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線描稿
㈠ 工筆線描花卉(請看清問題)
這個沒有先後之分,因為白描是工筆畫最基本的技法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步驟,我寒假的版時權候就畫過一幅工筆牡丹,用筆是有短有長有輕有重有變化。勾勒花卉,要注意筆墨結合形象,要仔細觀蔡體會花、葉、梗的區別,筆法的轉折頓挫,線條的粗細長短,都要結合內容的性質和特點變換運用,比如有些花朵顯得很柔嫩,葉子也有薄有厚,用筆就要有剛柔粗細的區別。勾嬌嫩的花瓣最好使用較細的線條,更便於表達其嫩氣和薄度,相對於葉子的墨花瓣的墨要淡越淡越好,樹乾的線描就和葉子花瓣又不一樣了,他要厚重,用筆要流暢,還有一些石頭山水的畫法,看你提的問題就看出你剛剛接觸不久,對國畫還不太了解,多了解也許你就不會問這種問題了,祝你進步。
㈡ 工筆畫底稿,線描必須有彩圖最好是花卉的大家的
我覺得可以網路下 去列印的地方答應出來。我們現在在畫工筆山水,我打算去列印
㈢ 想畫一些花卉,線描的,要怎麼下筆
先用鉛筆在宣紙上用拷貝紙把底稿輕輕畫上,再用淡墨勾花頭,中墨勾花莖花葉,前景如有石頭就用重墨
㈣ 工筆畫線描花卉畫譜的內容簡介
桃花固美,但它的生命輝煌只於花開一瞬。而唯有借畫家的神助妙筆,妖艷永存,流傳千古。《碧桃圖》,為南宋佚名的設色絹本團扇畫。全圖雖只截取了盛開的兩枝碧桃,用特寫的方式描繪了或含苞欲放,或吐蕊怒放的花朵,苞萼或隱或現,借側俯之勢點綴其間,活靈活現。花瓣用細勁的中鋒勾描,然後層層渲染,設色淡雅宜人,生動逼真,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畫家對碧桃外形神態觀察之細、生長規律了解之深。畫面雖小,卻因構思巧妙,刪繁就簡,簡而不空,鮮活而靈動,,有「小中見大」的無窮意趣,正所謂古人畫折枝,需「見一花一萼,諦視而熟察之」,方能將其韻致豐采傳寫下來。任伯年的《桃花雙雞圖》,闊筆簡寫,寥寥數筆,為我們送來不盡的春意。吳昌碩、齊白石、李可染、於照、陳之佛等大師,雖風格迥異,但均有桃花佳作傳世,堪稱瑰寶。
我國的工筆畫是工整細致一類的畫法。它包括「白描」、「淡彩」、「重彩」、「沒骨」四種類型。其中工筆白描對線條的要求,可概括為平、圓、留、重、變五個字。
㈤ 中國線描藝術發展歷史
2007年8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線描藝術研究會」的成立和2008年5月「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的舉辦,是21世紀初期中國美術界值得關注的兩件盛事,對於推動當代中國線描藝術的傳承與拓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線描是繪畫的基本要素之一。線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早期,例如原始岩畫、彩陶紋樣、古代瓶畫、壁畫、帛畫等。西方傳統繪畫的素描(drawing),雖然可以納入廣義的線描范疇,但其概念卻似乎比線描(line drawing)寬泛,甚至近代人們通常把傳統中國畫的線描——白描也歸為素描的一種。盡管作為繪畫技法,素描無所謂中西,東西方畫家都可以採用,但在歷史上東西方傳統繪畫畢竟屬於不同的造型藝術體系。一般說來,東方傳統繪畫以線條造型為主,西方傳統繪畫以素描造型為主。西方傳統繪畫的素描,固然也是以單色線條描繪物體,但更加註重模仿對象的寫實性塑造,注重明暗光影的立體感形式結構;而東方傳統繪畫的線描,則更加註重線條自身的程序化表現,注重虛實疏密的平面化裝飾效果。印度壁畫和細密畫、波斯細密畫、日本浮世繪,都屬於以線條造型為主的東方傳統繪畫體系,中國畫更是東方傳統繪畫的最典型的代表。
傳統中國畫的線描稱為白描或白畫,特指用毛筆墨線勾勒物象、不著色彩或略施淡墨的畫法,多用於人物、花鳥。這種純粹的毛筆墨線畫法,是傳統中國畫筆墨造型的骨幹,用筆與書法相通,「運墨而五色具」(張彥遠),富於傳神寫意的表現力、單純空靈的抽象美和黑白交響的韻律感,堪稱中國美術獨特的創造。在中國美術史上,顧愷之、曹仲達、吳道子、武宗元、李公麟、梁楷、趙孟堅、王繹、張渥、陳洪綬、任伯年諸家都擅長白描,其中北齊曹仲達的「曹衣出水」(密體)、盛唐吳道子的「吳帶當風」(疏體)筆法最負盛名。歷代名家傳世的白描作品,包括寺觀壁畫粉本和木刻版畫插圖,至今仍是初學線描者臨摹的模板。明清時期的繪畫啟蒙讀物,把歷代白描人物衣紋概括為高古游絲描、鐵線描、行雲流水描、釘頭鼠尾描、折蘆描、柳葉描等十八種描法(有人又歸納為鐵線描、蘭葉描、減筆描三類),坊間還刻印了不少白描花卉圖譜。這些從自然生活和書畫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線描程序,形成了傳統中國畫線條造型的規范,標志著中國畫線描技法的高度成熟,但也束縛了中國畫線描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正如現代中國美學家宗白華所說:「中國的素描——線描與水墨——本為唐宋繪畫的偉大創造,光彩燦爛,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後逐漸流為僵化的定型。繪藝衰落,自不待言。」(《美學散步·論素描》)
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改革開放新時期孕育著中華民族文藝復興的理想,當代中國藝術出現了分化與整合的多元發展局面,曾經衰落的民族藝術傳統畫種紛紛獨立和復興,同時又整合了其它畫種的可利用資源。當代中國線描藝術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也已經呈現復興的趨勢,主要體現在理論研究的自覺和藝術創作的繁榮。21世紀初應運而生的中國線描藝術研究會和「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就是當代中國線描藝術復興的重要標志。
中國線描藝術研究會會長李魁正先生,為推動當代中國線描藝術的傳承與拓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李魁正先生身兼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等職,他不僅是富有創新意識的畫家,創作了大量線描作品和精緻的工筆花鳥畫,又開創了「現代沒骨」和「寫意潑繪」畫派,而且是富有理論素養的學者,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線描藝術研究,出版過《中國白描·花鳥現代卷》、《中國當代線描藝術·花鳥篇》等專著,發表過多篇關於中國線描藝術的論文。他認為:線描(白描)一直是中國畫主要的造型表現手法,具備表現形體、質量、光色、情意的功能。而中國古代線描往往依託於壁畫粉本和版畫插圖,後來線描又往往依託於連環畫稿,或者線描僅僅作為美術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練習,仍處於附屬地位,很少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來進行創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國線描藝術的發展。今天,我們應該在傳承中國畫傳統白描藝術的基礎上推進當代線描藝術的發展,也應該吸收世界各國古代和現代線描藝術的優長,創造符合新時代的民族精神和審美需求的線描藝術。為此,他在教學中還倡導以「意象寫實」的線描手法到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寫生的理念。李魁正先生的中國線描藝術研究,為當代中國線描藝術的全方位拓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當然,要完整地建構當代中國線描藝術獨立的繪畫語言體系,還需要中國線描藝術研究會的同仁與美術理論家們長期合作,從技法層面到精神層面深入系統地研究中國線描藝術的傳統,研究東西方各國線描藝術的歷史與現狀,也需要及時總結當代中國線描藝術創作的新鮮經驗。
「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是中國線描藝術研究會成立以來舉辦的第一次全國性的線描藝術大展,展示了當代中國線描藝術創作的繁榮盛況和最新成果。本屆展覽的名稱「中國畫線描藝術展」把線描藝術界定在中國畫范圍之內,參展作品以毛筆墨線的白描作品為主,表明了展覽組織策劃者對傳承和弘揚中國畫白描藝術傳統的主導意向。同時,入選的作品特別是大量「意象寫實」線描寫生的人物畫和花鳥畫,又給中國畫白描藝術傳統賦予了新意,注入了生機。根據表現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審美情感的需要,不論是工筆線描還是意筆線描,都突破了中國畫傳統的線描程序,豐富了當代中國線描藝術的表現語言。從本屆展覽的參展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當代中國線描藝術名家和新秀多方面的探索和實驗。而這些多方面的探索和實驗,又為當代中國線描藝術的全方位拓展准備了條件。
㈥ 白描花卉怎麼畫
在練習畫花卉時,要理解 花卉的形態結構,先畫鉛筆稿,然後再勾勒墨線稿,在畫時注意體會花卉白描的步驟和方法。
步驟一:先用鉛筆畫出花朵的外輪廓,然後再畫出單個的花瓣。
步驟二:用勾線筆沿著鉛筆輪廓,先勾勒出中間的三個花瓣
步驟三:進一步勾勒花瓣。
步驟四:將花瓣勾勒完,並勾勒出花蕊和花的枝幹,然後擦除鉛筆稿。
2.白描花頭練習
下面是一些不同類型的花的花頭,在練習時,注意不同花頭的形態特點
3.白描枝幹練習
練習了花頭的畫法,下面再來練習枝乾的畫法,這樣進行分解練習,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對象局部的畫法。
不同植物的枝幹各不相同,在畫的時候,注意觀察枝乾的特點,並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出來
馬蘭花的形態舒展、自然、優美,花朵和葉子的形態都不復雜,先分別練習花朵和葉子的形態,然後再練習畫完整的馬蘭花。
在畫花瓣時,注意花瓣的前後關系,將花瓣的形態畫准確,葉子和花蕊的形態相對比較簡單,在勾線的時候,要用筆連貫流暢,注意畫面的整體效果。
酢漿草的外形比較有特點,花朵可愛,花蕾成簇,葉子也有組合,仔細觀察葉子及花瓣的形態,在畫的時候要突出這些特點。
清新可愛的酢漿草,花瓣和葉子都呈圓形,底部葉子的用線要稍微粗一些,並畫出葉子的層疊關系。枝頭上的花用線要細一些,表現出花朵的特徵。
先練習畫荷花的形態,然後再練習畫荷葉,注意荷葉的外輪廓用線粗一些,葉脈用線細一些。畫荷花局部,要畫得自然。
荷葉和盛開的荷花在微風中起舞,使整個荷花跌宕起伏,形成了十分自然的構圖。在練習的時候,注意將荷葉的形態表現准確,並注意線條的層次,同時注意畫面的整體性。
在練習畫荷花的花朵時,注意花瓣間的層次關系,畫出花瓣上的紋理,用線要纖細和流暢,在畫荷葉時,注意葉子的形態
從荷葉間伸出的既有盛開的荷花,也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荷花花瓣紋理的描繪,使荷花有了分量。
㈦ 如何畫白描畫
來如何畫白描畫:
源白描畫運筆以中鋒為宜,鉤出的筆線要有「外柔內剛」「寓剛健於婀娜中」的效果,力涵蓄在內,缺乏涵蓄的筆墨不耐看。
白描畫運筆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滯,腕力氣力送到頭,止筆向上提時,也不可輕率。例如花卉白描:起筆停筆描,適於畫葉梗、竹干;釘頭鼠尾描,適於畫葉筋、葉片;連續弧線描,適於畫花瓣。
畫鳥的順序是先畫喙的當中一長筆,再畫上顎和下顎各一筆,再依次畫眼圈、點睛、頭額、背、翼、胸、腹、腿、爪、補尾。畫細毛的線條,力求表現出羽毛的質感。
【補充】
白描畫法:
是指以墨線描繪物體,有兩種畫法:一是不著顏色的畫法;二是渲染淡墨的畫法。
㈧ 線描淡彩畫花卉時先塗什麼色再塗什麼色
先深淺後淺深,小學生常常會用身邊的材料表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他們繪畫經常是有感而發,隨意塗寫,唐朝盧仝稱其兒子亂寫亂畫為「塗鴉」。「塗鴉」看似隨意而作,但實際上表現了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觀察、理解。因此我們常看到有些孩子在沙地上作畫,在牆上作畫,更多的是在紙上作畫,他們的靈感突發而來,又會很快消失。怎樣抓住這些突發而來的靈感,讓它們很快地表現在紙上呢?比較簡單易得的辦法就是培養學生畫鉛筆線描淡彩畫的習慣。</p><p>我教學生畫鉛筆淡彩畫的工具主要是普通鉛筆和彩色鉛筆,紙張只要是白紙就行了。因為這些材料容易找到,如果運用的好,也會給人以很美的視覺享受。對小學生來說,直接學習素描,僅用鉛筆打明暗調子,時間長了,會感覺枯燥乏味,降低孩子學習美術的興趣,因為普通鉛筆只能產生黑白灰的效果,小學生更喜歡鮮艷的色彩。因此用鉛筆構圖,用彩鉛上色並適當添加明暗調子,會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成功的愉悅。我通過鉛筆淡彩畫逐漸實現從兒童畫到實物素描的過渡。畫鉛筆淡彩畫分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先教學生用鉛筆畫輪廓,表現物體的透視感。從畫立方體開始,重點學習立方體的平行透視畫法,然後引導學生畫有立體感的房子,並配上美麗的風光。後面的練習大都和立方體有關,如《課桌》、《書包》、《果園》、《汽車》等。課桌、課桌上的書本、筆盒等都是長方體;書包的整體感覺也接近長方體;果園里有供大家休憩的長凳、吃飯的桌子;汽車的形體接近長方體或是長方體的組合。通過這些練習,訓練學生用線條在平面上表現事物的立體感。同時引導學生在繪畫中注意近大遠小關系、前後的遮擋關系。輪廓畫好後,學生只需按照一定的方向將顏色均勻的塗在畫面上就行了。第二階段:用鉛筆畫人物輪廓。如果用速寫的方法讓小學階段的孩子畫人物就太難了,方法還是以兒童畫為主。先給學生講人物的外形結構,做拼圖游戲,用拼合人物的動態,如,幫助學生理解動態人物的表現方法。然後讓學生看圖片作畫,不用寫實,可以畫成兒童畫,但是必須畫出頭(包括頭發和五官)、頸、軀干、四肢(包括上臂、下臂、手,大腿、小腿和腳),不需要畫得很像,只要畫出人物的基本特點、動態和簡單的表情就可以了。
㈨ 你覺得臨摹花卉線描畫,最難掌握的是什麼
勾線,色不掩墨,有瀟灑雋永的線描,即使不設色也是好畫。反之墨骨(線描)差,即使是再漂亮的設色也是一塌糊塗。可見線描之重,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多練勾線了。
㈩ [高分求圖]花卉白描圖/抽象花型圖
http://www.enet.com.cn/eschool/includes/zhuanti/cg/TrueSky/268394/img34.jpghttp://www.enet.com.cn/eschool/includes/zhuanti/cg/TrueSky/268394/img30.jpg 漂亮!王道中的 http://www.enet.com.cn/eschool/includes/zhuanti/cg/TrueSky/268394/img01.jpg http://www.enet.com.cn/eschool/includes/zhuanti/cg/TrueSky/268394/img87.jpg http://www.enet.com.cn/eschool/includes/zhuanti/cg/TrueSky/268394/img34.jpg http://pic2.997788.com/mini/shopstation/picture/KK/00/0038/003840/KK00384074b.jpg 這兒還有,N多頁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B0%D7%C3%E8%BB%A8%BB%DC&rn=21&pn=40&ln=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