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光頭插花

光頭插花

發布時間: 2022-09-20 17:26:29

A. 番禺有什麼習俗

1、端午龍舟番禺是水鄉,河網眾多,端午龍舟在番禺民間經久不衰,在番禺專每年端午節期間各地屬均有組織賽龍、拜祭和走親訪友活動,並約俗形成三大龍船會,每年各鄉按約定從農歷五月初一起,輪流聚集比賽,吃「龍船飯」,場面熱鬧。

2、舞龍獅,番禺民間喜慶活動舞龍獅相當普遍,遇有農歷新年和重要的鄉會巡遊(如鍾村康公出會、沙灣三月三北帝誕、迎神賽會、市橋十鄉會等)的日子,更是各方鄉村的龍獅、鳳舞、鰲魚舞交替出場。

3、番禺水色,一種以木筏為載體、以戲劇或民間傳說故事為主要內容的水上表演活動,主要流傳於番禺區市橋鎮、沙灣鎮等地。

4、番禺鰲魚舞,相傳是由浙江傳入的「魚燈舞」發展而成。番禺落戶時把從原籍帶來的魚燈舞發展成鰲魚舞。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鰲魚會」,每九年一屆,從不間斷,至今約有六百多年歷史了。

5、沙灣飄色,一種在歲時節令期間進行巡遊展演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形式。沙灣飄色以色櫃為展示舞台,色櫃上站著一個8-12歲的古裝兒童,即「屏」,「屏」上再站一至兩個2歲左右的古裝兒童,即「飄」。

B. 一部歐美的片子關於特工,男主角是個光頭,後來退休不做特工但有人追殺他,他便找到以前的特工隊員來幫他

中文名: 赤焰戰場
外文名: Red
其它譯名: 猛火爆(港) / 超危險特工(台) / 紅色危機 / 夕陽紅別動隊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羅伯特·斯文克
編劇: Warren Ellis / Cully Hamner
主演: 布魯斯·威利斯 海倫·米倫 約翰·馬爾科維奇等
類型: 喜劇 / 動作
片長: USA: 111 min
上映時間: 2010年10月15日 美國

精彩劇情
長江後浪推前浪。為了不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弗蘭克(布魯斯·威利斯)、喬(摩根·弗里曼)、馬文(約翰·馬爾科維奇)和維多利亞(海倫·米倫)這個多年前曾經親密無間的小團隊,早已「散夥收場」。退休之後,這幾個就快爺爺奶奶輩的「老人家」度假的度假、好色的好色、神經的神經、插花的插花。瞧幾人眼觀鼻鼻《赤炎戰場》劇照(8張)觀心、與世無爭的樣兒,降世神通都猜不出他幾個以前曾是中情局的當家小生和花旦。 習慣了CIA特工生涯的南征北戰之後,要蝸居於寧靜舒適的生活,自然會閑得發慌。他們就差沒在某天突然警覺自己已經從英姿颯爽「雌雄四煞」淪落到開始糾結早餐咖啡里放幾顆糖了。在這樣下去,還沒等他們被自然規律淘汰,哥兒姐兒幾個就該自個兒抹脖子結束行屍走肉的生活。幸好!老天開眼!弗蘭克比死還平靜的退休生活,因為幾個不速之客的「造訪」,突然有了波瀾。 那是一個萬物復甦風和日麗的日子,弗蘭克正在家翻過來覆過去地考慮人生「大」事——是吃了睡好,還是睡了吃強?照說清風暖意該讓人正好休眠,可幾個吃飽了撐的黑衣小青年居然荷槍實彈來闖空門!噼里啪啦一陣響,弗蘭克家那幢漂亮優雅的湖邊小屋就差點沒被掃射成馬蜂窩。飯可以多吃,門不能走錯!誰家小兒那麼不知死活,竟然動土到了太歲頭上?緣由很簡單:死人才不會泄露秘密。當前任特工對中情局的「小」秘密如數家珍時,退休金可不是光吃喝拉撒睡就能拿到手的。中情局你這殺千刀的,你不仁我不義!要整暗殺是吧?要玩陰謀是吧?要論資歷是吧?要比協作是吧?你奶奶的,老頭兒老太太不發威,你真當咱是病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這一次,甭管是龍潭還是虎穴,再度精誠合作的「夕陽紅特工隊」都要闖它一闖,直接殺到CIA總部去!

C. 罵人歇後語

罵人歇後語匯集

罵人歇後語匯集1

1.蝙蝠身上插雞毛--你算什麼鳥

2.蒼蠅采蜜--裝瘋(蜂)

3.茶壺里的水--滾開

4.大火燒竹林--一片光棍

5.炊事員行軍--替人背黑鍋

6.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

7.吃飽了的牛肚子--草包

8.裁縫不帶尺--存心不量(良)

9.《百家姓》去掉趙--開口就是錢

10.鼻孔喝水--夠嗆

11.車禍--乘人之危

12.唱戲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13.擦粉進棺材--死要面子

14.醫生賣棺材--死活都要錢

15.骯臟他娘哭骯臟--骯臟死了

16.布告貼在樓頂上-~天知道

17.一個耳朵大,一個耳朵小--豬狗養的

18.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19.五百塊分兩下--二百五

20.牛屎蟲搬家--滾蛋

21.石頭放在雞窩里--混蛋

22.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23.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24.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畜牲 數學還可以這樣算,太厲害了!

25.弔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臉

26.茅廁里題詩--臭秀才

27茅房裡打燈籠--照屎(找死)

28.狗咬叫花子--畜牲也欺人

29.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30.駱駝生驢子--怪種

31.種地不出苗--壞種

32.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33.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34.強盜畫影像--就你那副賊形

罵人歇後語匯集2

老太太靠牆吃稀飯--卑鄙(背壁),無恥(齒),下流!

寡婦坐花轎——不是第一回

掛歷上的花瓶——中看不中用

掛歷上的人——有曰難吉

掛歷上的鳥雀——不會唱

掛羊頭賣狗肉——有名無實(比喻假借某種好的名義,而實際上並不是那樣。或指只有空名,實際上不起作用)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關門打狗——死挨揍

關門踩高蹤一一自看自高

關門打要飯的——拿窮人開心

關門掩著個耗子——怠(擠)死了

關門擠了鼻子——碰個巧茬

關著門炒辣椒——夠嗆

關燈摔膠——暗中使勁幾

光屁股穿大衫——光圖闊氣不嫌丑

光屁股系圍招——顧前不顧後

(比喻顧了這個,顧不了那個。)

光屁股拉磨——轉圈丟人(比喻到處丟臉。)

光棍夢見娶媳婦——凈想好事(比喻光想好事,到頭來不能實現。)

光棍搬家——省事

光屁股上墳場——醜死鬼

光屁股進銀行——耍錢不要臉

光屁股的娃娃單獨走——無牽無掛

光頭上的瘡疤——明擺著的

光頭和尚——不怕抓辮子

光頭見和尚——彼此彼此

光棍栽桃子——自食其果

光打雷不下雨——虛張聲勢

光打胃不下雨——只說不幹

貴妃娘娘嘆氣——不順心

貴妃唱歌——有聲有色·

貴妃醉酒——儀態萬千

棍捅閻王殿——搗鬼

過河打擺渡的——好心沒有好報

過冬的大蔥——葉爛皮於心不死

過期的機票——廢紙7張

過河的卒子——有進無退

過河沒船——無法度(渡)

過了元旦看掛歷——日子長著呢

廣東人唱京劇——南腔北調

滾水鍋里煮棉花——熟套子(比喻聽慣聽厭的話)

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比喻全部消滅)

過了春的大白菜——不吃香了(比喻過時,不那麼受歡迎了)

過了河的小卒子——橫沖直撞

罵人歇後語匯集3

1、我佩服你的勇氣,但找不到你的骨氣,我欣賞你的犀利,但看不上你的小氣。

2、認識你,是我人生最大的敗筆,是我這輩子都無法原諒的過失。

3、看著你那油乎乎的臟臉,我巴掌都下不了手,我怕我買洗手液買窮自己。

4、天下之大,大不過你缺的那塊心眼,你那個學校畢業的呀?

5、你媽生你就是為了讓你更好的滿足世界男性,潘金蓮都不及您的千分之一。

6、不能因為你長得象痰盂就往你臉上吐口水,這對你父母不公平。

7、和你這種低智商的人說話真費勁,也就只有幼兒園的老師能有耐心和你講。

8、在講我的壞話的時候能不能別添油加醋的,你當這是炒菜嗎?

9、有的東西本來就是大便一坨,為什麼他還總說他跟黃金是一樣的顏色呢?

10、每次我看你吃豬肉都萬分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1、能把你的蠢氣去掉那是一項科研成果,成功後我馬上可以調到中科院去了!

12、你個無深淺無長短的貨,你別再說話了,聽的我便秘都好了。

13、估計你那滿腦子的智商都喂狗去了,看你樣拿去喂狗估計都是狗不理啊!

14、都是農村狐狸,你帶個墨鏡塗個指甲油還想演城市聊齋啊。

15、你邁著犬步走在鄉間的小路,還說自己被別人踢碎的嗓子唱歌像他媽阿杜。

16、原以為自己挺惡的,認識了你才知道,比我還善的人幾乎不存在。

17、每次哥看到你都笑而不語,你臉皮太厚,厚到地球都無地自容。

18、你不在我身邊,讓我感覺好痛苦,就像你在我身邊時一樣。

19、一個嶄新的植物人即將誕生,就咱這個智商摳出來上秤約,比你多二斤。

20、你長得就是有特點,後面看想犯罪側面看想倒退正面看想自衛。

21、大的你不當,二的你還不當,你幹嘛非當三,老三就不說了,還是個小的。

22、你爸是731部隊的吧,研究病毒沒研究明白,把你研究出來了。

23、看你這樣像是從垃圾堆出來的,用10瓶香奈爾也洗不掉你身上的那股腐臭味。

24、今兒剛讓屁蹦了還是咋的?腦袋大的跟B似的,天生一副2B樣。

25、你是不是路邊被狗灑過尿的口香糖,看誰粘誰,粘上誰的鞋底就不放了啊?

26、像你長得這么的油光發亮的,在電視劇里絕對是走狗的戲份啊!

27、罵人是一種高深的學問,不是人人都可以隨便試的,你還是別徒勞努力了。

28、看看,看看你那臉,這叫鞋拔子臉吶,這是正宗的豬腰子臉!

29、如果你是衛星我就等待你,如果你是恆星,我就愛上你,可是,你是只猩猩。

罵人歇後語匯集4

1.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八

2.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3.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4.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6.下了鍋的掛面——硬不起來

8.山洪沖石子——不滾也得滾

9.飛機上分娩——高中生

10.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

11.光著腚捉賊——膽大不害臊

13.摸著光頭斗樂——耍滑頭

14.瞎子拉琴——瞎扯

15.茶壺里的水——滾開!

16.擦粉進棺材——死要面子!

17.大火燒竹林——一片光棍

18.唱戲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19.陰間出懸賞——尋鬼

20.床單作尿布——夠大方!

21.骯臟他娘哭骯臟——骯臟死了

22.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23.弔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臉

24.灰堆里燒山葯——都是些灰(混)蛋

25.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26.老虎拖蓑衣——無人氣

27.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28.石頭放在雞窩里——忘八

29.肉骨頭敲鼓——葷(昏)都 都

30.頭頂上長瘡,腳底下化膿——壞透了

31.屎殼郎打哈欠——一張臭嘴

32.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33.種地不出苗——壞種

34.駱駝生驢子——怪種

35.強盜畫影象——就你那副賊形

36.貓兒攀倒甑——狗得福

37.堂屋裡掛獸皮——不象話

38.雪地畫梅——狗腳板

39.菩薩的襟懷胸襟——沒有心肝

40.狗咬求乞子——畜牲也欺人

41.狗打噴涕——三日晴

42.茅房裡打燈籠——照屎(找死)

43.大車拉王八——載你

44.大姑娘養的——丑東西

45.牛屎蟲搬家——滾蛋

46.五百錢分兩下——二百五

47.天落饅頭——狗造化

48.元宵滾進鍋里——忘八一個

49.天上落豆渣——該豬吃

50.土地老爺挖了眼——瞎鬼

51.望鄉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52.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53.閻王的爺爺——老鬼

54.看見菩薩屙屎——講鬼話

55.三年不屙屎——糞脹(混帳)

56.三年不洗口—— 一張臭嘴

57.三角墳地——缺德

58.三伏天賣不掉的肉——臭貨

59.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60.一把粉打在後頸窩——釉子上反了

61.茅廁里題詩——臭秀才

62.范進中舉——喜瘋了

63.披著狗皮——不是人

64.孝弟忠信禮義謙——無恥

65.豆豉口袋——臭東西

66.後背梁長瘡骨臍眼流膿——壞透了

67.肉鍋里煮湯圓——葷(昏)蛋

68.肉骨頭吹喇叭——葷(昏)都都

罵人歇後語匯集5

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鼻孔喝水--夠嗆

蟬不叫蟬--知了

骯臟他娘哭骯臟--骯臟死了

瞎子拉琴--瞎扯

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猴子拉稀--壞了腸子了

曹丕的錢--未必(魏幣)

車禍--乘人之危

床底下點蚊香--沒下文(蚊)

五百塊分兩下--二百五

堂屋裡掛獸皮-不象話

大火燒竹林--一片光棍

抱著孩子推磨--添人不添力

菩薩的胸懷--沒有心肝

炊事員行軍--替人背黑鍋

上打口紅--裝純(唇)

爆竹店裡起火--自己慶賀自己

牛屎蟲搬家--滾蛋

《百家姓》去掉趙--開口就是錢

擦粉進棺材--死要面子

吃飽了的牛肚子--草包

車禍--乘人之危

《百家姓》去掉趙--開口就是錢

春哥敲門--蠢(春)到家了

強盜畫影像--就你那副賊形

弔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臉

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

蝙蝠身上插雞毛--你算什麼鳥

擦粉進棺材--死要面子

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鼻孔喝水--夠嗆

雪地畫梅--狗腳板

茶壺里的水--滾開

保護視力--小心眼

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一個耳朵大,一個耳朵小--豬狗養的

石頭放在雞窩里--混蛋

城牆上的守衛--高手(守)

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醫生賣棺材--死活都要錢

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畜牲

跌在竹園里-該扦(千)死

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種地不出苗--壞種

吃飽了的牛肚子--草包

裁縫不帶尺--存心不良(量)

駱駝生驢子--怪種

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醫生賣棺材--死活都要錢

吃核桃--非砸了不可

廚房裡的垃圾--雞毛蒜皮

骯臟他娘哭骯臟--骯臟死了

布告貼在樓頂上---天知道

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裁縫不帶尺--存心不量(良)

狗咬叫花子--畜牲也欺人

廣州的癩蛤蟆--難纏(蟾)

唱戲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布告貼在樓頂上--天知道

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

唱戲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茅廁里題詩--臭秀才

報幕員上場--調戲()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貓兒攀倒甑--狗得福

茅房裡打燈籠--照屎(找死)

愛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船艙里裝太陽--度(渡)日

蒼蠅采蜜--裝瘋(蜂)

罵人歇後語匯集6

1、茶壺里的水--滾開

2、大火燒竹林--一片光棍

3、炊事員行軍--替人背黑鍋

4、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

5、吃飽了的牛肚子--草包

6、裁縫不帶尺--存心不量(良)

7、《百家姓》去掉趙--開口就是錢

8、鼻孔喝水--夠嗆

9、車禍--乘人之危

10、唱戲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11、擦粉進棺材--死要面子

12、醫生賣棺材--死活都要錢

13、骯臟他娘哭骯臟--骯臟死了

14、布告貼在樓頂上-~天知道

15、一個耳朵大,一個耳朵小--豬狗養的

16、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17、五百塊分兩下--二百五

18、牛屎蟲搬家--滾蛋

19、石頭放在雞窩里--混蛋

20、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21、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22、貓兒攀倒甑---狗得福

23、弔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臉

24、茅廁里題詩--臭秀才

25、茅房裡打燈籠--照屎(找死)

26、狗咬叫花子--畜牲也欺人

27、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28、駱駝生驢子--怪種

29、種地不出苗--壞種

30、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31、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32、強盜畫影像--就你那副賊形

33、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畜牲

34、瞎子拉琴--瞎扯

35、上打口紅--裝純(唇)

36、春哥敲門--蠢(春)到家了

37、三年不洗口--- 一張臭嘴

38、大姑娘養的---丑東西

39、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40、一個耳朵大,一個耳朵小---豬狗養的

41、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42、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43、案板底下放風第——飛不起來

44、披著狗皮---不是人

45、頭頂上長瘡,腳底下化膿---壞透了

46、浴缸里放屁---自以為乘風破浪

47、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48、屎殼郎打哈欠---一張臭嘴

49、天上落豆渣---該豬吃

50、三伏天賣不掉的肉---臭貨

51、菩薩的胸懷---沒有心肝

52、元宵滾進鍋里---混蛋一個

53、後背梁長瘡骨臍眼流膿---壞透了

54、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55、老虎拖蓑衣---無人氣

56、瞎子拉琴---瞎扯

57、肉鍋里煮湯圓---葷(昏)蛋

58、一把粉打在後頸窩---釉子上反了

59、豆豉口袋---臭東西

60、茅房裡打燈籠---照屎(找死)

61、錐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

62、弔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臉

63、石頭放在雞窩里---混蛋

64、駱駝生驢子---怪種

65、肉骨頭吹喇叭---葷(昏)都都

66、望鄉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67、種地不出苗---壞種

68、強盜畫影象---就你那副賊形

69、陰間出賞格---尋鬼

70、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71、茅廁里題詩---臭秀才

72、孝弟忠信禮義謙---無恥

73、跌在竹園里---該扦(千)死

74、肉骨頭敲鼓---葷(昏)都 都

75、抱著元寶跳井——捨命不舍財

76、范進中舉---喜瘋了

77、剛孵出的小雞——嘴硬腿軟

78、閻王的爺爺---老鬼

79、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80、大車拉王八---載你

81、牛屎蟲搬家---滾蛋

82、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83、雪地畫梅---狗腳板

84、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畜牲

85、灰堆里燒山葯---都是些灰(混)蛋

86、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87、猴子拉稀---壞了腸子了

88、涼衣架涼口袋——裝瘋

89、堂屋裡掛獸皮---不象話

90、母牛不生崽兒-牛逼壞了

91、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92、天落饅頭---狗造化

93、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94、狗打噴涕---三日晴

95、三年不屙屎---糞脹(混帳)

96、看見菩薩屙屎---講鬼話

罵人歇後語匯集7

31.種地不出苗--壞種

32.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33.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34.強盜畫影像--就你那副賊形

35.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畜牲

36.瞎子拉琴--瞎扯

37.上打口紅--裝純(唇)

38.春哥敲門--蠢(春)到家了

39.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40.一個耳朵大,一個耳朵小——豬狗養的

41.一把粉打在後頸窩——釉子上反了

42.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43.三伏天賣不掉的肉——臭貨

44.三角墳地——缺德

45.三年不洗口—— 一張臭嘴

46.三年不屙屎——糞脹(混帳)

47.大姑娘養的——丑東西

48.大車拉王八——載你

49.土地老爺挖了眼——瞎鬼

50.天上落豆渣——該豬吃

51.元宵滾進鍋里——混蛋一個

52.天落饅頭——狗造化

53.五百錢分兩下——二百五

54.牛屎蟲搬家——滾蛋

55.頭頂上長瘡,腳底下化膿——壞透了

56.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57.石頭放在雞窩里——混蛋

58.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59.老虎拖蓑衣——無人氣

罵人歇後語匯集8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一個耳朵大,一個耳朵小---豬狗養的

一把粉打在後頸窩---釉子上反了

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三伏天賣不掉的肉---臭貨

三角墳地---缺德

三年不洗口--- 一張臭嘴

三年不屙屎---糞脹(混帳)

大姑娘養的---丑東西

大車拉王八---載你

土地老爺挖了眼---瞎鬼

天上落豆渣---該豬吃

元宵滾進鍋里---混蛋一個

天落饅頭---狗造化

五百錢分兩下---二百五

牛屎蟲搬家---滾蛋

頭頂上長瘡,腳底下化膿---壞透了

石頭放在雞窩里---混蛋

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老虎拖蓑衣---無人氣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灰堆里燒山葯---都是些灰(混)蛋

陰間出賞格---尋鬼

弔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臉

肉骨頭敲鼓---葷(昏)都 都

肉骨頭吹喇叭---葷(昏)都都

肉鍋里煮湯圓---葷(昏)蛋

後背梁長瘡骨臍眼流膿---壞透了

豆豉口袋---臭東西

孝弟忠信禮義謙---無恥

披著狗皮---不是人

范進中舉---喜瘋了

茅廁里題詩---臭秀才

茅房裡打燈籠---照屎(找死)

狗打噴涕---三日晴

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屎殼郎打哈欠---一張臭嘴

屎殼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騰雲駕霧,不知道死在眼前

駱駝生驢子---怪種

種地不出苗---壞種

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看見菩薩屙屎---講鬼話

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望鄉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菩薩的胸懷---沒有心肝

雪地畫梅---狗腳板

堂屋裡掛獸皮---不象話

貓兒攀倒甑---狗得福

強盜畫影象---就你那副賊形

跌在竹園里---該扦(千)死

猴子拉稀---壞了腸子了

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畜牲

瞎子拉琴---瞎扯

閻王的爺爺---老鬼

灰堆里燒山葯---都是些灰(混)蛋

孝弟忠信禮義謙---無恥

披著狗皮---不是人

茅房裡打燈籠---照屎(找死)

猴子拉稀---壞了腸子了

牆頭上跑馬---不回頭的畜牲

瞎子拉琴---瞎扯

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屎殼郎打哈欠---一張臭嘴

屎殼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騰雲駕霧,不知道死在眼前

駱駝生驢子---怪種

種地不出苗---壞種

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鐵匠鋪的料---挨打的貨

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菩薩的胸懷---沒有心肝

堂屋裡掛獸皮---不象話

強盜畫影象---就你那副賊形

肉鍋里煮湯圓---葷(昏)蛋

後背梁長瘡骨臍眼流膿---壞透了

范進中舉---裝瘋賣傻

茅廁里題詩---臭秀才

豆豉口袋---臭東西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一個耳朵大,一個耳朵小---豬狗養的

三年不洗口--- 一張臭嘴

三年不屙屎---糞脹(混帳)

大姑娘養的---丑東西

大車拉王八---載你沒商量

土地老爺挖了眼---瞎鬼

元宵滾進鍋里---混蛋一個

天落饅頭---狗造化

五百錢分兩下---二百五

牛屎蟲搬家---滾蛋

頭頂上長瘡,腳底下化膿---壞透了

石頭放在雞窩里---混蛋

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

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三伏天賣不掉的肉---臭貨

三角墳地---缺德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幾

;

D. 洛陽八大件是什麼

文明元年武則天正式執政,快刀斬亂麻幹了三件大事,一是廢了中宗,然後立李旦為皇帝,讓不成器的李旦一邊閑著;第二件是當時令天下人頗多猜測、人心不穩的高宗李治之死,武後決然把李治的靈駕西移,葬於遠離洛陽的奉天,好讓人們盡快永遠忘掉他;第三是速戰速決平定了揚州之亂。這就是八大件中的「快三樣」。

八大件中的「五柳魚」指的是武則天改洛陽為神都,改旗幟,改服式,改官職,改官名。「魚仁」,實際上是魚仁丸,這喻薛懷義的光頭。「雞丁」是指垂拱二年,武則天鑄銅匭於朝廷,凡有告密者雖農丁樵人皆得召見。雞丁即取丁俗雞犬一視同仁之意。而「爆鶴脯」乃是「拜河圖」的諧音,垂拱四年武則天在洛陽拜洛受圖,圖上有上天告喻讓她當皇帝的場景,有了這個憑證,朝中百官天下黎民沒有人敢不擁戴。

八大件的後三道菜是甜食,一般有八寶飯、甜拔絲、糖醋裡脊,這也叫「換糖(唐)」,糖即唐朝的諧音,指武周取代李唐。

最後是四件掃尾「魚翅插花」、「金猴探海」、「開魷爭春」、「碧波傘丸」。分別喻指武則天當了皇帝後,自己給自己的四次加封,第一次是「大周皇帝」;第二次是「金輪聖神皇帝」;第三次是「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第四次是「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

E. 蒙古族回族苗族傣族住的吃的穿的

都是在網上搜集的,不知道合用不? 首先呢,是蒙古族飲食:蒙古菜點特色主要體現在蒙古族的菜點風味上。
蒙古族人的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野菜及麵食為主要的菜點原料。烹調方法相對比較簡單,以烤最為著名。菜點崇尚豐滿實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內蒙古著名的菜點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馬奶酒、莜麥面、資山熏雞、肉乾、哈達餅、蒙古餡餅、蜜麻葉、德興元燒麥等。 服飾: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回族飲食
以米、面為主,吃牛、羊、雞、魚肉等。逢年過節炸「油香」、「饊子」等食品。回民很愛喝茶,招待客人時,還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紅棗等。清真風味小吃享有盛譽。回族(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禁食豬、血液、自死動物等不潔之物和酒,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即非經阿訇屠宰的動物、禽類)。其中禁食豬為最嚴格。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在吃饅頭、烙餅時,忌囫圇吃,一定要掰作兩瓣或更多的小塊吃;禁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顏色象血一樣紅等。服飾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襯衫、黑坎肩;婦女戴黑、白或綠色的蓋頭,老年婦女愛穿黑色大襟衫襖,農村婦女喜歡穿色彩鮮艷的服裝。�苗族飲食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
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
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服飾各地的苗族服裝都各有特點。新中國成立前,男子一般穿對襟或大襟短衫,有的穿長袍,下穿長褲,束腰帶,冬天裹腳綁。婦女服裝款式多些,色彩鮮艷。一般穿大襟右衽衣,長齊腰,下穿百褶裙或寬短褲。裙長短不一,有的長過膝,有的僅至膝蓋。色彩有藍靛色、青藍色、黑色、紫色和白色等。有的裙沿綉上花邊。尤其是白裙,花紋斑讕,秀麗厚重。男子便裝多為藏青色、黑色,也有白色的。下穿寬口長便褲。婦女平時穿黑衣和蠟染素長裙、腰系黑圍腰,衣裙均不綉花,平時穿著也較隨便,只重大節日才著盛裝添慶。盛裝布料質地較好,領口、衣服及兩側均綉花。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男青年逐步穿起了中山裝、國防裝、青年裝、休閑裝或西裝等,只有老年人才繼續穿著傳統民族服裝。

冠戴 新中國成立前後,男子多以青布纏頭、女子則裹青色綉花頭帕。三江苗族男子平時以六尺長巾纏頭,長巾兩面綉有鋸齒狀花紋,巾邊常插一桿短煙斗,煞是瀟灑。女子裹青色滾花邊頭帕,帕角垂至兩肩。龍勝部分苗族男子舊時喜歡包頭巾,新中國成立後,多改戴帽。未婚女子現在多從市上買回花巾包頭,在家時常包二三條,趕圩、過節和走親戚則包上七八條;已婚婦女包黑頭巾。有的人的黑頭巾長達五六尺,將之摺成寸把寬的條狀繞在頭上,平時繞一條,遇喜走親則繞八九條,盤得如同草帽般大小,戴荷沉重也無所謂。

鞋襪 清代中葉以前,苗族多赤腳,清末民初後穿鞋。男子穿草鞋、木屐,婦女穿麻草鞋,節日則穿單梁布鞋,女鞋鞋頭有綉花。襪子為布襪。新中國成立後,自己做鞋穿的人漸少,多到商店買現成的鞋襪來穿。

發型 舊時,苗族男子多數剃頭包頭巾,婦女則畜長發盤髻插簪,並裹青布頭巾。新中國成立後,男子多剃(理)光頭或理分頭,女子則挽髻於頭頂或加上盤繞的頭巾。

飾物 婦女飾物有銀簪、銀針、銀花、鳳頭釵、戒指、手鐲、針筒、銀鏈、項圈、腳圈等。龍勝一帶的苗女常是頭插銀花、戴耳環,雙手腕戴1~4對手鐲,頸上套三五個項圈,腰圍銀鏈,腳亦帶銀圈。隆林一帶的苗女戴手鐲,少則一對,多則八九對不等。三江一帶的苗女佩戴的銀飾有銀簪、手鐲、項圈、戒指、銀扇、銀花、銀鏈等十餘種,若逢民族節日,姑娘們的頭、頸、手、胸、腰、腳都配戴著銀飾,周身銀花閃閃,重達幾斤至二十多斤。婚嫁時,新娘身上的銀飾是絕對不能少的。 最後呢,是傣族了飲食習慣傣族地區以產米著稱,糯米是主要食品。用糯米加工成的食品有香竹飯、黃米飯、紫米飯、米干、米線、粽子、千層年糕、各種糯米粑粑等,多達數十種。� 傣族菜餚琳琅滿目,有濃郁的民族風味。這些菜餚色、香、味、形俱佳,具有香、酸、冷、辣等特點。從製作方法上分為烤、蒸、炸、腌等幾大類,從原料上分又可分為肉類、水產類、禽蛋類、山珍類和蔬菜類等。� 肉類以豬肉為主,牛肉次之,常食用的還有雞、鴨、鵝等。傣族近水居,有著豐富的魚類資源,魚是他們生活中經常吃的食物。禽蛋是家常菜。蔬菜類有瓜類、豆類、白菜、青菜、蘿卜、竹筍等。山珍類有蟒蛇肉、麂子肉、竹鼠肉、山雞肉、馬鹿肉和野豬肉等。� 傣族有吃異物的習俗,《百夷傳》載:「其飲食之異者:鰍、鱔、蛇、鼠、蜻蜓、蜉、蛟、蟬、蝗、蟻、硅、土蜂之類以為食。」他們還吃沙土中的沙蛆和生在竹節中的竹蟲等許許多多奇異的食物。 飲酒是傣族的一大嗜好。平日進餐,常要喝一些酒。每到節日喜慶之際,一定要開懷暢飲。傣族善於用穀米釀酒,西雙版納所產的一種糯米燒酒,酒味香醇,入口甘甜,遠近馳名。 傣族的菜餚多喜好酸辣味,辣椒、姜、蔥、蒜、花椒、八角(大料)、香茅草、香菜、薄荷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輔料。傣家人還喜歡吃保健養生的特有植物,如苦冷盤、刺五加嫩枝葉、水厥菜、香菜等綠色植物,因為這些菜有清肺解毒、明目健腦等功能。服飾[編輯本段]傣族男子服飾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保留著古代「衣對襟」、「頭纏布巾,喜掛背袋、帶短刀」的特點,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織「土布」。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近年來出現了有領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頭巾改為水紅色、綠色、粉紅色的綢子,褲子依舊。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現他們的手腕上有一隻閃閃發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過去有文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文文字元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編輯本段]傣族女子服飾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盤於頭頂,是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通常用金銀製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據說這根銀腰帶十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夥子,就意味著她已愛上他了。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
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亭亭玉立,儀態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如今的傣族女子,內穿色澤淡雅的無領、無袖緊身胸褂(城鎮傣女多戴胸罩),外穿無領細袖緊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長裙及地。長裙打折,多用銀帶系於腰際,該顯則顯,當斂則斂,使女性曲線分明,下肢修長,顯出亭亭玉立的苗條身姿。城鎮女子已極少纏巾,多挽髻於頂,插花、別簪、卡梳作飾,更顯綽綽風姿。衣裙色澤以孔雀綠、淡綠、肉紅粉紅、淡黃、嫩黃為眾。衣料多選用薄而柔軟的喬其紗、的確良或有錦絲綢縫制。外出參加集會或趕擺時,足登時髦皮鞋、涼鞋,肘掛拎包、手撐花傘遮擋烈日,處處顯出優美動人之風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傳統服飾「精華」的基礎上,朝著優美、輕柔、亮麗、淡雅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顯示出孔雀之鄉的孔雀羽毛般絢麗多彩的特點。

F. 洛陽「八大件」就有什麼

八大件又分前五後三。

文明元年武則天正式執政,快刀斬亂麻幹了三件大事,一是廢了中宗,然後立李旦為皇帝,讓不成器的李旦一邊閑著;第二件是當時令天下人頗多猜測、人心不穩的高宗李治之死,武後決然把李治的靈駕西移,葬於遠離洛陽的奉天,好讓人們盡快永遠忘掉他;第三是速戰速決平定了揚州之亂。這就是八大件中的「快三樣」。

八大件中的「五柳魚」指的是武則天改洛陽為神都,改旗幟,改服式,改官職,改官名。「魚仁」,實際上是魚仁丸,這喻薛懷義的光頭。「雞丁」是指垂拱二年,武則天鑄銅匭於朝廷,凡有告密者雖農丁樵人皆得召見。雞丁即取丁俗雞犬一視同仁之意。而「爆鶴脯」乃是「拜河圖」的諧音,垂拱四年武則天在洛陽拜洛受圖,圖上有上天告喻讓她當皇帝的場景,有了這個憑證,朝中百官天下黎民沒有人敢不擁戴。

八大件的後三道菜是甜食,一般有八寶飯、甜拔絲、糖醋裡脊,這也叫「換糖(唐)」,糖即唐朝的諧音,指武周取代李唐。

最後是四件掃尾「魚翅插花」、「金猴探海」、「開魷爭春」、「碧波傘丸」。分別喻指武則天當了皇帝後,自己給自己的四次加封,第一次是「大周皇帝」;第二次是「金輪聖神皇帝」;第三次是「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第四次是「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

據說當年武則天雖然吃了多年的水席大菜,但並不知道這水席預示的是她自己,直到臨死前病卧上陽宮,感到百味不適其口,仍念叨著要吃水席大菜。等二十四道菜上到最後,她問最後一道菜是何菜,有人稟告她是丸子。因丸子的丸與完了的完是諧音,丸子的子與之乎者也的之也是諧音,武則天本就在病中,把「丸子」聽成了「完之」,她頹然長嘆一聲,大叫一聲:「水席我也……」一命嗚呼。所以唐時將此筵叫武後水席,有了這個原因,後來人們便在這二十四道菜之後又加了一碗爽滑利口的蛋衣湯,一是為了清食者滿口的油膩,二是蛋衣金燦燦的,喻黃金有加,另外也被稱為「圓滿如意湯」,以示全席結束。

二月二龍抬頭吃炒豆

實際上,不同的飯店對於這二十四道菜的理解也有了區別,菜系也不盡相同,比如在專做水席的老店「真不同」,把水席分成了低、中、高檔,不同檔次的菜品就不太一樣。

「真不同」水席有一道「金龍探春」,其實就是平常人們吃的炒豆。

這個菜是典型的「拿來主義」,為我所用,顯示洛陽水席的包容性。

據記載,從唐代起,民間就有了以夏歷二月初二為節日的習慣,白居易有《二月二日》詩傳世,其寫「踏青」曰:「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蟲一時生。輕衫細馬青年少,十字街頭一字行。」

根據民間傳說,此節源起於唐朝:武則天稱帝後,造了一個日月當空、普照人間的「」字做「聖諱」,由此惹怒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向四海龍王傳旨:三年之內,不得向人間降雨!眼看人間地裂河涸,禾苗枯死,百姓生路斷絕,一條司管天河的玉龍動了惻隱之心,它喝足天河神水,張口行起雨來。霎時,暴雨如瀉,人間一片歡騰。大雨過後,違旨行雨的玉龍卻被玉皇大帝打入塵世,還命太白金星將手中拂塵化為一座大山壓在它身上,並立敕碑雲:「孽龍違旨遭罰,永世受罪天涯;若想翻身回天,除非金豆開花。」百姓們急了,百姓聞知玉龍受這樣的罪過,心急如焚。不能讓為百姓操勞的玉龍受這樣的磨難啊,他們就忙著去尋找「金豆開花」,既為報答玉龍救命之恩,更盼它重新登天布雨,其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金豆哪裡會開花呢?光陰似箭,年輪飛轉,又到了來年的春天,人們正在討論搭救玉龍的辦法,忽見一背布袋的老漢走來,腳下一滑,所背布袋散口,金光燦燦的玉米撒了一地。眾人見狀驚呼,這金黃的玉米不就像金豆嗎?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一老人就命大家第二天早晨都烹玉米,以實現「金豆開花」。

第二天是二月初二,百姓家家生火支鍋,爆炒起玉米來,同時設案焚香,把一盤盤爆開花的玉米擺上供案,齊聲高喊:「金豆開花啦!」太白金星老眼昏花,見塵世宅院里一片金燦燦的綻著白絮的金豆,遂順手收回拂塵,那玉龍隨之抬起龍頭,翻身騰躍空中,再猛吸一口天河之水,向人間噴灑了一場大雨。玉皇有旨在先,不便食言,只好宣布赦免玉龍。

以後,人們便把二月初二叫作「龍抬頭日」。每逢這一天,家家爆炒玉米豆子,邊炒邊唱「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以此祈求龍王及時行雨。

洛陽水席不僅道道菜都有講究,而且還要欽差宣布開席,所以有人說,洛陽水席是最具文化的豫菜,是中原菜系中的經典,也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一頁華章。

G. 當塗這個地方怎麼樣

一、生產習俗

發土 舊時,正月初四或初八,農家帶香紙爆竹到自家田裡,面朝大利方向(舊歷書上標有某方大利)站定,燒香紙爆竹之後,拿著鐵鍬,喊一聲「哎!色色累。」挖一棵稻樁子帶回家,供在堂屋的香爐里。這時,農家主婦向發土人奉上一碗歡團茶,以示祝賀。此俗今已不存在。

浸種 清明前後浸種。浸種的缸或盆子里要插上柳樹條和1把鐮刀,意思是讓秧苗象柳樹一樣茁壯成長,讓鐮刀來驅除邪祟。至今尚有此俗,但僅存「報青」之意。

開張 舊時,商店開業,都要樹立金字招牌,擇吉開張。招牌上披紅插花(掛上1條長幅紅布,插上1對精製的金花)。店家焚香放鞭炮。附近的店家和親友前來祝賀,店主備辦酒席請客。現在,商店開業還要在門前擺放花籃。
敬財神 舊時,店家有「請財神」之俗。店裡設1個木製神龕,裡面安放一尊黑虎玄壇神像,即財神菩薩。每月初一、十五都向財神焚香禮拜。尤其是正月初一零點的請財神儀式十分隆重。店主備三牲供品、金銀實物(稱為現寶),點上財神燭,焚上貢香,燃放很長的鞭炮,恭請財神爺降臨。還辦1桌豐盛的財神酒,讓大小店員一起聚餐。此俗今已不存。

貨郎擔 舊時,有貨郎肩挑貨擔走鄉串戶,搖鼓叫賣。貨郎搖鼓還有名堂,進村搖的鼓點是「出動,出動,出出動。」喚人們出來購貨。人出來多了,貨郎就高興地搖「嘿得隆咚!嘿得隆咚!」建國後,交通漸漸便利,商品流通較快,貨郎擔已逐漸消失。

打造漁船 舊時打造漁船,桑樹不能用在船頭上,槐樹不能用在底板上,這叫「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漁船建造成功,要在船頭橫板里口正中的部位,挖1個淺洞,放l塊大龍洋(銀元),象徵船入長江,如龍得水;如果沒有龍洋,就放一枚順治錢(銅錢),意思是船入江河,順風順水。這種做法叫「避龍口」。此俗今已不存。
二、人生習俗

滿月 孩子出生1個月,產婦娘家為孩子送搖籃、窩被、衣服、鞋襪、帽子等。家長請剃頭匠為孩子剃滿月頭。男孩大腦後留一小撮頭發,稱「看家毛」,有的地方叫「鴨騷子」。女孩則全剃光,連眉毛都剃掉,說這樣毛發長得烏一些。

抓周 孩子滿1周歲時,外婆家要為孩子買一些玩具、書筆、糖果等東西,放在孩子面前,讓其隨便抓取。孩子抓到什麼東西就預示著長大了會干此類工作。

看(送)日子 男方請算命先生根據男女生辰八字推算完婚時日,叫「看日子」;將看好得日子用紅帖寫好,請媒人送給女方,叫「送日子」。送日子這天,男女雙方都要散發請柬,宴請親戚,並給雙方媒人共行六禮(錢物),即小禮、大禮、梳妝禮、會親禮、開門禮、祠堂禮。

送嫁妝 女方請若干名男青年,在媒人帶領下把嫁妝送到男方家裡去。嫁妝多少、貴賤由家境而定,但每樣都是雙的。每件嫁妝上都貼一個紅雙喜子,放上松柏枝。馬桶里放5枚紅雞蛋、1把筷子,再加花生、棗子等,意思是早生貴子、五子登科。

鬧房 拜堂的當天晚上,人們鬧房作樂。有的要新郎新娘抬著茶盤子倒茶,有的要新娘點香煙等等。還有隔牆偷聽新人私語的鬧法。
三、生活習俗

衣服 建國前,人們大都穿便衣,布料一般是棉織品,很少有絲織品。冬季,男子內穿白布襯褲褂,外套棉襖褲,再外面是長棉袍子加竹布大褂。老年人在棉袍里加一件棉背心。上衣一般都是對襟布扣,棉袍大褂是大衣襟。有的人穿棉套褲,這是兩只棉褲管,褲管上端釘帶子,系在褲帶上。棉褲和棉套褲有大小管之分。大管褲下端是個圓筒;小管褲下端開有5寸長的口子,可以折疊起來,繫上帶子保暖。春秋季穿短夾襖(兩層布做成),比較富裕的人家穿夾袍子,還外罩大褂子。夏季穿短褲褂,鄉下有的人卻不穿褲子,只圍1條圍腰布,上身打赤膊。婦女都是大衣襟上衣,褲子樣式同男人的差不多。城關婦女有穿旗袍、裙子的。偏僻鄉村的已婚婦女有晚上打赤膊乘涼的習慣。嬰幼孩童穿和尚領衣服,只系帶子,沒有鈕扣。50年代之後人們大多穿中山服、列寧裝等制服和二五大衣。婦女也不穿大襟褂子了。80年代後,人們衣著不斷時裝化,衣料有各種各樣棉、麻、毛、絲、化纖織品。

帽子 20年代前後,男人戴瓜皮帽、共和帽、猴頭帽、鴨舌帽等。瓜皮帽狀如半截西瓜皮,一般用黑色緞料製成,帽上安一紅色或黑色頂子。猴頭帽又名馬虎帽或強盜帽,由黑紗織成,捲起來戴在頭上;若放下來可罩到脖頸,雙眼處開有洞缺,不影響視物。婦女大多包布頭巾,中老年婦女戴「瓜勒片」,即由兩片如荷花瓣狀的夾布片結成的無頂帽子。小孩戴獅頭帽、狗頭帽、道士冠帽,帽子前沿都訂有4塊銀質薄片壓製成的字,如「開通關煞」、「福如東海」、「長命百歲」等,中間還訂個大肚羅漢像,或訂個「福」字。獅頭帽後面還有個披風,披風下沿訂幾個響鈴,小孩頭一動,銀鈴就叮叮作響。農村人多戴斗笠,又叫箬帽。雨天用葦葉作襯的尖頂小箬帽和圓頂大箬帽。還有睛雨兩用的細箬帽,這是新婚婦女的娘家請篾匠特意加工的,由油紙和花布作襯的尖頂帽。自80年代起,冬季人們很少戴帽子,只有年齡大的人戴毛線帽和皮、棉帽。夏天的各種遮陽帽,除草帽外,主要起裝飾作用。

鞋襪 建國前大多穿布鞋,很少有穿膠鞋、皮鞋的。單鞋有圓口、方口、剪子口、鴨舌口多種;棉鞋以兩片瓦式樣的為多。婦女穿綉花鞋,一般用黑色面料,新婚婦女穿紅緞綉花鞋。農民夏天穿草鞋或打赤腳。雨雪天穿釘鞋,為一種布幫布底、用桐油浸透外層並在鞋底加鐵釘防滑的雨鞋。市民一般穿長筒棉紗襪,農村有不少人穿布縫制的長筒襪。建國後,人們逐漸穿上了膠鞋、塑料鞋、皮鞋及尼龍襪。80年代以來,人們大多注重穿各種款式的皮鞋和優質化纖織襪,力求舒適、時髦。

發型、首飾 建國前,男子多為分頭、平頭和光頭。城鎮青年女子剪齊耳短發,也有少數燙發的,老年婦女仍留「巴巴鬏」。鄉村女子出嫁前留1根長辮子拖在背後,出嫁後就將辮子繞成「巴巴鬏」,鬏外套黑絲網子,插上4根銀卡子,右上方插一根綠色包包針,再上1根銀簪子。首飾是婦女、孩子用的。婦女一般都戴耳環,有赤金、包金、煮金的,也有銀或銅的。手上套銀或玉鐲,也有戴戒指的。小孩戴銀項圈、銀鎖,鎖上有「長命富貴」等字樣。80年代後,男式發型多樣,男青年留長發至後頸,還有蓄須的。女子有披肩長發、燙發,花樣繁多。首飾多為赤金,也有白金、珠寶等名貴飾物。

主食 糧食以大米為主,也吃一點麵粉。部分農村吃一些玉米、山芋等雜糧。一日三餐,中晚餐吃大米飯,早餐吃大米粥或饅頭、面條。農村農忙時再下午兩點增加一 餐,叫作吃「點心」,也有叫吃「茶」或吃「下晝」的。遇到特殊重活,如大旱盤潮(車水),那就再加一頓半夜餐,叫作吃「小下晝」。

糕點 大致分為點心和糖食兩類。點心有饅頭、包子、餃子、油條、花捲等。風味小吃有蟹黃包子、菊花燒賣、糖油桂花包子、春卷、炒麵等。城鎮居民大多喜歡去茶館吃早點,而不在家裡吃早飯。糖食有交切、寸金、酥糖、玉帶糕、豆糖等。糖食一般用於婚喪喜慶或過年過節時招待客人,也可作為饋贈的禮品。
菜餚 葷菜以豬肉和魚為主,也有多種家禽。每年冬季,幾乎家家都要腌制鹹肉、咸魚、咸鴨等臘貨。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做「羊糕」。將羊肉加炒米粉及佐料製成肉凍,切塊即成。如果不加炒米粉製成的羊肉凍就叫做「清糕」,也別有風味。螃蟹是較有特色的河鮮,尤以釜山的金腳紅毛蟹為上品。70年代以前,煮蟹、燉鱉、蒸河鰻也都是家常菜餚。傳統地方菜有蔥恍鴨子、蟹黃蹄筋、珍珠圓子、溜魚頭、松鼠魚、香菇金魚、金魚鵝掌、蟹連魚肚、芙蓉套蟹、雪菜獐雞等。蔬菜中,大路菜有青菜、蘿卜、芹菜、韭菜、莧菜、茄子、冬瓜等,野生的薺菜、萸蒿、茭白、蓮藕也是受歡迎的素餚。近些年,西紅柿、花菜及各種食用菌等上品蔬菜已經成為家常蔬菜。

飲料 建國前,飲料主要有茶、酒兩類,富裕人家喝雀舌、貢針、雨前、雲霧等細茶及條茶,一般農家喝自製的野山茶,有「楊山尖子」、「細米子花」及「山裡紅」等名目。野山茶質粗味澀,喝時放在粗茶壺中用開水泡好,再放在火上煨一煨再喝。農家過去只喝自家製作的米酒,只有來客才喝燒酒。有一種米酒叫封缸酒,是等酒釀出漿後,兌些燒酒,再釀幾天,才將酒液倒入壇中封牢壇口,過40天以後開壇,即成黃色芬芳的美酒。80年代之後,一般人家喝中低檔條茶、曲酒,講究點的還喝名茶、名酒;有不少人愛喝葡萄酒、啤酒及雪碧、可口可樂和各種果汁等飲料。

住房 建國前不少農戶住草房,有三間一廂的「黃鱔籠子」,有兩進兩廂的「假八間言,有一進兩間的「車筒子」。瓦房中,最簡單的是土牆瓦頂,一進兩間的「干架子瓦屋」;較好的是兩進兩廂的「四合院」。城鎮有錢人住樓房,樓房外牆用青石條子「做縫」,磚砌封火牆。內里杉木樑柱,大七架,木木落地。鋪有樓板、地板。城鎮商店的「門面房」,對外的一面不砌牆壁,完全站板,俗稱「槽門」。槽門白天全部卸下,好做生意。店面的木柱都立在青石「砣子」上,減少了牆壁,便於裝置櫃台。到了80年代,農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都住上了磚瓦房,樓房也一天天多起來。

傢具陳設 建國前,一般人家堂屋中間掛一幅山水或人物「中堂」畫,中堂上方貼一塊「天地君親師」的紅紙牌位,堂屋中間靠牆橫放一張長條案幾,上面擺著香爐燭台。靠案幾放著一張方桌,幾條四腿長板凳。卧室里放一張花板床或寧波床,一張兩屜條桌,加上衣櫥、木箱、木盆、尿桶之類。夏天,門口還有一張納涼的春凳(木製或竹製的涼床子)。80年代後,家家都用上了成套傢具。家用電器也在城鄉普及。
四、歲時節令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過年前後的一段時日都顯現出春節的喜慶氣氛。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為「送灶」。古有「君三民四」之說,普通老百姓都在二十四送灶。要准備12個糯米粑粑(灶粑粑,閏年要用13個)、一碗馬料(12根稻草剪碎做成)及茶葉米、香燭等物。晚飯後,戶主燒香焚紙放鞭炮,把灶老爺從灶前送到大門口,邊走邊撒馬料和茶葉米,嘴裡還不斷禱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
臘月二十七撣塵,家家戶戶,每個角落都要進行打掃抹擦,以千干凈凈迎接新年。
臘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稱為「除夕」。至此,春節准備工作基本完成。午飯後,家家門扇上貼新春聯,門頭上張貼紅箋,傢具上貼著「福」字。下午,人人理發洗澡,換上新衣。晚上,全家團聚吃「年飯」。年飯是全年之中最豐盛的酒宴。這餐米飯要燒得多,直吃到年初二,因為三天內不得淘米。年飯後,將鍋灶碗筷洗干凈,開始「接灶」。家主焚香紙,邊走邊撒馬料,從大門口把灶王爺接回廚房,主婦還得前來叩拜。除夕夜,家家生上火盆,圍火守歲,家主還准備一些紅紙包,分給子女,作「壓歲錢」。
正月初一過「春節」。零點剛過,家家鳴放鞭炮「開財門」。鞭炮燃放完畢,將大門合起來,稱為「守財」。早上起來,吃過雞蛋面條,到鄰居家去拜年稱為「道吉」。初幾里,晚輩帶上禮物,到長輩家裡去拜年,依次為:舅父、師傅、岳父、姑父、姨父等。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古稱上元節,俗稱過小年。從十四晚上,家家都點上各種燈具。店家掛起了堂名燈籠,燈籠上還標有「四知堂」、「三槐堂」等字樣。一般人家點上好多「香油盞子」。這種香油盞子形狀如酒杯,底部中間有一個圓柱體,高度略低於盞子口,圓柱體中有小孔,安上燈草,倒上香油,再點燃燈草,即成為盞子燈。城鎮比較講究的人家還掛上走馬燈、宮燈等工藝水平較高的燈具。孩子們提著兔子燈、蛤蟆燈、西瓜燈到處戲弄。十五晚上表演花燈,有採茶燈、龍燈、獅子燈等。城鄉和大小集鎮還有行旱船、挑花籃擔子、踩高蹺等化妝表演。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天,家家門頭上插菖蒲和艾。有的人家還在「香火」上掛鍾馗像,在堂屋的坐堂枋上貼端午符,以之避邪。早餐吃粽子、綠豆糕,中餐吃五紅,即河蝦、黃鱔、莧菜、咸鴨蛋及雄黃酒。婦女、小孩不喝酒,也要用雄黃酒在額頭上、身上點抹幾下,以避暑毒、蚊蟲。劃龍船是端午節民間娛樂的一大特色,有裝點十分華麗的彩龍船和競技比賽的草龍船。端午節前夕,親友之間有大送小的習俗,外婆要給外孫送「端午線」、「端午龍」、夏令衣物及綠豆糕等。端午線就是五色絲線,以此系在孩子的手腕上、腳頸上。家長要給小孩背上布老虎,穿上老虎鞋。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的晚餐很豐盛,還必須宰殺鴨子作主菜。晚上賞月,要將桌子露天放置,桌上擺著月餅、石榴、芋子、菱角、鮮藕及瓜子等食品,一家人圍坐品嘗、聊天。

二月二 俗稱二月二龍抬頭,人們把這天看成大吉大利的日子。蓄辮子的小男孩滿10歲得在這天剪辮子;新出嫁的姑娘也在這天被接回娘家小住幾日;農民把牛牽到田裡耕上幾犁,以示春耕開始,兆示豐年。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家家到菜園里集韭菜、大蒜葉子上的露水,再用露水磨墨,寫成寸把寬、七八寸長的紙條:「三月三,香花娘子上高山,入地三尺三,自死而亡」。還用紅筆將字圈起來,再把紙條貼在灶台上和水缸、碗櫥邊,說這樣可驅除「蟑蟈老」(蟑螂)。三月三還有外出踏青春遊的習慣。

六月六 傳說這天是皇帝曬龍袍的日子。因此家家也都在這天曬霉,即曬衣物、曬宗譜等。婦女也作興在這天洗頭。

十月朝 舊時,農歷十月初一和十月初十的祭祖活動稱十月朝。當日,先上老墳山奠祭,後回祠堂吃素酒。十月初一是吃大宗,十月初十是吃小宗。吃大宗是合族來吃,規定年滿10歲(有的地區是年滿16歲)的男性才有資格吃宗酒;吃小宗是以房為單位,一般不分年齡,全部參加。吃大宗那天,祠堂里的宗書(文書)較忙,每戶生孩子娶媳婦要上「喜丁簿」,死了人要上「亡名簿」,作將來上譜的依據。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用糯米加紅棗、蓮子、綠豆等8樣東西煮成稀粥,稱為臘八粥。各家條件不同,臘八粥的配料也不盡相同。相傳是為紀念釋迦牟尼得道之日而煮粥供佛的。

H. 讀書歇後語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I. 找一部電影。其中一個片段是一個卷發男生在理發店剃光頭,回家的時候他媽正在插花。

班尼的錄像帶 Benny's Video (1992)

導演抄:
編劇:
主演:
類型: 劇情 / 驚悚
製片: 奧地利 / 瑞士
語言: 德語 / 英語 / 阿拉伯語 / 法語
上映: 1992-05-13
片長: 105 分鍾
又名: 熒光血影 / 冰川三部曲之二:班尼的錄像帶

J. 中國的歇後語

馬戲團表演失敗——人仰馬翻
牙醫患牙病——不能自拔
拖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阿公吃黃連——苦也(爺) 按雞頭啄米——白費心機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阿斗的江山——白送 矮子爬坡——貪便宜
案板底下放風第——飛不起來 按老方子吃葯——還是老一套
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軟不吃硬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暗地裡耍拳——瞎打一陣
矮子坐高登——上下兩難 暗室里穿針——難過
矮子坐高凳——夠不著 安祿山起兵——反了
矮子放屁——低聲下氣 案板上砍骨頭——乾乾脆脆
矮子上樓梯——步步高升 岸邊的青蛙——一觸即跳
按著葫蘆挖籽——挖一個少一個 挨了棒的狗——氣急敗壞
按著腦袋往火炕里鑽——憋氣窩火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芭蕉開花——一條心;緊相連 把臉裝進褲襠里——見不得人
芭蕉葉上壘鳥窩——好景不長 霸王別姬——奈何不得;無可奈何
疤瘌眼長瘡——壞到一塊了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八百年前立的旗桿——老光棍 白骨精說人話——妖言惑眾
八個老漢劃拳——三令五申(伸) 白蠟材結桂花——根子不正
八個歪脖坐一桌——誰也不正眼看誰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八十老人吹燈——喘不上氣;上氣不接下氣 白娘子遇許仙——千里姻緣一線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略顯其能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八賢王進宮——好難請 百貨大樓賣西裝——一套一套的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樣;正大光明 百斤重擔能上肩,一兩筆桿提不動——大老粗
八月十五吃元宵——與眾不同 百萬雄師下江南——興師動眾
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軟不吃硬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暗地裡耍拳——瞎打一陣
矮子坐高登——上下兩難 暗室里穿針——難過
矮子坐高凳——夠不著 安祿山起兵——反了
矮子放屁——低聲下氣 案板上砍骨頭——乾乾脆脆
矮子上樓梯——步步高升 岸邊的青蛙——一觸即跳
按著葫蘆挖籽——挖一個少一個 挨了棒的狗——氣急敗壞
按著腦袋往火炕里鑽——憋氣窩火
和尚打傘————無法(發)無天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懿----生不如死
呂布戲貂禪-----上了別人的當
起碼不帶鞭子------拍馬屁
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
貓哭耗子——假慈悲
23456789——缺(1)衣少食(10)
12345609——七零八落
老鼠鑽進書箱里——咬文嚼字
愚公的家——開門見山
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樹爭一張皮——人爭一口氣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雞蛋里挑骨頭——沒事找事
宰相肚裡好撐船——大肚(度)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說不出」)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炭(嘆,即享受)
糞坑關刀:文(聞)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為一些常用的歇後語: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
盲人吃湯丸:心中有數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禮義廉:無恥
泥水佬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人
偷雞不成:蝕把米,即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損失
茅坑裡扔炸彈:激起民糞(憤)
閻王爺嫁女:鬼要
白菜葉子炒大蔥--------親(青)上加親(青)

熱點內容
百合的葯性 發布:2025-09-23 01:00:38 瀏覽:493
宜興市盆景 發布:2025-09-23 00:56:40 瀏覽:23
常見花卉價格 發布:2025-09-23 00:46:23 瀏覽:604
牡丹江博能 發布:2025-09-23 00:29:16 瀏覽:86
組合花折紙紙藝網 發布:2025-09-23 00:22:33 瀏覽:576
卡紙盆栽製作 發布:2025-09-23 00:13:05 瀏覽:694
盆景民國 發布:2025-09-23 00:04:09 瀏覽:973
茶花在水裡養 發布:2025-09-22 23:43:24 瀏覽:848
長興綠植租用 發布:2025-09-22 23:35:00 瀏覽:676
荷花樣式 發布:2025-09-22 23:34:59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