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寫生的花卉

寫生的花卉

發布時間: 2022-12-24 22:40:20

Ⅰ 各種花卉,,花朵的色彩,水粉畫法

畫出優秀的水粉畫及花卉要注意一下幾點:
1-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水粉畫經典《天河白馬》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的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易於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是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水粉畫作品欣賞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水粉畫》(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3-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4-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5-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水粉畫作品欣賞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著色
6-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水粉畫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並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後,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塗。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後,就急於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系,使色彩之間的關系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於掌握,也易於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後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准確。熟練之後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局部和細節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後,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乾和濕的技法應控制到什麼程度?有哪些應用范圍?水粉畫運用的干濕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7-著色方法
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8-干濕技法
干畫法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
水粉畫作品欣賞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有關濕畫法的控制及實際操作運用,上述畫法步驟中已講得很多,不再一一細述。

Ⅱ 國畫花鳥基本畫法技巧

國畫花鳥基本畫法技巧

學習畫花卉,除了要多觀賞及臨摹古今名畫以外,還要對 實際的花卉深入的觀賞與寫生,了解花的枯榮及霜晴雨露中的 情態,茲從花朵葉與枝乾等各部位簡述其結構與生態。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國畫花鳥基本畫法技巧,歡迎閱讀。

花卉的觀察

( 一 ) 花朵:花朵經常是畫面的主題, 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幾部份。

花瓣有單瓣與重瓣 ( 復瓣 ) 之 分,花形有離瓣合瓣之別。

牡丹薔薇花等是離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離瓣的單瓣,牽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單瓣,大部 份的花卉都具有單瓣與重瓣的不同品種,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 木槿梅花等。

花蕊有長短多寡的區別。

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 蕊都在一起,雌雄異株者僅有小蕊,或僅有大蕊,有的花蕊較 明顯,有的較隱密,都需仔細的觀察。

花萼亦因花的種類而異 ,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絲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長 在一長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長,山茶萼像魚鱗等。

( 二 ) 葉:單葉植物從枝或莖長葉時,葉序有對生互生 輪生叢生等。

復葉植物有的成羽狀掌狀鳥足狀,有的是二重復 葉,形式更為復雜,必先了解其生長的規律,才不致在繁雜中 發生錯誤。

葉有葉柄與葉脈,形狀有尖圓長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 三 ) 莖枝:可分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 木本枝幹挺 硬,有些相當粗狀,草本的莖大都較嫩,有的變成右旋或左旋 的蔓延,有的還長有須狀的攀緣莖。

花卉的寫生

各種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較清新,生氣勃勃,是寫生的好時間,寫生是為創作收集素材,如果是為了工筆畫的需要,就必須作細致的描寫。

有時我們在畫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寫生收集素材的時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側面的、斜 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葉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花蕾,也要有將綻的大花蕾。

葉子也是如此,除了成葉外也要 有嫩葉及嫩芽,並注意陰陽向背,大小穿插。枝幹也要有主幹 、支幹之分,以及在在畫面上的姿態和疏密。

以上這些都是我 們在針對目的寫生收集素材時,首先要注意到的問題。

雖然花鳥畫不像山水畫常有移動視點的表現法,通常視角比較穩定,但我們觀察時可運用移動視點的方法,選取最美 角度寫生,並注意花、枝、葉的大小比例。

畫花朵可從花蕊花 瓣入手,通常先畫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擴展,花瓣 太復雜的可進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

畫葉也是如此,除了 注意葉序、結構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與疏密、前後葉的變化,最後畫枝幹,大幹還要畫出皮紋,如梅花的大幹要蒼老、皮紋要斜皴,小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橫皴,松干皮要鱗皴,紫薇花干皮較光滑等不同種類的枝幹特點。

花卉的寫生,宜從折枝花卉開始,折取花葉易於入畫的一枝,插於花瓶中詳細觀察,花蕊被遮蓋的也可撥開,研究細部結構。

對於簡單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選取整株花的一角來嘗試 或全株花的寫生,由於枝葉復雜,須選擇適當的角度,並做大 幅度的刪減或調整。

總之花卉的寫生並不是畫植物的插圖或說明圖,需主觀的取捨與美化,並強調意趣的表現。

鳥類的觀察

禽鳥在中國畫中又稱為「翎毛」,可區分為水禽與山禽兩 大類,依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鳴 禽、雉禽等類,各類的特微與習性如下:

(一)涉禽:棲於淺水中捕食魚蝦,它的'嘴、頸、腳都很長。例如鶴、鸛、鷺鷥等。

(二)游禽:喜歡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腳短,趾間有蹼,多 捕食魚蝦和小蟲。例如海鷗、野鴨、鴛鴦、雁、信天翁 等。

(三)猛禽:雙翅強而有力,嘴形如勾,腳夷尖銳,性情猛悍 ,專門捕食小動物。例如鷹、鷲、鶚、隼等。

(四)攀禽:多數上嘴鉤形,下嘴較短,足趾二前二後,能用 夷攀抓在樹幹上。例如鸚鵡、啄木鳥等。

(五)鳴禽:喜歡鳴叫,一般小鳥多屬此類。 例如維、鶯、畫 眉、伯勞、黃鸝、八哥等。

(六)雉禽:屬於棲地類禽鳥,身體較大毛色美麗,尾長,嘴 形與雞類似,多生長於山林矮木叢中。例如雉雞、錦雞 、長尾雉、孔雀等。

禽鳥是卵生,故其身體(不包括頭、頸、腳、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環境與習性不同,其嘴、腳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與特微,一般而言,水禽(涉禽、游禽)大多嘴長而尾短,山禽(鳴禽、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極尾長,嘴勾者食肉,細尖者食蟲,嘴長者食熊蝦,食殼者嘴粗而厚,成圓椎形。能長途飛行的鳥翅膀大都較長,且發達,水禽中多長頸者, 以便迅速出擊,啄夾魚類。

此外如頭形、眼精的顏色及 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須把握其特微。

鳥類遍體生長羽毛,細密的綿羽有保溫的作用,此外也有 半綿羽,以及許多形狀不清楚,層次繁多而疊列成一大片的感 覺。另一種是羽片形狀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詳細的 名稱,應仔細觀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狀及其疊列的關系,以求 熟悉鳥類羽毛的組織與秩序。

此外尚須明白禽鳥的雌雄,禽與獸絕大部份都是雄的較美 ,少數雌雄的羽毛一樣,但是雌鳥總比雄鳥略小,鳥的翼及尾 ,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鳥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鳥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鳥類的喜、怒、哀、驚,表現在翼、尾及 姿態上,亦有不同。

鳥類的寫生

鳥類除了結構復雜外,又活潑善動,要以真鳥直接寫生, 對初學者是一大挑戰。

剛開始不妨寫生鳥類標本。畫標本的優點是可以從各角度詳細的觀察細節,甚至重要羽毛的數目也可 慢慢的數清楚,尤其是畫工筆翎毛,標本的觀察助益頗大。然 而畫標本的缺點是容易畫出動態生硬呆板,甚至形狀比例失真的作品。

標本雖從真鳥剝制而成,但經人工填塞棉花於體內, 容易變形,鳥的眼珠亦不依類別的不同而變化,通常裝上統一 的人工替品。張開的翼及腳都家鐵絲支撐重量並維持形態,往 往因為製作者疏於觀察及技巧不足,而使關節變化失真,生硬 挺直,或重心不穩,羽毛凌亂等缺點。

初學者了解這些極可能發生的症狀之後,不妨比較鳥類的參考書籍圖片,或前往鳥店 、動物園甚至野外觀察,並可藉照相機的功能,凝固瞬間的動作,作為寫生的輔助參考資料。

作過鳥類標本觀察之後,即可嘗試籠中鳥的寫生。最好到 鳥店選購一種平時熟悉而溫 馴的小鳥, 最好價格不要太高,又容易飼養者,作為寫生的對象。首先要觀察其各種動態,如 踏枝、啄飲、搜翎、欲升、欲降、鳴啼、縮頸、飛翔..,等不 同的動作,並將其特徵記憶下來。

寫生之前不妨仔細的觀察, 並發現它最常重復出現的動作,或持續最久的型態作為寫生的 選擇,以鉛筆或毛筆做速寫,鳥的姿態改變時不妨依記憶修補 ,或等待其出現相同動態時,再迅速掌握,如做詳細的描繪較 費時,需耐心的畫畫停停,分幾次描繪完畢,而創作時最好也能經常觀察,才容易捕捉到禽鳥的神態。

籠中鳥的行為動作與在大自然中的秦鳥略有不同,就如同 在監獄中的人和外面自由人的表情動作有別一樣,為了表現『好鳥枝頭亦朋友』的自然情趣,了解每一種鳥的生活環境與棲息之態,最好到山林野外做實地的觀察,配合望遠鏡賞鳥更佳。

每一種鳥的習性與姿態不盡相同。如燕子與鴿子是不站在樹枝上的,鶴與鷺鷥是拳一足而睡,烏鴉與喜鵲的動態絕不相同,若不仔細觀察,張冠李戴,舊部合乎物態,物理與物情。

此外鳥類棲宿或非翔時,頭必迎風、如背著風、羽毛必定掀起來, 這也應該注意到的現象。

速寫時可先畫出鳥的主要形體(蛋型)在根據頭部的動態(如伸頭、縮頸、扭轉等)添加頭部(頭部大致也成蛋形),再添加翅、尾與足部。爪在平地時需踏的穩,在枝上需抓的緊。非翔實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不可兩者同時伸展。最重 要得是身體要有重心,型態力求生動活潑,才能表現出生命力。

白描畫法

白描畫法是指以墨線描繪物體,不著顏色的畫法。

在人物、畜獸畫方面也有白描畫法,譬如兩幅最早的戰國楚墓出土的帛畫,即以白描法表現,我國古代稱之為「白畫」,下圖是壽平的《水仙圖》,即以白描畫法,洋溢著樸素而細致的水墨韻味。

白描畫法以線條為主,也可渲染淡墨。畫線條時,要使筆墨結合形相的特質,筆法的轉折頓挫,線條的粗細濃淡,皆要以所表現對象的質感或特色為依歸,譬如以較細較淡的線條畫花瓣容易表現出其嬌嫩柔軟;以較稍粗稍濃的線條畫葉與枝梗,較易表現其硬而厚的質感;以略乾且下筆、收筆皆虛的細線條畫禽鳥的羽毛,較易表現羽毛蓬鬆而柔軟的感覺。

中國畫是線條的雄辯,尤其在白描畫中,線條的優劣是一幅畫成敗的主要關鍵。

白描畫運筆宜以中鋒為主,用筆的壓度和速度要均勻,鉤出的筆線要有「外柔內剛」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內,不宜顯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筆墨,不耐久看。鋒芒過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現出一種霸悍的氣象,有時尚可減低某些花卉、禽鳥的美感,故白描畫的線條要「寓剛建於婀娜中。

此外運筆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滯,務必要有「無往不回」之意,腕力氣力一定要送到頭,止筆向上提時,也不可 輕率潦草。至於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據吳學讓教授提供的示範有三種主要的線條:

一為起筆停筆(一字描),適於畫葉梗、竹乾等。

二為釘頭鼠尾描,適於畫葉筋、葉片等。

三為連續弧 線描,適於畫花瓣。

畫鳥的順序是先畫嘴的當中一長筆,再畫上顎和下顎各一筆,再依次畫眼圈、點眼、頭額、背、翼、胸、腹、腿、爪、補尾。畫細毛的線條落筆與收筆較輕,中段略粗,若落筆太重,不易表現出羽毛的質感。

雙鉤填彩畫法是用線條鉤描物象後在填色的畫法,又稱鉤勒填彩法或雙鉤設色法,是從白描的基礎上染色彩而成。

它的起源甚早,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已見此種畫法,五代 畫家黃筌是雙鉤填彩法的代表性畫家,其線條纖細,賦色艷麗 ,是北宋院畫花鳥畫法的主流,另有江南的徐熙,也用雙鉤填 彩法,但風格野逸,較注重線條的趣味及墨韻,後世的花鳥畫 家 ,用筆多取法徐熙,用色取法黃筌,並兼取兩家的神似逸韻。南宋吳柄的《竹雀圖》,是以雙鉤填彩法表現的例子。

畫雙鉤填彩法應選擇熟紙 (紙) 或絹,先用墨線雙鉤白 描後,准備兩只羊毫筆作渲染,一隻蘸色,一隻沾清水,要先練習一手執兩只筆,並能靈活交換。

設色時顏色要淡,應多染幾次,將花、葉內側(或中央 )的顏色以清水筆推染至邊緣 ,清水筆內的含水量要適當,水太多會留有痕跡,太乾則渲染不開。

渲染完後,如原來的墨線已經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 鉤一次,鉤一次,稱為「勒」,同時也可從畫紙背後托染,使 畫面的花葉顏色更加濃厚、均勻。花卉渲的方法有三:

(一)先後染:先將花朵的顏色最淡的顏色底(既平塗打底)再用其他顏色分染,通常白色、粉紅色、淺黃色的可花先用白的粉底,在用淺綠、洋紅、藤黃等色分染。 葉子可先用草綠底,再用花青分染。

(二)先染後:紫紅色或深紅色的花卉,可先用花青(或淡墨)自內側向外分染後,再紅色,染葉也可先用花青(或淡墨)分染後,再草綠。

(三)接染畫法:譬如粉紅色的荷花瓣,尖紅,根部稍帶淡綠色,可先用白的粉底再用洋紅由尖向內分染,並立即用淡綠色由內向外分染,在水份未乾前接合。局部蟲蝕的破葉,亦可用接染法。

與禽鳥的賦采法略有不同,首先白描後以淡墨分染,然後以顏色第二次分染,干後第三次鋪色,接著第四次梳毛,第五次鋪色梳毛(絲毛)是化翎毛(或畜牲)所常用。

為了強調羽毛松軟而細密的感覺,梳羽毛法的原則是淡色羽毛用深色梳,深色羽毛用淡色梳。

沒骨畫法

沒骨畫法是不用墨線鉤勒、直接以色彩繪畫物像的畫法。

沒骨畫法相傳為北宋徐崇嗣所創,此後畫者極少,清初的惲壽平是復興此畫法的大師,影響近代甚大。

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水線」來曲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系,有以白當黑 的味道。沒骨畫法也可細分為幾種表現方式:

第一種較工細如雙鉤蠆填彩法,只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

第二種畫法略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第三種畫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 點染局部,類似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

一般而言,白描畫法、雙鉤填彩畫法與沒骨畫法機皆屬於工筆畫法的范疇,應注意其形態的完整與結構的清楚。

初學者在畫前可先鉤一張同尺寸的速寫稿,置於畫紙下,則構圖、形狀有個依據,能專注色彩與運筆的趣味,無論以那一種發方法畫花、葉,色 彩皆要有濃淡的變化,一隻筆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用「先後染」的方法,追情求更豐富的色彩變化,但設色不宜太濃 、艷,總以淡雅為尚。

染完色彩,等待乾後再鉤勒葉筋、絲花或 加畫花蕊,增補細部。

寫意畫法

寫意畫法是指用單純而概括的筆墨來表現對象的精神意態 ,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畫法。

依據畫史上的記載,唐朝吳道子所畫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潑墨,可能已具有寫意的形態,傳世的畫跡中北宋蘇軾、文同的墨竹,釋仲仁的墨梅已經可以歸入寫意畫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筆墨,在宣紙上畫出淋痛快的大寫意,如下圖是徐渭所畫的「牡丹蕉石圖」。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金石畫派都給寫意花鳥畫拓展了不少的領域。

寫意花鳥畫法多以「點垛」或「點簇」的技法,可細分成 鉤花點葉法、小寫意法、大寫意法等數。

畫寫意適宜選用生紙,可單獨用墨色來畫,亦可用數種顏色來畫。筆內先含調好淡色,再礁深色於筆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來畫,每一筆都要有深淺的變化,使用生紙容易化開,才能產生乾、濕、濃、淡的不同效果。

總之寫意畫法雖有所謂「意到筆不到」之說,形式簡略或形象不精確都不需計較,然而要將寫意畫法畫得好,仍須先在 工筆畫法中多下工夫,多觀察寫生,才能發揮筆簡而意足的特點。



;

Ⅲ 衛天霖的寫生花卉的表現形式是

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融合。
衛天霖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油畫家,在藝術上有獨特的見解,運用獨特的體裁及形式語言,表現了他內在的情感。從客觀上講衛天霖的藝術是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繼承,但追其根源,衛天霖的取裁則暗合了中國傳統文人的選裁傾向。衛天霖的繪畫語言是在學習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基礎上,加上隱於其心中的古代文人所提倡的純粹的審美態度而形成的。從畫面上可以看出他的藝術是保守的印象派,在外光的表現上衛天霖的作品體現了對環境色與光源色的重視與表現,但由於對光色表現的差異性,形成了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而印象派藝術中本身存在著的寫意精神,暗合了隱於衛天霖心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迷戀,影響著他通過畫面來傳達自己內在的情感。而後印象派的表現性技法讓他的畫面充滿了更多的激情,使他的畫面有別於印象派的迷離效果,趨向於結實清晰的形體。在學習與研究外來藝術的過程中,衛天霖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形式語言。
對一個藝術家的研究應該是深層次多角度的,包括他的生活實踐、師承關系、宗教傳統、人文修養以及個性氣質等因素,而其藝術本體的特徵,是主體全方位的最直觀的、最深刻的體現。本文運用文獻研究、圖像比較研究等方法,從藝術家作品的形式因素入手,對衛天霖藝術進行研究,在其藝術的形成原因、獨特性及感情的表現等方面進行了初步的研究。衛天霖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油畫家,在藝術上有獨特的見解,運用獨特的體裁及形式語言,表現了他內在的情感。從客觀上講衛天霖的藝術是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繼承,但追其根源,衛天霖的取裁則暗合了中國傳統文人的選裁傾向。衛天霖的繪畫語言是在學習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基礎上,加上隱於其心中的古代文人所提倡的純粹的審美態度而形成的。從畫面上可以看出他的藝術是保守的印象派,在外光的表現上衛天霖的作品體現了對環境色與光源色的重視與表現,但由於對光色表現的差異性,形成了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Ⅳ 夏日讀詩,百合花,那一縷淡淡的清香

我喜歡百合花。每年在廣州的花市,它都是主打品種。特別是一種叫香水百合的,花瓣很純潔,看不到絲毫的斑點,還帶著淡淡的清香。百合花實際上是夏天開花的,但是由於人們的培育,現在它一年四季都能開花。

百合花很美,它的枝幹很長,葉子嫩綠而稀疏,看上去不是那種密密麻麻的小氣,而是大方得體,亭亭玉立,頂端擎著一朵喇叭狀的大花。

它是典型的色香俱全,顏色多到不便表述,它不只是有紅黃白紫各色品種,而且一枝花上,色澤也是漸變的。它不是像別的花那樣,說紅就是純紅,說黃就是純黃。

時不時地,家裡總要養它幾支,稍微修剪一下,就把它插在透明的高腳花瓶里。瓶子裡面有清澈的水,這幾樣配合起來,就顯得十分的別致。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百合花,因為它象徵著美好,象徵著百事合心順意。更為特別的是,它已經成為了人們婚禮的專用吉祥花卉,象徵著一對情侶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百合花雖然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但我國的品種相對較多,而且栽培的 歷史 也很早。下面我們來欣賞幾首詠百合花的古詩,這第一首詩是昭明太子的第三子、南朝詩人蕭詧寫的,可見其 歷史 之早。

《詠百合》 蕭詧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甘菊愧仙方,叢蘭謝芳馥。


這是一首古詩,才六句,而律詩是八句,那是到唐朝才有的。詩的前兩句是寫百合花的葉子和花朵。那葉子肥厚修長有光澤,是一片一片地由低到高接力上去的。

而花呢,雖然顏色多樣,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品種上,顏色卻是一樣的。據說百合花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品種,我國的種類達到一半以上。

中間兩句是寫百合花的動態,如果下了露水,百合花的莖葉就會承受重力,向下低垂。風一吹又會不停地搖晃點頭。

最後兩句是通過對比來寫百合花,甘菊不是菊花,它比菊花要小,但同樣是去熱解毒,可以入葯,可以當茶飲用;蘭花雖然以芳香聞名於世,但是在百合花面前它們都有些遜色,百合花是色香及葯用俱佳。

《窗前作小土山藝蘭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並種之》陸游

方蘭移取遍中林,餘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這首詩是陸游寫的,題目很長,基本上概括了詩的內容。陸游年老蟄居故鄉山陰時,在住屋旁邊做了一個人工的小山包用來養花。

他先是把蘭花移栽過來,剩下的地方又栽種上玉簪花。還有一點空地,就去別人那裡討來了幾叢百合花種上。他說自己七十歲了,還像一個孩子那樣愛花,這也是表現了一種經受磨難以後的豁達樂觀的精神。

《題鄒一桂寫生·百合花 》 弘歷

接葉開花玉瓣長,雲根百疊可為糧。

卻教藝苑傳佳話,歲軸圖成兆吉祥。

這是清代乾隆為百合花寫的一首題畫詩。」接葉」是指百合花的葉子像接力一樣不斷地生長升高,」玉瓣長」是指白色的花朵盛開。百合花的根部也就是鱗球莖,它有很好的營養,可以食用,還是中葯。

後兩句落到字畫上面,說自從有了百合花,就有很多畫家來畫它,一代一代不知道出了多少名作國寶。這個軸子現在大功告成,也將預示著未來的日子如意吉祥。

《百合花》嚴兆鶴

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入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這是清代詩人嚴兆鶴的詩。他說百合花這個黃顏色,是從萱草那裡學著染上的,萱草即黃花菜,金針草,也叫忘憂草。那幾支花被露水打濕,已經不堪重負。

面前雖然站立著百合花,可是自己一輩子也沒有順利合意過。看來在庭院里栽種百合花,我是不配。它這么吉祥的名字,也沒有給我帶來好運。作者這里是借百合花來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借萱草來寬慰自己忘記痛苦。

從以上四首詩詞可以得知,古人對百合花還是很喜愛的,把它看成是百事合心、百年好合、吉祥如意的象徵。但是具體用百合花來寓意婚姻愛情的詩詞,好像還不是很多。

夏日品讀詩詞,欣賞百合花,我們彷彿感覺到那一陣陣的清涼。

Ⅳ 花卉動物人物風景寫生特點是什麼

花卉動物壬豐。景寫生的特點是什麼?一定要寫出。人物在風景里的。特點風景又美好,人物寫的要逼真。

Ⅵ 牡丹寫意畫的技法是什麼

牡復丹寫意畫的技法:制
側鋒用筆,順著花瓣的方向運筆。
筆上先調淺顏色,再調深顏色,筆尖顏色深,筆肚、筆根顏色越來越淺,水分不能太多,蘸上顏色後不往下滴就行。
但還需要作者對牡丹的基本結構、生長規律、色彩、生活環境等有更深的了解,把握其精神、品格、物質,即首先掌握其物理、物情、物態,在苦練筆墨基本功的基礎上,才能胸有成竹。

Ⅶ 花卉寫實與寫生有什麼區別

寫實是畫的特別逼真的那種,寫生不是那麼逼真,知道是這個東西就好

Ⅷ 折枝花的創立人是唐朝畫家

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近代折枝花居其第一,凡草木、蜂蝶、雀蟬,並居妙品。」《太平廣記》卷二百十三記載:「唐邊鸞,京兆人。攻丹青。最長於花鳥,折枝之妙,古所未有。……近代折枝花,居其首也。折枝花卉、蜂蝶並雀等,妙品上。」《宣和畫譜》卷十五記載:「邊鸞,長安人,以丹青馳譽於時,尤長於花鳥,……又作折枝花,亦曲盡其妙。」由此而知,邊鸞確為「折枝花」之始祖。

中唐詩人吳融題有《折枝》一詩,寫道:「不是從來無本根,畫工取勢教摧折。」對古人來說,花卉最重要的功能是裝飾與審美,折枝花的出現正是強化了這種功能。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繪畫品類,真正的興盛還是在宋代。「折枝」一詞到北宋中葉以後被普遍採用,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米芾《畫史》中己經大量使用這一詞。到徽宗時期,在他的大力提倡下,出現了大批折枝冊頁和團扇。

宋御府收藏的名跡中,有李公麟《寫生折枝花》、黃筌《折枝花圖》、黃居寶《折枝芙蓉圖》、黃居寀《折枝花圖》、滕昌祐《寫生折枝花圖》、徐熙《裝堂折枝花圖》、徐崇嗣《繁杏折枝圖》、徐崇矩《折枝桃花圖》、趙昌《寫生折枝花圖》、易元吉《折枝花圖》等63幅。

到了元代,出現了以梅、蘭、竹、菊為主題的折枝花卉作品。明清以來,沈周、陳淳、徐渭、渾壽平、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更是將折枝花卉的藝術提高到爐火純青的高度,創作出一批批富有魅力的藝術瑰寶,折枝花卉這種「有意味的形式」己經作為一種美學形態貫穿於整個花鳥畫史的發展歷程中,成為一種審美的典範。(鞏雪)

Ⅸ 關於植物寫生的那些干貨們

花卉寫生的工具真的好簡單,

你只需要一支筆和一張紙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畫的更加豐富些,那麼以下工具或許可以錦上添花。

工具大集合

1. 針管筆(黑色或棕色) 個人認為棕色更接近自然的顏色

品牌:吳竹、櫻花

筆號:0.3的粗度最合適,你也可以用更細的(0.2)勾畫細節

2. 彩色鉛筆

品牌:我用的是輝柏嘉水溶,其他品牌的彩鉛均可

3. 水彩筆

品牌:monami慕那美

色號:任你選,我最常用的是豌豆藍和咖啡色

4. 畫紙

質量稍微好些的素描紙、速寫紙,普通的列印紙也可以,或者直接買個速寫本,外出寫生更方便

總之,就是工具很隨意、畫起來很輕松。

下面我們邊看邊學,文字也要讀一讀,裡面有不少心得體會,

更重要的是有干貨!

肯定能幫助到你噠!

寫生一株完整的植物,就要從觀察開始,不要錯過每一個部位,例如上面這束金雞菊,我把花頭、葉片、花苞(不同方向),以及整株的金雞菊都分別來畫,這樣會更好的幫助你記憶金雞菊的各個特徵。用線條勾勒完成後,可以用彩色鉛筆簡單上色,如果需要進一步繪畫,可以在旁邊記錄下使用過的色號,以便後續的精細繪畫。

以下是一組虞美人的寫生,還是按照分部位的方法,完成一整株的寫生,最好在畫的同時,用文字簡單地記錄下植物的特徵;另外在寫生時,也可以進行創作,最後一張圖就是一幅創作作品,我把幾株不同形態的虞美人,組合到一幅畫面上。

大麗花的花瓣很多,層層疊疊,很有規律,我習慣從花芯開始畫起,逐層向外拓展,畫的時候要隨時注意花瓣外沿——大麗花的整體形狀是圓形;畫完花朵,別忘了也畫一畫其他的部位,比如它的花苞,萼片要數一數,到底是幾片,只有細致到這個地步,才算是真正的寫生。

寫生時,可以以不同的主題組織畫面,以上一組畫,就是以花頭為主題,組織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畫的時候注意疏密組織。

有時候,路邊的一株不知名小花,也很值得尋味哦。隨時拿起筆,勾勒出來,說不定會成為日後創作的素材呢。

熱點內容
花卉室內造型 發布:2025-09-21 16:37:10 瀏覽:892
阿圖什花卉 發布:2025-09-21 16:35:47 瀏覽:778
成都情人節安排 發布:2025-09-21 16:27:22 瀏覽:250
50米盆景 發布:2025-09-21 16:26:40 瀏覽:524
牡丹江明天有沒有雨 發布:2025-09-21 16:22:14 瀏覽:663
荷花仙姑是誰 發布:2025-09-21 16:18:51 瀏覽:956
2017上海花藝裝飾展 發布:2025-09-21 16:17:54 瀏覽:843
七夕送給姐姐的祝福語 發布:2025-09-21 16:06:28 瀏覽:726
植物盆栽室內 發布:2025-09-21 15:56:13 瀏覽:191
你就是一朵小菊花 發布:2025-09-21 15:56:12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