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欣賞樹影花語

欣賞樹影花語

發布時間: 2023-01-06 05:32:19

Ⅰ 運用恰當的修辭,把月亮、樹影、琴聲這三個詞語,擴展寫一段話(50字以內)

寫作思路:月亮、樹影、琴聲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運用上修辭手法寫出一篇美麗的文章。

正文:

我帶著憂慮,迷茫的心情走在灑滿月亮照耀的小徑上,小徑邊是樹影綽綽。

我來到一片青草地,一輪皎潔的圓月從冷清清的微雲後探出頭,讓我感到絲絲悲涼。月亮從雲後漸漸升上天空,露出清幽的月光,我站在草地上抬頭望著淡淡的月,月的清光披在我肩上,我感到點點涼意,看著清幽的月光,我變得更加迷茫,不知哪裡傳出來的琴聲,讓我心情舒暢,但憂慮卻一下子消失不見了。

月亮越升越高,一動不動地停留在空中,清清淡淡的微雲給月亮織起了紗巾,我凝望著月亮,不禁思念起遠方的親人。

我獃獃地望著這皎潔的,略帶傷感的月亮,久久沉默在思念中。突然,一陣鋼琴聲從旁邊的小屋裡傳出來,我輕輕地走過去,琴聲接連不斷從窗口飄出來,圍著房子輕輕地跳動,最後在陣陣晚風中飄然而走,我聽得入了迷,悄悄從窗口望進去。啊!原來是一隻小黑貓,它在琴鍵上踱來踱去,彈出一個個動聽優美的音符。

不知在什麼時候,琴聲斷了,我回過神來,看見黑貓蹲在鋼琴上,用發著光的綠眼睛盯著我,然後用輕快的步伐爬上房子前的樹上,凝望著月亮,露出無法說出的憂傷。

夜深了,我在回頭看著樹梢,黑貓已經消失不見了,地上留著小小的腳印,向遠方延伸,只留下美麗而皎潔的月亮掛在空中。看著這美麗而皎潔的月亮,我不禁感嘆,世上的煩惱憂慮太多了,有誰何曾擁有過真正的快樂呢?

Ⅱ 隨筆怎麼寫範文

隨筆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怎麼寫隨筆呢?隨筆的寫法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隨筆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隨筆怎麼寫

“隨筆”“隨筆”,有文就錄,有感就發,有事就記,有理就說,率性而為,不必拘泥!

隨筆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寫法上,它們往往旁徵博引,而不作理論性太強的闡釋,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結構自由而不失謹嚴,因此,富有“理趣”是它們的突出特色。

閱讀這類文章,要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風格,提煉作者的主要觀點品位妙語佳句,還要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寫隨筆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松,沒有任何的負擔,沒有華麗的辭藻,嚴密的結構。隨筆的形式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也可以對同類事進行綜合議論。隨筆也不受字數的限制,短的幾十字,長的幾百字,篇幅長短皆由內容而定。

寫隨筆最重要的是要表達出寫作的意圖:或者是一種快樂的心情,或者是一點小感悟,或者是一個新觀點……總之,如同鄰家大嬸般親切與平易近人。

生活隨筆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觀點、新發現……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寬廣,時時處處事事都可以寫成文章。

“五四”新文學時代,現代隨筆的創作繁榮一時,但“隨筆”的命名與內涵尚未及統一,隨筆這一文體便被左翼文學排斥至文學邊緣。這給當代隨筆的文體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從現代隨筆的濫觴、朱自清的“散文觀”、周作人和魯迅的“隨筆觀”等角度入手,在現代散文眾多的命名中尋找隨筆的源頭,以期為當代隨筆的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依據。

隨筆內容方面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1、人的生命形態主要由許許多多細小的瑣事組成,驚險奇特,英烈悲壯,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態。平平凡凡,尋尋常常,隨處皆是,是生活的常態。只有那些注目尋常瑣事,並在其中能感發出無盡趣味來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澀,他的心泉必不至乾涸,而一旦弄筆寫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覺,墜入境界,放任自由。對瑣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發現不了詩意的人,其人必定乾枯無趣,其心必定頑劣粗糙,自然極難與筆墨有緣。

2、於今世界紅塵滾滾,物慾洶洶,人心越來越浮躁,時尚越來越火爆,而寫作恰恰需要細膩的心靈,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處。所以,身處現代,你選擇寫作,其實寫作也在選擇你。只有當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時候,你才能從平常的生活中感發出具有共鳴效應的整體情感,生發出啟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與寫作結下一份良緣。應該說,綺語清詞,嘉言華章是天地間早就有了的,它在隨筆式的自由寫作中最易被呈現出來,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體味方能妙手偶得。

3、人總說永恆,期盼永恆,其實哪會有什麼真正的永恆。人易朽,文字也易朽。如前所述,寫作和其它種類的藝術一樣,只是人的一種生命享受與精神自救。寫作之初就心存“文章千古事”的覺悟與抱負的人,十有八九成不了寫作的好手。用一顆善良之心,真誠之心去貼近平常的生活,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觸摸時代的脈搏,尋覓真善美的所在,並忠實地將其訴諸筆端,這才是我們生活隨筆寫作的正途。

隨筆的分類

常見的現代隨筆有記敘性隨筆、議論性隨筆、說明性隨筆、繪景性隨筆、狀物性隨筆等等。

1、記敘性隨筆

記敘性隨筆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的片斷或作者的偶然經歷,基本內容是敘事寫人。隨筆的主旨是寫情見性,它的抒寫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觀感受,有時直截了當說出,有時是隱藏在文字背後;它描寫的往往是人人類似經歷的平凡小事,但經過你仔細體味後,會使你察覺世俗風情、感悟人生道理。

2、議論性隨筆

這類隨筆又叫“隨感”或“雜感”。所謂“隨”,有隨手記下而非刻意為文之義;所謂“雜”,是指內容廣泛,包羅萬象,大至社會問題、人生哲理,小至身邊瑣事,風花雪月,鳥蟲寵物,校園風情,學習心得,書籍品評,親人友人,無可不寫。但隨筆的重點還是個“感‘字,作者要有感而發,哪怕是一點思考、一點感受、一點閃光的意念都可帶到文章中去,不擺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種隨意漫談的風格。

3、說明性隨筆

黎先耀寫人和自然關系的隨筆《天之驕子》,著筆於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表達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趣,著力加強人們的生態意識。因此,說明性隨筆不同於純粹的說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帶有鑒賞的性質,有時則借物抒懷,另有寄託。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斷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准確形象地描繪出來。練習這類隨筆,要以精細而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筆調輕靈,不刻意為文。正如王國維所說的那樣:“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隨筆範文篇1:淺夏,淺相遇

回憶里記錄著深刻地像是午後茗茶的芬芳,是劃過夢里的沙,寫下煙雨的畫,念在腦海里。聽你說過的江南如畫,獨隅橋頭,偏安於轉身的回眸處。是誰的意蘊風華迷了誰的眼,在轉瞬即逝的談笑風生處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偏愛著這文字,在雙眸中的痴迷便無法抹去。喜歡,在八月的流年裡,用粗糙的文字,書寫相遇的故事。一撇一捺,是淺夏的樣子;一橫一豎,造就心中的那抹情懷。在這淺夏里,淺相知,淺相遇。

揭開窗欞,嫣紅的花香緩緩地揉進了青蔥韶光里,樹影朦朧在風中,旖旎成晨起時最深情的花語。記憶,每一次顧及,都沉澱在馨香的過往,透著些許溫情。格外留戀這韶華的片刻,淺淺的,淡淡的,簡單的素白,只一眼就入了心.

在這恬靜的八月,尋一闕詩意,拾一味禪意,氤氳出一份淡雅的暖意。是我如此貪戀這份細碎的往事,想曾經結識無話不談的摯友。相遇本是份沒來由的愈近愈遠,近得如夢似幻,形同虛擬;遠的只能閉上眼藏在心底,永不去觸及。時至今日,曾經依舊,已故依舊,只是,心已經開始想念,回望那個初見的窗前。

伴著夜幕,靜靜漫步於五光十色中,寂寥的人群形形色色的隱匿在黑暗中,兀自尋歡。只不過在一個人的夜中,思念,碾轉成刻骨。當微風拂面的那一刻起,一個人,一個名字,在薄涼的月色中透著絲絲暖意。曾經那些一起走過的詩情畫意,依稀在光陰交織處頃刻的愜意。輕捻著一指薄念,盪漾起心底的層層漣漪;浸染著一指薄涼,蘸著夜色,落墨一筆一筆,牽念起心底;不經意靈動的指尖,勾勒出熟悉的面龐。淺夏的每一縷薄涼,以牽念為筆,以孤獨化紙,以夜色研墨,在字里行間,依舊為你謄寫著一季又一季的詩意,為你傾訴著一闕一闕的心語。

念一個人,溫婉了清淺的時光,瀲灧了入水的歲月,將一份思念繾綣出一指薄涼,縈繞於心。淺夏的每一次相遇,如光陰里的一池水蘊,一言一行,一遞一句,都匯集成蜿蜒的滔滔江水;每次別離,沉迷,都會婉轉至最初的開始,都是一次痛和念的故事。想像曾經美好地相處過,只不過短暫得如同一場花開花落。

陌上輕風,勾起曾經鶯飛草長的印跡, 在流年的的枝頭被感傷滲透,一平一仄的安然相許,擱淺了過往裡的層疊夢囈。在思念的漸行漸止中,淺夏的風吹拂面龐,睫毛被輕輕吹起,入眸,很暖,很柔,猶如思念,如潮水般蔓延在心底。

再次打開淺夏的窗欞,將所有的眷戀鋪墊成一紙流年,與你對坐在窗邊,聽溫情的呢喃,看朝陽升起,讓疲憊的心,從此有了心靈的皈依。

我們總是這樣,你沉默得想我,我沉默得想你;我的孤獨是歌謠,你的孤獨是舞蹈,很多綿綿話語和海誓山盟,在我們這里都失去了意義。我們真的成了聖經上的兩個字--------左邊一個是我,右邊一個是你……

隨筆範文篇2:試著忘記

有很多事情,記著,反而會改變那個最初、最美好的自己。所以,試著忘記,請嘗試著去忘記吧。

試著忘記,請嘗試著去忘記,去忘記那個有缺陷的自己。

我有很多缺點,但我並不自卑。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有點缺陷是很正常的。但我並不是不會自卑,唯有一點,使我感到窘迫、感到自卑。我五音不全。

我喜歡唱歌,從小就喜歡。我的家人都誇我唱得好,我就更敢大膽地唱。直到那次,我才發現自己的五音不全。媽媽帶我去阿姨家吃飯,我唱起了音樂課上教的歌,我本來以為得到的又會是稱贊,但阿姨說道:“別唱了,你五音不全。”雖然我知道阿姨的語氣帶著說笑的成分,但我依舊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回去之後,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試唱了一遍,才發現自己真的五音不全,才發現爸爸媽媽都是騙我的。於是,在那之後,我再也不敢唱歌。音樂課上,同學們總是爭先恐後地舉手,希望老師能給自己單獨唱歌的機會;下課後,同學們也會三五成群,哼唱著剛學會的新歌;我的朋友們更是愛唱歌的人,總會時不時地唱上幾句……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越發自卑,極力地想要逃避。

這樣過了兩三年,媽媽突然問我:“怎麼不聽到你唱歌了?”“我五音不全……”我小聲地說道。“誰說你五音不全的?”果然,媽媽還是像以前一樣。“媽媽,你不要再說了,我知道自己五音不全。我自己唱的歌我自己都聽不下去!我知道,我唱歌很難聽,每當聽到我朋友們唱歌,還唱得那麼好聽的時候,你知道我有多自卑嗎!我現在最害怕的就是唱歌!”我是帶著哭腔說出這些的。媽媽聽我說完後,沒有再說什麼。這樣沉默了好久,我的耳邊突然響起了音樂。我驚愣,這是我以前很喜歡的一首歌。媽媽的聲音也再一次響起:“你很喜歡唱歌吧,那就唱呀。自己想唱就唱,唱不好沒事,你又不是歌手,自己開心就好。”

這段話我想了很久。為什麼我以前沒發現自己五音不全?難道只是因為父母偏愛我嗎?我記住了那個五音不全的自己,卻把那個開心歌唱的自己忘記了。有缺陷沒什麼,把那個有缺陷的自己忘了就可以啦。何必要在意那麼多,還失去了最好的自己,那個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的自己。

忘記,可能很困難,所以才要試著忘記。試著忘記,去尋找最初的自己。

隨筆範文篇3:生命中的藍

在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七種顏色里,我最喜歡的顏色莫過於藍色。因為藍色最接近我出生的年月和生長的環境。是的,我出生在最美麗的秋天,而秋天最靚麗的底色就是藍色。尤其到了仲秋和深秋,風細雲淡,天顯得格外遼遠、格外澄凈,生命站在歲月中間,無論是看星還是窺月,都給人以一種沉靜、博大而廣鶩的氣息。

可能是命中註定生命要和藍色為伍,亦或許是個人性情嗜好的使然,當我第一次站在海堤,遙望陽光照耀下的海域,心裡自然而然升起縷縷淺唱: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不是唐朝大司馬白居易留下的詩歌嗎?一個藍字無疑將詩人的胸懷、性情、抱負以及美學理念帶到眾人面前。每每想起它,無疑使我的生命意象世界裡自自然然多了一份慰藉與遐思,少了一點俗世帶來的憂傷和無奈。是的,面對現實的世界還有事事人人,總是讓我心裡充滿了惆悵和迷茫,掙扎和苦惱,是藍色讓我找到了生命停靠的驛站,從而釋放了或者更確切地說回歸到了生命的初始:平靜與安詳!

老實說,我喜歡天地間一切的藍,天也好地也罷,只要是藍我都喜歡。不管它是以什麼形式、什麼面貌出現。比如說有那麼一支歌或者一首曲,都會讓我心思神往而忘卻過往煙雲所帶來的煩惱。就拿施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來說吧,只要樂章在生命里響起,我的心和我的靈就會隨著音符而婉轉流芳,尤其是到了最後的那一段迴旋,心胸好像突然開啟,歲月的煙霾一散而盡,眼前所呈現的是碧藍碧藍的天空和天空下風吹草低見牛羊那令人愜意的美麗畫卷。每每在此時此刻,生活里拘謹的生命如同遇上了久別重逢的故人,在醉里放浪形骸、忘乎所以……

之所以藍色讓生命沉醉,讓情感紛紛揚揚、讓思緒跳出現實的藩籬而燃起希望的火焰,其最主要的緣由恐怕和我喜歡安靜的性情有關。記不得我在那篇文字里說過,紅色太刺,黑色太暗,紫色太淡等等,唯有藍色輕淡悠遠,使人沉靜又不失想像。特別是到了秋天的季節,看天高地遠、看黃葉紛飛,那一天的藍色天空如影隨行,見性見影,無不彰顯生命的詩意盎然!如果遇上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如果我是詩人,我一定不吝惜我的感情,用最濃郁的筆墨抒寫心底泛起的波瀾,象大詩人張若虛一樣,將春江花月夜演繹的情景交融,完美無瑕!只可惜我才疏學淺,既沒有那樣的學識又缺乏了生命的高度自治以及如來神筆,我所能做的唯有靜心靜氣安逸地坐在窗欄里或者老屋的某個角落裡觀天問井,頂多也只是手握盈盈書卷,安撫心底里潮起潮落的一縷淺唱!

這或許是我崇尚藍色、喜愛藍色、沉醉藍色最大的理由,抑或是個性、習慣還有生命嗜好的使然亦未可知。要知道,生活中自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喜歡什麼或者不喜歡什麼不是一僦而就就能說清楚的,有時候是天性、有時候是緣分、而有時候就那麼莫名其妙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當然,如果一定要去追尋,哪怕是雪泥鴻爪,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但這樣做一來沒有價值,二來失去了原有的那份意味,不是嗎?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樣,愛就愛了,不要去尋找借口,有些東西在心裡,那是一種感覺,不要說出來,一旦說出口,留給自己的不是回味的甜蜜而是苦澀與惱恨。我對藍色的喜愛就是如此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命中註定。既然愛了那就愛了醉了,自自然然愛的徹底愛的無怨無悔。更何況個性里帶著藍色的意味,藍色的思緒還有藍色的遐思,就連浸淫已久的情感也帶著藍色的霧,助我在藍夜裡做著藍藍的夢!

說到夢,其實我可以坦率地告訴你它很單純,也很透明,但它足夠大如天際天藍、如蔚藍的海洋或者乾脆說是一片沉靜的瓦爾登湖。生命在這里佇足遼望,足以使人心曠神怡,尤其是到了那涇渭分明的金秋時節,那夢藍得像霧像雨又像風!老實說,我喜歡這種被藍色包圍的意靜和況味,因為生命或者歲月有了這樣的底蘊做基調,自然托起生命凌空的翅膀,心靈會隨著的感動的節奏而翩翩起舞,更況且有書味書香與純真的藍魔咖啡傾情左右!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無論是底色的藍,還是事物的藍,亦無論是記憶中的藍還是藍詩或者帶有性感的藍曲,我都願意視為一朵綻放的藍色妖姬,放在窗欄、枕邊來欣賞玩味,生命在不經意間穿過黑發、穿過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從而使得歲月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當然如果你還覺得意猶未盡的話,可以選擇在月圓星滿的夜晚,獨上西樓,帶著八尺洞簫清吹一曲,我想一定會引來一隻迷夢的蝴蝶,向你述說古老的傳說和永恆的經典!

生命里的藍,藍的像星空,藍的像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助生命飛躍千山萬水,直到抵達夢的彼岸!夢是藍色的,再配上一支使人沉靜的夢幻曲,那麼這樣,生命一定會隨著時間的腳步讓心漸行漸遠!

Ⅲ 請你展開聯想,運用恰當的修辭方法,將"月亮,樹影,笛聲"這三個詞語擴展成一段話來描繪一副畫面.200字

如水的月光涼涼地給幽謐的大地鋪灑了一層薄薄的清輝。一輪近乎圓滿的月亮如玉盤鑲嵌在幽深的天上,清淺的水面倒映著它的麗影,隨著夜行小蟲不經意的一個觸動便輕輕晃盪起來,讓人不禁想起那句 「江清月近人」來。在銀光之下,樹木投下影子與大地相依,微風拂來,樹影斜斜地搖曳,跳起了柔美的舞蹈。「月影婆娑樹影斜」描繪的大概就是這樣一幅曼妙畫面了。此時,一聲悠揚響起,驀然打破了這寂靜萬籟,空曠幽雅的旋律就這樣漫開於迷人的夜色之中。

自己寫的,可參考。

Ⅳ 元稹《早歸》原文及翻譯賞析

早歸

元稹〔唐代〕

春靜曉風微,凌晨帶酒歸。
遠山籠宿霧,高樹影朝暉。
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
嬌鶯似相惱,含囀傍人飛。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的早晨很安靜,微風吹拂,我帶著酒意而歸。
遠處山峰籠罩著還未散盡的夜霧,晨光映照下,樹影投射在地面上,明暗交錯。
給馬喝水時驚動了水中的魚兒,穿過花叢時露水沾濕了衣服。
黃鶯好像埋怨有人來而惱怒,含帶著婉轉的聲音圍繞著人不斷地鳴叫。


注釋
籠:籠罩。
影:投影。
飲馬:給馬喝水。
傍:靠;靠近。


賞析

「春靜曉風微,凌晨帶酒歸」,在靜謐的春日清晨,清風徐來;我在天蒙蒙亮時帶著酒意歸去。詩人開篇點題,他在春夜飲酒,在天蒙蒙亮時,帶著酒意回家。因為天色尚早,再加上酒意,詩人的視覺並不如觸覺和聽覺敏銳。於是,當他剛剛踏上歸途時,最先感受到的是春日清晨的靜謐以及拂面的清風。詩人帶著些許酒意,迎著輕柔的春風,行走在靜謐的清晨,如夢似幻,感到十分愜意。

「遠山籠宿霧,高樹影朝暉」,遠處的山依舊籠罩在夜霧之中;高大的樹木在晨光中投下長長的影子。借著晨光,詩人望見夜霧還沒有完全散去,遠處的山依舊在霧氣的籠罩之下,只能望見一些黑黢黢的影子,為世間增添了神秘色彩。即使夜霧還未散盡,畢竟新的一天已經到來,朝陽撕開霧氣,用金色的光芒照亮大地,使大樹頭下長長的影子,更顯奇偉。詩人置身其中,如置身仙境一般。

「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我在水邊飲馬使水中的魚兒受到了驚嚇;穿過花枝掩映的小路,露水滴濕衣襟。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面對良辰美景,詩人放緩了腳步,映著晨光,他在河邊尋一處淺灘飲馬,也讓馬兒嘗一嘗春天的味道,卻使魚兒泛起陣陣漣漪。詩人再度起身,為了能欣賞到春日的幽景,他特意走那些在花枝掩映下的小路,一時間,花香撲鼻,露水簌簌,不覺已沾濕了衣襟,詩人卻毫不在意,他已沉醉在了春天裡。

「嬌鶯似相惱,含囀傍人飛」,春日的鶯鳥好像因我而惱怒;婉轉地鳴叫著在我身旁飛過。或許是詩人莽撞,他不小心驚飛了棲息在花枝間的鶯鳥。那鶯鳥好像被詩人惹惱了一樣,繞著詩人飛翔,卻發出婉轉悅耳的啼鳴。詩人頓時放了心,原來它們不是真的被惹惱了,原來在這靜謐的春日清晨,人和鳥的心情都是如此的愉悅。在這一聯中,詩人以擬人化的修辭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表達了自己對這春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鑒賞

在這個春日的清晨,詩人帶著酒意,騎馬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切都如此靜謐,一切都如夢幻,一切都如此優美。這一切都令詩人沉醉,他不忍心打破這份靜謐,卻無意間驚嚇到了春水中的魚兒,驚飛了花枝間的鶯鳥,這便使春日的清晨有了動態美。詩人以動靜結合,遠近結合的手法,描繪春日勝景,表達了對春景的喜愛之情。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Ⅳ 描述樹影婆娑的詩句

1. 關於婆娑的詩句
關於婆娑的詩句 1.關於贊美曇花一現的詩句
香淡露濃常羞怯

哪堪白雪黃沙

瓊苞夜綻籠煙霞

朝顏如夢短

星鬥打落花

文靜嫣然性幽若

芳菲自在天涯

今宵紅袖寄誰家?

憐卿溫柔好

嬌痴也由她

作者: 靂火 2005-12-20 04:00 回復此發言

--------------------------------------------------------------------------------

楊花柳絮暖風刮

桃紅梨白輕雪下

牡丹玫瑰平常色

閉目空嗅夢曇花

憂傷暗透的夜

幽幽繾綣著最凄涼的美麗 最不舍的凋零

輕輕

似乎還纏綿著瑰麗的舊夢

然而破碎的聲音

黯然驚醒

是否

落寞了流星那一瞬的飄離

誰又能

駐足一刻流溢生命的最後的華麗

脈脈的綻放

角落裡誰見肆無忌憚的淚水寂寂流淌

剎那的芳華

杳杳無言 奢望著流連與彷徨

抬眼塵世茫茫

孤獨的絕響又是為誰吟唱!

豈願意孤芳自賞

無人懂我的憂傷

不屬於酒綠花紅

不屬於燦爛瑤宮

洛陽爭艷的繁華不容

岑寂的曠遠融化月華

翩躚的風婆娑著淚眼朦朧

高貴

抵不過歲月流逝的匆匆

何必枉然悵嘆息無力挽回的過去

可恨滄海桑田竟無人解寂寞的花語

可有人聽見夜裡憤恨的憂傷如泉水四涌

可有人聽見無奈的美麗凋零得碎玉斷瓊

最冷最清幽的冰殿雪宮

凝固曇花一世清高的痛

萍聚一生

悵然成空

落花流水剎那芳華

風碎雨殘無影無蹤

彌留的瞬間誰解我虛弱的花語

誰讀懂我掙扎一問絕望的心慟:

浮生若夢

何去何從?

曇花

半世清高夢,

一夕絕此生。

風華誓與俱,

不許見殘身。

香淡露濃常羞怯

哪堪白雪黃沙

瓊苞夜綻籠煙霞

朝顏如夢短

星鬥打落花

文靜嫣然性幽若

芳菲自在天涯

今宵紅袖寄誰家?

憐卿溫柔好

嬌痴也由她 呵呵應該夠了把
2.描寫柳腰的詩句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飢。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柳絕句

【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鬱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

Ⅵ 名勝古跡,風景如畫,景色迷人,波光鱗鱗,樹影婆娑,和謁可親,賞心悅目成語意思

名勝古跡:就是指風景優美和有古代遺跡的著名地方。
風景如畫:比喻景色象畫一樣優美。
景色迷人:景色美麗吸引人
波光粼粼:指水波被陽光照射到的樣子,形容水面在陽光或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的樣子。
樹影婆娑:形容樹的枝葉紛披的樣子。也指跳舞的樣子,舞姿優美。
和藹可親:指人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賞心悅目:指因為欣賞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暢。

Ⅶ 水色天光,樹影花影一類的詞還有哪些

【春暖花開】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花枝招颭】颭:風吹物使之顫動;招颭:迎風擺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或景色優美.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優美令人陶醉.
【依山臨水】靠著山,臨著水.形容景色優美的地方.
【單椒秀澤】單椒:孤立的山峰;秀澤:秀麗的水澤.形容山明水秀,風景優美.
【洞天福地】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後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福地洞天】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後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繁華勝地】繁華:熱鬧,繁盛;勝地:有名且風景優美的地方.熱鬧的名勝之地.
【風月無邊】極言風景之佳勝.
【風月無涯】極言風景之佳勝.同「風月無邊」.
【千岩競秀】岩:山崖;競:競賽.重山疊嶺的風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山輝川媚】輝:光輝;媚:美好.形容風景非常優美.
【水木明瑟】瑟:潔凈鮮明的樣子.形容風景清爽潔凈.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水明山秀】形容風景優美.同「水秀山明」.
【山清水秀】形容風景優美.
【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無邊風月】無邊:無限;歲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後影響深廣.後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一川風月】川:山間平地.一片風景優美的天地.
【旖旎風光】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
【百卉含英】卉:草的總稱;英:花.各種各樣的草都含著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爭妍的景色.
【橙黃桔綠】橙子黃熟,桔子還綠.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色滿園】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春深似海】春天美麗的景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到處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草長鶯飛】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大塊文章】大塊:大地.原指大自然錦綉般美好的景色.後用以稱贊別人內容豐富的長篇文章.
【東瞻西望】瞻:觀望.向東、向西觀望.形容對景色的欣賞.
【風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繁花似錦】繁:多而且茂盛.錦: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許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好像富麗多彩的錦緞.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浮嵐暖翠】浮嵐:飄浮在山林間的霧氣;暖翠:青翠的山色.形容山林美好的景色.
【分外妖嬈】分外:格外;妖嬈:妖媚艷麗.形容景色異常艷麗.
【歌鶯舞燕】歌聲宛轉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勢大好.
【虎斑霞綺,林籟泉韻】綺:美麗;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響;韻:悅耳和諧的聲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麗,各種聲音悅耳動聽.
【湖光山色】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
【紅情綠意】紅:指紅花;綠:指綠葉.形容艷麗的春天景色.
【紅瘦綠肥】綠葉茂盛,紅花凋謝.形容暮春景色.
【花影繽紛】花光月影,五彩繽紛.形容景色絢麗多彩.
【紅妝素裹】紅妝:婦女的紅色裝飾;素裹:淡雅裝束.指婦女艷麗和淡雅裝束.用以形容雪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色.
【紅裝素裹】指衣著淡雅的婦女.也形容雪後天晴,紅日和白雪相映襯的景色.
【花枝招颭】颭:風吹物使之顫動;招颭:迎風擺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或景色優美.
【江山之助】江山:山水風景;助:幫助.自然景色的幫助.形容清雅、拔俗的詩文、繪畫都藉助於自然山水的熏陶感染.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優美令人陶醉.
【滿目青山】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勢大好.
【滿園春色】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李白桃紅】桃花紅,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柳綠花紅】形容春天的美麗景色.
【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良宵美景】宜人的夜,美麗的景色.
【琪花玉樹】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水碧山青】形容景色艷麗如畫.
【松風水月】松濤清風,流水明月.形容景色清幽.也用來形容人容貌清朗.
【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水光山色】指湖上風光,山間景色.形容山水秀麗.
【水木清華】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華:美麗有光彩.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水綠山青】形容景色艷麗如畫.
【山情水意】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人產生的情感興致.
【山容水態】山與水的姿態和面貌.比喻山水風光景色.
【水軟山溫】形容景色幽雅.
【水石清華】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同「水木清華」.
【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山溫水軟】溫:溫柔;軟:柔軟.山溫柔,水柔軟.形容景色幽雅.
【聽風聽水】形容善於賞玩自然景色.
【桃紅柳綠】形容絢麗多彩的春天景色.
【天開圖畫】上天展示出來的圖畫.形容秀麗的自然景色.
【無邊風月】無邊:無限;歲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後影響深廣.後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熱點內容
蘭花草一年 發布:2025-09-20 19:05:52 瀏覽:823
七夕節童話 發布:2025-09-20 18:44:44 瀏覽:620
神持玫瑰 發布:2025-09-20 18:43:11 瀏覽:97
玫瑰pan 發布:2025-09-20 18:41:33 瀏覽:97
我願做一朵 發布:2025-09-20 18:40:05 瀏覽:456
武漢櫻花水粉 發布:2025-09-20 18:16:49 瀏覽:785
櫻花四年櫻 發布:2025-09-20 18:11:50 瀏覽:993
一句話插花 發布:2025-09-20 18:11:34 瀏覽:56
誘使蘭花變異的方法 發布:2025-09-20 18:05:39 瀏覽:724
大蘭花故事 發布:2025-09-20 17:59:55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