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花卉
1. 這是在新疆拍的,這個植物身上有刺,花可以吃,請問這是什麼植物求學名
圖為蝶形花科植物鈴鐺刺,學名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灌木,高0.5-2米。樹皮暗灰褐色;分枝密,具短枝;長枝褐色至灰黃色,有棱,無毛;當年生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葉軸宿存,呈針刺狀;小葉倒披針形,長1.2-3厘米,寬6-10毫米,頂端圓或微凹,有凸尖,基部楔形,初時兩面密被銀白色絹毛,後漸無毛;小葉柄極短。總狀花序生2-5花;總花梗長1.5-3厘米,密被絹質長柔毛;花梗細,長5-7毫米;花長1-1.6厘米;小苞片鑽狀,長約1毫米;花萼長5-6毫米,密被長柔毛,基部偏斜,萼齒三角形;旗瓣邊緣稍反折,翼瓣與旗瓣近等長,龍骨瓣較翼瓣稍短;子房無毛,有長柄。莢果長1.5-2.5厘米,寬0.5-1.2厘米,背腹稍扁,兩側縫線稍下凹,無縱隔膜,先端有喙,基部偏斜,裂瓣通常扭曲;種子小,微呈腎形。
產內蒙古西北部和新疆、甘肅(河西走廊沙地)。生於荒漠鹽化沙土和河流沿岸的鹽質土上,也常見於胡楊林下。
本種可作改良鹽鹼土和固沙植物,並可栽培作綠籬。
2. 河西走廊有哪些野生花卉
一串紅、萬壽菊、紅頭雞冠、小黃花菜、蜀葵、芍葯等42種花卉
3. 油菜花的樣子與用途
油菜花高30-90厘米,葉柄寬,長2-6厘米,基部抱莖,總狀花序在花期成傘專房狀,以後伸長;花鮮屬黃色,直徑7-10毫米;萼片長圓形,長3-5毫米,直立開展,頂端圓形,邊緣透明,稍有毛。
油菜除用作榨取食用油和飼料之外,在食品工業中還可製作人造奶油、人造蛋白。還在冶金、機械、橡膠、化工、油漆、紡織、制皂、造紙、皮革和醫葯等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3)河西走廊花卉擴展閱讀;
油菜花養護方法
1、溫度:從它的主要分布地區也可以看出,它喜較高的溫度,在二十至三十度是比較合適的。它不太耐寒,所以在北方種植並不多。如果想作為觀賞植物來養殖,則需注意防寒。
2、光照:它非常喜光。如果讓它長期處於陰暗的環境中,它的長勢會非常慢,而且也容易得一些疾病。所以,不論是成長期,還是越冬的時候,都要盡量提供充足的光才行。
3、澆水:它是一種喜濕的品種。尤其是到了花期的時候。它的花期一般在三十天左右,在這個階段內,澆水一定得及時。在莢果期,還需灌水一至兩次。
4、施肥:主要採用的是根外追肥的方式。首先,是在花期的時候。每隔一定的時間,都需噴灑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水。另外,葉面還需用過磷酸鈣。
4. 這是什麼花
櫻草。又稱櫻花草,是世界三大名花之一,四季櫻草又名報春花、珠頭櫻草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狀莖呈褐色,葉基生,橢圓或近圓形。櫻草在河西走廊多冬季溫室栽培,因櫻草有長柱頭和短柱頭之分,在花開後將苗床上的花形、花色差的苗淘汰,然後將多餘的植株按長柱頭和短柱頭分開定植,這樣會推遲定植時間。通過幾年的生產觀察,提出一種四季櫻草良種繁育的綜合技術與方法。特別是在冬寒、夏熱、乾旱少雨的河西地區更適宜。
5. 櫻花草、櫻草和報春花指的是同一種花卉嗎
是的,櫻草、櫻花草和報春花指的是同一種花卉。
報春花 (Primula malacoidesFranch.)又名小種櫻草、七重樓、櫻花草。葉片長卵形或圓形,葉緣有齒,葉柄長5厘米左右。花葶高20至30厘米,花冠高腳碟狀。是報春花科報春花屬的植物。多生長於荒野、田邊,原產中國的雲南、貴州,各地栽培,頗具觀賞性。
6. 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 河西走廊 七 敦煌
彈指間 滄海桑田
一霎那 轉身千年
敦煌
河西走廊西段的重鎮。
它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 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 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
黨河
發源於祁連山積雪和冰川的黨河 流經敦煌,使這塊荒無人煙的戈壁灘 變成得天獨厚的綠洲。漢帝國高強度的軍屯與經略 絲綢之路的開通,使這里迅速成為西部重鎮。
公元344年的一天黃昏
有一個叫樂僔的和尚 途徑宕泉河谷時 看見鳴沙山在金光之中千佛顯現,於是他認為這個地方是佛教聖地。他決定不再匆忙趕路了 要留在這里開窟造像。正是這個決定 讓敦煌有了它的第一個石窟。但他不會想到,從此這里的開鑿與繪制 延續了若干個世紀 並且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人類藝術寶庫。
敦煌恰好處在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北 中 南三條線路 這三條道路都以敦煌為起點,到達中亞 歐洲。作為溝通歐亞的商業大道,中原王朝的前出基地 敦煌寄託了熙來攘往各色人等的夢想。而從敦煌再往西進入西域 則要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 生死叵測。 於是,人們在離開敦煌前 就在莫高窟捐錢早一個窟 供養神靈佛祖 祈求得到保佑。從西域荒漠里平安過來的人們,為感謝佛祖的保佑和恩賜 也開鑿造佛供養。平民百姓在豐年和平安盛世 希望好景長久。遇荒年戰亂又盼來日能擺脫苦難 為精神上的寄託 心理上的滿足 也開窟造像求的安慰。敦煌的各級官吏 世家大族 高僧大德 也會營建屬於自己的功德窟 以表達對佛教的虔誠 也有的是借開鑿佛窟 炫耀各自的政治 宗教或經濟勢力。就這樣 三危山下 鳴沙山畔 宕泉河谷的石壁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洞窟。
日出日落 斧鑿聲聲
敦煌佛窟的營建從未在如流的歲月中停止。石窟在不斷的增加,窟中的佛像在改變著容顏。從雄渾健壯變成秀骨清像 繼而轉向柔和豐腴 色彩逐漸細致艷麗 構圖愈加大膽 佛國世界變得前所未有的宏大歡樂。一代又一代的僧侶 畫匠 供養人 將他們的信仰與希望刻繪在石壁之上 各種各樣的山川景物 亭台樓閣 花卉圖案等令人目不暇接 這些雄偉瑰麗的畫面 如果一方方連接起來 可以排成20多公里長的畫廊。
按照當時的慣例 繪畫工匠的名字不能出現在他們所做的壁畫上。為了呈現發生在莫高窟的這個故事 我們為他取了一個名字「李工」。
公元637年 唐
在長安的一座寺廟里,李工正在專注地繪制一幅維摩詰經變畫。
此時,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已有十年光景了 這正是被後世之人稱為「貞觀之治「的火紅歲月 一切都顯得那麼潮氣蓬勃,各種各樣的建築被建造出來 開放富足的時代令唐人特別熱愛生活 喜歡用色彩來裝點牆壁 從寺廟到官府 從私宅到皇宮 他們將美麗的風景 絢麗的人物 充滿神秘色彩的宗教場景 繪制到牆壁上。
閻立本
就是一位壁畫高手 他的畫是朝野公認的「神品」。
李工雖然還不是名家,但他是整個畫坊最出色的畫匠 圍觀的有人說 李工畫的人物和宮中的閻立本頗為神似。李工心中有得意,他每日在畫坊刻苦臨摹宮中的粉本 就是夢想有朝一日 可以進入翰林院任職 成為一名有身份的畫師。
粉本
多是當時流行的大師作品 或者皇宮中流傳出來的畫稿 畫匠常常照著這些粉本來畫壁畫 以滿足客戶對流行趨勢的需求。臨摹粉本 是作為一個畫匠最基本的功夫 如果不合格將不能獨立工作甚至受到懲罰 因此一般畫匠的水平 都必須達到了一定標准 這就使得一個時期內 普通畫匠的作品 在藝術風格及水平方面 與大師的作品差距並不遙遠。同時粉本的流傳 也使得長安的 繪畫一時風靡 從最西面的西域諸國 到東海之外的扶桑 都能看到盛唐長安藝術的風采。
盡管李工的繪畫技巧已經非常高了,但是要想進入翰林院成為皇家專屬的畫師 幾乎沒有可能。
公元639年
大唐王朝的富庶和開放 使絲綢之路迎來了 自漢以來的第二個鼎盛時期。 敦煌也成為史書中形容的「華戎所交一大都會」。
就在此時,西域地區和地處新疆吐魯番東南的高昌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當時西域一帶均受蒙古游牧部落西突厥的統治,西突厥開始出現了與唐朝敵對的勢力。地處西域門戶的 絲路要沖的高昌國王麴文泰依附西突厥 拘留西域諸國赴唐朝的使者 試圖阻止他們過境與唐帝國交往。原本「職貢不絕 商旅相繼」的絲綢之路也因此阻塞不通,這是中原王朝所不能接受的。對唐太宗來說 維護絲綢之路的暢通 和西域的安寧 是國家戰略的既定目標。 唐帝國的遠征軍迅速集結 在廣泛動員招募士兵的同時,也徵召了一批文化人士和手工藝者隨行。
大軍一路去到河西走廊和西域 作為跨區域的國家軍事行動 軍隊無疑也擔負起將大唐的文化和藝術傳播到更廣闊的土地上的責任。
公元639年,李工帶著自己的畫筆與粉本 加入了侯君集大帥的軍隊。
由於敦煌是距離高昌最近的河西重鎮 這里自然成了唐朝大軍後勤補給基地。李工和其他工匠奉命在敦煌為帝國的軍隊裝配攻打高昌的軍械。唐帝國軍隊很快就攻陷了高昌城。
軍隊回撤之時,一些工匠選擇留在敦煌 李工便是其中之一。因為他看到了施展才華的大好時機。
最特別的是敦煌保留著最初從天竺傳來的佛教傳統 人們普遍信仰佛教 喜愛開鑿石窟 並在石窟中塑像和繪制壁畫。
此時的莫高窟經過隋朝的大力營建 已經出現了上百個洞窟 數量和規模上都達到了非常可觀的程度。
李工來到莫高窟仔細觀看這里的壁畫 前代的畫匠們用他們質朴的筆觸 畫出來自己心目中的佛國世界 讓李工深受感動。
李工和他的同伴們開始嘗試為敦煌的寺廟和洞窟繪制壁畫,代表著長安前衛繪畫風格的他們 帶來的這種色彩鮮艷 氣勢宏大 人物宛若宮廷美人一般的壁畫 令敦煌居民眼前一亮,令人倍感親切。
很快李工就成為了敦煌畫匠中的「都料」。
都料
是工匠中技術級別最高的人 也是繪畫工程的規劃 指揮者
李工通常自己為壁畫起底 然後讓其他畫匠根據粉本來描畫顏色。
翟氏家族 是敦煌的望族 人口眾多 廣泛分布於敦煌的各城鄉當中。他們十分重視儒學 同時也是一個世代崇信佛教的家族 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 翟氏家族開始在莫高窟開窟造像。
公元642年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
朝議郎 敦煌郡司倉參軍 翟通 開始出資建造作為家窟的莫高窟第220窟。這是敦煌比較早的以家族為主導的石窟。
家族 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 一個官宦或貴族家族 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敦煌石窟為「家窟」中 不僅刻畫著其家族的歷史 也刻畫著古代敦煌乃至整個中國的印記。
受到石窟負責人道弘的委託 李工負責翟家窟的壁畫繪制。
打窟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要經過復雜精密的程序 需要李工和石匠 泥匠 塑匠 木匠 等不同工種的工匠一起合作完成。在古代的敦煌有專門的一支施工隊伍 他們被稱作「打窟人」 負責整修崖面和開鑿岩洞。這是營建石窟的第一步。
土木工程
接著就是修築與石窟結合第一些殿堂 窟檐 樓閣等 土木結構等建築 這需要木匠與泥匠配合來完成。
製作地仗
然後 由灰匠負責壁畫地仗的製作。地仗是指用黏土和麻棉的混合泥抹在石壁上 使牆壁光滑如紙,最後將白灰層敷在泥皮上 這是繪制壁畫的基礎。
塑造佛像
塑匠專門負責窟內塑像的製作,他們一般用木條或石胎做骨架 再用泥土來塑型。
繪制彩塑
塑像的內胎完成後 彩繪的工作就交由畫匠團隊來完成。
選石研磨
彩繪工匠們用的是 事先准備好的礦物顏料 他們將礦物粉碎 用清水研磨成不同顆粒度的色漿 再混以植物膠 就做成了敦煌畫匠最常用的顏料。
濾清顏料
工匠的筆下,硃砂的紅色 雌黃的黃色 青金石的藍色和雲母的白色 流淌出來 一幅幅瑰麗的壁畫徐徐鋪開。
敦煌的畫匠一般為集體作業 也有一兩名畫家獨立承擔並畫完一座佛窟的。
敦煌第220窟從風格上來看 似乎是以同一個人的粉本起稿 由多人上色完成的。
李工與道弘共同確定了洞窟的設計方案 在洞窟東 南 北壁上 分別繪制維摩詰經變 西方凈土變和葯師經變畫。 那些來自長安畫工們 將因為他們在莫高窟第220窟的創作 為敦煌的佛教藝術帶來劇變 這也將結束傳統地方藝術佔主導地位的格局。在這個歷史長河的節點上 敦煌石窟藝術 顯示出非凡的創造性。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 翟家窟
唐代的壁畫以規模較大的經變畫為主 幾乎將整個佛經的復雜內容 繪製成為一幅畫 基本上改不了魏 隋壁畫那種橫幅連環故事的結果方式。 盛唐時期 凈土宗十分流行 所以 在石窟中繪制西方凈土變 成為佛教壁畫的主流。
所謂凈土,就是通常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 那是一個鳥鳴花香 四季如春的地方。佛陀在這里說法 聆聽到真理的眾生 則享受無限的快樂。
李工開始在翟家窟南壁開始描繪他的西方凈土變。
在巨型水池的中央 阿彌陀佛坐於蓮花寶座上 周圍擁繞著的眾多菩薩 正在悉心聆聽 畫上童子正在游戲其中 空中樂器不鼓自鳴 地下舞伎翩躚 李工用鮮艷明亮的色彩 流暢而精湛的線描 勾勒出歌舞昇平 華麗燦爛的極樂世界。
從這幅畫中 人們可以看出敦煌的藝術風格 進入了全新的中原唐風時代 擺脫了印度 波斯的影響後,敦煌藝術完全獨立成熟 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正如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 常書鴻先生所說 220窟的壁畫「構圖設色都不亞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裝飾繪畫」
當李工在石窟北壁所繪的葯師七佛經變畫 慢慢成型的時候 觀者無不為其 構圖的新穎 氣勢的宏大所驚艷。
畫面中央的水池碧波盪漾 蓮花盛開 水池之上有一寶台 以琉璃鋪地 流光溢彩;平台上一字排列七座蓮台 每座蓮台上站立著一尊葯師佛 合為葯師七佛 自東晉譯出《葯師經》後 葯師信仰 便開始在我國萌生和發展。《葯師經》極具現實意義的宣傳 得到了上迄王公 下至平民的一致信奉。在葯師佛的兩側 分立著 身著天衣 頭戴寶冠的協侍菩薩 寶台下方是奏樂 歌贊 供養葯師佛的歌舞伎樂。
著名美學家宗白華認為 「敦煌的藝境是音樂意味的 以音樂舞蹈為基本情調」
當人們注目於這幅壁畫 沉浸在由光輪 衣帶 波浪般的紋理 組合成的廣大繁復的旋律中時 彷彿真的可以聆聽到宇宙的音樂。
胡旋舞
有專家辨認出 這些舞者 腳踩小圓毯 衣帶飄舞 急轉如飛 她們的舞蹈極可能就是在唐代盛行的胡旋舞。
隨著唐太宗對河西走廊與西域的強力管控,絲綢之路暢通無阻 東西方之間的交流日漸繁榮 來自中亞的風俗傳入中原,胡旋舞風靡一時 「人人學圜轉」成了大唐的風尚。
今天胡旋舞已經失傳。而在敦煌 胡旋舞卻凝固在了石窟壁畫之中 令人遐想無限。
燈樹
在莫高窟第220窟北壁 所描繪的盛大舞蹈場面中 還出現了大型的燈樹。這一場景 與長安等地上元日賞燈的情景十分相似。
人們在歌舞昇平 熱鬧非凡中享受著快樂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壁畫 將李工記憶中長安的景象永遠的記錄下來。
翟家窟 營建先後長達20年時間 可以看出洞窟營建的艱辛。
從翟家窟以後 敦煌的佛窟 多被冠以「家窟「名號,每一座」家窟「 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歷史。它們是佛教社會化 最具體最深刻的歷史見證。
220窟西壁佛龕
洞窟主室西壁龕下的墨書 「翟家窟」三個大字 強烈反映出,洞窟營建的家族觀念與思想。佛窟成為了家族財富的一部分 世代相傳。翟氏家窟也成就了那些無名的繪畫工匠。
李工在這里畫下了自己在長安 磨練多年的帝王形象。
30年後,閻立本《歷代帝王圖》被世人尊為「神品」
而李工卻湮沒在歷史當中 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在宗教信仰和藝術的雙重感召下 李工和他的同伴們 創造出了220窟的驚人作品 這是莫高窟藝術史上一個里程碑。
220窟南壁 九品往生
當李工最後一次走進這座他為之奉獻了大半生的洞窟時 他或許悲欣交集 許多曾經的同伴隨軍參戰 或傷或死 他在洞窟壁畫中 表現了「九品往生」的情節 意在為亡者祈福 使他們往生凈土
雖然遠隔千里 但敦煌與河西走廊 始終跟中原王朝息息相關。
公元755年 安史之亂
當「安史之亂」令唐帝國由盛轉衰之後 敦煌也沒能逃脫厄運。 青藏高原上的土蕃崛起 攻陷河西走廊 對這里進行了長達70年的統治
公元 848年 敦煌百姓起義 奪回河西走廊
生活恢復平靜以後 翟氏一族在220窟的故事 又開始了新的篇章。
公元 925年
翟奉達 翟通的九世孫
唐末五代敦煌人 歷法家
重修先代的洞窟為家族祈福。
檢家譜
此次重修時,翟奉達把自己和親人們的畫像 畫在了石壁上 並在甬道的另一面工整地寫下了 「檢家譜」。它詳細記載了家族經營家窟近300年的歷史 成為了今天的人們 理解敦煌石窟營建與日常管理的文獻證據。
中國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時,與來自印度和中亞地區的佛教文化交流融合 獲得了一種蓬勃的生命力 到了隋唐時期 這種混血藝術 逐漸完成了本土化的過程 從而醞釀出中國美術的黃金時期。
吳家樣 後世摹本
吳道子 正是這一時期最為傳奇的畫家
他所繪制的線條既柔軟又強勁 為後世的畫工創立了示範性的粉本 被稱為「吳家樣」。
傳說中的畫聖吳道子的畫 已經沒有留存於世的了。而今天 第220窟的壁畫被公認為具有「吳帶當風」「滿壁風動」的「吳家樣」神韻 成為美術學院的學生們學習的範本。
唐朝是絲綢之路最繁盛的時期,同時也是敦煌營建的黃金時代 莫高窟有近一半的洞窟是在唐朝修建的。
以220窟為代表的 現存127個洞窟 集中反映了唐代文明的宏大輝煌
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 近1000年間 歷經十六國 北朝 隋 唐 五代 西夏 元等朝代的興建 在敦煌地區形成了莫高窟 西千佛洞石窟 東千佛洞石窟 榆林窟和五個廟石窟等石窟群它們被統稱為敦煌石窟。
據記載,敦煌石窟數量曾大千餘個 現共存812個 單是莫高窟就有735個 其中 492個洞窟中 留有壁畫或塑像 共保存了壁畫45000多平方米 歷代彩塑3390身。 以及唐 宋 清 民國等時期的木構建築十餘座。
莫高窟跨越了眾多的王朝 最終形成集建築 雕塑 壁畫三位一體的藝術聖地與歷史文化寶庫。
1900年 王圓籙
無意間打開了 封閉了一千年的藏經洞 莫高窟第17窟 窟內堆滿了從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歷代文書和紙畫 絹畫 刺綉等 古代文物50000多件
1908年 5月27日
伯希和離開了敦煌 6600餘卷藏經洞文物和368張莫高窟照片 被他一起帶回了法國
莫高窟 這座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內容最豐富 延續時間最長的佛教藝術和歷史文化寶庫自此蜚聲世界
以敦煌地區保存 發現的豐富歷史文獻和藝術文物為研究對象的敦煌學 也因為這些經卷的發現和研究研究 開始逐漸成為一門國際性的顯學 而形成敦煌莫高窟群最重要的原因 是因為它在穿越 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上處於獨特的樞紐地位。
它是西去的分叉點 也是東來的駐泊地
由此 造就了這里商貿往來的興盛景象 和東西方文化藝術的切磋交融 並最終成就了敦煌莫高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以及在世紀藝術寶庫中的巔峰地位。
7. 沙棗花是什麼
沙棗花是什麼
沙棗花是什麼,沙棗花來源於沙棗樹的花蕾,採摘之後收起來曬干,然後裝進乾燥的容器里,平時可以直接拿幾朵出來泡水喝,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沙棗花是什麼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沙棗花是什麼1
沙棗花沙棗花 (《中國沙漠地區葯用植物》)
【來源】
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棗的花。
【採集】
6~7月采。
【化學成分】
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揮發油。
【性味】
味甘澀,性溫。
沙棗花的功用主治
止咳,平喘。
【選方】治慢性支氣管炎:沙棗花(蜜炙)干品二錢(鮮品三至五錢),水煎服,每日二次;或沙棗花一兩(蜜炙),白芥子、杏仁(去皮、蜜炙)、前胡各三錢,甘草一錢,共研細末,每次服三錢,每日二至三次。(性味以下出《中國沙漠地區葯用植物》)含揮發油0、1%,其中主要成分為反式桂皮酸乙酯(ethyl cinnamate),還有:1,2-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1,2-phthalate),苯乙醇(phenyl ethyl alcohol),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栓皮酸異丁酯(isobutyl cinnamate),3-羥基-2-丁酮(3-hydroxy-2-butanone-2-butanone),雙環[4,2,0]-1,2,5-辛三烯(bicyclo[4,2,0]-octa-1,2,5-triene),苯甲酸苯乙酯(phenylethyl benzoate)等共47個成分。又含黃酮甙,其甙元為山柰酚(kaempferol)。還含花白甙(leacoantho-cyanin),氨基酸(amino acids),脂肪油(fatty oils)。
【性味】
味甘;澀;性溫
【歸經】
肺經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沙漠地區,耐旱、耐寒,並在沙地、鹽漬化土地和村邊、田邊廣泛栽培。
2、生境同沙棗。
3、生於海拔400-660m的戈壁沙灘或沙丘的低窪潮濕地區和田邊、路邊,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1、分布於華北、西北及遼寧等地。
2、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
3、分布於內蒙古西部、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
沙棗花是什麼2
沙棗花的功效與作用
1、健脾養胃
脾胃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他們出現功能減退或者出現脾胃不和,就會影響人體消化功能,平時人們適量服用一些沙棗花就能健脾養胃,預防緩解脾胃不和,也能防止脾胃虛寒出現,它對維持人類脾胃健康和提高人類脾胃消化功能都有很大的好處。
2、澀腸止瀉
沙棗花還有豐富揮發油和生物鹼,還有一些天然酸性成分,它們都具有出色的抗菌作用,能消滅人體那個敏感菌和致病菌,並能收斂腸道,對人類經常出現的腸炎腹瀉,以及痢疾當中都有良好預防和緩解作用。沙棗花還能消滅人類胃部的敏感菌經常食用能預防胃炎發生
3、美容養顏
沙棗花能美容養顏,它還有豐富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能滋養細嫩肌膚,並能補益氣血,能讓人類皮膚保持紅潤健康狀態,它還能增強人類皮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阻止皺紋和色斑生成,經常使用能延緩皮膚衰老,也會讓人們的膚質變得越來越好。
沙棗花的禁忌
沙棗花對人類身體有諸多好處,保健功效十分出色,但它也有明顯禁忌,因為沙棗花是植物沙棗樹的花蕾,它保留了大量的花粉,人們在使用它時會把這些花粉吸收,而花粉用時容易引發人體過敏的重要存在,所以有些人在服用它以後會出現明顯過敏反應,而那些本身就屬於過敏體質的人就不能服用沙棗花,不然會引發過敏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8. 青藏高原上的油菜花主要分布在什麼河谷
青藏高原由於太高太冷,油菜只能在其邊緣的河谷中分布,在河西走廊沿著黑河谷地油菜花在張掖附近有著大面積的分布,在祁連山中的大通河谷地、黃河谷地油菜花順著河谷從西向東分布;拉薩附近的雅魯藏布江和其支流年楚河的河谷也有油菜花盛開,不過那時已是7月底8月初了;新疆的塔克拉瑪干盆地的油菜呈環形分布在沙漠周邊,西部較濕潤,又因為低處氣溫高,高處氣溫低,因此從里向外,從低向高,油菜花從6月到8月次第開花;而北疆的准噶爾盆地周邊綠洲上的油菜花竟然在6月開花,比它緯度低得多的青海湖和黃河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的油菜花卻是7月或8月,這是為什麼?還是因為垂直高度的影響,因為青藏高原的崛起,改變了南熱北冷的規律,使得我國的西部地區變成了南冷北熱,南北倒置,因此准噶爾的油菜花開得要比西藏和青海早。
9. 油菜花什麼時候開花
01 不同地區的油菜花開花時間是不同的,但是主要集中在春季的3~4月份,雲南或者廣西地區油菜花一般是在2~3月份開花,長江流域的漢中或者江南地區是在4月份進入盛花期,北京地區的油菜花是在春季的5月份才進入花期。
油菜花,別名芸薹(YUN TAI),原產地在歐洲與中亞一帶,是一種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集中在江西婺源篁(huáng)嶺、漢中盆地和江嶺萬畝梯田、雲南羅平平原、青海門源高原等。油菜花是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花卉,在開花時候彷彿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黃顏色的衣裳一樣,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油菜花什麼時候開花,其實它主要是在春季的3~4月份開花,花色主要為黃色,花朵整齊且十分精緻美麗。
由於我國的地區氣候不同,油菜花開花時間也是不同的,在雲南或者廣西地區油菜花一般是在2~3月份開花,江西地區的則在春季的3~4月份開花,長江流域的漢中或者江南地區是在4月份進入盛花期。
而北京地區的油菜花是在春季的5月份進入花期,此時也是觀賞油菜花的最佳時期,新疆的伊犁地區油菜花是在春末夏初開花,也就是6月份期間,青海地區的油菜花的開花時間是在夏季的7月份左右。
油菜花是最容易栽培的花卉植物之一,一般在我國長江流域地區多有栽培,油菜花的價值也很高,不僅含有豐富的花粉,是用來製作油料和飼料的植物之一,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將其放在家裡可以聞到淡淡的花香,讓室內的氛圍更為美好。
10. 中國植物區系地理分布
中國植物區系地理分布
1.高山地區植物之旅
100多年前,英國一位叫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1876~1930)的博物學家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康定一片海拔3350米的高山草甸上發現了他苦苦尋覓的神秘植物——全緣葉綠絨蒿。他在筆記中寫道:「華麗的全緣葉綠絨蒿,開著巨大的、球形的、內向彎曲的黃花,在山坡上盛開,綿延幾英里。千萬朵無與倫比的綠絨蒿,聳立在其他草本之上,呈現一片景觀宏大的場面。我相信再也找不到一個如此誇張奢華的地方了。」
全緣葉綠絨蒿是典型的高山花卉。高山花卉,顧名思義,生長在海拔2000米或3000米以上(依緯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的高寒山區植物所開的花卉,包括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灘地帶。後者是位於雪線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過渡地帶,由礫石堆積而成,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也是許多珍稀獨特的高山花卉的天堂。
橫斷山區是眾多高山花卉的分布與演化中心,也是全世界植物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地方。雪兔子、馬先蒿、紅景天、苞葉大黃、塔黃、墊狀點地梅和球花雪蓮、綠絨蒿等物種在這里廣泛分布。其中尤以杜鵑、報春和龍膽最具代表性。
夏季是高山花卉的最佳觀賞期。6月上旬,山區積雪消融,從西南海面吹來的季風給橫斷山區帶來豐沛的降水,高山花卉次第開放。可以選擇從川西的阿壩、甘孜、涼山,滇西北的麗江、大理、迪慶、怒江等州,藏東南的林芝等任何一處地方開始攀登,最終在海拔3000米以上與這些植物相遇。
除西南橫斷山區,華北的太行山、東北的長白山等,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也生長著各色高山花卉。長白山每年7月還會舉行長白山高山花卉節。北溫帶高山花卉和西南橫斷山區相比,植物種類差異不大,另外也有金蓮花、長白山橐吾等獨特種類。
中國主要地形地貌區植物之旅
生長於戈壁荒漠上的植物類型單調,大多表現出超強的耐乾旱能力
2.戈壁荒漠植物之旅
以甘肅河西走廊一帶、內蒙古西部、新疆的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為代表的中國西北部是典型的乾旱半乾旱荒漠區,在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控制下,常年乾旱少雨、溫差大、風大沙多,催生出典型的戈壁荒漠風光。
「忽有狂風巨浪飛沙捲起,偶見胡楊沙柳悄然豎立。」惡劣的生態環境決定了戈壁荒漠區單調的植被類型。然而,如果非要概括這片土地上的植物特徵,用「有趣」「神秘」並不為過。那些生長於茫茫荒漠上的稀有物種,帶著遠古時代的氣息,對極端環境表現出超強的忍耐力。
大名鼎鼎的壯陽植物鎖陽和鹽生肉蓯蓉生長於斯。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歷史遺跡鎖陽城,可以看到被奉為沙漠人參的同名植物——鎖陽。這種植物在《中國植物志》里有記載,是一種「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寄生根上生著大小不等的鎖陽芽體,初近球形,後變橢圓形或長柱形……莖基部略增粗或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