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草花語
Ⅰ 這是什麼花
蝴蝶花
Iris japonica Thunb.
鳶尾科Iridaceae鳶尾屬
別名:蝴蝶花板子草扁擔扁竹葉扁擔葉扁竹扁竹根扁竹葉豆豉草豆豉葉豆豉葉根豆鼓巴草豆豇草豆醬草告剪草蛤螞七過山虎劍刀草開喉劍開喉箭蘭花草老君扇六角草搜山虎鐵扁鐵扁擔鐵豆柴下搜山虎知母白花射干扁草根打馬鞭藍花草冷水丹土知母下路搜山虎鳶尾
Ⅱ 豆豉草和鳶尾草的區別
豆豉草:長序纈草 大草本,高達1.5m。根狀莖塊柱狀,上部斜升;莖較粗壯,中空。
基生葉3-7羽狀全裂或淺裂;葉柄長約6cm;中裂片較大,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7cm,寬1.5-3cm;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具齒或全緣,兩側裂片依次稍小,疏離;軸粗壯有窄翅;莖生地與基生吉相似,上部葉漸小,柄漸短;全部葉多少被短毛。極大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線狀鑽形;小苞片三角狀卵形,全緣或具鈍齒;花小,白色;花冠長1.5-2.5mm,漏斗狀擴張,裂蕊3,稍伸出;子房下位,卵形,多少具白毛。在成都市熟的植析上,果序長50-70cm。瘦果卵形,長2-3mm,先端常有羽狀冠毛,長達5mm。花期6-8月,果期7-10月。
鳶尾草多年生草本,葉互生,多劍形,花為青紫色,蒴果呈長橢圓形。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葉互生,2列,劍形,長30~45cm,寬約2cm。花青紫色,1~3 朵排列成總狀花序,花柄基部有佛焰花苞,長4~5cm;花被片6,2 輪,外輪3 片圓形,上面有雞冠狀突起,白色或藍色,內輪3片較小,拱形直立;雄蕊3,著生於外輪花被片基部;子房下位。蒴果長橢圓形,有6棱,長3~4cm。種子多數,圓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於林下、山腳及溪邊的潮濕地。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主產廣東、廣西、四川。
採制 夏、秋季採收,除去須根,曬干。鳶尾
性狀 根莖扁圓柱形,表麵灰棕色,有節,節上常有分歧,節間部分一端膨大,另一端縮小,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環紋,愈近頂端愈密。
Ⅲ 蝴蝶花是什麼花,在那兒可以看到
[編輯本段]鳶尾科蝴蝶花即日本鳶尾
別名:蝴蝶花、扁竹。
學 名:Iris japonica
所屬科目:鳶尾科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狀,有長分枝。葉多自根生,2列,劍形,扁平,先端漸尖,下部摺合,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全緣,葉脈平行,中脈不顯著,無葉柄。春季葉腋抽花莖;花多數,淡蘭紫色,排列成稀疏的總狀花序;小花基部有苞片,劍形,綠色;花被6枚,外輪倒卵形,先端微凹,邊緣有細齒裂,近中央處隆起呈雞冠狀;內輪稍小,狹倒卵形,先端2裂,邊緣有齒裂,斜上開放。花期4月-5月。蒴果長橢圓形,有6線棱;種子多數,圓形,黑色。(見圖1—13)
[生長習性]
原產我國長江以南廣大地區,日本也有。耐蔭,耐寒。散生於林下、溪旁陰濕處。
[栽培技術]
繁殖:分株或播種繁殖。
管理:只要肥沃濕潤的地方,較弱光照就會生長良好。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園林用途]
園林中常栽在花壇或林中作地被植物。 [編輯本段]堇菜科蝴蝶花即三色堇,俗稱蝴蝶花、人臉花、貓兒臉。屬堇菜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三色堇分枝較多,葉互生,基部葉有長柄,葉片近心形,莖生葉矩圓狀卵形或寬披針形,葉緣疏生鋸齒。花徑4-10cm,側向。花有紫、藍、黃、白、古銅等色。花瓣近圓形,不整齊。花期4-6月。果期5-7月,蒴果橢圓形,三裂。 據神話中說,堇菜花本是單色的,由於女神維納斯處於嫉妒心的鞭打,流出汁液才染成了三種顏色,故稱為三色堇。
三色堇原產歐洲,現分布世界各地,為重要的花壇用花,三色堇為波蘭的國花。性耐寒,不耐炎熱。繁殖以播種為主。
[花語]
三色堇:沉思、請想念我 、快樂、無條件的愛、相信就是幸福。 [編輯本段]忍冬科瓊花學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f.keteleeri
英名:Wild Chinese Viburnum
別名:木綉球、聚八仙花
科名:忍冬科
特徵:
半常綠灌木。枝廣展,樹冠呈球形。葉對生,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細齒,背面疏生星狀毛。花序周圍是白色大型的不孕花,中部是可孕花。核果橢圓形,先紅後果。花期4月。果期10月-11月
蝴蝶花是一種草本開花植物的俗稱。這種花包括6個象花瓣的部分組成的花被,3—6個雄蕊,底部包著一個子房。
蝴蝶花是以上帝的使者以及連接地球和其它世界的彩虹而命名的。據傳蝴蝶花曾經救過六世紀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的性命——當時他看到蝴蝶花生長在萊茵河中,於是推測河水很淺,可以穿過去,從而逃脫了敵人的追捕。
蝴蝶花生長於日本、中國以及大部分氣候溫和的國家。蝴蝶花-中葯材 【葯名】蝴蝶花
【別名】鳧翳、鐵扁擔、燕子花、藍花鉸剪、紫燕、豆豉草、開喉箭、過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劍刀草、蘭花草、扁竹、金扁擔、豆豉葉、扁竹葉
【漢語拼音】hu die hua
【英文名】Fringed Iris Herb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ris japonica Thunb.
【功效】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考證】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葯》
【科屬分類】鳶尾科
【拉丁文名】Herba Iridis Japonicae
【主治】肝炎;肝腫大;肝區痛;胃痛;咽喉腫痛;便血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較蔭蔽而濕潤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緣草地。雲貴高原一帶常生於海拔3000-3300m處。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切段曬干。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動植物形態】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莖橫生,竹鞭狀。葉基生,套褶成2列;葉片劍形,長25-60cm,寬1.5-3.2cm,先端漸尖,全緣。花芭高出於葉,花多排成疏散的總狀聚傘花序,分枝5-12個;苞片2-3枚,內含2-4朵花;花淡紫色或藍紫色,直徑約5cm,外輪花被裂片3,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3cm,寬1.4-2c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邊緣波狀,有細齒裂,中脈上有隆起的黃色雞冠狀附屬物,內輪花被裂片先端微凹,邊緣有細裂齒;雄蕊3,花絲淺藍色,花葯白色;子房紡錘形,花柱3,分枝扁平,先端2裂。蒴果橢圓形,長2.5-3cm,直徑1.2-1.5cm。種子黑褐色,為不規則的多面體。花期3-4月,果期5-6月。
【性味】苦;寒;小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出處】《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