蘇我入鹿還殺害了聖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兄皇子,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鐮足(藤原鐮足)合謀刺殺蘇我入鹿,結束了蘇我氏的專權。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頒布大化改新詔,推行大化革新。

660年,唐滅百濟,為了復興自己的朝貢國百濟,日本出兵朝鮮,被唐朝和新羅聯軍在白村江擊敗。668年,天智天皇即位,模仿唐朝建立戶籍管理制度,並於670年製作了最早的全國性戶籍。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大海人皇子在岐阜縣擊敗弘文天皇,即位天武天皇。天武天皇時期,日本出現了歷史上最早的錢幣「富本錢」。701年(大寶一年),頒布大寶律令。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飛鳥時代結束。

東大寺大佛

[編輯]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至公元794年)

主條目:奈良時代
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和銅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歷三年)遷都長岡京,共計74年。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系、文化以及對外關系等方面。此時貴族內部政治斗爭不斷發生。經長屋王之變,藤原氏四卿、橘諸兄、僧玄昉等爭權,藤原廣嗣之亂,藤原仲麻呂排斥皇族成為第一個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僧道鏡利用孝謙上皇復位誅藤原仲麻呂,進升法王,企圖以禪讓方式覬覦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專政的絕對權威受到削弱。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時期,朝廷力圖整頓混亂的政治形勢,縮減財政開支,改革兵制,向東北地區擴展疆域,謀求整形和重新加強律令制。

[編輯] 平安時代
(公元794年至公元1185年)

主條目:平安時代
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94年(延歷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分為三個時期。前期(794-967年)為律令制鬆懈但繼續運用時期。中期(968-1068年)為攝關政治確立與全盛時期。後期(1069-1190)為院政與平氏政權時期。

[編輯] 鐮倉時代
(公元1185年至公元1333年)

主條目:鐮倉時代

蒙古來襲繪詞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始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終於1333年(正慶二年,元弘三年)幕府滅亡,歷經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說、1183年說、1192年說(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

源賴朝在打敗平氏以後,在後白河天皇(時為法皇)的挑撥下,與他的弟弟源義經交惡,後來義經轉投奧州藤原氏,賴朝迫奧州藤原氏殺死義經,但義經死後兩月,奧州藤原氏被鐮倉幕府所滅。

源賴朝死後,幕府的政權開始被他的妻子北條政子與外父北條時政掌握,北條政子又稱為尼姑將軍。北條氏借執權一職架空將軍的權力,甚至在第三代將軍死去以後,從京都迎接貴族藤原氏甚至皇子出任將軍。此後,幕府的政權被北條氏所世襲的執權所領導。

在北條時宗在位的時候,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侵日未果。

後期,幕府的統治日漸衰敗,無法維持,終於後醍醐天皇舉兵,然後被討伐大將、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滅亡。

[編輯] 南北朝時代
(公元1334年至公元1392年)

主條目: 南北朝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的不滿。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雖然被賜給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想開幕府,結果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

而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縣)的吉野,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還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鹿苑寺金閣(北山文化)
慈照寺銀閣(東山文化)經過多次攻防後,南朝的勢力衰退,終於南朝的天皇把三神器交給北朝的天皇,結束了南北朝時代。

[編輯] 室町時代
(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

主條目:室町時代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鐮倉幕府將軍源賴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開設幕府,是為室町幕府。

南北朝的統一是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進行的,他統一了以後,曾企圖篡奪皇位。但在他死後,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阻止了此事。

由於當初足利氏為了對付南朝,必須於京都開設幕府,而在鐮倉設公方府,引來了關東大亂。

在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位的時候,因繼承權問題爆發了應仁之亂,自此幕府的權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於各地的守護大名,有的漸漸被守護代(副官)、家臣、國人篡奪政權,有的可以保持政權至戰國時代。從應仁之亂開始,至足利幕府滅亡,人稱戰國時代。

在京都中,幕府的權威日漸衰落,被管領細川家所干涉、擁立。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被殺,他的弟弟足利義昭被織田信長擁立,後因與信長作對而被流放,幕府滅亡,正式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編輯] 戰國時代

川中島之戰詳細請參見日本戰國時代條目。
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後期間的時期稱為戰國時代。

[編輯] 安土桃山時代

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主條目:安土桃山時代
(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

天正元年(1573年),織田信長滅了足利幕府後逐漸成為全國最強大的軍事首領,並開始積極拓展統治版圖,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消滅甲斐大名武田氏為止,已幾乎完全控制近幾地方與東海地方,並將勢力延伸至中國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國地方以及北陸地方。同年,部將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失蹤(或說死去),長子兼織田家家督織田信忠敗給明智光秀後自殺,整個織田氏頓時陷入混亂。

此時,織田氏部將羽柴秀吉在山崎之戰中討滅明智光秀,並在後來的家族會議中取得優勢,而於隔年的賤岳之戰打敗另一重臣柴田勝家,成功整合織田氏的版圖。

1584年,羽柴秀吉與東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發會戰,雙方經過一番對峙後進行和解並結為同盟,同年,大坂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為根據地,開始進行統一全國的計畫。經歷四次的大規模討伐後,1590年,接受天皇賜姓豐臣的秀吉完成全國大致上的統一,使日本進入百年來首見的和平時期,全國的實際政治中心也轉移到大坂城的豐臣氏手上。

此後,豐臣秀吉鼓勵商業以廣開財源外,持續推動全國檢地與刀狩令的工作,並以各種手段削弱主要大名的封地。1592年起,他發動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史上合稱文祿•慶長之役(即萬曆朝鮮戰爭,韓稱壬辰衛國戰爭)。這場戰爭導致西日本諸大名實力大損外,也造成豐臣氏財力上嚴重的負擔,並促使家臣嚴重分裂。

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全國再度陷入混亂。當時最強大的大名德川家康利用政治手段控制大坂城的權力中心,招致多數大名與豐臣內部文官的不滿。1600年,不滿的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與大名毛利輝元的號召下起兵討伐德川家康,雙方在關原之戰中交手,結果德川家康大獲全勝,成為全國實際的統治者。1603年,天皇下旨封其為征夷大將軍,至此進入江戶時代。

[編輯] 江戶時代
主條目:江戶時代

德川家康1603年(慶長8年)至1867年(慶應3年)間被稱為江戶時代,於江戶設置了江戶幕府。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中獲得勝利並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於大坂之戰中滅了豐臣氏。幕府藉由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禁中並公家諸法度)與武家諸法度駕馭朝廷和大名,各大名因參勤交替制度(參勤交代)被要求定期往返江戶與其領國。幕府禁止基督徒(キリシタン、cristão),經歷島原之亂並完成鎖國政策,只進行少部份在長崎出島與荷蘭和清朝的交易。和李氏朝鮮則透過朝鮮通信使維持關系。

政治一安定經濟也跟著發展,在德川綱吉時代景氣良好,商人與町人盛行元祿文化(元祿文化)昌盛。

浮世繪《富岳三十六景 - 凱風快晴》葛飾北齋江戶時代中葉,幕府財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實行享保改革(享保の改革)暫時恢復了財政,卻又再度惡化,在這之後的寛政改革(寛政の改革)、天保改革等企圖改善,但卻未解決根本。伴隨著貨商經濟的發展,化政文化(化政文化)等的町人文化(町人文化)盛行的另一邊,以往以米的年貢(年貢)為基本收入的大名與旗本轉為貧窮化。大名實行藩政改革(藩政改革),長州藩與薩摩藩在靠此改革成功後被稱呼為雄藩(雄藩)。

到了末期時稱為幕末,被歐美各國逼迫開國,經由佩里來航而簽下了日美神奈川條約(日米和親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使得鎖國崩裂。隨著開國尊皇攘夷的思想強烈,成為半內亂狀態後幕府的權威弱化,終於最後德川慶喜實行大政奉還而將政權歸還給朝廷。

[編輯] 明治時代
主條目:明治

明治天皇明治年間(1868年 - 1912年)稱為明治時代。

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擁戴朝廷的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國政府。新政府積極引入歐美各種制度及廢藩置縣等等,這些各項改革被稱為明治維新。一方面,新政府確立國家制度,如設立帝國議會及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一方面,又以培植產業及加強軍力(富國強兵)為國策推進,急速地發展成近代國家。此外,日本又在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成為列強其中的一角。在確保國際地位的同時,於1879年染指清朝朝貢國琉球國,並改設為沖繩縣。後1910年吞並朝鮮。

文化上,日本從歐美傳入了新的學問,藝術;帶有未曾在日本出現過的個人主義小說,文學閞始出現,與江戶時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開了。宗教上,改變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現象(神佛分離),出現了打壓佛教(廢佛毀釋)等等的運動。

[編輯] 大正時代
主條目:大正
大正年間(1912年 - 1926年)稱為大正時代。

明治天皇於1912年駕崩,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大正元年,因為陸軍倒閣而引起了第一次護憲運動(大正民主運動(大正デモクラシー),開始出現政黨政治。

大正時代前期,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攝政,數年後發生關東大地震,以及在國際會議中節節敗退,使日本日漸艱難。

權貴與政黨不斷抗爭,發生了第二次護憲運動,實行了全民普選(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園寺公望推薦首相,提倡「憲政之常道」。

[編輯] 昭和時代前期
(公元1926年至公元1945年)

主條目:昭和

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產生的蘑菇雲
1945年8月9日
東京鐵塔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駕崩,皇太子裕仁繼位,是為昭和時代。

昭和時代前期,政黨政治日漸衰落,首相甚至會被人刺殺,軍方漸漸掌握政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經濟景氣;但戰後隨著經濟大衰退後,社會不安加劇。為了消除這種不安,日本開展了滿州的殖民地化。可是,引起中國,美國的反響,抗日戰爭,進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展開了。

[編輯] 昭和時代中期
亦稱日本經濟復活期(公元1945年至公元1972年)

參見: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日本投降詔書發出的同時,昭和天皇所信任的鈴木貫太郎內閣總辭,授意與皇族東久邇宮稔彥王組閣,東久彌宮是皇後久彌宮良子的伯父。東久彌宮內閣,是日本歷史上唯一的皇族內閣。天皇大命降下,那就是為了穩定變局。當時,東久邇宮內閣中,有前首相近衛文麿任國務大臣、重光葵任外務大臣。後來重光葵因故辭職,由前奉天總領事,元老牧野伸顯的女婿吉田茂繼任。

此時,盟軍送來一位太上皇,那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部要求罷免禁制不利皇室言論的內務大臣山崎岩,東久彌宮內閣於是總辭。成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內閣,壽命五十四日。

東久彌宮內閣倒台後,昭和天皇任命親美英派的幣原喜重郎組閣,昭和二十年(1945)十月九日,幣原內閣成立。幣原令人熟悉的就是二十年代的幣原外交。

戰後的政黨如雨後春筍一樣大量成立,包括日本自由黨(總裁鳩山一郎)、日本社會黨(片山哲書記長)、日本進步黨(總裁町田忠治)、日本協同黨(委員長山本實彥)、日本共產黨(書記長德田球一)也恢復活動。翌年一月,盟軍總部公布公職追放令,所謂公職追放令,就是要禁止戰犯出任公職。

戰後,第一次總選舉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四月十日舉行,自由黨得到141席、進歩黨得到94席、社會黨得到93席、協同黨得到14席、共產黨得5席、其餘諸派38席、無黨籍81席。自由黨成為第一黨,鳩山一郎正准備組閣之際,總部的公職追放令也燒到他身上,使他失去組閣的權力,於是他把自由黨以及總理職位暫交給外務大臣吉田茂。

結果,吉田茂成為舊憲法下,最後一個被天皇大命降下而任命的總理大臣。他邀請前首相幣原入閣,與進步黨聯合組閣。 戰後在盟軍的佔領下,根據日本國憲法,天皇成為國家的象徵,國民主權與和平主義也在憲法中得到確立。日本國憲法下第一次國會大選,吉田的政黨大敗,以日本社會黨為首的在野政黨勝出,組成以日本社會黨及民主黨為首的聯合內閣,社會黨的片山哲、民主黨的蘆田均相繼出任首相,可惜當時社會黨內部左右派嚴重對立,而且又爆發昭電疑獄事件,這一個「中道政權」就這樣倒台了。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連續四次組閣,合共第一次組閣為日本史上唯一的。舊金山和約簽定後,日本恢復了國家主權。

鳩山一郎復出後,與吉田茂對立,最後吉田茂在內外交困下,不得不下台,鳩山一郎以上台後立即解散國會為條件與在野黨妥協組閣,大選以後再次組閣,時已經分裂了的左右社會黨合並,再次結成日本社會黨。鳩山一郎再次結合他的民主黨及自由黨,結成自由民主黨,時稱為保守合同。1955年的選舉,自由民主黨得到過半議席,日本社會黨成為最大在野黨,這一個政治生態一直持續到1993年,稱為「五五年體制」。

鳩山一郎在促成日蘇建交後退下來,由石橋湛山繼任,誰知石橋組閣不久,身體出現重大問題,又不得不辭職,最後由曾被指為戰犯的外務大臣岸信介繼任。岸信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要修改日美安保條約,為此,革新與保守兩大勢力進行最終對決,爆發日本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安保斗爭」。其後,日美安保條約修訂自然生效後,岸信介退任,由吉田茂的得意弟子,通產大臣池田勇人繼任。

池田上場後,面對岸信介所留下的社會對立局面,他提出「寬容與忍耐」口號。經濟高速增長(尤其在1960年代池田內閣時期,所得倍增計劃得到實現),還被稱為經濟大國。池田連續三次組閣,甚至與同屬吉田茂門下的佐藤榮作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競爭,最後因患上喉癌不得不辭職。佐藤榮作繼任。佐藤組閣後,把沖澠縣回歸日本,並在池田打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日本的經濟進一步上揚。

[編輯] 昭和時代後期
(公元1972年至公元1989年)

佐藤榮作連續四次當選自民黨總裁,並連續三次組閣,任期也超過了恩師吉田茂及明治時代的桂太郎。他宣布引退後,自民黨有五人參選黨總裁,分別是佐藤派的田中角榮、大平派的大平正芳、福田派的福田赳夫、 三木派的三木武夫,四人參與總裁選舉。結果只有田中與福田二人出線,世稱為角福戰爭,田中角榮成功拉攏大平、三木以及中曾根(康弘)結果以擊敗福田當選總裁組閣。

田中角榮最重要政績,也是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日本列島改造計劃。同時田中被指責的是金權政治。自此自民黨走入一連串的弊案之中。昭和四十九年(1974)十月,文藝春秋刊出「田中角榮研究 他的金脈及人脈問題」,引來黨內及國會的追究。田中在同年十一月宣布辭職。

自民黨副總裁椎名悅三郎召見大平正芳、福田赳夫、三木武夫、中曾根康弘。指定由三木武夫繼任總裁,世稱椎名裁定。三木武夫組閣後,美國白水門案所引發的餘波,揭發了洛瓦希德事件。田中涉及貪污丑聞。三木武夫企圖拿此事向田中角榮開刀。結果引來黨內大派系組成舉黨協,推舉福田赳夫為繼任總裁,結果在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大敗,三木辭職,由福田赳夫繼任。

福田赳夫原本與大平正芳有密約,福田把黨務交給大平,許諾只做一任,會讓給大平。但福田背約競選連任黨總裁,大平參選。結果在初選中壓倒性擊敗福田,福田宣布退選。大平組閣。

翌年眾議院選舉,自民黨由於一連串的丑聞落敗。福田、三木、中曾根三派要求大平辭職,大平得到田中派支持而拒絕,引發四十日抗爭。昭和五十四年(1979)十一月,自民黨創黨以來,首次在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自民黨黨總裁與黨員同時參與選舉,結果大平在田中派以及小黨新自由俱樂部支持下,在決選投票中擊敗福田赳夫組閣。

昭和五十五年(1980),日本社會黨、公明黨、民社黨提出內閣不信任動議,非主流派組成黨風刷新聯盟。要求整頓綱紀。但領導層的回覆不完整,結果非主流派態度強硬,結果在非主流的支持及缺席下,不信任動議以243對187通過,大平被迫解散國會,在選舉中大平突然死去,由於大平之死,自民黨大勝。最後由鈴木善幸作為過渡人物組閣。

兩年後,鈴木善幸不連任,結果中曾根康弘當選黨總裁組閣,中曾根帶領自民黨再次走向高峰,總裁任期也曾被延長一年,直指1987年宣布辭職,指定竹下派的竹下登繼承總裁及組閣。

[編輯] 平成時代
(公元1989年至今)

主條目:平成
昭和天皇於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9年—)。

自民黨受到里庫路特事件所影響,竹下登內閣受到嚴重沖擊。竹下登被迫辭職。由外相宇野宗佑繼任。但由於宇野宗佑上任後被爆出與藝姬桃色丑聞,加上民眾不滿里庫路特事件及自民黨政府施行消費稅,三大問題嚴重沖擊,結果在當年七月參議院選舉大敗。自民黨當選席次創歷史性新低。結果宇野內閣倒台。由海部俊樹繼任。

1991年末,海部俊樹放棄連任,由宮澤喜一繼任首相。翌年末,自民黨竹下派的會長金丸信因案辭去竹下派會長之職,為了繼任人的人選而分裂成為小淵派及羽田派。

1993年,由於自民黨未能實現政治改革,羽田派在不信任案中造反引致大選。在羽田派、武村正義等人離黨競選下,自民黨失去了國會過半的席位。以羽田派的核心人物小澤一郎的奔走下,成功拉攏日本新黨的細川護熙。組成非自民非共產黨的細川護熙八黨聯合內閣。五五年體制宣告瓦解,宮澤喜一辭去自民黨總裁,由河野洋平接任。

翌年,以細川護熙下台。由新進黨黨魁羽田孜繼任首相,但社會黨脫離執政聯盟。不到兩月,羽田內閣因為不信任動議下台。盡管小澤一郎拉攏自民黨的前首相海部俊樹,但自民黨執行部擁立社會黨委員長村山富市組閣。在五五年體制之下對立的兩大政黨,於這個時候聯手一致奪取政權。

1996年,村山富市下台,由自民黨新總裁橋本龍太郎繼任。社會黨改名為社民黨,改為於閣外合作。兩年後,橋本內閣因為參議院選舉大敗而倒台,由小淵惠三繼任。小淵惠三拉攏以前同一派系的小澤一郎(此時小澤已經建立自由黨)與新公明黨合作。

2000年,自由黨脫離執政聯盟,同時分裂出保守黨繼續留在執政聯盟。小淵惠三中風入院未幾死去,由幹事長森喜郎在黨內高層協議下繼任。森喜郎任內形象低落,時常失言。宣布不再連任,小泉純一郎與橋本龍太郎爭奪自民黨總裁,結果小泉勝出,開始了五年多的小泉時代。

2003年,小澤一郎的自由黨與民主黨合並,在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奪得過半,而合並後的民主黨在選舉大有斬獲。翌年的參議院選舉中,民主黨更越過自民黨成為第一黨。顯示小泉的改革受到挑戰。但2005年小泉的郵政改革案未被參議院通過後,解散眾議院。成功把所有反對者打成反改革,自民黨加上公明黨奪得議會三分之二席次,穩奪國會的控制權(盡管參議院否決法案,但眾議院三分之二再通過即為國會之決議)。

2006年,小泉表示不再連任,由官房長官安倍晉三當選新首相。安倍雖一反小泉反華的政策,但由於多位農林水產大臣身陷弊案,引致自民黨在2007年參議院選舉中受到空前慘敗,當選數與1989年的參議院選舉一樣,更被在野民主黨控制參議院。盡管內閣及黨領導層改組,但狀況百出,結果不得不下台。

福田赳夫之子、前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當選自民黨總裁,以老成持重舉黨一致執政,但執政一年,內閣仍無法提振民意支持度,來屆眾議院選舉只餘下一年不到,宣告倒台,由四次參選黨總裁選舉、曾在安倍及福田時代出任幹事長的麻生太郎以在國民的人氣得到黨內支持而當選組閣。

㈤ 男人紋身手臂紋花會不會顯得很娘

藝姬 紋腿跟小臂都是非常不錯的 不會很娘。

㈥ 青樓群的帖子怎麼寫和公告、簡介 馬甲

【樓主】紅顏樓主 紅顏副樓主【主管】紅顏主管 紅顏副主管【加上自己的名字】【至尊品】淚雪 淚流【各一位,兩者不分高低】===========【二大至尊女姬】【十五萬兩】【符號:�7�8】=========【超尊品】1.蕭凝是春,喜歡掛著淡淡的微笑,讓人看起來如沐易春風。 2.凌落是風,笑容涼爽,讓人感覺就像秋天的風一般。 3.暗雪是雪,外表冷酷但心地善良。做事豪爽。靈巧可愛。 4.清吟是夏,全身散發著陽光,性格爽朗,不拘小結。 5.寰漪是秋,帶著少許的憂傷,柳眉微鬢,我見猶憐。 6.頭牌是冬,冷傲清風淡薄,猶如雪梅凌寒獨自開,冰艷氣質淡淡飄開。 ============【六大美姬】【十萬兩】【符號為:〆】============【尊品】四大名魁:花魁 雪魁 洛魁 璃魁(限1名)【三萬兩】【超品】五大花姬:牡丹 杜鵑 百合 玉蘭 玫瑰【玉品】四大雪女:倩雪,纖雪,美雪,凌雪(限一名)【五萬兩】【以上佳人才藝雙全,可自行挑客】=================【以上符號為�7�9】====================================【以下一萬兩】============================================================1級:琇雨【二千兩】2級:茗寓【一千五百兩】3級:姚姬【一千兩】4級:茗妍 【五百兩】【雨、寓各2名,姬、妍各3名】========【四大俏花】===【以上為尊級、符號為卐】===========1.春萱,2.夏萱,3.秋萱,4.冬萱【各一名,各精通一樣】【一百兩】===================【符號為§】================5.穎娩【限2人,來自東】6.芏娩【限2人,來自南】7.捷娩【限3人,來自西】8.貴娩【限3人,來自北】【以上女子來自東南西北】【五十兩】===================【符號為★】==============9.幺姬。文姬10.長姬 。藝姬 11.歌姬。舞姬12.藝書。藝畫13.怡詩。怡詞14.怡歌。怡藝【十二秀麗女姬】【四十兩】===============【符號為◆】==================================【由此以下名額均不限,且每級各位等大】===========16. 倩瑤,藝瑤,夢瑤17. 舞瑤,歌瑤,琪瑤18. 歡瑤,戲瑤19. 萌瑤,錦瑤20. 荹漾,流漾【十二大美瑤】【三十兩】===================【符號為◇】============21.媚漾,綉漾22.芄漾,聖漾23.芒阮,悠阮24.沿阮,霜阮【八小棄玉】【二十兩】=============【符號為╬】=================25.商嫣,凌嫣,蘇嫣26.語嫣,美嫣,墨嫣27.虞嫣,別嫣【八小美焉】【十五兩】==============【符號為◎】=================28.落塵【需樓主面試方可晉級為以上職位】【剛進青樓之者】【十兩】==============【落塵符號為*】=======================********************************************賣身且賣藝者稱其為紅袖,賣藝不賣身者稱其為清玥

㈦ 誰能告訴我雪女的由來和詳細能力!

出自國產動畫《秦時明月》 雪女,二十四歲,趙國人,曾是燕國最秀美清麗的舞姬。墨家五首領之一。善吹簫,一曲《白雪》尤為著名,曾使隱蝠身受重傷,化解赤煉的招數。她賣藝不賣身,笑傲王侯,也是高漸離的情人,雖然沒有結為夫妻,但兩人情深意真,生死相隨。 雪女謎一樣的過去: 雪女到底為了什麼而立誓終身不嫁,以下為您揭秘 ——雪女的過去 雪女本趙國藝姬,與趙王子嘉有舊,趙滅,嘉逃於代郡稱代王,欲復趙,求助於燕國聯合抗秦,雪女臨危受命,為代王使,費盡心思躲過追捕為嘉送信到燕國,巧言應變說動燕王,且不墜趙國之氣,不辱使命,卻不知信中已然寫明,此番盟約,雪女已被作為贈與燕國的禮物。 趙王子嘉邀盟,不遣使而遣姬,其中道理途中雪女實已有所料,然萬般難過之下仍義無反顧而去。 燕王時大用太子丹,故將雪女轉賜予丹。 後燕太子妃出於私心,遂以妲己褒姒之事諫太子丹而動其意。 太子府堂下雪女為簫一曲,盡訴亡國人悖之恨,丹夫婦聞之,戚然沾襟,久不能已。丹感念其不易,遂為作妃雪閣以置。 四日後代王嘉得燕使盟,燕軍二十萬將過易水,與代軍共屯於上谷,欲先破中山秦軍(詳見史記)。後易水大戰潰敗,始有荊軻刺秦之事。 燕使轉交於代王嘉書信一封,正是雪女親筆,代王嘉閱之,愧不能當,長聲大哭。 ——東皇太一
簡介
墨家五頭領之一,有著一副傾城容貌,精通吹簫與趙舞(詳見諸子百家第十集雪女回憶,一舞傾城)。她的「白雪」樂曲高雅靈動,吹奏時會漫天飛雪(同時曲中也蘊含內力,可使人神智不清,傷人於無形)。趙舞獨步天下,絕技「凌波飛燕」被燕春君稱為是「燕國都城的傳說」(實際上是雪女華麗暗隱的殺招)。在她清麗柔冽的外表下,隱藏著一份雙面的性格,對待戀人(高漸離)溫存體貼,對待朋友真誠細心,偶爾還會露出俏皮可愛的一面。反之對待敵人,出手狠辣果斷,絕不留情。 似乎曾經經過一段情感糾葛(諸子百家第九集中有提到,但無明說),立誓不會再嫁。在加入墨家之前,曾是趙國最有名的歌舞伎,賣藝不賣身,笑傲王侯,後來在遭到燕國權貴燕春君的迫害之時,高漸離不顧自身安危為其挺身而出,為救高漸離,雪女無奈答應去燕春君府邸跳那一曲「凌波飛燕」,並殺掉了燕春君,從此二人被燕國的士兵追殺,逃亡之時雪女被小高的真情所打動與其成為了情深意真,生死相隨的戀人。後來二人被燕兵逼至懸崖前,義無反顧相擁跳崖,但最終被墨家巨子所救,加入了墨家。 跳崖前與高漸離所吟之詩: 北嶺有燕,羽若雪兮;朔風哀哀,比翼南飛。 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風凜凜,終不離兮。 吧友自創贊雪女舞姿之詩之一: 雪女簫曲,雪舞,清歌。 雪發飄搖,藍裙飄展,白綾漫卷,水玉叮琮。 簫築合,走江湖,神仙美眷,比翼雙飛。 奈何世道無常 註定敢愛的人 一生傷。 陽春白雪,絕音絕響……
信息大全
名字:雪女 別稱:阿雪(高漸離專用)、雪姬(老者、雁春君稱)、雪小姐(妃雪閣僕人稱)、雪女姐姐(高月稱)、雪女統領(墨家弟子稱)、雪姑娘(少羽) 年齡:24歲 屬性:御姐,腹黑,優雅,溫柔 武器:水袖,絲帶,簫曲 招牌武功:白雪(曲式,可傷人於無形,或者冰凍對手,然後令對手碎成冰屑而死。吹奏時會漫天飄雪)、凌波飛燕 (被雪女稱為死亡之舞)《白雪》中用此殺死了雁春君。 其他技能:點穴(封住他人穴道,使對手無法活動)但在諸子百家中天明被點住後居然被他沖破了,絲帶攻擊(可不接觸絲帶,用內力使絲帶攻擊對方,以柔克剛,鋒利無比),冰凍(用內力使接觸雪女的人凍成冰塊),還有另有一種攻擊,目前不明,大概是以內力群攻敵人,在諸子百家第2集中出現,使一排秦兵墜馬而死。 戰鬥力指數:7 專長:作曲 嗜好:夜幕或者清晨在山頂吹簫 出自動畫片:秦時明月之百步飛劍:第十集出場。秦時明月之夜盡天明:第二集第一次戰斗,從此開始成為秦時明月系列中戲份較多的一個配角。秦時明月之諸子百家:雪女的戲份為三部之首。 喜歡的異性類型:懂得欣賞藝術,不在乎世俗眼光,遺世獨立的奇男子 微笑喜歡的顏色:藍 喜歡的食物:筍尖 最喜歡的音樂:高山流水 最崇拜的人:俞伯牙(春秋時期著名的琴家) 最喜歡的人:高漸離(小高) 最大優點:高雅,對待喜歡的人溫柔體貼。 最大缺點:狠辣 最高興的事:和小高在一起 最大的願望:無論天崩地裂,海枯石爛,能夠永遠和小高在一起。 常做的事情:欺負荊天明,和小高在一起 傾慕者:雁春君、貴族人士若干(見諸子百家一舞傾城)、燕趙國人若干 最經典的台詞:(對荊天明)你左手偷襲別人,就剁掉你左手!右手偷襲別人,就剁掉你右手!心裡想壞點子就把你的心挖出來! 戰斗記錄:和小高聯手勝於隱蝠,和墨家等人勝於秦兵(片中具體戰斗為2次),殺死雁春君,敗於赤練。總計:4勝1敗
人物評價
她的性格是秦時明月中少有的立體化、多面性的。她優雅而帶一點俏皮,正義而帶一些邪惡,堅強而又傷痕累累,成熟而不失清純,孤傲而不失熱情,健談而不失內斂。 雪女是冰山下的溫泉,看似冷艷,卻藏著熱情:赤練是荒原上的烈火,看似火熱,卻冰冷毒辣。雪女和赤練,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相反之處。她們互相是彼此的另一人格。24歲,正值妙齡,兩個少女,同樣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同樣深沉地愛著兩個冷漠強悍以劍為武器的男子,紅對藍,黑對白:一個苦苦痴戀,對方似乎渾然不覺;一個比翼雙飛,對方同樣愛著自己。一個出生王室,在國家覆滅後淪為江湖人士;一個出生平民,在國家覆滅後成為「恐怖分子」。她為了愛人,做了反派角色,殺人無數;她為了愛人,做了正義的人,救苦救難。她為了他,散盡榮華;她為了他,褪盡紅妝。因為他,她深陷長久的噩夢之中,在夢魘中無法醒來;因為他,她癒合了欣賞的傷口,成長為堅強的女人。一個毫無顧忌,毫無牽掛甚至有點自私地愛;另一個則身負使命,心懷天下地博愛。 同樣的距離,同樣的執著,她們都和愛人很近,究竟是什麼造成悲劇?為什麼幸福總這樣遙不可及?她們明知這一切要以悲劇收場,還是要苦苦追尋。 終於有一天,她們以敵人的身份相遇了,在彼此的彼岸,她贊嘆著雪女的美貌,雪女在心中暗暗提防她的狡詐。究竟是誰勝了誰?她明明舉得已經打倒了對手,卻因中毒而失敗。她明明已經倒在地上,為了心愛的人卻有力量逆轉乾坤。她們一樣在情場受傷,仍舊是姣美的容顏,她們都離開了,一個和衛庄敗走,一個和小高逃亡。在她們回頭看從前的路時,未來還是個謎。 梅蘭凋落銀宮上,香雪斑斕勝琉璃。 初才拾得琉璃雪,佳人談笑倚窗旁。 清茶冷卻玉酒酣, 趙舞已畢燕歌殤。 八重寒露濕蝶翼,無數蔥蘭潤霓裳。 寒冰凝洌如玉碎,便是白雪消融時。 自甘忍耐千秋寒,擊築更禁振簫聲。 白雪泣露箜篌響,陽春花重翚檐琬。
雪姬衣飾
1、水晶頭飾、水晶耳墜、水晶手環、深藍開襟綢裙、水晶腿飾、藍色水晶舞屐 2、水晶頭飾、藍色眼飾、水晶耳墜、水晶手環、淺藍露腰綴雪花舞裙、淺藍絲帶、藍色水晶舞屐

㈧ 本人男性1996年山澗水命人士,想在左大臂上紋個身,卻苦苦糾結於鯉魚和藝姬,不知各位有什麼建議

你好,我覺得你千萬不要去紋身,否則不僅對皮膚有傷害,到了老年的時候,皮膚鬆弛,圖案會非常的難看。

熱點內容
山茶花成品 發布:2025-09-19 01:32:24 瀏覽:535
張蘭花豆 發布:2025-09-19 01:04:16 瀏覽:739
丁香路芳甸路 發布:2025-09-19 00:45:53 瀏覽:809
荷花澱時代 發布:2025-09-19 00:40:22 瀏覽:35
家庭盆景擺放 發布:2025-09-19 00:37:30 瀏覽:108
免費做盆景 發布:2025-09-19 00:24:18 瀏覽:517
茶花小五寶 發布:2025-09-19 00:04:25 瀏覽:475
茶花園邵東 發布:2025-09-18 23:55:13 瀏覽:589
君蘭花會 發布:2025-09-18 23:54:12 瀏覽:16
情人節入選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發布:2025-09-18 23:53:23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