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欣賞與栽培
① 花卉種植技術
溫室可以為花卉生產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現代化大型溫室的應用,使花卉的工廠化生產得以快速發展。 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花卉 種植 技術,一起來看看。
花卉種植技術
(一)土壤條件和土地整理
1.土壤條件種植鮮切花,應詳細了解和測定:
(1)質地 粗細不同的土粒在土壤中佔有不同的比例,就形成了不同的土質,稱為土壤質地。砂土、壤土和粘土,就是根據粗細不同的土粒各占的百分比來決定的。土壤質地對土壤肥力有重要影響。壤土較好。
(2)容重 (又稱假比重) 系指單位體積內(包括孔隙)土壤或介質的干物重。常用的單位是g/cm3,噸/m3。 常見范圍:田間1.25~1.50g/cm3;容器0.50~0.75g/cm3(較大型);容器0.15~0.50g/cm3(較小型)容重大,土壤緊密,少團聚體,透氣性差。容重小,土壤鬆散,保水性差。
(3)持水量 指土壤在排去重力水後所能保持的水分含量。用水分佔乾重或體積百分數表示。田間用質量百分數: 25%為宜。容器栽培用體積百分數: 5 %~30%為宜。
(4)孔隙度 重力水排掉後所留下的大孔隙,這就是非毛細管孔隙或稱之為通氣孔隙。通常要維持通氣孔隙在5%~30%。過高,持水量低,乾燥過快。過低,土壤含氧量不足。
(5)酸鹼度 指土壤溶液的酸鹼程度,和灌溉水一樣用pH值表示。大多數觀賞植物生長的pH范圍是5.5~6.5。
土壤性質 pH值 適合的花卉種類 強酸性土壤 4.5-5.5 鳳尾蕨、山茶、杜鵑、鳳梨、彩葉草等 弱酸性土壤 5.5-6.5 桂花、朱頂紅、倒掛金鍾、仙客來、萬壽菊、波斯菊等、月季 中性土壤 6.5-7.5 鬱金香、水仙、秋海棠、文竹、勿忘草、金魚草、紫羅蘭等 偏鹼性土壤 7.0-8.0 石竹、大理花、仙人掌類、 強鹼性土壤 大於8.5 極少(檉柳、沙棗、枸杞 )
(6)土壤含鹽量和電導度(EC) 將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中的鹽類盡可能溶解出來,然後測定水溶液的EC值,就可以比較土壤的鹽類濃度。電導度(EC)是表示各種離子的總量,和硝態氮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因此可由EC值來推斷土壤或介質中氮素含量,從而作為是否需要施用氮肥的參考。不同花卉種類以及生育時期的差別,適宜的EC值也有些不同。根據日本報道,土1∶水2的情況下,香石竹0.5~1.0,菊花0.5~0.7,月季0.4~0.8ms/cm為宜。
2.土地整理 對深根系花卉,如切花月季等木本切花,土地耕翻應深一些,對於淺根系花卉,如菊花、香石竹、非洲菊等,根的伸展主要在表土層內,土地翻耕宜稍淺。
3.種植畦:平畦和高畦二種形式。一般喜濕潤或對水分不甚敏感的切花和地勢較高、排水條件良好的土地做成平畦;而不耐濕澇、喜乾爽環境的切花或地勢低窪、地下水位較高的土地做成高畦。
4.土壤消毒滅菌:蒸汽或化學消毒。 切花生產中,為免遭病、蟲、菌的侵害,在定植前,應對土壤進行全面消毒,以殺滅土壤中的蟲卵、幼蟲、致病菌和雜草。常用 方法 :蒸汽消毒和化學消毒。
(二)種苗和生產苗准備
由於切花生產要求較快的生產周期,較高的單位產量,較好的經濟效益,對切花種苗和生產用苗都有較高的要求,一般應是組培生產的無菌苗。
生產苗可根據不同的花卉種類採取不同的繁殖方法,如切花菊的扦插繁殖、唐菖蒲的分球繁殖、切花月季的芽接繁殖、非洲菊的分株繁殖等都可繁育出高質量的生產用苗。只有高質量的種苗才能確保切花產品的質量,達到切花生產的要求。
(三)切花的採收、保鮮處理
1.採收:一般根據切花種類和距市場遠近確定採收適期。在能保證花蕾正常開放,不影響品質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在花蕾期採收。一天之中適宜的採收時間為清晨或傍晚,需包裝和長途運輸的宜在中午進行。
2.采後調理:水中浸1小時左右恢復正常的細胞膨壓。
3.預處理:糖、殺菌劑、硫代硫酸銀短期浸泡處理花莖基部10分鍾~4小時不等。
4.預冷:0~1℃。水冷、氣冷、真空預冷
冷庫冷卻等方法,去除田間熱。
5.開花保鮮液:切花採收後,為了確保切花質量,延長插花壽命,需進行保鮮處理,即采切後,立即浸蘸保鮮液。保鮮液作用:能使花朵增大、花色艷麗,葉片鮮綠,莖枝挺拔,明顯提高切花品質和商品價值,延長貯藏、運輸期,延長貨架壽命和瓶插時間,一般比不處理的切花延長保鮮期2~3倍。 保鮮液主要成分:水、糖、殺菌劑、無機鹽、有機酸、乙烯抑制劑或拮抗劑以及植物生長激素等組成。
保鮮液種類
種類 作用 成分
預處保鮮液 切花采切分級以後,在貯藏、運輸或瓶插前,進行預處理的保鮮液。 糖、殺菌劑、以及乙烯抑制劑或拮抗劑等
開花保鮮液 促進蕾期采切的切花開花的一種保鮮液 糖、殺菌劑和植物生長激素等
瓶插保鮮液 延長瓶插壽命
花的生長過程
花形成的時期(或稱為花芽的分化時期)和方式是由植物內在的遺傳基因所決定的。植物只有完成營養生長,並在某種外界環境下,達到一定的生殖階段時,才能成花。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後能否成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素所決定,許多植物對晝夜相對長度的變化(光周期)和溫度有一定的需要范圍,在這兩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進入生殖時期(見光周期現象)。
在頂端誘發成花的時候,原來營養莖端的分生組織細胞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時細胞質明顯的變得濃厚,原來具有的大液泡,分散成為許多小液泡。其他細胞器,特別是線粒體數目大為增加,細胞的呼吸作用增強。以後,小液泡又明顯增多變大,並伴有細胞核的增大,核仁的體積也顯著增加。在這種增大的細胞核內,分散的染色體和濃縮的染色質的比率,在誘發的分生組織要比營養莖端上的高。
這時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內,RNA合成加速,隨著新的核糖體的形成,總蛋白質數量也增加。另外,早期隨著成花因素的刺激,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十分旺盛,有絲分裂指數驟然升高。
誘發期後,也激起了DNA的合成和進一步的有絲分裂活動。這樣,細胞的數量大為增多,從而發生出花原基。上述這一發生過程,也就是通常指的花形態發生時期。成花的分生組織的發生 頂端分生組織在進入到生殖時期後,有相當明顯的形態改變。這些變化與營養階段無限生長的停止和各種方式產生側生附屬器有密切關系。在營養生長時期,頂端分生組織在新的葉間隔期開始以前,向上生長和增寬。相反,在花發育時,頂端分生組織隨著花器官的連續發生,面積逐漸減少。有些花在心皮發生以後,還存留一些數量的頂端分生組織,但是停止了活動,而有的植物,則是由頂端分生組織的頂端部分產生心皮。根據花的不同類型,花器官可成螺旋順序向頂端發生;或者某一種器官(例如花瓣),在同一水平上形成一輪或兩輪,然後另一器官如雄蕊群,緊接著發生。
花卉種植技術相關 文章 :
1. 常見幾種花卉種植技術
2. 大棚冬天花卉種植技術
3. 我國花卉種植的前景如何
4. 適合秋天種的花有哪些
5. 種植花卉所需要的基本工具
② 如何欣賞花卉
整體搭配,造型,再就是感受他的生機,花葉是否是鮮活的,體會到才能看到這個花卉的美,僅僅是看看花,當時好看,可是買回去,過幾天就完了,對於一個愛花的人來講,看著心愛的花雕謝,其實很不舒服
③ 花卉栽培有幾種方式
花卉栽培的抄方式有多種襲,通常因栽培目的和性質不同,分為生產栽培與觀賞栽培兩類,其中又分多種專業栽培。
(1)生產栽培以生產切花、盆花、提煉香精熏茶用的香花、種苗以及球根等為主的專業性栽培。生產栽培對土地利用最為集約,經營管理最為精細,通常應用高新的栽培技術和最完善的設備,如採用無土栽培、組織培養、環境調控等技術。由於花卉栽培要求高度的農業技術和大規模的生產,從而形成了各種專業經營,專門栽培一種或幾種花卉,如專門生產鮮切花、盆花、種苗及球根等。
(2)觀賞栽培栽培花卉以觀賞為目的,而非生產性的企業。如城市公園、街道、廣場、街頭綠地、校園、醫院及企事業單位庭園中栽植的花卉。家庭養花也以觀賞栽培為主。
(3)標本栽培以普及國內外花卉的種類、生態、分類和利用等科學知識為目的的花卉栽培。如植物園的標本區、標本植物溫室,公園的各種專類園,如牡丹園、月季園、蘭花園等。
④ 花卉的栽培技術及花卉文化
1.澆水
平時澆花不要沒事就澆水,盆土稍微干一點沒關系,花盆最怕的事情就是每天都濕乎乎的,特別是那些花盆比較大,比較深的花盆,很多時候雖然表面幹了,其實盆底還是濕的,所以經常澆水就容易造成爛根的情況發生。
2.盆土
一般來說從花卉市場買回家的花,都帶有盆土,剛買回家不要急著換土換盆,一般需要在家養一段時間適應了之後再換盆,換盆的時候最好帶著原土換盆,這樣基本上不會傷到根系,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一般來說普及率比較高的花卉養護的難度都比較低,像銅錢草、吊蘭、綠蘿、長壽花、滴水觀音、豆瓣綠、鴨腳木、吊竹梅等等都是非常好養的花卉了,總之在買花的時候還是需要了解下花草的習性,這樣也會有針對性的養護。
⑤ 室內花卉栽培技術
首先,我們在室內養花,要選擇疏鬆透氣的土壤,養花先養根,花卉根系好了,不愁它長不旺,不開花。那麼想讓花卉根系長的好,就必須得要疏鬆透氣,養分充足的土壤。如果直接用田園土栽花,沒有養分並不說,還容易結板,那麼怎麼配土呢?建議一般的花卉都可以用田園土,河沙或者蛭石煤渣,再加一份腐葉土。這樣按照1:1:1培土,配的土即疏鬆透氣,又有營養,花友們也可以用營養土直接栽種。栽種花盆最好邊緣選太大的,這樣以後澆水不容易出現長期積水而造成的爛根現象。
其次就是光照管理,室內養花,選擇的花卉品種的時候,就要了解它的生長習性。如果是喜光的花卉,比如三角梅,太陽花,就可以把它放南陽台光照最好的地方養護,這樣才能花開的更多。如果不喜光的,就把它放陰涼通風的生長環境。不要把所有花卉都搬到光照充足的環境中養護,容易曬傷。所以我們了解花卉的生長習性,才能後期把花養好。
最後澆水和施肥;如何給花澆水這個環節要注意。好多花友養花,都死在了澆水上。我們在家養花,就兩種,一種喜水,一種不喜水。澆水要注意,好多花友給花澆水,想起來了,就把所有的花一次澆個遍,也不管盆土的干濕。因為室內養花,通風不是很好,一定要看著盆土表皮幹了再一次性澆透,始終保證見干見濕的澆水原則。不能一概而論的給花澆水。喜水的花卉,看著盆土表皮幹了一次性澆透,不喜水的呢,看的盆土干一半再一次性澆透,寧可干,不能太濕的澆水方法。
施肥,給花施肥,我這里建議花友們,要做到薄肥勤施,一般的家裡養的綠植,直接一個月施2次多元素的復合肥就可以,這樣它的根莖葉都會長得很好。如果家裡養開花的花卉,花期前給補充磷元素較高的肥料,才能讓花開的更鮮艷。使用肥料,我們要知道,氮肥長葉,鉀肥長根,磷肥催花。
⑥ 花卉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花卉生產多在溫室內進行,利用溫室可將植物與外部環境隔離開來,從而使植物免受外界環境危害。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花卉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花卉的種植技術
一、溫室的場地選擇與規劃
1.場地的選擇,場地的好壞對結構性能、環境調控、經營管理等方面關系很大,因此在建造前要慎重選擇場地。為了多採光,要選擇南面開闊、無遮陰的平坦矩形地塊。
2.長日照處理,在短日照季節,進行人工補光可使長日照花卉提前開花和短日照花卉延遲開花。人工補光可採用日光燈、白熾燈。補光開始時間應在當地短日照開始之前(彩圖4—7)。
二、園藝措施
一般園藝措施如修剪、摘心、除芽、調節播種或種植期+控水控肥可有效地調節花期。
1.調節播種(種植)期
有些花卉,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只要植物體長到一定大小即可開花。對於這一類花卉,可以通過調節播種(種植)期來調節其開花期。早播種(種植)即早開花,晚播種(種植)即晚開花。例如,多數一年生花卉,對光周期並無嚴格要求,在溫度適宜的地區或季節,只要分批播種,便可取得分期開花的效果。溫室里提前播種育苗,便可提前開花。
2.修剪、摘心,除芽採用修剪、摘心、除芽等栽培措施調節花卉的生長速度,從而起到控制花期的作用。通過修剪、摘心等技術措施可使木本花卉或多年生草本花卉定期開花。在修剪摘心口處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
3.肥水管理控制花期
不同的營養元素對花卉生長發育的作用不同。一般增施氮肥可促進花卉的營養生長而延遲開花,而增施磷、鉀肥有利於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在菊花營養生長後期若追施磷肥,可提前開花。人為地控制水分,迫使植株落葉休眠,再於適當的時候給予充分的水分,則可促進休眠的解除,促使提前發芽生長而提前開花。建議再增施肥水時添施新高脂膜增強葯效有效利用率。
花卉的應用價值
在現代社會,人們經常因為鮮花宜人的外觀和香味而以各種方式種植、購買和佩戴花卉。在世界各地,人的一生中都會在各種各樣的活動和場合中使用鮮花:
1.用於慶祝新生或宗教洗禮
2.在社交集會或節日用作胸花或紐扣花
3.用於表達愛意或敬意
4.用於婚禮裝飾
5.用於家居裝潢
6.在告別或歡迎宴會用作紀念禮物,以寄託思念
7.用於葬禮,以表達哀思
8.用於供奉或祭拜神靈
9.供人觀賞
10.綠化大自然
⑦ 什麼是花卉生產栽培和觀賞栽培
花卉生產栽培,就是研究花卉
生長發育規律
,相應的栽培管理技術。
觀賞栽培,即觀賞植物栽培,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創造經濟效益一門栽培技術.
⑧ 米蘭花的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米蘭又叫米子蘭、樹蘭。楝科,米子蘭屬。米蘭樹態秀麗,枝葉茂密,葉色蔥綠光亮,花香似蘭,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盆栽花卉,也是窨制花茶的鮮花之一。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米蘭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幫助到你。
米蘭花的栽培技術
米蘭雖具有較強的耐陰性,但不耐長蔭蔽,尤其是盆栽米蘭盛花時,不能長期置於室內,在開花時,可於下午4時後移至室外,上午9時前移入室內,使其接受陽光,為抽生新枝和新花穗積累營養。冬季移置室內時,也應使其盡可能多地接受光照。
雖然米蘭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但以富含腐殖質、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壤土為宜。在調制盆土時,採用泥炭土2份,加沙1份,或者選用肥沃園土、堆肥土各2份,加沙1份,混合調制。
幼苗上盆後,待長到20厘米~25厘米高時,即可摘心,促使其發生側枝,早日形成樹冠,同時可以控制植株高度和增加花量。
米蘭盆栽時,要保證排水良好,澆水按氣候干濕情況而定,既要保持盆土濕潤又不能長期水分過多。維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對米蘭生長有利,在天旱和生長旺盛期,最好每天葉面噴水1~2次。
米蘭枝葉繁茂,生長期中不斷抽生新枝,形成花穗,因此需要有充足的肥料。肥力不足花量會明顯下降。為此,春季開始生長後,就應及時追肥。追肥以腐熟的餅肥或麻醬渣水為好,米蘭不能忍受濃肥,因此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尤其是春天開始追肥時,忌施濃肥。追肥宜7~10天施一次,在肥水中亦應增加適量的過磷酸鈣。
夏季炎熱時,要把米蘭放到有蔭蔽的地方,可放在蔭棚的邊緣,既不使遭強光照射,又能得到較多的陽光。因為過強的直射光對米蘭生長發育有抑製作用,而過於蔭蔽,也容易引起米蘭徒長,生長衰弱,花量減少。
根據米蘭對溫度的要求,盆栽米蘭一般要到穀雨以後才能搬至室外,而秋季在霜降之前即要移進室內越冬。越冬期間,室溫保持在10C~12 C為宜,室溫過高容易引起繼續生長,對第二年生長發育不利。但溫度過低,降到5C以下時,容易引起凍害。米蘭在室內越冬,葉面容易沾灰,影響其正常的光合作用,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沖洗一次。
從小苗開始就要進行整形,使保留15厘米~20厘米高的一段主幹,不要讓主枝從地面叢生而出,由於米蘭是在新葉腋間抽生花穗,所以一般不加修剪。如為控制樹形和增加新枝,可在新枝生長前摘心,或結合扦插進行修剪。
讓米蘭花天天開花的方法
需要養分
米蘭花想要天天都能開花,首選就是要有養分的積累。一般情況下,植物在開過了一次花之後,就會需要休息,才能再次開花,但是如果要是米蘭花能天天開花,養分的積累是不可少的。養分的積累首先就是光照、水分和肥料一定要跟上。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就會很好,養分就會有一定的積累。水肥適量,注意不要過多或者過少,這樣植株才可以積累養分。
需要進行修剪
除了養積累養分,在養殖米蘭花的時候,還需要適當的進行修剪,也就是進行疏蕾,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米蘭花的養分的消耗,並且使開花呈現常開的狀態。
當春季的時候,米蘭花就開始長滿了花蕾,此時可以進行疏蕾了,先去掉一兩根枝條上的花蕾,等過幾天時間之後,再將一兩根枝條上的花蕾疏掉,這樣連續進行幾次,一直到6次或者7次的時候,這時候被疏掉的枝條達到了60%——70%了。此後再開花的時候,米蘭花的植株上的枝條就可以輪流的開放啦。
此時米蘭花開花的機制就是,沒有進行疏蕾的枝條會先開花,然後差不多10天後,第一次疏蕾的枝條就會開花了,此後經過疏蕾的枝條就會依次的開花。基本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米蘭花都可以讓你每天都欣賞到美麗的花兒。
注意,要進行疏蕾的植株最好是生長的比較旺盛的。
米蘭花的形態特徵及品種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原產地可高達5米左右,盆栽呈灌木狀,高不過1米。分枝多,樹冠整齊,小枝頂部常被細小、褐色星狀鱗片,老熟時隨即脫落。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柄上有極狹的翅,每復葉有3~7片倒卵圓形的小葉,全緣,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小型圓錐花序,著生於樹端葉腋。花很小,直徑約2毫米,黃色,香氣甚濃。花期很長,以夏、秋兩季開花最盛。作為觀賞植物栽培的還有大葉米蘭(A.taiwaniana Hayata),葉形較大,開花略少,其花常伴隨新枝生長而開,主要分布在台灣省沿海的雜木林間,所以又叫台灣米蘭。
米蘭花的生態習性
米蘭原產我國南部省區和亞洲東南部,需溫暖、濕潤、半陰半陽的環境條件,並具有較強的耐陰性,適應在南方濕度較大的陽光下生長。對低溫十分敏感,很短時間的零下低溫,就能造成整株死亡,當氣溫達 16 C左右時,植株就能抽生新枝,但生長很緩慢,不能形成花穗。氣溫達 25 C以上時,生長旺盛,新枝頂端葉腋孕生花穗,所以除華南可地栽外,其他地區只能盆栽,入冬後,必須搬入室內,防凍保暖,否則易被凍死。不耐乾旱,喜濕潤的環境,受旱後葉片會立即枯黃脫落,根系也會死亡。要求肥沃、疏鬆的中性或酸性土壤。
猜你喜歡:
1. 盆栽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2. 木蘭花怎麼養
3. 米蘭的養殖方法
4. 菊花的家庭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