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苑花藝
Ⅰ 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 篇1
我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是繼莫言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當我獲獎時,所有的人都在為我鼓掌,那時,我興奮的簡直要發抖。當我看見我的家人時,我終於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
但是我知道,這不過是我的夢而已 ……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 藝術 ,包括 詩歌 、 散文 、 小說 、 劇本 、 寓言 、 童話 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 情感 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 社會生活 。 只有徹底擁有文學的人,才會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凡是成功的作品都與功利心無關。所謂「《詩經》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也」,不只是聖經,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 永…… 哪一位詩人是為出名而做出了成名之作?其他文學作品也一樣,擯除功利之心,也就是堅守本心,才能創出佳作。其實也有一些人,他們寫的作品完全是為了自己的私心,只是要讓自己成名而已,這樣的人不陪成為偉人。莫言就是這樣的,他低調,他平和,這一點,也正是他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前提,具備此種平和心態的人才有成為 「 作家 」 的希望。我也希望有朝一日也寫出這樣的好書,為祖國奉獻我全部的智慧、心力和知識。沒有人從一出生就是天才,所有的偉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兒,一滴一滴汗水的努力而成長起來的,我很佩服他們。
文學,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只是三個詞,努力、堅持、奮斗,接下來的,顧名思義,就是成功。文學,只要迷失了心智,那就永遠也得不到文學。不要以為當一個偉人很好,有時,只不過會給你增添麻煩而已,當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太依賴別人,別人不可能一輩子幫助你,他們給予你的只是一時的甜。
要經過無數的苦才能品嘗到甘至的甜,有一個成語叫先苦後甜,先甜後苦的人永遠也不會長大,往往一些名人都是在逆境之中成長,寫出極好的作品,從此一界成名。
莫言虛名,堅守本心。正如莫言不為獲獎寫作,我們也不應為了外表虛名而失其本心,應該堅守心靈的凈土,讓人性之花開遍世界。
所以想要真正的認識文學,寫出好的作品,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要迷失心智,堅守本心,一心一意為文學做出努力,堅持到底,讓九十九分努力和九十九分汗水化為百分之一的成功吧!文學只堅守本心!
話題作文 篇2
媽媽眼中的我保定市清苑一小 五年級 王澤路親愛的孩兒他爸:你好!你倒挺好,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咱們這個搗蛋的孩子,我在家裡受苦,你卻在外面出差,我可告訴你,三天之內你必須回家,如果不回來,有你好看的。你還記不記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醫生剛把他抱出來,就聽見一陣陣震耳的哭聲,這聲音持續了五個小時。醫生說:「我在這里已經工作了40年,卻從沒見過這樣的孩子哭個不停。」
我們倆坐計程車把孩子接到了家裡。那時,天已經亮了,咱們的孩子像吃了安眠似的,一聲也不哭了,卻像死豬一樣打著呼嚕睡著了。這下,我們算是輕松多了。可是,到了晚上,孩子卻嚎啕大哭,這聲音驚天動地,簡直比音箱聲音還大,我使勁捂著耳朵,可還是沒用。不一會兒,樓上樓下的鄰居們全都到了我們家,他們說:「你們能不能讓你們的孩子不要再哭了?我們都睡不著覺了。」
我說:「你以為我們願意讓孩子哭嗎?」終於,我們全都忍不住了,被這聲音震暈了。孩子他爸,你不是常說路路是個花錢狂嗎!在他會走路的時候,我們帶著他去超市。到了那裡,只見他像一支箭似的,「嗖」的一聲沖進了玩具區。不到五分鍾,玩具區裡面的玩具就空空如也了。路路還推著一輛購物車進了零食區,一會兒功夫,他推著車出來了,對我說:「媽媽,快去付錢。」
我一看,他挑的這些東西就傻眼了,說:「你拿這么多東西幹嘛?快放回去。」路路卻說:「不嘛,我就要。」說完我看見他的眼裡有了一些淚花,我心想:「我還是答應他吧,免得他又要哭了。」我只能說:「好吧!」路路又蹦又跳地拿著東西到了售貨員那裡說:「阿姨,算賬。」我也走了過去說:「多少錢?」售貨員說:「一共五千六百八拾九元。」聽著這個數目,我簡直要崩潰了。就這樣,我的錢包原先還很鼓,現在已經空空如也了(包括全部財產)。路路終於上幼兒園了,我以為這樣是個擺脫,可那裡想到,路路第一天上幼兒園就惹了大禍。我騎著自行車,把路路送到了幼兒園,到了那裡,路路跳下了車走了進去,只見,他把門一踢大搖大擺進去了說:「我要坐第一排,還有,第一排的人都讓開。」我趕緊進去說:「路路,你一定要乖,不能調皮,要聽老師的話。」
說完我便去上班了。可不到五分鍾,幼兒園打來了電話,說:「你快來,你家孩子太搗蛋了,快把他接走。」我一聽,飛快地到了幼兒園,看見路路正在拿著拖把打小朋友,人沒打著,卻把價值兩萬元的筆記本電腦打壞了。我趕緊帶著他回家了。我告訴你孩兒他爸,你快點回來,我忍不住了。 你受盡折磨的老婆 XX年12月6日 簡評:別樣的風格,特別的你!261
話題作文 篇3
給予,人們所認為的高尚的舉動。不同於施捨,給予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它令被給予者感激涕零,重新拾起信心;給予者也會因這「舉手之勞」而「手留余香」。
大概每個班裡都會有那麼一個「不太合群」的同學吧。或許是因為樣貌或身材被人嘲弄,有可能因為成績不理想而被人取笑,甚至因為家庭的緣故遭人排擠……以上種種皆不過是霸凌者為滿足自己身為「強者」的快感所找的借口罷了。而被欺負的同學,便是滿足那種「強者快感」的犧牲品。每每見到那個小男生只因過於孩子氣而被人欺負——幾個高大的男生「不小心」把他撞倒在地,書也被從書包里傾倒出來時,那個小同學總是強笑著爬起來,坐在地上拾掇著散落的課本。同學們從他身旁經過,眼中流露出嘲弄、默然亦或同情、擔憂和無奈,可直到他把書本全收進包里,也沒有人上前幫他撿起一本練習冊。那副稚氣面龐呈一副無助神情的確觸動了我。可盡管如此,我也還是和大部分同學一樣,心裡泛著的星點不忍和責任心總敵不過「事不關己」的僥幸心理,於是常常皺著眉,注視他一陣後踱步離開。最初,我選擇用「不加入」的方式「給予」。
那可以算得上給予嗎?我得不到答案。於是,一次聖誕節,在我給全班同學買了糖果時,便猶豫著走近那個小同學的座位,輕輕放了一顆在他桌角。「給我的?」他的眼裡寫滿了難以置信,隱隱含著幾分期待。他懷疑的態度令我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心酸。我才發現他是一個人坐的,沒有同桌,最後一排。同學們約好了似的完美避開他身邊所有座位,像置身於四周環海的孤島一樣周圍空落落的。
「嗯。」我低聲回答道,想說幾句安慰或鼓勵的話,又擔心那樣會刺激到他,便作輕松的語氣,露出笑容,「別的同學都有啊,你也理應有一份。」這時,我選擇用「平等對待」的方式給予。
那之後,每次在樓道里遇見他都一次不落地和我打招呼。起初我心中有些忌憚,只是點頭回應。漸漸的也不再顧及旁人想法,開始抬起手向他揮揮或是大聲說出「你好」,真正地把他作為普通同學對待。他考試後找我對答案,我也會接過他遞來的試卷,告訴他我的演算法。即使感受到驚訝的目光向我們投來,我也終於能做到理直氣壯地回視了。「行為舉止的不成熟,是一件事;別人以此為由欺負他,那是另一件事了。我認為這兩件事應該分開看待和處理。」我如是向朋友解釋,「有些時候看他,覺得他也不太怪,只是他曾經的那個形象給大家的印象太深了而已。」後來,我選擇用「辯白」的方式給予。
英語口考即將開始。即使准備的很充分,我也因這次考試過於重要感到很緊張,坐立不安地等著進入考場。「考試加油啊!」那個小同學路過門口時停下腳步,轉過身面對著我,一本正經地說。他包含謝意的雙眼,使我聯想到初春時分,冰雪融水匯進汩汩的溪流,攜不可言傳的成就感淌過我的心頭。
最後,我「手留余香」。
天空給予鳥兒以展翅高飛的同時,也為自己添了色彩;海洋給予魚兒以暢快遨遊的同時,也為自己增了生氣;山巒給予詩人躊躇憤慨的同時,也為自己留了記憶……
話題作文 篇4
五月的一個周五,我們又去大皮營勞動實踐基地。
第一節課,我們種植去了。因為我們去年種過,所以我們種的很快,我們不但種了花生還種了玉米,在種植時我們分工明確,效率很高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第二節課,我們學習了絲網花藝,老師告訴我們:第一把鐵絲纏繞成一圈。第二把鐵絲圈放在絲網里用絲網籠罩起來,把它綁緊。第三鐵絲做若干個花瓣,固定在花芯上,用紙膠帶纏在一起。第四把花瓣整形。
第三節課,我們廚藝拼盤,把水果,蔬菜,切成各種形狀,拼成各式各樣的形狀。我們組每一塊,都切的非常仔細,細心。我們用心切菜,有心擺造型,最後開吃了我們剛剛吃完飯所以把許多食物浪費掉了。
最後一節課——拉皮成型,每人一塊泥巴,在轉盤上做花瓶。我們可不像老師技術一樣好。最後做成的沒幾個,雖沒有做成,身上,臉上,手上,全是泥,可這些泥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高興的「神泥|」。我們隨著那蒙蒙細雨,離開了這讓我難忘的地方。
話題作文 篇5
人們常說愛是心靈的港灣,愛常與激情相伴。愛常表現在那些難忘的細節,譬如說,手輕輕一握,那是愛的囑托,而那手心的溫度則是愛的感化。
因為快中考的緣故,學校放的假很少。好不容易盼到放假,同學們都拖著疲憊的身體、提著書包三五成群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回到家我就到處找吃的,就像一隻餓貓一樣。過了幾分鍾,爸媽從外面回來了,但我發現他們的臉色都不怎麼好,似乎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媽媽,你們到哪去了,發生什麼事了么?」我問。「沒什麼,你還沒吃飯吧!我去做。」媽媽回答說,後來我也沒有再問了。第二天,我還沒有起床,媽媽就走到我的房間,坐在我身邊。我發現她的眼睛通紅,而且臉色蒼白。於是,我就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她告訴了我,原來前幾天外祖母的身體突然變差了,而且這幾天已經無法正常吃飯了……聽到這里我哭了。
吃完早飯後,我們全家一起回老家看望外祖母。在去的路上我的心情很差,也很難受。我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那種悲傷的場面……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祖母家門口,家裡坐了許多人。媽媽直接帶我來到了外祖母的房間。一進房門,我就忍不住開始抽泣了。因為我看到的不再是那個整天掛著笑臉、充滿活力的外祖母,而是一個瘦骨嶙峋、乾瘦如柴的老人。她軟弱無力地躺在床上,微微地睜開眼睛,媽媽也流下了眼淚。她輕輕地走到外祖母床邊,對著祖母的耳朵告訴外祖母我來了,於是我坐到了外祖母身邊。只見她伸出手來緊緊的握住我,冰涼而蒼老的手一下子讓我的淚水洶涌而下。
「你來了,快要考試了吧!你應該在家復習的,幹嘛又往這里跑?考試要好好考,知…知道嗎?」外祖母吃力地對我說著。她的手一直緊緊地握著我的手,我能從她冰涼的手心中感覺到她的虛弱無力,而更多的.是一種特殊的東西,那就是愛。平時,外祖母對我的照顧無微不至,而且我是外祖母從小拉扯大的,所以我們的感情非常好。我真的很想很想能一直這樣握著外祖母的手,陪她過好她的餘生之年,讓她能吃好、睡好,永遠開開心心的。但我知道,人生中必有很多時候像落葉般寂寞和無奈。雖然我們都不想經歷,但它卻又偏偏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存在,沒法躲避,唯有直面,就像這生離死別一樣。從老家回來後,過了四天,外祖母就離開了人世。那天夜裡,我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了一整夜。
現在回想起那天的景象,我依然記憶猶新。尤其是那雙緊握我的雙手讓我明白:手心的溫度能讓愛升溫,而心有在愛中融化。
話題作文 篇6
嗚嗚嗚,是誰在哭,是地球媽媽,
嘩嘩嘩,是誰在流淚,是地球媽媽,
呃呃呃,是誰在生病,是地球媽媽。
保護地球媽媽,不要讓她難過。
保護地球媽媽,不要讓她流淚。
保護地球媽媽,不要讓她生病。
話題作文 篇7
作為親臨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話題作文的現狀讓我喜憂參半。在此,我也想談談我對話題作文的幾點看法,雖有班門弄斧之嫌,但也希望能對同行的教學有所幫助,並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話題作文讓學生「喜」
所謂「話題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語啟發思考,激發想像,然後限定范圍的一種命題形式。「話題作文」往往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供考生自由選擇、自由發揮的餘地很大,寫法更是可以靈活多樣。它的寫作旨趣是追求思維的發散性、創造性,要求大膽想像,自由發揮,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種命題方式是對束縛學生手腳的寫作教條的大解放,是對僵化的「敘—議—聯—結」的寫作模式的大反撥。
話題作文一般有三部分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話題范圍、注意事項或要求。
話題作文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其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四不限(即不限文體、不限主旨、不限具體內容及不限題目)一強調(強調考查考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話題作文因其自身獨特的魅力,以致在中學教學和考試中深受歡迎。
話題作文比命題作文更受學生歡迎,我認為原因如下:
1.學生能揚長避短地寫文章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擅長寫記敘文,但對其它的文體卻一籌莫展;有些學生擅長寫議論文,但對說明文卻束手無策,諸如此類的情況很多。而話題作文的出現,不啻於是他們的一大救星。因為學生在確定文體時,可以輕松地從下面兩個方面來考慮:
⑴根據自己的特長,寫自己擅長的文體。自己擅長說理,就選擇寫議論性的文章;擅長形象思維,就選擇記敘性的文章……
⑵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確定自己所要寫的文體。如果自己喜歡寫議論文,在這一方面自己掌握的材料比較少,也只能放棄。
總之,學生只要盡量地往自己擅長的文體上靠,即使得不到高分,也不會出現像在命題作文中因審題不準或不會寫而滿盤皆輸的現象。
2.是學生能在寫作時獨辟蹊徑、表現自我個性
學生能選擇自己熟悉的、想說的、有話可說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內容去寫。,能「獨具慧眼」選擇切入點,並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角度上表現出自己的獨辟蹊徑,表現出文章的新穎性和自己的創造性。總之,學生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從思想上、內容上、形式上表現出自己的「獨特」(與眾不同)與創新。
二、話題作文讓教師「喜」
在教學中我發現:話題作文確實解放了學生的思想,引發出了多樣化的表達。一些學生的作文也是「豐富多彩」,佳作迭出。更重要的是,話題作文避免了以往學生因審題不準在語文考試時滿盤皆輸的現象。所以說,對於教師提高教學成績來說,不可以不說是一大喜事。為了讓學生寫好話題作文,我在日常教學中摸索出了以下方法,雖不能說是寫話題作文的靈丹妙葯,但在指導學生寫話題作文時確實是大有裨益:
1.要讓學生認真讀提示語,審准話題
因為提示語是話題作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學生作文的啟發和提示,它充分體現了話題作文不與學生為難的平易的特點,也展現出對考查學生思維的重視。它只是命題者所作的「作前指導」;是引發考生思考的一個「由頭」,是啟發考生打開思路的一個例子,是「拋磚引玉」的「磚」;是舉一反三的「一」。其次,要讓學生認真審話題,並要審准話題。二是擬好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俗話說:「題好一半文」。話題作文允許自己擬題目,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擬題水平,力爭使自己擬的題目准確、凝煉、含蓄、新奇,使閱卷老師「一見鍾情」。
2.要使學生善於化大為小
話題作文由於范圍寬泛,給學生的把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寫作前首先應教給他們學會化大為小。如一個西瓜,洗凈後只有切成小塊才好下口。話題作文的寫作也應如此。我們可以將話題化為幾個契合話題的子話題,然後從這些子話題中選擇一個易寫好的來寫。簡單地說就是採用大題小作的寫法,從具體一點切入,然後調動自己的積累,在這個問題上聚焦、展開和提煉,把這一點說足說深說透。這樣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如果不善於化大為小,就難免泛泛而談。那種東說一句西扯一句,雞零狗碎的「拼盤」,是難以寫出佳作的。
三、話題作文讓人「憂」
話題作文雖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朵「奇葩」,美麗鮮艷,香氣馥郁,引人注目。但我認為它也有其不足,就像玫瑰雖好,但卻有刺。話題作文雖降低了了難度,但是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不利於學生對常用文體寫作的把握,容易使學生養成「避難就易」的習慣,結果是大部分學生什麼類型的文章都會寫點,但什麼都寫不好,使「四不象」的文章大量產生。現在社會上一些單位常不明白,新來的大學生怎麼連產品說明書都不會寫?出現這種情況,與話題作文的流行不無關系。
二是話題作文容易使一些教師和學生急功近利,在教學和寫作中套用材料,固定模式,使作文失去了它應有的鮮活性,變成了新時期的「八股文」。一些學校的教師,迫於「一分三率」的壓力,就教中下游的學生怎樣用同一材料對付不同的話題。例如,很多老師考慮到自己帶領學生平時訓練的作文未必和考場作文相合,在短時間內構思成文又比較倉促,就教授給考生一些轉換話題的技巧,就是把平時訓練過的話題作文「改頭換面」「穿靴戴帽」後重新出爐,這樣雖然解決了學生的「燃眉之急」,但卻導致學生對考場話題理解膚淺,使文章徒具形式,缺少真情,更嚴重的是平時練習過的所有話題在文中都有涉及且權重相當,雜糅莫辨,最終,學生的寫作水平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可以說是「飲鴆止渴」。
三是全員寫「話題」的現狀堪憂。現在,從初一到高三,級級學生都在寫話題作文,甚至有人提出小學就應該開始寫。學生的寫作基礎還沒打好,就開始寫話題,談何創新,簡直是本末倒置,未爬先跑。這種現象該引起我們的驚醒和改革了。否則,會與我們素質教育的初衷大相徑庭,最終將演變成披著素質教育外衣的應試教育。要想使話題作文真正成為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朵「奇葩」,必須還得對其操作形式進行革新和完善。任何事情都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的語文教學亦然,只要我們勤於探索、勤於鑽研、勤於總結,定會迎來中學語文教育的輝煌燦爛的明天。
以上所談,僅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和思考,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專家批評指正,將不勝感激。
Ⅱ 保定市清苑縣什麼地方買羊糞
好佳多旁邊有個花藝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