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國畫花卉大師

國畫花卉大師

發布時間: 2022-05-24 10:56:50

㈠ 中國近現代頂級的國畫大師都有哪些

中國近現代的頂級國畫大師有:
1、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他工筆畫到頂,寫意畫達峰,工寫結合成為大師。為中國畫藝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代表作品有《蝦》、《蟹》、《牡丹》、《牽牛花》、《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齊白石畫冊》多種。
2、傅抱石(1904—1965)祖籍江西新余,生於南昌。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傳世作品有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柳下聞吟圖》等。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家。
3、黃賓虹(1865—1955)現代傑出畫家。原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鳥畫巨匠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二人被美術界並列在一起,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4、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我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傳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等。林風眠(1900—1991)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是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的創始人。是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5、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擅山水、重寫生,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專集有《李可染畫輯》、《李可染畫集》等。
6、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7、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是我國現其代傑出、著名的畫家、教育家、現代繪畫藝術大師。畫馬為世所稱,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布避設色,均有新意。代表作《奔馬圖》,最為人所喜愛。間作花鳥及貓,亦別具風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呂動》、《初倫傑作》、《悲鴻素描集》、《悲鴻油畫集》、《悲鴻彩墨畫集》等行世。
8、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9、蔣兆和(1904.5.9—1986.4.15)祖籍湖北麻城,生於四川瀘州。是我國現代卓越的人物畫大師和美術教育家。他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畫之長,創造性的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謹,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國人物畫史上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飾的畫筆表現了20世紀中國人民命運的變化,開啟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人物畫的新風。他創立了中國畫造型基礎課和水墨人物畫教學體系,直接培養或影響了一大批卓有成績的人物畫家,被稱為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他的作品不僅充實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也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矚目,成為整個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出版有《蔣兆和畫冊》、《蔣兆和畫集》、《蔣兆和畫選》等。發表有《國畫人物寫生的教學問題》、《關於中國畫的素描教學》等論文。誰可為悠悠中華魂?譬如胡適,譬如魯迅,譬如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

㈡ 近代花鳥畫大師——王雪濤有哪些作品你知道嗎

王雪濤(1903--1982)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師,以小寫意花卉草蟲著稱畫壇。其筆下的作品,筆墨灑逸、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極富筆墨情趣。

王雪濤曾認真談述花鳥畫在意境創作中的畫情、畫理、畫趣之間的關系,他認為情和趣是畫家自身的感情。“中國繪畫傳統是注重寫意的,如同京劇藝術一樣,不拘於機械地再現對象,更要把握對象的精神氣質,著意於創造意境以感染觀者”。“一幅畫的內容是好的,但總要有情趣才能打動人心。要畫得引人生情,畫家要先自動情。”

㈢ 畫梅花最有名的畫家

1、董壽平

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他筆下的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

2、王雪濤

王雪濤(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

3、陳半丁

陳半丁,(1876--1970),即陳年,畫家。以寫意花卉最為知名。他的作品融明、清各家花卉技法之長,以洗練、概括的筆墨和古樸沉著的色彩來表現花卉鳥獸。

4、關山月

關山月(1912—2000),著名嶺南畫派大師,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尤以寫梅著稱,世稱「關梅」。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精神,因而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

5、田世光

田世光(1916—1999),中央美院教授,張大千得意弟子,現當代工筆重彩花鳥畫大師。

6、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海上著名花鳥畫家、藝術教育家,與唐雲、張大壯、陸抑非並稱「海上四大花旦」,在畫壇上有「江虛谷」的美譽。

7、謝稚柳

謝稚柳 (1910-1997),擅山水、花鳥、人物、走獸及書畫的鑒別。早年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縱筆放浪,墨彩交融,呈現濃郁浪漫的詩境。

8、黃幻吾

黃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號罕僧,晚年稱罕翁,是活動於上海的嶺南畫派名家。創作取材廣泛,手法多樣,山水、花鳥人物無不見長,構圖新巧,筆墨酣暢,設色雅麗,畫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賞。

9、陶冷月

陶冷月(1895—1985),擅長山水、花卉、走獸、游魚,尤善畫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也是寫梅花的高手。

10、談月色

談月色 (1891—1976),民國傳奇女子,工詩善書畫,精於篆刻,其畫梅馳譽海內外。

梅花在冬春季節開,和蘭花、竹子、菊花一起稱為「四君子」,也與松樹、竹子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中華文化有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梅花憑著耐寒的特性,成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㈣ 古代國畫花鳥最厲害的人

黃筌(約903-965),五代時西蜀畫院的宮廷畫家,所畫禽鳥造型正確,骨肉兼備,形象豐滿,賦色濃麗,鉤勒精細,幾乎不見筆跡,似輕色染成,謂之「寫生」。與江南徐熙並稱「黃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鳥畫兩大主要流派。

黃筌多畫宮中異卉珍禽,徐熙多寫汀花水鳥,故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諺,對後世花鳥畫影響極大。又因黃筌及其子居寶、居寀,弟惟亮等畫格調富麗,遂成為北宋初翰林圖畫院優劣取捨標准,被稱為「院體」。
2、五代後蜀 黃居寀

黃居寀(933-993以後),五代十國名畫家黃筌之子。善畫花鳥山水。黃筌父子之畫藝,在北宋初期尚成為圖畫院評定優劣之標准。

五代後蜀 黃居寀 山鷓棘雀圖 台北故宮藏

此幅中景物有動有靜,配合得宜。像山鷓跳到石上,伸頸欲飲溪水的神態,就十分生動。另麻雀或飛、或鳴、或俯視下方,是動的一面;而細竹、鳳尾蕨和近景兩叢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現出無風時意態舒展的姿態,則都予人從容不迫和寧靜的感覺。

下方的大石上,山鷓的身體從喙尖到尾端,幾乎橫貫整個畫幅。背景則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荊棘、蕨竹,布滿了整個畫面。畫的重心在於畫幅的中間位置,形成近於北宋山水畫中軸線的構圖方式。而具有圖案意味的布局,有著裝飾的效果,顯示作者有意呈現唐代花鳥畫古拙而華美的遺意。

五代後蜀 黃居寀 花鳥

五代後蜀 黃居寀(款)玉堂富貴圖

3、五代南唐 徐熙

徐熙,五代南唐畫家。擅畫江湖間汀花、野竹、水鳥、魚蟲、蔬果,獨創「落墨」法,一變黃筌細筆鉤勒,填彩暈染之法。大師謝稚柳的落墨山水就出自徐熙的「落墨」法。

因不屑於踏入仕途,終生置於畫院之外,故後人稱他「江南處士」或「江南布衣」。

五代 徐熙 玉堂富貴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玉堂富貴》此圖是一幅豎軸畫,畫中牡丹、玉蘭、海棠布滿全幅,花叢間有兩只杜鵑,圖的下方,湖石邊繪了一隻羽毛華麗的野禽。

枝葉與花鳥,先用墨筆勾出輪廓,然後再敷以色彩。玉蘭、牡丹、海棠,白的淡雅,粉的嬌媚,在石青鋪地兒的映襯下,更現端莊秀麗之氣韻。這種滿紙點染,不留空隙的畫法,顯然是受了佛教藝術的影響。

4、北宋 崔白

崔白,北宋畫家。擅畫花竹、禽鳥,尤工秋荷鳧雁,注重寫生,精於勾勒填彩,體制清贍,筆跡勁利如鐵絲,設色淡雅,別創一種清淡疏秀之格,一變宋初以來畫院中流行的黃筌父子的濃艷細密的畫風。

宋 崔白 雙喜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寫秋野景物,草樹坡石,布置生動,而秋風颯颯竹樹搖撼,山草皆靡,風勢甚烈。整幅畫面詩意之濃郁,有聲有色,真堪稱一幅「西風頌」了。而體物之精,筆勢欲動,誠如黃庭堅稱崔白之畫為「盜造物機」,大得自然野趣,偶然著筆,巧奪天工。

北宋 崔白 雄雞傲睨圖

作品描繪隆冬的黃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棲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構圖上把雀群分為三部分:左側三雀,已經憩息安眠,處於靜態;右側二雀,乍來遲到,處於動態;而中間四雀,作為本幅重心,呼應上下左右,串聯氣脈,由動至靜,使之渾然一體。鳥雀的靈動在向背、俯仰、正側、伸縮、飛棲、宿鳴中被表現得維妙維肖。

樹干在形骨輕秀的鳥雀襯托下,顯得格外渾穆恬澹,蒼寒野逸。此圖樹乾的用筆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渾然不分,造型純以墨法,筆蹤難尋。雖施於畫上的赭石都已褪落,但絲毫未損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於絹素之外,有師法徐熙的用筆特點。

北宋 崔白 秋浦蓉賓 台北故宮博物院

北宋 崔白 沙渚鳧雛圖冊頁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5、宋徽宗趙佶

趙佶是一位藝術家皇帝,稱得上是一個「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藝術造詣極深,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工極研。

宋徽宗趙佶 芙蓉錦雞圖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芙蓉錦雞圖》是中國歷代經典名畫中的精品,風格殊異、妙筆紛呈。

《芙蓉錦雞圖》作者以其獨特的藝術天賦和精湛的繪畫技巧,使用筆和設色這兩大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的元素達到完美的統一,且以特有的筆調活靈活現地傳達出所描繪對象的精神特質,達到了高度成熟的藝術化境,使其作品栩栩如生、流傳千古。

宋徽宗趙佶 五色鸚鵡圖

宋徽宗趙佶 臘梅雙禽圖頁

宋徽宗趙佶 梅花綉眼圖

6、明初 邊文進

邊文進,即邊景昭(約1356-約1428),為明初重要的宮廷花鳥畫家,畫風延續北宋黃筌畫派工筆重彩傳統,並融合南宋院畫風格。

明 邊文進 三友百禽圖

邊文進的這幅《三友百禽》最能體現他的繪畫特色。畫中近百隻禽鳥,品種各異,而且都能找到真鳥的原型,生物學家皆能一一叫出它們的名字。

百鳥皆各具姿態,有飛有翔、有立有起、有躍有跳,或露或藏,或高瞻遠矚,或轉首探望,或啄或叫,或自理羽毛,或追逐嬉斗,無一重復,非具有高度的觀察能力和精絕技巧者不能達。

《三友百禽》鳥的畫法不但繼承了南宋的傳統,更上追到五代黃筌的畫法,勾勒後著色,著色後再加勾,色與墨皆比黃筌畫得厚,但比南宋畫秀雅,從中可以看出明代的氣息和邊氏自己的風格。

明 邊文進 四喜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邊文進 花竹聚禽圖 上海博物館

明 邊文進 雙鶴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7、明代 呂紀

明代的呂紀(活動於1439-1505),以花鳥畫著稱,他的花鳥設色鮮艷,生氣奕奕,被稱為明代花鳥畫第一家。

呂紀繪畫風格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水墨為主略淡彩,用筆較為豪縱,另一類則是設色濃麗,用和工緻,具有富麗的宮廷裝飾趣味。

明 呂紀 杏花孔雀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以一姿態優雅的盛開杏花樹圈圍出一對姿態各異的孔雀,周圍紅白牡丹盛開,樹梢麻雀跳躍,畫面用色華麗且細致,整體呈現一既優雅又不失熱鬧的景象。杏花為春天的象徵,孔雀與牡丹意指富貴,而「雀」與「爵」諧音,則暗示高官祿位,為原本富麗堂皇的表現更添吉祥寓意。

明 呂紀 秋諸水禽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煙嵐迷漫的秋夜,明月半懸。芙蓉、蘆葦坡地棲息豆雁四隻,三已入眠,一對月長鳴。

幅中畫花鳥的筆法工細而不刻板,畫坡石則寫意。不但表現雁群夜間棲息時,由一雁警戒守夜的習性,也畫出秋夜的凄清,並寄託著借時、借景抒發情懷的心境,是表現呂紀結合工寫,擅於掌握情境氣氛特色的代表作。

明 呂紀 毛雞圖

明 呂紀 秋諸水禽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蕭疏雪景,江天如墨。群鳧畏寒相依,多已入眠,衰柳上棲息著凍雀寒鳩。作者充分掌握真實情境的氛圍,令人體現冬日的寒意。筆墨色澤展現呂紀渾厚的風味,但更為朴實簡潔,和其別的作品相比較,更添一層古樸的趣味。

8、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花鳥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發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

其特點是通過象徵寓意的手法,並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荷石水禽圖 旅順博物館藏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野塘雙雁圖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巨石蒼鷹

9、清 郎世寧

郎世寧(1688-1766),義大利人,清代宮廷畫家。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

清 郎世寧 錦春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郎世寧 仙萼長春圖冊

10、清 沈銓

沈銓(1682-約1760),清代畫家。沈銓以花卉、翎毛見長,亦擅仕女。其花鳥畫遠宗「黃家富貴」,師法呂紀,從明代院體脫穎而出,筆墨工緻,設色艷雅,形象逼真,生動傳神,達到了一般畫家難以企及的「有聲有色」的境界。

㈤ 洛陽牡丹國畫大師有誰

牡丹國畫大師當代有王一容,石開,仇谷,張洪山等人,這些人的牡丹畫創作都很厲害,深受人們的好評,我家裡掛的一幅富貴長春圖,就是當代十大具有影響里的畫家石開的作品。

㈥ 國畫牡丹大師

我給你推薦一個:
閆霞,筆名,煙霞如雲,號,聚賢庄莊主,1953年11月13生於西安,閆霞鍾愛牡丹更愛畫牡丹,把牡丹的精神滲入畫中,國色天香,濃香欲醉人,思雲夢雪,一簾幽夢,等作品神形兼備,在各種刊物上發表,多年來榮獲獎項不計其數,被國際友人及軍警和國家政府收藏,被稱為書畫風雲人物,最具收藏潛力書畫家,慈善書畫家,國際知名文藝家,愛心大使,等等光榮稱號,07年國家文化部為其頒發評估證書,被大家稱為牡丹仙子
中國西部書畫藝術支教隊的創建人,領隊
中國陝西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名家書畫院一級畫師
中國陝西書畫院院士
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
中國西部書畫名家網書畫協會副會長
台北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
台北台北故宮書畫院客座教授終身任期
中國陝西助殘基金會理事
國際美術家聯合會常務理事

㈦ 請幫忙列舉點著名國畫畫家

一、著名山水畫家
傅抱石:我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少年家貧,11歲在瓷器店學徒,自學書法、篆刻和繪畫。1925年著〈國畫源流概述〉,1926年畢業於省立第一師范藝術科,並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在徐悲鴻幫助下赴日本留學。1934年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日戰爭期間定居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任教。1946年遷南京。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並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1952年任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教授。1957年任江蘇省中國畫院院長。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1965 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歲。
關山月(1912.9—2000.7),原名關澤霈,中國著名山水畫家。1912年10月25日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33年畢業於廣州市立師范學校,後任小學教師,其繪畫才能被高劍父發現,遂被吸收入春睡畫院學畫。1946年,被聘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南文藝學院教授兼中南文聯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學位考試委員會校外委員。
關山月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大型國畫,懸掛在人民大會堂迎賓大廳,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多次在這里和外國元首會談。

二、著名花鳥畫家
於非暗(1889~1959):中國畫家。1889年3月22日生於北京,1959年7月3日卒於同地。早年隨王潤暄學畫,1912年入師范學校學習,後任教於私立師范學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1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任職於故宮古物陳列所,臨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繪畫,打下了較深的傳統根基。1949年後任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
他原名於照,字非廠,別署非暗,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山東蓬萊人,母系為愛新覺羅氏。於非暗幼時讀過私塾1908年入滿蒙高等學堂,1912年入北京師范學校學習,一年後任教於北京市立第二小學,兼任及北京《晨報》美編,同時隨民間畫家王潤暄學習繪畫。寫有《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菊記》、《都門養鴿記》等書,影響頗大。1935年到故宮古物陳列所(今故宮博物院)工作,臨摹、研究了故宮收藏的大量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此時他擔任古物陳列所附設的國畫研究館的導師,並先後任教於北京師范學校、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華北大學、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相繼擔任了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畫師、副院長等職。
俞致貞、劉力上等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師都是他的弟子。

三、工筆牡丹著名畫家
於非暗:工筆牡丹屬當代第一。不用多介紹了。您輸入這個名字搜索就知道了,裡面也有他的工筆牡丹圖片。
俞致貞:(1915-1995.5.)漢族,北京人。字一雲。畫室名百花書屋。擅國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34年拜於非暗為師學小寫意花鳥及工筆草蟲,兼習瘦金體、篆書,後專攻工筆。1937年入故宮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臨摹研究歷代名畫,以宋元工筆花鳥為主,兼學畫史、畫論並研製國畫顏料,歷時八年。1946年遵於非暗之命至成都大風堂拜張大千為師,1951年回京。1957年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次年調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1964年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為教授,1964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金碧茶花屏風。 1971年至1984年為釣魚台國賓館繪制巨幅工筆花鳥畫。1983年與劉力上為紫光閣繪制巨幅《荷塘清趣》。1984年退休,任中央工藝美院咨詢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 。 擅長工筆花鳥、草蟲、蔬果。作品有《沙果雙鵲》、《荷花》、《耄耋圖》等 。出版有《榮寶齋畫譜——工筆花卉》、《俞致貞畫輯》、《工筆花卉、草蟲技法》、《美術畫庫——工筆花卉技法》(與劉力上合作)、《俞致貞、劉力上畫集》等專集、專著。六十年代評為北京市「三八」紅旗手 。
四、寫意牡丹著名畫家
王雪濤,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 。自幼喜繪畫,1918 年入保定直隸高等師范附設手工圖畫科,畢業後到小學執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後轉讀國畫系,受教於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1926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辭去教職,專事繪畫創作,賣畫為生。同時,潛心師傳統,上追徐渭、陳淳,又得名師指點,畫藝大進。1954年任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1955年參加籌備北京中國畫院工作,1957 年任該院畫師、院務委員會委員,1978年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 。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家,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像。他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他能准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致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上世紀 80 年代初,中央新聞紀錄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花鳥畫》,王雪濤別具一格的花鳥技法被重點收錄其中。

㈧ 中國10大國畫畫家都有誰

最著名的是東晉顧愷之,被稱為「畫聖」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唐代韓滉的《文苑圖》,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南宋李唐的《採薇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曾鯨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王冕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放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放牛,家貧,但好學如痴,讀書不倦。常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漸深。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當時會稽一個讀書人韓性,韓收他為學生,教他讀書、畫畫。王冕青年時期曾一度熱衷於功名,但考進士屢試不中,於是他滿懷憤郁,燒毀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絕士途。他曾到過杭州、金陵,又渡長江,過淮……夏圭夏圭作品夏圭,字禹玉,活動於西元1180~1230年前後,浙江錢塘人。擅長畫山水、人物,只隨手畫畫,奇特突出。山水構圖喜歡大膽剪裁,突破全景而僅畫半邊之景,時人稱為「夏半邊」。善長卷鋪陳。其作品有《溪山無盡圖卷》、《溪山清遠》、《松溪泛艇圖》、…等。作品中畫面空白的部分比馬遠,更有遼闊平遠的氣勢。……藍瑛藍瑛作品藍瑛(1585-1664),一作(1585-約1666)明代傑出畫家。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工書善畫,長於山水、花鳥、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畫假沈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晚年筆力蓊蒼勁,氣象峻,有人許其與文徵明、沈周並重。其作品有:《漁樂圖》,仿梅花道人,……徐渭徐渭作品徐渭字文清,號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漁隱、青藤老人、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晚年號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徐渭中年以後開始學畫,擅長畫花鳥,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寫意,氣勢縱橫奔放。特長於水墨大寫意花卉,工畫殘菊敗荷,皆古樸淡雅,別有風致。現藏南京博物院《雜花院》,全畫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13種。情意所至,氣勢豪放。發揮了高度的藝術……仇英仇英作品仇英(約1509-1551)明代傑出畫家。字實父,號十洲。太倉(今屬江蘇)人。長期住蘇州。初為漆工,後改學畫,師周臣。以賣畫為生,精於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圖黃紙,落筆亂真。善畫人物、鳥獸、山水、樓觀、舟車之類,皆秀雅鮮麗。他以廣泛的題材和工整細麗的風格,適應當時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長人物畫,創歷史風俗的新格。畫風流麗纖巧,為當代人物畫的師范。畫山水,喜設大青綠色,用筆蕭疏,意境簡遠,工巧入神。他臨摹的古畫……唐寅唐寅作品晉昌唐寅伯虎子畏六如居士明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舉應天解元.後應進士試,因科場案而被革黜。賦性疏朗,任逸不羈。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晚好佛氏,治圃舍於桃花塢,曰桃花盦,日飲其中。其學務窮研造化,於應世文字詩歌,不甚措意。奇趣時發,或寄於畫。畫法沉鬱,風骨奇峭,刊落庸瑣,務求濃厚。連江疊巘,灑灑不窮。信士流之雅作,繪事之妙詣。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自……倪瓚倪瓚(1301--1374),江蘇無錫人。初名廷,字元鎮,號雲林子、幻霞子、荊蠻氏等。家豪富。元末賣去家產,浪跡江湖。平生好學,工詩、書、畫。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學荊、關,作品多取材於太湖一帶景色,意境簡率荒寒。他的畫風對明清文人山水畫有較大影響,與王蒙、黃公望、吳鎮並列「元季四大家」。書風簡淡清逸,有《淡室詩》、《自書詩稿》等多種書跡存世。……燕文貴燕文貴北宋畫家。文貴-作貴,吳興(今屬浙江)人。擅畫山水、屋木、人物。太宗(976-997)時游汴京(今河南開封),於天門道上賣畫,為待詔高益所見,薦畫相國寺壁,遂入圖畫院(一說大中祥符(1008-1016)初補圖畫院祗侯)。所作山水,極富變化,人稱「燕家景緻」。相傳其曾繪《七夕夜市圖》,摹寫汴京繁華景象,頗為精備。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檣、帆、槔、櫓及舟人指呼奮踴之狀,風波浩盪,島嶼相望,有咫尺……黃公望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工書法,通音律,精山水畫。首創淺絳山水,自成一家,後世尊為南宗畫壇圭臬。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家」,在中國繪畫史上有深遠影響。《富春山居圖》為其代表作。……范中立範中立作品北宋畫家。字仲立,因性情寬和,人稱為「范寬」,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常往來汴京、洛陽,天聖(1023-1032)中尚在。山水初學李成,繼法荊浩,後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因移居終南山、太華山,對景造意,不取繁飾,自成一家。所作落筆雄健凝煉,喜用狀如雨點、豆瓣、釘頭的皴筆畫山,皴筆布列山石之正面,起伏更見有勢,山頂多植密林,水邊置大石,屋宇籠染黑色,表現出秦隴間峰巒渾……

㈨ 當代有影響力的國畫名家有哪些

柳子谷,李苦禪,徐悲鴻,齊白石、李可染、李苦禪、傅抱石、黃賓虹、張大千等
錢松岩、關山月、范曾、蘇葆楨、程十發、陸儼少、趙緒成、蓋茂森、田園、喻繼高、宋玉麟、盧星堂、傅二石等

㈩ 有誰知道國畫大師陸柳非的詳細情況

陸抑非
編輯

陸抑非(1908-1997),傑出的中國花鳥畫大家和卓越的美術教育家。江蘇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飛。1937年後,改字抑非。花甲後自號非翁。古稀之年沉痾獲痊,又號蘇叟。曾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西泠書畫院副院長,常熟書畫院名譽院長,西泠印社顧問,並曾任浙江省第四、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浙江省委顧問。
目 錄
人物簡介
1人物年表
2藝術成就
人物簡介

陸抑非,名羽中,字抑非,別號非翁,齋名崇蘭草堂。江蘇常熟人 。早年就讀於蘇州桃花塢中學,後因病輟學,從李西山習花鳥畫。1931年初,由朱屺瞻介紹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助教,先後達十五年,並兼任於新華藝專、蘇州美專。1937年在滬舉行個人畫展,此間得覽內兄孫伯淵收藏的古名畫,並在張大千指教下進行臨摹。後拜吳湖帆為師,又三次參加「梅景書屋」畫展 。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首批畫師。六十年代初應潘天壽院長之聘,受聘為浙江美術學院教授至今。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畫院、浙江畫院畫師,西泠書畫院副院長,常熟書畫院名譽院長,浙江省政協委員。擅花鳥畫,尤以牡丹為長。作品有《花好月圓》、《春到農村》、《壽桃圖》等。著有《非翁畫語錄》。[1]
另:《八卦樓記》(新)
當代著名辭賦家金學孟游歷周村時所作。
1人物年表

1908年3月31日
(星期二 農歷 一九零八年二月二十九 戊申 猴)
生於江蘇常熟前辛巷,名翀,字一飛。
1913年——1923年
在家鄉常熟讀小學、初中。
1921年
從師李西山。
1923年9月——1925年7月
入蘇州桃塢中學讀高中。
1925年夏——1928年
未入高三,高二升高三暑假時因咯血輟學。養病於常熟虞山三峰寺。
1919年——1931年
陸抑非
陸抑非(2張)
從師陳迦 。
1930年
隨父母從常熟到上海。
1932年——1947年
由朱屺瞻介紹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花鳥教授,前後十五年。
1933年——1934年
由馬萬里介紹兼任上海省立上海中學(海潮寺)花鳥選科教授一年。
1933年
於上海四涇路利利公司開「陸一飛畫展」
1934年——1936年
兼任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花鳥教授,抗戰時停辦。
1934年
陸一飛與孫淑淵喜結良緣。
1934年——1937年
出版《陸一飛花鳥畫集》《陳迦盦、陸一飛合集》《陸一飛畫集(山水花鳥)》。
1935年——1937年
在上海寓所辦飛聲國畫函授學校,因抗戰停辦。
1937年6月
在上海大新公司舉辦個人畫展。
1937年下半年
拜師吳湖帆,入「梅景書屋」。由吳湖帆老師將「一飛」改成「抑非」,從此以「抑非」字行。
1940年、1941年、 1942年
在上海共三次開「梅景書屋師生畫展」,為十人參加者之一。
1943年3月5日
梅景書屋同門書畫展在上海寧波同鄉會展出。參展者陸抑非、王季遷、朱梅邨、徐邦達、俞子才等共二十四人。
梅景書屋眾弟子為祝賀吳湖帆五十歲生日及宣揚其藝術建樹而精心編撰的《梅景畫笈》出版。
1944年7月13日
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梅景書屋同門書畫展,吳湖帆、王季遷、朱梅邨、陸抑非、徐邦達、俞子才等三十四人作品參展。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梅景書屋師生父子第一屆書畫展全集》出版。作品二十二幅。其中有陸抑非書畫作品。
在抗戰八年期間,在上海法租界住所(薩坡賽路207號,現為淡水路219號)應社會各界之請,繪制了大量的花卉草蟲扇面,同時有不少大幅花鳥畫問世。
1946年——1949年
在上海外國人家中分班教授花鳥畫三年,每星期六個下午(用英語講課示範〕。
1947年4月
國民政府上海教育局發起組織上海市美術館籌備處,並提請第七十一次市政會議討論通過。施南池任籌備處主任;吳待秋、吳湖帆、汪亞塵、沈尹默、張大千、張道藩等任指導委員;姜丹書、馬
陸抑非畫作
陸抑非畫作(5張)
公愚、張書旂、陳秋草、賀天健、鄭午昌、謝海燕等任設計委員;王個簃、方介堪、白蕉、江寒汀、朱屺瞻、吳子深、徐邦達、唐雲、陸抑非、應野平、謝稚柳、錢鏡塘等任徵集委員;俞劍華、鄭逸梅、豐子愷等任編輯委員。
在上海美專任教,歷十五年之久,於1947年結束。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
1949年6月5日
陸抑非慈母周福駢病逝於滬上家中,享年六十三歲。
1950年——1951年
任蘇州美術專科滬校花鳥教授。是時,兼畫連環畫謀生。
1952年——1954年
解放後,教留在上海的外籍學生和華僑子女花鳥畫。
1952年——1955年
與張守成、俞子才、吳少雲等人畫教學用科學掛圖。
1954年
創作工筆重彩《花好月圓》年畫,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連續再版至1964年,共計一百餘萬份。文革後又再版一百萬份。
1954年——1956年
入上海國畫合作社畫檀香扇一年余。
1956年——1959年
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1957年
定期赴上海中國畫院創作並示範作品,帶領一批青年畫師入門。
1958年——1959年
兼任畫院附設市辦藝術中專花鳥課授課一年余。
1958年
創作《春到農村》四尺大橫幅,在國內外二十餘種雜志上刊登,《美術》雜志1959年2月號以彩色封面刊出。原作在多次展出後遺失,一九五九年畫的復製品已被沈陽博物館收藏。
與江寒汀、張大壯、唐雲合作「秋柳金魚圖」。
1959年——1997年
受潘天壽院長之聘來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任國畫系花鳥教席,「文革」之後曾先後帶過兩屆花鳥畫研究生( 1978年一1980年帶馬其寬、徐家昌、何水法、閔學林、陳穆之,1986年一1989年帶張偉民)。
1962年1月15日
陸抑非先父陸章甫病逝於杭州,享年七十八歲。安葬於南山公墓。
由陸抑非推薦,潘天壽一再要求下,上海中國畫院同意陸儼少赴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執教。
1963年
在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新成立的「書法刻印」科兼授有關課程。創作《白掠鳥》《梨花錦帶鳥》。
1964年10月17日
創作《喜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5年
創作《亭亭玉立蒼波上》六尺整張大橫幅。
參加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花鳥畫譜》編繪,共一百餘幅(花卉草蟲均由陸抑非繪制,翎毛由江寒汀繪制,蔬果由張大壯繪制,竹石松柏桐柳由唐雲繪制,來楚生、張守成等人略有參加。文章由邵洛羊主筆)。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70年代
創作《赤城霞》《綉眼臘梅》。
1973年
創作《龍吐珠》。
1974年
創作《一捻紅》。
1976年
創作《一池春水》《九節蘭》。
1977年
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恢復中國畫系,本科恢復招生(四年制)。創作《到處鶯歌燕舞,迎來一片春光》。
陸抑非畫作
陸抑非畫作(2張)
1978年夏
在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陳列館與潘韻合展,隨後在杭州湖濱「杭州書畫社」舉行個人畫展。創作《白孔雀》等。
創作《青春處處爭飛躍》四尺立幅《此畫由中國新聞代表團於1979年11月 20日訪日時,贈給日本大平首相)
1979年秋
患胃癌手術切除,術後由張慕槎題號「蘇叟」。
1980年
西泠印社出版《陸抑非花鳥畫輯》。
1980年10月
應文化部之邀赴北京頤和園藻鑒堂作畫,並參加北京榮寶齋成立三十周年筆會。
1980年12月
在上海中國畫院舉辦「陸抑非花鳥畫觀摩」展覽(12月11日至12月20日)
1981年8月
參加上海展覽館展出的「吳湖帆梅景書屋師生畫展」。
1982年
創作《鱭魚肥苜蓿出》等。
1983年
在《新美術》雜志上發表《從獺祭而成到信手拈來》一文。
1984年春
於上海市美術館開「陸抑非書畫展覽」(3月12日至3月24日)後轉杭州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陳列館繼續展覽(5月5日至5月18曰),有一百餘幅字畫展出。
1984年秋
右腹股溝斜疝開刀。愈後仍揮毫不輟。
陸抑非畫作
陸抑非畫作(2張)
1984年
參加西泠印社八十周年大慶學術研討會。
1985年
創作丈二匹《清奇古怪》,並創作《四鰓鱸》等。
1986年2月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陸抑非花鳥畫輯》。
1986年夏
右腿股骨頸骨折開刀。
1986年10月
受常熟市人民政府之聘,任常熟市書畫院名譽院長。
1987年5月
在蘇州博物館舉辦「陸抑非、朱海邨等六人畫展」。
1987年10月
為美國婦女短訓班上課。
1988年3月10日
會見日本訪華團,寫「龍飛鳳舞」四尺立幅贈予日方。
1988年5月
在《西泠藝報》第三十六期上發表《非翁畫語錄》。
1988年6月29日
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中國畫短訓班學員講課。
1988年8月9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任命陸抑非為西泠書畫院副院長。
1988年8月
於家鄉常熟開「陸抑非、朱穎人花鳥畫展」。
1989年8月底
在上海朵雲軒舉辦陸抑非暨陸友蘭、沈雪生書畫展。
1990年9月27日
參加在杭州湖天一碧舉行的「浙江旅台書畫家作品展」開幕式。
1990年11月
創作巨幅橫披《八卦樓記》(890cmX96cm)書法。
1991年6月
於杭州西泠書畫院開「陸抑非書畫展」,展示九十餘幅書畫,是以冊頁為主的小品。
1992年1月
被西泠印社聘為西泠印社顧問。
1992年5月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陸抑非行草長卷》字帖,書元曲十二首。
陸抑非畫作
陸抑非畫作(2張)
1992年12月
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陸抑非教學畫稿》,集一百九十八幅畫稿。
創作《富貴壽考》,用沒骨法繪牡丹及壽帶。
1993年8月
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陸抑非》大型畫冊。
1994年4月
北京榮寶齋出版「《榮寶齋畫譜》(九十九)陸抑非繪花鳥部分」
1994年9月14日
參加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並在主席台上就座。
1995年9月
在浙江省博物館舉辦「陸抑非書畫展暨陸公望習作展」。
1995年10月
為慶祝西泠書畫院建院十五周年,由陸抑非先生主持,十餘位畫師共同創作《群芳爭艷》丈二匹巨幅作品。
1996年1月30日
陸抑非夫人孫淑淵在浙二醫院逝世,享年九十歲。
1997年6月
蘇州古吳軒出版《當代名家中國畫全集——陸抑非》。
1997年6月24日
陸抑非病逝於浙二醫院,終年九十歲。
2藝術成就

代表作有《花好月圓》《春到農村》《秋葵》《一池春水》《白掠鳥》《龍吐珠》
柳抑非書畫作品
柳抑非書畫作品(40張)
《九節蘭》《白孔雀》等。先後在上海、杭州、蘇州、常熟等地舉辦過十餘次大型書畫展。不少精品被北京、上海、常熟、杭州、沈陽及美國紐約等地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出版有《花鳥畫譜》《陸抑非花鳥畫輯》《陸抑非教學畫稿》《陸抑非行草長卷》《陸抑非》大型畫冊、《當代名家中國畫全集——陸抑非》《榮寶齋畫譜·陸抑非花鳥專集》和《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名家教學示範作品精選——陸抑非花鳥畫示範作品》《非翁畫語錄》《從獺祭而成到信手拈來》《紀念蓋老話三通》等畫集、著作、論文。

熱點內容
明朱花卉 發布:2025-10-08 15:18:27 瀏覽:910
蘭花葉鐵銹 發布:2025-10-08 15:18:20 瀏覽:416
荷花煙真假辨別 發布:2025-10-08 15:07:36 瀏覽:479
古代山茶花 發布:2025-10-08 14:55:01 瀏覽:125
福建有培訓花藝種植的地方嗎 發布:2025-10-08 14:49:35 瀏覽:194
蘭花配飾 發布:2025-10-08 14:45:13 瀏覽:363
青海花兒折牡丹 發布:2025-10-08 14:42:05 瀏覽:808
海棠灣地攤 發布:2025-10-08 14:41:15 瀏覽:717
大魚海棠吹奏 發布:2025-10-08 14:31:41 瀏覽:527
茶花品種介紹及圖片大全 發布:2025-10-08 14:29:59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