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色彩構成
❶ 色彩構成要畫一個花卉剪影素材的三朵花,一幅冷色調一幅暖色調。什麼花比較好畫呢
可以用黃的明度變化,另外,看是那種黃,不要選太明亮的,稍濃點的,譬如各回種雛菊,用中黃答變化;藍色調的畫也可以用滿紙的小雛菊,有空間變化的,大大小小的,用明度變化;其實,可以稍微加一點色相變化,老師是不會介意的,中黃加一點土黃加一點淺黃或檸檬黃;有明度變化的鈷藍/湖藍帶點群青都可以,只要色調統一應該沒問題,加油!
❷ 花葉芋的外形有哪些特徵
花葉芋又名彩葉芋,為天南星科多年生塊莖花卉。株高30~50厘米。葉片長心形或盾狀箭形,有細長的葉柄。葉片的顏色和花紋非常豐富而美麗,在綠色的葉面上生有白色、紅色、粉紅色、褐色等各種彩色斑紋和斑塊。色彩和斑紋的變化因品種而異。原產南美洲。
花葉芋
性喜溫暖、多濕與半陰環境,忌強光直射及空氣乾燥。適宜其生長的溫度為21~27攝氏度,不耐寒,要求含腐殖質較多和疏鬆肥沃的土壤。盆栽用腐殖土或泥炭土加1/5河沙和少量基肥配成,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6份、園土2份、河沙2份混合配製,另加少量骨粉作基肥。生長期間澆水、施肥要適時適量。春、夏季生長旺季,一般每隔7~10天施一次復合液肥或全元素化肥,則葉色鮮艷。若施氮肥過多,葉片上的彩斑就會退色,影響觀賞效果。施液肥時切忌沾污葉片,以免焦葉。春、秋兩季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若澆水過多而又排水不暢時易導致塊莖腐爛;如澆水過少,盆土乾燥,易造成葉片凋萎。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正值花葉芋生長旺盛期,除澆水要充足外,還需每天向葉面上噴水和向花盆附近地面上灑水2~3次,以利降溫增濕,這對保持葉片姣美至關重要。秋季是塊莖生長發育階段,此時需要增施磷、鉀肥,促進塊莖生長。
秋末氣溫降至15攝氏度以下,葉片開始發黃並逐漸進入休眠期,這時要減少澆水,促使塊莖進入休眠期。光照要適宜,花葉芋喜歡半陰,怕強光,它要求的光照強度比一般耐陰的觀葉植物要強些。光照太弱,植株易徒長,葉片細弱瘦長,並易失去艷麗的色彩和光澤;但光照也不能太強,花葉芋如受到強光直射,嫩葉常易被灼傷,影響觀賞。不同品種間需要的光照條件略有不同。生有紅色斑塊、色彩艷麗的品種,需光照多些。若光照不足,彩斑就會退色。葉片薄的白色品種需光照少些,光強易傷葉。
夏季宜將花盆放室內通風良好的明亮光線處,防止強光直曬。春、秋兩季可放在半陰處,以利保持葉色艷麗。如有花莖抽生,要及時剪除,減少養分消耗,以免影響葉片生長。平時發現有變黃下垂的老葉時要隨時摘除,以利萌發新葉。
花葉芋葉色以紅、粉紅、白、綠等色彩構成多種天然圖案,絢麗多彩,是世界上最為流行的一種觀葉花卉。盆栽宜放在廳堂、居室、辦公室、賓館、餐廳等處。夏季其葉色五彩繽紛最為迷人。由於花葉芋的葉片艷麗多彩,也是插花的優良材料。
❸ 三大構成線的構成春夏秋冬
三大構成線的構成春夏秋冬,可以通過不同的植物、動物和色彩來體現。
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生命力頑強,能耐半陰,不耐寒。7至8月落葉休眠,在休眠期鱗莖的生長點部分進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適於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喜肥沃的砂質土壤。生長前期喜涼爽、中期稍耐寒、後期喜溫暖。因此要求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春秋季多雨的氣候環境。
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向陽處給予充足的光照。因為植物需要通過葉綠素經過光合作用提供養分,這樣才可以使水仙花葉片寬厚、挺拔,葉色鮮綠,花香撲鼻。反之,則葉片高瘦、疲軟,葉色黃,甚至不開花。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沖積沙壤土為最宜,pH在5至7.5時均宜生長。
開花店了,容易嗎?就是如果是養花的話,就是好學嗎?就是你內就是零基礎的,想容學一下花藝就是然後開一家自己的花店,對這個行業不了,就是花藝好不好學?就是可以繼續嗎?我覺得這種情況如果你不懂這個行業的話,我覺得除非是你有很好的經濟基礎,未來之間投進去,可能會虧本,也是有可能的,因為零基礎的話,我覺得沒想涉足的話,最好是有一些經濟基礎作為保證,不然到時候可能累的也是自己。
❺ 畫二維花朵,用何種構成形式
畫二維花朵,用的構成形式是平面構成
二維形態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和力學基礎進行編排與組合的構成形式。在設計類基礎課程教學中,我們最熟知也是最重要的學科其中之一——「三大構成」,其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與立體構成,而二維形態構成即三大構成中的「平面構成」。
二維形態構成是現代藝術設計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設計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能。「構成」是一種造型概念,二維形態構成主要通過對不同視覺元素進行符合形式美法則的編排,從而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傳達所對應的信息。
❻ 園藝專業要開哪些科目
主要課程:
土壤學、園林繪畫技巧、園林制圖、花卉學、草坪學、園林樹木學、園林植物育種學、園林植物栽培學、園林病蟲害防治、園林工程、園林規劃設計、園林綠地規劃設計
選修課。
藝術觀摩、攝影、書法、文學、經濟法概論、各國園林觀摩。
素描、色彩、速寫、平面構成、色彩構成、中國傳統道德
。
❼ 逆光攝影四大藝術效果
導語 :逆光是一種具有藝術魅力和較強表現力的光照,它能使畫面產生完全不同於我們肉眼在現場所見到的實際光線的藝術效果。它的藝術表現力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逆光攝影能夠增強被攝體的質感。
特別是拍攝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如花卉、植物枝葉等,逆光為最佳光線。因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光物體的色明度和飽和度都能得到提高,使順光光照下平淡無味的透明或半透明物體呈現出美麗的光澤和較好的透明感;另一方面,使同一畫面中的透光物體與不透光物體之間亮度差明顯拉大,明暗相對,大大增強了畫面的藝術效果。
第二,逆光攝影能夠增強氛圍的渲染性。
特別是在風光攝影中的早晨和傍晚,採用低角度、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逆射的光線會勾畫出紅霞如染、雲海蒸騰,山巒、村落、林木如墨,如果再加上薄霧、輕舟、飛鳥,相互襯托起來,在視覺和心靈上就會引發出深深的共鳴,使作品的內涵更深,意境更高,韻味更濃。
第三,逆光攝影能夠增強視覺沖擊力。
在逆光拍攝中,由於暗部比例增大,相當部分細節被陰影所掩蓋,被攝體以簡潔的線條或很少的受光面積突現在畫面之中,這種大光比、高反差給入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產生較強的藝術造型效果。具體地說,首先,它能使背景處於背光之下,曝光不足,使背景得到凈化,從而獲得突出主體的效果;其次,它能生動地勾勒出被攝體清晰的輪廓線,使主體與背景分離,突現被攝體外形起伏和線條,強化被攝體的主體感;再次,它能深入地刻畫人物性格,由於整個畫面受光面積小,面部與身體的大部分處於陰影之中,形成以深色為主的`濃重低調畫面,有助於表現人物深沉、含蓄、肅穆或憂郁的性格。同時,由於影調反差對比度較大,明暗光線布局強烈,既可使人物面部的某些欠缺藉助強光加以沖淡,又可利用背光的暗影予以隱匿,以取得揚長避短之效。
第四,逆光攝影能夠增強畫面的縱深感。
特別是早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攝,由於空氣中介質狀況的不同,使色彩構成發生了遠近不同的變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飽和度高,背景色彩飽和度低,從而造成整個畫面由遠及近,色彩由淡而濃,由亮而暗,形成了微妙的空間縱深感。
❽ 色彩構成和空間有哪些聯系
色彩在裝修中不僅能帶來美好的視覺體驗,還可以彌補空間的先天不足。通過引導業主的心理變化,讓低矮的房間看上去軒敞,狹窄的房間給人開闊感。這就是色彩的神奇魅力,也是色彩設計師的關鍵性所在。 他不僅要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好色之徒」,還必須對空間結構、顧客心理把握得准確到位,這樣才能讓色彩完全聽從他的「調度差遣」,並最終達到「重點突出、格調和諧」的居室色彩設計要求。
色彩設計師應該是一個雜家王斌,上層裝飾設計總監家居時代:色彩設計師在室內設計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王斌:色彩設計是室內設計中最難的部分,如果居室的整體色調搭配失調,這個作品很可能就此功虧一簣,因此色彩設計師的分量不容忽視。假如有條件,最好能將有色彩搭配專業知識的設計師從室內設計中分離出來,但目前國內為了方便整體規劃,普通家裝還是更多採取了室內設計師兼顧色彩設計的方法。家居時代:合格的色彩設計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王斌:首先,對色彩有極高的敏銳度,能夠研究和預測家居色彩的流行趨勢;其次,了解消費者的色彩心理,並擅長引導他們合理的用色習慣;再次,掌握色彩改造空間、塑造形象的技巧。可以說,色彩設計師是一個色彩學、心理學、結構學的雜家。家居時代:在色彩設計過程中,常碰到的難題是什麼?王斌:色彩與傢具、飾品不同,它沒有固定的規則,任何搭配都有可能創意出讓人驚喜的效果。同時,色彩影響著家居的整體氛圍,以及主人的居住心情,因此色彩運用與業主喜好是直接掛鉤的,這就存在著設計師與業主之間的溝通問題。可見,色彩設計師要學會在美學與客戶需求中找一個平衡點,才能最終實現居室協調。□色彩細節牆壁色彩營造氛圍的主角牆壁色彩搭配,在整個室內設計中,最能顯示出空間感和層次感。比如客廳色彩要盡量柔和,餐廳可以跳躍活潑一些,卧室則傾向於寧靜溫馨。通過色彩的變化,不僅有功能分區的作用,還能實現氛圍營造的效果。設計師建議說,通常天花以白色為宜,壁面不妨選用牆紙,能體現更豐富的色彩和質感效果。客廳、卧室用灰色、米色是不錯的選擇,暖色調色彩則適合餐廳使用,比如紅、橙、黃等,能給人溫馨感。但鮮艷顏色要盡可能作為點綴,例如紅+米黃,橙+象牙白,因為如果大面積使用,很容易讓人感覺壓抑、刺眼。傢具色彩根據空間格調做填空題傢具色彩關鍵要與空間格調相協調,如果你的家一片花白,那這道「填空題」就變得趣味十足。設計師有「同色系」和「撞色」兩種建議,也就是說,要麼淺藍、深藍全家出動,要麼紅色、綠色冤家對頭。如果家裡牆壁地板本來就已經花里胡哨,那麼安安分分配上白色或木質傢具就足夠了。也有例外的,比如古典風格,「一沉到底」不用費心;比如現代純色家居,一個色調統領全局;再比如兒童房,彩色傢具能有效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這樣的環境里,色彩搭配可以自由發揮。但需要提醒的是,性別定位必須明確,以培養孩子的個性特徵。飾品色彩一個中心兩個色塊設計師認為,飾品色彩在空間中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居室整體色調濃重,通過飾品的一兩個色塊突出亮點。這種方式就像寫文章,在平鋪直敘中有那麼一點跌宕起伏更容易讓人揪心,讓人看出設計師的靈性所在。其二,居室整體色調明快,幾件色彩鮮亮或穩重的飾品調動居室氣氛,但光彩往往很容易被一片白色淹沒。事實上,前者是室內設計師的最愛,而後者是業主的推崇。因此,如何兼容兩者的審美取向,色彩設計師在其中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
光色並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覺離不開光。
(1)光與可見光譜。光在物理學上是一種電磁波。從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長之間的電磁波,才能引起人們的色彩視覺感覺受。此范圍稱為可見光譜 。波長大於0.77微米稱紅外線,波長小於0.39稱紫外線。
(2)光的傳播。光是以波動的形式進行直線傳播的,具有波長和振幅兩個因素。不同的波長長短產生色相差別。不同的振幅強弱大小產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別。光在傳播時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種形式。光直射時直接傳入人眼,視覺感受到的是光源色。當光源照射物體時,光從物體表面反射出來,人眼感受到的是物體表面色彩。當光照射時,如遇玻璃之類的透明物體,人眼看到是透過物體的穿透色。光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物體的干涉時,則產生漫射,對物體的表面色有一定影響。如通過不同物體時產生方向變化,稱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與物體色相同。
2.物體色
自然界的物體五花八門、變化萬千,它們本身雖然大都不會發光,但都具有選擇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當然,任何物體對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實際上不存在絕對的黑色或白色。
常見的黑、白、灰物體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體對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體表面肌理狀態的影響,表面光滑、平整、細膩的物體,對色光的反射較強,如鏡子、磨光石面、絲綢織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鬆的物體,易使光線產生漫射現象,故對色光的反射較弱,如毛玻璃、呢絨、海綿等。
但是,物體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能力雖是固定不變的,而物體的表面色卻會隨著光源色的不同而改變,有時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覺。所謂的物體「固有色」,實際上不過是常光下人們對此的習慣而已。如在閃爍、強烈的各色霓虹燈光下,所有建築及人物的服色幾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顯得奇異莫測。
另外,光照的強度及角度對物體色也有影響。
二、 色立體及表色系
1.色立體
色立體是依據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變化關系,藉助三維空間,用旋圍直角坐標的方法,組成一個類似 球體的立體模型。它的結構經了比地球儀的形狀,北極為白色,南極為黑色,連接南北兩極貫穿中心的軸為明度標軸,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北半球是深色系。色相環的位置則赤道線上,球面一點到中心軸的重直線,表示純度系列標准,越近中心,純度越低,球中心為正灰。
色立體有多種,主要有美國蒙賽爾色立體、德國奧斯特瓦爾德色立體、日本色研色立體等。
2.蒙賽爾表色系
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對比
<一>.色相對比的基本類型
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後,由於色相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色相對比。它是色彩對比的一個根本方面,其對比強弱程度取決於色相之間在色相環上的距離(角度),距離(角度)越小對比越強,反之則對比越弱。
1.零度對比
(1)無彩色對比 無彩色對比雖然無色相,但它們的組合在實用方同很有價值。如黑與白 、黑與灰、中灰與淺灰,或黑與白與灰、黑與深灰與淺灰等。對比效果感覺大方、莊重、高雅而富有現代感,但也易產生過於素凈的單調感。
(2)無彩色與有彩色對比 如黑與紅、灰與紫,或黑與白與黃、白與灰與藍等。對比效果感覺既大方 又活潑,無彩色面積大時,偏於高雅、莊重,有彩色面積大時活潑感加強。
(3)同種色相對比 一種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純度變化的對比,俗稱姐妹色組合。如藍與淺藍(藍+白)色對比,橙與咖啡(橙+灰)或綠與粉綠(綠+白)與墨綠(綠+黑)色等對比。對比效果感覺統一、文靜、雅緻、含蓄、穩重,但也易產生單調、呆板的弊病。
(4)無彩色與同種色相比 如白與深藍與淺藍、黑與桔與咖啡色等對比,其效果綜合了(2)和(3)類型的優點。感覺既有一定層次,又顯大方、活潑、穩定。
2.調和對比
(1)鄰接色相對比 色相環上相鄰的二至三色對比,色相距離大約30度左右,為弱對比類型。如紅橙與橙與黃橙色對比等。效果感覺柔和、和諧、雅緻、文靜,但也感覺單調、模糊、乏味、無力,必須調節明度差來加強效果。
(2)類似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60度左右,為較弱對比類型,如紅與黃橙色對比等。效果較豐富、活潑,但又不失統一、雅緻、和諧的感覺。
(3)中差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90度左右,為中對比類型,如黃與綠色對比等,效果明快、活潑、飽滿、使人興奮,感覺有興趣,對比既有相當力度,但又不失調和之感。
3.強烈對比
(1)對比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120度左右,為強對比類型,如黃綠與紅紫色對比等。效果強烈、醒目、有力、活潑、豐富,但也不易統一而感雜亂、刺激、造成視覺疲勞。一般需要採用多種調和手段來改善對比效果。
(2)補色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180度,為極端對比類型,如紅與藍綠、黃與藍紫色對比等。效果強烈、眩目、響亮、極有力,但若處理不當,易產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協調等不良感覺。
閱讀「色彩與視覺的原理」全文 植物的色彩藝術發表於:2006-07-26 歸類於:色彩構成在園林植物諸造景因素中,色彩最引人注目,給人的感受也最為深刻。色彩的作用多種多樣,色彩予環境以性格:冷色創造了一個寧靜的環境,暖色則給人一個喧鬧的環境。色彩的不同運用會造成不同的園林風格:西方園林色彩濃重艷麗,園林風格熱烈奔放;東方園林色彩樸素合宜,園林風恬淡雅宜,含蓄雋永。色彩有一種特殊的心理聯想,久而久之,則幾乎固定了色彩的專有表達方式,逐漸建立了色彩的各自象徵。有時,一種色彩在世界范圍內有其共同的象徵,有時,其所象徵的東西因民族的習慣、自然環境、信仰、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了解色彩的心理聯想及象徵,有助於創造出符合人們心理的、在情調上有特色的植物景觀。
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充滿刺激性,令人振奮。它意味著熱情、奔放、喜悅、活力,給人以艷麗、芬芳、甘美、成熟、青春和富有生命力的感覺。在我國紅色被視為喜慶、美滿、吉祥和尊嚴,禮儀、慶典和各種民俗文化中多用紅色和紅花。自然界中20%的花屬於紅色系。紅色花朵摻雜在在其他枝葉和背景、前景之中時,對遊人心理易產生比較強烈的刺激,此外紅色可使人感到「真誠和尊嚴,愛情和優美」(歌德贊語),從而使人興奮而鼓動。
具有紅色花系的園林植物有:
海棠花、貼梗海棠、榆葉梅、桃、山桃、李、梅、櫻花、合歡、木瓜、木槿、紫薇、紅花檵木、薔薇、月季、石榴、山茶、杜鵑、牡丹、錦帶花、猥實、紅花夾竹桃、木棉、鳳凰木、刺桐、龍牙花、懸鈴花、錦帶花、扶桑、紅千層、鬱金香、錦葵、芍葯、美人蕉、大麗花、石竹、一串紅、四季秋海棠、晚香玉、菊花、雛菊、鳳尾雞冠、象牙紅、等。
果實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山楂、天山花楸、扁核木、蘋果、、石榴、天目瓊花、山茱萸、衛矛、大葉黃楊、小檗類、水栒子、平枝栒子、枸杞、火棘、櫻桃、金銀木、南天竹、桃葉珊瑚、珊瑚樹、紫金牛等。
秋色葉呈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糖槭、漆樹、黃連木、鹽膚木、火炬樹、花楸、烏桕、元寶楓、、茶條槭、楓香、黃櫨、柿、雞爪槭、山楂、南天竹、石楠、地錦、五葉地錦、小檗等。
春色葉呈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石楠、七葉樹、桂花、臭椿、五角楓、山麻桿等。
干皮為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紅瑞木、血枝棶木、日本四照花、歐洲山茱萸、青刺藤等。
黃色:最為明亮,象徵太陽的光源,所以給人以光明、輝煌、柔和、純凈、活躍和輕快的感受。黃色又具有崇高、神秘、華貴、尊嚴等超然物外的感覺,因此,帝王、宗教系統都以黃色作宮殿、傢具、服飾等的裝飾色。
在自然界中,有28%左右是黃色系的花,而且多數花都有香氣,如,臘梅、桂花、米蘭、黃蘭、木香等,這些黃色的花給人帶來溫馨感。在園林中明快的黃色有獨特的作用,幽深濃密的風景林,使人產生神秘和膽怯感,不敢深入,如在林中空地或林緣配置一株或一叢秋色或春色為黃色的喬木或灌木,諸如銀杏、樺木、無患子、黃刺玫、棣棠等,即可使林中頓時明亮起來,而且在空間感中起到小中見大的作用。
園林中,開黃色花的植物還有:
欒樹、蠟梅、染料木、連翹、迎春、金鍾花、蠟瓣花、錦雞兒、香茶藨子、山茱萸、金絲桃、金老梅、金縷梅、黃蟬、黃杜鵑、金鏈花、大麗花、金盞菊、向日葵、金蓮花、一枝黃花、大花萱草、黃菖蒲、菊花等
果實呈黃色的有:銀杏、梅、杏、梨、佛手、木瓜、金桔、柚子、沙棘、枇杷、芒果等。
秋色葉呈黃色的有:銀杏、洋白蠟、無患子、鵝掌秋、欒樹、麻櫟、栓皮櫟、烏桕、元寶楓、水杉、金錢松、白樺等。
藍色:是天空與海洋的顏色,給人以深遠、清涼、寧靜的感覺。藍色是典型的冷色和沉靜色,在園林中,藍色系植物宜用於安靜休息區,老年人活動區。園林植物中開藍色的花不多,而且深藍的尤少,開花期多在夏季,,恰好用冷色來驅除酷熱。
開藍花的園林植物有:飛燕草、烏頭、風信子、耬斗菜、馬藺、八仙花、鳶尾、藍花楹、婆婆納等。果實呈藍色的園林植物有:海州常山、十大功勞等。
白色:象徵著純粹和純潔,表示和平與神聖。白色的明度最高,人看到白色易產生純凈、清雅、神聖、安適、高尚、無邪的感覺,使人肅然起敬。白色可使其他顏色淡化而使人有協調之感,如在暗色調的花卉中,混入大量白花,可以使色調明快起來;色彩對比過強的花卉配置中,加入白色,可使對比趨向於緩和。單獨成片的白花有時因過於素雅而有冷清甚至孤獨、肅然之感。
開白色花的園林植物有:白玉蘭、流蘇、刺槐、鵝掌柴、楤木、燈台樹、馬醉木、白丁香、白檀、接骨木、糯米條、溲疏、山楂、李、白花山桃、白花山碧桃、天目瓊花、木本綉球、香莢蒾、歐洲莢蒾、山梅花、木天蓼、照山白、珍珠梅、梨、杜梨、綉線菊屬、白蘭、海桐、洋蒲桃、、白千層、珍珠花、笑靨花、風箱果、白鵑梅、太平花、照山白杜鵑、白玉棠、多花栒子、八角金盤、茉莉、紅瑞木、金銀木、絲蘭、雞麻、霞草、玉簪、晚香玉等。
干皮為白色或灰白色的園林植物有:白樺、垂枝樺、白皮鬆、二色莓、銀白楊、毛白楊、新疆揚等。
綠色:兼備了藍色的深遠和黃色的明快感,象徵著生命的色。人們在心理上對綠色的感應是和平、安定、清新、充滿活力、豐滿而有希望。綠色是大自然中雋永的底色或稱「基調」,大自然遼闊的地面正是統一在它的基調之中。
大自然賦予了植物葉片豐富多變的綠色,如淺綠、嫩綠、鮮綠、濃綠、黃綠、褐綠、藍綠、墨綠、灰綠等。將不同綠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麗的色感。植物的花色和秋色葉雖豐富多彩,但觀賞期較短,因此,植物景觀設計中,不同綠色調的巧妙布置是較為明智的做法。
以上僅討論了太陽光譜中最基本的三原色—紅、黃、藍和植物中最多見的綠色和白色。其實,植物色彩(尤其是花的色彩)是變化多端的。它們的色彩有如下特點:
(1)表裡不一,如紫玉蘭的花瓣外面紫色,裡面白色。
(2)內外有別,如大部分的菊科花卉外輪的舌狀花為一種顏色,中間的管狀花為另一種顏色,如黑心菊、松果菊、天人菊、蛇目菊、勛章菊等。
(3)變化多端,同一種花卉,花型、花色並不一致,如天人菊的外圍舌狀花有時為舌狀,有時為五裂漏斗狀。還有些花卉開時為一種顏色,到後來又變成另一種顏色。如八仙花屬好幾個種都是先開白花,後變淡藍及淡紫色;海仙花初開時為黃白色,後漸變紫紅色;金銀木花冠白色,後變黃色;獼猴桃的花常由白色變橙黃色。
(4)異彩紛呈,很多花卉是幾種顏色相混雜的,有的是按某一規律交錯在一起,如木槿的淡紫色花均具紅色花心,但也有些花卉並無一定規律,如碧桃品種「灑金碧桃」、「五寶桃」,一株上開白、紅、粉幾種顏色的花,或一朵花有兩種顏色,或一個花瓣上出現兩色。以上舉出花朵色彩混雜多變的情況,說明開花時給予人們心理上的感覺很難捉摸,只能以開花期間主要色調所能引起的感覺為准,所以一種花最好集中成片種植才能產生色塊的整體影響,使心理產生聯想、回憶。
❾ 春夏秋冬色彩構成是什麼
春夏秋冬色彩構成是:綠、藍、黃、白(春 夏 秋 冬)。綠代表欣欣向榮; 藍代表雨水的顏色; 黃代表收獲的顏色; 白代表冰雪的顏色。平面色彩構成-春夏秋冬-色彩表達 這次通過對春夏秋冬的這四個季節定義, 顏色再創作,我一開始定位四季擬人化, 賦予生命力,一個更故事情節更好演繹四季顏色的變化。
畫春夏秋冬注意事項:
1、色彩的冷暖感覺,不僅表現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較中還會顯示其相對的傾向性。如同樣表現天空的霞光,用玫紅畫早霞那種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覺很恰當,而描繪晚霞則需要暖感強的大紅了。但如與橙色對比,前面兩色又都加強了寒感傾向。
2、色彩的輕、重感 這主要與色彩的明度有關。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聯想到藍天、白雲、彩霞及許多花卉還有棉花,羊毛等。產生輕柔、飄浮、上升、敏捷、靈活等感覺。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聯想鋼鐵,大理石等物品,產生沉重、穩定、降落等感覺。
3、色彩的軟、硬感 其感覺主要也來自色彩的明度,但與純度亦有一定的關系。明度越高感覺越軟,明度越低則感覺越硬,但白色反而軟感略改。明度高、純底低的色彩有軟感,中純度的色也呈柔感,因為它們易使人聯想起駱駝、狐狸、貓、狗等好多動物的皮毛,還有毛呢,絨織物等。高純度和低純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們明度又低則硬感更明顯。色相與色彩的軟、硬感幾乎無關。
4、色彩的前、後感 由各種不同波長的色彩在人眼視網膜上的成像有前後,紅、橙等光波長的色在後面成像,感覺比較迫近,藍、紫等光波短的色則在外側成像,在同樣距離內感覺就比較後退。實際上這是視錯覺的一種現象,一般暖色、純色、高明度色、強烈對比色、大面積色、集中色等有前進感覺,相反,冷色、濁色、低明度色、弱對比色、小面積色、分散色等有後退感覺。
❿ 花卉群體的栽植形式有哪些
在綠樹成蔭的園林中和城市的林蔭路上,布置艷麗多姿的露地草花,可使園林和街景更加豐富多彩。露地花卉,除供人們欣賞其單株的艷麗色彩、濃郁的香氣和婀娜多姿的形態之外,還可以群體栽植,組成變幻無窮的圖案和多種藝術造型。這種群體栽植形式,可分為花壇、花境、花叢、花池和花台等。
一花壇
花壇是在植床內對觀賞花卉作規則式種植的植物配植方式及其花卉群體的總稱。花壇內種植的觀賞花卉一般都有兩種以上,以它們的花或葉的不同色彩構成美麗的圖案。也有隻種一種花卉,以突出其色彩之美的,但必須有其他植物(如草地)相比較。
花壇具有濃厚的人工風味,屬於另一種藝術風格,在園林綠地中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應用十分普遍。
花壇是以活的植物組合而成的裝飾性圖案,其裝飾性是花卉群體在平面上色彩的對比所構成的。花卉植物個體的線條、體形、姿態以及其花葉顏色之美,都不是花壇所要表現的主題。
花壇大多布置在道路交叉點、廣場、庭園、大門前的重點地區。
1.花壇的類型
以其植床的形狀可分為:圓形、方形、多邊形花壇等。以其種植花卉所要表現的主題來劃分,可分為:單色花壇、紋樣花壇、標題式花壇等。以其觀賞期長短來衡量,又可分為:季節性、半永久性、永久性花壇三個類型。但通常按其在園林綠地中的地位來區分。
(1)獨立花壇獨立花壇是作為園林綠地的局部構圖而設置的。一般都處於綠地的中心地位。其特點是它的平面形狀是對稱的幾何圖形,不是軸對稱就是輻射對稱。其平面形可以是圓形、方形、多邊形。但長方形的長寬比以不大於2.5∶1為宜。獨立花壇的面積也不宜過大,單邊長度在7米以內,否則,遠離視點處的色彩會模糊暗淡。花壇內不設道路,是封閉式的。獨立花壇可以設置在平地上,也可以設置在斜坡上,在坡面上的花壇由於便於欣賞而倍受青睞。
獨立花壇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表現主題。其中心點往往有特殊的處理方法,有時用形態規整或人工修剪的喬灌木,有時用立體花飾,有時也用雕塑為中心等。
(2)組群花壇由多個花壇組成一個統一整體布局的花壇群,稱為組群花壇。組群花壇的布局是規則對稱的,其中心部分,可以是一個獨立花壇,也可以是水池、噴泉、紀念碑、雕塑,但其基底平面形狀總是對稱的,而其餘各個花壇本身就不一定是對稱的,如圖8各個花壇之間,不是草坪,就是鋪裝。總之,各個花壇之間可供遊人觀賞,有時還設立坐凳供人們休息和靜觀花壇美景。
組群花壇的各個花壇可以全部是單色花壇,也可以是紋樣花壇或標題花壇,而每個花壇的色彩、紋樣、主題可以不相同,但不要忘記其整體統一和對稱性,否則,會顯得雜亂無章,失去藝術性。
組群花壇適宜於大面積廣場的中央、大型公共建築前的場地之中或是規則式園林構圖的中心部位。
(3)帶狀花壇長度為寬度3倍以上的長形花壇稱為帶狀花壇。常設置於人行道兩側、建築牆垣、廣場邊界、草地邊緣,既用來裝飾,又用以限定邊界與區域。
帶狀花壇可以是單色、紋樣和標題的,但在一般情況下,總是連續布局,分段重復的。其代表形式如圖9
(4)連續花壇在帶狀地帶設立花壇時,由於交通、地勢、美觀等緣故,不可能把帶狀花壇設計為過大的長寬比或無限長。因此,往往分段設立長短不一的花壇,可能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多邊形。這許多個各自分設的花壇成直線或規則弧線排列成一線,組成有規則的整體時,就稱為連續花壇。同樣,這些分設的單個花壇可以是單色、紋樣、標題的。但務必有演變或推進規律可循。一般用形狀或主題不一樣的二三種單個花壇來交替推進或演變。在節奏上,有反復推進和交替推進兩種方式A.反復推進B.交替推進連續花壇除在林蔭道和廣場周邊或草地邊緣布置外,還設置在兩側有台階的斜坡中央,其各個花壇可以是斜面的,也可以是各自標高不等的階梯狀。
2.花壇設置原則和要點
(1)花壇布置要和環境統一花壇是園林中的景物之一,其形狀、大小、高低等應與環境有一定的統一性,比如在自然式園林中就不適合設置花壇。花壇的平面形狀要與所處地域的形狀大致一樣,比如,狹長形地段上設一圓形獨立花壇就顯得不統一。一般情況下,所要裝飾的地域是圓形的,花壇也宜圓形或正方形、多邊形,地域是方形的,花壇也宜用方形或菱形的。
花壇的面積和所處地域面積的比例關系,一般不大於1/3,也不小於1/15。確切數字還要受環境的功能因素所影響,如地處交通要道,遊人密度大,就小些,反之就大些。
(2)花壇要強調對比花壇在園林綠地中的主要功能就是裝飾、美化。其裝飾性,一是平面上的幾何圖形的裝飾性;二是絢麗色彩的裝飾性。因此,要從這兩方面效果去考慮花壇各個因素的取捨。比如在空曠草坪中設一獨立花壇,主要是色彩裝飾,這就顯然不能再在其中栽植綠色植物,而要選擇與草綠色有一定對比度的色彩,才能實現設置該花壇的目的。
在紋樣花壇內部各色彩因素的選擇時,在組群花壇中各單色花壇的配置時,更要注意對比,否則,就沒有花壇的裝飾性存在。
色彩由色相、色度、色調、亮度四個因素所構成。色相有黑、白、紫、青、紅、橙、黃、綠等。色度有飽和、純色與不飽和、非純色之分。色調對同一色相而言,有明色調、暗色調、灰色調之分。亮度,指色相的亮度,隨著陽光的強弱對人的視覺有不同的敏感度,在白天,亮度順序為:綠—黃—橙—青—紅—紫,綠色亮度最強,這也說明綠色在城市中的美化作用為何如此強烈。黃昏時,色相亮度的順序為:青—綠—藍—黃—橙—紫。
在植物色彩的配置中,色相的亮度最為重要。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扶」,就樸素地指明色相、亮度對比、陪襯的重要。在紋樣花壇中,顯然要把亮度差別大的配在一起,如綠—紅,黃—紫,黃—紅,綠—青,黃—紫類的搭配,而不能綠—黃,紅—紫,橙—青或青—紅之類的搭配。這樣搭配,就不可能有對比效果,紋樣也就似是而非,模糊不清了。
(3)要符合視覺原理人的視線與身體垂直線所成夾角不同時,視線距離變化很大,從視物清晰到看不清色彩的情況有一個范圍。為視距分析圖,當人眼高度為1.60米時,不同的夾角有不同的視距線長。比如夾角為70°時,視線長為4.68米,是人眼高度的2.92倍;當夾角為80°時,視線長為9.21米,是人眼高度的5.76倍;而當夾角只有20°時,視線長為1.70米,只為身高的1.06倍。正常人的視力為1.5時,其清楚辨字距離(即視線長)是3.0米,而能看清花朵顏色的距離一般是4.5米。這就是說,當人的視線與身體夾角在70°時,亦即視線距為4.7米時,尚能有清晰的分辨力,超過這一角度外的花色紋樣就會模糊不清。這里也有由於透視關系引起互相遮掩的緣故,前靠人體的紋樣植株A因視線斜傾而遮住了B紋。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花壇紋樣從宏觀看是面,而從微觀看卻是一枝枝、一朵朵獨立的植物枝葉花朵,它們是參差不齊的。也就是說,如果是紋樣花壇,其面積就不宜太大,其短軸不要超過9米。在這個花壇邊,遊人轉一圈,就能清晰看清兩側和中心部分的所有紋樣圖案了。他在一側時就能清晰看清所處一側的一半,到另一側又能看清另一半。
圖案簡單的花壇,也可以使中間部分簡單粗獷些,邊緣4.5米范圍內的圖案則精細一些。
為了清晰見到真正不變形的平面圖案或紋樣,除了高處俯視以外,對直立的遊人而言,最佳的辦法是把紋樣花壇設置在斜面上,斜面的傾斜角越大,圖形變形就越小。如傾斜角成60°,花壇上緣高1.20米以內時,對一般高度的人而言,就有不變形的清晰紋樣。但是,種植土和植物都有重量,當傾斜時,會有下滑和墜落的危險,所以,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將傾斜角設定為30°就可以了。
以此出發,要充分利用城市中那些逐級下降的台地最低層地面,在那些過度傾斜有坡面上,要千方百計地設置花壇,這既可以俯視,也有斜面的效用。
基於同一道理,常把獨立花壇的中點抬高,四邊降低,把植株修剪或擺設為饅頭形,以取得各個觀賞面有良好視角的效果。當然,也有把花壇處理為主觀賞面一面傾斜的。但如果把花壇處理成四周高,中間低,就不符合視覺原理了。
(4)要符合地理、季節條件和養護管理方面的要求花壇要有優美的裝飾效果,不能離開地理位置的條件。在溫帶、寒溫帶不可能做到花壇是四季美觀的。在亞熱帶的華南地區還有可能謹慎選擇出某些花卉,實現一年四季保持美觀,成為永久性花壇。一般而言,如果要保持一個花壇四季不失其效用,就要做出一年內不同季節的配植輪替計劃,這個計劃必須包括每一期的施工圖,以及花卉的育苗計劃。
花壇要表現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平面的圖形美,因此不能太高,太高了就看不清楚了。但為了避免遊人踐踏,並有利於床內排水,花壇的種植床一般應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為使植床內高出地面的泥土不致流散而污染地面或草坪,也為種植床有明顯的輪廓線,因此要用邊緣石將植床加以定界。邊緣石離外地坪的高度一般為15厘米左右,大型花壇,可以高達30厘米。種植床內土面應低於邊緣石頂面3厘米。邊緣石的厚度一般在10~20厘米內選擇,主要依據花壇面積大小而定,比例要適度,也要顧及建築材料的性質。
邊緣石可以是不同建築材料的,任由選擇。但有一點卻要注意,就是與花壇功能的表現要一致,花壇為美花而設,其邊緣石就應該素雅清淡一些,否則就可能喧賓奪主。
種植床內的土層厚度,視其所配植的花卉品種而定,一般花卉20~30厘米即可,多年生花卉及灌木花卉要有40厘米左右。土壤不可含過多的建築垃圾,以免使花壇日後保養困難。
那些經常輪換花卉的花壇,可直接利用盆花來布置。這樣,既能夠機動靈活地隨時輪換,也比較節省勞力、開支和時間,效果也比較好,因為這些盆花不存在傷根和再恢復的不雅狀態。
3.花壇花卉的選擇
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
(1)花壇類型和觀賞特點當花壇是單色花壇時,一般表現某種花卉群體的艷麗色彩,因此,選植的花卉必須開花期一致,開花繁茂,花期較長,植株花枝高度一致,分枝較多。要求鮮花盛開時但見花朵不見枝葉。那些葉大花小,葉多花少,或花枝參差不齊的花卉就不宜選用。
如花壇屬紋樣花壇或標題式花壇,為了維持紋樣的不變,獲取其應有的裝飾美,就要求配植的花卉最好是生長緩慢的多年生植物,植株生長低矮,葉片細小,分枝要密,還要有較強的萌櫱性,以耐經常性的修剪。如果是觀花花卉,要求花小而多。由於觀葉植物觀賞期長,可以隨時修剪,因此,紋樣花壇或標題式花壇,一般多用觀葉植物布置。標題花壇其實是紋樣花壇的形式,只是使紋樣具有明確的文字、標志、肖像或時間而已。
(2)花卉觀賞期與其長短由於裝飾性花壇有明顯的目的性,比如某慶祝日的環境裝飾和氣氛烘托,這就要嚴格選擇花卉的觀賞期。同一種花卉,在各地卻有不同的開花期,各地都應該有準確的統計資料,在統計基礎上作出可靠的分析,使其有準備、可靠的科學基礎。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催花的辦法,在一定限度內調節其開花期的先後,以滿足特定日期,特定目的的需要。
花壇在種植材料和技術要求上都比較嚴格,開支也就比較大,從經濟角度考慮,永久性花壇要比季節性、短時性花壇經濟。這樣,在一般情景中,觀賞期長的花卉,既能投入較少的人力、物力,而又能體現花壇功能的那些品種就在必選之列。那些觀賞期短,但繁殖容易、管理簡便,或者具有特殊色彩效果的,也依然在必選之中。花壇常用花卉見表4
二花境
花境是園林綠地中又一種較特殊的種植形式。它有固定的植床,其長向邊線是平行的直線或曲線。但是,其植床內種植的花卉(包括花灌木)以多年生為主,其布置是自然式的,花卉品種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混交的。
花境所表現的是花卉本身的自然美,這種美,包括它破土出芽,嫩葉薄綠,花梢初露,鮮花綻開,結果枯萎等各期景觀和季相變換;同時也表現觀賞花卉自然組合的群體美。花境是介於規則式布置和自然式布置之間的種植形式。適宜於園林綠地中相應的范圍內布置。其基本功能不是綠化而是美化,是點綴裝飾。
花境的范圍是固定的,有明顯的邊界線,而且往往用終年常綠的植物鑲邊加以限界和強調。花境植床的寬度,一般在3~8米內選定。單面觀賞的窄些,雙面觀賞的寬些。
與花壇不同,花境的種植床一般不高出地面,為了排水,只要求其中間高出邊界,求得2%~4%的排水坡度即可,土壤要求不嚴。另外,在一般情況下,花境需要有背景來襯托,可以是白色或其他素色的牆,可以是綠色樹林或草地,最理想的是常綠灌木修剪而成的綠籬和樹牆。花境和背景之間,可以有一定的距離。
花境花卉的選擇,由於和花壇功能不一樣,主要是體現花卉立體美,因此,在花壇中很合適的,如半支蓮、三色堇、紅綠莧等花卉就不宜在花境中種植。那些花朵碩大,花序垂直分布的高大花卉,如玫瑰、蜀葵、美人蕉、百合、唐菖蒲等,在花境內種植,就非常理想。
由於花境內的花卉,一般為多年生的,種植量也較大,為了節省養護管理費用,一方面,要求適地適生;另一方面,還要求一年四季可以觀賞,不要使得某段時間土地裸露或枯枝落葉滿地。最好能選擇花葉兼賞,花期較長的花卉種在花境之中。
三花叢
這是園林綠地中花卉的自然式種植形式,是園林綠地中花卉種植的最小單元或組合。每叢花卉由3株至十幾株組成,按自然式分布組合。每叢花卉可以是一個品種,也可以為不同品種的混交。
花叢可以布置在一切自然式園林綠地或混合式園林布置的適宜地點,也起點綴裝飾的作用。
由於花叢一般種植在自然式園林之中,不能多加修飾和精心管理。因此,常選用多年生花卉或能自行繁衍的花卉。那些小庭園里的花叢由於不可能多種,所以更要精選,尤其要選那些適生粗長,又有寓意,和環境配襯的品種。花叢常用花卉見表4。
四花池、花台
這是兩種中國式庭園中常見的栽植形式或種植床的稱謂。古典園林中運用較多,現代建築和園林綠地中,更是普遍採用,其實用性很強,藝術效果也很好。
花池,是指邊緣用磚石圍護起來的種植床內,靈活自然地種上花卉或灌木、喬木,往往還配置有山石配景以供觀賞,這一花木配置方式與其植床,通稱為花池,是中國式庭園、宅園內一種傳統手法。花池土面的高度一般與地面標高相差甚少,最高在40厘米左右。當花池的高度達到40厘米以上,甚至花池脫離地面,為其他物體所支承,就稱之為花台。但最高高度不宜超過1米。
由於花台距地面較高,縮短了人在觀賞時的視線距離,因而能獲取清晰明朗的觀賞效果,便於人們仔細觀賞其中的花木或山石的形態、色彩,品味其花香。所以,在我國古典私家園林中運用較廣泛。一般設立在門旁、窗前、牆角。其花台本身也能成為欣賞的景物。這也可以認為是一種盆栽形式。因此,最適宜在花台內種植的植物應當是小巧低矮、枝密葉微、樹干古拙、形態特殊,或被賦予某種寓意和形象的花木,比如歲寒三友——松、竹、梅,富貴花——牡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