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葯花卉團
⑴ 常見的50種葯用花卉是什麼
1、佛手花
葯材鑒別
本品長約1.5cm,呈淡棕黃色,基部帶有短花梗;花萼杯狀,略有皺紋;葯瓣四枚,呈線狀矩圓形,外表可見眾多的凹窩,質厚,二邊向內捲曲;雄蕊多數,著生於花盤的周圍;子房上部較尖。氣微、味微苦。
相關論述
1、《本草用法研究》:「平肝理氣,開郁和胃。」
2、南葯《中草葯學》:「治胃氣痛。」
⑵ 哪些花卉是可以入葯的
從葯學角度講,有不少觀賞花卉屬於重要的葯用植物資源。傳統的中葯就是利用這些葯用花卉的花、莖、葉、根、果實,作為常用葯材,為人類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延年益壽服務。
早在古代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菊花、百合、鳶尾、連翹等花卉作葯用的記載。歷代本草書中都對許多花卉的葯用價值有所記述。著名的明代傑出醫葯學家李時珍歷經千辛萬苦、嘔心瀝血,在總結歷代本草著述和自己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吸取民間驗方,親自采葯驗葯,重修本草,旁徵博引,去偽存真,系統挖掘和整理了祖國中葯學寶庫,寫出了千古流芳的《本草綱目》一書。該書記載了1892種葯物,記述了近千種草花及木本花卉的性味、功能及主治病症。
《全國中草葯匯編》一書中列舉了2200多種葯用植物,其中以花卉入葯的約佔1/3。在這些中草葯材中多數都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常見花卉。入葯的主要有牡丹、芍葯、菊花、蘭花、梅花、月季、桂花、鳳仙花、百合花、月見草、玉簪、桔梗、荷花、蓮花、金銀花、枸杞、茉莉、木芙蓉、梔子、辛夷、木槿、紫荊、迎春、臘梅、山茶、杜鵑、雞冠花、石榴、水仙、白蘭、扶桑、無花果、蜀葵、天竺葵、萱草、蘆薈、萬年青、鴨趾草、天門冬、一葉蘭、仙人掌等100多種。
⑶ 5,6月開花的中草葯有哪些
山姜、太陽花、芍葯、萱草。
⑷ 中草葯綠植有哪些
中草葯綠植有很多,以下列舉幾個:
1、夏枯草。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內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齊墩果酸,揮發油及維生素,氯化鉀等;葯理研究證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其煎劑對某些常見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對多種致病菌亦有抑製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適用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等;用於痰火郁結所致的瘰癘,癭瘤等。
2、板藍根。板藍根為十字花科大青葉屬植物菘蘭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藍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藍根有顯著抗病毒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抑製作用,有條鉤端螺旋體作用。臨床上用板藍根煎劑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有顯著療效;對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療效,能緩解或消退症狀,促進肝功能改善;用板藍根治療病毒性皮膚病,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適用於流感腦炎、乙型腦炎、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火眼、皰疹等。
3、連翹。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內含揮發油,連翹酚,黃酮甙,生物鹼等;葯理試驗表明: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所含連翹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連翹還有抗炎、鎮吐、利尿和強心的作用;所含黃酮甙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因而對毛細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適用於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及過敏性紫癜等。
當然還有其他的很多種。畢竟中葯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⑸ 種植花卉和中草葯
我們有種植花卉和金銀花。鐵皮石斛等中草葯大量的技術視頻。如需請和[email protected]咨詢
⑹ 野生葯材有幾種開藍色的花
有以下幾種:
1、藍雪花
這本身就是來自於大自然的一種奇特花卉,長勢比較旺盛,花朵的造型也比較好看,另外在操作時也比較簡單能夠有效達到裝飾的效果。
2、藍星花
這種花朵其實和喇叭花看上去比較相似,也有一個很特殊的特點,一般都是早上開花,進入到下午就會凋謝,這也是比較常見的。雖然形狀很嬌小,可是卻很喜歡陽光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
3、鼠尾草
這是歐洲常見的一種草本植物,而且還會散發特殊的香味,相隔好幾米的距離都可以聞到。如果養殖一大片的鼠尾草,再進入到花開的季節,你會發現有一種與眾不同的享受。
4、蔓長春花
這也是一種出現幾率比較高的植物,走在路邊隨時都可以看到,而主要的特點,就在於非常喜歡一種溫潤的環境,很喜歡陽光的照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葯材分類
1、中葯材
一般傳統中葯材講究地道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葯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葯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
2、民間葯
也稱草葯,指地域性習慣使用,本草中未記載的天然葯物,一般以植物為主。
3、民族葯
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習慣使用或由少數民族醫葯文獻記載的天然葯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葯材
⑺ 哪些花卉具有葯用療效
觀賞花卉中有許多我國傳統中葯的重要葯用植物資源。在《全國中草葯匯編》中列舉的2200多種中回葯材中,以花卉答入葯的佔1/3以上,且多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常見花卉。如牡丹、芍葯、菊花、蘭花、梅花、月季、桂花、鳳仙花、百合花、月見草、玉簪、桔梗、蓮花、金銀花、枸杞、茉莉、木芙蓉、梔子、辛夷、木槿、紫荊、迎春、臘梅、山茶、杜鵑、雞冠花、石榴、水仙、白蘭、扶桑、無花果、蜀葵、天竺葵、萱草、蘆薈、萬年青、鴨趾草、天門冬、一葉蘭、仙人掌等。這些葯用花卉中都含有重要的葯物化學成分,具有獨特的葯理功效,可防治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如菊花對消炎殺菌、擴張冠狀動脈、疏風清熱、清肝明目等有很好的療效,金銀花是預防和治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廣譜性抗菌中葯,丹皮(牡丹根皮)具有調經活血、清熱涼血功效,芍葯可解痙、鎮痛、抗菌、解熱、治療諸痛,蓮花活血止血、去熱消風、性涼無毒,百合清潤心肺、止咳安神等。
⑻ 合歡草的功效與作用
合歡草抄可作為盆景,葉可作飼料。
生於山坡或栽培,合歡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對氣候和土壤適應性強,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長,但也耐瘠薄土壤和乾旱氣候,但不耐水澇。生長迅速。
性喜光,喜溫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鹼,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8)中草葯花卉團擴展閱讀:
合歡密植才能保證主幹通直,育苗期要及時修剪側枝,發現有側枝要趁早用手從枝根部抹去,因為用刀剪削側枝往往不徹底,導致側芽再度萌發。
主幹傾斜的小苗,第二年可齊地截干,促生粗壯、通直主幹;小苗移栽要在萌芽之前進行,移栽大苗要帶足土球。移植時間宜在春、秋兩季,春季移栽宜在萌芽前,樹液尚未流動時;
秋季栽植可在合歡落葉之後至土壤封凍前,同時,要及時澆水、設立支架,以防風吹倒伏。管理上每年應予修剪,調整樹態,保持其觀賞效果。
⑼ 葯用花卉的分類
是我國傳統的中草葯。
根莖入葯:味甘,微寒。潤肺止咳、生津養胃、清熱潤膚。
根入葯,有治血散淤、涼血止痛之功效。
全草入葯,能除風止咳,治風濕骨痛、小兒吐乳、皮膚濕疹等症。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菊花水煎醇沉制劑對離體兔心有顯著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菊花水煎劑或水浸劑,體外試驗對多種致病菌,以及流感病毒PR8和鉤端螺旋體均有一定抑製作用,MIC約為1 ∶10-1 ∶80。小鼠體內抑菌試驗表明,新鮮全草(地上部分)加水蒸餾所得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抑菌作用較強,對綠膿桿菌作用甚弱,對肺炎雙球菌無效。
3、其它作用:大鼠口服菊花水煎劑3周後,抑制其肝微粒體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的活力,並能激活肝微粒體膽固醇7a-羥化酶。 《本草綱目》中記載說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葉、荷梗、藕節等均可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荷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減肥瘦身,其中荷葉簡成分對於清洗腸胃,減脂排瘀有奇效。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
這些中葯品來自同一種植物,但不同的部位作用卻不相同:藕節止血、散瘀;荷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止血;荷梗清熱解暑、通氣行暑;荷葉蒂清暑去濕、和血安胎;蓮花活血止血、去濕消風;蓮房消瘀、止血、去濕;蓮須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蓮子養心、益腎、補脾、澀腸,以湖南的「湘蓮子」最為著名;蓮衣能斂、佐參已補脾陰;蓮子心清心、去熱、止血、澀精。由於蓮的品種繁多,不同品種的不同部位,其葯效可能略有差異。 百合花飲:百合花外表高雅純潔,寓意心心相印、百年好合。百合花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
⑽ 適合放在卧室的中草葯植物有哪些
適合放在卧室復的中草葯,有制很多,下面列舉幾個大家都比較喜歡的吧。
1、石斛: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可入葯又可做食物,作為觀賞綠植也是很魅力十足的。葯用功效:生津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明目強腰。
2、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可入葯又可做食物,非常容易生長,葉子和莖都有一股清香味,可凈化空氣。葯用功效:疏風散熱,利咽透疹,清利頭目,疏肝。
3、何首烏: 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其塊根入葯,可安神。葯用功效:補益肝腎、益精血、壯筋骨、烏發、安神等。
4、藏紅花:鳶尾科番紅花屬的多年生花卉,藏紅花氣味香,能沁人心脾,順氣化瘀等等功效。還可作為觀賞綠植呢。葯用功效:活血化瘀、散郁開結。斑疹血熱、憂思郁結、胸膈痞悶、吐血、傷寒發狂、婦女經閉、產後瘀血腹痛,跌打腫痛、通經止痛、退燒清熱、解郁安神。
雖然是卧室養護,可是也需要適當地噴施沃葉氨基酸葉面肥,保證觀賞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