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谷花語賞櫻樓
1. 只剩不到一周!再不沖去無錫,櫻花真的要謝了
最近一周,毫不誇張的說,朋友圈刷過去,滿屏都是粉嫩嫩的櫻花 杭州太子灣、南京玄武湖、揚州清華園……凡是有花的地方,必定火爆。
但是,若要PK出一個江浙滬賞花最火城市,小飛君必須得提名 無錫。 水鄉詩情畫意比肩杭州,悠久 歷史 不輸南京,光是 黿頭渚連綿20萬平方米浩浩盪盪的粉櫻,就足以讓人挪不開眼!
有人稱它為 國內「小京都「 ,這一張櫻谷花語的照片,不知迷惑了多少人。 但是,咱們這可是正正經經的唐風,明代以前就是不少文人墨客詩中的「桃花源」, 比京都「走紅」可早太多!
粉色櫻花映襯著亭台樓閣,枝頭的風鈴在風中叮鈴作響, 簡直是「秒速五厘米」中的櫻花雨再現;
還有人手一隻的 櫻花雪糕 ,顏值滿分,拍照必備,味道也相當在線。
可別以為無錫賞櫻只有黿頭渚,這兩年剛興起的 拈花灣 ,滿園粉櫻點綴小鎮, 拍一套古風照簡直絕了;
還有低調小眾的 紅沙灣 ,人沒那麼多,花卻開得毫不遜色,還可以一賞太湖日落,太浪漫。 毫不誇張的說, 現在絕對是一年之中去無錫的絕佳季節。
除了可以一睹櫻花勝景,哪怕為了 無錫春天的 美食 ,也值得專門坐高鐵去一趟! 清爽可口的薺菜羹、簡單一蒸的白蝦……鮮得人眉毛都掉下來! 小飛君一連吃了三天, 頓頓超滿足, 差點不想回來。 櫻花季短,這一周正是最盛之時,現在去還能抓到尾巴,趕緊扛上相機出發吧! 隨手一拍都美成屏保 這三大賞櫻勝地,太出片 /黿頭渚/
無錫賞櫻,頭一站那必須得是 黿頭渚。 和 日本的弘前櫻花園、美國華盛頓櫻花園 並列為 全球三大賞櫻勝地 ,黿頭渚的櫻花面積高達20萬平方米。
椿寒櫻、河津櫻、大漁櫻、大寒櫻、迎春櫻、福建山櫻…… 68個品種、30000多株櫻花。 盛開的櫻花,如雲如霞遍布整片櫻花谷,場面真的太壯觀。
在黿頭渚,玩法有很多種。 寄一張 蓋了櫻花郵戳的明星片 給異地的好友,把此刻的浪漫永遠保留;在郵局門口懸掛祈福的 櫻花風鈴 ,許下今年份最渴望實現的願望;還可以穿上早早准備好的 漢服 ,在櫻花樹下來一組刷爆朋友圈的春日寫真;跟當地人一起在 櫻花樹下喝杯茶 ,看櫻花打著旋落下,也是儀式感滿滿的賞花方式。
入夜後,這里還有國內少有的 「夜櫻」體驗 ,奇異的燈光在櫻花林中閃爍,那也是相當得美。 必須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幾天黿頭渚的人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多,若想拍出人少的空鏡美照,最好避開周末,早上八點一開門就進去(人會相對少些哦) /拈花灣/
如果擔心黿頭渚人擠人的場景太誇張,不妨來到30公里開外的 拈花灣 ,一定也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黿頭渚的櫻花是自然盛開的典範,那拈花灣的櫻, 則是將花景與建築完美融合到了極致!
上百座建築錯落分布在巨大的櫻花林之中,官方為大家圈出了幾處賞櫻勝地,無腦跟著地圖走就對了。
指月巷 是櫻花大道,一眼望去兩邊滿屏的粉雪,彷彿墜入了粉色的山谷,一雙眼睛根本看不過來;
平常居 則是民宿,櫻花是開在院子里的,混合著建築景觀,別有一番風味,彷彿是在某個日本酒店。 但其實,整個拈花小鎮里隨處可見櫻花樹, 哪裡都是風景,隨手一拍都相當出片
不得不提的是,這里還能 免費借漢服 !據說有整整3000套可供挑選,完全挑不過來。 所以在園里,滿眼望去都是的穿著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實在太亮眼。 需要注意的是,漢服租借時間是10:00-19:00,小飛君就是因為錯過了時間所以沒穿成
除了櫻花,拈花灣最出名的就是這里的 夜景。 一開始小飛君還覺得,景區夜景嘛,肯定是不過如此,整不出什麼花來,結果一看,真香了!
360度全息水上景觀表演 ,短短6分鍾,帶來了一段浩浩盪盪又纏綿婉轉的浪漫故事(老實說我沒看太懂,但視覺效果真的拉滿) 結束後還有 300架無人機 在高空不斷變化,幻化出一個個標志與符號,也是相當壯觀。
還有蓮花舞,曼妙的小姐姐在巨大的蓮花中翩翩起舞,配合著夢幻的光影,簡直絕了! 拈花灣小鎮內可以住宿,從精品到相對平價的民宿都有,住在這里早上可以早點起來避開人群,更好出片!但最近幾天應該都已經爆滿了,可以撿撿漏看。 /紅沙灣/
這一趟春日無錫之旅,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 紅沙灣 了。 相比於黿頭渚和拈花灣的名聲與人潮,這里實在太小眾, 很多無錫本地人也壓根沒聽說過。
櫻花面積確實不能和前面兩處比,但位於太湖畔,遠處是水天相接,眼前是燦爛粉雪,風景自成一派。 和別處不同,紅沙灣的大部分櫻花,都種植在 茶園 里,翠路的茶園呼應茫茫的白櫻,別有一番韻味。
從天空俯瞰,紅沙灣頭就像一個小小的半島,此時此刻正被春光綴滿,像一處無人秘境。
這里還有著可能是 全無錫最浪漫的夕陽 。只要是天氣好的時候,這里就能看到夕太湖緩緩下落,將整片湖面染成緋紅。 此時來一組大片,還以為是在哪個海島度假呢。 總結一下:
人流量:黿頭渚>拈花灣>紅沙灣
門票:拈花灣(120元/人)>黿頭渚(105元/人)>紅沙灣(20元/人)
交通:黿頭渚在市區,其他兩個都自駕比較方便; 這三處賞櫻勝地,都正值花期,想看櫻花不論去哪個都能一飽眼福,大家自行選擇哦! 不僅只有櫻花這些地方也值得一逛 /陽山桃花/
無錫陽山 ,不被外地人知曉,卻曾經因為水蜜桃被華爾街日報翻牌,並盛贊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桃子」。 三四月的春天,雖然沒有水蜜桃, 但是漫山遍野的桃花也讓它成為無錫不可錯過的春日美景。
粉色桃花染遍了整個山野,還有金黃的油菜花點綴,搭配遠處的小鎮民居,一派祥和。 陽山還會有桃花節 ,期間會舉辦各種活動,感興趣的可以參與其中哦。 地址:無錫惠山區陽山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是無錫 歷史 文化的露天博物館里,120座祠堂建築,每一處斑駁的痕跡都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這里還有無數無錫小吃, 老曹小吃鋪的葷湯豆腐花,憶秦園的小籠、朱順興的油酥、老字型大小青山湯圓…… 沐浴春光、邊逛邊吃,好生愜意。 小貼士:進入古鎮免費,參觀鎮中景點需收費 /南長街+南下塘/
千年古運河從無錫穿城而過,分開了兩條無錫著名的街巷:南長街和南下塘。 南長街文藝清新,南下塘則多了幾分江南水鄉吳儂軟語的老無錫味道。 粼粼的波光里,隱藏了無數江南柔婉故事。 食在無錫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無錫人對甜的執著,那是遠近聞名。
最有名氣的無錫小籠、醬排骨、 個個都甜到骨子裡。 小飛君本以為,作為一個嗜辣星人,可能會吃不慣無錫菜,結果又雙叒真真香了。 春天的無錫,管你是四川還是上海胃,統統都得被征服! /薺菜羹/
剛到無錫的第一頓,一碗開胃的 薺菜羹 就把我治得妥妥帖帖。 開春正嫩的新鮮薺菜,剁得碎碎的,煲在湯里, 入口綿軟又清香四溢,簡直嘗到了一整個春天。 /清蒸湖蝦/
相比於太湖三白,我更偏 清蒸湖蝦 。 看起來是清湯寡水,殊不知最簡單烹飪的,正是最上好的食材。簡單清水一煮,入口卻鮮掉眉毛。不知不覺,蝦殼就剝了一大盤。 /同腸/
第一次見到 同腸 ,估計都會跟我一樣好奇。其實這是豬的小腸做成的「三件套」,層層包裹,熟後切段成圓筒形, 是無錫傳統菜名菜之一。 傳承了無錫的甜,一口下去,綿軟的醬汁侵襲味蕾,相當滿足,外地小夥伴一定要嘗試一下! /肉骨頭/
「肉骨頭」,其實就是醬排骨。 雖是排骨,卻是肉為主、骨為輔,外形上與糖醋排骨的品相類似,但入口才知道,每一塊排骨上都包裹著一層濃厚的「糖漿」, 堪稱是排骨中的「焦糖瑪奇朵」。 櫻花季短,凋零很快,最多也只能看一個禮拜了,趕緊抓住春天的尾巴,去無錫走一趟吧 -End-
2. 醉一場美麗的櫻花雨散文
江南的四月,百花盛開,草長鶯飛,溫婉而柔媚。看過桃紅梨白、麥苗青菜花黃,我知道,還有一場盛大的花事正在不動聲色地邀約我,那就是嫵媚多姿的櫻花了。這個季節,正是櫻花爛漫的時節。雖然每年春天都在看櫻花,而每年都像從沒見過一樣,那飄逸淡雅的花朵總是像夢一般,盤踞在我心裡,無數次收攏、又展開。
橫卧於無錫太湖西北岸半島的黿頭渚風景區,是世界三大賞櫻聖地之一,種植的櫻花已有70多年歷史,據說有三萬株,是國內最大的櫻花專類園,享有「中華第一賞櫻勝地」之美譽。這人間最美的四月天,櫻花不容置疑是黿頭渚風景區最耀眼的主角了。查了天氣預報,一直晴好的天氣突然在清明期間有連綿陣雨,並且出現了明顯的倒春寒。今年的櫻花似乎開得比較早,再不去,就錯過了。
從充山大門入口,沿著波光灧瀲、翠柳飄飄的蠡湖水岸,拐彎走向通往櫻花秘境的鈴櫻小道。多麼幽靜古樸的小路啊!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倘若,這時候一輛馬車載著穿古裝的女子過來,也不會覺得驚訝。青石板鋪就的小路依山蜿蜒而上,再逶迤而下直達山那邊的櫻花谷,兩邊是枯木新綠、野花雜草縱橫交錯,頭頂上空,鳥兒鳴囀之聲不絕於耳,一樹樹櫻花開始陸續出現在面前,彷彿從唐詩里向我走來。不過,還是有些晚了,一些早櫻已經長出一半的嫩葉。
雨一直在下,一會兒輕狂,一會兒細柔,即便是這樣,遊人依然絡繹不絕,有的打著傘,有的穿著雨披,一路談笑風生,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奔赴這場「似錦嫣紅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癲」的隆重盛宴。「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呼吸著雨後新鮮的空氣,感受著萬物的勃勃生機,十里芳徑,疏影橫斜,懷著喜悅的心情,去看一場櫻花傾情的演出,就是感受生命的過程!
那麼多的櫻花啊!一排排,一片片,倚在春天的枝頭,宛如情竇初開的少女,低眉含笑,風姿綽約,遍布黿頭渚的各個路口、山坡、水岸,只等東風一來,它們便不顧一切地開。當然,也說不準在什麼時刻開,更說不準哪一棵先開,哪一棵後開,哪一棵在我必經的路旁等我?花期就那麼幾天呀。美麗的東西都是短暫的,不是嗎?
櫻花林深處,一些紅的、深粉的重瓣櫻花屬於晚櫻,正開得如火如荼,這種重瓣櫻花是不結果實的,一般公園街邊都有,極其普通。婀娜多姿的垂枝櫻花也在競相綻放,花影下留下一張張美麗的笑臉。最喜歡那些單瓣白櫻、粉櫻,樹形高大,花柄小,玲瓏有致,密密匝匝,花朵呈5瓣狀,又薄又輕,怒放過後花瓣紛紛落下。白得那麼純粹,如冰雕玉琢;粉嫩得那麼溫潤,如夢如幻,一朵朵如嬰兒的皮膚,每看一眼都覺得是在美化心靈。
步入依山面湖的具區勝境船塢處,青山隱靈秀,湖水籠輕紗。遙望長春花漪,婉約在涵萬軒和絳雪軒的一泓水池中,高聳的橋型與倒影合成線條優美的渾圓形。櫻花長堤上,紅白相間的「染井吉野」櫻花如雲朵般飄逸,湖水裡,流水逐落花。好一幅詩情畫意的山水畫。
一路走去,小溪歡唱,櫻谷流芳,飄飛的花瓣和著細雨落在頭上、肩上,鋪天蓋地,那麼輕盈,那麼空靈,有一種禪意的美。讓我想起宋代詩人僧志南那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用在此刻是如此的貼切,春風輕拂,落花飛舞,走走路,看看花,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特別喜歡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想像著一個心事重重的痴情女子,白衣勝雪,長發披肩,獨自一人站在櫻花飛舞的細雨里,燕子繞梁低飛,而她柔情似水的目光靜靜地望著遠方,任憑花瓣落在烏黑的發梢、瘦削的肩頭,多麼唯美的意境。
登上賞櫻樓,整個櫻花谷的美景盡收眼底。如雲似霞的櫻花從鹿頂山下一直隨坡就勢延伸到太湖畔,層層疊疊的櫻花漫山遍野,堆雲疊雪,與蜿蜒曲折的溪水、亭台樓閣相映成趣。繞著風鈴搖曳的綠檐樓閣,從每個方向看過去,都有不同的驚喜。哦,櫻花,細雨中舞動著翩翩水袖,皓齒明眸中藏著嫵媚妖冶,讓我醉了心,迷了眼。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春光易老,流光總是容易把人拋。花如人,人如花,在春天裡相逢,又在春天裡離別,一場櫻花雨,凋零的不是花瓣,而是一顆心啊!看淡了世事滄桑,在綠樹白花前,突然明白,生命本是一場華麗的.放逐。櫻花的氣節之所以讓人震撼,或許,沒有一種花比櫻花開得更加驚心動魄,沒有一種花比櫻花決絕得那麼讓人心疼吧!在它最美麗的時刻,只是更加珍惜與春天的相遇,所以才要拼了命地開,又義無反顧地老去,等待來生的重逢。
櫻花的花語是熱烈、純潔、高尚,它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徵。站在櫻花樹下賞花的人,除了有兩鬢如霜的老人、天真可愛的孩子和波瀾不驚的中年人,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對對幸福甜美的情侶,他們在櫻花雨中歡呼雀躍、兒女情長。他們一定讀懂了花語,若愛,請深愛!即使剎那芳華,也是生命里永恆的水墨青花。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如果說總理還是翩翩少年時寫的詩句,表達的是一種對國家前途的憂思,那麼而今看花的人又何嘗不是在追求一種更加美好的生活。臨別時,櫻花雨還在紛紛揚揚,欲說還休,輕似夢、細如愁,微風拂過時,化作滿徑的馨香!
3.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在無錫逛了一天,感覺無錫更加適合居住。旅遊嘛,比起蘇州的確少了些味道。但是就像是相親或戀愛,我們去一個地方不就是看看他原本的樣子嗎,別讓他為了我的到來准備很多。
郭沫若的「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yuán tóu],讓黿頭渚為人們所知,所以很早就知道黿頭渚,也知道黿頭渚的櫻花很出名,但是不知道它在無錫。
第二天去的黿頭渚,門票110元,在網上買的,據說是套票,包含坐船游太湖仙島。感覺無錫各景點的門票相對較高,靈山勝境200多,雖然里邊的佛教博物館的確不錯。
說正事兒,黿頭渚有多處景點,但我們進去後,只顧跟著人群找碼頭坐船去太湖仙島,所以可能錯過了一些景點。
刷身份證進入景區後,走了一小段,就到了一片荷塘。取名為「藕花深處」,一看就知道這名字是為了偷懶,直接從李清照的詞「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搬過來的。
彎彎曲曲走了很久才走出這片蓮花池,讓人感覺真的是誤入藕花深處了。
按照以往的游覽習慣,應該是去翻在蓮花池看到的那座山。但是,似乎大家都無心游覽,一心只想去找到坐船的碼頭,好像不坐船就吃了大虧一樣。
我們也跟著人群從山的一側繞過去了,細細品味這路程中的風景也不錯,草地一片片,各種小花、植物互相談論著今天心情不是太好的太陽公公。
路過一片小園地,裡面有些植物被柵欄圍成了心形,還有從地里長出的一些love字樣。這應該是一個婚紗外景地,估計在無錫要結婚的俊男靚女們都是來這兒拍婚紗照的吧,感覺確實不錯,比我們選的外景場地奧森要浪漫很多。
沿著道路往前走拐角,有一片小樹林,樹上的爬滿綠色植物垂下來,有種在原始森林探險的感覺。
路邊小椅子上休息了一下,補充了些能量,繼續前行。下一站就是櫻花樹林,三層高的賞櫻亭,矗立其中,每層書寫分別為,「賞櫻亭」、「惠風和暢」、「櫻谷花語」。只可惜,並不是「天朗氣清」,也不是櫻花的花期,所以,此處並沒有那些流傳的圖片上那種鮮花絢爛如仙海的感覺。
緊挨著是江南蘭苑,進去還要另付10塊錢,我們認為不懂蘭花獨特之美,所以就沒有進去。後來我在網上看了些照片,其實里邊還是很安靜的,也不只是有蘭花,還有竹子和溪水。環境優美,茂林修竹,曲水清流。圖片來源於網路。
直到走到黿頭渚的牌坊才恍然大悟,前邊走得那一帶景點,估計都是後來圍繞著黿頭渚擴建的。牌坊看上去有些年頭,離它不遠的位置是園藝師傅做的,兩只小青蛙,在歡迎大家的到來,憨態可掬。當時沒有青蛙旅行這個游戲,不然,就能發個朋友圈兒說,「我的呱兒子去黿頭渚旅行了,這是它寄回的明信片」。
過了牌坊可能才是真正的黿頭渚,沒走多久就到了碼頭,又是一圈繞著一圈兒人在排隊,少說有千八百。人們總是這樣,不管一件東西是不是你最想要的,看到很多人在爭,你就感覺肯定錯不了,以前就常有詐騙團利用人的這一漏洞騙人。
這一次面對綠蔥蔥的小島,我們也暴漏了這一漏洞,加入了浩浩盪盪的排隊大軍,因此也錯過了後邊的景物,大概排了四十多分鍾的隊才能上船。
站在船的二層上,吹著風,視野開闊,還挺爽快的。船排開的水花就像奔騰的小馬,瑞瑞對我說,「你不用遺憾了,這就是錢塘江大潮潮汐的樣子」。
遠遠看我們來的方向,那個山的形狀的確挺像個大烏龜,也沒去探尋,這是不是黿頭渚名字的由來。
黿頭渚除了櫻花,我覺得湖面上漂著的幾艘七桅帆船,也是一個特色。
無錫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吳文化主要體現在水上,而水文化又離不開船,七桅帆船是吳地船文化的一個縮影,它的航行速度相當快,順風時每小時可以達到20公里。想必你跟我一樣,也會想起電視劇,三國赤壁之戰的情景。圖片來源網路。
太湖仙島,距離沒多遠,風還沒吹夠就到了,還沒上岸就聽到距離最近的小島上鑼鼓喧天。
上岸後才知道,原來是有一個所謂的「花果山」上有免費馬戲表演,別看場子不大,但圍了滿滿的人,看到馴養員拿著鞭子指揮山羊、猴子、泰迪表演,我是看不下去的,覺得動物不應該被這樣對待。
但我覺得,在旅行商業化這么嚴重的今天,免費後邊肯定有付費的東西,就看到了最後。套路跟我想得完全不一樣,以往都是人吃鐵球吐出血啊,讓捐款什麼的。
這次表演的最後,是一隻認錢的鸚鵡,只要有小朋友把錢拿在手裡舉起來,那隻鸚鵡就會飛過去,把錢叼走,並且有二十塊的就不叼十塊的,小朋友們都爭先恐後,玩得不亦樂乎。我不斷看著她們高舉的鈔票不斷的進了「馴獸師」的口袋。瑞瑞還在邊上瞪著大眼睛,「原來是這樣,還可以這樣玩兒」。
我頓時感嘆,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啊。不過同時也覺得,連小動物們都能練成騎車、走鋼絲、叼錢這樣的絕技,做為人類的我們,也不應該被一些所謂的挫折給打倒。
走過一個小橋,到了第二個島,不出大家所料,瑞瑞再次走不動了。於是我找了樹蔭走廊,讓她休息。我快速的瀏覽一遍,基本都是道教文化,有一些工藝品售賣,在島上看了一眼太湖,我就回去找瑞瑞了。
原路返回,出去後是一條供汽車通行的柏油路,很是干凈,路邊茂盛的香樟樹,讓這條路顯得更加深邃遙遠。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我覺得可能只有在櫻花開放的時候才會有這么大的感觸。所以,建議大家還是櫻花季節來最佳,我們呢,不知道櫻花開放時還會不會來,畢竟接下來的事兒,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