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凈手瓶插花嗎

凈手瓶插花嗎

發布時間: 2022-12-26 15:09:56

『壹』 觀音菩薩玉凈瓶中插的是柳枝還是竹枝

是楊柳枝!,,所謂:楊枝凈水遍灑三千!
瓶中甘露常時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貳』 泡茶的禮儀和步驟

泡茶的禮儀和步驟

導語:家裡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凈。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分享的泡茶的禮儀和步驟,歡迎閱讀參考。

泡茶的禮儀和步驟

【茶道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唐代要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古人品茶講究六境: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者修養,一招一式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范。

宋代品茶有一條法則,叫做「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景

色宜人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為嚴格細致,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

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吟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賞鑒,十三文僮。

「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點不得法;二惡具,茶具不清潔;三主

客不韻,主人,客人舉止粗俗;四冠裳苛禮,過於拘束禮儀;五葷餚雜陳,茶貴清,一案葷腥,不能辨味;六忙,沒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間案頭多惡趣,環境布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說法。

【茶道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嘗鑒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嘗,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確實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余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在安徽祁門地區也有盛行。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以及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泡茶禮儀】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綉墩作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於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庄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後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著事茶,侍女捧案於旁邊。

准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為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於一瓶里;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為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於腹前掩於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儀式:

待客賞境(茶境)——茶藝前,主客聚齊,主人與客人依次行禮問安,一般是客人行禮,主人答禮。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談話,順便請客人參觀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並請客人點評,作為話題。

品初禮茶——茶藝開始前,主客落座,這時都不再講話,茶師率其侍女進,到桌前,橫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禮,然後皆落座。茶會便正式開始。

凈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進,茶師凈手(象徵性)然後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後主,主客也需凈手。古代人認為茶事是心誠莊重的,同時亦要保持清潔,凈手無疑已等於凈心)然後茶師點燃香爐,一放於自己桌上,一讓侍女放於客人坐中間的矮案上。靜氣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還利於調節氣氛,增添平和的氣息,更利於在座人們心靈之間的聯系交流。

展示茶具——然後茶師將茶具放於案上,侍女捧案將茶具(主要是茶杯)分發給客人供其觀賞點評。

洗茶

岩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開水沖泡茶葉末即可。(唐宋時期的煎茶法則是將茶餅直接煮成茶湯,因此第一步需要「搗茶-煮茶-調茶」,用茶勺取茶葉放入茶罐中,用茶搗將茶葉搗碎,搗時要慢,細,雅;再將茶葉放入茶爐中,注入開水煮茶;煮好後,用茶拌輕調茶湯,盛起復放回,調法很有技藝)。

洗茶 孟臣三沐——水開(茶湯煮好)後,用茶漏盛開水輕輕淋洗於茶壺上(謂之溫壺);再打開茶爐,用茶漏盛茶湯注入茶壺中,盡量注過多量的水,然後用壺蓋輕輕一掃,茶湯順流淋滿壺身(沖泡);然後蓋上壺蓋,再盛茶湯淋壺身(使茶壺里外皆有茗香)。(在沒興用茶壺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將煮好得茶湯淋於茶杯上,也為三淋,第一步用開水輕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湯,第三步復用茶湯整個淋之,淋法有技藝,或沖或滴,或緊或慢)後來有了茶壺,不同茶器質料泡茶時能更加有利於保存味道,例如紫砂,還有一種茶壺,頂蓋處有孔,這樣是使茗香能散發出來,同時又利於蒸發味佳,明茶藝愛用露孔散氣,稱之為「茗香壺」。

洗杯-溫杯-熏杯——與料理茶壺是一樣的,茶杯也需要溫-洗-薰,這邊用精緻的茶壺還須泡上一些時間,先取出手帕(最好為綢巾)放於桌上疊成小方,逐個擦拭茶杯,再用茶夾夾杯依次放入茶洗中過水清洗,再夾茶杯於茗氣前滾熱溫燙,最後將茶杯放於香爐前熏香靜氣。

盛湯倒茶——茶泡好後,依次往茶杯里注水,玉液回壺,如果茶壺是「茗香壺」的話,還可將茶杯里的水重新澆回茶壺中。 茶香合壁、遞手傳香——回壺後,再次注入茶水,這回將聞香杯蓋於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於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為茶茗之香與茶氣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後取下聞香杯,雙手端於鼻前,捻轉而嗅,然後侍女再將聞香杯奉與客人,客人依次如狀品嗅。

奉茶——將所有茶杯註上茶水後,取聞香杯覆於其上,再取絲帕覆茗香上反復靜氣,然後將絲帕放於左手,用右手摺疊,將茶杯放於絲帕上,然後雙手放茶杯於案上(用絲帕墊茶杯主要是怕燙手,而且一些好質的絲料隔熱,至於動作,則是為了好看,同時亦要講究奉茶時的幽雅禮儀),然後侍女捧案依次奉於客人,先客後主。侍女奉茶時,應舉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禮,方可接過案。

品茶——品茶時,先合香;茶師示意,眾人左手托杯,右手覆於杯上,一起端於胸前晃動三次,謂之茗氣合香。再聞香;右手取下聞香杯,左手托於鼻前,捻轉而嗅,然後才是品茗;左手端起茶杯(連帶絲帕),端至嘴前,右手將茶杯於絲帕上轉三圈,謂之觀湯色,然後遮注杯前部而飲(其實不只茶道時這樣,古人無論喝酒還是品茶,都要將手遮於杯前部,防禦品飲時的不雅觀)然後放下。(對於品茶時動作最為注意,也算是整個茶藝中唯一要求行儀,規矩得體的地方吧,先前都不是注意動作的,最多是「弄茶」一做一觀而已,因此,品茶時左手右手等動作,是為注意的)品飲一共舉三次。

因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細細抿之,一品苦澀,二品甜膩,三細細回味。

品道——品完三口茶後,將茶杯放於自己桌上,眾人靜肅一段時間,不僅回味剛才喝過的茶,也默默感受這一切。

禮盡謝茶——最後賓主起立,茶師及侍女橫列一排行禮,主客回禮,一同謝茶。茶師走後,主客留下來細細賞香品茶,或聽琴悅耳,或高談闊論,或安靜思考,靜靜感悟這茶境,感受這寧靜致遠的氛圍,客散後,主人相送至門外,也算是品茶會圓滿成功的舉行了吧。

【飲茶禮節】

鞠躬禮

鞠躬禮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茶道禮儀,根據彎腰的.不同,分為真禮、行禮、草禮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說話前後。

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准備,將相搭的兩只手逐漸分開,貼著大腿根往下滑,手指尖部觸及膝蓋的上沿為止。上半身由腰部開始傾斜,頭、背、腿呈現出90℃的姿勢,慢慢直起身子,鞠躬要與呼吸配合,彎腰下傾的時候吐氣,直起上身的時候吸氣。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雙手滑於大腿中部,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20℃的夾角。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50℃的夾角。

坐式鞠躬

真禮以坐姿為准備,雙手搭於膝蓋上,腰部前傾,頭、頸、背都呈現出弧形的狀態。

行禮以坐姿為准備,與真禮差不多,但是位置稍低。

草禮即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稍微欠身即可。

跪式鞠躬

真禮的跪式鞠躬,以跪姿為准備。背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倒,雙手從膝蓋上逐漸下滑,雙手著地,雙手手指相對。行禮的時候要配合呼吸,彎腰向前,抬身時需要吐氣。前傾的時候,身體與膝蓋之間的距離只容一個拳頭。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55℃。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65℃。

伸掌禮

這是茶道中使用最多的禮儀,多用於主人向客人請茶的時候使用,表示「請」或者「謝謝」的含義。兩人對坐時,伸出左手,四指並攏,虎口分開,側斜於敬奉的物品旁側。對坐時候,左側坐伸出左掌,右側坐伸出右掌。在飲茶的時候,男性應該多照顧女性。

寓意禮

鳳凰三點頭:每次泡茶沖水的時候,需要高提水壺向茶壺內注水,上下提拉水壺,反復三次,表示一種敬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茶壺嘴不能對著客人,這樣表示請客人離開。

如果使用的茶杯有柄,就應該便於客人取用,放置於右側。對坐的時候,左利手的客人可以自行調換。

提壺倒水的方向也是一種語言。右手提茶壺需要逆時針轉來表示歡迎,左手需要順時針表示歡迎。如果方向相反,就意味著送客(送客也在三泡之後,中途送客很不禮貌)。

;

『叄』 觀音菩薩手裡都有拿什麼都象徵什麼

凈瓶觀音」,亦名「楊柳觀音」,因菩薩手上的凈 瓶是插有楊柳的。楊柳取其柔順,是象徵觀音慈悲救苦,眾生之意,所謂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凈瓶,在「釋氏要覽」中說:「凈瓶梵語軍遲,此雲瓶,常儲水,隨身用以凈手」。又楊柳枝,在印度叫做齒木,常用以刷牙以表清潔。在中國,佛徒常念觀音大悲咒,求咒水治病或灑凈道場,故請佛菩薩亦用「楊枝凈水」。大約六朝隋唐佛法盛行之世,觀音菩薩已家喻戶曉.傳說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化身,楊柳觀音就是其中之一。據說有一天,觀音菩薩聽說中州地區民風很不好,百姓愚昧無知,貪財好利。慈悲的菩薩決定前去度化那些愚人。乘著祥雲的觀音菩薩來到中州地區的太室山。當天夜裡,她托夢給當地的百姓,說是明天觀音菩薩要經過此地,點化有緣人,解救百姓的苦難。第二天,當地的百姓紛紛談起了昨夜所作之夢,發現大家居然作的是同一個夢。於是,眾人滿懷希望等待觀音菩薩的到來。人們每見到一個陌生人,都要上前詢問,看是否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但是讓大家失望的是,沒有一個人是觀音菩薩。原來,觀音菩薩化作了一個窮苦的老婦人,一路乞討,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她。當時中州地區正值大旱,莊稼都枯萎了,百姓的糧食很緊張。化身為老婦人的觀音菩薩乞討了很多家,都沒有要到一點吃的,她不禁嘆息道:「乾旱固然是天災,可是也是人自作自受的結果啊。」正巧有一個叫劉世顯的老人聽到了菩薩的嘆息,他心中一動,暗想:「難道這老夫人就是觀音菩薩不成?」於是他上前問道:「老婆婆,你說的很有道理。你的意思是說,因為這里的人不肯一心向善,才遭到這樣的天災吧。如果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積德行善,改過自新,今年的天災還可以救的了嗎?」菩薩笑著說:「上天之心是最仁慈的,福善之心要比罰惡之心還勝三分。只要人們誠心悔過,上天是會看見的。」劉世顯聽了菩薩的點化,伏身拜道:「多謝觀音菩薩點化。如今弟子茅塞頓開,願菩薩大發慈悲,廣施法力,降下甘霖。弟子願建寺廟供奉菩薩,並且勸說眾人,皈依佛門。」觀音菩薩說道:「難得你一片誠心替眾人求情。明天午時三刻,我將顯化真身,施法降下甘霖。請你告知當地百姓,到時候可以觀看。」劉世顯再三拜謝,菩薩卻已悄然隱去。劉世顯把遇見觀音菩薩之事告訴了眾人,大家聽說那個討飯的老婦人就是菩薩,都半信半疑,只等到次日午時三刻再看個究竟。第二天,將近晌午時分,太室山頂飄起一片白雲,白雲散去,觀音菩薩顯現了真身。只見菩薩丈六金身,頭戴錦兜,身披袈裟,赤著雙腳,手中捧著一隻羊脂白玉凈瓶,瓶中是甘霖和楊柳枝。眾人見了,慌忙下拜,口中念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法號。觀音菩薩從凈瓶中取出楊柳枝,蘸著甘霖,向農田中輕輕撒去,其法相也隨之逐漸隱去。不一會兒,大雨傾盆,一直下了半個時辰才停住。從那以後,中州地區沒有不相信佛法的。劉世顯捐資在太室山上建了一座廟,內中供奉手捧楊柳凈瓶的觀音菩薩像。這次觀音菩薩的顯化,被稱為「楊柳觀音」。

『肆』 觀音菩薩手中的凈瓶與柳枝有何含義

楊柳柔順,象徵觀世間菩薩恆順眾生、慈悲救度;又楊柳枝梵語齒木,刷牙之用,以表潔凈;凈瓶梵語軍遲,常貯水,用以凈手,亦表潔凈。在中國有大悲水懺法,即念觀音聖號、求咒聖水治病或灑凈,常有楊枝凈水之說。

『伍』 觀音菩薩玉凈瓶中插的是柳枝還是竹枝

是楊柳枝,楊柳枝向上然後彎曲下垂(竹枝不會彎曲)表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深意。

南無阿彌陀佛

『陸』 為啥觀音菩薩玉凈瓶中插的是柳枝

1. 楊柳柔順,象徵觀世間菩薩恆順眾生、慈悲救度;

2. 又楊柳枝梵語「齒木」,刷牙之用,以表潔凈;凈瓶梵語「軍遲」,常貯水,用以凈手,亦表潔凈。

3. 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枝的生命力極其旺盛,象徵菩薩悲憫眾生。(想想觀音用柳枝蘸了一點凈瓶水灑下就救活了人參果樹的故事)

『柒』 供佛凈水瓶能插花嗎

凈水瓶是凈水瓶,
花瓶是花瓶,
清水平不能擦花,
你看見觀音菩薩的凈水瓶里有花嗎?
沒有,他只是拿在手裡。

『捌』 觀音造像一手持柳枝,一手持凈瓶,柳枝跟凈瓶有什麼寓意

有人說觀音的這個形象是因為當時佛教教徒的生活習慣而來的,但是我認為凈瓶是凈化邪物,柳枝一是寓意著挽留,也就是觀音經常說的「回頭是岸」,這也有一種慈悲憐憫的意思。


而且柳枝很柔軟,所以也代表著觀音的菩薩心腸。那麼凈瓶就是來滋潤柳枝的,凈瓶裡面是水,水可以洗滌人們的心靈,出去人身體上的污垢,所以凈瓶有這凈化一切的力量,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說觀音菩薩手中持有的是這兩個東西。

『玖』 觀世音菩薩佛像合手與插瓶代表著什麼象徵意義

觀世音菩薩手執凈瓶與楊枝,表示菩薩普救世間的廣大悲行。三界火宅,眾生心中充滿熱惱。觀世音菩薩能體察眾生的苦痛,時以瓶中的甘露水遍灑世間,使在熱惱中的一切有情皆獲清涼。眾生信仰觀世音菩薩,即渴求菩薩的甘露水,息滅內心的熱惱。佛教勸誡,觀世音菩薩確有令眾生熱惱變清涼的甘露水(甘露又喻佛法涅槃解脫之道),如時時虔誠的禮念觀音,能得菩薩的悲心救護。

『拾』 插花不會挑合適的容器,要按照哪些要求選花瓶

美麗的花草不僅能夠使室內增加活力,而且還可以凈化室內的空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益。我們可以在家中養護各式各樣的花草,可以養護美麗動人的牡丹花,也可以養護小巧雪白的茉莉花,也可以養護葉片奇特的龜背竹。可以放在土壤中養護,也可以插在清水中觀賞。


在土培植物時,葉片數量比花朵數量多。但是在插花時,盡量減少葉片的數量,突出花朵的低位。圓球形花瓶口徑較大,可以插10到20根枝條。瓶口處的葉片要及時清理。

熱點內容
馬麗安茶花 發布:2025-09-21 14:03:14 瀏覽:348
廈門雲頂花卉 發布:2025-09-21 13:54:54 瀏覽:767
刺頭花盆栽 發布:2025-09-21 13:51:11 瀏覽:528
發條情人節皮膚好看嗎 發布:2025-09-21 13:50:08 瀏覽:462
牡丹江賓士 發布:2025-09-21 13:46:12 瀏覽:351
牡丹江到錦州飛機 發布:2025-09-21 13:45:15 瀏覽:226
景觀池綠植 發布:2025-09-21 13:26:55 瀏覽:547
洗衣物櫻花 發布:2025-09-21 13:26:05 瀏覽:277
花卉折枝紋 發布:2025-09-21 13:25:23 瀏覽:189
大魚海棠百 發布:2025-09-21 13:14:21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