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文殊蘭
1. 文殊蘭是名貴花嗎
不是。
文殊蘭的名稱可能使人誤會此品種為一種蘭科植物,但實際上此品種為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
文殊蘭種植注意事項
文殊蘭對土壤要求並不是很高,種植一般會用到沙性土壤,因為裡面的腐殖質較多,而且疏鬆透氣、排水性能良好,另外再嚴重時最好每月鬆土一次,這樣有利於文殊蘭的生長。
溫度對文殊蘭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文殊蘭最適宜生長適溫在15-20度之間,冬季文殊蘭的鱗莖會進入到休眠狀態,這時如果氣溫低於8度,就會發生凍傷,要注意保溫。夏季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極易感染病蟲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文殊蘭
2. 文殊蘭的花語是什麼
文殊蘭的花語是與君同行,夫婦之愛;而代表的意義則是文殊菩薩人間智慧的化身。
文殊回蘭是多答年生草本植物 ,披針形帶狀,且植株粗壯 ,為白色,具有芳香。文殊蘭這個名字,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信奉佛教的人可能會比較常見到這種花卉,文殊蘭代表的意義是文殊菩薩人間智慧的化身。而它的花語則是與君同行、夫婦之愛。
(2)花卉文殊蘭擴展閱讀:
文殊蘭花語的來歷
文殊蘭為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一,在西雙版納地區尤為多,原因為傣族的原住地居民比較信封佛教,幾乎每個院落中皆有佛教的寺廟。因此,文殊蘭便被定義為佛教的「五樹六花「,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佛教談佛的鮮花。
文殊蘭還有一個稱呼叫做「十八學士」,將其塑造成為文殊菩薩的化身是非常貼切的。所以文殊蘭也擁有教誨引導人們的作用,能夠讓人們團結起來,共乘智慧之舟劃向智慧的彼岸,因為它代表著特殊的願意義,人們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如文殊蘭一樣充滿智慧,所以衍生出與君同行的花語。
3. 文殊蘭的花語
文殊蘭是一種觀賞價值極高的花,在很多的園林景區及莊重的會議廳以及富麗的賓館都能夠狗看到它的身影。下面我就來告訴你文殊蘭的花語。
文殊蘭花語:與君同行夫婦之愛
台灣原住民雅美族,從文殊蘭的假莖中撕下一片片的薄片綁於繩子上,形成長串再撕成細長條,再於底部綁上重物垂入水中,作為吸引魚類入網之用。雅美族亦利用文殊蘭的葉片,包住燒石灰的陶鍋以減低陶鍋溫度下降的速度,使燒出來的石灰能成為搭配檳榔一起嚼食的美食。排灣族、平埔族、卑南族及綠島人,以文殊蘭作為地界指標植物。
南傳佛教視文殊蘭為五樹六花之一,在我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栽培得尤其多,因為該地區的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文殊蘭亦作為宗教活動中賧佛的鮮花。
文殊蘭葯性及其毒性
文殊蘭全株有毒,當中以鱗莖毒性最強。全株均含石蒜鹼(Lycorine)、多花水仙鹼(Tazettine)等多種生物鹼。誤服可引致嘔吐,腹痛,先便秘後劇烈下瀉,呼吸不整,脈搏加快,體溫上升等,大量誤服可引致神經系統麻痹而死亡。
據《全國中草葯匯編》記載文殊蘭性味辛、涼、有小毒。有消腫止痛、行血散瘀之效,對跌打損傷、癰癤腫毒、咽喉炎及蛇咬傷等有治療之用。新鮮的葉和鱗莖,搗碎後敷上患處,對治療軟組織受損、閉合式骨折有幫助。台灣原住民排灣族及阿美族,則以文殊蘭治療刀傷、消腫止痛及蛇咬。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
文殊蘭的形態特徵
亞洲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
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長柱形。葉20-30枚,多列,
帶狀披針形,長可達1米,寬7-12厘米或更寬,頂端漸尖,具1急尖的尖頭,邊緣波狀,暗綠色。
花莖直立,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披針形,長6-10厘米,膜質,小苞片狹線形,長3-7厘米;花梗長0.5-2.5厘米;花高腳碟狀,芳香;花被管纖細,伸直,長10厘米,直徑1.5-2毫米,綠白色,花被裂片線形,長4.5-9厘米,寬6-9毫米,向頂端漸狹,白色;雄蕊淡紅色,花絲長4-5厘米,花葯線形,頂端漸尖,長1.5厘米或更長;子房紡錘形,長不及2厘米。
蒴果近球形,直徑3-5厘米;通常種子1枚。花期夏季。
可愛文殊蘭Crinum amoenum
區別於亞洲文殊蘭鱗莖球型,葉片邊緣一般不是波浪形。植株矮小,一般60厘米以下。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花朵比亞洲文殊蘭整齊,開花前花朵下垂。一般是一起開放。
3:紅花文殊蘭Crinum ×amabile
4. 文殊蘭花語
文殊蘭是一種佛教聖花,花語含義與君同行、夫婦之愛,用來表達兩個人之間生死相依、永不離棄的愛情。花語還有文殊菩薩智慧化身的意思,用來表達一個人充滿智慧和聖潔之心。花語含義一路隨行、一心向佛,文殊蘭在佛教寺廟廣泛分布,像佛教的信徒和使者。
一、與君同行、夫婦之愛
文殊蘭開花時花香濃郁,給人印象深刻,它的花語有與君同行、夫婦之愛的意思,可用於夫妻之間、愛人之間贈送,表達我和你一直站在一起,和你一同前行,傳遞的是夫妻之間堅貞不移的愛,純潔、堅定。
二、文殊菩薩智慧的化身
常用慧眼蘭心來形容文殊菩薩,文殊 蘭花 語還有“文殊菩薩智慧的化身”,用來表達一個人極具智慧,有一顆像文殊菩薩一樣赤誠、芬芳、高潔的心,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在人間繼續傳播智慧。
三、一路隨行、一心向佛
在西雙版納地區文殊蘭比較常見,機會每個佛堂里都有文殊蘭的身影,是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一,被當做佛教談佛的聖花,它的花語含義是一路隨行、一心向佛,是佛教的信徒,也是佛教宣傳的使者。
5. 文殊蘭花如何過冬
要想養好文殊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意保持
文殊蘭,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一般是夏秋開會,花香濃郁,一向很受人們喜愛。要想養好文殊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意保持合適的溫度。文殊蘭喜歡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通氣良好,冬季需要再不低於5℃的室內過冬,北方地區在10月上
旬,南方地區在11月上旬將植株搬入室內,放在向陽處,溫度保持在8~10℃之間為宜。夏季的時候不能受烈日暴曬。
二、生長期勤施肥。在生長期內要勤施薄肥。春季施以氮肥為主的薄肥,抽葶孕蕾期施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秋季施以腐熟的餅肥。施肥的間隔時間為2周。
三、生長期勤澆水。春季每隔1~2天澆1次水,夏季每天傍晚澆1次水,進入秋季後則減少澆水,冬季嚴格控制澆水(一般間隔2周左右澆1次水)。
6. 文殊蘭有哪些形態特徵
文殊蘭學名:Crinum asiaticum Linn.var.sinicum,別名:十八學士科屬:石蒜科文殊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原產於亞洲的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等熱帶地區,中國雲南、廣東、福建、廣西、浙江、海南等地有野生,現廣為栽培。文殊蘭植株粗壯,高可達1米。地下部具葉基形成的鱗莖,長圓柱形,直徑約10~15厘米。葉基生,抱莖簇生於莖乾的上部,條狀披針形,長可達1米,寬7~12厘米。花莖從葉叢中抽出,高與葉相等,每株可生花莖2個至3個,傘狀花序,有花10~24朵,每朵花的直徑有6厘米至9厘米,白色,具濃香。花期6~9月。蒴果球形,種子外種皮海綿質,有助於在海水中漂浮,是典型的海飄植物(文殊蘭有一紅花的變種)。文殊蘭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忌澇,耐鹽鹼土。文殊蘭適用於濱海地區鹽鹼地綠化,常年翠綠色,開花時正值盛夏時節,花色淡雅,芳香馥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露地栽培,又可作為室內裝飾花卉,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國南方熱帶和亞熱帶省區多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