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柳插花圖片
1. 日本花藝用的葉材青龍葉是什麼植物的葉子
天門冬、散尾、羊齒、劍葉、腎蕨,還有龍柳的枯枝都是很好的葉材專,還有很多信手拈來的屬,比如鬱金香的葉子、洋桔梗的葉子等等,都可以用,插花的材料是沒有很固定的東西的,只要身邊有合適的材料,都可以拿來用。表現秋天,我覺得龍柳枝很合適,還有熊草,配幾只跳舞蘭,再點綴幾枝雛菊就可以,用材簡單但是意境深遠
2. 插花怎麼做
(1)我國梅花插花的歷史 我國梅花插花的最早記載,至少應在魏、晉之際。據《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雲:『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宋代,梅花插花之風甚盛。李嵩畫有《花籃圖》,在此畫中,一個精緻的藤籃中插有梅花、蠟梅、山茶、水仙、瑞香等花卉,技法豐滿、細膩。張道洽的《瓶梅》詩雲:「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陸游作有「瓶里梅花夜來香」的詩句,戴復古作有「古瓶斜插數枝春,此即吾家勸酒人」的詩句,楊萬里作有「膽樣銀瓶玉樣梅,北枝折得未全開。為憐落寞空山裡,喚入詩人幾案來」的詩句。明、清梅插花及藝梅均步入鼎盛期。明代出現插花的專著,如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等。《瓶史》中「花目」一節雲:「余之諸花,取其迎而易致者,入春為梅為海棠」;「品第」一節雲:「梅以重葉、綠萼、玉蝶、百葉緗梅為上」;「使令」一節雲:「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為婢」。《瓶史》很快傳入日本,並形成日本插花的流派之一——宏道流。清代以瓶供為主,如陳書繪制《瓶供》圖,梅花與牡丹交輝,更顯得梅花插花的清麗高潔。清代涉及梅花插花的著作也更豐碩,如《芥子園畫傳·梅菊譜序》就有「出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之句。其他還有陳淏子的《花鏡》、沈復的《浮生六記》等也涉及有梅花插花。近代,梅花插花應用在規模、風格上均有新的提高。如1949年在上海舉辦的梅展,據考證,可能是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屆包括梅花插花的正式梅展。1989年中國花協梅花、蠟梅分會成立後舉辦過九屆全國梅展,均設有梅花插花展區。
(2)插梅的構圖與立意 牡丹重姿、重彩,插牡丹必須顯出富麗堂皇;玉蘭潔白、清麗,插玉蘭要突出亭亭玉立之姿;桃杏嬌艷、繽紛,插桃杏可烘托熱鬧的氣氛……梅花,不以華麗取寵,而以韻格為勝,具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及風格。所以插梅的構圖與立意與眾花不同。
人們愛梅,不只是欣賞梅的外在風姿,更在於梅的「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的品格,人們視梅為堅貞、頑強、幸福及友情的象徵。因此,我們插花之前應先立意:或以冰中孕蕾、雪裡開花的梅花為主體,配以蒼松、翠竹,構成松、竹、梅「歲寒三友」圖;或以「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陳亮)為題來歌頌威武不屈的精神;或以「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晉·陸凱)以寄予友人之情誼;或以「賞梅倍思親」來抒發親人團聚的願望;或以「喜迎佳節春意鬧」,象徵欣欣向榮的景象。關於梅花的插花藝術,《瓶史》中談到:十一月插紅梅,正月插梅花。花木搭配以梅花為主,再配迎春、瑞香、山茶。
(3)插梅的主要方式 插梅的主要方式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掛式插梅3種:
花瓶式插梅:花瓶深色、素凈者均可,銅質和陶瓷的古樸花瓶更能顯示梅花的高雅。切勿用華麗的花瓶,以免喧賓奪主。如瓶口太大而花枝擺動,可剪幾根短枝架設瓶口,也可將花枝基部的中間切開,使它能夾住瓶內的小橫木,以固定花枝。如花瓶較輕不易立穩,瓶中可投鉛、石等,以防倒伏。梅花有紅、白、綠等色,可一色單插,也可幾色合插,但必須以一色為主,以免紛雜。插梅時也可適當配些南天竹、文竹等,以調和色彩與層次。
盆景式插梅:一種插器是淺身闊口的水盆器皿,一種是用以製作小型寫意盆景的各種觀賞淺盆。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須藉助於花插座(也稱劍山),這是由金屬鑄制而成的,圓形、三角形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較多針刺,用來固定花枝之用。根據自己的立意要求進行構圖,在插「歲寒三友」圖時,由於竹枝易乾枯,必須將它盡量低插,近於水面為好。若松枝過於笨重粗大,不能平穩放置,可先將其基部釘在方塊木板上。置於盤中後用卵石蓋壓木板,這樣就可固定松枝。如梅枝較粗,可在花枝下中間處,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應比劍山的針約長兩倍,切好後再插。挑選好橫斜疏瘦的小梅枝,借古人詠梅的佳句名言為意境,創作寓意深刻的寫意盆景,置於書房幾案,以假亂真,同樣可收到極好的觀賞效果。其製作方法為:用濕棉花或濕紗布將梅枝基部纏繞,用塑料布包好後,根據立意要求,或直或斜栽於盆中,並適當點綴一些蕨類、小草等小植物和玩石、朽木之類的小配件,再用土鋪成起伏不定的山巒起伏,也可留些空白做水體,最後用苔蘚將土體全部鋪蓋;這樣,一盆梅花寫意盆景就製成了,只要經常在苔蘚上噴些水就可欣賞數日之久,花謝後可再換梅枝。
壁掛式插梅:採用竹器、陶瓷等懸掛式的花器。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長蔓,這樣剛毅的梅枝與搖曳的長藤在合適的背景前交相輝映,一剛一柔,別有風味。若梅枝不斜垂,可在適宜彎曲處,鋸1~2個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鞏固其隙以符所需角度。
(4)插梅的保鮮技術 花瓶口小身高,水應盛至瓶身最寬闊處,使水與空氣有較大的接觸面。以雨水為佳,河塘水亦可,渾濁者須澄清方可使用。自來水中因有氯氣,須貯放數日再用。唯井水鹼性大,切勿使用。水溫應與氣溫相一致。為使瓶水不腐,可在水中加入0.1%的食鹽或1/4000的高錳酸鉀或適量的硫磺,並注意經常換水。
花枝浸入水中剪切,避免剪切時空氣侵入枝莖導管中,利於吸收水分。切口斜度越大越好,以擴大吸水面積,增大吸水量。在切口處多開裂縫,也可達到此目的。用厚報紙將梅枝上部包裹好,把切口浸入加了少許食鹽或明礬的沸水中10秒鍾左右,這既可排除切口細菌,又能將導管中所存空氣排出。或者將梅枝切口用火燒焦,使它局部炭化。
我國古代也有一些插梅保鮮措施,如宋代范成大雲:「花下不易焚香……至若濁氣煤煙,皆時殺花。」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載:「煮鯽魚湯可插梅。」清代陳淏子《花鏡》載:「梅宜用豬肉汁去油俟冷插花,且瓶不結凍,雖細蕊皆開。」明代《瓶花譜》載:「古銅壺龍泉均州瓶,有極大高三二尺者,別無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梅花初折,宜火燒折處,固滲以泥。」又雲:「日置南窗下,夜卧置榻旁,俾近人氣,可不凍。」大家不妨一試。
3. 龍柳的植物
Salix matsudana .f.tortousa 楊柳科柳屬
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的一個栽培變種,各地時見栽培觀賞。由於其枝條彎曲如龍,所以稱其名字為龍柳,是一種非常好的觀賞樹種。生長勢較弱,樹體較小,易衰老,壽命短。 1、栽植時間:春季晝夜平均溫度10℃為宜,江蘇沭陽地區一般為3月下旬到4月中旬。
2、立地條件:龍柳適應能力強,喜光也耐陰,耐鹼、耐寒、耐水濕,在地勢高燥地方也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最好選擇土壤深厚、疏鬆、肥沃、陽光充足且排灌、通風良好的地塊。
3、栽植技術:龍柳萌芽力強,多採用扦插法進行繁殖。
(1)整地:地塊大致整平,深耕30cm左右;施足基肥,每畝施農家肥、土雜肥1000~1500kg。
(2)栽植密度:為保證當年收益及以後高產穩產,株行距選擇(15~20)×50cm,每畝栽植8000株左右。
(3)栽植技術:選莖粗1cm左右、健壯、芽飽滿、無病蟲害的種條,剪成20~25cm長的枝段,垂直扦插,上端露出地面5cm,隨剪隨扦插。種條一般春季扦插前收 割,也可冬季將種條收割窖藏,翌年春季再用。
4、撫育管理:龍柳為多年生植物,一次栽植可連續收割6~7年。因此要想獲得連年高產,必須加強撫育管理。
(1)灌排水:龍柳扦插後應立即澆一次透水,以利於種條發育生長。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非大旱大澇一般不用灌排水。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既能清除雜草又可切斷土壤毛細管,保持土壤水分。
(3)選留種條:當年扦插柳條每株保留1~2根健壯枝條,其餘除掉,以後每年每株保持2~3根。
(4)追肥促長:於4月初、8月底追施碳酸氫銨、尿素等速效肥,也可於雨前撒施,以防止柳條生長期缺肥枯黃。一般每畝施尿素20kg左右。
5、收割分級:當柳條長至1.5~2.0m高時,即8月中旬前,進行第一次收割。用刀貼地面將柳條主枝割下,然後按龍柳田間管理要求,及時除草、灌水、施肥 、 噴葯、留條。在11月上中旬進行第二次收割,也可根據市場行情,在價格高時及時收割。割下的柳條按0.6~1.0m、1.0~1.5m、1.5m以上3個等級進行分級捆裝。6、病蟲害防治:柳條發芽後噴一次廣譜、持效期長的殺蟲劑,如氯氰菊酯、殺蟲雙等,以保持柳條芽間無害蟲。生長期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為:(1)銹病。主要為害葉子,嚴重時葉片脫落,多發生在秋分前後。發病前可噴灑240~360倍的波爾多液,發病期可噴敵銹鈉2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 每10天一次,連續噴2~2次。(2)金龜子。食害龍柳葉子,主要發生在穀雨和立夏前後。利用金龜子的假死性,早晚用震落法捕殺成蟲。還可噴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 500~2000倍液,或敵百蟲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3)小象鼻蟲。主要為害柳條嫩尖,咬斷嫩枝,嚴重影響柳條質量。可噴灑西維因400~500倍液、80%敵敵畏500~1500倍液或25%蔬果磷1000~2000倍液,每7天一次,連續噴3次,遇雨補噴,防效較佳。 園林用途:龍柳枝條盤曲,特別適合冬季園林觀景,也適合種植在綠地或道路兩旁。
經濟用途:龍柳是製作乾花的天然材料,待長至1.5-2米可收割,插於瓶可裝飾家居環境。
龍柳常作為經濟樹種,用來做切枝,廣泛用於插花藝術。插花中主要的構架還有一些硬質的結構,大多用龍柳來做。切枝龍柳大致分三種。一種是直接剪切下來的,龍柳綠色枝條,去掉葉片,大概1.5m-2.5m。一種是龍柳干枝,去掉樹皮,留下木質部,乾燥後作為干枝材料,為龍柳的木質色,米黃色。還有一種就是彩色的,商家在干枝的基礎上,再把干枝塗上各種顏色,在插花藝術上運用更加活潑。
1、脫皮將龍柳枝條脫皮方法有3種:一是剛收割的新鮮柳條直接手工脫皮,此法較費力,適宜小批量處理;二是成捆放入河裡,用重物壓入水中漚制,半個月後皮腐爛撈出脫皮;三是用厚塑料膜密封或放置房間內,通入高溫蒸汽蒸煮一段時間後脫皮。此法簡單方便,適宜大批量處理,但需購置鍋爐等設備,成本較高。2、漂白柳條脫皮後放入漂白池中進行漂白,漂白劑為雙氧水或84消毒液等化學葯劑。3、染色根據客戶要求和自己創意,將柳條染成適宜的顏色,也可用膠帶纏貼等方法,在柳條上製作圖案或不同顏色,成為純天然的干枝。4、乾燥根據生產需要,將漂白或染色後的柳條乾燥。一是利用太陽光自然乾燥;二是碼在貨架上,放入乾燥房內進行乾燥。
5、葉片脫肉將廣玉蘭、丁香等葉片放入脫肉劑中脫去外層綠色葉肉,只剩下網狀的葉脈。6、乾花製作將網狀葉脈染成需要的顏色,製作成花瓣或葉片的形狀,貼在漂白或染色的干枝上,就成了乾花藝術品。如果再在花瓣里配上彩燈,插入容器內,效果更好,價格更高。7、環保措施按照環保要求,對漂白、染色、脫肉等化學葯劑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後再進行排放,防止環境污染。
4. 龍柳主要分布在我國哪些地方
原產自陝西等地的龍柳為旱柳的一個栽培變種,各地時見栽培觀賞。由於其枝條彎曲如龍,所以稱其名字為龍柳,是一種非常好的觀賞樹種。生長勢較弱,樹體較小,易衰老,壽命短。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株高可達3米,小枝綠色或綠褐色,不規則扭曲;葉互生,線狀披針形,細鋸齒緣,葉背粉綠,喜光,耐陰,耐鹼、耐寒、耐水濕,在地勢高燥地方也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最好選擇土壤深厚、疏鬆、肥沃、陽光充 足且排灌、通風良好的地塊~
5. 插花的主要花材觀花的有
各色玫瑰,百合,康乃馨,梅花,桃花,水仙,薔薇,茉莉花,茶蘼,向日葵,滿天星,薰衣草,曼珠沙華,牽牛花,櫻花。基礎的話有這些就夠了。
6. 花材的花材特點
古人將花按九品九命排列到七十一種花的品第。這是文人將個人的感情寄於花之中。《瓶史·使令》中將眾多的花分為主和婢:梅以瑞香、山茶為婢;海棠以蘋婆林檎、丁香為婢;牡丹以玫瑰薔薇為婢:芍葯以罌粟、蜀葵為婢;石榴以紫薇、大紅干葉木槿為婢;蓮花以山礬玉簪為婢;蠟梅以水仙為婢。古人強調花材之間主次的搭配,將封建社會主婢關系套用於花材之中,我們插花只作為參考和借鑒。梅、牡丹、芍葯、蓮、蠟梅、松、竹、蘭、菊等作為品格高的花材,現代人也將這些花材選用在作品中以表現人的精神品格。竹青翠挺拔、蓬勃向上,它的品格堅貞、高尚。中國人稱之為高風亮節的竹君子。竹也是我國文明的象徵。唐代女詩人薛濤在《酬人雨後玩竹》中有贊竹「虛心能自持」,「蒼蒼勁節奇」的詩句。松,雄姿千古,被人稱頌為心目中的「英雄」,把它比做人們克服、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因它鬱郁蔥蔥,又把它比喻成永遠年輕的形象,因它有耐風雪長青不老的堅強品格。梅,素為我國人民喜愛,《潛確類書》中雲:「梅有四貴,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在選材上我們以老枝怪奇為貴,在姿態上我們以疏影橫斜為雅。人們賞梅看梅或喜其香,香得清雅;或愛其艷,艷而不妖;或賞其姿,姿態蒼雅而清秀。梅以傲為美,它傲冰驕雪,面對寒氣和冰霧,獨自佼佼。用梅表現的題材有《傲骨》、《爭春》、《清香任曉風》等插花作品。
牡丹花朵碩大,婀娜多姿,「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中國人喜歡在朝歲時插花牡丹,放在廳堂、書齋之中,以表達追求想往美好富裕生活的願望。牡丹是喜慶節日中人們所首選的理想之花。在大型插花作品中,牡丹更能顯示它的光彩,它在眾多的花中有一種富貴之美,儀態大方,豐腴嬌艷。通常選用牡丹做主體花材和焦點花材。將牡丹與松相配插,有英雄、美人之稱。用牡丹做主體花材喻示國家繁榮昌盛、民富國強。 用不同的花材讓人們感受到不同的季相、時令,如袁宏道在《花目》中說:「入春為梅、為海棠;夏為牡丹為芍葯、為石榴;秋為木樨、為蓮、為菊;冬為蠟梅。」春蘭、夏荷、秋菊、冬梅都鮮明地指花的即時性。春天選用花材有兩種表現方式。初春,在花材選用上可用些枯枝,再點綴一點帶嫩葉的小枝,有春天剛剛來到、萬物萌動的感覺顯現出來。百花盛開的春天情景,可用不同的花材來表現,桃花、玫瑰、百合、牡丹、芍葯,配在一個容器中表示百花怒放的景色。夏天的花材,選用水生花材,如:荷,配竹,竹已夠清的了,還復置於清流之濱與出污泥而不染的青蓮作伴,在夏日裡是多麼素靜、涼爽!秋(以「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意境)以楓、果實與菊相配,「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深秋。也可用枯荷,干柳,點綴幾支菊,此時正是「寒菊猶有傲霜枝的秋末初冬景色。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有一份感慨又有一份無奈。秋季花材還有蘆花、銀杏、桂花等。冬季花材有常綠的松柏、黃楊、蠟梅、水仙、冬青、枯枝、藤,表現冬季的景象。松在嚴寒中有勁節凌霜的氣勢,藤表現虯蟠難行的心境,枯枝在冬日雖落葉凋零,但還孕育著不凡的生命力。以上是寫景的手法,把四季用花材表現出來,依作者的心態,風格選擇的花材不同,表現出的主題、感受也有所差異。
選用帶有嫩葉的枝葉配初放的玉蘭,表現少女的純真,夏天,火紅的石榴花配紅玫瑰,喻示年青人熾熱的青春;秋天,白樺枝配橘紅百合,顯示中年人的坎坷;冬天,翠柏配菊,老年人的沉穩和靜穆。四季中由於氣候不同,植物的景觀季相也在發生變化,因此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境遇,選用適宜表現四季的花材,這才是一件好的插花作品。 從事了20年的插花藝術創作,我深深感到:插花這門藝術領域是很廣闊的,它既可以美化環境,又能調節人的心態,培養優雅的氣質。插花也是一門立體的空間藝術,比其他的平面藝術更難表現,它必須與其他環境構成整體。生活小品花可以供家庭中3—5人欣賞,大作品則是碩壯的藝術景觀,用花材加以設計與布置,供多數人欣賞。插花作者除了要在插花技巧上下功夫外,還要了解、學習其他藝術。如文學、繪畫、雕塑、舞蹈、音樂、哲學、美學等。從中領悟到美感的境界,汲取營養,融入到自己的插花藝術創作中,可以收到觸類旁通,潛移默化的效果。對於花材更需要認識它,熟悉它,經常觀察它在四季中生長的不同狀態,把它牢牢記在腦子里,以便在創作中靈活運用。靈感出自於長時間地關注某種事物,往往會在頭腦中突出或在不經意中降臨。到美術館去參觀畫展或雕塑展,可受到各種形式色彩搭配和構圖的啟發。一個好的插花藝術家就是要善於利用花材,將長短、粗細、前後左右安排得當,只有常學、常做、常觀看一流插花老師的表演,插花技藝才能提高。在這里我淺談一下創作中國傳統籃花《粉牆映佳人》(見左圖)的創作過程。籃,是中國傳統插花中六大花器之一,它的特點是編織優雅、細致,工藝精美,特別是籃的提梁有誇張流暢的弧線美。花器不僅是整個作品欣賞的一部分,還影響到整個作品的風格,我把籃的提梁看作一個「窗」,透過「窗」表現花、形、色、神的美。骨架花材選用線條較硬一些的貼梗海棠、芍葯,既是主體花材,又做焦點花材使用,玫瑰起烘托芍葯的作用,花的立足點在籃的中心逐漸向四周和上方放射散開,貼梗海棠前後呼應,有裊裊上升的趨勢,龍柳具有舒展而又優美的曲線,蘭葉安放在芍葯的斜後方,柔美而不張揚,芍葯色彩清淺與籃的深赭色形成強烈的對比,整個作品簡潔、優美,富有動感和朝氣。如果把芍葯比做少女,好似看到:窗前舞動長袖的粉衣少女,人影相伴翩翩起舞,倘有知心人,若在曉月朦朧晨風輕拂的時刻,來看芍葯那動人的姿態,一定能了解此刻花的心情,它將使你產生花(影)如人(影)的豐富想像。籃花作品的題目是《浮生六記》中「月夜色頗佳,蘭影上粉牆」的意境。用細而美的線條花材方能顯出籃花的優雅,也是我一貫創作的風格。作品也存在不足之處,底部的茶花層次不清晰,向前方伸展得不夠。
一個好的插花作品,應該能夠表現中國人的精神,表現的方式方法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特長,如畫畫,有人喜歡重墨,有人喜歡淡彩。我的插花風格是「清」,其中包括多層意義,一是立意要清,指作者要有明確的精神,所表達的創作意圖要清新自然,而不是矯揉做作。二是選材要清,花材越少越好,能用一支花材表達意圖,就不再用第二支,以少勝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受太多人的影響,而失去自己的風格。三是作品的布局要清,清逸有致。四是色彩要清,清雅妍麗。中國插花最初是有型的,到後來也就沒有固定的型了。型是讓我們入門的方式與工具,但一直停留在型上,雖然插得很熟了,到頭來只能是個「匠」而已,不能達到藝術家的境界。
7. 插花作業
第一步
選擇材料
喜好第一。
喜歡什麼花就選擇什麼吧。
對於那些初學插花的人來說,
可以選擇耐久且比
較好打理的花,如百合、蘭花、具有秋天氣息的小菊、朝氣蓬勃的向日葵等。玫瑰、睡蓮好
看但容易凋謝,打理起來不甚容易。
花盆則依據花來定了。
如果是向日葵,
則需要土陶制或者木桶等相對古樸的花瓶;
倘是百
合等花色淡雅的,
可以選擇玻璃器皿。
高密花泥有柔軟度,
插花時比較容易。
但羅小蕙提醒,
買來花泥後一定要先用水浸泡
5-10
分鍾,而每隔七八個小時應該往花泥里澆點水,不然容
易乾涸。
第二步
放花泥
由於是玻璃器皿,
為美觀起見,
花泥放入花瓶之前應先用巴辛木葉把花泥包起來,
外面就看
不到花泥的顏色。
保證花泥高出瓶口約
3
厘米,
插花時可使花葉與花瓶平行,
而不是翹起來。
第三步
插箭葉、芒葉
選擇兩三枝箭葉,斜剪去箭葉的底部,留出長約
2
厘米的根莖,將箭葉對折成圓弧形,
插在
花泥的一角,一邊三片,
大小可自行調節;從芒葉上選擇小且尖的分支,從花泥的另兩角插
起,最後再把中間也插滿,最好有對稱的感覺。
[upload=jpg]UploadFile/2007-9/200791810443735161.jpg[/upload]
第四步
插花
准備工作都已完成,就差點睛之筆了,剪出斜切口,把百合插在花泥中間。
注意:插花時要先比畫著看好位置,不然插進去後拔出來再插會導致花泥沒有黏性。別看
只有兩枝百合,選擇也有講究。高的一株須含苞未放,低的一株須含苞待放。待一兩天後,
花開始綻放,效果才最美。第五步
整理
單是百合,看來會比較單調,但加上一兩株龍柳就顯得靈動很多。若看有不甚合意的地方,
可用剪刀修剪一番。這樣的一盆花放一星期都沒問題。
如此,不到
5
分鍾的時間,整個插花完成,包括花瓶、花泥、花朵等所有材料,這樣的一盆
花才
35
元。怎麼樣,心動了吧?趕緊
DIY
吧。
1
、構圖(立意)
:確定主題。
2
、選材:按創作目的選擇的關器皿植物材料。
3
、製作(立形)
:把藝術構思變成具有藝術形象。
藝術插花的材料與工具
:
1
、植物材料:巧用花材,以花傳神。
2
、容器:陶瓷、竹、木、藤、玻璃和塑料等。
[
如下圖
]
3
、工具:剪刀、花插座、花泥、花插座、花泥、金屬絲。
8. 龍柳枝水培植物適合擺放室內不
龍柳枝水培植物,可以擺放室內,但建議放在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境,這樣有利於水培植物生長。
9. 這件插花作品的孔雀中間和尾巴的地方用的是什麼植物
黃顏色的是跳舞蘭(文馨蘭)紅的是康乃馨,白的樹干,是柳樹枝條剝了皮,很貴的。
10. 請問這種花器如何插花比較好看
應是大朵的花,聚散要分配好,主花中心大牡丹,但不太鮮的花,要紅中帶灰專色的那種,配次花於左右,屬周圍配散點式的碎花,由於花瓶的特定重心落在偏左,所以花束的重心也要偏左,這樣看起不整體視覺會穩重而不致於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