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川瀨敏插花

川瀨敏插花

發布時間: 2023-01-02 02:11:02

A. 這花叫什麼花

這個圖片出自,日本「自然野趣流」花藝大師川瀨敏郎的插花藝術,是2012年母親節作品
瓶子是羅馬時代的玻璃瓶,花是日本人叫母子草。
這個在國內名字叫做,鼠麴草
鼠麴草,原名:鼠麴草,別名:菠菠草、佛耳草、軟雀草、蒿菜等,拉丁文名:Gnaphalium affine D. Don 為菊科、鼠麴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徑約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溝紋,被白色厚棉毛,節間長8-20毫米,上部節間罕有達5厘米。葉無柄,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莖葉入葯,為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之尋常用葯,內服還有降血壓療效。
http://ke..com/link?url=Y96lUsz1ZBoX1LrHbRAQu_af-VqboTI_y0acOHwugoFH-cDbogpxjurRNOHq2hFU

B. 「插花」是一種日常,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花道需要形式上的學習,而我理解的日常插花本身是不需要學習的,而是一種習慣。

                                                                                                           ——話畫君

有人說中國古代最時尚的休閑方式是插花、掛畫、點茶、燒香,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中也有記錄「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稱之為宋代「文人四藝」亦稱「四事」,即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

而在我的生活里我覺得「插花」是一種日常,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要買菜也花錢買花,而我平時在家裡的插花並不是花道也不是所屬花藝范疇,我特意給它加了雙引號,「日常插花」。或許有人認為插花是一種高級的藝術,普通人學不來。其實不然,相較於「花道」和藝術插花而言,生活中的日常插花便隨性了很多,從店裡買的鮮花,從路邊採的野花,或是枯樹枝都可以用來插花,只要你喜歡,都可以拿來一試,花不光可以插在花瓶里,也可以裝在盆里、籃里、紙盒或飲料瓶里。

(此圖來自我家先生在外地工作時的一張照片我們叫它一枝獨秀)

日常插花,一兩支也夠,留白和簡潔也是另一種美。

日常插花也可以是干支,野花野草,但我卻不建議大家去買那種去年特別暢銷的大興安嶺的野生杜鵑,因為個別掠奪式的採集,嚴重破壞了森林的生態環境。公園里供人觀賞的花,大家也不要亂摘喔~

每周一花,邂逅生活中的小確幸:當鮮花遇上生活,日子裡跳出美妙的音符。每周一收花、打開花盒已經成為忙碌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也算是在忙碌中擠出一段與自己獨處,親近美好的機會。事實上,這一切似乎可以變得更美,花葉相間,一人一剪,喬思妙搭,插入花器,每一束日常插花作品都會說話,她訴說著我們對美好的嚮往。

打開燈,看見花,房子就變成了家

過去:花是禮物,現在:花是生活

在法國:無鮮花,不生活,鮮花開啟美好的一天

如今,鮮花已成了法國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點綴。那星羅棋布的花店,時而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向你展示它們的千姿百態,時而在曲徑通幽的小巷拐角處突然投入你的眼簾……在熙熙攘攘的地鐵站,你會見到阿拉伯人的鮮花攤,20法郎一束,用漂亮的包裝紙包著...

我認為插花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態度。

我喜歡西式日常插花的自由和奔放的色彩,同時也喜歡中式插花和池坊花道中苛刻的形式,和草木呈現的自然的姿態。我稱之日常插花無用即有用,然而更深刻的花道對我的影響和感悟卻不足以用語言來表達。用古人的意境傳達既是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界,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學習、精進。我喜歡插花源於喜愛,我喜歡池坊花道,源於喜歡她的靜謐和簡凈,插花人的心境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特別喜歡的一個插花師是日本的川瀨敏郎,他有著多年的池坊插花經歷,他的插花中有著一種古老的禪意,常被人當做對四季更迭、時間流逝的一種冥想方式。

川瀨敏郎在插花

在路邊看到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通過插花竟然也能呈現出一種崇高的姿態,這如何不使人欣喜呢?                                                                                        ——川瀨敏郎

川瀨敏郎的一日一花

End

···········································································································································

西式、中式、日式插花各有特點

西式插花:1.用花數量比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2.注重幾何構圖,比較多的講究對稱型的插法,有雍容華貴之態;3.色彩力求濃重艷麗創造出熱烈的氣氛。

中式插花:1.追求花材的自然美,意趣美;2.善用本木花材,採用不對稱構圖形式;中式插花延伸流派:中華花藝、人文花道、枯山花道。

日式插花:為什麼沒有寫日式插花的特點?因為她起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後來傳到日本,被日本的新興花道流派所吸收研究,根據樣式和插法不同創立了不同流派,和中式插花有很多相似之處,主要代表是池坊、小源流和草月流。下面圖片是池坊花道的三種風體:立花、生花、自由花。

立花

生花

自由花

小源流

草月流

C. 佳人孑然無依,更加惹人憐愛怎樣理解

沒有依靠。讓人心疼。
美麗的女孩一個人,沒有人可以依靠,惹人憐愛的意思是說能特別的招惹人憐惜和喜愛。
川瀨敏郎所追求的境界,就如同光源氏在《源氏物語》中所說的:「佳人孑然無依,更加惹人憐愛。」
川瀨敏郎作為國際上知名的插花大師,他在插花藝術上也極力追求「寂」美。

D. 「瓶花」之意趣

北宋以來,「瓶花」漸成專有名詞。案頭枕畔、文人雅客的世界裡時時可見它的婀娜身姿。

村居何所樂,我愛讀書堂。

階草侵窗潤,瓶花落硯香。

憑欄看水活,出岫笑雲忙。

野客時相過,聯吟坐夕陽。

    皇佑元年(1049)進士俞瑊的《山中別墅》出現了「瓶花」的身影,他的村居苦讀生涯里,因這瓶花而多了無限的幽雅。

  《西湖老人繁勝錄》里,「瓶花」已散入千家萬戶,成為一時風尚。 「雖小家無花瓶者,用小壇也插一瓶花供養。蓋鄉土風俗如此。尋常無花供養,卻不相笑,惟重午不可無花供養。」南宋端午時節,家中若無瓶花供養,竟然會被人嗤笑,今人聽來真是有些愕然了。

  今天的人們看盡西洋東土,異派紛呈,各有擁躉,每個人都有其抉擇和偏好。而流傳了千年的瓶花,究竟是什麼樣子?是手執一枝,或采滿把;抑或是枝柯奇古,簇簇像生?

古人之見解我們略作分享:

  袁宏道主張「置瓶忌兩對,忌一律,忌成行列,忌繩束縛」,要「高低疏密,如畫苑布置方妙」。

  張謙德高濂則主張「止插一枝,須枝柯奇古,屈曲斜裊」,「若插二種,須分高下合插,儼若一枝天生者,或兩枝彼此各向,先簇簇像生,用麻繩縛定插之」,「全得畫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沈復則進一步在技法上提出了自己的經驗:「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甚至提出了「嵌以磚石」的「折梗打曲」之法。若不依法而行,依其梗之直者入瓶,勢必要「枝亂梗強,花側葉背,既難取態,更無韻致矣」。

《花九錫》中前五錫,「重頂帷、金錯刀、甘泉、玉缸、雕文台座」是物的方面的插貯安置;後四錫,「畫圖、美醑、翻曲、新詩」所要達到的目的,才是詞人前面鋪陳而來的最終效果:且圖教夢魂旖旎。

  沈三白《浮生六記》雲:「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必先執在手中,橫斜以觀其勢,反側以取其態。相定之後,剪去雜枝,以疏瘦古怪為佳。」陳淏《花鏡》談到折枝之法時雲:「取初放有致之枝,或一二種,比枝配色,不冗不孤,稍有畫意者方剪而燔其折處插之。」如此,方是著意收拾。

……

  大家看過川瀨敏郎的《一日一花》,其中用的都是非常簡單的大自然中野生的植物,有花,有果,有葉,有根,都可以拿來插花,非常的簡單,但是插出來非常的美,讓我們能領悟到美,甚至是人生的思考,生命的哲學。它反映的是你的心態,你的素養,你的審美。從這個角度來說,插花的成本是很低的。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插花又是昂貴的,它是你的審美的外化,修養的外化,那麼,如何學習、研究,以提高自己的審美和素養,成為一個有審美能力的人,這才是最貴的。你要讀好多的書,花好多的時間去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投入時間、金錢,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審美能力的人,這才是最貴的。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慢慢得到快樂,得到愉悅,自己的人生從此不再一樣。

  插花是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的,它是用來美化我們的辦公桌,我們的居室,我們的工作空間。你身邊的墨水瓶、玻璃杯、早餐盒、咖啡杯、礦泉水瓶子都可以用來插花。馬路邊的野草、園林工人剪下來的枝子,花市上的花材都可以用來插花。插花可以很簡單,可以因陋就簡。出差的時候,若沒有專業的剪刀,我常用酒店的水果刀,也可以插花。工具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幫助你來完成你的工作。材料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心態,享受生活,插花只是你生活的一個小部分。

    日本吉田泰尼《花道的美學》寫到:「將自然樸素的花草剪切下來進行插花的時候,因為結束了花草存活的生命,所以應該將插花人的生命注入花草之中,這是從事插花藝術的使命。」

    每位侍花人的作品都凝聚了他對藝術的領悟,對生命的關照。

E. 佗寂怎麼解釋

佗寂日語譯為侘び寂び,侘寂追求無需繁華,不要裝飾。

侘寂也會被人們理解成中國回的禪意,人們很容易想答到日本寺廟,寺廟里爬滿青苔的石燈,以及經歷幾百年風雨的,外表毫無塗漆保護的木柱。

侘寂直指事物的「本源",如未雕琢的璞玉,未上漆的木頭和未被社會化的我們,重視事物最原始的模樣,是一種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朴的內在,並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本質的美。

(5)川瀨敏插花擴展閱讀:

緣由

佗寂美的意涵,得先理解日本的幾種基礎美學開始,精研日本文化二十餘年的陳慶彰說,首先是都美,也就是受中國唐代影響的宮廷之美,標榜燦爛絢麗與金碧輝煌,其次是日本傳統的清美,這是一種受大自然啟發的清新之美,特色是清爽、自然,還有一種傳統的簡約美,強調簡單俐落的造型。

而佗寂之美,就是日本人在外來的都美與本土的清美、簡約美等多重文化激盪沖突之下的產物,由16世紀茶聖千利休總集大成,透過茶道空間與儀式來具體呈現 Wabi-sabi之美,並且為其定調。

F. 書單合集 ▏茶界如雷貫耳的5本花道書籍,氛圍必備

君子四雅:焚香、品茗、插花、掛畫。

焚香重在「香」之美

品茗重在「味」之美

插花重在「色」之美

掛畫則重在「境」之美

對於茶這種注重體驗感的行業來說

配上與之契合的插花

或是搭配一兩本花道的書

都會使飲茶變得更為雅緻,

從而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感,增加回頭率。

1、《 一日一花 》

【內容簡介】

每天一個古老的器皿配上時令的花葉和作者的寄語。366個作品野趣中充滿了寧靜和雅緻,在「空」和「寂」中給人一種生命的啟示。作者是日本當紅花藝大師川瀨敏郎,「自然野趣流」的代表人物。他的插花傳承了日本傳統花道的精髓,卻又充滿新意。在《一日一花》中,川瀨敏郎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2、 《 四季花傳書 》

【內容簡介】

 

繼《一日一花》之後,日本花道大師川瀨敏郎又推出《四季花傳書》。山茶花紫羅蘭、水仙、芭蕉、朝顏……川瀨敏郎以每月一花的形式,花了2年時間,從歷史、文化、藝術、美學的角度闡述他的花藝。同時從四季不同花草的插法,到花剪的使用、器皿的選擇,細致入微地介紹了生活中的插花指南。

3、《 日式花道 》

【內容簡介】

本書不是一本詳盡無遺的教科書,也不能把讀者變成花道大師。本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 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花道的設計 ,以便讀者可以自己完成簡單的造型。作者師從小原流,對花道藝術領悟頗高,多次在切爾西花展上獲獎。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書中所有花道作品均拍攝於英國,所用花材來自於周邊的花店、倫敦的考文特花卉市場以及作者的花園,因此你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這些迷人的花和枝丫。希望你能在這本書里找到花道的樂趣。

4、《 靜香的花道生活:日式小原流花道技藝入門》

【內容簡介】

小原流花道是日本花道中流傳最廣,技法簡單,最親民,最適合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流派。本書教授日本小原流花道的技法和在生活中的應用,作為擴展閱讀,了解日本小原流花道的特色與魅力。

5、《 瓶花譜瓶史 》

【內容簡介】

插花,不單充滿技術細節,其中亦有細膩的趣味。明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堪稱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典籍的雙璧。《瓶花譜》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貯、滋養、事宜、花忌、護瓶等八節;《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擇水、宜稱、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賞、監戒等十二節。二者文字和觀點不乏重合處,但因循承續中各有千秋。本書附有專業學者校點、注釋、翻譯和點評,並配以精美插圖,圖文相得益彰。

G. 川瀨敏郎的人物生平

川瀨敏郎1948年生於京都,自幼師從最古老的「池坊」花道。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畢業後,前往巴黎大學留學,回國後不拘泥於流派,回到花道的原點自由創作。
川瀨敏郎的插花藝術講究順其自然,任何物品都可以作為花器。如銅盆鐵缽或陶瓶瓷罐,以及木材與竹子的一部分,甚至是廢舊的物品都可以。花器不僅僅只是用來插花,它也是花道作品完整的一部分。
日本人的愛花意識,與西方插花藝術不同,日本的花道強調插花的線條美,使美麗的鮮花更溫馨、更富於哲理。插花人並不要求花的華麗與嬌艷之美,但求野趣自然簡朴。在日本,花道不是單純的插花,而與道德修養聯系在一起,因此又被推薦為家庭主婦的「必修科目」,這是日本花道的突出特點。所以,花道既是一種室內陳設藝術,又是一門培養人的品德與修養的一項技能,花道的藝術造型非常講究,也是花道藝術的精髓,它由象徵「天、地、人」的三條線作為基本格式,最高的一枝為天,也是整體花束的基礎,最低的一枝為地,中間的一枝為人,力求均衡和比例統一的造型美,充分體現出禪宗的「天人合一、寧靜致遠」 思想境界 。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的思想,始終貫穿於花道的仁義、禮儀、言行以及插花技藝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韻之中。
川瀨敏郎的插花藝術被人們當作針對四季的轉換、時間和變化進行靜思冥想的一種形式。日本插花藝術由於受神道教的影響,以及與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的緊密關 聯,使得日本插花藝術具備了深刻的精神內涵。他的插花藝術無約定俗成的清規戒律,就看你當下是否「覺悟」, 看你有沒有慧眼和禪心,是每個人心中流露出的天然智慧,不須刻意修飾,各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不同的人因生活經歷之差異,各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所領悟 的境界也各不相同。

H. 一日一花是什麼花

《一日一花》是日本著名花藝大師川瀨敏郎的作品。起初是在網路上連載的專欄,內後來匯編容成書籍。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川瀨敏郎從2011年6月開始的一年,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並持續在網上連載「一日一花」專欄,廣受好評後匯編成這一冊精美的圖鑒。

川瀨敏郎的這部作品,帶著濃濃的禪意,425種來自山野的花草成為了視野中的主角,簡約中浮現一種枯寂之美。路邊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通過插花,竟然也能呈現出一種崇高的姿態,構成一種素美的精緻。一年四季366天,川瀨敏郎用感官上最干凈簡約的方式,呈現生命最本質的元素。

(8)川瀨敏插花擴展閱讀:

川瀨敏郎1948年生於京都,自幼師從最古老的「池坊」花道。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畢業後,前往巴黎大學留學,回國後不拘泥於流派,回到花道的原點自由創作。著有《一日一花》《四季花傳書》《花會記》等。

川瀨敏郎擅長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簡約中有一份枯寂之美。他的花藝有 著濃厚的禪意,常被人當作對四季更迭、時間流逝的一種冥想方式。

I. 插花技巧書籍

插花技巧書籍推薦

插花,或花道之初,就是希望通過這門藝術、生活方式,來陶冶和共鳴。我為大家整理的插花技巧書籍推薦,希望大家喜歡。

1、 《四季花傳書》:

【作者】: [日]川瀨敏郎

【出版】: 浦睿文化 / 湖南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日本當代花道第一人川瀨敏郎

川瀨敏郎的插花經過歲月的磨礪,從年輕時代華麗的形式美精煉到後期侘寂美學的質朴。在作品中強調一種「不依託於外在」的缺、拙、澀之意境,正如日本花道回歸人的內在,呈現完整的生命之美。

山茶花、紫羅蘭、水仙、芭蕉、朝顏……川瀨敏郎以每月一花的形式,花了2年時間,從歷史、文化、藝術、美學的角度闡述他的花藝。同時從四季不同花草的插法,到花剪的使用、器皿的選擇,細致入微地介紹了生活中的插花指南。

2、《一日一花》:

【作者】: [日]川瀨敏郎

【內容簡介】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川瀨敏郎從2011年6月開始的一年,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並持續在網上連載「一日一花」專欄,廣受好評後匯編成這一冊精美的圖鑒。

366個作品野趣中充滿了寧靜和雅緻,在「空」和「寂」中給人一種生命的啟示。在《一日一花》中, 川瀨敏郎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3、《瓶花譜 瓶史》

【作者】: [明]張謙德袁宏道著 / 張文浩孫華娟編著

【出版】: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插花,不單充滿技術細節,其中亦有細膩的趣味。明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堪稱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典籍的雙璧。《瓶花譜》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貯、滋養、事宜、花忌、護瓶等八節;《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擇水、宜稱、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賞、監戒等十二節。二者文字和觀點不乏重合處,但因循承續中各有千秋。本書附有專業學者校點、注釋、翻譯和點評,並配以精美插圖,圖文相得益彰。

4、《拈花》

【作者】:薛冰

【出版】:山東畫報出版社

【副標題】:四時瓶插今古花道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介紹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以及花道。不同於市面上流行的花藝展示和技法,中國古代傳統插花,又名「瓶花」,有著獨特的'傳統和講究,本書首次系統梳理了中國的插花理論和插花文化史,對插花藝術的源流和意趣,都有獨到和詳盡的闡發。

所謂花道,其主體並非花材或插花作品,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創造。任何植物、任何容器都可用來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創作。

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以求達到「靜、雅、美、真、和」的意境,首先是一種道意;目的在於逐步培養插花人的身心和諧,培養插花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日本花道先後產生了多種流派,每個流派雖各有千秋,但在這一點上是相通的。當代插花也認為,插花是用心來塑造花型、用花型來傳達心態的一門造型藝術,它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以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插花的本旨,是各人按照自己的心意,重新安排花卉的形態與組合。人以萬物之靈自居,慣欲令天下萬物,皆為我所用。偉人以改造世界、改造他人世界觀為己任;窮酸文人則只能改造些野草閑花,或曲折為盆景,或剪裁為瓶花。人心不同,性情各異,所愛非一,本來無所謂程式;然而正是程式的出現,完善、打破與重建,使插花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

5、《中國插花史研究》

【作者】: 黃永川

黃永川,台灣嘉義人,一九四四年生,先後畢業於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九年考取公費留學英國大英博物館,從事博物館學及美術史之專題研究,除擅長美術文物史及國畫創作外,兼治中國插花藝術史論。

插花為中國傳統生活藝術,影響日韓甚深,卻被國人所忽略。黃氏深感於此道之重要,潛心研究,史論與技術並行,先後著有《中國古代插花藝術》《中國古典節序插花》《中國茶花之道》《中國插花藝術》《瓶史解析》《瓶花譜解析》《采芹齋花論》等書,部分被選譯為英日文等傳世。

【出版】: 西泠印社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斷代史的體例,從先秦詳述至清代,既旁徵博引其他古籍,又有具體的花器、花品、插花技術的介紹,史料夯實。

這里摘引一段,作者復興傳統花藝的心念由此可見。

「插花藝術為中華民族最優美的文化表現之一環,其肇端始於六朝時代,盛行於唐宋兩朝,迨至明季以降,花學成立,並傳介於日韓諸國,惜自清代政經衰疲而一蹶不振,至今國人提到插花,竟至完全陌生的地步,令人惋惜!」

6、《文人花》

【作者】: 黃永川

【出版】: 山東畫報出版社

【內容簡介】

插花藝術在中國歷史上原是重要的生活藝術之一,但歷來從事者多,研究者少,因此明代人說:「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明代以後,尤其萬曆以降,研究漸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張謙德的《瓶花譜》與袁宏道的《瓶史》,這也成為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兩部最經典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既是對前代中國人對插花藝術的總結之作,更是反映明代文人插花的「聖經」式著作。

7、《中國插花》

【作者】: 北就插花藝術研究會「中國插花」編委會

【出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介紹中國插花藝術的專著。它較一般插花著作有如下特色:一、以簡練的文字、優美的歷史畫頁,表述了中國插花的產生、發展歷史簡況;二、對中國插花的風格、特點、構圖與陳設作了精闢論述;三、把我國聞名於世的插花經典著作《瓶史》、《瓶花譜》全文首次介紹給讀者;四、在100幅彩色插花佳作中,既有我國古代傳統插花的繼承與借鑒;又有強烈現代氣息的創新與發展。

8、《中國傳統插花系列教程》

【作者】: 王蓮英

【副標題】:研習初級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插花系列教程-研習初級》,本書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插花的概念,基本構圖形式及其示範,基本構圖形式在盤花、瓶花、籃花、缸花、碗花、筒花中的應用等相關內容。

9、《花道的美學》

【作者】: [日] 吉田泰巳

【出版】: 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花道形成於日本中世,而佛教與花道戚戚相關——佛教不僅對於插花藝術,對於現在被認為是日本傳統藝術的能、歌舞伎、茶道、庭園建築等而言,都是其精神上的寄託。優秀的插花作品,都表現得非常寂靜,稍不留意就很容易會被忽略。但是,看似平凡毫不顯眼的作品,其深處卻隱藏著作者那洶涌澎湃、跌宕起伏的意念,當我們與這種精神意念相遇的時候,就能發現古典插花作品的本質。插花藝術的本質就在於表現生命短暫而艷美的鮮花在凋謝時的心境。

10、《日式花道》

【作者】: 安琪拉· 澤野 (小原流花道大師)

【出版】: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日式花道》不是一本詳盡無遺的教科書,也不能把讀者變成花道大師。本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向讀者這門藝術,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花道的設計,以便讀者可以自己完成簡單的造型。

《日式花道》中所展示的所有花道作品均拍攝於英國,所用花材來自於周邊的花店、倫敦的考文特花卉市場以及安琪拉·澤野自己的花園。因此讀者在當地找到這些迷人的花和枝丫並不困難。但別忘了,想要完全重新再做一個同書中一模一樣的造型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插花造型。每個人在作品中都融入了自己的個性。作者衷心希望讀者能和我一樣,在製作花道作品中得到樂趣。

除了極富意境的美的享受之外,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花材的來源與造型的獨特性。學習其信手拈來的花藝創作的自然與從容,而非具體的一招一式,將精髓融入到生活中慢慢實踐,才會出來自己的真知與創作。

;

J. 川瀨敏郎的川瀨敏郎與「一日一花」

川瀨敏郎自序
「一日一花」的想法緣來已久, 我曾經構思像寫花卉日記那樣, 每天插一枝花。後來不知何時卻被我忘卻。再次想起它的時候, 大概是我創作《四季花傳書》之時。
《四季花傳書》是我十多年前在《藝術新潮》連載的單篇匯編,主要收錄了「投入花」這種形式的插花,我在「投入花」中使用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我的足跡遍布山野,在尋尋覓覓中,發現那些被鳥啄蟲蛀、風雨侵蝕、瀕臨枯萎等生死隨緣的花草,比美麗綻放的花朵更加引人入勝,感覺心靈之窗被開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真正體會到插花的喜悅。
在路邊看到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通過插花竟然也能呈現出一種崇高的姿態, 這如何不使人欣喜呢?在插「投入花」時,要將心儀的花草迅速地採摘下來,立刻插入水裡。這個過程不只是在意花草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其內涵的神韻,只有在此可略加些許人為的雕飾。
從年輕時開始,我也插與「投入花」截然不同的樣式—「立花(Tatehana)」。在《四季花傳書》出版數年後,我開始在同一刊物上連載《立花的神話》。在室町時代,「立花」是作為書院壁龕的裝飾花而產生的樣式,是插花(Ikebana)的原型。這篇連載試圖探究從立花樣式追溯「日本之花」的古典內涵。古代日本的「立」之行為不僅限於花,還具有祈神的意思。最初的「立花」應該大致等同於神佛。
實際上,立花,就是在器皿中將花「固定住」的意思。固定花草完全是人的行為,因此各種技巧應運而生。這種由競爭人為技巧相繼產生的各種插花形式,最終形成了近代的插花。
我認為,日本從古至今一直是一個未經人工雕琢的自然之邦,崇尚「素」之美的心情大概也源於此吧。在這樣花草環繞的生活中所衍生出的「投入花」便是「素」之花,即不添加任何人為因素、展現草木花自然姿態的插花。發掘出「投入花」的美與靈魂的是侘茶的茶人。
所謂「素」,即添一分則嫌多、減一分則嫌少的極致之美。在這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的「一日一花」過程中, 我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我接觸過的草木花雖然有限,卻讓我再次驚嘆於這片土地上孕育的繁花之艷麗和豐盈。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到插花的根本便是對大地的祝福。
《一日一花》雖然以一年為限,但是對於我來說, 它並沒有結束。我的「一生一花」在繼續。

熱點內容
花卉綠植盆栽百貨 發布:2025-09-21 03:05:47 瀏覽:613
茶山荷花池 發布:2025-09-21 03:04:41 瀏覽:260
滿牆綠植 發布:2025-09-21 02:58:35 瀏覽:298
阿狸h情人節攻略 發布:2025-09-21 02:49:21 瀏覽:995
水仙花綠植 發布:2025-09-21 02:45:44 瀏覽:797
養成盆景 發布:2025-09-21 02:42:48 瀏覽:579
可愛花語頭像 發布:2025-09-21 01:38:54 瀏覽:993
青蘋果花語 發布:2025-09-21 01:36:54 瀏覽:118
女人夢到綠色盆栽茂盛 發布:2025-09-21 01:29:38 瀏覽:983
七夕霧水 發布:2025-09-21 01:24:52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