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梓匠花卉

梓匠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9-26 19:42:36

① 梓妍的含義是什麼呢

梓妍放在一起的含義,可以理解為:美麗的樹木(落葉喬木)。

一、梓是一個漢字,拼音是 zǐ 。

基本字義:

1、落葉喬木。木材可供建築及製造器物之用:~器(棺材)。~宮(皇帝的棺材)。

2、治木器:~人(古代製造器具的木工)。~匠。

3、木頭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把稿件交付排印)。~行(xíng)。

4、指故里:~里。桑~。

5、姓。

二、妍是中國漢字,讀音為yán,

基本字義:

1. 美麗:妍媸(美好和丑惡)。百花爭妍。多用於人名。

2. 巧:妍捷。

梓妍放在一起的含義,可以理解為:美麗的樹木(落葉喬木)。

(1)梓匠花卉擴展閱讀:

一、妍的詳細字義:

〈形〉

1、(形聲。小篆字形。從女,開( jiān)聲。本義:巧慧)。

2、同本義 [clever]。

妍,技也。一曰慧也。——《說文》。按,慧巧之意。

3、又如:妍手(妙手)。

4、美麗 [beautiful]。

浪跡無妍蚩。——江淹《雜體詩》。註:「猶美惡也。」

妍蚩好惡,可得而言。——陸機《文賦序》

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5、又如:妍花(嬌美的花);妍森(美麗茂盛);妍度(美麗的外表);妍芳(美麗的花卉);妍狀(美麗的形態)。

妍美(美麗);妍倩(美麗);妍影(美麗的影像);妍丑(美和丑);妍柔(形容人美麗,風雅)。

6、美好 [fine]。

面丑心妍,利居眾後,責在人先。——唐·韓愈《送窮文》

7、又如:妍好(美好);妍妙(美好);妍和(美好和煦);妍姿(美好的姿容);妍容(美好的容貌);妍淑(美好);妍森(美好繁盛);妍語(美好的話語)。

妍潔(美好潔凈);妍澤(美好潤澤);妍穩(美好妥貼);妍談(美好的談論);

二、梓的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木,宰省聲。本義:木名,即梓樹)

2、 同本義 [Chinese catalpa]。一種原產中國的梓樹屬落葉喬木,高6—9米,葉對生,寬卵形,先端尖。

大的圓錐花序,頂生,黃白色,略帶紫色斑點,蒴果長絲狀,種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築及製作木器用。

梓,楸也。——《說文》

樹之榛栗,椅、桐、梓、漆。——《詩·鄘風·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3、又如:美國梓;海地梓;四川梓。

4、製作木器的人 [woodworker]

攻木之工,輪、輿、弓、爐、匠、車、梓。——《周禮·考工記》

5、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種);梓匠(兩種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築);梓師(古代梓人之長);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

6、雕刻印書的木版 [printing blocks]

聞以華嚴合論梓行,此希有功德也。——張居正《答奉常陸五台書》。

7、又如:梓人(指印刷業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書將印行)。

8、 故鄉的代稱。桑梓的簡稱 [native place] 因為古代宅旁常栽的樹,是梓和桑。

吾不愛錦衣,榮歸誇梓里。——劉迎《題劉德文戲彩堂》。

9、 如:梓里(故鄉);梓鄉(故鄉)。

10、姓

〈動〉

1、刻板,付印 [print]

故歸梓刪去。——宋應星《天工開物序》

2、又

其友塗伯聚為之梓行。

3、又如:付梓(付印)

梓也是一種紫葳科植物。

梓(學名:CatalpaovataG. Don),紫葳科,梓屬喬木,高可達15米。

樹冠傘形,主幹通直,葉片對生,有時輪生,闊卵形,長寬近相等,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或淺波狀,葉片上面及下面均粗糙,微被柔毛,葉柄長。

圓錐花序頂生;花萼蕾時圓球形,花冠鍾狀,淡黃色,花絲插生於花冠筒上,花葯叉開;花柱絲形,蒴果線形,下垂,種子長橢圓形,兩端具有平展的長毛。

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日本亦有分布。多栽培於村莊附近及公路兩旁,野生者已不可見。

速生樹種,葉大美觀;花艷麗,白色、淡黃或淡紫色。因蒴果圓柱形,猶如四季豆,因此也叫「黃金條樹」;種子多粒,兩端各有一束白毛。

桑梓,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

種植桑樹為了養蠶,種植梓樹為了點燈(梓樹的種子外面白色的就是蠟燭的蠟, 近代以前的人使用的蠟燭上的蠟都是靠梓樹獲得的)。

② 有菊花的詩句

菊花詩詞欣賞
《趙昌寒菊》 宋·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 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 百草摧時始起花。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菊(6張) 此花開盡更無花。 詠菊詩雖不始於陶淵明,但陶翁的愛菊,由於宋人《愛蓮說》的推許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為菊花的護花神。 菊花以黃色顯示自己的容貌。《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黃花」在詩人筆下成了菊花的代詞。「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初唐王績見到菊花吐艷,醒悟到重陽節的來臨。杜甫在戰亂中度過重陽,「舊采黃花賸,新梳白發微」;「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從時序的推移中覺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卻用「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顯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後起之秀。最早詠白菊的當推劉禹錫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劉一再見諸吟詠:「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花的潔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妝」;花的嬌貴使得「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憶經歷的杭州、洛陽、蘇州「三處菊花同色黃」,晚年見到「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時,不由得既興奮又感慨。 中唐時白菊還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隱筆下,便是「霜天白菊繞階墀」了。相應地詠白菊詩也多了起來。司空圖對白菊懷有偏愛,寫有《白菊雜書四首》和兩組《白菊三首》。 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僧齊已贊它「無艷無妖別有香」,聲明自己「栽多不為待重陽」,「卻是真心愛澹黃」。東坡一句「菊殘猶有傲霜枝」,既贊菊花的品格亦隱喻自己的情操。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贈菊》 文/老街味道 我是紅塵不惑人 知君何故愛秋深 高潔難耐喧囂夏 孤傲羞同桃李春 寒露從來真摯友 風霜自古作知音 一朝新雪芳菲凈 不願人觀落魄魂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賞菊 (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 (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願將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牆,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 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 賞菊 (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重陽夕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花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不第後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鑒賞: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黃巢當年在長安科舉考試落榜之後寫的《不第後賦菊》。能將花寫出這樣的霸氣,豪傑之詩與文人之詩的區別一目瞭然。「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 遍身穿就黃金甲。」這是許多年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詠菊詩,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當年黃巢這首詩的影響。詩味上比黃巢的《不第後賦菊》淡,而殺氣更濃。古人說「文如其人」,在生活中卻常常出現文與人風格迥異的情況,不過詩如其人倒是基本不會落空。可能因為好詩往往是思緒一瞬間的自然迸發,來不及作假。 黃巢一生愛菊,其現存可確定的所有詩句均為詠菊之作。宋代張端義《貴耳集》記載:黃巢5歲時,其父與祖父以菊花為題聯句。祖父苦思冥想,無以續接,一邊的黃巢隨口應道:「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其父大驚失色,想要教訓他一頓。祖父忙道:「孫子能詩,但不知輕重,可令其再賦一篇。」他應聲詠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此即黃巢另一首載入《全唐詩》的七絕《題菊花》。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視為國花。唐人李肇《國史補》載:「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黃巢一反潮流,對菊花格外青睞,似乎骨子裡就有與生俱來的叛逆基因。 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黃巢當了皇帝,國號大齊。他終於實現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理想,可是長安卻經歷了一場浩劫。黃巢的部隊燒殺搶掠、無所不為。黃巢在第一次被小股唐軍趕出長安之後殺了個回馬槍,重新掌握長安控制權的黃巢對於百姓歡迎唐軍切齒痛恨,下令屠城。屠城之後,黃巢的部隊失去了食品來源。在唐軍四面合圍下,只得「以人為食」,持續了一年多。 敗退出長安後,黃巢一度圍困陳州,陳州刺史趙死守不退。黃巢的軍隊缺糧嚴重。最後將擄掠到的百姓、戰俘、以及戰死的士兵屍體,都作為了「軍糧」吃了。公元883年6月,黃巢起義慘遭失敗。在泰山狼虎谷,犯下反人類罪行的黃巢揮劍刎頸自盡。 菊花在無數文人筆下是人格高潔的象徵,比如陶淵明田園詩里的菊,黃巢卻賦予它氣勢逼人的殺氣。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後,黃巢的一生也走到了盡頭 【殘菊】王安石 黃昏風雨打園林, 殘菊飄零滿地金; 折得一枝還好在, 可憐公子惜花心。 【重陽夕上賦白菊】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 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 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歐陽修 共坐欄邊日欲斜, 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 百草摧時始起花。 【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詠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壓群芳,枉把香魂貯入霜。 一季寒姿難嫵媚,半籬瘦骨太蒼涼。 拈來漉酒調詩韻,插罷臨風怨夕陽。 何必索居標別格,也和泥土共枯黃。 二 孤標不與百花同,淺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閑溫還寂寞,風因錯拂自朦朧。 冰壺濯魄憐留白,玉骨橫秋怨落紅。 一瓣清寒勻瘦色,東籬夕照笑仙翁。 三 秋來不與百花妍,瘦盡清寒入楚天。 雨潤流香茶外飲,霜栽徹骨酒中眠。 何須嫵媚爭如意,只教孤標任可憐。 一瓣芳心開淡薄,無邊舊事上琴弦。 【菊夢】 李陸 歲月天光一夢中,相迎冷曖慰心胸。 常舉花耀嫌酸手,永視葉鮮惱累瞳。 更喜安舒平淡者,可拋勞碌粉妝容。 自由本色勤珍重,莫嘆芳馨無影蹤。 【問菊 】李陸 緣何雅逸又芬芳,喜地歡天徑徑香? 媚影似說春不有,蕾拳如訴秋非涼。 心為日月情能曉,身作江河理可嘗。 排卻滿懷惱苦事,冬春秋夏好時光。 【詠菊】 瀟湘妃子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詠菊】 李陸 自古不爭春日曖,雅芳留待秋涼時。 嫣紅奼紫展祥瑞,逸影馨魂靚畫詩。 天羽娉婷金殿舞,洛神嫵媚玉欄依。 瓔肌瑤骨風難改,金質銀格雨易滌。 【菊影】 李陸 仙姿逸影動窗沙,已曉又開數朵花。 高矮輕搖屈指贊,清濃曼舞醉鼻誇。 芳魂瀟灑入詩畫,品質香醇浸酒茶。 展盡婀娜迎歲月,不虛空度好年華。 【供菊】 李陸 金銀朱紫敬佛前,只為眾生結蜜緣。 不懼霜欺多智勇,且歌馥郁無惡貪。 芳菲潔雅賽蓮桂,靚艷神魂勝爪拳。 瓶奉幾枝陪日月,能陶儒聖好兒男。 【對菊】 李陸 芳魂一見識秋好,頓悟人生景色奇。 杯酒沉浮白玉片,盤餚橫豎黃金飴。 腸飢肚餓全能解,目赤頭暈皆可醫。 如此好花何處覓,古今四海有香跡。 【種菊】 李陸 鐵剪斜切插五盆,避光蔭養兩周天。 回回淋水回回俏,次次光臨次次鮮。 可喜秋來同晾艷,當誇霜降共擎妍。 高格從不折春曖,名氣芳馨天地間。 【訪菊】 李陸 默默靜念靚秋情,不禁懷思陶令盟。 墨綠粉黃香脈脈,金銀珠玉笑盈盈。 秀出街院千年影,撫盡寒涼萬代瑩。 願與相邀陪日月,琴詩書畫伴征程。 【簪菊】 李陸 愛美之心誰不有?除非不是女兒家。 低垂領口高盤發,正點硃砂斜戴花。 妝靚朝朝雅倩影,飾新歲歲好年華。 任憑世界多風雨,也映金光做彩霞。 【殘菊 】李陸 命中註定是秋芳,難耐冬來天降霜。 雖謝韶華凸硬骨,不失雅逸見瑩光。 雪欺葉敗仍擎秀,風掣花凋猶抱香。 好夢恆常任變幻,悠悠默默守紅窗。 【畫菊】 李陸 妙手誰人擅畫菊?濃潑淡抹顯神姿。 榮華簇簇珍似錦,光彩瑩瑩貴如璣。 局布綺欄分紫墨,排安階道有高低。 恍然一夢初相見,誤認尊身在璧池。 【憶菊】 李陸 不待霜來秀滿枝,韶華韻雅果香時。 裝新月下疏籬影,扮嫵亭前漾碧池。 玉蕾含羞嬌似語,瑤英帶露醉如痴。 繽紛一片鮮妍景,已教秋光現珞姿。 【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 由來不羨瓦松高。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里,「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③ 求問劍網三家園粉團玫瑰是什麼

梓匠製作裡面的花卉,需要粉玫瑰,然後去梓匠台那裡製作就可以了。屬於技藝里的。

熱點內容
荷花沁和酒 發布:2025-09-22 15:14:12 瀏覽:585
丁香湖半馬 發布:2025-09-22 15:12:54 瀏覽:442
怎麼採摘玫瑰 發布:2025-09-22 15:12:20 瀏覽:252
茶花細煙 發布:2025-09-22 15:11:14 瀏覽:75
創意盆栽支架 發布:2025-09-22 15:10:29 瀏覽:558
卡絲櫻花三件套多少錢 發布:2025-09-22 15:01:30 瀏覽:706
山茶花作文600字 發布:2025-09-22 14:56:16 瀏覽:869
浙江長興盆景 發布:2025-09-22 14:44:41 瀏覽:556
嵌色荷花 發布:2025-09-22 14:42:54 瀏覽:191
日本櫻花鞋 發布:2025-09-22 14:21:09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