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的服裝

插花的服裝

發布時間: 2022-09-05 01:05:38

『壹』 插花服裝要求

穿好衣,插好花
衣品好的人,插花一般不會差的。好的花藝師通常也很會穿,因為她們知道怎麼配色才好看。
關於配色,一通就百通,插花和穿搭沒什麼不同。
一、顏色統一:相似色
如果對配色還處在小心嘗試階段,不敢玩撞色,想穿衣服不出錯又不會太無聊,可以把相似色,或者同色系不同深淺搭配在一起。
同一色系的深淺色搭配很容易穿出高級感
拿插花來說,最簡單的就是一個品種一個顏色,但這樣就像穿套裝,不出錯也不出彩。專業一點就用鄰近色或同色系深淺色花材來搭配,既統一又有層次變化。
黃色和橙色鄰近色形成漸變
深藍 淺藍,同色系不同深淺色
二、顏色對比:撞色
對穿衣搭配有一定心得後,很多人喜歡玩撞色,強烈的色彩對比,會讓你的搭配很精彩,但也容易眼花繚亂。請牢記著「全身不要超過三個亮色」這句話,過猶不及。
大紅、玫紅、酒紅、綠色穿一身,不覺得美,只覺得腦殼疼
一些花藝作品,尤其是自然風的,看著總是亂亂的,就是顏色太多了,控制不好就會用力過猛。
大部分人對顏色的駕馭能力還沒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插花時鮮艷的顏色不要超過三個才不容易觸雷。
顏色過多不協調時,還可以用漸變來串聯,形成統一感

『貳』 急求傣族服飾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保留著古代「衣對襟」、「頭纏布巾,喜掛背袋、帶短刀」的特點,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織「土布」。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近年來出現了有領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頭巾改為水紅色、綠色、粉紅色的綢子,褲子依舊。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現他們的手腕上有一隻閃閃發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過去有文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文文字元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編輯本段]傣族女子服飾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盤於頭頂,是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通常用金銀製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據說這根銀腰帶十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夥子,就意味著她已愛上他了。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
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亭亭玉立,儀態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如今的傣族女子,內穿色澤淡雅的無領、無袖緊身胸褂(城鎮傣女多戴胸罩),外穿無領細袖緊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長裙及地。長裙打折,多用銀帶系於腰際,該顯則顯,當斂則斂,使女性曲線分明,下肢修長,顯出亭亭玉立的苗條身姿。城鎮女子已極少纏巾,多挽髻於頂,插花、別簪、卡梳作飾,更顯綽綽風姿。衣裙色澤以孔雀綠、淡綠、肉紅粉紅、淡黃、嫩黃為眾。衣料多選用薄而柔軟的喬其紗、的確良或有錦絲綢縫制。外出參加集會或趕擺時,足登時髦皮鞋、涼鞋,肘掛拎包、手撐花傘遮擋烈日,處處顯出優美動人之風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傳統服飾「精華」的基礎上,朝著優美、輕柔、亮麗、淡雅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顯示出孔雀之鄉的孔雀羽毛般絢麗多彩的特點。

『叄』 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分別穿著什麼服飾和生活習慣

1,壯族

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保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如廣西西北部,中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綉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綉花圍腰,下身穿褶裙和綉花鞋,喜戴銀首飾;

廣西西南部龍州、憑祥一帶的壯族婦女,至今仍穿著無領、左衽的黑色上衣,頭上包成方塊形狀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寬腳褲子。

壯族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發達,稻米也自然成為壯族人民的主食。稻米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有蒸、煮、炒、燜、炸等,各種米飯、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湯圓等,是壯族人民日常喜愛的食品。

如果摻和其他材料,還可以製成許多更加味美營養的食品,如八寶飯、八寶粥、竹筒飯、南瓜飯、「彩色糯米飯」等。

2,滿族

滿族的服飾,男子自頭頂後半部留發,束辮垂於腦後,清入關後,強行在全國推廣,使之成為清代滿、漢、蒙各族的共同發式。

女子發式,幼年時期與男孩一樣,稍長,在腦後留有一根或兩根辮子,結婚時開臉上頭,戴鈿子。平時,在頭頂盤髻,有架子頭、兩把頭等樣式。佩戴耳環,有一耳三環的定式。

古代滿族愛好歌舞,多由狩獵、戰斗的活動演化而來。入關後,舞蹈必選身體強壯的人,穿豹皮唱滿族歌,伴以簫鼓,稱作「喜起舞」,或舞者一半人扮成虎、豹等獸,一半人騎假馬追射,稱作「隆慶舞」。

喜慶宴會時,主客男女輪番起舞,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進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齊」相和。進入遼沈以後,更多的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在宮廷樂舞中,備有滿、蒙、漢,朝等族的舞蹈。

3,回族

回族婦女一般都頭戴白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無論在泉州、廣州、海南等沿海地區,還是在內地,一般都是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

綠蓋頭清俊嬌麗;白蓋頭干凈持重;黑色蓋頭素雅端正。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製作。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

各地回族婚禮形式多種多樣。比較一致的程序是請媒人提親、說色倆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親)、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鬧洞房、擺針線、回門等。

4,苗族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

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發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

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第二工作隊經過實地考察,對各地苗語的構詞大致相同,而語音不同的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後,將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

5,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傳統的男子外衣稱為「袷袢」,長過膝、寬袖、無領、無扣,穿時腰間系一長帶。

女子普遍穿連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婦女和姑娘都喜歡用天然的烏斯蔓草汁畫眉,染指甲,戴耳環、手鐲、戒指、項鏈等。

維吾爾族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尕巴」(四楞花帽),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綉出各種民族形式的花紋圖案。過去未婚少女都梳十幾條發辮,以長發為美。頭上別有各式各樣的頭飾,也有將雙辮盤成發髻的。

維吾爾族人路遇尊長或朋友,要把右手放在胸口,男子相見要握手,婦女相見要互相擁抱,貼一下右臉,都以「撒拉木」問安,最後,雙手撫膝躬身道別。晚輩要先向長輩施禮,現在多以握手作為見面禮。

維吾爾族普遍認為賓客盈門是令人羨慕的事。通常客人如果同時到來,要分男女長幼進門,上炕入座,最尊貴及最年長的客人,要坐在炕中間主人特意鋪的褥子上。飯前飯後主人都會提著洗手壺為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沖洗三遍,客人不得將水亂甩。

主人先給每人斟一碗茶水,雙手敬上,然後在客人面前鋪開一張餐布,擺上各種點心、瓜果及美食,有條件的還要宰羊款待來賓,讓客人盡情享用。

『肆』 新郎服裝搭配什麼插花好新郎的胸花怎麼搭配

新郎胸花更是十分重要的細節!新郎胸花和婚禮用花搭配得當,效果會很贊哦!新郎作為婚禮的主角,雖然不必像新娘一樣閃耀耀眼,但是重要性也毋庸置疑。 為了婚禮用花搭配的統一性,很多新郎胸花直接選用了新娘捧花中的花材,效果很搭配哦,尤其會帶來很贊的照片效果啦! 新郎胸花選用馬蹄蓮,十分簡單清新,新娘捧花也是長徑馬蹄蓮,兩者很搭配吧!婚禮現場鮮花布置也全都選用了白色的鮮花,花材在顏色上也得到了統一。 新郎胸花花材選用黃色大花蕙蘭,新娘的捧花中也包含了這種花材,還加了些鬱金香。同樣花材元素還出現在了婚禮蛋糕中哦! 新郎胸花就是兩朵白色的雞蛋花,新娘捧花也全部用雞蛋花組成,甚至發型上也是用雞蛋花進行裝飾!這樣的婚禮用花搭配很贊吧! 新郎的胸花是白色的玫瑰加入了一些綠色漿果,新娘的捧花也用了白色的玫瑰為主花材,加入了一些滿天星。在白雪中拍照,很贊吧~! 新郎胸花也並不是非要和新娘的捧花或是婚禮用花完全的一樣,選擇一些和整場婚禮的色彩相符合的鮮花,也會很贊哦! 一場翡翠綠+粉色為主色的婚禮,伴娘禮服、捧花中都應用了這種色彩,而新郎的胸花就和整場婚禮的色彩十分搭配啦,而且顯得簡潔干練,上面甚至裝飾了水晶哦,很精緻吧! 一場紫色婚禮,婚禮的鮮花和各種細節都選擇了深淺不一的紫色,新郎的胸花是偏向玫紅的淺紫,十分浪漫清新,還很可愛哦。 經典紅黑配的婚禮,新郎的胸花當然也是經典的紅黑配啦!很贊的是,胸花還加入了羽毛元素,和捧花也形成了配合,而且精緻得不得了! 一些新郎胸花可以和婚禮的氛圍完美融合哦,而且會顯得很特別的! 沙灘婚禮,新郎穿著灰色的西裝,胸花選用了毛茛花和山蘿卜的組合,毛茸茸的很浪漫精緻哦! 十分有自然氣息的室外婚禮,新郎胸花的紅色、紫色、黃色、綠色和裸色,全部是婚禮中有所應用的顏色啦!搭配在一起的這支新郎胸花,十分燦爛也十分有自然感覺吧! 婚禮的主題是「恐龍婚禮」!胸花中加入了羽毛和粗麻布的元素,看起來很有時代感,也很整場婚禮的氣氛十分搭配! 十分經典正式的婚禮,胸花的花柄顏色用了十分正式的紫紅色,而且新郎胸花加入了孔雀羽毛的元素

『伍』 插花的相關技巧

插花的相關技巧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以下是我收集的插花技巧,歡迎查看!

一、花材修剪

這是插花最重要的一環,從一開始直到作品完成的最後一刻都要剪不離手。如何取捨也是初學者首先碰到的難題。有如服裝的剪裁,決定著衣服是否合身美觀。

清代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論述:「剪裁之法,必先執在手中,橫斜以觀其勢,反側以觀其態,相定之後,剪去雜枝,以疏瘦古怪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成曲,插入瓶口,方免背葉側花之患,若一枝到手,先拘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勢必枝亂梗強,花側葉背,既難取態更無韻致矣。」

自然的花材,欲令其美態生動地表露出來,合乎自己的構思,必須善於修剪。修剪時可注意下列幾點。

(1)順其自然。仔細審視枝條,觀察哪個枝條的表現力強,哪個枝條最優美,其餘的剪除。

(2)同方向平行的枝條只留一枝,其餘剪去,以避免單調。

(3)從正面看,近距離的重疊枝、交叉枝要適當剪去,使之輕巧且有變化,活潑而不繁雜。

(4)枝條的長短,視環境與花器的大小和構圖需要而定。

(5)在整個插作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凡有礙於構圖、創意表達的多餘枝條一律剪除。

(6)草花用刃尖剪,在節下剪容易插。木本要斜剪,剪柳、桃枝時,刀刃要沿著枝幹平行地剪,不要留下切口,梅和木瓜則與枝幹垂直地剪去小枝。

(7)除刺,有些花材(如月季等)有刺,宜插前先去除刺,可用除刺器或小刀削除。

(8)去殘,花材有殘缺者,宜修剪,月季花外層花瓣往往色澤不勻且有焦缺,宜剝除2-3片。

總之要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眼明、心細、膽大地決定取捨,才能創造出優美動人的藝術作品來。

二、花材彎曲造型

自然生長的植物往往不盡如人意,為了表現曲線美,使之富於變化新奇,往往需要做些人工處理,這就要求插花者用精細的彎曲技巧來彌補先天不足。現代插花為了造型的需要,也將花材彎成各種形狀,所以彎曲造型的技巧也是插花者手法高低的分界線。彎枝造型的.方法和要領分述如下。

(一)枝條的彎曲法

枝條的枝節和芽的部位以及交叉點處都較易折斷,故應避開,在兩節之間進行彎曲為好。一些易折斷的枝條,壓彎時可稍做扭轉。根據枝條的粗細硬度不同,採用的手法也有所不同。

(1)粗大樹干可用鋸或刀先鋸1-2個缺口,深度為枝粗的1/3-1/2,嵌入小楔子,強制其彎曲。正如沈復所說:「折梗打曲之法,鋸其梗之半而嵌以磚石,則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釘以管之」。

(2)枝條較硬,不太容易彎曲,可用兩手持花枝,手臂貼著身體,大拇指壓著要彎的部位,注意雙手要並攏,才可有效控制力度,慢慢用力向下彎曲,否則容易折斷。如枝條較脆易斷,則可將彎曲的部位放入熱水中(也可加些醋)浸漬,取出後立刻放入冷水中弄彎。花葉較多的樹枝,須先把花葉包紮遮掩好,直接放在火上烤,每次烤2-3min,重復多次,直到樹枝柔軟、足以彎曲成所需的角度為止,然後放入冷水中定型。

(3)軟枝較易彎曲,如銀柳、連翹等枝條,用兩只拇指對放在需要彎曲處,慢慢掰動枝條即可。

(4)草本花枝用如文竹等纖細的枝條,可用右手拿著草莖的適當位置,左手旋扭草莖,即可彎曲成所需的形態。

(二)葉片的彎曲造型

(1)柔軟的葉子可夾在指縫中輕輕抽動,反復數次即會變彎,也可將葉片卷緊後再放開即會變彎。

(2)葉子呈現非自然形狀,可用大頭針、訂書針或透明膠紙加以固定,或用手撕裂成各種形狀。

(三)鐵絲的應用

運用鐵絲進行組合或彎曲造型,也是常用的方法。尤其製作胸花或手捧花時,鐵絲的運用更為常見。一些花莖如劍蘭、非洲菊等不易彎曲,可用鐵絲穿入莖干中,再慢慢彎曲成所需的角度。

三、花材固定

花材經過修剪、彎曲,最終必須把它的位置和角度按構思的布局固定下來,才能形成優美的造型。這就全依靠巧妙的固定技術,固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盤、缽固定法一般用劍山固定。這種固定法可使作品顯得清雅,插口緊湊、干凈,但需一定技巧。

草本花材莖稈較軟,剪口宜與莖稈垂直,不要剪成斜口,直接插在劍山上。當枝條太細,固定不穩時,可先在基部卷上紙條,或將其綁在其他枝上,或插入較松的短莖內再插入劍山。

空心的莖,可先插上小枝,再把莖干套入。

木本枝條較硬,容易把劍山的針壓彎,故宜將切口剪尖,插在針與針之間的縫隙中固定,如需傾斜角度時,則應先垂直插入,再輕輕把莖壓到所需位置。莖干太粗時,要先把基部切開,切口約為劍山針長的兩倍,然後再插入,這樣較易穩固。如一個劍山的重量不夠支撐時,可以加壓劍山,務求穩定。

粗大的樹干無法使用劍山,則可用釘子將切口釘在木板上,然後放入盆中,用石塊蓋壓木板。

(二)瓶插的固定法

高瓶插花不能使用劍山,固定的作用一是使花枝不會直插入深水中引起腐爛,二是可使花枝處於不同的角度,便於造型。因此要求有較高的固定技術才能使花枝位置穩定,一般有下面幾種固定法。

1.瓶口隔小法

用有彈性的枝條把瓶口隔成小格,以減少花枝晃動的范圍。剪取2-4段比瓶口直徑稍長的莖或「Y」形枝條,輕輕壓入瓶口1-3cm處,把瓶口隔成幾個小格,在其中一小格內插入花材,以十字架為支撐點,末端則靠緊瓶壁得以定位。插好後也可再壓人一橫枝,把花材迫緊。此外,還應注意花材的平衡,找好花材的重心,如自動轉向,則應向相反方向加之稍彎,使力得以平衡,枝條位置能固定。

2.接枝法

在花枝上綁接其他枝條,使枝條與瓶壁和瓶底構成三個支撐點,限制其擺動。木本枝駁接時可把枝條端部劈開裂口,互相交叉夾住。草本枝莖較軟,可將竹簽橫向插入莖內,利用竹簽與瓶壁支撐,使花材固定。

3.彎枝法

利用枝條彎曲產生的反彈力,靠緊壁得以定位,但注意不能折斷。否則失去作用,這種方法適用於較柔軟的枝條。

4.鐵絲網固定法

把鐵網捲成筒狀放入瓶內,利用鐵絲把花材固定。

(三)花泥固定法

這是近年來流行的方法,使用方便,不需高超的技術,枝條隨意插入都能定位,西式插花更需用花泥才能保證幾何圖形的輪廓清晰。花泥的使用方法:先按花器口的大小切成小塊,花泥一般應高出花器口3-4cm。然後浸入水中,讓其自然下沉(不要用手按,以便內部空氣排出),吸足水後即可拿出使用。為了穩定,可用防水膠帶把花泥固定在花器上。當花器較高時,可在花泥下面放置填充物。如花器是竹籃等不能盛水時,則可在花泥下部墊以錫箔紙或塑料袋。為防錫箔紙滑脫,可先將錫箔紙弄皺之後再用。插粗莖干時,應用鐵絲網罩在花泥外面,以增強支撐能力。

;

『陸』 色彩搭配對於花藝師來說有多重要

對於花來藝師來說,所有顏色自保持相同的色彩基調,即選擇的色彩或都是高明度,或都是低飽和度,這樣搭配出來的效果是具有一致性的。選擇同一個色相,僅調整它的明度和純度得到另一個色彩,將兩者搭配。還有各種的搭配技巧在里邊,所以,不管什麼工作都不能速成,尤其花藝師,更多的是自己去嘗試之後的發現。

『柒』 有關插花藝術方面(追加100)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2005-2-23[來源] 園林在線 [作者] 陳平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花藝設計兼顧生意和風格--訪日本花藝師?本伸也
〔 作者:何小唐 來源:中國花卉園藝 瀏覽:341 時間:2005-3-29 錄入: 〕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一次花藝活動中,日本花藝師?本伸也設計的居室花藝吸引了人們的視線。無論是小巧的電話托架,還是廢棄的可樂瓶、老舊的衣箱,在他的巧妙構思下,都與鮮花形成了默契的搭配,成為可愛的裝飾品。?本伸也,這位來自日本的花藝設計師帶著他那充滿自然靈趣的花藝走進了北京花藝界。

融會東西的花藝風格

?本伸也從事花藝工作有10多年了。起初他所學的專業是計算機,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愛上了插花藝術,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走進了花藝世界。他在日本花藝界學習、工作了差不多7年。但自然、活潑的性格使他對西方花藝更加情有獨鍾。於是,他離開家鄉去了德國、荷蘭、瑞士,在那裡邊學習邊工作了3年,掌握了歐式花藝的技巧。在德國期間,他和一位北京女孩喜結良緣。兩年前,他和妻子來到北京,創辦了植葉設計室,開始了他在北京的花藝事業。

目前,?本伸也設計室的主要客戶是在京工作、生活的外國人。但他認為,中國顧客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融會學習了東西方插花藝術的?本伸也,非常明白不同文化背景對花藝的不同審美需要。他說,中國插花喜歡比較熱烈的色彩,尤其是在節日的時候,紅色、黃色等是經常用到的顏色;而日本人則喜歡清淡的色彩,插花用色以淺色為主;德國等歐洲國家對花藝色彩的運用則介於中、日之間,由強漸弱的同色系變化感很強。崇尚自然的?本伸也,在花藝設計上更偏向歐式風格。

?本伸也認為,插花其實是一個人與花交流的過程。花也有不同的性格,例如,有的花能讓人體會到熱情,有的則展現出浪漫的風韻。花藝師就要通過自己的花藝作品,把花的性格展現給大家。?本伸也在插花時很尊重花的自然形態,他說,鬱金香的莖比花還要美,那麼插花時就可以通過對花莖的展示來襯托花的美麗。

商業與花藝完美結合

作為一名商業花藝師,?本伸也認為,除了追求作品之美,使消費者欣賞並願意購買也很重要。

?本伸也認為,作為花藝師,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喜好是一方面,但同時也需要對消費者進行引導。有些前衛的花藝作品擺放在花店里,短時間內可能無法被消費者接受,但消費者每次來到店裡時,花藝師都可以向他們介紹、推薦。時間長了,這些作品自然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並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花店裡的花藝師需要堅持不懈地插些自己喜歡的作品。不能怕浪費花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讓消費者接受自己的設計風格和作品。

經常有客人打電話到設計室來訂花。一般來說,客人會有些基本的想法,如:想用什麼顏色的花,大致需要什麼樣子等等。?本伸也總要問得很仔細,在了解客人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這樣一來,盡管在插花過程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創意,但當花送到客人手中時,客人還是會很滿意。在這個過程中,客人還逐漸接受了設計師的風格。如此一來,生意和花藝師的個人風格就不再是一對矛盾,而是可以兼顧的。

啟發思想是一種學習

植葉設計室有時也開設插花課程。?本伸也說,雖然是在講授插花技術,但對於那些有插花基礎的學員,他其實更希望和他們進行一些設計想法上的交流。?本伸也認為,花店的花藝設計人員應該具備基本的插花技術,如果想插一件和別人相同的作品,那隻是簡單的模仿。作為花店的花藝師,其主要任務是設計出新穎的作品,而不是簡單地學習、重復技術。因此,他更願意和花藝師們交流設計上的想法和思路。在他的插花課上,?本伸也不讓學生模仿他的作品,而是讓學生動腦筋、自己想,創作自己的作品。有不少學生的作品很出色,對身為老師的他也有不少啟發。

?本伸也說,花店店員如果想學插花技術,平時在店裡多看師傅們插花就可以,但設計想法是要通過和師傅們交流、學習才能明白的。他在德國學習時,老師經常准備很多種花,讓學生隨自己的喜好來插,然後由老師點評,這樣學生的進步會比較快。但是在中國或日本的插花課上,老師講得多,學生動手少,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想像力。「每一朵玫瑰花都是不一樣的,即使學生模仿,也不可能插出和老師一樣的作品。啟發思路,才是更好的學習方法。」這就是他的觀點。

圖為?本伸也設計的家庭居室花。看得出來嗎?粉色的花瓶外飾其實是用毛巾做成的。

『捌』 學習插花穿什麼衣服

插花什麼衣服都行,休閑的穿著舒服

『玖』 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從哪幾個方面考慮分別有哪些配色方案

插花色彩設計時掌握的問題
來源:農業政務網 日期:2011年5月24日

確立調子後,色彩設計中還應掌握那幾個方面的問題?

色彩時插花造型的主要要素之一,確立調子後,設計中遵循形式美要素的組合原則時,還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色彩布局平衡。

布局上色彩的平衡是插花構圖的重要原則之一。為求得色彩平衡,插花作品的布局上應「虛設」一條中軸線,花材色域的重量就在軸線兩邊起作用。如果只考慮軸線兩邊花枝數量、花朵大小均極其相近,還不能肯定中軸線兩側是否布局平衡,因為尚未將色彩平衡考慮在內。因此,插花時應當把輕、重兩色系的花朵交錯排列,「等量」的分置於兩側,才可造或色彩布局的平衡。同樣,若把重色系的花枝插在構圖的上部,輕色系的花枝插在接近下部,便會產生頭重腳輕不穩的感覺。所以,上下穩定,左右均衡,是插花色彩設計時必須遵循的准則。

(2)色彩和諧。

在插花中,花卉色彩的配置往往是作品效果的關鍵。因為花卉色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所以運用色彩,科學地對色彩進行設計,是插花創作中發揮感情作用的重要依據,也是插花裝飾達到理想效果的具體措施。

確立一個主色調,是插花色彩設計的關鍵所在,使其他色彩都圍繞著主色調起陪襯作用,也就是所謂的主次分明。此在西方大堆頭式插花中尤為重要,因為此種插花,顏色是越多越好,在這么多花色里,若不確立基調,顯然是難以球的色彩的和諧。中國的傳統插花藝術,雖不講究色彩豐富,通常二三種即可,但同樣存在著誰主誰次的問題。

色彩的和諧,實際上還關繫到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通俗講,各種色彩相互搭配時不應是有明顯沖突。在色彩組合中,單色配置顯然易獲得調合的效果。若將調和色配置在同一件插花作品中,無論出現幾種色相,均會表現出統一協調、優美柔和的藝術效果。

(3)色彩對比。

在色彩組合中,如果調和色以柔美統一見長,那麼,對比色則以矛盾對立為特點了。在插花的色彩設計中,假如善於利用各種花朵在色相、明度、冷暖等方面的強烈對比,則可借對比色的鮮明對照,濃郁的氣氛、強烈的刺激而獲得獨特的效果。

對比色的組合效果,在補色組合方面得到的效果尤為突出。在插花作品的創作中,作者都十分重視綠葉的配置,因為它是帶有原色的補色,對比最強烈。但對比色應用關鍵也是要處理好主角與配角的關系:一是主次分明;二是色彩疏密相同,忌平均分配。如面積大小相似的補色組合,效果極差,顯得十分俗氣、乏味;三是利用黑、白、灰、金屬色等來調和對比色,避免產生色彩失調和刺目,如滿天星或情人草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總之,在運用對比色,尤其是互補的花色進行插花構圖時,定要運用得當,注意使互補的色彩主次分明。同時,利用不同色彩局部之間的相互穿插,做到對比之中有呼應,便可獲得即統一、和諧,有生動、鮮明的理想效果。

(4)色彩配置應切合作品主題和背景。

作者通過苦心構思,進行色彩設計,使之與背景協調,與主體內容一致,並能加深意境。它雖然以自然色彩的某些特徵為基礎,卻不以自然色彩的美為滿足,會更高於自然色彩的群體美、綜合美和意境美。

藝術插花的色彩設計
藝術插花既要有優美的造型,又要有明艷色彩,兩者均是構成優美形象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一般的審美中往往會偏重於色彩,或者說,色彩的美最易彼人們所接受。馬克思任《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曾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彩是一種物理現象。在日光的照射下,各種物體把不能吸收的日光反射出來。由於各種物體吸收口光的程度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問的色彩。尤其是奇花異卉,更是濃郁鮮艷、五彩繽紛。太陽光一般可分成紅、橙、黃、綠、青、紫六種色相。

在物體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的作用下,我們肉眼可以分辨出物體所呈現的色彩。例如見到白色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反射.見到黑色的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吸收.若是對每種色光都有部分吸收與反射,就是灰色的物體。當我們來到花園里的時候,紅花、綠葉十分美麗。紅花的固有色是紅色.是因為大陽光中的橙、黃、綠、青、紫等五種色光基本被紅花所吸收.而把紅光反射出來的結果。綠葉亦是如此,反射出綠光,是吸收了其它五種色光的結果。

花的紅與葉的綠,以及白和黑都足相對而言的,是色彩總的傾向,自然界中絕對的純色是沒有的。若對紅花作一觀察,不難發現,花除了反射紅色光外、對其它色光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射,只是紅色光的成分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已。又如綠葉,由於生長的環境和位置的不同,所反射出來的綠的色度、色性和純度也會有許多微妙的變化,有冷暖、明暗和純度的差別,就是一片葉子的正面與背面,所表現出的綠色深淺差異也很大。光的反射就一般而言.質地粗糙、顏色深的物體吸收得多,反射得少。反之,質地光滑、顏色淡的物體對色光吸收得少,反射得多。由此可見,色彩一方面借光而呈現,另一方面,又依附於物體而存在,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不可。無論物體的質地如何,都能表現具體的色彩,而離開了具體的物體,就沒有具體的色彩可言了。光與物所形成的種種色彩,主要有三個基本特徵:色相、純度、明度。

色相,是各種具體色彩的名稱,或者說是色彩的相貌。例如,太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紫等.每個名稱都表示一種顏色的色相。色相主要是用來區分各種不同的顏色,增強對色彩的辨別能力。客觀世界色彩豐富,變化萬千,肉眼所能識別的十分有限。因此,在觀察色相時要善於比較,培養識別能力,便於在插花時正確認識和利用色彩。

純度,指的是顏色純凈程度和飽和程度。在可見光中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純度越高.顏色越鮮明。當純凈的顏色摻入黑、白、灰等其它色彩時,其顏色的純度就產生變化,摻入得越多,純度降得越低。物體色彩的純度與飽和度有關,與物體表面結構也有關。物體表面結構粗糙,光線的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物體的表面結構光滑,色彩的純度就比較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包含兩種意思:其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後由於物體受光的強弱不一,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其二是指顏色的本身明度,如紅、橙、黃、綠、青、紫六種標 准色互相比較的深淺度。同一綠色,受光的強弱、角度和亮部不同,會產生明綠、綠、暗綠等不同的明度。不同的顏色中.黃色的明度較高,僅次於白色;紫色的明度較低.接近丁黑色。插花時,不問明度的色彩相配.能使畫面富有變化,增強層次感。不問明度的同一色彩配合在一起,也能使插花的整體感增強。

色彩的視覺效果

人們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主要來源於色的原色和色的混合形式。

色彩的三原色是其中任何—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的.而其它色可以由這三色按一定比例配合出來。自然界的景物在光線照射下顯示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都是由這三種原色光組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將色光混合會變亮,謂之加色法混合。在繪畫中稱紅、黃、藍三種顏色為三原色,若將三色混合會變深.稱作減色法混合。花卉雖然沒有那麼標準的三原色,但可以接近某一種顏色而論。

除原色之外.還有中間色和復色在創造繽紛的世界。所謂中間色,是兩種原色份量相等或不等相混合的色彩。復色.就是兩個中間色相混合或者三原色相混合所得的色彩。補色,則為三原色相對應的色光。黃對著藍,黃為藍的補色;品紅對著綠,品紅為綠的補色,青對著紅,青為紅的補色。補色也叫互補色,就是兩個相對的色互補。因此,黃與藍、品紅與綠、青與紅都互為補色。並列在一起,色彩的對比非常鮮明。

兩種原色並列在一起,能給人一種鮮艷明快的感覺;兩種中間色並列在一起,色彩比教灰暗。原色與中間色並列在一起效果較佳,是類似色。色彩的變化是逐漸過渡,顯得柔和、諧調;若是互補色,容易取得鮮明對比的效果。

互補的兩色並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色彩呈現跳躍、鮮明的效果。因此,補色關系運用得好,將使插花色彩明亮,生氣勃勃,生動地托出主體。相反補色關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諧調和花體色塊大小的安排,也會產生生硬、火氣的弊病。

色彩具有冷暖的視覺效應。在人的生理反映上,色彩的深淺有收縮與擴張的感覺。如紅、黃有熱烈、興奮的感覺,所以我們把紅和黃以及傾向紅、黃的顏色稱為暖色調;藍色看上去安靜、寒冷,故而把藍色和傾向於藍色的稱為冷色調。紅與藍處於冷暖色的兩個極端。綠與紫居中,是中性色,偏紅的均為暖色。偏藍的均為冷色。金、銀、黑、白、灰五色在色彩感覺上也屬於中性色,可以與任何顏色調和,起到緩沖、協調作用。這對挑選花器的色彩很有幫助。

藝術插花的配色

1.花卉色彩的形成和作用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葉子的細胞里,都含有綠色的色素。我們知道當日光通過三棱鏡後會分成六種可見顏色的光譜。如果讓六色光再通過葉綠素溶液而透射到白色的銀幕上,此時從銀幕上的光譜里可以發現:在紅色光靠近橙色光及藍色光的部分,有一條很寬的黑色帶,而綠色部分仍是綠色。這說明葉綠素吸收光線是有選樣的。

綠色能有效地利用太陽光,這是植物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進化的結果。同時,植物為了適應自然生態環境的需要和受到本身質體、色素的抑制,形成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枝葉花果。在不同種類的植物體中,所含葉綠素的比例不同,其顏色的深淺就有差異。有一些植物體內。含有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能使植物呈紅色或橙色,它們主要存在於花瓣或果實中。有些植物的葉子在秋季落時前變黃,就是因為失去了葉綠素,只剩下葉黃素和胡蘿卜素的結果。

植物體內還存在著一種花青素,較多地存在於花瓣、果實之中。鮮花盛開所呈現出的一些紅色和藍色等,往往是花青索起的作用。花青素的顏色隨著植物細胞液的酸鹼性不同而有變化。細胞液為酸性時,花呈紅色;細胞液為鹼性時,花呈藍或紫色。用八仙花作酸鹼度變化試驗,效果十分明顯。

花冠居花萼的內方,色彩非常鮮艷.為植物中最為顯著的部位,也是最富有變化的部位。花冠顏色主要是細胞中花青素和雜色體起的作用.花的紅色、藍色、紫色來源於花青素;花的黃色、橙黃色來源於雜色體;不具色素的部分為白色。由於花中存在著多種色素。各種花的色素組合情況各有所異,色素存在的多少也有變化,所以花朵開放時會出現天光十色、斑讕多彩的景象。

花卉隨著四季更替和生理活動的需要,進行著新陳代謝,色彩也隨之變化。花從蓓蕾初綻到枯萎凋零,葉片從新芽葉翠到枯黃落地,顏色都是在不斷的變化。—般說來,初放的花色濃郁鮮艷,隨後顏色逐漸變淡,最後失去原有美麗的色澤。初放的葉呈嫩綠色並帶有鵝黃色.逐漸呈現出墨綠色.到生長末期轉黃。果實也是如此,從子房膨大到果實成熟,色彩有一個變化過程。花卉的這種生理特徵,為我們插花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限制了花材的採摘時間。

2.插花器皿的色彩

插花器皿的種類很多,各種花器都有自身的色彩特點,再加上人為的著色變化.色彩更是繁雜多變。插花器皿質地有粗細之分、軟硬之別、對光的吸收與反射程度有很大的區別,顏色差異也很大。凡是質地細潔、光滑的物質,如金屬、玻璃、瓷器,對光的反射較強;質地粗糙的物質,如粗陶、木器等,對光的反射較弱。由此可見.器皿質地對插花色彩影響很大。

用陶、瓷製成的花器是我們插花常用的器皿,其本身也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有許多奇特的色調,如青瓷、唐三彩、祭紅、三陽開泰等等。

花器色彩的豐富多變,對插花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花器色彩選擇不妥,也會造成整個作品的失敗。例如,用粉彩花卉畫、人物圖案作畫面的花瓶,就其本身色彩配置來說,也許是十分精美的,但與花卉相配,會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所以,我們在花器色彩的選擇上,耍立足於簡潔、統—.每—件花器只要求存在—、二種顏色.或是幾個簡單色塊組合的花器,不能使用或少使用那些描金附鳳的花器。

隨著現代工藝材料的發現,插花器皿有了很大的發展。如玻璃、塑料製品,色彩鮮艷奪白,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但要注意與花卉的合理配置,不然易造成庸俗之態。用本色的自然材料製成的花器,如竹編、草編、藤編和木器等,古樸雅緻,色彩簡潔、大方,十分迎合人們的審美需要。若在這些花器上加以著色,也能讓人感到精巧華美。

3.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

插花的用色,不僅是對自然的寫實,而且是對自然景色的誇張,可以隨著插花造型的需要進行變化。插花使用的色彩.首先耍服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趣.或鮮艷華美.或清淡素雅。其次.插花色彩要經得起看.遠看時進入視覺的是插花的總體色調。總體色調不突出.畫面效果就弱,作品容易出現雜亂感,而且缺乏特色。近看插花時,要求色彩所表現出的內容個性突出,主次分明。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是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二是花卉與容器之間的色彩關系,三是插花與環境、季節之間的色彩關系。這三方面的關系若能正確掌握.插花配色就能得心應手了。

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可以用多種顏色來搭配,也可以用單種顏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顏色能夠協調。如用臘梅花與象牙紅兩種花材合插,一個滿枝金黃,另一個鮮紅如血,色彩協調,輝映成趣,更重要的還在於以紅花為主,黃花為捕.遠遠望去紅花如火如荼,黃花星光,點點通過花枝向外輻射。

插花中青枝綠葉起著很重要的輔佐作用。枝葉有各種形態,又有各種色彩,如運用得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如選用展著綠葉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輪廓,再插入幾支粉紅色的菖蘭或深紅色的月季。可想而知,鮮花在綠枝的映襯下更顯嬌艷。再如將幾支珊瑚樹枝和幾朵白色的馬蹄蓮花合插在一起.顏色並不華麗,卻顯得素雅大方。

花卉間的合理配置,還應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體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決於明度,明度高者顯得輕,明度低者顯得重。正確運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關系平衡和穩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輕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體積小的花體用重色,體積大的花體用輕色。

色彩的體重感與明度和色相有關。明度越高,膨脹感越強 ;明度越低,收縮感越強。暖色具有膨脹感,冷色則有收縮感。在插花色彩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的這一性質,在造型過大的留部分適當採用收縮色,過小的部分適當採用膨脹色。

花卉與容器的色彩要求協調,但並不要求一致,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配合:一是採用對比色組合.另一是調和色組介。對比配色有明度對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黑白對比。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白色的馬蹄蓮花,一暗一明造成對比,就能起到色彩鮮明的效果。

花卉與器皿有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叫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有強弱之分,主要有對比色相和互補色相的對比。對比色相對比的色感比較鮮艷、強烈.具有飽滿、華麗、歡樂、活躍的感情特點,容易使人興奮、激動。互補色相對比是相應的色彩對比,也是最強的色相對比,如紅花與青綠色花器.黃花與青紫色花器等。中國傳統配色中有「紅間綠,花簇簇」,「紅配綠,看小足」的說法。

冷暖對比也是花卉與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採用冷暖對比的色彩,效果會顯得生動起米。如用湖藍色水盆,插粉紅色的荷花,這樣冷色的盆與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對比,更進一步烘托出花的嫵媚。在一般情況下,插花器皿的顏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淺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對比。

運用調和色來處理花與器皿的關系,能使人產生輕松、舒適感。方法是採用色相相同而深淺不同的顏色處理花與器的色彩關系,也可採用同類色和近似色處理。同類色如橘紅與大紅、綠與青綠色等。近似色有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等。近似色的色距范圍較大,有一定的對比性.容易表現出色彩的豐富性和形成色彩的節奏與韻律。

插花還可以利用中性色進行調和,如黑、白、金、銀、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對花卉有調和作用。也可用金銀絲裝飾在花中,使花卉與器皿的對比色中有個性色為媒介而調和。插花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如過年過節或喜慶日子作為裝飾品美化環境,把屋內外裝飾點綴成一片節日的氣氛,寄託美好的理想,振奮人們的精神。插花的色彩要根據環境的包彩來配置。如在白底藍紋的花瓶里.插入粉紅色的二喬玉蘭花,擺設在傳統形式的紅木傢具上,古色古香.民族氣氛濃郁。在環境色較深的情況下,插花色彩以選擇淡雅為宜:環境色簡潔明亮的.插花色彩可以用得濃郁鮮艷一些。

插花色彩還要根據季節變化來運用。春天裡百花盛開,眾芳爭艷,到處是萬紫干紅的景色。此時插花時選擇色彩鮮艷的材料,給人以輕松活潑、生機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凈輕快。適當地選用一些冷色調的花,給人以清涼之感。到了秋天,滿目紅朴朴的果實,遍野金燦燦的稻穀。此時插花可選用紅、黃等明艷的花作主景,與黃金季節相吻合,給人留下興旺的遐想。冬天的來臨,伴隨著寒風與冰霜。這時插花應該以暖色調為主,插上色彩濃郁的花卉,給人以迎風破雪的勃勃生機。

色彩的感情效果

色彩能夠影響人的情緒。不同的色彩會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應。不同的民族和傳統習慣,不同的文化修養、性別、年齡等,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聯想效果。

色彩本身是沒有任何感性內容的,只有當人的思想意識與其聯系起來的時候,才會出現色彩的感受與聯想。有許多國家和民族對某些顏色有忌諱。如巴西人以棕黃色為的凶喪之色.理解是人死好比黃葉從樹上落下來,所以忌諱。比利時人最忌藍色.如遇不吉利的事都穿藍色的服裝。衣索比亞人穿談黃色的服裝.是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歐洲許多國家都以黑色為喪禮的顏色。十耳其人布置客廳、禮堂、房間時,喜用素色,禁用花色。在我國,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也是多種多樣.大致是這樣的:

紅色:具有艷麗、熱烈、富貴、興奮之情。人們習慣用紅花束表示喜慶、吉祥。
橙色:是豐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豐收。
黃色:有一種富麗堂皇的富貴氣.象徵光輝、高貴和尊嚴。我國帝皇殿宇裝飾的琉璃瓦是黃色的.以示至高無上。在喪儀上、黃色的花使用十分普遍。
綠色:富有生機,富有春天氣息,又具有健康、安詳、寧靜的象徵意義
藍色:有安靜、深遠和清新的感覺.往住和碧藍的大海聯系在一起,使人心胸豁達。但從消極方面來看,也有陰郁、貧寒和冷淡之感。
紫色:有華麗高貴的感覺。淡紫色還能使人覺得柔和、嫻靜。
白色:是純潔的象徵,具有一種樸素、高雅的本質。但是白色顯得單調,在我國民族習慣中.還有悲哀的含意。
黑色:具有堅實、含蓄、庄嚴、肅穆的感覺.同時黑色又易與黑暗聯系在一起。
色彩的象徵和聯想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反應,受到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在插花時只能作為色彩運用的參考,而應按題材內容和觀賞對象進行色彩設計。

我其實不懂這些的,都是網路找的,對你有木有用,我也不知道,你看看吧,如果沒用就算了

『拾』 41歲甘比越來越洋氣,穿連帽碎花裙學習插花,優雅貴婦范十足,你喜歡嗎

如今恰好是春色燦爛的季節,我前幾日和家人外出踏春,發覺有的人都早已換掉了輕柔的碎花裙了,在春意盎然的季節里把「百卉」穿在的身上,僅是想一想都很漂亮~一直以來,甘比幫我的覺得一直很不張揚,好像都不太重視穿著打扮,聽聞她此次穿碎花裙,我都擔憂她搭出大娘感呢,可是不要看不清楚,一看嚇一跳,現如今41歲的甘比竟然愈來愈高端大氣了,瞧這小碎花裙穿的,雅緻貴婦人范足著呢!

就算以雅緻宮廷風的款式作為媒介,也只有穿出濃厚的「大娘感」。款式樣式太俗。老人針對舒適感的規定很高,絕大多數「老年人款」服裝全是最基本最質朴的款式和樣式,假如挑選那麼一條過度一般的碎花裙的話,就算顏色和印花圖案設計層面做得很及時,就算穿著者是個年青小女孩,都非常容易穿出「老太太」氣場。

熱點內容
玉蘭花的外形特徵 發布:2025-09-24 16:58:55 瀏覽:471
紙做的玫瑰花馬爾克斯 發布:2025-09-24 16:58:52 瀏覽:410
茶花樹苗造型 發布:2025-09-24 16:49:29 瀏覽:722
如意花卉的圖片 發布:2025-09-24 16:28:57 瀏覽:330
蘭花指症狀 發布:2025-09-24 16:11:05 瀏覽:643
深港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24 16:03:46 瀏覽:405
馬甸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24 15:54:28 瀏覽:658
蘭花香好養 發布:2025-09-24 15:34:34 瀏覽:100
我心中的玫瑰謝芳 發布:2025-09-24 15:33:16 瀏覽:970
滿天星綠植可以修剪嗎 發布:2025-09-24 15:14:51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