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插花
① 插花藝術的素花材有哪些
凡插花所用的植物材料統稱花材。花材的種類很多,插花多以其形態進行分類,可分為線狀花材、團塊狀花材和散狀花材等。
1.線狀花材
是構成花型輪廓和基本構架的主要花材。各種木本植物的枝條、根、莖、長形葉、芽,以及蔓性植物和具有長條狀枝葉、花序的草花(如唐菖蒲、金魚草等)都是線狀花材。
線形有曲直、粗細及剛柔之分。不同的線形其表現力各異。直線端莊、剛毅,生命力旺盛;曲線優雅、抒情,瀟灑飄逸,富有動感;粗線條雄壯,表現陽剛之美;細線條秀麗溫柔,表現清幽典雅之姿。花材的各種表現力,需要插花者用心去觀察,才能捕捉到其蘊藏的獨特風格與神韻。
2.團塊狀花材
也是插花常用的花材。一般花朵多呈圓團狀,如茶花、月季、牡丹、菊花、康乃馨等,還有些是由許多小花組成的一團如綉球花、天竺葵等。這類花材花容美麗,色彩鮮艷,可單獨插,也可與線性花材配合作焦點花。西式插花多以草花為主。有些葉片多呈平展狀態,如龜背竹、綠蔓、野芋葉、鵝掌柴等,也是很好的造型材料。
3.散狀花材
花形細小,一莖多花,給人以嬌小玲瓏或夢幻的感覺。宜插在大花之間填空,增加層次感。如滿天星(絲石竹)、勿忘我、情人草、小菊、文竹、天冬、波斯頓蕨、腎蕨等。這些小花細葉插置得當,可令作品大為增色。
4.特殊形狀花材
花形奇特,形體較大,1-2朵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適宜插在作品顯眼之處作焦點花。如火鶴花、卡特蘭、鶴望蘭等。
除新鮮花材外,有時也用一些乾燥花材,如枯藤枝幹或非植物材料等。但正式比賽場合,都要以鮮材為主。花材的狀態和鮮度也是評分的一個重要指標。至於人造花,則只能作為一般擺飾,正式場合不能使用。
② 請幫忙找下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詞各三首!並且要有詩的意思和表達的感情!
春: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夏:
初夏:
《客中初夏》(司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盛夏:
《夏日山中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曉出凈慈寺》(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夏末:
《夏夜宿直》(白居易)人少庭宇曠,夜涼風露清。 槐花滿院氣,松子落階聲。 寂寞挑燈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無趣,不是厭承明。
《夏日雜詩》(陳文述)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冬:
《梅花》(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問劉十九》(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別董大》(高適)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③ 衛夫人她是誰呀
衛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東晉女書法家。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師承鍾繇,尤善隸書。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及書論《筆陣圖》,大概均為好事者為之。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侄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雲:「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衛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東晉女書法家。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師承鍾繇,尤善隸書。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及書論《筆陣圖》,大概均為好事者為之。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侄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雲:「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④ 插花固定花材的用具有哪些
凡插花所用的植物材料統稱花材。花材的種類很多,插花多以其形態進行分類,可分為線狀花材、團塊狀花材和散狀花材等。
1.線狀花材
是構成花型輪廓和基本構架的主要花材。各種木本植物的枝條、根、莖、長形葉、芽,以及蔓性植物和具有長條狀枝葉、花序的草花(如唐菖蒲、金魚草等)都是線狀花材。
線形有曲直、粗細及剛柔之分。不同的線形其表現力各異。直線端莊、剛毅,生命力旺盛;曲線優雅、抒情,瀟灑飄逸,富有動感;粗線條雄壯,表現陽剛之美;細線條秀麗溫柔,表現清幽典雅之姿。花材的各種表現力,需要插花者用心去觀察,才能捕捉到其蘊藏的獨特風格與神韻。
2.團塊狀花材
也是插花常用的花材。一般花朵多呈圓團狀,如茶花、月季、牡丹、菊花、康乃馨等,還有些是由許多小花組成的一團如綉球花、天竺葵等。這類花材花容美麗,色彩鮮艷,可單獨插,也可與線性花材配合作焦點花。西式插花多以草花為主。有些葉片多呈平展狀態,如龜背竹、綠蔓、野芋葉、鵝掌柴等,也是很好的造型材料。
3.散狀花材
花形細小,一莖多花,給人以嬌小玲瓏或夢幻的感覺。宜插在大花之間填空,增加層次感。如滿天星(絲石竹)、勿忘我、情人草、小菊、文竹、天冬、波斯頓蕨、腎蕨等。這些小花細葉插置得當,可令作品大為增色。
4.特殊形狀花材
花形奇特,形體較大,1-2朵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適宜插在作品顯眼之處作焦點花。如火鶴花、卡特蘭、鶴望蘭等。
除新鮮花材外,有時也用一些乾燥花材,如枯藤枝幹或非植物材料等。但正式比賽場合,都要以鮮材為主。花材的狀態和鮮度也是評分的一個重要指標。至於人造花,則只能作為一般擺飾,正式場合不能使用。
⑤ 東晉時期著有《毛陣圖》德女書法家是誰
衛夫人,東晉著名女書法家(27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名鑠,字茂漪。族祖衛瓘,官至西晉司空,錄尚書事,與索靖俱善草書,人稱「一台二妙」。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師承鍾繇,尤善楷書。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及書論《筆陣圖》,大概均為好事者為之。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侄女、衛桓的堂妹),有名當代。從父衛恆,官終黃門郎,亦善書法,著有《四體書勢》。《法書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雲:「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她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線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宋陳思《書小史》引唐人書評,說她的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應該不是過譽之詞。
⑥ 瓜絹螟如何防治
該病是由灰飛虱傳播的一種病毒病,水稻播種後,灰飛虱在病麥上吸毒後再傳到水稻秧苗上。發病輕重或流行與否主要取決於灰飛虱發生數量、帶毒率、感病品種種植面積和氣候條件等因素。毒源的多少,主要看越冬作物(大、小麥)條紋葉枯病發生的輕重。若冬春季灰飛虱成活率高、繁殖數量大,則傳毒的概率就高。粳稻較秈稻易感病,秧苗期和本田分櫱期較易感病。因此,應採取以防治灰飛虱為主的綜防措施。
(1)推廣優質抗病品種,提倡連片種植,減少插花田。
(2)適當推遲水稻播栽期:通過推遲播栽期,避開灰飛虱遷移高峰期,可減輕秧田的葯劑防治壓力,如江蘇沿江、蘇南等有條件的地區通過推遲播栽期(常規水育秧於5月20日前後播種),避開灰飛虱成蟲遷入高峰,可顯著減輕病害發生程度。
(3)推廣肥床旱育秧技術:因灰飛虱具趨水趨嫩綠性,秧苗旱育,植株健壯,灰飛虱遷入量明顯比水育秧田少,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水稻健株分櫱,提高秧苗抗病能力。同時,鏟除田邊雜草,減少毒源。
(4)堅持防治秧田期、保護本田期,防治早稻田、保護晚稻田的原則:重點做好葯劑浸種工作,使用吡蟲啉等有效葯劑浸種,壓低秧田灰飛虱蟲量,減輕發病率。同時應掌握在5月底灰飛虱遷入秧田高峰期、6月上旬二代孵化高峰期,每667米225%吡蚜酮懸浮劑20克防治。另外對秧田周圍50米范圍內的田塊一並噴葯防治,減少蟲口基數。
⑦ 什麼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國藝術插花的意境
插花藝術從其特點和藝術形式上通常分為東方插花藝術和西方插花藝術兩種。西方插花側重於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裝飾效果好的圖案式,突出人為的理性的整齊的造型。
東方插花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其風格主要以體現花材的自然美、線條美和意境美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創作是中國插花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於中國古老的文化藝術,體現了中國哲學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國詩、畫的文化內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國插花藝術對世界插花藝術的貢獻,也是中國插花設計創作中的難點。意境的深淺又是衡量中國插花藝術水平的最重要的標准。
一、意境的詮釋
中國藝術插花的重點就是意境的創作,按照現代《辭海》的解釋,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因此,可以將藝術插花中的意境理解為:插花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與按照主題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構成藝術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為,而作品的效果卻千差萬別。在我們所能欣賞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讓人看了印象深刻,流連忘返;而有的作品卻不能給人留下印象。有的作品自然朴實,簡單、素雅,卻能讓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雖然五彩繽紛,卻引不起人們的興趣,也即意境的差別所為。
一件優秀的插花作品,必須有創新的造型。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藝術家鍾玉冰所說的插一盆好看的花並不難,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將一些沒有艷麗色彩或特殊形態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則須花更多心思。
做到這一點還只能算插花造型的優秀設計,更深層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題引導下讓人產生與作者思想感情共鳴的東西,甚至受到啟迪,產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兩者有機地結合才能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
正如《瓶史》中論及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劃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對藝術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詮釋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愛之越深。因此,研究中國藝術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須了解其誕生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插花較早的國家之一,六朝時的史書已有關於佛前供花的記載,也是中國最早的插花記錄,在隨後的歷史長河中,插花隨著時代的變遷形成了不同的類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間插花,之後的宮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義,結合清雅優美的線條造型,確立了它在中國插花藝術中的主導地位,並成為東方插花藝術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單把花材看成是表現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讓花成為表達情感意趣的傳遞者。插花作品也不僅是一件裝飾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觸時突然的領悟。
中國歷史上許多的詩人、畫家都涉獵過插花領域,如南齊的畫家謝赫、唐代詩人李白,宋代詩人楊萬里、陸游,明代造園家計成等都留下有關的詩句、繪畫及理論著作。
對東方插花形成作出傑出貢獻的、有名的插花專著《瓶花三說》《瓶花譜》《瓶史》則分別由明代的戲曲家高濂、畫家張謙德和文學家袁宏道完成,書中對花的含義、花的養護、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詳細的說明,並由此奠定了中國插花早期較系統的理論基礎。
或許正是因為他們的介入,中國插花一開始即按詩、書、畫的創作原則行事,並刻意追求詩情畫意般的藝術境界。
三、意境的創作
意境,是藝術家審美的再現,是與生活形象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達無限而深遠的內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插花創作被稱之為藝術創作,就是因為作品內涵之深遠,意境之深邃。
中國的藝術插花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並高於自然,善於利用自然花材的美來娛人、感人。不僅重視花材的形態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耐人尋味和遐想。
中國文學中直接與花有關的內容很豐富,古人常賦予花一定的精神含義。如用菊花臨秋獨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徵著毫無畏懼的品格;蘭花高潔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徵名士的高風亮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純潔無邪;松柏挺拔堅強,代表一種堅貞不屈、頑強向上的精神;報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滿園,春光明媚;君子蘭代表君子之交,友誼萬古長青等等。
如將梅、竹、菊、蘭組合用到插花中藉以表達內心不畏嚴寒、高風亮節、潔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現代人賦予花的一定的語言,通過合理組合或諧音表達意境,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中國民俗常喜歡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萬事如意;水仙為水中仙子,神聖高潔;桃花預示好運將至,有大展宏圖之意;大麗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義;萬壽菊象徵健康長壽;常春藤寓意白頭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種;萬年青比擬青春常駐;富貴竹為大富大、貴好運不斷等等。
藝術的境界在於美,所以中國藝術插花創作時,在確定了創作方向後,插出美的造型才能體現出美,表達出完美的意境。
創作者在確定了創作方向後基本上應對將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雛形在頭腦中有個初步的形象,此時可再經過細致的形象思維,運用繪畫原理在大腦中構圖,調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最後定形整個作品的細部,然後可將具體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畫到紙上,也可直接插做。
藝術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藝術修養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創作的內容方向,不需要過多考慮環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現什麼,能夠表現什麼,能夠表現得多深,從而決定所能創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淺。
所以對於有一定插花技藝的創作者而言,創作方向的准確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終決定作者是否能創作出意境奇、高、遠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據中國藝術插花意境的內涵,創作方向的確定可以主要從文學所包含的內容里、現實中的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里及構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慮,通過對它們的運用或從中得到的啟發激發創作的靈感。
(7)枯藤插花擴展閱讀
藝術造詣
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