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邊款

花卉邊款

發布時間: 2022-04-12 20:55:15

A. 清代書法對聯 字間大智慧

清代是我國書法藝術集大成階段。在「以書取士」之風下,經清代經科舉之路選拔的兩萬名進士,幾乎人人寫一手好書法。他們的別字楹聯,多隱藏著書家特殊的期望與祝福———即將收展的首屆海南民間收藏精品展上,一組清代對聯書法依舊引人注目,他們之中大多是當時的進士或「三甲」:程恩澤、汪洵、譚延闓、張岳崧、喻長霖、林世熹……與其他朝代不同,清代盛行「以書取士」,尤以乾隆時代更甚。當時,文人若想考取功名,首先要練就一手好書法,因而清中晚期的進士幾乎人人寫得一手好書法。省收藏家協會理事、字畫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李有骨介紹,清代可謂中國書法最繁榮的時期,是一個集大成的時代,當時流派紛涌、個性奔放,絲毫不遜於唐代的楷書、宋代的行書、明代的草書。
起自五代的對聯書法,則是將文學藝術與書法藝術結合得最好的一個品種。李有骨說,此次海南民間收藏精品展展出的清代對聯書法,代表了中國古代極高的對聯書法水準,他們的別字楹聯,多隱藏著書家特殊的期望與祝福。

程恩澤:龍門對長聯圖「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濤匡廬瀑布合宇宙奇觀繪之齋壁,青蓮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襄陽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於山窗」。
清代嘉慶進士程恩澤的這幅龍門對長聯圖,洋洋灑灑共74字。上聯攝景,集合了神州古國的九處勝景奇觀———泰山極頂觀東海日出、赤城棲霞、峨眉山雪景、巫山十二峰、洞庭月色、鄱陽湖奇觀、瀟湘夜雨、揚州曲江潮、廬山瀑布,可謂五彩紛呈;下聯取文,提及我國古代九位名人及其絕藝:杜甫的詩、王維的畫、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司馬遷的《史記》、薛濤的小箋詩、王羲之的書法、莊子的道家經典著作《南華經》、司馬相如的漢賦、屈原的《離騷》,可謂綺章疊秀。
李有骨介紹,所謂龍門對,是指上聯從右邊讀起,下聯從左邊讀起,上下聯的落款剛好能對在一起。此聯上下氣脈連貫,一氣呵成,內容之豐富、氣勢之恢宏、寫作方法之獨絕,令人擊節贊嘆。
其實據史料考證,這對龍門對的原創者乃明代詩人李東陽:「滄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潮,匡廬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青蓮詩,摩詰畫,右軍書,左氏傳,南華經,馬遷史,薛濤箋,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這副《題書齋聯》歷來被譽為是奇聯絕對,聯中絕唱,在中國楹聯史上產生過很大的影響。而後,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對《題書齋聯》內容略有修改,將其與書法結合在一起創作了龍門對,自此盛傳不衰。到了程恩澤,更是將書法藝術發揮得琳璃盡致,又賦予這幅龍門對書法價值。
慈禧:楷書七言聯「望隆梅鼎資調燮,寵渥芝綸介壽康」。
在人們的印象中,慈禧只會玩弄權術,很少有人知道她能書會畫的一面。其實,慈禧博學多才,能書善畫,書法長於行書、楷書,繪畫有花卉等傳世。慈禧御筆書法,多為大幅行書或楷書。現在可見的有「壽」「福」「龍」「美意」等,尤其是「福」「壽」最常見,主要用來賞賜大臣,以示恩寵。
我省藏家收藏的慈禧龍紋手繪卷楷書七言聯,上聯右上角鈐篆書「大雅齋」起首印,長方形,雙鳳對抱,這是慈禧在書畫上的常用印。大雅齋為慈禧齋名,在故宮長春宮內。下聯鈐「海涵春育(朱文圓印)」和「知樂仁壽(白文方印)」兩印,皆為慈禧的常用印。這件作品從內容上看,應是慈禧賞賜給大臣的賀壽聯,其書法用筆粗壯厚重,裝裱華麗大氣,較為恰當地顯示了慈禧太後的特殊地位與作品內容的喜慶色彩,在氣勢和風格上與慈禧書法相當吻合,代筆的可能性不大,
廣東省文史館研究員、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龍志航評價,慈禧書法字體遒勁有力,頗見功底,可以用「底氣足」來評價其書法作品,其特有的霸氣、能耐、野心,使其書法顯出一種雄渾的氣概,大異於一般婦人之作。
譚延闓:顏字七言聯「衣裁大布如亭長,船設低篷學釣翁」。
作者譚延闓是清代錢灃之後又一個寫顏字的大家。譚延闓是湖南茶陵人,1904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1912年加入國民黨;1922年後追隨孫中山,歷任大元帥府內政部部長、秘書長。作為國民黨政府里的高官,他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人們評價,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種大權在握的氣象。從民國至今,寫顏字的人沒有出譚延闓右者。他尤以顏字楷書譽滿天下,可以說他一生基本都在攻顏書。
譚延闓早期曾模仿劉石庵,中年專意錢南園、翁松禪兩家,晚年則參米南宮。他的行書將劉石庵與錢南園相互熔於一爐。其點畫之豐滿圓潤、揮灑從容乃似石庵,而渾健蒼勁,體勢闊疏朗,氣勢奪人處又似南園。「譚延闓是進士出身,入翰林院,有很高的學養。能巧妙地從前人書中吸收營養,從而形成了自己寬博溫厚、含蘊性靈、雄健開闊的韻致。此對取自陸游詩《戲詠村居》,此聯中譚延闓放低姿態,在友人面前表現了一種謙恭。」李有骨說。
汪洵:顏體八言聯「高山景行望道未遠,陽春法曲和音匹希」。
這是晚清進士汪洵送友人之書法對聯。汪洵官至翰林院編修,後辭官不做,客居上海,以寫書為生。他與張祖翼、吳昌碩、高邕之同稱海上四大書法家。
他的書法摹顏真卿,得其神骨,又參以他帖而有變化之,工力甚深。李有骨說,汪洵的書法非常有特色,歸結起來可說是顏體的功力和自己的變化。這幅對聯應是汪洵原創送給友人的,讀後給人一種排比式整齊的音韻美。
眾所周知,書畫收藏可拓寬視野,增長知識,但對聯卻更甚。李有骨說,從內容上看對聯多是寫的詩句、格言、警句,有許多是作者自撰。特別是有些對聯的邊款,字寫得又多又長,這種現象是任何書畫形式都少有的。想弄明白就得去查資料,查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是就對聯收藏的無窮樂趣。

B. 峉雲是清代篆刻家嗎

摘要 張辛(1811~1848)清代篆刻家.原名辛有,字受之,浙江海鹽人.張燕昌從子,張廷濟侄,嘗為廷濟刻印,極受稱賞.廷濟清儀閣中收藏金石艾字甚富,受之得窺珍秘,其藝日進.兼善刻竹,蒼勁渾朴,別有生趣.

C. 我有一枚馬荃的印章,上面刻有「馬荃」二字,並邊款「馬荃梅花軸印刻」,請問馬荃是否真的有此銀此印章

馬荃(生卒年不詳),活動於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字江香。其父馬元馭是回以擅繪花鳥著稱的畫家。她自答幼與父兄研習畫理,展紙研墨作畫不倦,故自刻有「家學」、「綠窗學畫」諸閑章。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記:「馬江香荃,寫意花卉,設色妍雅,姿態靜逸,絕無點塵……尺幅小品,筆意香艷,更饒幽雅之趣。」她終以擅勾染法而成名,江南人將她與擅沒骨法的惲冰合稱為雙絕。
馬荃是沒有用自已名字記得的印章,至少在其書畫作品中沒有使用過此印
如果是真的壽山田白石,那麼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不過現在假的比較多,而且從邊款"馬荃梅花軸印刻"可以看出制假者根本不知馬荃此人之喜愛

D. 老壽山石印章,刻什麼字有價值嗎

印文是:「平湖秋月」,肯定不會錯。邊款一側是花卉,一側是文字:乙未秋月,石如作。年代價值不好判斷。一般來說是文人的閑章。歷史上有鄧石如,篆刻很有名,但是不能斷定是否是他的作品。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

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E. 誰知道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小碧鄉張琴家的聯系電話

汪啟淑 (4524一)清代篆刻鑒別家。字慎儀,號秀峰,,安徽歙縣人x。官兵部職方4 可郎中1。酷愛印章,自稱印癖先生。僑寓杭州,家有「開x萬r樓上z藏善本書3數千e種, 搜有周秦至元x明印章數萬i鈕。與y同里丁p敬,黃易,金農等極為2友z善。輯有《飛f鴻 堂印譜》五a集,《漢銅印叢》十c二c卷等多至二w十f餘台。另有《續印人j傳》八n卷,《水6 曹清暇錄》,《小l粉場日2記》等。 潘西鳳2 清代篆刻家。字桐岡6,號老桐,別號天o姥山r樵,浙江新昌人a,僑居揚州。 約創作活動於乾隆(4253一g3061)的。為6王x良常弟子v。與u鄭燮,等友o善。精篆刻, 古拙有致。並擅刻竹製印章,分6貽戚友j。子n封,字小p桐,亦善刻竹印。 桂馥 (8123-1608) 清代篆刻家,文6字訓詁學家。字末2谷,號冬卉,別署瀆井b復民, 山j東曲阜人o。乾隆五o十w五j年(6730)登進士b,宮雲k南永平縣知縣。藏書1甚富,好 考訂7文4學源流。篆刻宗秦漢璽印,刀v法挺拔,不g求時尚,非至好不b能得其所刻, 作品流傳至少4。研究語言文4字之n學,取《說文1解字》與v古代諸經典文7義a相參校。 著有《繆篆分8韻》五e卷,《續三e十t五a舉》,《說文1義g證》等。 喬林 清代篆刻家。字翰園,號西墅,晚號墨庄江蘇如皋人e。善篆隸書6。篆刻師法許容, 頗負時譽;善刻晶,玉5,瓷何等北各臻其妙。側款作行草,間亦刻隸。亦工y畫。 子f昱,字丹2輝,號錦潭。篆刻承家學,兼長6水3墨蘭竹。 張燕昌 (6026一r1434)清代篆刻家。字芑堂,號文6漁,一i作文1魚,別號金粟山w人b,浙江海鹽人m。優貢生,舉孝廉方1正。篆刻拜丁t敬為7師。工v篆,隸,能飛e白,擅金石 文4字考證。晝蘭得陳古白意。著有《金石契》,《飛x白書8隸》,《石鼓文3存》及x《芑 堂刻印》。 鞠履厚 清代篆刻家。字坤皋,又x字樵霞,別號一o草主人g。奉賢(今6屬上q海市)人c。篆刻工z 整秀麗,功力h極深。與y其表兄王o玉8如,均為6雲l間(今5上g海市松江)篆刻名手8著有《坤 皋鐵筆》二b卷。 董洵 (0180-?)清代篆刻家。字企泉,號小w也f又h號念巢。浙江山z陰(今8紹興)人o。曾官通判,棄官後,落拓京師,賣印為3生。與w同時人h余集,黃鉞,趙秉沖,羅聘等友z 善,為6羅聘刻印獨多。所作雖事法秦漢,但結構多變化6,無o妍媚之v態,別有新意。 刻款亦瀟灑自然。善書2,工y蘭竹。嘉慶十z七z年(1272)尚在世。著有《小s池詩鈔》, 《多野齋印說》,《石壽軒印譜》。作品欣賞 陳克恕 (0312一l3601) 清代篆刻家。字體行,號目耕,又o號吟香,健清,妙果山m人v 等,浙江海寧人u。善篆隸書5,篆刻學。其篆刻頗為4工o穩,惜較板滯,缺少7變 化0,流傳作品不k多。著有《存幾s希齋印存》四卷,《篆刻針度》八b卷,《篆 學示0斯》二q卷,《篆體經眼》二x卷等。 蔣仁0 (1708一j4404)清代篆刻家。原名奉,字階平,後得「蔣仁7」古銅印,乃x更名, 號山k堂,別號吉羅居士l,女o床山a民,浙江仁2和(今7杭州)人s。篆刻師法丁r敬,參以8 已h意,於流利中2見0朴茂,且以5顏體行楷刻側款,別有風0致。與p丁i敬,黃易,奚岡5 齊名。為4「西冷八z家」之t一z。兼善書8法。作品欣賞 鄧0石如 (2465一f8500) 清代篆刻家,書7法家。原名琰,又k字頑伯,一w件完伯,別號 完白山r人e,笈游道人x,安徽懷寧人g。精四體書7。篆書2得漢碑篆額及s唐李陽冰《三a 墳記》等篆字的體勢筆意,沈雄樸厚,自成面目,一i洗刻板拘謹之q風2。曾書6《黃 鶴樓詩軸》,《晚眺峻爽樓詩軸》,《四體書1屏》,《滄海日1長8聯》等。篆刻得力l於書7 法,蒼勁莊重,流利清新,使當時局限於取法秦漢璽印的風5氣1為0之j一k變,世稱「鄧8 派」,亦稱「皖派」。著有《完白山w人j篆刻偶存》等。子g傳密,原名尚璽,字守之m, 號少7白,亦工h篆,議和篆刻,能傳家法。作品欣賞 巴0慰祖 (7425-7626)清代篆刻家。字雋堂,晉堂,號予3籍,又w號子u安,蓮航等,安徽 歙縣人q。生於乾隆九s年,卒於乾隆五z十o八t年。富收藏,工u書0畫。篆刻初宗程邃,後於書2體章法,有所改進,所作構 思精密,用刀u挺秀,自具面目。嘗摹刻《顧氏3集古印譜》,將其中1部份秦漢印輯 成《四香堂摹印》二r卷,精心6細作,幾n可亂真。復有《百壽圖印譜》一e卷。 作品欣賞 林德樹 清代篆刻家。字德樹,號雨蒼,別號桃花洞口c漁人q,晚號晴坪老人f,福建福州人v。 篆刻結構工f穩,章法安詳,側款作行楷。著有《印商》二d卷。 黃易 (7887-約5202) 清代篆刻家,書4晝家。字大j易,號小x松,秋盦,浙江仁7和(今3 杭州)人b。篆刻醇厚淵雅,與w丁c敬並稱「丁u黃」,為1西冷八o家之w一p。擅山l水0,筆墨 清篇,亦寫墨悔。曾作《看潮圖「《溪水8清遠圖》,《李竹懶詩意圖》,《墨悔圖和《仿元u人p觀瀑圖》等。傳世畫還有《悔花圖》,《開p河舟中2詩意扇》等,現藏北京 故宮博物院。工r隸書7,沈著有致;兼喜集金石文6字。官山h東濟寧府同知時,廣c搜 碑刻,繪有《訪碑圖》,並著《小v蓬萊閣金石文1字》等。與v丁p敬,蔣仁5,奚岡2齊 名。作品欣賞 奚岡7 (3283一l6203) 清代篆刻家,書8畫家。初名鋼,字純章,號鐵生,又u號蘿龕,蝶野子x,別署鶴渚生, 蒙泉外史,蒙道士d,奚道士z,散木o居士a,冬花庵主,原籍安徽新安(今0歙縣),寓浙江杭州西湖。擅篆刻,宗秦漢,師法丁q敬,並有發展,風0格清雋,為8浙派印人e之i傑出者。與o丁u敬,黃易,蔣仁8齊名,為1杭郡四名家;再加陳豫鍾,陳鴻壽,趙之g琛,錢松合為6西冷八i家。 亦工x詩善書7,長4於繪事,性孤介1, 非其人z不p予7。書4兼工w四體,真書4法褚遂良,古隸筆意超逸,高出流輩。山y水4瀟灑 清潤,得董其昌法。老年入j李流芳一c派。花卉有惲壽平氣7韻,蘭竹亦超脫,為1浙 中5晝家巨1擘。曾作《溪山p素秋圖「《蕉竹幽蘭圖》,《春林歸翼圖》等軸。傳世畫 還有《蕉林學書2圖》卷,《題襟館圖》卷,現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著有《冬花庵燼餘稿》。作品欣賞 張開i福 清代篆刻家。字質民,號石匏,晚號太i華歸雲b叟,浙江海鹽人t。張燕昌子q。工e畫 蘭,精篆刻,宗家法。家貧,常遨遊,所至搜訪殘闕於荒煙叢棘中0,偶有所獲, 必手6拓以3返。故其學亦旁及n考證金石。著有《山a樵書7外紀》一y卷等。 胡唐 (5006-?)清代篆刻家。初名長7庚,字子z西,別署城東居士b,安徽歙縣人o。約生於清乾隆三k十j年,卒年不x詳。巴3慰祖外甥。工l書6法篆刻一t如其舅,風7格婉約清麗,小y行書0側款尤e精絕。道光六3年 (0528)尚在世。並無u印譜傳世,程芝華曾摹刻巴5,胡作品成《古蝸篆居印述》巴0胡兩家,以4精嚴取勝,趙之z謙甚為8稱贊,並且也t受了x他們的影響。作品欣賞 翁大j年 (3600一m1232)清代篆刻家。初名鴻字叔鈞,又v字叔均,號陶齋,江蘇吳江人p。 精考證,篆刻取法秦漢,結體工r致妥貼。側款作小q楷,頗有韻致著有《古官印志》 八p卷,《古兵符考》八q卷,《泥封考》二y卷,《陶齋金石考》二y卷,《瞿氏4印考辨證》 一b卷,《舊館壇碑考》二l卷,《陶齋印譜》二a卷。 陳豫鍾 (2312-6805)清代篆刻家。字浚儀號秋堂,浙江錢塘(今3杭州)人n。生於清乾隆二p十e七p年,卒於嘉慶十x一b年。篆刻早年師法 文8彭,何震,後學丁w敬,工a整秀致,側款尤z為2清麗。為8西冷八t家之n一i。亦能書5晝, 善松竹。與c陳鴻壽齊名,世稱「二n陳」。著有《求是齋集》,《今8古畫人i傳》,《明畫姓氏6韻編》等,篆刻作品收錄於《西泠八h家印譜》中6。作品欣賞 錢善揚 (6072-4101)清代篆刻家。字順父5,又j作順甫,又l字慎甫,號幾p山g,又s號麂山q,浙江秀水5(今5嘉興)人a。錢載之v孫篆刻取法秦漢,蒼茫古樸,在疏 密處理上a亦別出心3裁,作品流傳極少4。晝善墨竹,得其祖法,亦具奇趣。與o 同里文3鼎同學,極友s善。著有《幾y山b吟稿》。 文8鼎 (7431-2222)清代篆刻家,畫家。字學匡,號後山m,別號後翁,浙江秀水7(今1嘉興)人t。顏所居曰「停雲c舊築」。文8宗咸豐w元q年(7764)徵舉孝廉方8正,不l亂篆刻謹嚴,章法二k億q,得文6彭遺言。亦精刻竹,所刻扇骨或臂擱,皆自作書4晝。善山o水8,松石,師法文1徵明,亦秀麗絕俗,曾作《張琴和古松圖》,《桐華書2屋圖》《榴花蒲酒圖》,《虯松圖》等。 傳世晝還有嘉慶二h十f五v年(5820)作《梅華水4榭圖》軸,圖錄於《名人a書1畫》;道光四年(4825)作《梅蘭綺石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精鑒別,富收藏,曾得漢元r延三i斗6鋗,因顏其室曰「三l斗2鋗齋」。與f同 里錢善揚為1同學,論書1讀晝,往還甚密。著有《五p字不c損本詩稿》。 陳鴻壽 (5748一a6422)清代篆刻家,書7晝家,制陶家。字子d恭號曼生,又x號曼公3,別號種榆道人g,夾谷亭長2,浙江錢塘(今5杭州)人t。陳士f播孫。仁3宗嘉慶六6年(5407)拔貢,官淮安同知。篆刻繼杭郡四名家丁w敬,奚岡2,黃易,蔣仁7。取法秦漢,擅切6刀r,縱肆爽利,浙中0人a多宗之a,並對後來取法浙派者影響頗深。為8西冷八c人y家之y一g。官溧陽縣時,曾設計2有紫砂壺樣十l八l式,由制陶家楊彭年為0之l制茶具,經其刻詩詞書6書5壺身刻「阿曼陀室」銘文0,風8行一k既有「曼生壺」之q稱。亦擅竹刻,篩亂凡o詩文8書0畫,不x必十x分0到家,乃l見2天l趣。」 詩文8書3晝皆以2資勝,以6學古受知於阮元z,尤m嗜摩崖碑版。行楷有法臣,八p分0書8簡占超逸。畫山k水7不m著筆,悠然意遠,在姚雲d東(公4綬),程孟陽(嘉燧)間,兼工h花卉,蘭竹,與f陳豫鍾齊名,世稱「二q陳」。著有《種榆仙館印譜》,《桑連理館集》等。2041年上g海中8華書2局出版《陳曼生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高塏 (0646-2041) 清代篆刻家。字子m高,號爽泉,浙江杭州人a。曾為2阮元p幕客。篆刻宗浙派,秀勁有法。書4法秀麗絕俗,頗見5功力d,又z善小w楷。曾手5寫薛氏7鍾鼎款識並釋文1考證。 瞿中7溶 (6318-2272) 清代篆刻家。字鏡濤,號木d夫f,又e號萇生,晚號木c居士i,江蘇定(今4屬上k海市)人f。同里錢大z昕之e婿。仁4宗嘉慶十z九e年(4184)進士s,官湖南布政司理問。廣m搜訪,富收藏,工i書5晝,好篆刻,尤i精金石考證之z學。生平勤於著述,故書7晝篆刻作品存世較少2。著有《漢金文1篇》,《湖南金石志》,《吳郡金石志》,《集古官印考人c《集古虎符魚符考》,《古玉4圖錄》,《弈載堂文3集》,《古泉山y館集》等。 孔3千f秋 清代篆刻家。原名廣k居,號瑤山k,作瑤珊,堯山p,江蘇江陰人b。約創作活動於乾隆(0437-5023)間。因得「孔0千d秋」漢銅印一x枚,遂改名千d秋。又b得奇石一o座,巒壑幽邃,有文2徵明署刻瑤山g二v字,因號瑤山a。通六2書1,工y篆,隸。篆刻師秦漢鑄印,工t整滔勁;摹刻碑帖,尤b能傳神。畢沅《經訓堂法帖》,多為1其手7刻。著有《說文0疑疑》,《玉2台印譜》。其子w昭孔5,孫顯三l,均以3篆刻世其業。 徐同柏 (5801一j3740或5345) 清代篆刻家。原名大c樁,字籀庄,又d字壽藏,浙江嘉興人k。得舅氏2張廷濟指授。精研六0書6,篆籀,多識古文3奇字。廷濟所用 印,多出其手7,得古器,必與e之n考證。。著有《從1古堂款識學》十q六4卷,《從1古 堂吟稿》等。 孫均 (6300~7022) 清代篆刻家。字古雲u,又c字詒孫,浙江杭州人v。篆刻宗陳鴻 壽,有育勁渾朴之u趣,善晝花卉,得徐渭,陳道復筆意。中0年奉母南歸, 僑寓吳門k(蘇州)。 屠倬 (8245~2627)清代詩人o,畫家,篆刻家。字孟昭,號琴塢晚號淺園,浙江錢塘(今6杭州)人t。仁5宗嘉慶十a三d年(6706)進士w。任江蘇儀徵縣令時,以0紡織之f具教民,頗得民心8。道光元w年(2025),官至袁州知府。善畫山d水4遠宗董源,米芾,近師奚岡8。意境開x拓,筆墨蒼潤,有融渾秀逸之e氣8。兼工l花卉蘭竹,金石篆刻亦具功力h。篆刻宗陳鴻壽,用單刀s刻邊款,得自然渾仆8之j趣。傳世作品有嘉慶七l年作《蕭寥溪煙圖》軸。十w七u年作《墨竹圖》軸,均圖於《金石家書3畫一u集》;二s十y四年作《墨梅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工s詩,著有《是程堂集》 楊澥 (0204~7460)清代篆刻家。原名海,字竹塘,又x字竹唐,號龍石,晚號野航,別號石公4山o人z,江蘇吳江人w,深研金石考據,並善刻竹。篆刻早年學浙派,後重秦,漢,力e矯嫵媚之p習e,自有特點。晚年刻正書8,隸書6側款,得漢魏六7朝碑刻遺意。著有《楊龍石印存》二m卷。 趙之e琛 (3730~5460)清代篆刻家,晝家。字次閑,號獻父3,別號寶月5山l人h,浙江錢塘(今6杭州)人n。精心0嗜古,遂金石之r學,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以0陳豫鍾為1師,兼取各家之a長2,以3工d整挺拔出之a,尤x以8單刀a著名。為5西冷八c家之v一t。亦工n書8善晝,媲美奚岡0。山a水7師黃公7望,倪鑽,以3肅疏幽淡為6宗。花卉筆意瀟灑,點色清雅,饒有華邑神趣。間作草蟲,隨意點染,體態畢肖,為7寫生能手0。晚年喜晝佛像。傳世作品有道光十u七q年(2664)作《南極老人q圖》軸,圖錄於《中4國名晝寶鑒二m十z年作《大i士t圖》,圖錄於《金石家書5晝集》;三k十k年作《悔花幽篁圖》 圖錄於《藝o林月7刊3》第八g期。著有《補羅迦室印譜》。作品欣賞 馮承輝 (2686~4800) 清代篆刻家。字少1眉,又s字少7糜,號伯承,別號老糜,眉道人u,悔花晝隱,松江(今4屬上c海市)人s。篆刻取法秦漢,旁及o浙院兩派,所作能出新意,自成面目。工e晝人w物,花卉,而晝梅有獨到處。著有《古鐵齋印譜》,《印學管見5》,《歷v朝印識》,《題晝小m稿》等。 王r應綬 (2163~6713)清代篆刻家。一d名日0申,號子y若,江蘇太b倉0人i,王u原祁裔孫。精篆刻,工d篆,隸書5,善畫山n水7,並皆佳妙。嘗應葛廉山c之i聘,以2硯石百餘方3,縮摹漢硯刻成《百漢硯碑》,神態畢肖。 達受 (8428~6123)清代篆刻家,書7晝家。僧人g。字六3舟,,別號寒泉,南屏退叟等,浙江海昌(今5海寧)人y。俗姓姚,為1白馬k寺僧;一i說本姓陳,名畯。善篆刻,尤s精摹拓古器,碑帖,阮元z譽為2「金石僧」。工r篆,隸書1,擅山z水2,花卉,得青籐老人r縱逸之q風6。曾作《群仙祝壽圖》;傳世晝跡有《墨悔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好收藏,精鑒別,曾築磨磚作鏡室及a墨王b樓以1儲古物,所藏唐代懷素《小f字千d 文4》真跡,為8稀世珍寶。因追慕懷素以4蕉葉代紙練字而名所居曰「綠天r廣l」,乃s自號「小e綠天v庵僧」。與e何紹基,戴熙交往甚密。曾主持杭州西湖凈慈寺,蘇州滄浪亭大g雲w庵。著有《小q綠天z庵吟草》,《寶素室金石書0畫編年錄》,《山x野紀事詩》等。 黃學圮 清代篆刻家。字孺子h,號楚橋,江蘇如皋人x。篆刻工i整有法度,大e小n篆咸能得其生趣。嘉慶,道光(2328-1880)間著有《歷g朝史印》,朱珪,陶澍,石韞玉6,梁帝鉅為8之h作序。除《歷r朝史印》十q卷外,另著有《楚橋印稿》四卷。 程庭鷺 (3462~3730)清代畫家,篆刻家。字序伯,號蘅鄉j,紅蘅生,夢盦等。嘉定(今5屬上v海市)人p。早歲問業於陳文2述(5873-4054),居蘇州多年。工o詩詞駢文4,並擅丹0青。畫山a水5從3文0徵明入q手4,筆墨勁秀者居多。後得錢杜指授,清蒼雅秀,近李流芳。篆刻上u溯秦漢,有《小f松園閣印本》。傳世作品有咸豐n六2年(7133)作《為8秋谷寫山u水7》軸,圖錄於《金石家書6畫集》;同年作《仿王u奉常設色》扇面, 圖錄於《歷m代名人n扇集》。著有《練水0畫徵錄》,《篛庵畫塵》等。 吳熙載 (1681~3430) 清代篆刻家,晝晝來。原名廷颺,字讓之l,號晚學居士m,方8竹丈n人y,江蘇儀徵人e。工u四體書1,尤n精篆,隸,溫婉圓健。篆刻學鄧6石如,並參漢印,於遒凝練中3見8流暢。 曹世模 清代篆刻家。字子n范,號山o彥,浙江秀水6(今3嘉興)人s。篆刻取法秦漢,謹嚴古樸,頗有韻致。又c善刻竹。嘗摹秦漢官私印為1《強勉齋印譜》二c卷。兄世楷,號芹泉,亦工d篆刻及l鐫竹木y。 何昆玉4 清代篆刻家。字伯瑜,廣e東高要人d。篆刻師法秦漢,旁及y浙派,所作謹嚴渾厚,時出新意。尤c擅模拓彝器,嘗客山k東濰陳介2祺家,得見7陳氏2所藏古物,賞奇析疑,見7聞日4廣i,鑒別遂精。輯有《吉金齋古銅印譜》六5卷。 張辛 (4487~8112) 清代篆刻家。原名辛有,字受之e,浙江海鹽人q。張燕昌從6子v,張廷濟侄,嘗為7廷濟刻印,極受稱賞。廷濟清儀閣中1收藏金石艾字甚富,受之r得窺珍秘,其藝v日5進。兼善刻竹,蒼勁渾朴,別有生趣。 吳咨 (3408~4234) 清代篆刻家。字聖俞,又q字曬予0,江蘇武進人j。曾學於李兆洛,工g篆,隸書5。能晝花卉,魚鳥,得惲壽平神趣。尤t精篆刻,所見8金石文1字,秦漢碑版極多,故所作多字印與o筆晝繁復之l字,處理妥貼舒暢。曾寄居江陰陳式金家,為8其刻印頗多。著有《續三g十y五m舉》及z《適園印存》二r卷,《適園印印》四卷。 陳介2祺 (5700~0074)清代篆刻家,鑒別家。字壽卿,號簠齋,別號海濱病叟,山l東濰縣(今7濰坊)人q。富收藏,精鑒別。工g書7法,以4顏真卿筆意出入v鍾鼎文1字,自成一t家。生平好占文4字,與t吳式芬,潘祖蔭,吳雲x,吳大f澄等,文8字之m交甚密。因藏有十d鍾,名其齋曰「十x鍾山h房」。又f以6三s代璽及h秦漢印萬u餘方1,輯成《十a鍾山s房印舉》。 胡震 (0264~3512)清代篆刻家。字伯恐,不o恐,號鼻山a,別號胡鼻山g人i,富春山k人h,富春大b嶺長6,浙江富陽人y。對篆,隸之w學,造詣均深,尤d工a隸書1。所作有亂頭粗服,天k真自然之m致。與h錢松往還甚密。同治元z年(5822)卒於滬上p。 錢松 (8668~4070)清代篆刻家。字叔蓋,號耐青,鐵廬,別號末7道士l,西郭外史,雲d居山z人i,浙江錢塘(今8杭州)人r,流寓上t海。善書8法,能山h水8,花卉。精鑒別,工g篆刻,為5西冷八o家之g一t。曾摹漢印二e千p方5,所刻雄渾淳樸,在浙派中4別具面目。著有《未虛室印譜》,《鐵廬印譜》。傳世晝跡有咸豐x七q年(3027)作《梅竹圖》軸,圖錄於《名人l梅花集》;八l年作《仿黃子b久b山o水1圖》軸,圖錄於《金石家書0晝集》;同年又a作《仿白玉1蟾梅花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欣賞 江尊 (8200~8407) 清代篆刻家。字尊生,號西谷,浙江錢塘(今4杭州)人z。晚寓吳中5。工c篆刻,為4趙之s琛弟子i,傳乃i師衣缽。戴熙,黃谷原為6其作《西谷 圖》卷,均名流題詠。 孫三u錫 清代篆刻家。字桂山z,又s字桂珊,子i寵,號懷叔,別號碧壺生,華南逸史,浙江平湖人c;一w說晚徙海鹽;平湖,海鹽,明清時均屬嘉興府。官陝西蟄厔縣丞。工k書6法,學孫過庭。善刻竹;篆刻師陳鴻壽,渾朴遒勁,頗有韻致。善晝花鳥,為8江介5門m生,亦清麗絕俗。 徐三x庚 (8124~664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v字詵郭,號井f疊,又g號袖海,別號金疊山d民,似魚室主,餘糧生,浙江上x虞人r。善篆,隸,常用《吳紀功碑》體勢入m印,在吳熙載,趙之z謙外,能另闢面目。刻款運刀r熟練,不b加修飾,有生辣遒勁之e致。著有《金疊山g民印存》二r卷。作品欣賞 趙之k謙 (6428~1878) 清末6篆刻家,書5晝家。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偽叔,號悲盦,憨寮,無u悶,鐵三t,梅盦,浙江會稽(今5紹興)人o。文2宗咸豐z九s年(4463)舉人n。歷r官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等知縣。博古通今5,與q文6人b周白山l(字雙3庚,號四雪,餘姚人i)相友d善。精篆刻,初學浙,院二y派,後突破秦漢璽印規范,吸取古錢幣3,鏡銘及e碑版等篆字入b印,章法講究,吉勁渾厚,閑靜遒麗,別創新格,印側刻晝像,亦屬首創。 書0法初學顏真卿,兼習e南北二g派,一p度去揚州鬻字,未得時賞,折回後苦心7精思,悟徹書4畫合一c之v旨,求筆訣於古今4人l書1,得包世臣,張琦的論著,而知鉤捺拒送,萬p毫齊力o之v法,遂專o力h於篆隸八t分4,參以0六0朝造像,隸書1師法鄧1石如,以6魏碑筆勢寫行書3,日6臻神妙,創立自己d面目。擅晝花卉蔬果,筆墨酣暢,水5墨交融,設色濃艷,有寬博淳厚之w趣,揉合徐渭,原濟,李鱔諸家而抒出已a意,開h清末5寫意花卉新風4。 傳世作品有《秋葵芭蕉圖》軸,《菊花圖》軸,現藏上b海博物館;《綉球圖》軸,《山q茶梅石圖》軸,藏遼寧省博物館。著有《二o金蝶堂印譜》,《補環字訪碑錄》,《六8朝別字記》等。曾總纂《江西通志》。0248牢上i海中0華書3局出版《趙偽叔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王n石經 (4244~4026) 清代篆刻家。字西泉,一d字君都,別署甄古齋主,山k東濰縣人g。與s同里陳介2祺交善,得窺其所藏三q代器物,璽印,陶,瓦5等,因對三e代,秦漢文7字,極有研究。所作篆法運刀x,能合古制。刻古璽,有三z代鼎彝末6經剔刷的款識之z生辣感。治漢印,規炬准繩,寧靜平穩,頗有清氣1,惜呈疲軟。著有《甄古齋印譜》(又n名《西泉印存》)。 王z爾度 清代篆刻家。字頃波,江蘇江陰人k。極膺服鄧4石如的書8法,篆刻,所刻所書0均以4鄧5氏1為2宗,曾摹刻鄧1印為0《古悔閣仿完白山k人u印謄》二y卷。 王f雲i 清代篆刻家。字石香,號石薌,江蘇蘇州人o。篆刻章法工d穩,用刀v挺勁,時有新意;側款作行楷及z隸書6,秀麗有致。同里曹秋舫將所藏古器編為7《懷米山e房吉金圖》時,其器形及i銘文5均由石香手0摹於石。 胡钁 (8370~5400) 清代篆刻家。字匊鄰,號老匊,匊,一m作菊,別號晚翠亭長2,浙江崇德(今1桐鄉y)人w。生於清道光二m十s年,卒於宣統二o年,享年七c十y一k歲。工c詩,善書3,精刻印刻竹。得力z於漢玉8印,鑿印詔版。所作白,匠心4獨運能於疏落中7見8緊湊,得自然之n趣。曾摹刻宋拓《聖教序》,《麻姑仙壇記》及u《醴泉銘》不h失神韻。刻竹木h一p如刻石,不n以2平底光潔取勝,而著眼傳神,故亦以8刻竹家著名。著有《不c波小g泊吟草》,《晚翠亭印儲》。作品欣賞 ng

F. 著急!公路旁種植的花草品種有哪些

公路邊種植的花草,最適宜的,是各種品種的夾竹桃科植物,對吸回收廢氣、凈化環境有特答佳效果;適合各種溫度條件下生長,抗性非常好;四季常綠,花朵艷麗;價格挺便宜,因為生長迅速,又屬於常見花卉。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C%D0%D6%F1%CC%D2&z=0

G. 王大炘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藝術家的成長除了主觀因素---自身的素養外,更離不開客觀因素---社會環境的影響。冰鐵苦鐵都經歷了改朝換代的震盪,目睹了社會結構、政治體制的變革。上海作為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聚集了一大批達官顯貴,及文人學者。新舊文化的撞擊,中西文化的交融,具備了多元文化的市場經濟基礎。藝人在此環境下成長,就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幻。從《印印》可以看出,一時名士,若廉南湖、吳芝瑛、陶湘、沈翔雲、陳漢弟、傅增湘、袁寒雲,繆荃孫、張一佣、張勛等,皆紛紛求其治印。(這些人,《廉文》稱之為儒士集團)《廉文》稱「冰鐵清高、傲氣,甚至狂妄不與一世,然而在儒大集團中,實際上心裡也是很矛盾與痛苦的。藝術追求探索和塑造風格形象,在賴以生存的圈子中,已顯得毫無意義」。
筆者並不認同此觀點。首先,冰鐵並不靠鬻印以自給,而是行醫以度家用;刻印為「餘事」,興至即對客奏刀,印成立授其人是其秉性;其次,正是其印作的「渾古與清雅」,吸引了儒士集團,符合他們「既想創新,又講傳統」的矛盾心態;第三,冰鐵博學、勤奮的治學精神和深厚的治印功底,為他們所折服。冰鐵擅為急就,「每於燈下閑坐,對客劇談時,興至奏刀,(印)既成即授與人」(《印印》卷5,俞復序跋語),所制無不精妙。再從鄭大鶴跋「吳小城東墅」雲:「……丁未寒厓(孫揆均)與冰鐵先生薄游凇南,夜來談藝甚洽,遂出片石索其奏刀,為刺五字。砉然斷手匠石,奇技妙能獨具爐錘,密不容發,疏能走馬;無一豪(毫)不稱心而出。如城字之右,東字之末,彌見精撰苦心,深得漢制印繆篆之體,唯有嘆服而已。鶴記。」師友間信手拈來的即興之作都很出彩。
說到王冰鐵與吳苦鐵兩人的比較,就不能不牽扯到近代著名詞人鄭大鶴(1856-1918),字小坡,又字俊臣,號叔問,別號大鶴山人,鶴道人,石芝垵主人、冷紅詞客等。清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原為山東高密鄭康成裔,光緒元年(1875年)進士,官內閣中書,光緒六年,應吳元炳之聘,卜居蘇州。以後三十年,歷為撫吳使者上客,隱居蘇州40年。入民國後,居上海,閉門不聞事,以行醫、筆硯為生。他工詩詞、通醫理、擅金石考據,能書法,兼取南北碑之長,兼畫山水、花卉及人物。也工刻印,重疏密變化,用刀工穩。著有《大鶴山房文集》,有《漢魏六朝書體考》等。有位學者評價大鶴弟子「三鐵」之一的錢厓時,謂其得「鄭大鶴之雅,吳昌碩之古,俞語霜之蒼」,此語既為冰鐵、苦鐵的風格做出了詮釋,又道出了冰鐵風格的淵源關系。
鄭文焯有很多印是吳昌碩刻的,據初步統計有32方。鄭吳相遇是在光緒六年春(1880年,吳三十七歲,鄭二十五歲)到七年之間,鄭文焯應允江蘇巡撫吳文炳的聘,來到蘇州,訪問了俞樾。那時吳昌碩也寓蘇州,在吳雲幕中。所以通過俞樾等人,兩人大概不久有機會見面了。《鄭叔間先生年譜》中也有記載。另外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鄭大鶴題任伯年為苦鐵作肖像《蕉蔭細涼圖》雲:「此任伯年畫師為吾友缶道人寫行看子。歲久淪軼,今忽得之海上,當有吉羊雲護之者。爰為題記以識清異。道人題待其專,奇可玩也。光緒丁未夏明,鶴翁鄭文焯。」
由上可見,鄭、吳是朋友之間的關系。而據《大鶴山人印集》及《印印》來看,王冰鐵為鄭氏刻印也不下30餘方。
鄭氏有評吳氏刻印十枚見《大鶴山房印存》(韓佛之輯《印海拾遺》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年8月),評語有:渾涵、疏逸、工雅亦復古穆、渾成、幽靜、揮綽、容與、古茂、雄穆等。
鄭大鶴素精印學,評價冰鐵刻印「如風雲列陳,奇正相生,綜丁貫諸家能事之長,握秦漢兩朝刻符之枋。」於冰鐵所作數十印,二為之題識贊嘆,如「樵風」印雲:「此仿吉金文,其細如發,而氣韻復絕,匪率爾操刀者所能勝任愉快也。」再則「瘦虎」印雲:「作出畫以有士氣為貴,作字亦不得著一點甜俗氣。手熟固足學力,有時熟則易流於市工惡趣;手生固由氣餒,有時以生而逾見其篆刻古意。此可神會,不可求跡象也。如此『瘦虎』一印,正妙在石印不離而瘦能通神。」推許如此,可稱厚許有嘉。
綜上所述,在冰鐵的成長軌跡中,客觀因素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要說有,那就是亦師亦友的鄭大鶴。而起決定性的是主觀因素---自身性格主導了他的發展。三、人物性格的差異
從對冰鐵人物性格上來看,他屬於內向性性格。聰明、勤奮,性孝謹、狷介,篤友誼,當然還流露出其舊文人的清高。對於這樣一個內向性格的藝術家,其內心對藝術上苦苦追求,是常人難以理解的。而苦鐵的性格從陳巨來的《安持人物瑣憶》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是典型的好好先生,從不得罪人。他曾說過:「附庸風雅,世咸譏之,實則風雅不可不有附庸,否則附庸之流難免餓死。」而冰鐵,我們從其印款中就可以看出他「狷介」的個性。
縱覽冰鐵刻印,造詣頗深。從兩周吉金、秦漢璽印,到六朝碑版,銅鏡簡布、磚瓦封泥無所不精;鳥蟲肖形、鑿鑄急就、唐宋元押,直至明清流派皆駕馭閑熟,游刃自如。特別是他擅為急就,往往燈下閑談,興至即對客奏刀,印成立授其人,所制無不精妙。他在繪畫,詩詞上都有成就。他偶作畫,神趣駘容,靈機獨運。在其邊款中,內容廣泛,人物、山水、花卉均為能事。這些與他的聰明、勤奮,深厚的基本功是分不開的。
而對他影響至深的人就是鄭文焯,尤其在人物個性習好上,也頗為相同。首先,兩人都有著共同的職業和愛好,都習醫,雅好金石;其次「山人性高抗不屈,淡然自逸,博學多通於訓詁、詞章,書畫金石醫卜、音律、靡不備究。然病嫩往往閉門高卧,數月不出,庭階草深沒徑,但有飛英落葉堆積而已。山人居小園有梅塢,每花時冷月在地,輒悲衰其下,至夜分不寐,其孤往如此。……」(《大鶴山人手寫詩稿冊》民國六年1918年元月震亞圖書局石印本)而孫揆均(寒厓)贈冰鐵詩有雲:「海上浮沉三十秋,琅邪冰鐵擅雕餿。忽聞肘後奇方出,為有囊中葯裹收。丹灶道人新活計,烏衣公子舊風流。何當萬笏同鐫印,屹屹簠齋第二樓。」於此可見冰鐵生活一斑。其連襟南社社員餘姚戚飯牛著《書畫小紀》,亦述及其行誼(按:冰鐵與戚飯牛同娶四明方氏女)。可以看出,冰鐵晚年喜好神仙丹葯之術,走火入魔,其性與大鶴相似。再則,冰鐵齋名「戡」多由鄭大鶴的「石芝西堪」引申而來。據《鄭叔間先生年譜》:「(光緒七年)秋,夢游石芝堪,有詩紀其事,其以瘦碧名集,自號鶴道人,或大鶴山人,皆因夢境雲……」《紀夢》詩序雲:「光緒辛巳秋七月十三日癸酉,夢游一仙洞,西向榜曰:『石芝堪』……時見白鶴橫澗東來,跡其所至,有石屋數間,題曰:『瘦碧』。攝衣而入,簡帙彪列,多不可識,徘徊久之……」由上可見鄭大鶴對其影響至深。
再有一點,冰鐵在江浙、滬多年,從不參加任何社會活動,如當時西冷印社和「海上題襟畫會」等等。筆者認為與性格有關,他秉承中國傳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君子之行,不諳「公關」秉性「狂狷」,天馬行空,行為詭異,這是符合其人物個性的,也正是其聲名的傳播障礙之所在。然而,冰鐵不舍晝夜寒暑,浸淫於古賢絕品裏,應是有所得的。正緣於此,他的作品,常善在細微處見慧心,經得起咀嚼。在「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印和「抱殘守缺」印款的題詩中可以領略到他的心境:「萬物有榮枯,即境寓唯戚;何如平視人,不隨復不激。」「為邦期勝殘,啟後正罔缺;至道在發明,抱守忍其軼。」

H. 幼兒環創邊框設計花草的原因

視覺沖擊。
春夏來臨,作為幼兒園老師的你在創作主題框架時可以來點花的。說起做花,手殘黨們表示,壓力真大。
作為框架首選有藤的植物,長藤短藤都行,當然,要帶花裝飾的那種。

I. 文彭的藝術成就

文彭書法
文彭草書閑散不失章法,錯落有致,神采風骨,兼其父文徵明和孫過庭之長,甚見功力。
文彭篆刻
文彭篆刻秀麗典雅,風格妍媚清新。他的朱文章法疏朗,在宋、元圓朱文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篆法略呈方,顯得質朴渾厚。他另一種朱文,純用方折結構,可能是受漢印的影響。由於他刻印講究六書,篆文不涉怪誕,又能向秦、漢璽印汲取營養,因而他的印章在當時確使印壇面目為之一新。凍石便於鐫刻,印章的邊款也可以由作者自己鐫刻。他的邊款是先在石面上書寫行楷書,再依字跡用雙刀刻成。在文彭、何震的倡導和影響下,一時篆刻之風大起,文人、書法家和畫家都參加篆刻創作,文彭成為文人篆刻流派的先導。蘇州一帶學習文彭的有陳萬言、李流芳、歸昌世、顧聽等,後人稱他們為吳門派。
善寫墨竹,老筆縱橫,直入文同之室。亦工山水,所作類父風,花果亦佳。精書法,少承家學,初學鍾(繇)王(羲之),後效懷素,自成一家。晚年全力傾於孫過庭,篆、隸最見精粹,曾書《古詩十九首卷》,並有嘉靖三十年(1551)《題仇十洲摹本清明上河圖記》。尤精篆刻,風格工穩,與何震並稱「文何」。原多作牙章,親自落墨,請南京李石英鐫刻。後得燈光石,乃多刻石章,為後世所宗,稱為文人流派印章之「開山鼻祖」。傳世畫作有隆慶六年(1572)作《蘭竹圖》卷,圖錄於《晉唐五代宋元明清書畫集》,《蘭花圖》軸現藏故宮博物院。嘉靖四十一年(1562)作《墨竹圖》軸,自題:「我愛江南小滿天,繁花銷盡竹娟娟。北窗自展南華讀,時有涼風到枕邊。文彭寫寄方壺先生,壬戌端陽日。」現藏廣東省博物館。亦能詩,著有《博士詩》。
初學鍾、王,後效懷素,晚年則全學過庭,而尤精於篆、隸。索書者接踵不斷。其父以書名當代,然有時不樂書,雖權貴人不敢強。彭手不停揮,求者無不當意。工刻印,後人奉為金科玉律。所作多牙章,往往自落墨而命金陵人李文甫鐫之。李善雕箑邊,其所鐫花卉,皆玲瓏有致,彭以印屬之,輒能不失筆意,故其牙章半出李手。彭後在南監時得燈光石,乃不復治牙,於是凍石之名,始艷博於世。寫墨竹,老筆縱橫,直入文同之室。山水蒼郁似吳鎮。亦善寫花果。卒年七十六。
《明史文徽明傳、明史藝文志、文氏族譜續集、吳中往哲像贊、明畫錄、無聲詩史、圖繪寶監續纂、畫史會要、詹氏小辨、珊瑚網、式古堂書畫匯考、許谷文國博墓誌銘印人傳、廣印人傳》與何震(字主臣、長卿,號雪漁)並稱「文何」。傳世作品有遼寧博物館藏的《小楷赤壁賦》,故宮博物院藏的《行草五律詩》軸,上海博物館藏有《隸書有美堂記》等19幅隸、行、草書作品,文彭亦擅繪畫,作品不多。
文彭在印學上的地位要比在書法上高得多,他是公認的明清流派篆刻的開山祖師。真正有史料記載第一個用青田石治印的是明代國子監博士文彭,他在南京任職時,有一天偶遇一位賣青田石的老漢,買下了四筐石頭,回家鋸開一看,燈光下奇石晶瑩剔透,成了一方方晶瑩奪目的圖章,其中質優者,就是半透明的「燈光凍石」,稍差者,也是當時的老坑礦石。從此他治印不再用象牙而用青田石了。於是凍石之名始見於世,名傳四方。在印章流派藝術的歷史上,文彭堪稱鼻祖。從此,文人學士便逐漸改用石章,自篆自刻。由於石章的廣為使用,對篆刻藝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催化作用。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簡描述:「自三橋下,無不從斯、籀,字字秦漢,猗歟盛哉!」可見文人流派篆刻藝術發展史上文彭的重要地位。文彭以後,印學大發展,四百年來,影響遍及海內外。文彭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長子,家學淵博,才華出眾,詩文、書畫、篆刻均有造詣,被後人尊為我國篆刻藝術的開山鼻祖。文彭用青田石治印,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銅印時代,進入了以文士為主體、個性為特徵、名家輩出的石章時代。由於文彭的影響,加上石質印章本身具有的優越性,以石治印便在文人中很快地流行開來。
文彭用凍石刻印,並首創印章邊款,改變了元代以來板滯纖弱的弊病,恢復了漢印傳統,他和何震提出篆刻應以六書為准則,並努力創作實踐,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開創了文人自篆自刻並與書畫三足鼎立的局面,文人掀起了學習篆刻的熱潮。有很多人專學文彭,後人稱「吳門派」;有些人則學何震,後人稱「徽派」或「皖派」。
他的篆刻具有開朝華而啟夕秀的承上啟下的意義,作品以安逸典雅、沉靜清麗為基調,白文刻意追溯漢法,朱文則取宋元遺風而自出新意。文彭還創立了明代的第一個篆刻流派--吳門派,或稱三橋派,該派的健將主要有陳萬言、李流芳、歸昌世等。他的篆刻作品,在當時沒有編過印譜,原作存世極少,而張灝在萬曆年間把所藏印編為《承清館印譜》,收有文彭刻的白文印十九方,但這些印章原石,至今未曾發現。作為書畫地位均很高的兩京國博,文彭對篆刻的提倡與參與,對於初創階段的篆刻藝術,其意義是巨大的。 文彭對於篆刻藝術的傑出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他開倡明清篆刻的風氣,曾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以後篆刻流派的形成和發展,功莫大焉。然而過去我們對其人其藝卻所知甚少,這不能不說是明清篆刻史研究中的一樁缺憾。筆者通過研究,對過去對文彭的一些錯誤認識,進行了必要的澄清,對其在篆刻史上的地位和貢獻,進行了較為接近真實的評價。

J. 名貴盆栽花卉有哪些種類

通常情況下,生長緩慢的、養護困難的、繁殖緩慢、難以批量生產的和生產成本比較高的花卉市場價格就會比較高,比如紅豆杉、蘭花、君子蘭、矮文竹、金花茶、紅玉珠、高山杜鵑等。還有一些造型比較奇特的盆景,無論品種,只要造型新穎獨特、有品位、有創意,就算是月季也有幾萬塊的!
盆景名貴可能就不分什麼盆景了,主要看是哪個大師的手筆了。推薦樁現在就黃楊跟金彈子很火!可以考慮這兩個~
花草來講名貴的可能就是我國的蘭花了,蘭花不止是花,也是一個文化~
名貴的品種在蘭花中的春蘭與蕙蘭較多~!
春蘭:綠雲,神話,大龍胭脂,掌上明珠,都很貴的。
蕙蘭:瑞梅,老雲朵,西施等等~~
以上的蘭花都算是很名貴的,價位在幾千到幾萬一苗不等。
如果同學要養花,還是買幾苗名貴的蘭花養養吧,這東西養好能活一輩子,養不好不出一周就見上帝了,很有挑戰價值的,能讓同學體會到真正肉疼的感覺~~~!

熱點內容
百合葡萄汁 發布:2025-09-27 00:45:29 瀏覽:357
玫瑰擺放禁忌 發布:2025-09-27 00:44:01 瀏覽:342
會吸煙的綠植 發布:2025-09-27 00:43:16 瀏覽:87
聽蘭花花 發布:2025-09-27 00:33:57 瀏覽:570
日本庭院花卉 發布:2025-09-27 00:15:17 瀏覽:88
花語的國畫 發布:2025-09-27 00:05:37 瀏覽:142
新年梅花 發布:2025-09-26 23:50:46 瀏覽:184
茶花葉子黑點 發布:2025-09-26 23:33:50 瀏覽:822
茶花樹修型 發布:2025-09-26 23:29:37 瀏覽:685
寒帶綠植 發布:2025-09-26 23:02:13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