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花卉養護
❶ 陰雨天小雨連綿不絕,花卉應該怎樣養護
家養的花卉一般都是比較喜歡陽光的,天陰雨不斷就應該把花放在室內,不然的話雨水澆多了花就會出現爛根,壞死的情況。
1.怕水
我們在家中難免有怕水的花,然而有的花草喜歡旱卻是害怕水。在夏季的時候淋雨後在花盆中很容易積水的,如果不及時去除積水的話,在土壤中存在的水分會很多,然後土裡會缺氧,就會造成植物的根部潰爛,以至於死亡。
4.茉莉
這種茉莉花平常的就喜歡水大的地方和有太陽的地方。但是前提是盆土一定要疏鬆而且要透氣排水比較好,不然的話,它的根部就很容易悶爛。這種茉莉花就喜歡濕潤的地方,而且要光照充足,這樣的茉莉才能長得壯實,花多且香。
❷ 適合室外種植的花卉有哪些
1、月季花:光照和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可以一年四季開花。2、綉球花:保證陽光充足,有利於植株生長旺盛。3、三角梅:生命力頑強,適宜放在室外接受光照。4、茉莉花:適宜在土質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長。5、牽牛花:夏季要及時澆水。
適合室外養殖的有哪些花
1、 月季花
月季 花花型美觀,具有極高觀賞性,適宜在高溫高濕環境中生長,光照和水分充足的條件下,月季花可以一年四季開花。
2、 綉球花
綉球花喜光,適宜在室外條件下養護,保證陽光充足,有利於植株生長旺盛,夏季高溫時要及時採取遮陰措施,避免葉片灼傷。
3、 三角梅
三角梅生命力頑強、生長旺盛,花朵簇生於枝條頂端,開紅色花朵,適宜放在室外接受光照,有利於三角梅開花結果。
4、 茉莉花
茉莉花屬於全日照植物,光照時間越長,開花越多,花香越濃郁,適宜在土質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長。
5、 牽牛花
牽牛花的生長離不開光照,光照不足會影響開花數量,夏季溫度高,要注意及時澆水,保證土壤濕潤。
❸ 綉球花的室外養殖方法
室外養殖 綉球花 ,需要讓其有適宜的光照,春季可以放在採光好的地方養護,但是夏秋兩季要做好遮蔭措施。綉球花不耐寒,進入冬天時要為其防風保暖。室外養殖綉球花,還需要讓其有充足的水分,但是不能讓土壤有積水產生。
室外養殖綉球花的方法
1、適宜光照
室外養殖綉球花,需要讓其有適宜的光線照射,它喜歡在半陰的環境中生長,春季它生長旺盛的時候,可以放在採光好的地方養護,但是夏秋兩季光線過於強烈,此時需要為其做好遮蔭措施,避免它被強光直射,以防它被曬傷。
2、冬季保暖
綉球花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它是一種不耐寒的植物,冬天它在室外養殖,很容易導致它產生凍害,所以需要為其採取保暖措施,最好在植株周圍填起高高的土層,必要時還需要為其搭建遮風板,這樣它才能安全越冬。
3、合理水肥
室外養殖綉球花,還需要合理的為其施加水肥,它喜歡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但是不耐水澇,天氣乾燥時要多澆水,但是雨季的時候,要及時為其避雨和排水。在它生長旺盛的時候,還需要每隔半個月為其施加一次稀薄的腐熟液肥。
❹ 我把花卉放在外面淋雨,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究竟好不好為什麼呀
天氣乾燥,雨水少的時候,在家養殖花卉植物需要多噴水保濕,才能達到花卉的生長需求,減少空氣乾燥引起的過度蒸發。而在每次下雨的時候,是花友最高興的時候,早早地把花盆搬到室外去淋雨,讓花卉植物接受自然雨露的滋潤,花卉經常的淋淋雨,對生長有很大的好處,對以後的養護也有不小的幫助。總之,好處不少,但並不是所有的花卉都適合淋雨,一定要區分開來,別出錯。
總結:
雨水是澆灌花卉植物極好的水源,很多喜歡養花的花友都喜歡積蓄雨水用來澆花,而直接讓養在室內的花卉移到外面去淋雨,是注意。至少上面的4類花卉不能輕易淋雨,如果不小心淋雨了,需要及時地進行處理,防止出現過多水分淤積。好了,謝謝大家。
❺ 庭院花卉的養護要領(澆水的技巧)
庭院花卉涉及種類繁多,由於原產地環境條件的差異,對水分的要求不同。適宜的土壤濕度是花木生長的重要保證。一般來說,土壤濕度以含水量60%~70%為宜。超過80%則土壤空氣含量少,根部的呼吸作用受到抑止,花卉生長會受到影響。但對具有較強抗旱性的花卉,如鳳尾蘭、火龍果、大花天菁、黃金槐等,如果土壤中含水量過多,反而影響根系的生長和發育。如何判斷澆水時間:葉片出現下垂時,是缺水最明顯的徵兆,此時需及時補充水分。葉片出現萎蔫下垂,會使其長勢衰弱,不利於植株的正常生長。必須在葉片下垂之前,及時、適度地給花卉補充水分。要想確切知道花卉是否需要澆水,可把一根竹竿插入土壤深處,停留1分鍾後拔出來。如果竹竿上沾有泥土或者看不到的水漬,就不用澆水;若竹竿上沒有沾上泥土或看不到水漬,就需要澆水。
庭院花卉涉及的種類較多,加上樹齡的差異,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朝向又不相同,它們的需水量也不相同。按季節的變化。
簡要說明如下:
春季澆花:
雖然氣溫逐漸回升,但常出現忽高忽低的不穩定現象。應根據氣溫的變化。適當補充水分。已正常生長的喬、灌木和地栽的球根花卉,一般不需要專門澆水,除非長期不下雨,又處在萌發新芽或現蕾時,可適當澆水,有利於新葉生長和開花。對剛栽種的喬、灌木植物,為了保證成活,需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土壤切忌過濕潤,只要土壤稍乾燥就要澆水。但澆水的溫度不能與土溫相差太大,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根部造成傷害。
夏季澆水:
氣溫升高,庭院花卉對水分的需求相應增加,要防止葉片缺水、凋萎。初夏正處於梅雨季節,雨量充足,木本花卉一般不需要澆水。要注意不要讓土壤積水,並及時排水。盛夏期如果連續高溫天氣,水分蒸發量大,對一些不耐乾旱和高溫的喬灌木,注意灌水補充和早晚向葉面噴水,保證葉片清新、挺拔。草本花卉,土壤仍需保持濕潤,有些球根花卉葉片已枯萎進入休眠期,不需澆水,保持乾燥即可。
秋季澆水:
氣溫開始下降,日溫差逐漸加大,雨水明顯減少,天晴日數增多。初秋季節,氣溫有時仍較高,空氣較乾燥,對多數庭院花卉來說,正處於第二次快速生長的階段,土壤必須保持濕潤。可適當向葉面噴水,切忌向花朵和有毛茸的葉片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對花木生長十分有利。
冬季澆水:
室外溫度有明顯變化。初冬,在北方,溫度已下降到0度左右,長江流域地區會出現霜凍。大多數庭院花卉基本停止生長,部分地栽的球跟花卉正在生根。此時,通常停止澆水,防止土壤過分潮濕,導致根部腐爛。進入嚴寒的冬季,雨水減少,雪量增加。此時,土壤濕潤不成問題。但要防止積雪造成的樹枝折斷。
常見花卉的冬季養護技巧
卉主要分為耐寒和懼寒兩種。大多數來自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花木,10℃以下時就會停止生長並進入休眠期,否則容易凍壞枝葉或被凍死。如南洋杉、朱蕉、袖珍椰子、米蘭、君子蘭、茉莉、鳳梨等植物和直接種在盆內的花色仙人球等,室溫宜保持在3℃-5℃左右;而榕樹、棕竹、橡皮樹、蘆薈、鵝掌木、曇花、令箭等,最低室溫宜在1℃-3℃;月季、杜鵑、桂花、鐵樹等屬於耐寒型植物,即使擺在室外或陽台一般也可安然過冬;而米蘭、吊蘭、發財樹等懼寒植物必須搬進室內。所以,不同花草一定要區分對待。現將部分常見花卉的冬季養護技巧簡介如下:
1、吊蘭
吊蘭性喜溫暖、喜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但不耐寒,對土壤要求苛刻,一般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較佳。對光線的要求不嚴,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10℃。冬季將其移到室內,每隔四天澆一次水,澆要澆透,最好選擇在中午澆水,澆水時水溫最好和氣溫一致,這樣可以避免根部受凍。冬季以保持盆土稍微濕潤為宜,放置在室內應該經常清洗葉面。室溫保持在15~20℃,吊蘭就可以正常的生長。
2、綠蘿
原產中美、南美的熱帶雨林地區,性喜溫暖濕潤半蔭蔽的環境,適宜的溫度為白天18℃~21℃,晚上20℃~23℃。冬季只要室內溫度不低於15℃,綠蘿即能安全越冬。如溫度低於10℃,易造成落葉,影響生長。
3、常青藤
常青藤較耐寒,對陽光要求不高,喜蔭蔽之地,在室內過冬沒問題。夏季高溫悶熱的氣候,對常青藤的生長反而十分不利。
4、蘆薈
蘆薈喜歡明亮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但忌強光暴曬。冬天最低溫度不能低於2℃,要及時搬到室內。盡管蘆薈喜歡水分,但不能天天澆水,可以等到土壤很乾時再澆水。
5、羽衣甘藍
能耐大雪和零下11℃的低溫,為嚴寒的冬季增添了一絲綠意,引種到北方,不失為冬季優良露地草花。
6、茉莉
室內溫度達25℃以上,加上多施以鉀肥為主的開花肥,就可以減少枝葉徒長,促進開花。
7、海棠
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2℃,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忌高溫和水漬;短日照下可提早花期,而冬季的短日照恰好滿足其需求。
8、紅掌
盆栽紅掌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最低溫度為14℃。空氣濕度是紅掌栽培成功的關鍵,因此,一年四季應多次進行葉面噴水,這樣就可以持續開花不斷。
9、杜鵑
冬季杜鵑通常進入休眠期,但如果陽台或者室溫達到一定程度,例如在15~25℃之間。即使是夏鵑也會結束休眠,開花不斷。冬季的杜鵑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到5天澆水1次。
10、蝴蝶蘭
在盛花期,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5~18℃,相對濕度60%~70%。不能將花置於暖氣上或離暖氣過近,勿讓陽光直射。澆水水溫最好和室溫接近,可以經常用噴霧器噴葉片增加濕度。生長期可以施蘭花專用肥2000至3000倍液,開花期不必施肥。
11、百合
大多數品種性喜涼爽、濕潤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冷,在冬天即使氣溫降至3~5℃亦不會冷死。生長期適宜的溫度為12~18℃,12~25℃都能正常開花。
12、天竺葵
天竺葵喜陽光、好溫暖、稍耐旱、怕積水。日常管理要剪枝摘心,開花後要剪除殘花,以促進新花芽的生長。多次摘心可以促進其增加分枝和孕蕾。室內常溫下,只要溫度達到15℃以上,夜間不低於8℃,見干給水,就可以整個冬季開得喜氣洋洋。10℃左右可以維持常綠狀態。
13、鐵蘭
藍紫色的小花,可從秋季一直開到第二年春天。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保持盆土濕潤和光線充足,冬季溫度不低於10℃。
花卉養護知識
哪些花卉不適合在葉面進行噴水?
比如葉面上著生絨毛的花卉,由於水珠落在上面不容易蒸發,常常會引起葉片腐爛。這樣的花卉比如:非洲紫羅蘭(紫竹梅)、蟆葉秋海棠、大岩桐等等。
君子蘭葉叢中央的假鱗莖,也怕進水,特別是孕蕾期,進水會影響抽箭。
仙客來的塊莖、葉芽、花芽,遇水濕過就會腐爛。
對於已經開花的植物,也要避免大量向葉面噴水,會導致花瓣霉爛,影響受精,降低開花結實率。
2、土壤怎樣消毒?
葯劑消毒使用常用的84消毒液即可,濃度不宜過大,一般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即可。消毒的時候使用噴霧器,做到均勻。一邊噴灑一邊翻動土壤。
3、澆花應該用什麼樣的水?
水按照含鹽分的多少可以分為:軟水和硬水。硬水中由於含有多種鹽類,長期用來澆花,會使花卉葉面產生褐斑,影響觀賞價值。因此使用軟水比較理想,軟水中又以除此之外,還可以選用水性溫和的水源,比如湖水、河水、池塘水等等。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現在更方便取用的是自來水,由於自來水本身含有大量的氯氣,水溫也比較低,因而不適合直接用來澆花,需要放置1-2天方可使用。或者使用敞口比較大的容器,在室內放置一晝夜就可以使用了。
養魚的水,也含有一定的養分,用來澆花也是有益的。
除此之外,還有用涼白開澆花的方法,也是效果不錯,可以試試。
最後提醒一下,澆花切不可使用含有肥皂或者洗衣粉的水,更不能含有油漬污漬,這樣是及其有害的!
庭院花木該如何養護
1、 盆土怎麼配製
任何盆栽類植物首先要選好栽培基質,它能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水分、肥力、空氣和酸鹼度。栽培基質即盆土,是盆栽花木生長的物質基礎,它們的狀況,直接影響花苗的成活、生長速度和生長質量。盆栽花木種類繁多,原產地不同、生態類型不同,各種花卉要求用的盆土是不同的。
盆栽是一特殊的小環境,因盆土容量有限,對水、肥等的緩沖能力較差,故盆栽用土要求較嚴。好的盆栽用土應當疏鬆、透水和通氣能力比較好,同時也要有較強的保水、持肥能力,還要重量較輕,資源豐富。土壤疏鬆、透氣好,有利於根系的生長發育和根際菌類的活動;排水好,不會因積水導致根系腐爛;保水好、持肥能力強,可保證經常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供花卉生長發育使用。
盆土是盆栽植物的生長關鍵,植物所需要的水分、肥料、新鮮空氣都是靠盆土來調節供給的,一般家庭所用盆土都是已經調配好的營養土或專用土。盆土的配製通常是肥沃壤土∶腐葉土∶蛭石土=5∶3∶2。大都盆土用中性或微酸性,不宜使用鹽鹼土,而對多肉植物可用砂土,如:蘆薈、仙人掌類植物等。
對溫室花木來說,它們種類很多,習性各異,對栽培土壤的要求不同。為適合各類花卉對土壤的同要求,必須配製多種多樣的培養土。
溫室盆栽,盆土容積有限,花木的根系局限於花盆中,因此要求培養土必須含有足夠的營養成分,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一般盆栽花卉要求的培養土,一要疏鬆,空氣流通,以滿足根系呼吸的需要;二要水分滲透性能良好,不會積水;三要能固持水分和養分,不斷供應花卉生長發育的需要;四要培養土的酸鹼度適應栽培花卉的生態要求;五,不允許有害微生物和其它有害物質的滋生和混入。
在培養土中應含有豐富的腐殖質?這是維持土壤良好結構的重要條件。培養土中含有豐富的腐殖質則排水良好,土質松軟,空氣流通;乾燥時土面不開裂,潮濕時不緊密成團,灌水後不板結;腐殖質本身又能吸收大量水分,可以保持盆土較長時間的濕潤狀態,不易乾燥。因此,腐殖質是培養土中重要的組成成分。
溫室花木的種類不同,其適宜的培養土亦不同,即使同一種花卉,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培養土的質地和肥沃程度要求也不相同。例如播種和弱小的幼苗移植,必須用輕松的土壤,不加肥分或只有微少的肥分。大苗及成長的植株,以及具有粗大根系的鱗、莖植物,則要求較緻密的土質和較多的肥分。花卉栽培的培養土,因單一的土類很難滿足栽培類花卉多方面的習性要求,故多為數種土類配製而成。例如一般播種用的培養土的配製比例為:腐葉土5、園土3、河沙2;假植用土為:腐葉土4、園土4、河沙2;定植用土為:腐葉土4、園土5、河沙1。溫室木本花卉所用的培養土,在播種苗及抨插苗培育期間要求較多的腐殖質,大致的1比例為腐葉土4、園土4、河沙2。植株成長後,腐葉土的量應減少。各地區培養土的配製多有不同,上海多用襲糠灰、草術灰、塘泥及黃泥等配製;華東常用腐葉土;華南多用塘泥等。雖然各有不同的應用習慣,但配製出來的培養土都要符合栽培花卉的生長發育需要。
2、 庭院的花木怎樣澆水
放置在室內的所有盆栽類植物底部都要用一個略大於盆底的托盆墊住,以免在給植物澆水時滲透到地面,影響室內衛生及美感。
觀葉類的植物要時常對葉進行淋洗,讓其保持清潔,展現植物本色。植物體內絕大部分是水,水分佔植物鮮重的75~90%以上。養花離不開水,這是人所共知的。植物需要的水分絕大部分是從土壤中得到的。但空氣濕度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也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的附生植物和林下的喜陰植物,對空氣濕度的要求更高。
每種花木要求水分的多少與其原產地的生態環境、不同生育期、當時的氣候條件和栽培地點等都有直接的關系。一般來說,生長在沙漠和乾旱地區的植物抗乾旱能力強。水分消耗少,要求較低的空氣濕度,需水量小;原產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林區的花卉,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抗乾旱能力差,需水量大。從形態上看,葉片小、質硬或葉表有厚的角質層或密生茸毛,說明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小。有特殊貯藏水分組織的植物,如各種多肉多漿植物、仙人掌科植物,有極強的抗旱能力,需要的水分比較少。葉片大、薄而柔軟的植物,水分蒸發量大,喜較高的空氣濕度,抗旱能力差,需水分多。旺盛生長時期的花卉,需要充足的水分;而在休眠期的落葉植物,相對休眠期的常綠植物,則需要較少的水分。
春夏季氣溫高,有強烈的陽光照射,風大、空氣乾燥時,需給植物充足的水分;冬季氣溫低,陽光較弱,需水較少,盆栽花卉生長要靠澆水供給水分,故澆水是否合適,是極為重要的。
正確的做法是盆土要見干見濕,也就是干要干透、澆要澆透。許多家庭養花者不是水澆少了就是澆多了,導致植物死亡。因此,適時適量澆水是一門技術較強的工作。
①室內環境要求:室內環境也受天氣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在室內採光充分、通風良好的春、夏季一般水分蒸發較快,可每天在早上或晚上澆一次水,但夏季不能在中午的烈日下澆水。如果室內開了製冷空調,則可減少水量。而在乾燥、寒冷的秋冬季節,室內植物生長減慢,水分蒸發不大 ,水要少澆一般一周澆一次,而冬季室內開暖風空調時,就必須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增加室內濕度。
②植物習性要求:每種植物的耐蔭喜陽程度都不一樣,生長周期也不同,因此所需水分也不相同。當盆土的顏色發白時,一些喜陽喜乾旱的植物無需澆水,如:蘆薈、仙人掌類。而一些喜陰的來自熱帶亞熱帶雨林氣候的觀葉植物一定要多澆水,夏天還要向葉面噴水,冬季可稍幹些。植物在苗期要少澆,旺期要多澆,花期澆水要適當控制,如:海芋、綠蘿、散尾葵、蕨類、龜背竹、萬年青等。還有一些是水養的植物,如:水仙花、富貴竹、風信子等要經常換水。值得一提的是,人們習慣於把喝剩的茶葉水隨手澆在花盆裡,這是錯誤的,因為茶鹼對植物有害。
植物不斷地由根部吸收水分供葉面蒸發,同時也把植物需要的各種無機鹽從土壤中吸收到植物體內,供植物製造養料,以利其生長發育。根吸收水分的大部分(佔96~98%)從葉面蒸發掉。空氣中的濕度保持在40%~60%為好,當空氣濕度在25%以下時植物生長不利,過高又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濕度的控制方法是在乾燥的季節通用噴霧濕潤植物的方法來解決,也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水通過水分蒸發來解決。尤其在秋冬季節要使室內保持正常的濕度。
澆水要注意以下原則:
A、水質通常把灌溉用水分為硬水和軟水兩類。
硬水是指含有較多鈣、鎂、鈉、鉀的水;含量少的為軟水。在北方,許多地區地下水含有大量的鈣、鎂等鹽類,用於澆灌原產南方酸性土壤的植物是不適合的。有些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過高,超過0.1%,對多數花卉的生長有不良的影響。不可用作盆花的灌溉用水。
澆花用水最好是微酸或中性的。原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植物,最理想的用水是雨水。可供飲用的地下水、湖水、河水可作盆花澆水。經電滲析和樹脂交換處理過的水,排除了大部分無機鹽,完全可以用作盆栽花木的灌溉。
城市自來水中氯含量較多,水溫也偏低,不宜用來直接澆灌盆花。應先在水池中貯存數日,使氯揮發、水溫和氣溫接近時再澆花比較好。
B、澆水量的多少
盆土干濕程度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花卉生長的好壞。盆栽與地栽條件完全不同,盆土量有限,水的多少完全靠栽培者供給。長期澆水多了,若盆土排水不良,易引起根系腐爛;供水不足,盆土下層乾燥,根系沒有水會於死。正確的澆水量應是每次澆水正好把全盆上濕透,不多也不少。 澆水量的掌握,查看盆土的干濕,要從實踐中積累經。
C、注意事項
a.新栽盆或新換盆,第一次澆水應澆透,一般應澆兩次,第一遍滲下後,再澆一次。用乾的細腐葉土或泥炭土盆栽時,這種土不易澆透,有時要澆許多遍才行。碰到這種情況,最好先將土稍拌濕,放l~2天再盆栽。
b.許多盆栽花卉葉面不能積水,否則易引起葉片腐爛。如大岩桐、模葉秋海棠、非洲紫羅蘭、荷包花等,葉面有密集的茸毛,不宜葉面噴水,尤其不應傍晚葉面噴水。有些花卉的花芽和嫩葉不耐水濕,如仙客來的花芽、非洲菊的葉芽,往往遇水濕太久易腐爛。墨蘭、建蘭葉片常發生炭疽病,感染後葉片損害嚴重,發現病害時,應停止葉面噴水。其他花卉也有類似現象。
c.蘭花分株或移栽後,直至新根生出來之前,都不能澆水或浸水,每天僅可向葉面和周圍環境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D、澆水的方法
a.用澆壺澆水澆壺是給盆花澆水的專用工具,使用方便,澆水量容易掌握。噴頭是活動的,用時套上,不用時取下。澆一般的盆不帶噴頭。澆小苗和葉面噴水要有噴頭,以免使小苗被沖跑。
b.浸水 把花盆放入水槽或淺水缸內,水深低於盆土上面,讓水自盆底部的排水孔滲入盆土中。浸水法主要用於小粒種子播種後和小苗分苗後的花盆灌水。浸水可以避免將小粒種子或幼苗沖跑,也可減少土面板結。
c.浸泡 將整個植物或植物的根都浸在水中,使植物的根系和盆栽基質全部浸透水。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產的附生花卉,如熱帶附生蘭科植物、藻類、部分鳳梨花卉等,栽植在木框、多孔花盆或木段上,栽培材料多為疏鬆的藤根、答齡、樹皮塊等,澆水不易濕透。故除澆水外,應定期地浸泡灌水。
d.噴水 向植物葉面噴水可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沖洗掉花卉葉片上的塵土,有利於光合作用。一般養花的人大都喜歡每天給花噴水,認為噴水很精神,看著也高興。但對噴水應有全面的看法,冬季和植物休眠期,要少噴或木噴。夏季天氣炎熱、乾燥時適當噴水是有好處的,尤其對那些原產熱帶及亞熱帶林下喜空氣濕度高的耐陰植物更是如此。然而,一些怕水濕的花卉,就不能向葉面噴水,否則易引起腐爛。
❻ 各種花的養護怎麼養
10種常見花卉養護技巧,學會了啥都會養!
經常有花友抱怨自己養啥花死啥花,家裡經常剩下一堆空花盆,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家庭最常見一些花卉的養護技巧分享給大家做參考。
1、發財樹
個人認為它是非常好養的觀葉植物之一,適合懶人,太勤快的花友一定要管住手,少澆水,否則立馬黃葉爛根給你看。
發財樹養護技巧:冬季防凍,一定要室內養護,不能暴曬,適合放在散光通風處,盆土發干再澆水,夏季可經常給葉片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2、綠蘿
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養護的品種之一,幾乎不用管都能長得很好,還能吸收室內甲醛。
綠蘿養護技巧:綠蘿同發財樹一樣怕凍,喜歡微潤的環境,到夏季2-3天需澆水一次,半月一次淘米水發酵澆綠蘿能讓其爆盆快,不黃葉。
以上10種,都是個人養護過覺得比較好養活的品種,花友們,你們還養過哪些好養活的花兒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你們的養護經驗
❼ 花卉養護知識
哪些花卉不適合在葉面進行噴水?比如葉面上著生絨毛的花卉,由於水珠落在上面不容易蒸發,常常會引起葉片腐爛。這樣的花卉比如:非洲紫羅蘭(紫竹梅)、蟆葉秋海棠、大岩桐等等。
君子蘭葉叢中央的假鱗莖,也怕進水,特別是孕蕾期,進水會影響抽箭。
仙客來的塊莖、葉芽、花芽,遇水濕過就會腐爛。
對於已經開花的植物,也要避免大量向葉面噴水,會導致花瓣霉爛,影響受精,降低開花結實率。
2、土壤怎樣消毒?
葯劑消毒使用常用的84消毒液即可,濃度不宜過大,一般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即可。消毒的時候使用噴霧器,做到均勻。一邊噴灑一邊翻動土壤。
3、澆花應該用什麼樣的水?
水按照含鹽分的多少可以分為:軟水和硬水。硬水中由於含有多種鹽類,長期用來澆花,會使花卉葉面產生褐斑,影響觀賞價值。因此使用軟水比較理想,軟水中又以除此之外,還可以選用水性溫和的水源,比如湖水、河水、池塘水等等。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現在更方便取用的是自來水,由於自來水本身含有大量的氯氣,水溫也比較低,因而不適合直接用來澆花,需要放置1-2天方可使用。或者使用敞口比較大的容器,在室內放置一晝夜就可以使用了。
養魚的水,也含有一定的養分,用來澆花也是有益的。
除此之外,還有用涼白開澆花的方法,也是效果不錯,可以試試。
最後提醒一下,澆花切不可使用含有肥皂或者洗衣粉的水,更不能含有油漬污漬,這樣是及其有害的!
春季花卉養護注意要點
初春氣溫轉暖,雨量充沛,相對溫度較高,這時花木正處在由休眠轉至抽芽生長之際,是各類花木移栽的大好季節。對於那些成片種植而產生缺株的花木,也是補植的大好時機。所以應抓緊時間進行移栽、補植,千萬不要錯過時機。
二、合理施肥
植物一支花,全靠肥當家。肥料充足與否,是決定花木生長好壞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栽種在貧瘠土壤中的花木,施肥就顯得更為重要。施肥時要防止濃肥傷根。化肥一定要淡施,人糞尿、餅肥等一定要充分發酵腐熟後才可施。同時要注意氮、磷、鉀的配比,不能單純施氮肥。
三、修剪造型
春季是各類花木抽芽長葉的季節,更是造型的好時候。春季是最適宜重剪的季節,此時各類花木其體內儲存營養豐富,重剪後,不但不會影響生長,反而通過修剪,減少生長點,集中養分,使留下來的芽眼發芽整齊,植株生長健壯。
四、排水防澇
春季雨水豐富,一般澇害多於旱害,在南方地區要防止積水造成花木根系霉爛而死亡。成片種植的花木,要開好排水溝,促進根部的生長。
不同花卉的養護技巧
主要分為耐寒和懼寒兩種。大多數來自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花木,10℃以下時就會停止生長並進入休眠期,否則容易凍壞枝葉或被凍死。如南洋杉、米蘭、君子蘭、茉莉、鳳梨等植物和直接種在盆內的花色仙人球等,室溫宜保持在3℃-5℃;而榕樹、棕竹、橡皮樹、蘆薈、鵝掌木、曇花、令箭等,最低室溫宜在1℃-3℃;月季、杜鵑、桂花、鐵樹等屬於耐寒型植物,即使擺在室外或陽台一般也可安然過冬;而米蘭、吊蘭、發財樹等懼寒植物必須搬進室內。以下是部分常見花卉的冬季養護技巧:
吊蘭:耐旱,但不耐寒,對土壤要求苛刻,一般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較佳。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10℃。冬季將其移到室內,每隔四天澆一次透水,最好選擇在中午澆水,澆水時水溫最好和氣溫一致,這樣可以避免根部受凍。
綠蘿:性喜溫暖濕潤半蔭蔽的環境,適宜的溫度為白天18℃~21℃,晚上20℃~23℃。冬季只要室內溫度不低於15℃,綠蘿就能安全越冬。如溫度低於10℃,易造成落葉,影響生長。
蘆薈:喜歡明亮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但忌強光暴曬。冬天最低溫度不能低於2℃,要及時搬到室內。盡管蘆薈喜歡水分,但不能天天澆水,可以等到土壤很乾時再澆水。
羽衣甘藍:能耐大雪和零下11℃的低溫,為嚴寒的冬季增添了一絲綠意,引種到北方,不失為冬季優良露地草花。
海棠: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2℃,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忌高溫和水漬;短日照下可提早花期,而冬季的短日照恰好滿足其需求。
紅掌:盆栽紅掌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最低溫度為14℃。空氣濕度是紅掌栽培成功的關鍵,因此,一年四季應多次進行葉面噴水,這樣就可以持續開花不斷。
杜鵑:冬季杜鵑通常進入休眠期,但如果陽台或者室溫達到一定程度,例如在15℃~25℃之間,即使是夏鵑也會結束休眠,開花不斷。冬季的杜鵑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到5天澆水1次。
天竺葵:喜陽光、好溫暖、稍耐旱、怕積水。日常管理要剪枝摘心,開花後要剪除殘花,以促進新花芽的生長。室內只要溫度達到15℃以上,夜間不低於8℃,見干給水,就可以整個冬季開得喜氣洋洋。10℃左右可以維持常綠狀態。
鐵蘭藍:紫色的小花,可從秋季一直開到第二年春天。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保持盆土濕潤和光線充足,冬季溫度不低於10℃。
常見花卉的冬季養護技巧
卉主要分為耐寒和懼寒兩種。大多數來自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花木,10℃以下時就會停止生長並進入休眠期,否則容易凍壞枝葉或被凍死。如南洋杉、朱蕉、袖珍椰子、米蘭、君子蘭、茉莉、鳳梨等植物和直接種在盆內的花色仙人球等,室溫宜保持在3℃-5℃左右;而榕樹、棕竹、橡皮樹、蘆薈、鵝掌木、曇花、令箭等,最低室溫宜在1℃-3℃;月季、杜鵑、桂花、鐵樹等屬於耐寒型植物,即使擺在室外或陽台一般也可安然過冬;而米蘭、吊蘭、發財樹等懼寒植物必須搬進室內。所以,不同花草一定要區分對待。現將部分常見花卉的冬季養護技巧簡介如下:
1、吊蘭
吊蘭性喜溫暖、喜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但不耐寒,對土壤要求苛刻,一般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較佳。對光線的要求不嚴,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10℃。冬季將其移到室內,每隔四天澆一次水,澆要澆透,最好選擇在中午澆水,澆水時水溫最好和氣溫一致,這樣可以避免根部受凍。冬季以保持盆土稍微濕潤為宜,放置在室內應該經常清洗葉面。室溫保持在15~20℃,吊蘭就可以正常的生長。
2、綠蘿
原產中美、南美的熱帶雨林地區,性喜溫暖濕潤半蔭蔽的環境,適宜的溫度為白天18℃~21℃,晚上20℃~23℃。冬季只要室內溫度不低於15℃,綠蘿即能安全越冬。如溫度低於10℃,易造成落葉,影響生長。
3、常青藤
常青藤較耐寒,對陽光要求不高,喜蔭蔽之地,在室內過冬沒問題。夏季高溫悶熱的氣候,對常青藤的生長反而十分不利。
4、蘆薈
蘆薈喜歡明亮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但忌強光暴曬。冬天最低溫度不能低於2℃,要及時搬到室內。盡管蘆薈喜歡水分,但不能天天澆水,可以等到土壤很乾時再澆水。
5、羽衣甘藍
能耐大雪和零下11℃的低溫,為嚴寒的冬季增添了一絲綠意,引種到北方,不失為冬季優良露地草花。
6、茉莉
室內溫度達25℃以上,加上多施以鉀肥為主的開花肥,就可以減少枝葉徒長,促進開花。
7、海棠
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2℃,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忌高溫和水漬;短日照下可提早花期,而冬季的短日照恰好滿足其需求。
8、紅掌
盆栽紅掌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最低溫度為14℃。空氣濕度是紅掌栽培成功的關鍵,因此,一年四季應多次進行葉面噴水,這樣就可以持續開花不斷。
9、杜鵑
冬季杜鵑通常進入休眠期,但如果陽台或者室溫達到一定程度,例如在15~25℃之間。即使是夏鵑也會結束休眠,開花不斷。冬季的杜鵑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到5天澆水1次。
10、蝴蝶蘭
在盛花期,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5~18℃,相對濕度60%~70%。不能將花置於暖氣上或離暖氣過近,勿讓陽光直射。澆水水溫最好和室溫接近,可以經常用噴霧器噴葉片增加濕度。生長期可以施蘭花專用肥2000至3000倍液,開花期不必施肥。
11、百合
大多數品種性喜涼爽、濕潤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冷,在冬天即使氣溫降至3~5℃亦不會冷死。生長期適宜的溫度為12~18℃,12~25℃都能正常開花。
12、天竺葵
天竺葵喜陽光、好溫暖、稍耐旱、怕積水。日常管理要剪枝摘心,開花後要剪除殘花,以促進新花芽的生長。多次摘心可以促進其增加分枝和孕蕾。室內常溫下,只要溫度達到15℃以上,夜間不低於8℃,見干給水,就可以整個冬季開得喜氣洋洋。10℃左右可以維持常綠狀態。
13、鐵蘭
藍紫色的小花,可從秋季一直開到第二年春天。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保持盆土濕潤和光線充足,冬季溫度不低於10℃。
❽ 在室外好養的綠植有哪些
適合養在室外的盆栽花卉有很多種,現在院子里的空間越來越小,甚至只能將植物養在陽台上,那將植物養在花盆裡就是不錯的選擇,這樣植物會更容易打理,且觀賞性也會提高很多,可以將這些植物布置在門廊、院子或陽台上。
1.一年生植物
在花盆裡很適合養護一些一年生的觀賞花卉,它們的花朵非常燦爛,容易養護,且花期很長,比如常見的百日草、金魚草、金盞花、萬壽菊、矮牽牛等,它們的色彩非常艷麗,花朵精美,且開花的花量很多,很適合養在花盆裡,它們能夠適應室外乾燥和炎熱的環境,在陽光下也能夠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你需要做的就是定期補充水分,偶爾給它們補充一點肥水。
2.多年生植物
如果你想要植物保持多年生長,那麼可以養一些多年生植物,最好是比較耐旱和喜歡光照的多年生開花植物。這樣它們在院子或陽台上也能維持良好的狀態。
如果光照比較充足,那可以養薰衣草、扶桑花、石竹花、秘魯百合等,適合生長在花盆裡的多年生開花植物。這些花卉比較喜歡光照,不能養在過度遮陰的地方,且它們比較耐旱,害怕水多,養護期間要避免頻繁澆水。
3.吊盆花卉
如果空間比較少,或者想在空中裝飾一些漂亮的開花植物,那就可以養各種吊盆花卉,有很多植物都很適合懸掛養護,比如常見的矮牽牛、倒掛金鍾、秋海棠。
還有各種觀葉型的吊盆植物,比如常見的綠蘿、常青藤、吊蘭和波斯頓蕨等觀葉植物,這些觀葉型的植物比較耐陰,不能養在陽光過度充足的地方。
4.觀賞草
如果你對自己的養花技術沒有什麼信心,那麼不妨嘗試養護一些觀賞草,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且非常耐旱耐曬。
養護盆栽觀賞草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品種,甚至可以幾個不同的觀賞草品種搭配起來養。
5.香草植物
如果你比較喜歡一些帶有清香的植物,那麼不妨選擇各種香草植物,比如常見的薄荷、羅勒、迷迭香、鼠尾草和百里香等。
如果您沒有辦法經常給植物澆水,那麼可以選擇迷迭香、薰衣草和百里香,它們比較耐旱,害怕水多,不能經常澆水。
6.盆栽蔬菜
有很多蔬菜都適合栽種在花盆中,但要注意補充較多的關照,還要注意定期補充肥水,絕大部分的蔬菜都是比較喜歡水分的,不能讓土壤長期乾旱,如果是天氣比較好,環境比較通風,加上有較為充足的光照,那一天甚至需要澆水一兩次。
適合盆栽養護的蔬菜有很多,包括常見的番茄、辣椒、洋蔥和西葫蘆等,如果養護的位置光照不足,那可以養一些比
❾ 室外適宜種植哪些花
1、綉球花。喜光的綉球花很適合養護在室外,只要有充足的光照,即便讓它受盡雨淋都沒有關系。我們在公園散步的時候會看到一叢叢的綉球花,都是沒有怎麼去打理它的,花朵同樣能夠盛開得很好,葉片的光澤也很好,可見綉球花在室外的適應能力很強。如果你種植的綉球花的花朵與葉子都開始有了下垂的情況,這很可能是缺水,只要澆透一次水分即可,過個幾天就能看到它的樣子在慢慢的恢復了。
2、三角梅。不修剪的三角梅是能夠長滿整個牆壁的,到了夏天,三角梅一簇簇的花朵都懸掛在枝條上,玫紅的花色傳遞著一股熱情,妖艷而盛情。三角梅的養護管理比較大條,適合養在室外接受風雨的洗滌,大自然的關照能夠讓三角梅生長得更加的茂盛。
3、茉莉花。茉莉花是屬於全日光照的花卉,光照的時長越長,花開得更多,香味更加的濃香;如果茉莉花每天的光照能夠達到幾個小時以上,它的枝葉不但能夠生長得更加的濃密,花朵的味道也會飄得更遠。為了能夠保證茉莉花的日常光照,最好是養護在室外中。茉莉花不但喜光還喜水,室外的雷雨天氣它都不懼怕,在室外養護的時候,是不需要怎麼去打理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