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育苗花卉溫度

育苗花卉溫度

發布時間: 2022-04-16 23:44:40

花卉育苗時怎樣提高苗床地溫

大多數草本花卉需在早春育苗,當時地溫低,對種子發芽出苗很不利。出苗時間長,容易爛種,地溫低幼苗生長緩慢,還容易得病。提高地溫能有效地縮短出苗天數和提高苗的質量,促進花苗生長。

(1)用電熱溫床育苗。它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地溫和近地表的氣溫,電加溫線和控溫儀一起使用能自動控制地溫的高低。它一次性投資少,設備小,易於拆除,設備利用率高。我國已經應用20多年,有成熟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

(2)在溫室或拱棚育苗時採用架床播種。用木頭、毛竹或鋼材等做成架床,把育苗盤或其他育苗容器放在架床上,或直接在架床上作苗床。由於春季溫室或拱棚白天的氣溫高,育苗的容器在半空中,容器里的土壤溫度容易提高。

(3)用包裝家電的聚苯板作隔涼物,生產數量較大時,到裝飾商店買整張的聚苯板,價格很便宜。把聚苯板鋪墊在地上,再將育苗容器放在聚苯板的上面。

(4)在居室里培育少量花苗時,把容器放在暖氣旁,或放在南窗檯上,下面墊上聚苯板。北方農村在播種出苗期間還可將容器放在火炕上,出苗後馬上移到見光的地方。

(5)利用高粱、玉米、稻草等秸稈隔熱,把秸稈鋪在苗床上,在上面放育苗容器。

(6)利用生馬糞、騾糞、驢糞發酵產生熱量的原理,把生糞鋪在苗床下面,在上面育苗。此法用糞量大,溫度不易控制,應用的已很少了。

❷ 西蘭花現在育苗的適宜溫度是多少

西蘭花性喜冷涼,屬半耐寒性蔬菜。其發芽的最低溫度為3℃,最適溫度為20~25℃,最內高溫度35℃,植株生容長適溫20~22℃,花球在-5~-3℃ 的低溫下會受凍害。花芽分化對低溫要求不嚴,早熟品種只要平均氣溫在20℃以下就能通過花芽分化,但在苗期遇低溫就會形成小花球而喪失商品性和降低產量,氣溫低於8℃生長緩慢。

❸ 最適宜花卉生長的溫度是多少

植物生長的溫來度一般為源4~36℃,最適於15~30℃。但因植物種類和發育時期不同,對溫度要求有較大差異。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越旺盛。如在30~40℃時呼吸作用最強。但氣溫過高,則植株生長衰弱;如溫度超過植物能忍受的最高和最低溫度極限時,植物正常生理活動會被破壞,致使部分器官受害甚至全株死亡。如原產熱帶的花卉,生長溫度一般在18℃左右;原產溫帶地區的花卉,生長溫度一般在10℃左右;原產亞熱帶地區的花卉,介於兩者之間,一般在15~16℃。

最適溫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植物不僅生長快,而且生長健壯、不徒長。一般來說,花卉最適生長溫度為25℃左右,在最低溫度到最適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生長加快;超過最適溫度後,隨溫度升高生長速度反而下降。

❹ 花卉的扦插繁殖溫度濕度

不同花卉要求也不盡相同一般生根在10至35攝氏度隨著溫度的增加而生根速度越快,超過38度就停止形成層的產生,扦插基質濕度百分之60較易,濕度太大,透氣性差,空氣濕度百分之百最好!

❺ 花卉生長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

各種花卉的生長發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受害。通常按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可分成三類。

喜高溫花卉:一品紅、仙客來、九重葛和大多數附生蘭花等,要求白天室溫20~22℃,夜間不低於10℃。

喜低溫越冬花卉:如月季、桂花、柑橘、山茶花、春蘭、蕙蘭、八仙花、杜鵑花梔子花、蘇鐵等。北方室內種植,越冬溫度不低於0~5℃即可。

中溫花卉:介於前二類之間,在廣東、廣西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如白蘭花、茉莉花、米蘭、扶桑、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秋海棠類、仙客來、大岩桐、荷包花等。北方種植冬季室內溫度應不低於7~10℃,經常保持在18℃左右最好。

多數溫室花卉的花期溫度要高,例如茉莉花、白蘭花等只在炎熱的夏季開放;冬季開花需把室溫提高到28℃以上。但是,在花卉中也有許多例外,如墨蘭、寒蘭在春節開花。杜鵑花、山茶花的多數品種,花期也是在比較涼爽的春天。另外,多數花卉在開花期間對低溫是非常敏感的,往往短時間的低溫即可造成大量花蕾受害。

休眠期的球根、球莖、鱗莖花卉,如大岩桐、球根秋海棠、花葉芋、馬蹄蓮、仙客來、綉球百合等溫度均不宜過高,這些種類的花卉需在低溫條件下完成休眠及球根的發育,並可降低在貯藏期間的養分消耗。

❻ 花卉對溫度有哪些要求

溫度是花卉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各種花卉的生長發育和佛眠都要求一定的溫度,不同種類花卉因原產地的氣候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超過最高溫度或低於最低溫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長發育就會受到損害,甚至死亡。例如原產南方的花卉引種到北方栽培時,如果冬季溫度低於原產地就會出現冷害或凍害。

相反,原產北方喜歡冷涼氣候的花卉,如果冬季溫度過高,不能充分休眠而空耗養分,就會影響第二年的生長和開花。為了栽培方便,通常根據常見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分為以下三大類。

(1)耐寒花卉此類花卉原產於溫帶和亞寒帶,一般能忍耐-20%左右的低溫,在華北和東北南部地區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如紫玉簪、萱草、山丹百合、宿根福祿考、蜀葵、野薔薇、玫瑰丁香、海棠、榆葉梅、紫藤、金銀花、木槿、山桃、龍柏等。

(2)半耐寒花卉此類花卉原產於溫帶或暖溫帶,一般能耐。-5℃左右的低溫,在長江流域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在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必須採取保護措施(如埋土或包裹枝幹)才能越冬。如菊花、三色堇、金魚草、鬱金香、月季、梅花、石榴、玉蘭、迎春、八仙花等。

(3)不耐寒花卉此類花卉原產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性喜溫暖,在華南和西南南部可在露地越冬,其他地區均需入溫室越冬,故有溫室花卉之稱。如天竺葵、君子蘭、仙客來、文竹、馬蹄蓮、一品紅、變葉木、葉子花、鶴望蘭、龜背竹、白蘭、橡皮樹、巴西木、蝴蝶蘭以及仙人掌類與多肉植物等。北方種植冬季室內最低溫度應不低於7—10%,保持在15—18%為宜。

此外,同一種花卉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種子發芽時,對溫度的要求不高,但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培育健壯的幼苗,通常在播種後需保持較高的土壤溫度。扦插繁殖同樣要求較高的土溫,以利生根萌芽。幼苗出土丘溫度宜略低一些,以防徒長。二年生花卉,幼苗期大多要求經過一段1~5℃的低溫才能通過春化階段,否則不能進行花芽分化因而不能正常開花。當植株進入營養生長以後則需要較高溫度促進營養生長,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到了開花結實階段,羞數花卉不需要高溫,溫度略低一些有利於繁殖生長。所以許多花卉在炎熱夏季開花很少。

❼ 草本花卉怎樣播種育苗

(1)種子消毒。通過種子消毒可以殺滅附在種皮上的一些病原菌。育苗的溫度比較低、種子數量少、種子比較貴重的,在播種前最好進行消毒處理。觀賞南瓜、觀賞葫蘆、蛇瓜、觀賞辣椒、乳茄、冬珊瑚等種皮較厚的種子,可在55℃的溫水中浸15~20分鍾,種子表皮上的病菌將被殺死,種子本身則安然無恙。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0分鍾,或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將種子從葯液中撈出後用水充分沖洗,使種子不沾有農葯才能播種或催芽,特別是福爾馬林。如果播種的數量大也可用葯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2%~0.3%的農葯拌種,常用農葯有福美雙、多菌靈等。

(2)浸種催芽。把用水浸泡過的種子用濕潤的紗布或毛巾包好,上面用濕毛巾或紗布覆蓋不見光,裝在陶盆或其他容器里,一般放在25℃左右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溫水淋洗種子2次,直到出芽。如果用20~30℃的變溫催芽,對許多花卉發芽更有利。當5厘米土層地溫在22℃以上時,大多數花卉可浸種後直接播種,或消毒後直接播種,這樣比較省事;溫度低的播種床,應催芽後再播種,毫無疑問,對於大多數花卉來說,當日均地溫低於15℃左右時是不能播催芽的種子。萬壽菊、百日草、雞冠花、紫羅蘭、紫茉莉、蒲包花、菊花、鳳仙花、小麗花、羽葉蔦蘿、石竹等出苗容易,可直接將干籽播下。草本花卉的種子在消毒、浸種、催芽的每個過程中,都不能使種子接觸油、酸、鹼、鹽。

(3)播種。先將配製的疏鬆營養土裝在播種容器里,保護地育苗提倡用塑料育苗盤播種,用木板或玻璃將盤內的營養土刮平。也可在地上的苗床上播種,用耙子將營養土耬平。用噴水的方法把營養土澆透,等一會兒見到容器下面稍有水滲出為宜。如在地上的苗床上播種,應在一個地方澆透,再將噴壺移入到另一個地方,10厘米左右的土層澆透水比較合適,不可澆水太多。如果表土層有的地方有積水,等積水滲下後,用細土輕輕地填平或把容器放平。然後馬上播種,種子較大的可以點播,點播雖然費工但出苗健壯,管理方便,還可晚分苗。多數花卉種子較小應採用撒播,播種後發現不勻的將種子輕輕地撥勻。最好通過幾次把種子播完,這樣容易播勻。播種後上面覆蓋細土,覆土厚度0.2~1.5厘米。種子大覆土厚,種子小覆土薄。矮牽牛、蒲包花、柳穿魚、大岩桐、毛地黃等微粒種子覆土0.2厘米或更薄,雞冠花、石竹、麥稈菊、虞美人、瓜葉菊等很小粒種子覆土0.5厘米左右。鳳仙花、蜀葵、大麗花、百日草、觀賞辣椒、冬珊瑚、萬壽菊、一串紅、福祿考等小粒種子覆土1厘米左右。觀賞南瓜、仙客來、金盞菊等大、中粒種子覆土1.2~1.5厘米。總之不可覆土太薄。營養土已經消毒,播種時就不必使用葯土,否則應在播種前後使用葯土,將種子夾在中間,特別是容易發生苗期病害的。覆土後用塑料薄膜或地膜蓋在育苗盤或播種床上,數量少的也可用玻璃蓋上。如將播種盤放在催芽室內不用蓋。每天早晨把塑料薄膜或地膜下面的水珠抖掉,見到幼芽拱土後應馬上撤掉。

❽ 溫度對花卉的影響有哪些

一切生命活動都要有一定的溫度作保障,花卉也不例外。溫度的高低,直接間接地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支配著花卉資源的分布、引種和栽培。

花卉對溫度的要求

各種花卉因產地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喜高溫的花卉,如果溫度低於原產地就會出現冷害或凍死現象;喜低溫的花卉,如果冬季溫度過高,不能充分休眠而一味消耗養分,就會影響第二年的生長和開花。為了栽培方便,通常根據習見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分成三類。

一類是喜高溫花卉,要求白天室溫20~22℃,夜間不低於10℃。例如,一品紅、仙客來、九重葛和大多數附生蘭花等。

第二類是喜低溫越冬花卉,要求越冬溫度不低於0~5℃即可。一般長江流域可以露地越冬,如月季、桂花、柑橘、山茶花、春蘭、蕙蘭、八仙花、杜鵑花、桅子花、蘇鐵等。北方室內種植。

最後一類是介於前二類之間的中溫花卉。北方種植冬季室內最低溫度應不低於7~10℃,經常保持在18℃左右最好。在廣東、廣西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如白蘭花、茉莉花、木蘭、扶桑、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秋海棠類、仙客來、大岩桐、荷包花等。

除此之外,任何一種花卉在生長的各個階段對溫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種子發芽時對溫度的要求不高,但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培育健壯的幼苗,通常在播種後需保持較高的溫度。若播種後長期處於低溫、泥土過濕的環境中,不但阻止種子發芽速度,而且容易使種子霉爛。

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花卉播種和扦插育苗均需在25℃以上,溫度過低,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原產高原及地中海地區的花卉,如大麗花、倒掛金鍾、各類報春花,在生長期間喜涼爽,不適應高溫、濕熱的條件。到了夏季,倒掛金鍾、報春花、仙客來便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

大多數溫室花卉在花期要求溫度較高,例如茉莉花、白蘭花等只在炎熱的夏季開放;冬季則需要室內溫度在28℃以上才可開花。但是,在花卉中也有許多例外,如墨蘭、寒蘭在春節開花;杜鵑花、山茶花的多數品種,花期也是在比較涼爽的春天。另外,多數花卉在開花期間對低溫是非常敏感的,往往短時間的低溫便可能造成大量花蕾受害。

一般情況下,花卉在休眠期不宜溫度過高,如球根、球莖、鱗莖花卉,如大岩桐、球根秋海棠、花葉芋、馬蹄蓮、仙客來、綉球百合等這些種類的花卉需在低溫條件下完成休眠及球根的發育,這樣可以降低在貯藏期間的養分消耗。

土壤溫度

土壤的主要熱量來源於太陽輻射。太陽輻射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所以土壤溫度也就有日變化和年變化。

對於土壤的表層,在一天中,清晨日出前溫度最低,日出後溫度升高,到午後1時左右,達到一天中的最高溫度,然後溫度逐漸下降,到第二天清晨日出前又達最低溫度。一年中,就月平均溫度來說,土壤表層的最高溫度在7~8月,最低溫度在1~2月。花卉生產主要根據年溫度變化來合理安排,採取有利的升溫降溫措施。

一年中,早春的土壤溫度低,此時,播種繁殖要掌握土溫的變化,如過低,種子便膨脹不發芽。塊根類的花卉催芽繁殖要通過提高土溫,使塊根萌發的芽快且量多。最適合根生長的溫度是比地上氣溫低3~5℃,所以在早春植物根活動早,樹液也流動早,對植物的嫁接、扦插、壓條提高成活率非常有利。根在適宜溫度中,能較好吸收水分和營養物質,若土溫過低,植物就會因吸收不足而出現生長不良現象。

夏季氣溫較高,土壤溫度自然也就隨之升高。此時一些不耐高溫花卉,如仙客來、倒掛金鍾等就要通過調整疏鬆的培養土或泥瓦盆的通透作用降底土溫,使根系呼吸及一切生理作用都近乎正常,才能安全度夏。

溫度的高低對花卉肥料的分解及養分的吸收都有一定的影響。通常,溫度低,肥料分解慢,花卉吸收養分少;隨著溫度上升,肥料分解加速,容易被花卉吸收。

花卉是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的,養分吸收多少與呼吸作用關系密切。通常情況下,溫度增加,花卉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也增加,同時施肥數量和次數也應該隨之增加。

低溫會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當基質溫度低於10℃時,桅子花的幼葉便會產生失綠的缺鐵症狀,如果把基質溫度提高到28~32℃,失綠症狀就會逐漸消失。可見,低溫會阻止鐵的吸收,從而使幼葉失綠黃化。高溫時,雖然呼吸作用旺盛,但消耗體內碳水化合物較多,非但影響對養分吸收,還將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對喜愛夏季涼爽、濕潤的仙客來、倒掛金鍾、大岩相等花卉,在酷熱、乾燥的夏季應採取竹簾遮蔭、花盆附近地面多淋水、中午前後用水噴霧等措施進行降溫。

對於多數花卉來說,吸收尿素和鉸態氮肥中的氮之前,必須轉化為硝態氮,這種轉化依賴於基質中的微生物。通常,這種轉化是相當快的。但在仲冬季節(指陽歷12月份),金龜魚幼苗施用鉸態氮肥可能產生氨毒。因為在溫度為9~10℃時,由魚態氮轉化到硝態氮是比較緩慢的。所以,在仲冬季節,氮肥應選用硝態氮為宜。溫度對有機化肥的分解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溫度低時,釋放的有效氮低;反之,在溫度高時,有效氮的釋放量則明顯增加。因此,有機肥料作為惟一氮源時,在冬季或基質溫度低於10℃時,香石竹常出現缺氮症狀,所以在低溫月份應選用硝態氮為--宜。

不要認為只有生長在高溫環境中的花卉需要施肥,而低溫下生長的花卉就不需要施肥。其實在低溫條件下催花的三色堇、金盞菊等花卉冬季也需施用肥水。一般情況下,冬季里的花卉生長迅速者如吊蘭、文竹、秋海棠、天竺葵、香石竹、仙客來等應多施肥,每周需澆1次肥水;生長緩慢的花卉如杜鵑、扶桑、含笑、菊花、茉莉、蘇鐵、山茶等應少施肥,可隔半月施1次肥水;生長停滯的花卉如枸杞、桂花、荷花、五針松、石榴、睡蓮等,則整個冬季都不用施肥。

溫度周期變化與花卉的適應

溫度的周期變化分為年周期和日周期變化。原產溫帶地區花卉,一般表現為春發芽,夏生長旺盛,秋季生長緩慢,冬季進入休眠。但也有些花卉在高溫季節進入半休眠狀態,如仙客來、香雪蘭、鬱金香、水仙等。這種休眠方式是植物生理功能在不利環境條件下的代謝平衡。經休眠後的花卉,在下一階段生長發育得更好。

春化現象也是花卉對溫度周期的適應,二年生花卉需在0~5℃的低溫環境中生長一段時間後才能有花芽分化;牡丹、芍葯的種子進行春播,必須解除上胚軸的休眠;碧桃、丁香若不經過冬季的低溫,春季的花芽便不能正常開放;為使百合、鬱金香、唐菖蒲、水仙在春節開花,必須首先進行冷處理。

日溫變化是非常普遍的。白天高溫,有利於光合作用及生理作用。夜間低溫有利於積累有機物。晝夜溫差越大,球根花卉生長發育得就越好。

熱點內容
耐寒的綠植有哪些 發布:2025-09-27 20:17:47 瀏覽:320
沈陽梅花鹿養殖 發布:2025-09-27 20:15:46 瀏覽:261
丁香紅的做法 發布:2025-09-27 20:10:30 瀏覽:150
牡丹神韻 發布:2025-09-27 20:09:04 瀏覽:499
謝了的海棠 發布:2025-09-27 20:09:02 瀏覽:643
荷花上百 發布:2025-09-27 20:03:24 瀏覽:950
喬丹13櫻花 發布:2025-09-27 20:01:55 瀏覽:604
中華花藝圖 發布:2025-09-27 20:00:16 瀏覽:17
黃花丁香樹 發布:2025-09-27 19:54:12 瀏覽:882
什麼是百合夫妻 發布:2025-09-27 19:48:14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