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茶花
A. 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充一道映朝霞。飄香送艷春多少,猶見真紅耐久花 是誰的詩句
這是明末畫家文震亨的詩。
《山茶》原文:
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充一道映朝霞。
飄香送艷春多少,猶見真紅耐久花。
譯文:
山茶花顏色嬌艷,有如濃妝艷抹蒙上紅紗一般,每一朵花都神采奕奕,生機勃勃。飄落芳香,送歸艷色,春天凋謝了多少奇葩,還看見紅彤彤的山茶如火正旺,長開不衰。
(1)古代山茶花擴展閱讀
山茶花,既具松柏之骨,又有桃李之姿。自古以來,便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和大眾的喜愛。相對而言,文人墨客對山茶花的品德更為重視,而普通民眾更喜歡它的吉祥寓意。
自宋代以來,山茶花就成為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最重要的裝飾圖案之一,深受工藝美術大師和民眾的喜愛。宋、元、明、清時期,以茶花為圖案的木石雕刻、瓷器、漆木器、琺琅器、金銀器、絲織品等,均有傳世之作。
歷代文人墨客之所以喜歡畫山茶花,除了因山茶花具有外形上的獨特美感外,更重要的是因山茶花是一種精神品格的象徵。在宋代以前,文人對山茶花的欣賞和贊美主要是針對其外形,自宋代開始,出現了大量頌揚山茶花茶品、茶德的詩、詞、賦。山茶花的部分品種開在寒冷的冬季,在百花凋零之際,這些品種不畏嚴寒,在冰雪中開得更美更艷。這種高尚品德,令宋代文人十分敬仰。
宋代著名畫家趙昌喜歡畫山茶,雖真跡已失傳,但從蘇軾的詩中可見其畫意。蘇軾有兩首詩提及趙昌所畫山茶,一首是《趙昌山茶》,另一首是《王伯揚所藏趙昌山茶》,趙昌所畫的是茶花中一個品種「鶴頂紅」,在趙昌的畫中,它在冰雪中綻放,鮮紅如火,歲寒之姿躍然紙上。蘇軾欣賞其高超的繪畫技法,對趙昌托物言志的畫外之意也心領神會。
宋代另一著名畫家林椿也有一幅《山茶霽雪圖》傳世。在這幅畫中,白雪映襯著山茶的紅花、綠葉,展現出無盡的生機,將茶花耐寒的風骨表現得淋漓盡致。
明清兩代的畫家,對茶花的「十德」也進行刻意的表現。如沈周曾繪《紅山茶》和《白山茶》,並在《紅山茶》題畫詩中贊揚紅山茶是「雪中葩」「冰雪心」。在《白山茶》題畫詩中融入神話傳說,以突出白山茶的端莊高雅及如玉般的純潔無瑕。
畫家們還經常將茶花與其他花鳥組合在一起,以表達不同的寓意。最常見的是茶花與梅花的組合,茶花與梅花互為映襯,共同表達了傲霜鬥雪、不畏嚴寒的精神。白茶花與水仙的組合,則向人們展示了一種纖塵不染、純潔無瑕的理想境界。
在大眾心目中,茶花是吉祥花,常用來寓意生機勃勃,四季常青。如吉祥圖「春光長壽」,便以山茶花與綬帶鳥組成,山茶花寓意春光,「綬」與「壽」諧音,寓意長壽。
B. 古人對山茶花的雅稱
古人對萬物的雅稱美到極致----《山茶花》
「山茶花」的別稱【玉茗】「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一樹真虛名。」一宋·陸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間道馳出城》
【耐冬】「俗名耐冬。以其包絡石木而生,故名絡石。山南人謂之石血,療產後血結,大良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絡石》
【海石榴】「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隋·江總《山庭春日詩》
【紅茶花】「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唐·司空圖《紅茶花》
【茶花】「春溝水動茶花白,夏谷雲生荔子紅。」——宋·晁沖之《送惠上人游閩》
【月丹】「郝經《陵川集》詩注引王承宣雲:山茶大者日月丹。」
一清·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山茶》
【蜀茶】「閩中有蜀茶一種,足敵牡丹。其樹似山茶而大,高者丈餘,花大亦如牡丹,而色皆正紅。」——明·謝肇制《五雜俎·物部二》
【照殿紅】「別有名姬數十輩,皆衣白,凡首飾衣領皆綉牡丹,首戴照殿紅一枝。」——宋·周密《齊東野語·張功甫豪侈》
【玉茗花】「折得瑤華付與誰?人間鉛粉弄妝遲。直須遠寄駿彎客,鬟腳飄飄可一枝。——宋·范成大《玉茗花》
【曼陀羅樹】「山茶,一名曼陀羅樹。」——明·王象晉《二如亭群芳譜》
【藪椿】
椿是日本對山茶花的稱呼,其中藪椿是日本獨有品種。
【椿花】:是日本對山茶花的稱呼
【斷頭花】
普通的花是花瓣逐片掉落,而茶花是成朵掉落,從而有此稱。
【雪裡嬌】
「既足風前態,還宜雪裡嬌。」——明·於若瀛《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