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生產設施
A. 花卉組織培養需要哪些設施和設備
組織培養已經在花卉的育苗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大花蕙蘭、蝴蝶蘭、非洲菊、鳳梨類、花燭類等主要用組織培養育苗,脫毒、復壯也用組織培養育苗。組織培養也叫微體繁殖,是根據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原理,在無菌的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原生質等在適宜的培養基上培養,促其分裂分化,變成幼苗和成苗的技術。
(1)化學實驗室。一般需15~20米2的房間。室內有供儀器洗滌、晾乾、配製葯劑和培養基的設備;有各種試管、三角瓶、燒杯、量筒、吸管等玻璃器皿;有精確度0.1克天平用來稱量蔗糖、瓊脂。精確度1毫克天平用來稱量大量元素、精確度0.1毫克的分析天平用來稱量微量元素和激素。至少有精確度0.1克和0.1毫克兩種。備有所用的各種無機鹽、維生素、氨基酸、糖類、瓊脂、生長調節劑等。還要有冰箱、烘箱、高壓蒸汽滅菌鍋、水浴鍋等。
(2)接種室。由兩間連在一起的房間組成,其中一間作準備室,另一間作接種室,都要有照明燈和紫外燈。接種室內擺放操作台,放置酒精燈、接種工具、試管、三角瓶等。有條件的最好用超凈工作台,並將超凈工作台放在無菌室內。經濟條件差也可用接種箱來接種,但生產量大時用起來不方便,費工。
(3)培養室。用於將接種到試管、三角瓶、罐頭瓶等玻璃容器內的微小植物體(外植體)進行培養生長的場所。要有放置玻璃容器的培養架。要有控溫設備,能調節和保持恆溫的能力。要有照明和調節光照度的能力,並設有定時器加以自動控制。
B. 花卉設施栽培的設施有哪些
設施栽培是花卉生產的發展方向,發達國家花卉設施栽培比例逐年擴大。如荷蘭,花卉設施栽內培面積占總容面積的73.4%,除了繁殖球根花卉種球在露地生產外,所有切花和盆栽觀賞植物幾乎全部在溫室生產。溫室結構標准化、環境調節自動化、栽培管理機械化、栽培技術科學化、生產專業化已成為國際花卉生產的主流。我國花卉栽培設施趨向現代,設施栽培水平有很大提高,引進先進的設施,奠定了我國設施花卉生產的基礎,引進無土栽培、花期調控等主要栽培管理技術。花卉的生產設施有溫室、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冷室、溫床、地窖、蔭棚和冷庫。
C. 花卉的設施栽培有什麼優點
花卉栽培一般分為兩種方式:露地栽培和設施栽培。由於花卉產值較高,而且要求做到周年生產,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設施栽培越來越普及。露地栽培的花卉常常發生病毒病,當然設施栽培有時也有病毒的大發生。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隔離的條件下設施栽培的花卉和露地栽培花卉所發生的病毒病在病毒種類方面有差異,而且發病症狀、發病狀況也會有所不同。先讓我們探討一下設施栽培花卉所發生的病毒種類的特殊性。
我們知道,在露地栽培的花卉作物上,很多病毒病是由蚜蟲傳播的。但是設施栽培是在現代化空調溫室、塑料大棚里進行,由蚜蟲傳播而引起的病毒病當然要少得多。例如,很多露地花卉患有蟲傳的黃瓜花葉病毒(CMV),而在設施栽培時,煙草花葉病毒(TMV)相對增加。因此,可以這樣認為,設施栽培花卉的主要問題是對付土壤傳染和種子傳染所引起的病毒病。這里值得一提的,如果設施栽培管理不善,一旦發生了蚜蟲,其蚜蟲傳播的病毒病也有可能比露地栽培更為嚴重,因為在調溫調濕的情況下更有利於蚜蟲的生長繁殖,代數也比露地為多。
設施栽培連作較多,因而對煙草花葉病毒一類土傳病毒尤為嚴重,前茬的病根、莖、葉殘留物會影響到健康種苗,因此要特別重視設施栽培的土壤消毒。
設施栽培往往在有限的面積里採用集約化栽培形式,因此作物之間相互接觸的可能性比露地相應地增加。另外由於設施栽培時植株比較嬌嫩,容易受傷而發生接觸傳染。例如,一般認為不會或很少發生接觸傳染的黃瓜花葉病毒,試驗表明在溫室或大棚栽培時也會出現因為操作而導致傳染的例子。
D. 花卉栽培設施有哪些
花卉設施栽培,是指用一定設施和工程技術手段改變自然環境,在可控環境條件下,按照植物生長發育要求的最佳環境(光照、溫度、濕度、營養等),以最少的資源和資金投入,進行現代化的花卉生產,使單位面積的產量、品質和效益大幅度提高。設施栽培不僅能在不適合花卉生態要求的季節和地區,創造出適於花卉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來栽培花卉,以滿足人們的需要,還可以對花卉進行高度集中栽培,實行高肥、密植,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節省開支,降低成本。因此,設施栽培已經成為花卉栽培的主要手段。
花卉栽培的設施主要有溫室、大棚、冷床、溫床、冷窖、蔭棚、風障等。
E. 花卉生產技術是指什麼名詞解釋
花卉生產設施及環境調節、花卉育苗技術、盆花生產技術、鮮切花周年生產技術、花壇類花卉生產技術、水生花卉栽培技術和花圃經營等,以及選學內容花卉無土栽培技術、花卉引種與種子生產技術。
1、盆土。盆土一般由園土、腐葉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椰子纖維等材料調配而成。
2、上盆與換盆。將幼苗移植於花盆中的過程叫上盆。幼苗上盆時根系應盡量多帶些土,以減少對根系的傷害。上盆時,花卉根部向四周展開輕置土上,加土埋至根頸部,使盆土至盆緣保留3-5厘米,以方便澆水與施肥。
多年生觀賞植物,長期生長於盆缽內有限的土壤中,營養不足,需逐漸更換大一號花盆,這就是換盆。多年生花卉換盆應在休眠期進行,每年換盆1次,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生長季節中依生長情況可隨時進行,每次將花盆加大一號。經上盆或換盆的花卉均應立即澆水,置蔭處養護2-3天後,再移至陽光下,注意保持盆土濕潤。
3、澆水與施肥。盆栽花卉最好用軟水(如河水、湖水、塘水等)澆灌。城市中的自來水含氯離子,對花卉生長不利,不宜直接澆灌盆花,要將自來水提前放入水缸或水池中放置1-2天後再用。耐濕花卉可多澆水,耐旱的花卉如多肉植物就應少澆水。盆栽花卉春秋時應隔日澆水1次,夏季每天早、晚各澆1次,而入冬後則少澆。
肥料是盆花養分的來源,施肥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花卉的產量和質量。目前常用的肥料有人糞尿、廄肥、餅肥、草木灰等有機肥及氮、鉀、磷、無機肥。施肥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觀察花卉是否有缺肥症狀;②施肥必須掌握季節和氣溫變化;③施肥次數必須適度;④施肥前必須鬆土;⑤有機肥與無機肥應配合使用;⑥施用農家肥必須充分發酵腐熟。
4、病蟲害防治。在病蟲害的防治中,必須以防治為主。要嚴格檢疫制度,杜絕病蟲害的來源。對已發現的病蟲害,應堅持"治小、治少、治了"的原則,不能等花卉受害嚴重時再治,以免浪費人力、物力。花卉中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介殼蟲、蚜蟲、紅蜘蛛、粉虱、蝸牛、猝倒病、白絹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應根據各病蟲害的情況選用相應葯劑進行防治,以生產出高質量的花卉產品。
F. 農場可進行花卉栽培的設施類型有哪些各有何特點利用設施栽培花卉
花卉設施栽培是利用現代農業裝備創造出適宜花卉生長的環境條件,來生產花內卉產品的現代農業生產容方式。花卉設施栽培生產過程,是通過調控環境因素,使植物處於最佳的生長狀態,使光、熱、土地等資源得到最充分地利用,可以實現周年生產和產品的均衡供應,從而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產率、農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 一.加快花卉種苗的繁殖速度 二.進行花卉的花期調控 三.提高花卉的品質 四.提高花卉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能力,提高經濟效益 5.打破花卉生產和流通的地域限制 陸.進行大規模集約化生產,提高勞動生產
G. 溫室種植花卉的主要種類和管理要點有哪些
溫室種植花卉:主要種類
設施栽培的花卉按照其生物特性可以分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等。一般來說,按照觀賞用途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通常把設施栽培花卉分為切花花卉、盆栽花卉、室內花卉、花壇花卉等。
盆栽花卉
盆栽花卉是國際花卉生產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多為半耐寒和不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在北方一般需要在溫室中越冬,如金盞菊、紫羅蘭等。不耐寒性花卉在生長期間要求高溫,不能忍耐0℃以下的低溫,多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如蝴蝶蘭、一品紅、仙客來、馬蹄蓮等。
室內花卉
室內花卉泛指可用於室內裝飾的盆栽花卉。常用的有:瓜葉菊、一品紅、散尾葵等。
花壇花卉
花壇花卉多數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常見的有三色堇、矮牽牛、萬壽菊等;許多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進行一年生栽培也可用於布置花壇,如四季秋海棠、地被菊等。花壇花卉一般抗性和適應性強,進行設施栽培,可以人為控制花期。
切花花卉
切花花卉指用於生產鮮切花的花卉,是國際花卉生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細化為切花類,如菊花、月季、百合等;切葉類,如文竹、散尾葵等;切枝類,如銀牙柳、松枝等。
溫室種植花卉:管理要點
溫室氣候生態的主要特徵是其封閉性,同時具有可控性。花卉生產中,種植管理者可根據花卉各個生長期的需要,以及市場需求,通過人工或相關環境控制設備對溫室內微環境進行相應的調控,以達到最佳環境條件。但同時,溫室設施中也易出現光照不足,濕度過大,二氧化碳供應不足等情況,導致溫室栽培花卉生長雖快但不夠健壯,抗逆性不強,花開不夠繁茂,且容易發生病蟲害。所以,溫室栽培花卉就必須進行通過人工調節來有效的改善溫室內部的氣候生態條件,其調節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降低空氣濕度
溫室內濕度往往較外界高,因此要格外注意,保持溫室內環境濕度處於有利於花卉生長的程度。在澆水上應根據見干見濕的原則進行,適當減少澆灌的次數,還要注意降低室內水分蒸發,改善通風條件,增加門窗的開啟時間,保持室內的相對乾燥。
調節光照度
光照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當溫室內光照不能滿足花木生長所需時,必須進行人工補光,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度。補光措施主要用於長日照花卉,如蒲包花、小蒼蘭等,通過補光處理可使其提早開花。另外,冬季雨雪天光照不足,可採用人工補光促使花卉正常生長和開花。夏季往往光照時間過長,造成室溫過高,光度過強,對喜陰開花植物生長不利,需用遮陽網來調節光照度,以達到最適狀態。許多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紅等,應用遮光的方法來縮短光照,達到提前開花的目的。遮光處理時間一般根據花卉種類而定。
加強溫室通風
溫度調節是溫室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一般只要室內溫度超過花卉要求的溫度時,就應打開門窗及時通風降溫,尤其當外界溫度超過15℃時,更應加大通風口,延長門窗的開啟時間,且溫度越高,越要加強通風換氣
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最適宜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濃度,為空氣中正常濃度的3倍~5倍。溫室內補充二氧化碳,除了開窗通風,從大氣中得到外,還可施用乾冰或壓縮二氧化碳。
注意適溫適花
熱帶的喜熱花卉開始生長的下限溫度為16~18℃,亞熱帶喜溫花卉為8~12℃,而溫帶喜涼花卉在3~5℃左右就開始生長,種植者應按照花卉對溫度的不同要求,使用不同類型的溫室栽培;管理者則根據不同花卉的特點積極調整溫室內溫度,保證花卉的正常生長。在夏季高溫時段,應採取濕簾降溫、遮陽網遮陽降溫等措施降低溫室內溫度;冬季則可用煤、天然氣等燃料燃燒產生的熱水、蒸汽或電能熱加熱溫室,有條件的還可選擇背風向陽的室址,改進溫室的結構和類型,加強溫室的透光保溫性能等。一般情況下,白天應保持相對較高的溫度,以利於花卉進行光合作用,夜間則保持稍低溫度,促進代謝產物的運輸並抑制呼吸。
積極防病滅蟲
對於溫室花卉病蟲害的防治,應採取以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嚴禁帶有病蟲害的材料進入溫室,定期對溫室內進行滅菌消毒,包括門窗、地面及各種工具在內的全部溫室環境;定期檢查溫室內花卉,發現病蟲害及時處理。
總之,利用溫室栽培花卉,有許多其它栽培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在世界范圍內也已成為必然的趨勢。花卉種植者要充分了解所栽培花卉的生長習性及市場前景,善於利用溫室,生產出品質一定、規格統一、數量一定的花卉產品,及時供應市場,在花卉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局勢,不斷發展壯大花卉事業。
H. 園林花卉栽培設施有哪些
園林花卉栽培,要有冬季存放花苗或育苗的大棚,儲存物庫房,噴水噴葯噴淋澆灌專設備與水管屬,電力水泵或汽油機水泵,剪枝與修枝剪刀,手工與機械修枝鋸子,運輸車,繩索,用電線路,能升降的梯子,小型發電機,油用或蓄電池用的打草機,粉碎機(自己漚制有機肥用的)。
I. 種植花卉的具體步驟
1.澆水
平時澆花不要沒事就澆水,盆土稍微干一點沒關系,花盆最怕的事情就是每天都濕乎乎的,特別是那些花盆比較大,比較深的花盆,很多時候雖然表面幹了,其實盆底還是濕的,所以經常澆水就容易造成爛根的情況發生。
2.盆土
一般來說從花卉市場買回家的花,都帶有盆土,剛買回家不要急著換土換盆,一般需要在家養一段時間適應了之後再換盆,換盆的時候最好帶著原土換盆,這樣基本上不會傷到根系,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一般來說普及率比較高的花卉養護的難度都比較低,像銅錢草、吊蘭、綠蘿、長壽花、滴水觀音、豆瓣綠、鴨腳木、吊竹梅等等都是非常好養的花卉了,總之在買花的時候還是需要了解下花草的習性,這樣也會有針對性的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