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櫚木花語
1. 誰知道傳說中的豆類植物有哪些
白花野生兩型豆,為一年生豆科珍惜草本植物,在開展農作物品種資源普查時,在山東省彩蒙山一帶發現的。該植物是野生大豆的變種。但與一般野生大豆具有明顯區別,是具有地上結莢、地下結豆,莖兩型、花兩型、種兩型的特異性狀.在原生地高抗病蟲害、再生能力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及生命力。綜合植物學性狀較其它野生豆表現極為優越珍貴。經查閱《中國植物圖鑒》、《野生大豆資源考察》、《新日本植物圖鑒》等典籍,都是紫花野生大豆.均無白花野生兩型豆的記載,因而是極其寶貴的種質資源和野生植物資源。經過對白花野生兩型豆進行系統調查觀察,總結其形態特徵、生態特性、生育狀況和經濟性狀如下,為進一步研究開發提供依據。我們在開展對珍稀樹種的引種、栽培和推廣應用時,就紅豆樹、軟莢紅豆、降香黃檀、格木、翅莢木等5種豆科珍稀樹種培育出的幼苗進行觀察、記載和繪製成圖。並從種子(果實)到幼苗的整個發展過程,以及種子和苗木的生產技術做了細致的探索性地研究。以期為林業生產實踐提供參考;為研究豆科植物系統發育和親緣關系方面提供理論依據。紅木
紅木在傢具用材中是指豆科紫檀屬、黃檀屬中珍貴樹種的優質深色心材。
l:紫檀木
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s),豆科(Legumiosac)蝶形花業科(Papilionoideae)紫檀屬(Ptcrocarpus)之珍稀樹種。英文名ROSEWOOD,DSANDALWOOD,RED,SANDERS。別名:紫儲、赤檀、紅木、薔薇木、玫瑰木、海紫檀。
分布或多或少主要產地:檀香紫檀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如印度、越南,泰國、緬甸及南洋群島,,我國雲南、兩廣等地亦有少量出產。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狹、白色;心材鮮紅或橘紅色,久露空氣後變紫紅褐色;材色較均勻,常見紫褐色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散孔材,管孔多單獨,內含紅褐色樹膠及白色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帶狀(防管型、離管型),翼狀及環管束狀。木射線極細,單列為主,徑面斑紋不明顯;旋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特殊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緻密、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細膩,氣干密度為1.05—1.26g/cm3。木材含有紫檀素,溶於酒精或醚;木粉或木屑水煮液顯熒光現象。
2:黃花梨木
降香黃檀(Dallrorgia odothera),豆科(Leguminosa)蝶形花亞科(Papilionoideae)黃檀屬(Dalbergia)之珍稀樹種。英文名:SECNTBDROSEWOOD。別名:除香木、香紅木、花櫚、香枝、花梨母。
分布或主出產地:降香黃檀為我國特有之珍稀樹種,分布於海南島低海拔的平原或丘陵地區,現兩廣亦有栽培。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淺黃褐色;心材紅褐色至紫紅褐色,久則變為暗色;材色不均勻,常雜有深褐色條紋。生長輪略明項。散孔材或半環孔材,管孔多單獨,內含紅褐色樹膠及白色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帶狀(傍營型、離管型)、翼狀、環管束狀及輪界狀。木射線極細至細,雙列為主,徑面斑紋略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辛辣香氣,微具辛辣滋味;紋理斜或交錯,結構細而勻,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0.93-0.97g/cm3。
3:酸枝木
黃檀類(Dalbergia spp),豆科(Leguminosae)碟形花亞科(Papilionoideae)黃檀屬(Dalbergia)中具優質深色心材的珍貴樹種. 英文名:ROSEWOODBLACKWOOD等。別名:紫檀、紅木、黑木等。
分布和主要產地:黃檀屬樹種分布於熱帶及業熱帶地區。主要產地為印度、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寮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及臨滄、思茅部分地區的版納黃檀(Dalbergia fusca pierre var ennendra Zoo et liu )是黑黃檀(D.rusca)之變種,俗稱牛角木。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黃白至黃褐色,部分樹種為棕褐色等;心材橙色,淺紅褐色、紅褐色、紫紅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勻,深色條紋明顯,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微孔材或半環孔材,單管孔,少數徑列復管孔或稀管孔團、內含深色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翼狀、囊翼狀、帶狀、環管束狀及輪界狀。木射線極細至細.以雙列為主;徑面斑紋不明顯或略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酸味或酸香味(少數為薔薇香氣),紋理斜或交錯,結構細而勻(少數中等),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0.75~1.28g/cm3,通常沉於水。
商品材主要樹種:寬葉黃檀(Dlatifolia)、黑黃檀(D.fusca)、刀狀黃檀(D.cultrata)、巴西黑黃檀(D.nigra)、交趾黃檀(D.cochinchinensis)、緬甸黃檀(D.oliveri)、東非黑黃檀(D.melanoxvlon)、巴里檀(D.bariensis)、馬達加斯加黃檀(D.greveana)微凹黃檀(D.retusn)等。
4:花梨木
紫檀類(Pterocarpus sPP)、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亞科(Papilionoideae)紫檀屬(pterccarpu)中具優質深色心材的珍貴樹種。英文名PADAUK.NARRA等。別名:新花梨、香紅木等。
分布或主要產地:紫檀屬樹種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主要產地為印度、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寮國、菲律賓、印尼、安哥拉、巴西等國。我國海南、雲南及兩廣地區亦有引種栽培。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黃白色至灰褐色;心材淺黃褐色,橙褐色、紅褐色、紫紅色至紫褐色;材色較均勻,可見深色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或路明顯。散孔材或半環孔材,單管扎,少數徑列復管孔、內含深色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翼狀、聚翼狀、帶狀、環管束狀及輪界狀。木射線軸至甚細,以單列為主;徑面斑紋不明顯或略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輕微或顯著清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均(部分南美、非洲產略粗),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部分中等)。強度高(部分中等),氣干密度為0.6~1.01g/cm3。通常浮於水。木粉或木屑水浸液常顯熒光現象。
商品材主要樹種:緬甸紫檀(P.macrocarpus)、越柬紫檀(P.cambodianus)、烏足紫檀(P.pedarus)、安達曼紫檀(Pdalbergioides)、束狀紫檀(P.marsupium)、印度紫檀(P.indicus)、刺紫檀(P.ectllrlatus)、非洲紫檀(P.soyauxii)等。
雞翅木
雞翅木、又名杞梓木,為一類心材棕黑相間、花紋形似雞翅之羽的珍貴樹種商品材名稱。其主共商品材樹種有鐵刀木(Cassin siamea)。黑崖豆(Millettia penla)等。
1:鐵刀木(Cassia siamea),豆科(Leguminosae)蘇木亞科(Caesalpinoideae)決明屬(Cassia)之珍貴樹種。英文名SIAME,SENNA,CASSIA.別名:黑心樹、埃刀樹等。
分布或主要產地:鐵刀木主要產於亞洲熱帶,如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等國。我國雲南、兩廣等地亦有少量出產。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略寬、黃白色;心材粟褐色至黑褐色,常見黑色條紋。生長轉不明顯。故孔材,管孔大小中等、略少,分布均勻,單管孔,少數復管孔,內含黑色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豐富、束狀、翼狀及傍管寬頻狀呈同心波浪圓狀,其寬與機械組織帶幾乎相等。木射線細至甚細,甚密;表面可見斑紋;弦面波痕未見。木材光澤弱,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直或略交錯,結構略粗.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0.75-0.88g/CM3。
2:黑崖豆(Millettia penia),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亞科(Papilionoideae)崖豆屬(Millettia)之珍貴樹種。英文名:THINWIN別名:見光烏、丁紋木。
分布或主要產地:黑崖豆產於緬甸或泰國西部。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略寬、灰褐色;心材暗紅褐色至紫褐色、具顏色深淺相間的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散孔材,管孔少至甚少,大小中等接近一致,分布不均勻;單管孔,少數復管孔,管孔內含黑色樹膠、沉積物或侵項體。軸向薄壁組織量多明顯,呈翼狀、聚翼狀,並相連成同心帶狀。木射線細至甚細;徑面斑紋可見;弦面局部具波痕。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交錯,結構略細,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0.83-1.00g/cm3。
花櫚木
紅豆樹類(Ormosia spp),豆科(Leguminosae)蝶彩花亞科(Papilionoidea)紅豆屬(Ormosia)中具優質深色心材的珍貴樹種。英文名:ORMOSIA,SAGA,BAHAI等。別名:紅豆木、紅心紅豆、身心紅豆等。
分布或主要產地:紅豆屬材種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為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蘇門答臘、蓋亞那等國。我國南方各地亦有出產。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淺黃色;心材粟褐色、橘紅褐色至紫紅褐色。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散孔材,管孔少至甚少,大小中等;單管孔或徑列復管子,分布均勻,內含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豐富,統狀、聚翼狀、帶狀、環營狀及輪界狀。木射線細至甚細;徑面斑紋可見;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直或斜,結構細而勻(或略粗),耐腐、耐久性強。材質重硬(或中等)強度略高(或中等),氣干密度為0.6-0.8g/CM3。
商品材主要樹種:亨利紅豆(O.hentfyl)、鄂西紅豆(O.hosici)、欖綠紅豆(O.olivacea)、木莢紅豆(o.xyhcarpa)、小葉紅豆(O.Micronhylla)、深紅紅豆(O.coccinea)。蘇門答臘紅豆(o.sumatrana)、。卡拉桂紅豆(O.calavsis)等。
鐵梨木
鐵梨木,又名鐵力木、鐵木(IRONWOOD),為一類水質堅硬、具有韌性的珍貴樹種商品材樹種有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鐵力木(Mesua ferrea)等。
1:格木(Erytllropllleumfofdii),豆科(LegullliflOSS)蘇木亞科(Caesalpinoideae)格木屬(Erythrophieum)之珍貴樹種。英文名:LIM,FORDERYTHROPHLEUM,別名:東京木、鐵力水等。
分布或主要產地:格木主生產於越南及我國兩廣、福建、台灣等地。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淡黃褐色;心材紅褐或暗紅褐色,常具深淺相間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散孔材,管材小至中、數少;單管孔及短徑列復管扎,內含深色樹膠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明顯,翼狀、聚翼狀及輪界狀。木射線細;徑面斑紋可見、弦面局部具波痕。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交錯,結構略粗,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0.80g/cm3。
2:鐵力木(Mesua ferren),山竹子科(藤黃科)(Guttiferae)鐵力木屬(Mesua)之珍貴樹種。英文名:GAUGAU,GANGAW, COMMON MESUA等。別名:鐵栗木、鐵棱木等。
分布或主要產地:鐵力木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如印度、緬甸、斯里蘭卡、印尼、馬來西亞及中南半島。我國雲南等地亦有栽培。
特徵及材性:心邊村區別明顯,邊材淺紅褐色或灰紅褐色;心材紅褐色至淡紫褐色,具深色條紋,日久轉深呈暗紅褐色。生長輪不明顯。散孔材,管孔小至中、略少;單管孔,分布不均勻,斜列或徑列,內含物豐富。軸向薄壁組織呈離管帶狀。具環管管胞。木射線細至中、甚密,徑面斑紋可見;弦面無波痕。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 0.97一1.12g/CM3。
水莢豆木
木莢豆(Xylia xylocarpa)或木莢豆類(Xylia SPP),豆科(Leguminosa)含羞草亞科(或合歡亞科)(Minosoideae)木莢豆屬(Xylia)之優質樹種。英文名:PYINKADO,CAMXE,RUL,BURMESIRONWOOD等。別名:賓卡多、緬甸鐵木等。
分布或主生產地:水莢豆類樹種約有12種,分布於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至亞洲熱帶地區,常見樹種為木莢豆(X.sxylocarpa)、克兒木莢豆(X.kelrrii)兩種。木莢豆(Xyliaxylocarpa)主要產於印度、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海南亦引種栽培。
特徵及材性: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淺紅白色或淺灰白色;心材紅褐色,從深色帶狀條紋。生長輪略明顯。散孔材,管孔大小中等;單管孔及徑列復管孔,內含深色樹膠成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環管束狀(典型)、猶狀、聚翼狀及星散狀或局部輪界狀。木射線縱、略密;徑而斑紋不明顯;弦面波浪未見。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交錯,結構略機、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 0.83- 1.18g/cm3。此木材顯著特徵為管孔內深色膠狀物常溢出表面而產生粘潤汕膩感。
印茄木
印茄(Intsia bijags)或印茄類(llltsia ssp),豆科(Leguminosae)蘇木亞科(Caesalpinoidea)印茄屬(Intsia)之優質樹種。英文名MERBAU,MIRABOW等。別名:波蘿格、太平洋鐵木等。
分布或主要產地:印茄類樹種約有九種,分布於熱帶非洲東部海岸(沿海島嶼)採回亞洲熱帶的沿海岸或低海拔地區,常見樹種為印茄(l.bijnga)、茵氏印茹(I.paiembaniea)兩種。印茄(Intsia bijuga)主要產於印尼蘇門答臘至大洋洲新幾內亞島。
特徵及材性:心邊村區別明顯,邊材淡黃白色至灰白色;心材紅褐色至淡栗褐色,具深色帶狀條紋。生長輪略明顯。散孔材,管孔大小中等,單孔及短徑列復管孔,內含物豐富。軸向如墨組織明顯,呈環管狀、翼狀、少數聚狀和輪界狀、木射線細、甚多;徑面斑紋不明顯,弦面波痕未見。木材有光澤,天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交錯,結構略粗,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氣干密度為0.75-O.94g/cm3。此水材顯著特徵為管孔內硫黃色沉積物極為明顯;通鐵及水易變色。
裝飾木材—一癭本
癭木在植物學上並非是指木材之樹種,而是指樹根部位給癌或樹干結瘤部位的木材,為樹木本質增生的結果。癭瘤紋理奇特,具特殊扭曲的花紋,有時包含多數小的節狀生長物」,極富觀賞性。
癭木品種眾多,按樹種分有花梨癭、楠木癭、樺木癭.榆木癭、樟木癭等;按紋理分有核桃癭、葡萄癭,芝麻癭、山水癭等,廣東又按其形狀大小稱馬眼、貓眼,雀眼、山紋等。其中又以花梨癭(AMBOYNA)最為名貴,形與色酷似熟透的葡萄,是製作深色名貴硬木傢具極為珍貴的裝飾木材。
2. 花開頭組詞
花季
花語
花雨
花色
花開堪折直須折
花期
花旗銀行
花祭
花蜜
3. 什麼花是6月份開花
舉例:常見的有蘋婆、罌粟、勿忘我、桔梗、百合。
蘋婆
蘋婆(學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梧桐科常綠喬木,又稱「鳳眼果」,葉長橢圓形;初夏開花,無花冠,花萼粉紅色,圓錐花序;果實分為四五個分果,外面暗紅色,內面漆黑色。
種子可供食用,種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原產於中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在中國廣東以南常植栽為庭院樹,木材輕韌,可制器具。廣東習俗中蘋婆果實是七姐誕的祭品,若沒有便會用假蘋婆果實代替。由於蘋婆年產量少,加上祭祀習俗熄微,故很少大量種植的果園,只有零星種植。
拓展資料
蘋婆
喬木,樹皮褐黑色,小枝幼時略有星狀毛。葉薄革質,矩圓形或橢圓形,長8-25厘米,寬5-15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渾圓或鈍,兩面均無毛;葉柄長2-3.5厘米,托葉早落。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長達20厘米,有短柔毛;花梗遠比花長;萼初時乳白色,後轉為淡紅色,鍾狀,外面有短柔毛,長約10毫米,5裂,裂片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且向內曲,在頂端互相粘合,與鍾狀萼筒等長;雄花較多,雌雄蕊柄彎曲,無毛,花葯黃色;雌花較少,略大,子房圓球形,有5條溝紋,密被毛,花柱彎曲,柱頭5淺裂。
蓇葖果鮮紅色,厚革質,矩圓狀卵形,長約5厘米,寬約2-3厘米,頂端有喙,每果內有種子1-4個;種子橢圓形或矩圓形,黑褐色,直徑約1.5厘米。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見少數植株開第二次花。
罌粟
代表物種鴉片罌粟是一年生草本,無毛或稀在植株下部或總花梗上被極少的剛毛,高30-60 (-100)厘米,栽培者可達1.5米。主根近圓錐狀,垂直。
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具白粉。葉互生,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7-25厘米,先端漸尖至鈍,基部心形,邊緣為不規則的波狀鋸齒,兩面無毛,具白粉,葉脈明顯,略突起;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抱莖。
花單生;花梗長達25厘米,無毛或稀散生剛毛。花蕾卵圓狀長圓形或寬卵形,長1.5-3.5厘米,寬1-3厘米,無毛;萼片2,寬卵形,綠色,邊緣膜質;花瓣4,近圓形或近扇形,長4-7厘米,寬3-11厘米,邊緣淺波狀或各式分裂,白色、粉紅色、紅色、紫色或雜色;
雄蕊多數,花絲線形,長1-1.5厘米,白色,花葯長圓形,長3-6毫米,淡黃色;子房球形,直徑1-2厘米,綠色,無毛,柱頭(5-)8-12(-18),輻射狀,連合成扁平的盤狀體,盤邊緣深裂,裂片具細圓齒。
蒴果球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7厘米,直徑4-5厘米,無毛,成熟時褐色。種子多數,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窩狀。花果期3-11月。
勿忘我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單一或數條簇生,高20-45厘米,通常具分枝,疏生開展的糙毛,有時被捲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柄,狹倒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達8厘米,寬5-12毫米,先端圓或稍尖,基部漸狹,下延成翅,兩面被糙伏毛,毛基部具小形的基盤;
莖中部以上葉無柄,較短而狹。花序在花期短,花後伸長,長達15厘米,無苞片;花梗較粗,在果期直立,長4-6毫米,與萼等長或稍長,密生短伏毛;花萼長1.5-2.5毫米,果期增大,長4-5毫米,深裂為花萼長度的2/3至3/4,裂片披針形,頂端漸尖,密被伸展或具鉤的毛;
花冠藍色,直徑6-8毫米,筒部長約2.5毫米,裂片5,近圓形,長約3.5毫米,喉部附屬物5,高約0.5毫米;花葯橢圓形,先端具圓形的附屬物。小堅果卵形,長約2毫米,寬1毫米,暗褐色,平滑,有光澤,周圍具狹邊但頂端較明顯,基部無附屬物。
桔梗
莖高20~120厘米,通常無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極少上部分枝。
葉全部輪生,部分輪生至全部互生,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7厘米,寬0.5~3.5厘米,基部寬楔形至圓鈍,急尖,上面無毛而綠色,下面常無毛而有白粉,有時脈上有短毛或瘤突狀毛,邊頂端緣具細鋸齒。
花單朵頂生,或數朵集成假總狀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圓錐花序;花萼鍾狀五裂片,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狹三角形,有時齒狀;花冠大,長1.5~4.0厘米,藍色、紫色或白色。
蒴果球狀,或球狀倒圓錐形,或倒卵狀,長1~2.5厘米,直徑約1厘米。花期7~9月。
百合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鱗莖球形,淡白色,先端常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肉質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合而成。
根分為肉質根和纖維狀根兩類。
肉質根稱為「下盤根」,多達幾十條,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層中,吸收水分能力強,隔年不枯死。纖維狀根稱「上盤根」,「不定根」,發生較遲,在地上莖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時開始發生。
形狀纖細,數目多達180條,分布在土壤表層,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莖的作用,亦有吸收養分的作用。每年與莖干同時枯死。有鱗莖和地上莖之分。
莖直立,圓柱形,常有紫色斑點,無毛,綠色。有的品種(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莖的腋葉間能產生「珠芽」;有的在莖入土部分,莖節上可長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來繁殖。葉片總數可多於100張,互生,無柄,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全緣,葉脈弧形。有些品種的葉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數還會形成小鱗莖,並發育成新個體。
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單生於莖頂。蒴果長卵圓形,具鈍棱。
種子多數,卵形,扁平。6月上旬現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終花,果期7~10月。
4. 有哪些花什麼時間開放
一月開花的植物:
中國水仙——石蒜科——(1-3月),
炮仗花———紫葳科——(1-6月),
白千層———桃金娘科——(1-2月),
二月開花的植物:
木棉————木棉科——(2-3月),
深山含笑——木蘭科——(2-3月),
老鴉瓣———百合科——(2-3月),
梅—————薔薇科——(2-3月),
迎春————木犀科——(2-4月),
三月開花的植物:
白玉蘭/紫玉蘭/二喬玉蘭——木蘭科——(3-4月),
火力楠———木蘭科———(3-4月)(醉香含笑),
苦丁茶———冬青科———(春)(大葉冬青),
泡桐————玄參科———(3-4月)(白花泡桐),
元寶楓———槭樹科———(春),
月桂————樟科————(春),
油桐————大戟科———(春),
蚊母————金縷梅科——(3-4月),
紫荊————豆科紫荊屬(蘇木科)——(3-4月)(滿條紅),
肖黃櫨———大戟科———(春、夏、秋),
金脈爵床——爵床科———(春、夏、秋),
袖珍椰子——棕櫚科———(3-4月),
瑞香————瑞香科———(3-4月),
結香————瑞香科———(3-4月),
郁李————薔薇科———(春),
貼梗海棠——薔薇科木瓜屬(3-4月),
日本海棠——薔薇科木瓜屬(3-5月),
桃—————薔薇科———(3-4月),
紫葉李———薔薇科梅屬(櫻屬)——(3-4月),
杏—————薔薇科梅屬(櫻屬)——(3-4月),
笑靨花———薔薇科———(春)(李葉綉線菊),
火棘————薔薇科———(春),
金鍾花———木犀科———(3-4月),
刻葉紫堇——罌粟科———(3-4月),
百枝蓮———石蒜科———(春),
雪滴花———石蒜科———(3-4月),
喇叭水仙——石蒜科———(3-4月),
鬱金香———百合科———(3-4月),
四月開花的植物:
鵝掌楸———木蘭科———(4-6月)(馬褂木),
厚朴————木蘭科———(4-5月),
含笑————木蘭科———(4-5月),
白蘭花———木蘭科含笑屬——(4-9月),
珙桐————珙桐科珙桐屬——(4-5月)(鴿子樹),
法桐————懸鈴木科——(4-5月)(三球懸鈴木/凈土樹),
紫花泡桐——玄參科———(4-5月),
台灣相思——豆科金合歡屬(含羞草科)——(4-6月),
染料木———豆科——(4-6月),
藍桉————桃金娘科桉屬——(4-5月及10-11月),
枸橘————芸香科(枳),
亮葉忍冬——忍冬科,
石斑木———薔薇科,
麥李————薔薇科,
梨—————薔薇科,
櫻桃————薔薇科,
日本晚櫻——薔薇科,
垂絲海棠——薔薇科———(4-5月),
西府海棠——薔薇科———(4-5月),
蘋果————薔薇科———(4-5月),
黃刺玫———薔薇科———(4-5月),
綉球綉線菊—薔薇科———(4-6月),
棣棠————薔薇科———(4-5月),
雲南黃馨——木犀科,
連翹————木犀科———(4-5月),
金鍾花———木犀科———(4-5月),
小蠟————木犀科———(4-6月),
紅花檵木——金縷梅科——(4-5月),
溲疏————虎耳草科——(4-7月),
茶藨子———茶藨子科——(4-5月),
紫葉小檗——小檗科———(4-5月),
金銀木———忍冬科———(4-5月),
錦帶花———忍冬科———(4-6月),
牡丹————芍葯科———(4-5月),
金絲梅———藤黃科———(4-8月),
懸鉤子———薔薇科———(4-5月),
紫金牛———紫金牛科——(4-5月),
富貴草———黃楊科———(4-5月),
白三葉———豆科————(4-11月)(白車軸草),
紅花酢漿草—酢漿草科——(4-11月),
四季海棠——秋海棠科——(4-12月),
馬蹄金———旋花科———(4-5月),
美女櫻———馬鞭草科——(4-10月),
三色堇———堇菜科———(4-6月),
雛菊————菊科————(4-6月),
蒲公英———菊科————(6-9月),
紫羅蘭———十字花科——(4-5月),
金葉苔草——莎草科———(4-5月),
毛萼紫露草—鴨跖草科——(4-10月),
白穗花———百合科———(4-5月),
鳶尾————鳶尾科———(4-5月),
白及————蘭科————(4-5月)(白芨),
絡石————夾竹桃科——(4-6月),
活血丹———唇形科———(4-5月),
忍冬————忍冬科———(4-6月),
薜荔————桑科————(4-6月)(木蓮),
蔓長春花(花葉)—夾竹桃科(4-7月)(長春蔓),
木香————薔薇科薔薇屬——(4-6月)(木香藤)
木通————木通科,
紫藤————豆科紫藤屬(蝶形花科),
五月開花的植物:
苦楝————楝科,
流蘇樹———木犀科,
雪柳————木犀科———(5-6月),
暴馬丁香——木犀科———(5-6月),
四季桂———木犀科———(5-9月),
茉莉————木犀科———(5-11月),
楸樹————紫葳科,
梓樹————紫葳科———(5-6月),
海桐————海桐科,
光葉木藍——豆科————(4-5月),
刺槐————豆科刺槐屬(蝶形花亞科),
紫穗槐———豆科紫穗槐屬(蝶形花亞科)——(5-6月),
鳳凰木———豆科鳳凰木屬(蘇木科)——(5-8月),
木蓮————木蘭科,
白蘭花———木蘭科———(5-9月),
石榴————石榴科———(5-6月),
香桃木———桃金娘科,
輪葉蒲桃——桃金娘科——(5-6月),
七葉樹———七葉樹科——(5-6月),
金焰綉線菊—薔薇科———(5-10月),
多花旬子——薔薇科———(5-6月),
山楂————薔薇科———(5-6月),
月季————薔薇科———(5-10月),
玫瑰————薔薇科———(5-6月),
檉柳————檉柳科———(5-8月),
芍葯————芍葯科,
蝟實————忍冬科,
木本綉球——忍冬科———(5-6月),
天目瓊花——忍冬科———(5-6月),
海仙花———忍冬科———(5-6月),
莢蒾————忍冬科———(5-6月),
雞蛋花———夾竹桃科——(5-10月),
黃花夾竹桃—夾竹桃科——(5-12月),
假連翹———馬鞭草科馬纓丹屬——(5-10月),
南天竹———小檗科———(5-7月),
夏鵑————杜鵑花科——(5-6月),
紅瑞木———山茱萸科——(5-7月),
四照花———山茱萸科——(5-6月),
龍船花———茜草科———(夏、秋),
水梔子———茜草科———(5-7月)(雀舌梔子),
六月雪———茜草科———(5-6月),
枸杞————茄科————(5-10月),
黃菖蒲———鳶尾科———(5-6月),
金葉景天——景天科———(5-6月),
垂盆草———景天科———(5-6月),
半支蓮———唇形科———(5-10月),
扶芳藤———衛矛科———(5-6月),
常夏石竹——石竹科———(5-11月),
金葉過路黃—報春花科——(5-7月),
富貴草———黃楊科———(5-8月)(轉筋草),
金邊金錢蒲—天南星科——(5-7月),
菖蒲————天南星科——(5-7月),
紫錦草———鴨跖草科——(5-11月),
蜘蛛抱蛋——百合科———(5-6月),
萱草————百合科———(5-8月),
玉竹————百合科———(5-6月),
韭蘭————石蒜科———(5-9月),
山姜————姜科————(5-6月),
飛燕草———毛莨科———(5-6月),
虞美人———罌粟科———(5-6月),
福祿考———花蔥科———(5-6月),
腺萼南蛇藤—衛矛科———(5-6月),
華東葡萄——葡萄科———(5-6月),
蔓錦葵———錦葵科———(5-6月),
王瓜————葫蘆科———(5-8月),
雞血藤———蝶形花科——(5-8月),
金銀花———忍冬科———(5-7月),
絡石————夾竹桃科,
六月開花的植物:
欒樹————無患子科——(6-9月),
木荷————山茶科木荷屬——(夏初),
銀樺————山龍眼科——(夏初),
蒙椴————椴樹科———(6-7月),
女貞————木犀科———(6-7月),
火焰花———蘇木科———(夏)(中國無憂花),
合歡————豆科————(6-7月),
南洋楹———豆科————(春末夏初),
廣玉蘭———木蘭科———(6-7月),
夜合花———木蘭科———(夏、秋),
南五味子——木蘭科———(6-9月),
珊瑚樹———忍冬科(法國冬青),
花櫚木———蝶形花科——(6-7月),
金葉女貞——木犀科———(夏),
金桔————芸香科,
九里香———芸香科———(夏、秋),
蒲桃————桃金娘科——(夏),
夾竹桃———夾竹桃科——(夏),
小花黃蟬——夾竹桃科——(夏、秋),
烏飯草———杜鵑花科南燭屬(南燭),
烏飯樹———杜鵑花科越桔屬(6-7月),
米仔蘭———楝科————(夏、秋),
蜀葵————錦葵科———(6-8月),
木槿————錦葵科———(6-9月),
扶桑————錦葵科———(夏、秋),
黃槿————錦葵科———(夏、秋),
八角金盤——五加科———(夏、秋),
粉花綉線菊—薔薇科———(6-7月),
金露梅———薔薇科———(6-7月),
五色梅———馬鞭草科——(夏)(馬纓丹),
臭牡丹———馬鞭草科——(6-7月),
八仙花———虎耳草科——(6-7月),
絲蘭————龍舌蘭科——(6-7月)
紫薇————千屈菜科——(6-9月),
金絲桃———藤黃科———(6-8月),
千屈菜———千屈菜科——(6-10月),
大花六道木—忍冬科———(6-11月),
地菍————野牡丹科——(6-8月),
香蒲————香蒲科———(6-7月),
佛甲草———景天科,
再力花———竹芋科———(夏、秋),
德國景天——景天科———(6-7月),
彩葉芋———天南星科——(夏),
矮牽牛———茄科————(6-9月),
宿根福祿考—花荵科———(6-8月),
百里香———唇形科———(6-9月),
銀葉菊———菊科————(6-9月),
千葉蓍———菊科————(6-10月),
萬壽菊———菊科————(6-10月),
孔雀草———菊科————(6-10月),
百日草———菊科————(6-10月)(五色梅、秋羅),
花葉燕麥草—禾本科———(6-7月),
藍羊茅———禾本科———(5-6月),
淡竹葉———禾本科———(6-10月),
玉帶草———禾本科———(夏),
杜若————鴨跖草科——(6-7月),
萬年青———百合科———(6-8月),
玉簪————百合科———(6-7月),
萬年青———百合科———(6-7月),
沿階草———百合科———(6-7月)(麥冬、書帶草),
射干————鳶尾科———(6-8月),
馬兜鈴———馬兜鈴科——(6-7月),
香雪球———十字花科——(6-10月),
何首烏———蓼科————(6-9月),
醉魚草———馬錢科———(6-8月),
鐵線蓮———毛莨科———(夏),
香花崖豆藤—豆科————(6-7月),
烏蘞莓———葡萄科———(6-7月),
爬山虎———葡萄科———(6-7月),
雞矢藤———茜草科———(6-7月),
月見草———柳葉菜科——(6-9月),
蔦蘿————旋花科———(夏、秋),
唐菖蒲———鳶尾科———(夏、秋),
美人蕉———美人蕉科——(夏、秋),
睡蓮————睡蓮科———(6-8月),
荷花————睡蓮科———(6-9月),
七月開花的植物:
杜英————杜英科,
蘇鐵————蘇鐵科———(7-8月),
紫穗槐———豆科/蝶形花亞科(7-8月),
國槐————豆科槐屬——(7-8月),
矮紫薇———千屈菜科——(7-9月),
海州常山——馬鞭草科——(7-8月),
糯米條———忍冬科———(7-9月),
十大功勞——小檗科———(7-10月),
水蠟————木犀科,
小葉女貞——木犀科———(7-8月),
木香————菊科————(7-8月),
宿根天人菊—菊科————(7-8月),
大吳風草——菊科————(7-11月),
求米草———禾本科———(7-11月),
闊葉山麥冬—百合科———(7-8月),
火星花———鳶尾科,
水鬼蕉———石蒜科———(7-8月),
石蒜————石蒜科———(7-9月),
夜來香———石蒜科———(7-11月)(晚香玉),
單葉蔓荊——馬鞭草科——(7-11月),
絞股藍———葫蘆科———(7-9月),
凌霄————紫葳科———(7-9月),
雞冠花———莧科————(7-10月),
一串紅———唇形科———(7-10月),
鳳眼蓮———雨久花科——(7-9月),
八月開花的植物:
蔥蘭————石蒜科———(8-11月),
姜花————姜科————(8-11月),
葡萄————葡萄科———(8-9月),
中華常春藤—五加科———(8-9月),
九月開花的植物:
桂花————木犀科,
虎刺梅———大戟科———(秋、冬)(鐵海棠),
木芙蓉———錦葵科———(9-10月),
鐵刀木———蘇木科———(9-12月),
海南紅豆——蝶形花科——(秋),
灑金珊瑚——山茱萸科——(秋),
野菊————菊科————(9-11月),
血草————禾本科———(夏末),
菅芒花———禾本科———(秋)(五節芒),
吉祥草———百合科———(9-11月),
鳳尾蘭———百合科———(9-11月),
鵝掌柴———五加科———(秋、冬),
常春藤———五加科———(9-12月),
十月開花的植物:
羊蹄甲———蘇木科,
胡頹子———胡頹子科——(10-11月),
八角金盤——五加科———(10-11月),
亞菊————菊科————(10-11月),
油茶————山茶科———(10-12月),
十一月開花的植物:
茶梅————山茶科———(11-次年4月),
十二月開花的植物:
山茶————山茶科———(冬-次年春),
滇山茶———山茶科———(12-次年4月),
珊瑚朴———榆科————(冬-早春),
鵝掌柴———五加科———(冬),
葉子花———紫茉莉科——(冬-春)(九重葛、三角花),
蠟梅————蠟梅科———(12-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