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催芽時間
Ⅰ 催芽劑是否可以用在家庭花卉
催芽劑也可以用在家庭的花費裡面的。不過一般來說,家裡掙得少的東西用不著催芽劑。正常的,慢慢的讓它自由生長就好了啦。催芽劑,一般來說用於大棚大面積的種植。
Ⅱ 播種前花卉種子的處理方法
消毒:
種子常常帶有細菌,為減少苗期病害,保證菜苗茁壯成長,讓自己和家人吃到健康的蔬菜,也避免自己的勞動半途而廢,播種前最好對種子進行簡單的消毒處理。一般從市面買回的種子,用溫水浸泡法就足夠了。將種子放在60℃的熱水中浸泡10~15分鍾,然後將水溫降至30℃,繼續浸泡3~4小時,取出晾乾就可以了。對於表面不潔、放置時間很長或已被污染的種子,可採用葯液浸泡法。一般常用福爾馬林100倍液,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然後放入葯液中浸泡20分鍾,取出用清水沖凈。
催芽:
種子需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催芽。番茄、辣椒、茄子、黃瓜等果菜類蔬菜種子發芽較慢,可進行催芽。催芽前必須浸泡種子,但浸種時間不宜過長。經試驗,黃瓜用1~2小時,辣椒、茄子、番茄用3~4小時浸種較合適(包括種子消毒處理時的浸水時間)。,育苗盤底墊幾層紗布、濾紙或吸水的紙巾,用清水浸濕,把浸泡過的種子控去水,放在育苗盤中,置於28~30℃的環境中1-5天,直至種子發芽露白,即可播種。催芽期間,如種子乾燥,可加水到育苗盤中,以保持浸潤紗布等鋪墊物,保持種子濕潤為宜。
播種:
直接播種的,直接將種子播種到大小適當的栽植容器中就行了。需要移植的,先選用大小適中的塑料盤、玻璃盤等容器作為「育苗盤」。容器中放入ph值適中的培養土(在園藝店或農藝市場就能買的到),將菜種撒播到容器中,然後覆0.5-1cm深的土。切記種子太深將不會發芽。
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氣是種子萌發的三要素。要將容器放在較溫暖、通風良好的地方,並適當澆水(對於大多數菜種而言,每天澆一次水為適量)。
Ⅲ 花卉如何催芽播種才能出芽率更高
催芽前,先將種子用溫水浸泡12~24時。將浸過的種子攤放在濕毛巾上,再將濕毛巾捲起裝入塑料袋內,揣在貼身的襯衣兜里或綁圍在腰間,每隔3~4小時拿出用溫水沖洗1次。根據花卉種類不同18~72小時便可出齊芽。
Ⅳ 記住這幾個催芽,生根的小技巧,讓花卉快速生根
將種子全部泡於水中,需每天換水,時間根據種子不同而不同,有些種子泡一天就可出芽點,如:發財樹種子、榴槤種子等。有些種子需要泡上30天都可以,如棕櫚科的種子等。大多數種子需泡上3-7天就可以了。
1、我們把種子放在水裡浸泡,如果是比較成熟的種子的話,浸泡的時間要長一點。
2、然後我們把浸完的種子用濕紗布或濕毛巾包起來,放在大碗或小盆中,每天用25℃~30℃水洗1~2遍。
種子最好摻入種子體積3倍的細沙,放入水盆中,每天翻動1~2次,細沙干時補充水分。
3、種子需要變溫,每天30℃8小時、20℃16小時交替進行,出芽整齊。一般情況下,5~6天就可以出芽。
缺點:
泡水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也有弊的。時間長不說,還得每天換水,如果一直等到泡水泡出芽點還容易將種子泡軟泡爛。
海綿扦插法
植物扦插生根時,前期並不需要過多的養分,所以用吸水海綿扦插,代替土壤,能夠減少插穗的病菌感染。
海棉塊可被利用在水耕栽培的介質,利用其本身吸收固定性佳的特性,大量使用在播種或扦插繁殖,每塊海棉本身獨立且距離相當,可供種子發芽或扦插初期的生長,且剝離和上盆容易,有助於根團建立、量化生產,常見用於聖誕紅及觀賞花木的繁殖。
這種繁殖法同穴盤扦插法一樣,小苗均帶有完根系,唯一不同在於海棉本身固著枝條能力較佳,較不易晃動因此生根較佳。
1、首先呢我們把海綿裁剪的和育苗盒稍小一點,把海綿平均分成約3cm*3cm的大小,注意下面不用切開,方便海綿平鋪在育苗盒而不會傾倒。
2、再把准備好的插穗,插到海綿中,倒入適量的水,加水量必須讓整個海綿都浸濕。
3、蓋上育苗盒蓋,然後把育苗盒放在明亮的地方,一到兩周的時間,插穗就能發根。
期間要保證海綿一直呈濕潤狀態。
4、發根以後,要把海綿體取出來,直接定植到花盆裡就可以了。
紙巾催芽
1、把紙巾墊在器皿中,然後將種子放進去。
2、再把水倒進器皿,水要過種子
3、每天都要加水,大約3天就會發芽,發芽後就用土壤沒過種子的根部,再澆水灌溉,每天加水,你可以澆點滅菌靈,減少蟲害。
Ⅳ 花毛茛,如何栽培
栽培花毛茛切花應選擇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疏鬆而排水良好的土壤,pH6.5~7.0。種植前,施足基肥,以腐熟堆肥為主。深翻後理墒,墒面寬1米,溝深0.3米、寬0.4米,澆透水,待用。
花毛茛種球為乾燥狀,將種球放入流動的清水中浸泡24小時。淘汰帶有明顯病斑的種球,切花種球圍徑要求6~9厘米。將篩選出的種球在百菌清葯液中浸泡20~30分鍾,適當淋水。以珍珠岩為催芽基質,濕度為25%~30%,將種球和珍珠岩混合裝箱,上面用紙板或報紙覆蓋,放入1~3℃冷庫中。2周後,取出種球,擺放在13~15℃環境中。6~8天後,種球萌芽1~2厘米時,進行種植,要求土壤濕潤。6~7厘米的種球,株行距30厘米×25厘米。種植後蓋細土,覆土厚度根據芽的長度適當調整,以芽露出土面為准,澆透水。種植避免在中午高溫強光時進行,防止根芽失水。前期及時補充水分,適當遮蔭;高溫季節少量多次澆水,一般在早晨澆水。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夜間5~10℃、白天15~25℃。植株長至5~6片真葉時,開始第一次施肥,氮∶磷∶鉀為15∶10∶30,復合肥10~12千克/畝,營養生長期每20天施肥一次;現蕾前期增加鉀肥的用量,營養生長旺盛期適當補充1~2次葉面肥;產花末期施肥1次,促進種球營養體生長。部分品種花枝較長,可採用20厘米×20厘米的花網防止花枝倒伏。
Ⅵ 花卉種子有哪些催芽方法
為了促進種子迅速發芽,播種前應對一些發芽緩慢的種子,進行適當的處理,其方版法有:權
(1)浸種:一般較易發芽的種子可不進行處理直接播種,對種皮較厚的種子,可在播種前進行浸種。浸種可分為冷水浸種和溫水浸種兩類。浸水時間一般以24小時為度,過長養分容易遭受損失。浸過的種子不能播種在過分乾燥的土壤中,因為乾燥土壤會奪取種子水分,阻止種子發芽。
(2)銼傷種皮:銼傷種皮的方法適用於種殼堅硬不透水和不透氣的種子。但要注意不能損傷種胚。挫傷種皮法常用於美人蕉、荷花、黃花夾竹桃等種子。方法是在播種前用小刀刻傷種皮或磨去種皮的一部分,再經溫水浸泡24小時。
(3)草木灰攔種:凡外殼有油蠟的種子,可用草木灰加水混合成糊拌入種子,利用草木灰中的鹼分幫助脫去油蠟。
(4)凍裂:在入冬封地前播種並澆透水,冬季土地結凍後,種子外殼破裂,翌年春天即可發芽,如榆樹梅的種子。
(5)葯物處理:對芍葯、美人蕉一類種皮堅硬的種子,也可以進行葯物處理,以改變其堅硬種皮透性,使其迅速發芽。通常用2%~3%的鹽酸或濃鹽酸浸種,浸到種皮柔軟取出種子,用清水漂洗干凈後再播種。
Ⅶ 芹葉牡丹的葉子蔫了是怎麼回事我澆水了可是還是沒有改觀,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也許是因為陽光不夠,或者是空氣環境不好,這會影響到花的。
Ⅷ 花卉種子一定要冷藏處理才會發芽嗎
具體要看品種。
溫度和濕度是影響花卉種子發芽的關鍵因素,所以可以通過調節這兩方面的條件來控制花卉種子的休眠期。具體包括以下方法:
一、水浸:紫荊、珍珠梅、錦帶花等花卉種子休眠期短、易發芽,一般只需把種子浸泡在40℃中,過1~2天就可直接播種。火炬樹等較難發芽的種子,則先用90℃的水浸泡半小時左右,再自然冷卻1天,這樣種皮就能軟化、吸水、發芽。水浸處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勤換水,並將水溫和浸泡時長控制在適宜范圍內,避免種胚死亡。
二、低溫:可以將種子與濕度為60%的沙子混合,接著裝進塑料袋,扎緊袋口,放於花盆中,然後將花盆埋入40~60厘米深的露地里。或者將種子放在冰箱內2-3個月,溫度保持在3℃~5℃,然後拿出來播種。還可以通過冬季室外低溫來自然冷凍種下種子,來年春季便可發芽出土。此類方法適用於刺梨、臘梅、丁香及一些秋播的草本花卉。
三、變溫:對於流蘇、牡丹、芍葯等具有胚根和胚軸雙休眠習性的花卉種子,則需將種子與濕沙混合,再經過一定時間的高溫變低溫處理,待到春季播種即可快速發芽。要想打破休眠期,胚根一般需要25℃~32℃的高溫,時長保持在1~2個月或以上,而胚軸需要3℃~5℃的低溫,時長維持1~3個月
Ⅸ 植物花卉花木的種子在播種前應怎樣處理
不同種類的樹木,由於其種皮構造及生理機制不同,種子發芽的時間長短也不同,有些需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發芽,因此,必須進行人工催芽,以打破種子的休眠。一般常用以下4種處理方法:
(1)層積催芽
將種子與濕潤物混合或分層放置,促進種子達到發芽狀態的處理,叫層積催芽。
這種方法在生產上廣泛應用。適用於所有種子(含水量高或含水量低的種子均可適應)。尤適於休眠期長,內含抑制物質,種皮堅硬和生理後熟的種子。
層積催芽的作用主要是:促進種皮軟化,增加通透性和吸脹能力;使種子內含物脫落酸、酸化物等抑制劑逐漸分解,赤黴素、細胞分裂素等生長激素逐漸增加;提高各種酶的活動能力,並使復雜的化合物轉變為可溶性物質;促進種胚發育,完成後熟過程。
①低溫層積催芽 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的層積催芽。催芽時的溫度0~5℃,濕度60%。
具體方法如下: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背陰的地方挖坑。坑深:60~80厘米(根據當地土壤結凍深度而定,原則上要在地下水位以上、凍土層以下);坑寬:80~100厘米;坑長:依種子數量而定。坑的周圍要挖小排水溝。
在坑底放一層10~15厘米厚的干凈濕河沙,其含水量為飽和含水量的60%(即沙子的濕度,以手用力握不漏水,松開手沙成團不散開即可)。中層放種沙混合物(或分層放),厚約40~50厘米,種沙體積比為1∶3,然後再蓋濕沙15~20厘米,最後覆土呈土丘形。
在埋種沙時,坑中央應設有通氣孔(豎著埋上一根塑料管,或插草把),高出土丘30厘米,以利於種子呼吸,及測量坑內溫度。如發現坑內溫度超過5℃,應及時採取降溫措施,如發現已有霉味時,應及時倒坑。
注意事項:a.要保持低溫條件,一般控制在0~5℃,最高也不能超過7℃;溫度太高會使種子處於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容易腐爛。b.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c.要保持通氣條件,無論種子多少,在坑積時,都應設通氣孔。因為在種子催芽過程中,種子內部進行一系列的物質轉化活動,呼吸作用較明顯,需要氧氣。所以在催芽中要有通氣孔(通氣設備),使種子能得到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d.不受鼠害。e.經常檢查。如果有30%的種子露白時(裂嘴),即可播種。如達不到播種季節,趕快出坑,放入更低溫的條件下。
經過低溫層積催芽,有些針葉樹種,如油松和樟子松的種子,未能達到催芽要求,可以把種子置於陽光下曬數小時至數日,種子即裂嘴,既達到了催芽的效果又起到了殺菌的作用。不同樹種的催芽時間見表1。
表1 不同樹種催芽時間
②變溫層積催芽 是用高溫和低溫交替進行的催芽方法。先用高溫(15~25℃)處理,時間短;再用低溫(0~5℃)處理,時間長。此法比恆溫或低溫更接近於種子所經歷的自然條件。可在室外、室內進行。先在室內高溫處理,然後在室外低溫處理。適用於冬季土壤結凍較厚的地區。
一般對難發芽的種子,低溫層積催芽時間較長的種子(如紅松,檜柏,水曲柳等),用變溫層積催芽效果好,時間短。
(2)水浸催芽(又叫發芽促進)
目的是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種皮軟化,加速酶的活動,促進貯藏物質水解,給種子發芽裂嘴創造條件。浸種時間一般1~3天,種皮薄的可短至幾小時,種皮厚、透水性差的種子可5~7天(如核桃)。
包括浸種和催芽二個過程。
①浸種 水溫分三個梯度。
高溫水浸種:水溫80℃以上,甚至100℃。適於一些含水量很低的硬粒種子,如刺槐、合歡、皂角、國槐等。
中溫水浸種:水溫45~70℃,一般60℃左右。適用於休眠期短,種皮薄的種子,如針葉樹種子:油松、落葉松等;另外,桑、構樹也可採用。
常溫水浸種:水溫20~30℃。適於中、小粒,種皮很薄的種子,如泡桐,香椿、臭椿、側柏、榆樹等。
注意事項:
要使水的溫度逐漸增高,尤其是高溫水浸種,先80℃,再90℃,再100℃。
先放種子後倒水,使種子吃水均勻。
用水量一般為種子體積的3倍,即種子與水的容積比1∶3。
浸種過程中,超過24小時以上的,每天要用常溫水換水,一般換水1~2次。
勤檢查。如大粒種子:種仁充滿種腔即可;小粒種子:水面有氣泡,但不出現白沫即可。如發現白沫,則表明浸種時間過長,蛋白質被浸出來。
②催芽 把浸好的種子撈出來放在適宜的溫度下,使種子發芽。撈出來的種子要用清水反復清洗,不能帶水催芽。有的種子可放在陰涼通風處吹、晾,種子抓起來不黏即可。
催芽有兩種方法:
「生豆芽」法:浸好的種子放在容器中,底部最好放上濕布,上面蓋上濕布,置於較濕暖的環境中,催芽溫度20~25℃,每天攪拌2~3遍,種子層10厘米即可,勿太厚。種子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混沙催芽:將浸好的種子混入干凈的河沙,種沙比例1∶3,放入木箱中,將木箱置於10~20℃環境中,經常攪動,保持濕潤。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對於深休眠的種子,每天用水淘一下,涼、熱水交替淘洗。
(3)葯劑催芽
即用化學葯劑,微量元素,植物激素等溶液在播種前,浸泡種子。
化學葯劑處理主要是對一些特殊的種子,如花椒、槭樹、火炬樹,這些種子含有油脂,要先進行脫脂處理。
①小蘇打(或洗衣粉) 主要作用是使種皮脫脂,增加種子的吸水能力,經脫脂以後,再進行層積催芽或浸種催芽。
具體方法:按1000克種子加25克小蘇打的比例放水,水量淹沒種子為度。反復搓洗種子,種子不亮有麻面即可。之後用水反復沖洗,撈出進行催芽。
②濃硫酸 主要是針對種皮特別堅硬,而不透水的種子,如山楂、黑棗等,用濃硫酸,使種子皮炭化,使其變薄,然後催芽。
具體方法:將種子倒入耐酸的容器中,將容器放入冷水盆中,然後倒入濃硫酸,隨倒隨攪拌,用量約為種子體積的一半,能淹沒種子即可。30分鍾左右就行了。以後用冷水反復沖洗硫酸,搓去炭皮,再用冷水浸種2天,每天要換水2~3次。隨後層積催芽,約240天,也可用暴曬的方法。
目前進行研究實驗的還有各種微量元素催芽,但是目前生產上應用很少,而且不同的樹種的用量不同;同一種葯劑對不同樹種的作用也不同。例如;錳對刺槐能刺激發芽,但對椴樹卻抑制發芽。
植物激素,如赤黴素、吲哚乙酸、吲哚丁酸,2,4-D等,用於浸種可以解除種子休眠。
(4)物理方法處理
利用各種射線、超聲波、激光、同位素等物理方法促進種子發芽。如用超聲波處理馬尾松、杉木種子,頻率25千赫,時間20分鍾,分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25%以上。用氦—氖激光器處理毛泡桐種子,劑量6毫克,時間5分鍾,苗高比對照提高41%,地徑增大4.19%。
一般來說,生理休眠的種子用層積催芽和葯劑催芽;強迫休眠的種子用浸種催芽。
綜上所述,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催芽,其目的是首先軟化種皮,增加種子對水分的吸收能力,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促進各種酶的活化,在各種酶的作用下,促使種子內含物質的轉化。從而供給發芽時生長之所需。通過催芽提高了種子發芽率和苗木質量。
Ⅹ 哪些花卉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處理
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它不僅可以提高種子品質,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健壯生長,還可防治種子病蟲害。
首先要進行種子精選。精選種子的方法有風選、篩選、鹽水選,大粒種子亦可進行粒選。精選是為了除去雜質和不合格的種子。其次,為防止種子和苗木感染病蟲害,經常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葯劑和方法有:福爾馬林(甲醛)溶液消毒,在播種前1~2天,用濃度0.15%的福爾馬林溶液(1份濃度40%的福爾馬林原液加260份水稀釋而成),浸種15~30分鍾,取出後蓋上潔凈的干麻袋約半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數次,將種子攤開陰干後,即可播種。第三,對發芽慢或不易發芽的種子,要進行催芽。催芽可以打破種子休眠,加速種子內部生理活動變化,使種皮軟化,果膠物質轉變為滲透性物質,增強吸收作用,利於種子發芽。常用的催芽方法有: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在冷水或熱水中浸泡,使其在短時期內吸收水分,軟化種皮,增加透性,加速種子的生理活動,縮短後熟過程,促進種子萌發。曬種催芽,將種子薄攤在竹席或竹匾上曬,能促進種子的後熟,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還能防治病蟲害。層積沙藏催芽,將種子和干凈的河沙分層裝於花盆或木箱內,種子和沙的比例約為1∶3~5,層積時間和溫度視不同種子和不同地區而異,如東北人參種子採收後,在 15℃左右的溫度下層積80~90天,再經冬季低溫處理,翌年春可很快出苗。層積期內必須經常檢查,以防腐爛或提早發芽以及預防鼠獸等為害。化學葯劑催芽,生產中常使用植物激素處理種子,促進發芽。如赤黴素(GA)能促進某些休眠種子發芽,加快發芽速度,刺激幼苗生長。赤黴素的使用濃度依葯材種類而異,通常用100~1000毫克/升的水溶液浸種24小時。細胞分裂素也可刺激一些葯材的種子發芽,一般用100毫克/升溶液中浸種3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