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盛芳花卉
⑴ 想知道: 北京市北京盛芳國際花卉基地在哪
北京市豐台區南四環花鄉橋下向南直行5公里京良路交叉口 紅綠燈就能看到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的大牌子 北京市綠博天地園林機械銷售中心 電話: 010-8379 6069 在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3廳1號
綠博天地主營:園林機械、園林工具、剪草機、打葯機、綠籬機、機械配件及維修、國光綠化葯品、化肥農葯 、水管噴頭、大樹營養液 、生根劑等各種綠化用品
⑵ 2022年盛芳花卉總部基地關閉原因是什麼
2022年盛芳花卉總部基地關閉原因是進行裝修升級。液晌森今年年初又從新開業,名字也改了「北林科技國際花卉產業園」。前幾天路過這里看到開門了就進來轉鬧畝轉,沒有以前人多花卉展廳也沒全開,大蓋有四個廳在賣花。不過花的種類很多,特別是蘭花品種特別多,還有我喜歡的四季桂,滿棚飄香,應季的臘梅花開正艷。這里不單有盆栽和綠植,還有各種款式的花盆、花盆、花卉微型景觀,謹亂每次到這個市場都會轉上老半天,這里的東西都是批發價不貴,停車方便不收費,以後有時間會經常光顧的。
⑶ 從海淀花園橋到豐台盛芳花卉市場怎麼走
從海淀花園橋到豐台盛芳花卉市場這樣走,
1、從海淀花園橋出發步行240米到達花園橋南站上車乘坐323路公交車,
2、到達看丹橋站下車換乘470路公交車,
3、抵達郭公庄路北口站下車,步行600米即可到達豐台盛芳花卉市場。
⑷ 四合院里進院是幹嘛用的
四合院的大體分布為大門、第一進院、大堂、第二進院、書屋、住宅等,兩側有廂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門相連接。對地表所存民居的了解,必將使民居的文化弘揚並發展下去。 北京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四合院,是華北地區民用住宅中的一種組合建築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戶,住在一個封閉式的院子里,過著一種安逸、消閑、清靜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歡欣、天倫的樂趣,自然有一種令人悠然自得的氣氛。這種四合院,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的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而且現在仍然沿用著。這種院落,一般採用出入一個院門。平時,院門一關,處於一種完全封閉狀態。四合院的院門,大都採用木板大門。厚厚的木板製成的大門一端,上下都放在軸心裡,左右旋轉,可以關開閉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東西兩側,為東西廂房。東西廂房,一般都比較對稱,建築格式也大體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與北房相對應。整個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國傳統的」習慣,採用對稱的辦法建築成。當然,在南北、東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這種耳房,有的用來儲存糧食,成為糧庫及其它庫房,也有的做廚房,還有一個角落,一般是西南角為廁所,而東南角,則大都是院子的大門,這種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縣城及其附近的農村是較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門是開在南向中央的。有些家庭,為了把院落裝飾點綴一番,還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影壁,也即是一堵磚牆。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徵吉祥的字樣。也有一部分影壁,繪上吉祥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製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家,採用「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築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牆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
院內,有用石板鋪設地面的,也有用磚鋪地的,還有用鵝卵石鋪地的,不盡相同。有的是院內地面全部鋪設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鋪設的,無論是怎樣鋪,院內總要留出幾塊地方種樹,栽花,作為庭院的點綴。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在建築上已經有很多變化。農村中,大都從原有的四合院基礎上發生大的演變。這就是,擴大正房的房間數,因為正房——北房採光好。因而,在蓋房時,盡可能地充分利用北邊的空間、地面,這就使院落成為不規則形,以北房為主的正房前面形成的一個方或長方形院落。四合院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嚴格的,內宅中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 北房三間僅中間一間向外開門,稱為堂屋。兩側兩間僅向堂屋開門,形成套間,成為一明兩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親戚或年節時設供祭祖的地方,兩側多做卧室。 東西兩側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一妻多妾(『一夫多妻』是誤解,古代妻只有一個而妾可以有多個:『一妻二平四偏妾)的制度下,東側為尊,由正室居住,西側為卑,由偏房居住。 東西耳房--可單開門,也可與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書房。東西廂房則由晚輩居住,廂房也是一明兩暗,正中一間為起居室,兩側為卧室。 也可將偏南側一間分割出來用做廚房或餐廳。 後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還常建有後軍房或後罩樓,主要供未出閣的女子或女傭居住。四合院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東西廂房和南房組成的一個獨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時還有東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將四面的房子聯接,可避風雨。北京的胡同一般是東西走向的,主要以走人為主,胡同北邊的四合院門一般開在院子的東南角,南邊的四合院門一般開在院子的西邊角。四合院是北京地區典型的民居形式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進院落,大型的有三四進院落和花院,二進院落一般是在東西廂房之間建一道隔牆,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員居住的,內外宅之間一般建豪華的垂花門,垂花門內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動時才打開,舊時說的大戶人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既指此門,家中的男僕一般也不得進此門。街門比較簡單,街門一般建在院子的左邊。大型四合院最後一排正房為後罩房。
四合院雖有一定的規制,但規模大小卻有不等,大致可分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種:
1、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間,一明兩暗或者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卧磚到頂,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輩,祖輩居正房,晚輩居廂房,南房用作書房或客廳。院內鋪磚墁甬道,連接各處房門,各屋前均有台階。大門兩扇,黑漆油飾,門上有黃銅門鈸一對,兩則貼有對聯。
2、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寬敞,一般是北房5間,3正2耳,東、西廂房各3間,房前有廊以避風雨。另以院牆隔為前院(外院)、後院(內院),院牆以月亮門相通。前院進深淺顯,以一二間房屋以作門房,後院為居住房,建築講究,層內方磚墁地,青石作階。
3、大四合院習慣上稱作"大宅門",房屋設置可為5南5北、7南7北,甚至還有9間或者11間大正房,一般是復式四合院,即由多個四合院向縱深相連而成。院落極多,有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書房院、圍房院、馬號、一進、二進、三進……等等。院內均有抄手游廊連接各處,佔地面積極大。 如果可供建築的地面狹小,或者經濟能力無法承受的話,四合院又可改蓋為三合院,不建南房。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則是府邸、官衙用房。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建築,房架子檁、柱、梁(柁)、檻、椽以及門窗、隔扇等等均為木製,木製房架子周圍則以磚砌牆。樑柱門窗及檐口椽頭都要油漆彩畫,雖然沒有宮廷苑囿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是色彩繽紛。牆習慣用磨磚、碎磚壘牆,所謂"北京城有三寶……爛磚頭壘牆牆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裝滴水,或者不鋪瓦,全用青灰抹頂,稱"灰棚"。
四合院的大門一般佔一間房的面積,其零配件相當復雜,僅營造名稱就有門樓、門洞、大門(門扇)、門框、腰枋、塞余板、走馬板、門枕、連檻、門檻、門簪、大邊、抹頭、穿帶、門心板、門鈸、插關、獸面、門釘、門聯等等,四合院的大門就由這些零部件組成。
大門一般是油黑大門,可加紅油黑字的對聯。進了大門還有垂花門、月亮門等等。垂花門是四合院內最華麗的裝飾門,稱"垂花"是因此門外檐用牌樓作法,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門外是客廳、門房、車房馬號等"外宅",門內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內宅"。
沒有垂花門則可用月亮門分隔內外宅。垂花門油漆得十分漂亮,檐口椽頭椽子油成藍綠色,望木油成紅色,圓椽頭油成藍白黑相套如暈圈之寶珠圖案,方椽頭則是藍底子金萬字絞或菱花圖案。前檐正面中心錦紋、花卉、博古等等,兩邊倒垂的垂蓮柱頭根據所雕花紋更是油漆得五彩繽紛。
四合院一般是一戶一住,但也有多戶合住一座四合院的情況,多為貧困人家,稱為"大雜院"。大雜院的溫馨是許多老北京居民無法忘記的。
老北京的四合院院門
院門,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北京人習慣叫它「街門」。在世間一切都急劇變化的今天,已很難以這些街門來判斷院主人的等級了。流連於綠樹掩映中的街巷,那眾多的舊式街門已經成為無聲的歷史,默默中帶給你無邊的聯想和啟迪,就像一位世紀老人,用顫抖的聲音向你訴說著早年的故事。
在北京那眾多的院門中,大致可以分出這樣兩類,即屋宇式門和隨牆式門。前者有門洞,門佔一間屋;後者沒門洞,只在牆上開門。細說起來,屋宇式大門又分成王府大門、廣亮大門、如意門等;隨牆門有小門樓、車門等。
咱先說這王府大門。以往對住宅的稱謂,《大清會典》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凡親王、郡王、世子、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的住所,均稱為府。」其中,親王、郡王的住所稱王府。至於那些不是鳳子龍孫的達官顯貴,盡管有封爵,或有尚書、大學士、軍機大臣的頭銜,他們的住所也不能稱「府」,
說完王府大門,再來說說廣亮大門。「廣亮」,顧名思義,應該是比較寬敞、豁亮的意思,這是相對旁邊的小門樓等較矮的院門而言的。
「廣亮」的原音是「廣梁」,說的是屋頂的大梁很寬廣。既然如此,院門還能小嗎?顯然,只有官高爵顯的人物,或民國以後的軍閥商賈們才有可能建造。為了顯眼,大門的這一間要比兩邊的房屋大一些,有自己的山牆,戧檐上施以磚雕花飾,屋頂加高,墀頭牆突出。廣亮,不僅體現在規模上,更體現在裝飾上:上有數對門簪,下有精緻的石鼓門枕,牆面的磚雕,木頭上的彩畫也無不考究。大門內外有影壁、屏門,設台階,一般比地面高出三五寸。大門兩邊的內牆上一般抹灰塗白,周邊加線腳。講究的用竹條或鐵棍做骨架,再用水泥沙子堆塑出浮雕花樣來。也有的在上面畫壁畫,再有的是磨磚對縫、平整光潔的所謂「硬心」裝飾。
小門樓是隨牆門中最常見的一種。在風格上仍追求屋宇的效果。它有兩堵極短的山牆,有屋頂,上做正脊,兩頭翹起,檐上裝飾著花草磚。所以說,盡管這種形式的院門等級最低,但普通人家也會盡可能地裝飾一番。特別是那牆垣式門樓,與房屋無異。用瓦片砌成的串串銅錢式樣,更顯得新穎別致。《四世同堂》中祁家住的就是這種小門樓,即花牆子門樓。
柵欄門也是隨牆門的一種,俗稱菱角門,一般用於大宅門的馬號。兩根木柱支著橫木,上邊用一種菱角形的木構件向外出挑,承托著屋頂,門扇是直欞柵欄門。
《大都》一書中,對這種柵欄門的描寫曾有幾處,這里選有代表性的引述如下:"從米市大街朝西一拐彎,進了胡同,這就到了。牆外種著四五棵槐樹,兩樹之間留著間隔。樹身外面用粗磚像矮牆似的砌高起來圍著它們,磚塊當間砌的時候留著透亮的空隙,磚垣上面平圓頂抹了幾層光滑硬實的洋灰……鈴鐺還沒住聲,忽然大門自動地打開了,馬車骨碌碌地奔進門內一條狹長的泥徑來。這兩邊都是房屋的磚牆……前面是一塊空敞的泥地院子,除了西北角的幾間屋子,這院子少見的空曠。玉英帶著靜山、金媽都下了馬車,跨上了四五級台階,迎面緊掩住的是四扇綠漆油飾的屏門,當中漆了四塊斜正方形的紅方塊兒,油著四個飽滿的黑字。"這一段描述了自進柵欄門到進院的場面,主要是停車場和馬號。
這種情景,在八道灣11號院門前,也曾出現過。那時的這里,並不像今天這樣只是一個紅磚壘起來的低矮門樓,相反,是一座大柵欄門,臨街還有一堵院牆。院內的空地有半畝大,專用於停車,能停好幾輛騾車呢。空場北面斜對著的才是朱紅的正式大門,還有門洞。據說清末民初時,這種帶柵欄門和停車場的大戶很多,尤其是王府大門外的空場左右的轅門,也有用柵欄門的。圓明園式門是清末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以圓明園式門為代表的洋式院門,也出現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之中。
圓明園式門的產生,源於皇帝在圓明園中建西洋樓,帝王的愛好也引起了王公貴胄的興趣,紛紛在自己的宅園中建洋式門樓。如恭王府花園東側大門的門樓,就是圓明園式門樓中的代表。這種門在西洋式立柱之上的女兒牆表面做中、西式花飾,或為西洋式花草或為中式文物古董,中西合璧,很有時代特色。
東城交道口南東棉花胡同15號即有一座磚雕拱門。高4米多,寬2米多,從金剛牆以上均為磚雕,上刻花卉及走獸,頂部有朝天欄桿,欄板上雕有松竹梅歲寒三友,拱門外兩側雕有多寶閣,閣內雕著暗八仙等圖案。整個拱門的磚雕,布局嚴謹,凹凸得當,做工精細,很是罕見。
另外,老北京宅院還有其他形式門。過去南城一帶的胡同里,有些住宅的臨街後山牆和其一側的院門外,還築一道木板牆,木板牆上再開一個門,叫板子門兒。木板牆和後山牆之間的空隙,設置廁所和放水桶、垃圾筐等礙眼的東西。住在板子門里的住戶,大多是獨門院的富裕人家,有人進出時隨手關門,較好地起到了防禦作用。
有些民居四合院臨街,於是就把臨街一面的房屋改成了鋪面的房屋做買賣,後面的院子或住家作為加工廠。北京人稱這樣的房子為鋪面房。這種鋪面房的門往往就是院門,同時還開有旁門或後門。這也是四合院之門的一種特殊形式。
四合院的如意門臉兒
如意門臉兒 如意門是咱京城四合院住宅採用最普及、最常見的一種宅門形式。如意門屬於屋宇式大門中的一種,北京四合院的屋宇式大門還包括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和蠻子門。舊時,如意門的宅主不像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的宅主那樣具有相當的政治地位和品級,也不像蠻子門的宅主在經濟上有多富裕。如意門多為一般普通百姓所採用,形制不算太高,進而不受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正是基於這一點,宅主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經濟狀況對如意門門臉兒大加裝飾也可素麵朝天。所以說,通過細心觀察和耐心研究這些個門臉兒。我們可以品味出當時宅主們的生活信仰、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一種閑適的玩趣等。
如意門與其他屋宇式大門的最大區別在於,前檐柱間砌牆,在牆正中位置留出門洞,安裝門扇。門洞左右上角各挑出一組「如意」形狀的磚雕,俗稱「象鼻梟」。門楣上方安裝門簪兩個,多刻有「如意」二字,除了這種鋟字類型的門簪,還有素麵和雕花類型。
前面提到,如意門門臉兒既可以被修飾的華美無比,也可以做得簡朴平淡。而考究的如意門,最經典最有看頭的,還要屬門楣上方以及墀頭牆部分的大面積磚雕了。
門楣雕刻大體上有四部分,從下至上依次是掛落、冰盤檐、欄板和望柱。在它們之上進行雕琢除了華麗美觀外,幾乎每個部分的圖案以及所代表的寓意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每一個帶有磚雕的如意門在裝飾上也是不盡相同的,令人百看不厭。
例如,東城區盛芳胡同1號為如意門的宅門形式,其掛落部分是以自然花草類題材為裝飾,雕有梅、松、牡丹、蘭、菊等精美圖案。這種以自然花草類圖案為題材再賦予一定的寓意,是中國古代建築裝飾的慣用手法,也經常被如意門以及其他形式的宅門所廣泛使用。掛落之上為冰盤檐。冰盤檐分若干層,呈細長條狀,磚雕小巧精緻,圖案樣式豐富,一般以花草、錦紋樣式居多。盛芳胡同1號如意門的欄板和望柱,雕以青銅器具、寶鼎、瓶、爐以及博古案等博古圖案,構圖典雅,書卷氣濃厚,給人以高雅脫俗的文化享受。
墀頭牆指的是山牆突出檐柱的部分。這部分的磚雕主要由戧檐、墊花和博縫頭組成。其中,戧檐的雕刻題材最為廣泛。盛芳胡同1號院「延年益壽」的戧檐磚雕,蝙蝠、團壽、盤長和祥雲團抱著「延年益壽」四個字,刻工十分精美。墊花分為兩種,一種是花籃狀墊花,其內常刻有牡丹、太平花等花草圖樣,而另一種是倒三角形墊花。如院門為如意門的東城區北竹桿胡同38號俞平伯故居的倒三角形墊花,鳳凰棲於牡丹叢中,富貴華麗,寓意吉祥。戧檐的外側突出的那部分稱之為博縫頭,常常刻萬事如意、鳳凰展翅以及富貴牡丹等吉祥圖案。
如意門除了門楣上方以及墀頭牆的磚雕別具特色外,還有一些構件,如屋脊上的蠍子尾和盤子、門墩兒、大門上的門鈸和門包葉、門簪以及門聯等,又為如意門增添幾分氣派和嫻雅,體現了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和宅主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北京,常採用鋟陽字雕的方法把門聯刻在如意門和小門樓上,廣亮大門和金柱大門則無門聯,蠻子門也比較少見。這些門聯在形式上主要分為喜慶類、格言類、山水類和行業類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宅主們的信仰、職業、文化涵養以及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字體多為楷書或隸書。東城區西總布胡同49號院的如意門幾乎沒有磚雕修飾,給人一種清純淡雅之感。禮士胡同127號如意式宅門,門聯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怒,柔曰讀史剛曰讀經」,此格言類門聯表現出宅主的那種以文化滋養性情的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品格。
雖然說如意門是一種等制比較低的門型,比不上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給人們所帶來的震懾力和沖擊力,但是如意門以它那雍容大方、朴實又不失情趣的一顆「心」感染著每一位在此居住,甚至是路過它的「有緣人」。「四大名旦」中的程硯秋和荀慧生、近代護國運動首領蔡鍔、現代作家翻譯家梁實秋、史學家教育家陳垣,還有葉聖陶、俞平伯、楊昌濟、李漁、林白水等傑出先輩和名人們都曾經與如意門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國北方的傳統民居,總的特點是以院落(或天井)為核心,依外實內虛的原則和中軸對稱格局規整地布置各種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為典型,是中國漢族傳統民居的優秀代表。
外院橫長,大門開在前左角即東南角,進入大門,迎面在外院東廂房的山牆上築磚影壁一座,與大門組成一個小小的過渡空間。由此西轉進入外院。大門之西正對民居中軸的南房稱"倒座",作客房,外院還有男僕室及廚、廁;由外院通過一座垂花門式的中門進入方闊的內院,即全宅主院。
北面正房稱"堂",大多為三間,遵守著明清朝廷"庶民廬舍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斗拱,飾彩色"的規定。正房開間和進深尺寸都比廂房大,故體量最大。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長輩居住。耳房前有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靜,所以也常用作書房。這種一正房兩耳房的布局稱作"紗帽翅"。正房前,院子兩側各建廂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牆,所以院落寬度適中,空間感覺甚好。
廂房是後輩們的居室。正房、廂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門與這三座房屋的前廊連接起來,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經過露天。廊邊常設坐凳欄桿,可在廊內坐賞院中花樹。 所有房屋都採用青瓦硬山頂。正房之後有時有一長排"後照房",或作居室,或為雜屋。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後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內眷。或更在全宅一側接出另外一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側接出宅園。
開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門稱"青龍門",按後天八卦,北為坎,東南為巽,故宅門的此種布局稱坎宅巽門,按風水觀念認為是吉利的。實際上,宅門不設在中軸線上,使得從宅外進入必先通過一個小小過院,有利於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間變化(只有王府的宅門才放在中軸線上,認為以王侯之尊,即使不作坎宅巽門也可以免除外邪的侵害)。其他地區,不論南北,在一般民居中,坎宅巽門也十分通行。宅門都是一間,按大小和規格又有數種:如廣亮大門等級最高,進深大,門扇安在中柱一線,前後各有一個空間,前部空間兩側設守門人條凳,額枋下有雀替;金柱大門較小,門扇前移,安在金柱(即老檐柱)一線,門前空間也較小;蠻子門更小,門扇更前移,安在外檐柱一線,門前沒有空間。以上三種都用在官宦人家。再小的是如意門,有的面闊只及半間,門扇也在外檐柱,用在雖非官宦而相當殷富的人家。最小的是牆門,沒有進深,門上有小屋頂,或模仿西洋建築砌通天柱。
從外院進入內院的中門,通常是一座稱為垂花門的小門屋,施懸山"勾連搭"頂(即前後兩個雙坡頂相接),造型玲瓏,相當華麗,預示由此進入內宅,豐富了內外二院的景觀。在垂花門後檐柱處常設門扇,稱屏門,作用類同儀門,平時關閉,人由門前左右廊道繞入,遇大事或貴客蒞臨才開啟。以中門間隔內外,不僅保持了內院的安靜,同時也含有宗法禮制的意義。宋代一部生活網路全書式的著作《事林廣記》說:"凡為宮室(此指宅院),必辨內外,……男治外事,女治內事,男子晝無故不處私室,婦人無故不窺中門";"女僕無故不出中門,有故出中門亦必擁蔽其面"。可見,中門來源之早,是區別內外所必需。
北京四合院親切寧靜,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庭院方闊,尺度合宜,院中蒔花置石,一般種植海棠樹,列石榴盆景,以大缸養金魚,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為人們所鍾情。遇婚喪大事可在院內臨時搭建大棚,以待賓客。抄手游廊把庭院分成幾個大小空間,但分而不隔,互相滲透,增加了層次的虛實映襯和光影對比,也使得庭院更符合人的日常生活尺度;家庭成員在這里得到交流,為創造親切的生活情趣起了很大作用。
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為冬季多納陽光。冀南和晉陝豫等地,夏季西曬嚴重,院子變成南北窄長,以減少陽光。西北甘肅、青海,風沙很大,院牆加高,稱為"庄窠"。東北土地遼闊而氣候寒冷,為更多接納陽光,院子常十分寬大,宅牆內空地甚多。各地的四合院,適應家居生活的需要,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中四合院一般都有三進院落,正房多是5間或7間,並配有耳房。正房建築高大,都有廊子。東、西廂房各3間或5間,廂房往南有山牆把庭院分開,自成一個院落,山牆中央開有垂花月亮門。垂花門是內外的分界線。民間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指的就是這道垂花門。前院又叫外院,外院東西各有一、兩間廂房,要比里院的廂房小一些,它多用作廚房或僕人的居室。鄰街是5至7間倒座南房,最東面一間開作大門,接著是門房,再是客廳或書房,最西面的一間是車房。
大四合院建築雄偉,房屋高大,院落重疊,前廊後廈,抄手游廊,垂花門,影壁,隔斷都十分講究,院內有院,院外有園,院園相通,為大型住宅建築,非一般人所能居住。
四合院的建築布局明顯受到古代風水說的影響,大門都不開在中軸線上,而開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所以路北住宅的大門開在住宅的東南角上,路南住宅的大門開在住宅的西北角上。大門內外設有影壁。
人一家長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各得其便。
北京的四合院院子比例大小適中,冬天太陽可照進室內,正房冬暖而夏涼,庭院是戶外活動的場所。正房或正廳無論在尺度上、用料上、裝修的精緻程度上都大於、優於其它房屋。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婦女住內院,來客和男僕住外院;符合中國古代家庭生活中要區分尊卑、長幼、內外的禮法要求。
北京的四合院講格局,講款式,講氣派,重傳統,整個院落布局嚴整、敞亮,使人有雅靜舒適之感,而老北京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台百萬家」,這「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規整,十分講究,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門,有二門,有游廊,有私塾,有客廳,有照壁,有庫房,有廚房,大戶人家連園林、車馬房一應俱全。關上大門,自成一統。站在北京四合院中環顧,中間舒展,廊檻曲折,有露有藏。四合院的神髓就在於一個「合」字,將一個的家庭的所有成員「合」在一起。「庭院深深深幾許」,只有在這古老的院落中,才能感受到這中國式的詩境。
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後廈,後邊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游廊,與垂花門相通。有的花牆子在垂花門兩旁,鑲上兩三個漏窗。
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從過道到後院去,有的有過廳,可以穿行 。
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動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
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牆開門,接起來的走廊。 如此布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 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時的那王府(在金魚胡同)和恭王府(什剎海西街)等幾個,壯觀氣派,還帶花園。
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裡有木隔斷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
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
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在山牆開門)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兒,可以通後院。
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磚地,雨過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牆的正中間有一個月亮門兒,為了不讓外院兒的人一眼就看見里院,就在月亮門兒的後邊,立一個磚砌的或木製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擺幾盆花,擺個大魚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涼。
老北京人說:天棚、魚缸、石榴樹。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
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稍小一些,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
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
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