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生的花卉
1. 沙漠里除了仙人掌,還有幾種能在沙漠中生長的植物呢
肉蓯蓉 大犀角 蘆薈 秘魯天倫柱 百歲蘭 蒙古沙冬青
管花蓯蓉 綠之鈴 金琥 紅皮沙拐棗 生石花 中間錦雞兒
鹽生蓯蓉 仙人掌 白刺 泡果沙拐棗 巨人柱 泡果沙拐棗
脹果甘草 光棍樹 花棒 新疆沙冬青 河西菊 紅皮沙拐棗
短穗柳 紫桿柳 沙棘 斑錦變異 長穗柳 沙蔥
河西菊 佛肚樹 白麻 沙漠玫瑰 羅布麻 胡楊
梭梭 裸果木 斑紋犀角
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 (Forsk) Balfer Roem et Sehult)
夾竹桃科,小喬木。葉長匙形,集生枝頂。花玫瑰紅色,大而美麗,觀賞花卉。
斑紋犀角(Stapelia variegata Linn.)
蘿摩科。莖多汁肉質,棒狀,具四棱;葉退化成短棘刺;花具褐色斑紋。觀賞植物。
大犀角(Stapelia gigantea N. E. Br.)
蘿摩科。莖長,棍狀,具明顯四枝;葉退化;花大型,五裂,內面具褐色細條紋。花形奇特,極具觀賞價值。
綠之鈴(Senecio rowleyanus Jacobson)
菊科,草本植物。莖長,垂懸,或平卧地面;葉肉質,紡錘狀,圓球狀,可貯存水分;花生枝頂。沙生耐乾旱植物,常盆植作觀賞植物。
仙人掌(Opuntia cochinellifera (Linn.) Mill.)
仙人掌科植物:
為了適應乾旱沙漠生活條件,植物體呈多汁肉質,以貯藏水份;葉形成針狀,以防水份大量蒸發。這些植物稱為仙人掌植物。仙人掌植物原產美洲或非洲,國內大量引種,少數逸為野生。作為觀賞植物仙人掌品種繁多,許多珍貴品種已成為人們桌上崇物。
光棍樹( Euphorbia tirucalli)
大戟科多漿植物。原產非洲的熱帶乾旱地區。為了減少水分蒸發,葉子逐漸退化,甚至消失;樹枝變成綠色,代替葉子進行光和作用。因其樹形奇特,無刺無葉,被人們稱作"光棍樹"。它莖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製取石油。
佛肚樹 (Jatropha podagrica )
大戟科多漿植物。 原產中美洲西印度群島陽光充足的熱帶地區。 肉質灌木,莖干基部膨大呈卵圓狀棒形,猶如佛肚。6-8片盾形葉簇生枝頂,花鮮紅色,具長柄。
百歲蘭(Welwitschia nesii)
百歲蘭科古老的裸子植物。原產西南非洲沙漠。成年的植株終生只有一對長達2-3米的大型帶狀葉片, 是葉片壽命最長的植物。據記載最老的百歲蘭壽命達2000多年,所以人們又稱其為"千歲蘭"。
蘆薈(Aloe spp.)
百合科蘆薈屬植物,原產非洲,約有200種,大多可供觀賞或葯用。蘆薈具有驚人的修復受損組織的能力,使傷處自然痊癒;蘆薈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促進人體皮膚組織生長;蘆薈的汁液具有滅菌、消炎的作用,正是這些葯用功效和美容價值使蘆薈近年來備受人們關注,被廣泛地應用於保健、美容、護膚、防癌等製品。
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
仙人掌科植物,原產墨西哥中部乾燥、炎熱的熱帶沙漠地區。莖圓球形, 單生或叢生,高1.3米,直徑80厘米或更大。球頂密被金黃色錦毛。刺金黃色。鍾形黃色的花著生於球頂部綿毛叢中。
秘魯天倫柱也是仙人掌科植物。原產南美洲東南部海邊的干濕季氣候地區,它的花是白色的。
生石花 番杏科生石花屬(Lithops)
所有種類的泛稱。屬名來自拉丁詞lith(石頭)和opsis(外觀),指這類植物有高度發展的"擬態" ,外形酷似石頭。原產南非及西南非洲多石卵的乾旱地區 。為防止食草動物的啃食,進化成石頭模樣。無花時遠觀猶如一堆"碎石",開花時節,花色艷麗,猶如一床巨大的花毯。極為奇特。
巨人柱(Carnegia gigantea)
仙人掌科植物。原產美國亞利桑那州等地。本種以挺拔高大著稱,其垂直的主幹高達15米。重達數噸,能活200年。莖干具有極強的儲水能力。一場大雨過後,一株巨大的巨人柱的根系能吸收大約一噸水。
斑錦變異,有些仙人掌類植物體內"侵入"非綠色的顏色,這種現象稱為"斑錦變異"。它使千姿百態的仙人掌更加奇異多彩。這里便是用最常見的斑錦變異品種:緋牡丹、胭脂牡丹,黃菠蘿組成的彩色瀑布。 河西菊多年生草木,菊科單屬種,生於沙地,僅產於甘肅、新疆等省區,為我國特有種,具觀賞價值,可用於固沙.
紅皮沙拐棗
優良固沙及觀賞灌木,產於新疆,哈薩克也有分布.
泡果沙拐棗
優良固沙及觀賞灌木,生於礫石荒漠、沙地及固定沙丘,產於新疆、內蒙古等地區、蒙古和中亞有分布。
羅布麻
多年生草本,生荒漠河流 兩岸,產於中國西北各省區,中亞 也有分布,為優良觀賞、飼用、葯用和纖維植物.
沙棘
沙棘是我國葯用植物寶庫中一種珍貴的植物。沙棘油是從沙棘果中提取的珍貴植物油。
長穗柳(Tamarix elongata) 沙蔥(Allium mongolicum)
紫桿柳(Tamarix androssowii) 短穗柳 (Tamarix laxa)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 管花肉蓯蓉(Cistanche tubulosa)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白麻(Poacynum pictum)
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中間錦雞兒(Caragana intermedia)
泡果沙拐棗(Calligonum junceum) 河西菊(Hexinia polydichotoma)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wwalskii) 紅皮沙拐棗(Calligonum rubicunm)
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 胡楊(Populus euphratica)
重點植物介紹:
光棍樹、佛肚樹、百歲蘭、蘆薈、金琥、秘魯天倫柱、生石花、巨人柱、斑錦變異。
2. 沙漠最常見什麼植物
沙漠植物屬於深根性植物,通常根系比較發達.而且葉退化為針狀.最重要的就是其耐旱性非同一般植物。
主要品類
肉蓯蓉、大犀角、蘆薈、秘魯天倫柱、蒙古沙冬青、管花蓯蓉、綠之鈴、金琥、紅皮沙拐棗、生石花、中間錦雞兒、鹽生蓯蓉、仙人掌、白刺、泡果沙拐棗、巨人柱、脹果甘草、光棍樹、花棒、新疆沙冬青、河西菊、短穗柳、紫桿柳、沙棘、斑錦變異、長穗柳、沙蔥、白麻、沙漠玫瑰、羅布麻、胡楊、梭梭、裸果木、斑紋犀角、駱駝刺怪柳、霸旗佛肚樹、海星花、棒槌樹、鹽生草、紅柳,芨芨草,沙蘆、沙棗、復活草。
沙漠植物特性
原產乾旱或半乾旱地區的,常具有在乾旱季節休眠的特性,雨季來臨時,它們迅速吸收水分重新生長,並開放出艷麗的花朵。
它們的葉子變異成細長的刺或白毛,可以減弱強烈陽光對植株的危害,減少水分蒸發,同時還可以使濕氣不斷積聚凝成水珠,滴到地面被分布得很淺的根系所 吸收;莖稈變得粗大肥厚,具有棱肋,使它們的身 體伸縮自如,體內水分多時能迅速膨大,乾旱缺水 時能夠向內收縮,既保護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熱降 溫的作用。
氣孔晚上開放,白天關閉,減少水分散 失。莖稈大多變成綠色,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 製造食物。通常根系發達,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 正是這些形態結構與生理上的特性,使仙人掌類植 物具有驚人的抗旱能力。
沙漠植物種類
廣義的多漿植物(又稱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及景天科,大戟科,蘿藦科,百合科等50多個科的部分植物,它們多數原產於熱帶、亞熱帶乾旱地區。植物的莖、葉肥厚而多漿,具有發達的貯水組織。全世界共有多漿植物1萬余種。
大戟科的多肉植物有幾百種,都含有毒的白色乳汁,能提取有效的葯用成分,還是提取碳氫化合物的能源材料。主要分布於南非和納米比亞的乾熱礫石荒原中的番杏科,全科都是多肉植物,有將近2000種之多。葉片肉質化程度高是其共同特徵,生石花、露子花等均屬番杏科。
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分布范圍廣泛,蓮花掌、伽藍菜、瓦松、景天、青鎖龍等不僅色彩豐富,而且姿態優美,是重要的觀賞植物。龍舌蘭科中有8-10屬植物都是多肉植物。其中,原產美洲的龍舌蘭屬和原產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的絲蘭屬植物是重要的纖維,極耐腐蝕植物;還有一些種類是釀酒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3. 村上隆七彩太陽花意義是什麼
太陽花象徵著沉默的愛,愛慕,忠誠,也代表著樂觀勇敢,自強不息,欣欣向榮。
太陽花,常作一年生栽培。喜歡溫暖、陽光充足而乾燥的環境,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
品種較多,通常有妃紅、稼紅、大紅、深紅、紫紅、白色、雪青、淡黃、深黃等顏色。它原產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等地,中國各地已廣泛栽培。樓房居室養性,利用其耐早耐燥、鹽生的特點。向陽而開,如錦似綉,中午最盛,一朵朵使勁地張開,盡情地享受太陽給予的溫暖,為居室增添無限情趣,別具一格。
養護技巧
一、光照
太陽花是強陽性花卉,喜陽,在家養護時,一定要給其充足的光照,哪怕是夏天的暴曬都無需遮擋,缺光的話,就會影響太陽花的花量和花朵大小。
二、溫度
最適合太陽花的生長溫度在26-29℃,不怕高溫怕低溫,溫度越低太陽花的生長速度越慢,溫度低於15℃時,太陽花就會停止生長。
三、澆水
太陽花喜歡生長在偏乾的土壤中,不怕旱就怕澇,澆水過多的話,會使太陽花的根系腐爛。所以在植株的生長期,一定要嚴格按照「見干見濕」的澆水原則給水。
四、施肥
太陽花對肥水的需求不高,只需在植株生長期,追施一次復合肥,促進太陽花生長,在植株開花前,追施一次磷鉀肥,促進太陽花開花即可。
4. 鹽生植物是什麼
關於鹽生植物的概念,目前有著不同的定義,Greenway等,1980年根據耐受含鹽量大小,將鹽生植物定義為能在含鹽量超過0.33Mpa(相當單價鹽70mmol/L)的土壤中正常生長並完成生活史的植物。與鹽生植物相對應的是非鹽生植物(non-halophytes)或甜土植物(glycophytes),它們在這種生境中不能正常生長也不能完成生活史[6]。根據植物對鹽度的生理適應,可以將鹽生植物分為三個生理類型:一是稀鹽鹽生植物,稀鹽鹽生植物藜科最多;二是泌鹽鹽生植物;三是拒鹽鹽生植物,主要是禾本科。根據它們的生態學特點也可將鹽生植物分成三類:即旱生鹽生植物;中生鹽生植物;水生鹽生植物[7]。Breckle(1990)鹽生植物分類(三種生理類型)1.真鹽生植物(enhalophyte)其中包括:葉肉質化真鹽生植物(leaf
succulent
enhalophyte)和莖肉質化真鹽生植物(stem
succulent
enhalophyte);2.泌鹽鹽生植物(recretohlophyte),其中包括鹽腺泌鹽的鹽生植物和利用囊泡泌鹽的鹽生植物;3.假鹽生植物(pseudohalophyte)。
5. 仙人球是耐鹽植物嗎
仙人球並不是耐鹽植物,不過仙人球耐旱是事實。
仙人球,俗稱草球,為仙人科多年生肉質多漿草本植物。莖呈球形或橢圓形,綠色,花著生於縱棱刺叢中,仙人球開花一般在清晨或傍晚,持續時間幾小時到一天。仙人球是一種莖、葉、花均有較高觀賞價值,它是水培花卉的藝術精品。一般生長在乾燥、少雨的沙漠地帶。仙人球是天然的空氣清新器,也可以吸收紫外線,還具有吸附塵土,凈化空氣的作用。且仙人球是白天釋放二氧化碳,夜晚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助於人們睡眠。
6. 鹽生植物適應鹽生環境的方式有哪些啊
1.耐鹽植物——吸收鹽分,但能將鹽分貯存在液泡內而不損傷原生質,還能借體內鹽分產生的高滲透壓從土壤中吸水。
2.泌鹽植物——吸收鹽分,但能通過導管將鹽分隨水分一起送到葉片上的鹽腺,分泌到體外。
3.拒鹽植物——不吸收鹽分。根毛細胞膜對鹽分透過性很差,而根部又積聚大量的可溶性糖分產生高滲透壓,在高滲透壓的作用下形成超濾,將鹽分排除在外,只吸收水分。
4.稀鹽植物——吸收鹽分,但能通過快速生長來大量吸收水分,使鹽分得到稀釋而不致為害。
上圖,這可是我自己畫的。
7. 家庭花卉按花卉的自然分布有哪些分類
1.熱帶花卉指自然生長在赤道兩側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的觀賞花卉資源,也包含一些亞熱帶(介於南回歸線23.5度~40度之間的地帶)花卉,如萬壽菊、非洲菊、唐菖蒲、鳳梨、山茶、映山紅、鳳仙花、蘇鐵、美人蕉等。
2.溫帶花卉生長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極圈至回歸線之間的觀賞花卉,如三色堇、雛菊、紫羅蘭、牡丹、菊花、一串紅等。
3.寒帶花卉寒帶氣溫較低,晝夜長短變化最大,無明顯的四季變化。生長在寒帶地區(南北緯66.5的緯線圈內)的花卉稱為寒帶花卉,如金緣綠絨蒿、總狀綠絨蒿、雪蓮、山丹百合、點地梅、龍膽等。
4.高山花卉通常是指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花卉。高山中常生長有許多珍奇花卉,因它們大多分布在人跡罕至的高寒山區而鮮為人知,著名的杜鵑、報春和龍膽中的大部分種類就是高山花卉的典型代表。
5.水生花卉水生花卉泛指生長於水中或沼澤地的觀賞花卉,與其他花卉有著明顯不同的習性,即對水分的要求和依賴遠遠大於其他各類,因此也構成了其獨特的習性。水生花卉種類繁多,中國有150多個品種,是園林、庭院水景園林觀賞花卉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品種有阿芬椒草、阿根廷蜈蚣草、埃及莎草、矮皇冠草、巴戈草、白花睡蓮、百葉草、寶塔草、荸薺、波浪草、茶葉草、菖蒲、長艾克草、蒓菜、慈姑、粗梗水蕨、大噴泉、大水蘭等。
6.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強,適合在岩石緣、假山、水景盆中栽培的花卉。主要特點是植株低矮,生長緩慢,生長周期長,耐瘠薄和干早。其中以宿根和球根類花卉為主,能夠長期保持低矮和優美的葉叢。如銀蓮花、秋牡丹、接斗菜、風鈴草、石竹、金絲桃、各種鳶尾、亞麻、月見草、福祿考、白頭翁、虎耳草、景天、費菜等。
7.沙漠花卉在沙漠環境條件下能生存的花卉植物,主要特點為抗旱,一般的沙漠花卉葉子都比較小,以減少蒸騰作用帶來的水分流失。主要代表為仙人球、蘆薈、肉蓯蓉、百歲蘭、金琥、生石花、仙人掌、白刺、巨人柱、沙棘、長穗柳、沙蔥、白麻、沙漠玫瑰、羅布麻、海星花、棒槌樹、鹽生草、紅柳等。
8. 鹽生植物有哪些特點
那些生長在鹽鹼土中的植物叫做鹽生植物。它們對鹽鹼的抵抗能力是多種多樣的。
有些鹽生植物如鹽角草、鹼蓬等,它們具有肉質的莖和葉,裡面含有大量鹽分;但鹽分能夠和細胞內物質結合起來,不發生危害作用;同時,它們又具有很低的水勢,能夠從土壤溶液中吸取水分。這些植物稱為「真鹽生植物」。
有些鹽生植物如匙葉草、檉柳等,它們的莖和葉上具有能排出鹽分的腺體——泌腺,能夠把從鹽鹼土中吸收的過多的鹽分,通過泌腺排出體外,經過風吹雨打,使鹽分流失掉。這些植物稱為「泌鹽植物」。
還有些鹽生植物如艾蒿、胡頹子、田菁等,它們的根系對鹽分的滲透性比較小,體內並不積累大量鹽分,但是,因為含有比較多的可溶性有機酸和糖類物質,使細胞的水勢降低,增強了從鹽鹼土中吸收水分的能力。這些植物稱為「淡鹽生植物」。
鹽生植物還具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它們的代謝水平比較低,生命活動不很旺盛,因此能夠抵抗鹽分的危害。
9. 世界上最著名的耐鹽植物是什麼
我們居住的陸地,在遠古時候,有很多地方原來是海洋。後來陸地上升,海水乾涸,但海水裡的鹽分仍舊留在土壤里。這些鹽鹼,是植物生長的大敵。
一般來說,土壤里的含鹽量在0.5%以下,可以種普通的莊稼;在0.5%~1.0%時,只有少數耐鹽性強的作物,如棉花、苜蓿、番茄、西瓜、甜菜等才能生長。
含鹽量超過1%以上的土壤,農作物就很難生長,只有少數耐鹽性特別強的野生植物能夠生長。
世界上最著名的耐鹽植物是鹽角草。它能生長在含鹽量高達0.5%~6.5%高濃度潮濕鹽沼中。這種植物在我國西北和華北的鹽土中很多。鹽角草是不長葉子的肉質植物,莖的表面薄而光滑,氣孔裸露出來。植物體內含水量可達92%,所含的灰分可達鮮重的4%,乾重的45%。這些灰分是工業上有用的原料。
鹽角草,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株蒼綠色。莖直立,分枝對一,具節。葉退化為鱗片狀,頂端銳尖,基部連合成鞘狀,邊緣膜質。穗狀花序,具短柄,腋生,每3朵花簇生於節兩側的凹陷內,中間的1朵較大們於上部,兩側的較小的,位於下部:花被片結合成口袋狀,口部縊縮,上部邊緣擴張成菱形;雄蕊2,伸出花被外:子房卵形,先端漸狹,花柱1,很短,柱頭2,鑽狀,有乳頭狀小突起。胞果卵形,包於膨脹的花被內。種子長圓形,種皮革質,具鉤狀刺毛,無胚乳,胚馬蹄鐵形。花果期6~9月。
它們生長在生鹽鹼地、鹽湖邊,海邊、河邊濕地。分布於我國華北、西北、華東,朝鮮、日本、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印度和歐洲一些國家以及非洲、北美各國也有分布。
鹽角草是一種典型的濕生鹽生植物,在我國新疆主要分布於溝邊、鹽湖周圍濕地以及積水窪地,生境常有季節性積水,土壤粘重,土壤表面常有5~10厘米厚的鹽殼或鹽聚層,土層為淤泥。根據對3個群落樣方土壤鹽分背景值的測定,背景土0~10厘米土層土壤含鹽量5.77%~6.72%,根際土含鹽量3.26%~8.59%時,鹽角草群落生長良好。
由於生境積水,土壤鹽分重,適生植物很少,因此常形成鹽角草純群,或與一年生的翅花鹼蓬、矮生蘆葦組成群落,群落覆蓋度一般40%~50%,局部地段有時可達80%~100%,群落高度15~30厘米,群落季相明顯。由於鹽角草先後生長和衰枯時期不同,往往自中心向邊緣可看到各色的環帶和斑點,呈現彩色的植物覆被。
10. 掐不死花學名叫什麼
掐不死花學名太陽花,又稱松葉牡丹、半支蓮,馬齒莧科馬齒莧屬多年生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
品種較多,通常有妃紅、稼紅、大紅、深紅、紫紅、白色、雪青、淡黃、深黃等顏色。它原產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等地,中國各地已廣泛栽培。
樓房居室養性,利用其耐早耐燥、鹽生的特點。盆栽美化居室陽台,窗檯。菇莖和托垂於盆外。向陽而開,如錦似綉,中午最盛,一朵朵使勁地張開,盡情地享受太陽給予的溫暖,為居室增添無限情趣,別具一格。
(10)鹽生的花卉擴展閱讀:
扦插方法
抹平容器中培養土平面,將剪來的太陽花嫩枝頭插入竹筷戳成的洞中,深入培養土最多不超過2 cm。為使盆花盡快成形、豐滿,一盆中可視花盆大小,只要能保持2 cm的間距,;
可扦插多株,接著澆足水即可。新扦插苗可遮陰,也可不遮陰,只要保持一定濕度,10~15天即可成活,進入正常的養護。
每年霜降節氣後將重瓣的太陽花移至室內照到陽光處。入冬後放在玻璃窗內側,讓盆土偏干一點, 就能安全越冬。次年清明後,可將花盆置於窗外,如遇寒流來襲,還需入窗內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