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學下載
⑴ 從早晨到晚上,牽牛花的顏色怎樣變化(由藍變紅還是由紅變藍)
關於牽牛花的顏色變化,答朗月老師朗月老師提問:"牽牛花在清晨時開紅花,原因是----,中午轉為紫色,原因是----"此題欲把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簡單地與花色的變化聯系起來,可據我調查,牽牛花的花色是不會這樣變化的.可我缺少證據啊,如果才能讓人信服呢?如果才能使自己寫出來的資料有科學力度呢?
回答: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光照:花青素合成需要光誘導,強光下花青素合成旺盛;
光質:對於牽牛之類的植物來說,紫外光有利於花青素合成;
溫度:低溫有利於游離糖積累,促進花色素形成,會使花色變深;
糖類:是合成花色素的能量來源,也有調節滲透壓的左右。光合作用可能有利於糖積累;
其它因素:如PH值較高時,花青素為藍紫色,而PH較低時為紫紅色,牽牛的花期大概就是一天,隨著花的成熟PH會升高,顏色變深。
以下是參考文獻,書上的內容已經被摘錄出來了,期刊文獻可以下載,我沒有細看,這方面的文獻很多,如感興趣以後我幫你再找一點
1. 蘆建國主編. 2004. 花卉學.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溫度是影響花色的主要環境條件,有很多花卉,特別是溫度和光強作用,對花色有很大影響。它們隨著溫度的升高和光強減弱、花色變淺,如落地生根屬和蟹爪屬,尤其是落地生根的品種不同,對不適環境條件的反應非常明顯,有些品種在弱光、高溫下所開的花,幾乎不著色、有些品種的某些花色變淺,但仍很鮮艷。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一時還不清楚。據Hardc等人研究,在矮牽牛藍和白的復色品種中,藍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多少,受溫度影響很大、如果在30-35℃高溫下,開花繁茂時,花瓣完全呈藍色或紫色,可是在15℃條件下,同樣開花很繁茂時,花色呈白色,而在上述兩者之間的溫度下,就呈現藍和白的復色花的藍色和白色的比例隨溫度而變化。溫度變化近於30-35℃時,藍色部分增多;溫度變低時,白色部分增多。光照強度對花色也有影響,紫紅色的花是由於花青素的存在而形成的,花青素必須在強光下才能產生,在散光下不易產生,如春季芍葯的紫紅色嫩芽以及秋季紅葉均為花青素的顏色。花青素產生的原因除受強光影響外,一般還與光的波長和溫度有關。春季芍葯嫩芽呈紫紅色,這與當時的低溫有關,白天同化作用產生的碳水化合物,由於春季夜間溫度較低。在轉移過程中受到阻礙,滯留葉中,而成為花青素產生的物質基礎。P16
光照強弱對矮牽牛某些品種的花色有明顯影響,如前所述,Harder等人的研究指出:具藍和白復色的矮牽牛花朵.其藍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比例變化不僅受溫度影響,還與光強和光的持續時間有關,用不同光強和溫度共同作用的實驗表明:隨溫度升高,藍色部分增加;隨光強增大,則白色部分變大。P18
2. 劉燕主編. 2003. 園林花卉學.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3)花色及花期:溫度對花色的影響,有些花卉表現明顯,有些不明顯。一般花青素系統的色素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如大麗花在溫暖地區栽培,即使夏季開花,花色也暗淡,到秋涼氣溫降低後花色才艷麗。再如寒冷地區栽培的翠菊、菊花等花卉,色彩一般比溫暖地區栽培的色彩艷麗。一般情況下,較低的溫度有利於已盛開的花卉延長花期。P25
光照強度影響花色
以花青素為主的花卉,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花色艷麗。我們注意到高山花卉較低海拔花卉色彩艷麗;同一種花卉,在室外栽植較室內開花色彩艷麗。這是出為光照對花青素形成有重要影響(另一外界因素是溫度)。花青素在強光、直射光下易形成,而弱光、散射光下不易形成。P27
3. 李美茹, 李洪清, 孫梓健, 陳貽竹. 2003 影響藍色花著色的因素.植物生理學通訊, 39(1):51-59
點擊瀏覽該文件
4. 王小菁, 孟祥春, 彭建宗. 2003. 花色形成與花生長的調控. 西北植物學報, 23(7):1105-1110.
點擊瀏覽該文件
5. 程龍軍, 郭得平, 張建華, 馬芹標. 2002. 高等植物花生長和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信號調控. 38:175-179.
點擊瀏覽該文件
6. A. F. M. Jamal Uddin, Fumio Hashimoto, Miho Kaketani, Keiichi Shimizu and Yusuke Sakata. 2001. Analysis of light and sucrose potencies on petal coloration and pigmentation of lisianthus cultivars (in vitro). Scientia Horticulturae, 89:75-84.
點擊瀏覽該文件
7. M. Farzad, R. Griesbach and M. R. Weiss, 2002, Floral color change in Viola cornuta L. (Violaceae): a model system to study regulation of anthocyanin proction. Plant Science, 162: 225-231.
點擊瀏覽該文件
8. Weiss, David. 2000. Regulation of flower pigmentation and growth: 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 control anthocyanin synthesis in expanding petals. Physiologia Plantarum, 110:152-157.
點擊瀏覽該文件
⑵ 我想學景觀設計。請告訴我要是學景觀設計都需要學什麼內容。有沒有什麼教材可以推薦
景觀設計的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我通常接觸到的,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hardscape)和軟景觀(softscape). 據我理解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等;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如噴泉,水池,抗壓草皮,修剪過的樹木等等.看看國外一些提供景觀設施的商業站點,我驚嘆於其分類之多,涉及內容之細致,使得景觀設計有很大的發揮餘地. .
現代景觀設計教程/現代環境設計教程叢書
⑶ 關於園林綠化的書籍
園林樹木學,花卉學,還有一些樹木圖譜
⑷ 誰知道花卉學試題6套的答案啊,我下載的試題沒有答案的。
《園林花卉學》模擬試題 B
一、 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 走莖:
2、 假植
3、 抑制栽培:
4、 模紋花壇:
5、 春性花卉:
答:
1、 走莖: 自葉叢基部抽生出來的節間長而橫生的莖稱作走莖,莖節上著生葉、花和不定根,也能產生幼小植株,可分離小植株另行栽植即能形成新株,如虎耳草(Saxifraga)、吊蘭(Chlorphytum)等,常用走莖繁殖。
2、 假植: 當起苗之後來不及栽植的情況下,為防止根系乾燥影響成活率,常將已起出的苗子在栽植前培以濕潤的土壤暫時放置,稱「假植」。另外將起出的苗子移植到苗圃里,等待長大後再定植,這種移植也稱「假植」。
3、抑制栽培:人為的採取一些措施,使自然花期推後的為抑制栽培。
4、模紋花壇:主要由低矮的觀葉植物和觀花植物組成,表現植物的群體組成的復雜的圖案美。主要包括毛氈花壇、浮雕花壇和時鍾花壇等。
5、春性花卉:在5-12℃的低溫下,經過5-15天,才能完成春化階段。一年生花卉和秋季開花的宿根花卉多屬於春性花卉。
二、 寫出下列花卉拉丁名或中文名:(每題2分共20分)
1、荷花 2、Prunus mume
3、三色堇 4、Calenla officinalis
5、香雪球 6、Primula obconica
7、紅鶴芋 8、Dianthus caryophyllus
9、新幾內亞鳳仙 10、Ciivia miniata
答:
1、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睡蓮科 荷花屬
2、Prunus mume 梅花 薔薇科 李屬
2、 三色堇 Viola tricolor 堇菜科 堇菜屬
4、Calenla officinalis 金盞菊 菊科 金盞菊屬
5、香豌豆 Lathyrus odoratus 豆科 香豌豆屬
6、Primula obconica 四季報春 報春花科 報春花屬
7、仙客來 Cyclamen persicum 報春花科 仙客來屬
8、Dianthus caryophyllus 香石竹 石竹科 石竹屬
9、新幾內亞鳳仙 Impatiens hawkerii 風仙花科 風仙花屬
10、Ciivia miniata 大花君子蘭 石蒜科 君子蘭屬
三、 填空題:(每題3分共15分)
1、 按壇面的花紋圖案分____、____ 、____ 、____ 。
2、 寫出三種異花授粉的花卉____ ,這些花卉在留種時要注意____ 。
3、 低溫溫室白天最適溫___℃,最高不超過___℃,夜間最低不低於___℃。
4、 半耐陰類花卉宜陳設在室內____ ,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 ____天,休眠期在室內陳設 ____月。
5、 分別寫出三種冬春分化類型的花卉____ 和多次分化類型的花卉____ 。
答:
1、 按壇面的花紋圖案分 花叢花壇、模紋花壇、造型花壇、造景花壇 。
2、 寫出三種異花授粉的花卉 三色堇、瓜葉菊、紫羅蘭 ,這些花卉在留種時要注意 隔離 。
3、 低溫溫室白天最適溫10-15 ℃,最高不超過 20 ℃,夜間最低不低於 5 ℃。
4、 半耐陰類花卉宜陳設在室內 明亮處,有一定直射光的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 15-20天 ,休眠期在室內陳設 1-2個 月。
5、 分別寫出三種冬春分化類型的花卉 柑橘、三色堇、金魚草 和多次分化類型的花卉 月季、香石竹、四季海棠 。
四、 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Х(每題2.5分共10分)
1、百合、大麗花、美人蕉的種球要求乾燥貯藏,而鬱金香、風信子、水仙種球要求濕潤貯藏。 ( )
2、不同花卉對肥料的敏感程度不同,如蘭科植物杜鵑、山茶屬於對肥料敏感的類型,而香石竹、菊花、天竺葵是屬於對肥料不敏感的類型。 ( )
3、原產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花卉,由於離赤道近,因此多屬於短日照花卉,而原產在溫帶地區的花卉由於離赤道遠,多屬於長日照的花卉。 ( )
4、一般耐寒力強花卉,耐熱力也強,相反耐寒力弱的花卉,耐熱力也弱。 ( )
答:
1、百合、大麗花、美人蕉的種球要求乾燥貯藏,而鬱金香、風信子、水仙種球要求濕潤貯藏。 ( ╳ )
2、不同花卉對肥料的敏感程度不同,如蘭科植物杜鵑、山茶屬於對肥料敏感的類型,而香石竹、菊花、天竺葵是屬於對肥料不敏感的類型。 ( ∨ )
3、原產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花卉,由於離赤道近,因此多屬於短日照花卉,而原產在溫帶地區的花卉由於離赤道遠,多屬於長日照的花卉。 ( ∨ )
4、一般耐寒力強花卉,耐熱力也強,相反耐寒力弱的花卉,耐熱力也弱。 ( ╳ )
五、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根據室內陳設的盆花對光照要求不同可將花卉分為哪幾類?每一類在室內怎樣陳設和養護管理?
2、盆花培養土配製和消毒方法是什麼?
3、適合北京地區的日光溫室,設計的主要參數是什麼?
答:
1、 根據室內陳設的盆花對光照要求不同可將花卉分為哪幾類?每一類在室內怎樣陳設和養護管理?
耐陰類
主要有天南星科的龜背竹、春羽、黃金葛、喜林芋、富貴竹、花葉芋、合果芋等,棕櫚科的棕竹、魚尾葵、針葵、蒲葵、假檳榔、袖珍椰子、散尾葵,百合科的一葉蘭、文竹巴西木等,蕨類植物,枸骨、海桐、八角金盤、君子蘭等,宜陳設在室內明亮處,而無直射的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一個多月,休眠期在室內陳設2-3個月,然後再轉換到溫室內養護。
半耐陰類
主要有南洋杉、橡皮樹、榕樹、山茶、柑桔類、竹芋類、鳳梨類、火鶴、花葉萬年青、廣東萬年青、天門冬、吊蘭、八仙花、蝴蝶蘭、拖鞋蘭等。
陳設在室內明亮處並有一定直射光的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15-20天,休眠期陳設1-2個月,然後再轉換到溫室內養護。
喜光類
主要有變葉木、杜鵑、一品紅、葉子花、仙客來、報春花、朱頂紅、瓜葉菊、秋海棠類、仙人掌及多漿植物,宜陳設在室內陽光充足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7-15天,休眠期可陳設1月,然後再轉換到溫室內。養護。
極喜光類
主要有菊花、荷花、睡蓮、千屈菜、大麗花、美人蕉、荷蘭菊、地膚、矮牽牛等在室內陳設3-7天就要轉換到室外養護。
2、 盆花培養土配製和消毒方法是什麼?
培養土配常用的原料有園土、腐葉土、河沙、塘泥、泥炭、堆肥土、珍珠岩、蛭石、礱糠灰、水蘚、椰子纖維等。
通用型培養土配方為:園土6+腐葉土8+黃沙6+骨粉1;泥炭12+黃沙8+骨粉1。
適宜鳳仙花、雞冠花、一串紅等花卉的配方為腐葉土2+園土3+礱糠灰1。
適宜菊花及一般宿根花卉的配方為堆肥土2+園土2+草木灰1+細沙1。
常綠木本花卉培養土配方為腐葉土4+園土4+河沙2。
適宜薔薇類的配方為堆肥土1+園土1
宜山茶花、杜鵑花、秋海棠、蘭花、八仙花的配方為腐葉土+黃沙(少許);泥炭6+粗沙4+骨粉0.5。
消毒方法:蒸汽消毒,葯劑消毒,日光暴曬。
3、 適合北京地區的日光溫室,設計的主要參數是什麼?
(1)建溫室場地
場地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水源充足、排水量好、土質肥沃。
場地 規劃:每棟溫室以333.3平方米(0.5畝)較適宜,兩棟間4~6米寬路,每棟間隔溫室高的2.5~3倍。(北緯40o)
(2)溫室的方位與透光
冬春秋三季通用。方位座北朝南,偏西5~10o。棚膜選用聚氯乙烯(PVC)無滴耐老化膜。厚度0.1~0.12mm
(3)屋面角:合理採光屋面角23.4o+5-7o=28.4 o-30.4o
(4)採光面形狀:半圓拱形 、橢圓拱形兩折式、三折式。
(5)骨架材料: 鋼筋、鋼管、磚、保溫層空心磚、泡沫混凝土
(6)跨度:6~7米
(7)高度:3.0~3.1米
(8)牆厚度:土牆1~1.5米;磚牆(含保溫層)60cm
(9)後屋面厚度:40~70厘米
(10)水平投影長度 前屋面:後屋面:3-6:1, 後屋面不宜少於1.5米
(11)防寒溝:深40~60厘米、寬30~40厘米
(12)通風口:屋脊處有30~40厘米直徑的放風洞 、底風口、扒縫通風、後牆通風24x24厘米
(13)長度:50~60厘米為合適
(14)草簾:紙被、無紡布、草簾
六、詳細論述切花菊種苗繁殖技術和周年生產栽培措施是什麼?(15分)
答:
切花菊種苗繁殖方法
1、 菊花組織培養可以用莖尖、嫩葉、莖段、花瓣等部位作為外植體。經1~2個月培養可誘導出愈傷組織。再經1~2個月培養便可誘導生出不定芽,對不定芽經反復多次繼代培養而增殖。將試管苗在1/2MS+NAA1~2mg/L生根培養基上培養,2周後生根。根長1~2cm的生根苗進行煉苗和馴化栽培後,即可進行常規栽培。
2、 母株培養,將上述組培脫毒苗定植於圃地,加強肥水管理,當頂芽長至15cm時,進行1次摘心。20天後進行第2次摘心或第三次摘心,培養母株萌發足夠的側枝,以備采穗用。
3、 采芽扦插,每株采穗3-4次,選未木質化的頂芽,長5-8cm,下部莖粗0.3 cm,保留2-3片葉,插入苗床,20天後就可移植。
周年切花生產:切花菊按其不同栽培類型的自然花期,夏菊5~7月開花,八月菊和九月菊8~9月開花,秋菊10~11月開花,寒菊12月至翌年1月開花。利用光周期反應特性,通過電燈照明進行抑制栽培,可使秋菊12月至翌年3月開花;通過遮光處理促成栽培,可使秋菊5~9月開花。因此,利用不同品種,採取抑制或促成栽培手段,便可達到周年切花生產。
切花菊栽培技術要點 菊花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其切花栽培應注意以下主要環節:
定植:切花菊的定植時間因栽培類型不同而異,秋菊以5月中旬至6月初定植,寒菊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定植。定植株行距為15cm×20cm。
摘心:定植緩苗後,大花品種應及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保留基部5—6枚葉片:以保證每株能抽生5—6個分枝,除去多餘的側枝,便可形成5—6枝切花。多花型小菊品種,則要求下部及時打權,上部保留全部側枝和側蕾,有利於形成豐滿的花枝。
肥水管理:生長初期,應追施含氮量高的肥料,如尿素、麻醬渣等,以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生長後期,尤其在孕蕾期間,應增施磷鉀復合肥,同時每周噴施1次0.2%~0.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施肥時,濃度不宜過大,應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
張網:切花菊莖稈要求挺直。為保證切花質量,防止植株倒狀或彎曲,應及時加設支撐網。對於一般切花菊品種,加設兩層支撐網即可。第一層網距地面大約20cra高;第二層網距第一層網30—40cm。
剝蕾:當花蕾長到黃豆粒大小時,應及時剝蕾。標准型大花品種剝蕾由上而下進行,保留主蕾,剝除側蕾。多花型小菊應剝除頂蕾,保留側蕾,可使整株花蕾發育一致。
切花採收、分級及保鮮:標准型大花品種花開6~7成時採收,多花型小菊當有2~3朵小花全開,大部分花蕾現色時採收。採收時,剪取的位置應距離床面l0cm左右,以保證地下部分更好地生長,抽生腳芽。 切花採收後,去掉花枝下部1/3處的葉片,並盡快將花枝插入含有殺菌劑的清水中,以防微生物侵染。
⑸ 園林花卉學哪裡可以下載
參考答案 11、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可我卻用它來翻白眼。
⑹ 做園林設計要什麼參考學習的書
古典類:
《園冶》計成
[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彭一剛
是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空間布局的經典書籍,比計成的"園冶"要具象
生態類的:
《設計結合自然》(美)麥克哈格 芮經緯譯
(廣博的知識,奠定了我們這個學科在學術界的地位。)
設計理論類:
[景觀設計學]著:西蒙咨 譯:俞孔堅
《景觀科學 理論基礎和邏輯數理方法》 (蘇)阿爾曼德 著 李世玢 譯
(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數字化景觀的。)
《園林設計*造園意匠論》(日)小形研三等著 索靖之等譯
(雖然老了點,但對於設計細節的探討仍然是最好的。)
《總體設計》k林奇
〈風景建築學導論〉(an intro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
《大眾行為與公園設計》(美)拉特利奇 著 王求是,高峰 譯
(經典的「人看人」在這本書里論述得是最為透徹完善的。)
《外部空間設計》 蘆原義信著 尹培桐譯
園林設計和園林藝術--孫筱祥
《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編 俞孔堅、孫鵬、王志芳 等譯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1
《風景園林設計》王曉俊編
評:適用於初學者
「現代景觀規劃設計」著者:劉濱誼,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風景園林設計要素》美國
歷史類:
《西方造園變遷史》 針之谷鍾吉
《中國古典園林史》 周維權
「圖解人類景觀」譯著者:劉濱誼,(台灣)田園城市出版社
〈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王向榮 林菁 210.00
《外國造園藝術》陳志華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評:早先曾在台灣出版,中西方園林交流一節尚有些見解,如果講歷史沒法和《西方造園變遷史》相比
《世界園林發展概論--走向自然的世界園林史圖說》 張祖剛著
評:100個古今中外的實例按照時間順序穿起來
《環境設計史綱》 吳家驊編著
評:「景觀」換成了「環境設計」,買不到《圖解人類景觀》的人可以看看
《造園史綱》 童jun
評:最簡短的造園史
施工手冊
MC-GrawHill的Timesaver standards for landscape architexture.
美國景觀設計的速查手冊(第二版)(原版) c.w. harris和n. dines編
Timesaver standards系列〈場地施工細部手冊〉n. dines著 王劍 譯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12
「景園建築工程規劃與設計」 吳為廉 著,同濟大學出版社
評論:涵概了景觀工程的幾乎所有內容,具有較好的工具書性質。缺點:內容有些老化,新東西較少。
景觀設計師便攜手冊//便攜手冊系列 作 者: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日 期:2002-10-01 開 本: 版 次:1 價格:37.00
景觀實踐類:
"Road Form and Townscape"「道路形式與城市景觀」(英)Jim MeCluskey 張仲一、盧紹曾譯 中建工1992年
評:對與道路(線性)相關之景觀的研究透徹
《德國景觀設計》(1、2)遼寧出版社2000.3
評:簡單的工程介紹,但是對於學生來說值得一看,在成果繪制、審美傾向等方面可以學學 600元/套(2本)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含光碟)--從矽谷到中關村 俞孔堅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0、12 書號:ISBN 7-900046-12-7 定價:130.00元
《日本最新景觀設計1-3》大連理工和遼寧科技出版社
評:東西不少,新倒談不上。
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環境藝術設計叢書」 其中包括<<環境設計史>>,<><<城市綠化設計>><<城市居住外環境設計>><<現代環境設計>>(日本篇)及(美、加篇) 內容不如包裝的那樣好
東南大學出的新世紀叢書(第2輯)之《西方現代園林設計》 王曉峻編寫
《台灣景觀》98/99/2000/2001系列
評:佩服台灣書商,從98至今,讓人感覺這小島上到處是「景觀」了!
《「點起結構主義的明燈」---丹.凱利》夏建統編譯
雜文:
<<說園>>陳從周
「理想景觀探源」著者:俞孔堅
《風景》光明日報出版,李斯翻譯的 評:語言優美
<景觀形態學> 吳家驊
評:中西方在景觀歷史方面的比較,特別是英國與中國園林發展史的比較
綠地系統
「城市綠地系統與人居景觀規劃」著者:李敏,中建工,1999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李敏 著2002.5 248元
〈城市綠地規劃設計〉賈建中 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景觀表現圖類
1《建築平面表現圖解》 第5版
蔡紅翻譯 美 david davis,theodore walker中建工出版社
評:雖然封面上寫著建築平面,其實原名是plan graphics泛指平面涵蓋面比較廣的。
2《園林環境藝術與小品表現圖》 天大出版社
評:因為雜所以算不上「好」書,但也因為雜所以是景觀表現初入門的比較合適的範本,最近有新增版本。
景觀教育類:
1 《景觀設計:專業 學科與教育》俞孔堅
俞先生把以前的相關文章(有自己的也有別人的)選摘了一下再加上網上下載的許多國家高校的教學計劃,搞了個集子,我買下權當做復印資料;
2 《景園設計》天大02年,楊北帆張斌編著
彩圖多於文字,大概是平時上課放的幻燈片的集合;對景觀的看法不太客觀,說景觀太隨流,景園才確切;
3 《現代景觀設計教程》中國美院出版社,馮煒等編著
[現代環境設計教程叢書],章節安排倒還合理和我講課的提綱非常接近,但是每個小節就一兩個例子過於平淡。對景觀的看法不太客觀,對園林的認識還停留在古典園林階段,說園林是少數人享用的,不允許概念有發展嗎?
4《景觀建築》洪得娟,同濟出版社
插圖水平太差了
其他類
《人,詩意的安居》海德格爾
《建築的永恆之道》亞歷山大
《城市意向》凱文林奇
《建築的倫理功能》卡斯滕哈里斯
《現代建築語言》布魯諾塞韋
《傳統村鎮聚落景觀分析》彭一剛
《現代城市遊憩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 吳承照
《夢的解析》弗洛伊德
《小邏輯》黑格爾
《藝術哲學》丹納
《美的歷程》李澤厚
Nomad 推薦:
James Corner, Taking Measures Across the American Landscap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00)
James Corner, ed. Recovering Landscape: Essay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Anita Berrizbeitia & Linda Pollak, Inside Outside: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Rockport Publishers, 1999)
[按:Corner乃賓州大學景觀建築系新任系主任;Pollak在哈佛大學教學;Berrizbeita以前在哈佛、現在在賓州大學任教。]
哈佛大學Dumbarton Oaks研究中心景觀建築學科25周年學術會議,回顧造園史學的研究成就:
Michel Conan, ed. Perspectives on Garden Histories (Dumbarton Oaks, 1999)
法文方面出版很多,其中有一本小小的書La Mouvance jardin au territoire, cinquante mots pour le paysage, par Augustin Berque, Michel Conan, Pierre Donadieu, Bernard Lassus et Alain Roger (Paris: Editions de la Villette, 1999) ISBN 2-903539-49-9 由五位法國知名學者闡述景觀建築學當代言論中五十個專詞。90年代主持法國景觀建築博士班多年的Bernard Lassus於1998年退任,當時一些參加博士班教學的學者合寫此書以示敬意。
⑺ 哪些地方有成功種植無花果的經驗
無花果原產亞熱帶乾旱半沙漠地帶,抗寒耐瘠耐旱澇。其適生區域很廣,在中國,南至海南,北至遼寧,東至山東威海,西至新疆的西部邊陲,均有無花果的栽培。
1、溫度 無花果是落葉果樹,喜溫暖,耐高溫,高溫一般不會對無花果植株造成傷害;也較抗寒,抗寒性因品種而異,布蘭瑞克、紫光、川崎、日本紫果等品種抗寒性較強,成年樹可耐零下16度的低溫,在黃河以南地區,選擇合適的地塊,無花果可安全越冬。馬斯義陶芬、綠抗一號等品種抗寒性較差,零下8度即可受凍。通過多年實踐,山東省嘉祥縣無花果研究所研究出一整套無花果抗寒栽培技術措施,使無花果在遼寧、吉林等高寒地區也可安全越冬,並獲得理想的產量。
2、水分 無花果根系發達,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在山區坡地栽培也可獲得較高的產量。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無花果抗旱怕澇,可是近年來的栽培實踐證明,無花果抗澇性也很強。1999年秋,山東省嘉祥縣無花果豐產園遭受水災,部分地塊積水20餘天,無花果主幹等水淹部位生出了大量氣生根,除果實品質稍差外,生長結果基本正常。但嚴重的澇漬或空氣濕度過大可能出現裂果和爛果,長期缺水會造成果實變小和落果,所以建立豐產園應盡量做到旱能澆、澇能排,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3、土壤 無花果對土壤適應性特強,沙土、壤 土乃至各種粘重土壤均可栽培,但最適宜的為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偏鹼性的沙壤鈣質土。無花果還有很強的耐鹽性,是最耐鹽鹼的果樹之一。
在沿海灘塗及內陸鹽鹼地均可種植。無花果對鈣需求量較大,在偏酸缺鈣的土地種植時,施石灰調節土壤有顯著的增產效果。
(二)園址選擇
無花果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對土壤要求不嚴,平原、丘陵、旱田、鹽鹼地 、沿海灘塗均可。但是較好的土壤條件更有利於產量與品質的提高。另外,由於無花果柔軟多汁,耐貯性較差,不便運輸,發展果園應選交通方便、離城市或加工廠較近的地方,以便加工銷售。
(三)品種選擇
根據栽培目的不同,無花果可分為幾種類型,即鮮食品種、加工品種、園林綠化品種和兼用品種。
近年來,山東省嘉祥縣無花果研究所與其它科研單位合作,從法國、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引進並在國內搜集無花果良種資源90多個,選育出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栽培的優良品種十餘種,其中川崎、日本紫果、紫光等為優良的鮮食用品種,最大果280g以上。川崎品質優,產量高,而布蘭瑞克抗性最強,鮮食加工兼用,紅矮生則特適於做園藝盆景,是無花果品種中的後起之秀。馬斯義陶芬果個大,但風味一般,易裂果,多雨地區不宜栽培,青皮含糖量較高,但果皮厚,外觀不美觀。
(四)定植
無花果生長較快,對苗木規格要求不嚴。一般用一年生截干苗(留10-30厘米),秋植或春植均可。因進行灌叢型栽培,栽培密度較大,行距2-3米,株距1-2米,每畝111-333株不等,旱田薄地宜密,肥沃地塊宜稀。進行Y形整枝法進行栽培時,行距一般為2米,穴距4米,每穴2株,畝栽170株,此法結果早,產量高,管理方便,值得推廣。栽種無花果前,園地應全面深翻,施足有機肥,栽植穴挖半米見方。栽前穴施土雜肥20公斤,磷肥2公斤。栽後用土將苗木地上部分培土封嚴,防寒保水,待春季發芽前,再扒去以利發芽。
二、土肥水管理
(一)土壤管理
1、土壤改良 一般無花果建園, 植株為自根苗類型, 根層淺, 根系的主要分布區在地下30~40cm左右。因此, 無花果栽培要取得高產優質, 就應改良土壤, 改善土壤結構, 使土壤疏鬆、通氣、保水, 以促進根系發育。
主要措施: 第一,土壤深翻。對山丘和黏土區的無花果園, 應在初果幼齡期, 深翻2~次, 深度為40~50cm, 可採用隔行和隔株進行深翻, 以熟化根際土壤。第二,中耕除草。因無花果採收時間長, 因果園遭踏踩次數多, 土壤容易板結, 從而破壞了根際的土壤結構。要根據土壤類型, 加強中耕鬆土, 並進行除草。
2、行間管理 鹽地的無花果園, 應採用行間生草或間作物與覆草相結合的土壤管理度,可抑制返鹽, 降低土壤含鹽量, 改良土壤結構, 培肥地力。山丘地無花果園, 應採用覆草和種草相結合的土壤管理制度, 可改善墒情, 保持水分, 在雨季又可防止水土流失。平原地區的無花果園, 在幼樹和初果期, 行間可間作豆科作物和蔬菜類作物。密植果園, 應實行精耕栽培。
(二)施肥
無花果生長量大, 需要肥也多, 特別要注意補充鉀肥和鈣肥, 以補充樹體之生長和保持土壤中性微酸。
1、基肥 無花果施基肥, 一般落葉後的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施廄肥為佳。成年樹的需要量, 按每公頃補充氮100~120kg、磷80~100kg、鉀80~100kg的量, 計算不同種類基肥的實際施用量。施肥方法, 可在行間或株間, 開出寬30cm、深30~50cm的施肥溝, 施入基肥。
2、追肥 無花果枝葉生長與果實發育是同步, 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對營養的需求是平衡的。如有可能每年應追施7~8次, 一般也要達到3~4次。如基肥能夠施足, 第1次追肥應在新梢旺長時的5月, 以氮肥為主, 每公頃施用量200~300kg。在果實成熟期的8~10月, 應追肥2~3次, 以復合肥為主, 每次每公頃用量250~300kg。施肥方法與基肥相同。此外, 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或氮鉀為主的復合肥, 也能達到增大果實, 減少開裂的效果。
(三)灌水和排水
1、灌水 無花果根系發達, 比較抗旱; 但葉片大, 夏季高溫季節蒸發水分多, 因此需水量大。如不能滿足水分供應, 輕者會抑制新梢的生長, 減少產量; 重者果實小、品質差, 甚至葉片早落。因此, 要保證高產優質, 在正常降雨不能滿足的情況下, 應及時補充水分。無花果主要的需水期在越冬前、發芽期和果實生長發育期的7~9月。灌水的方法, 除採用傳統的溝灌、穴灌外, 還可進行噴灌和滴灌。
2、排水 在果實成熟期, 如降雨過多, 不僅會降低果實的含糖量, 品質變劣, 甚至會造成裂果。因此, 在多雨季節或低窪地帶, 要注意及時排除積水或做高壟, 以便降漬。
三、整形修剪技術
(一)整形
合理的樹形是無花果豐產穩產優產的基礎。無花果比較喜光, 所以樹形以中心干開心形或平面形為宜, 但應保留一定的枝葉量, 使主枝和大枝不暴露在直射光下。否則, 容易產生日灼現象, 嚴重時在分枝處開裂。主要樹形有以下3種類型:
1、叢樁形 樹冠比較矮小, 無主幹, 成叢生狀態。幼樹結果母枝, 能直接從基部抽生, 成年樹從結果母枝演變而來的主枝抽生結果, 結果後轉變為新的結果母枝, 抽生部位較低。該樹形整形修枝容易, 適合於風大和需要進行冬季保護的地區, 但光照條件較差, 結果部位低, 影響果實品質。該樹形適於發枝旺、枝條生長量大、抗旱性較弱的品種。
2、開心形 樹冠較大, 有低矮主幹, 無中心干,有2~3個主枝和側枝。該樹形能夠立體結果能力強, 樹勢容易得到控制, 修剪也比較容易。樹冠內通風透光好, 結實產量高, 品質好, 適合於夏果和秋果兼用的品種。在大風地區, 不宜採用此種類型。該類型樹冠大, 採收不太方便。
整形要點: 苗木栽植當年, 剪留後的株高為10~15cm, 促進腋芽萌發抽枝。應選擇方位角和生長勢比較理想的3~4個分枝作為主枝培育, 於當年冬剪時, 留60cm左右, 進行短接。在剪口下面, 一般要留側芽或外芽, 第2年萌發後繼續擴大樹冠。並在主枝上萌發的分枝中, 選留作為側枝培養, 之後年份在主、側枝上培養結果枝組。
3、「文」字形 「文」字形是日本採用較多的一種樹形, 特別適合於保護地栽培; 類似於葡萄架形式。其主要樹體結構的特點是: 第一, 干矮。2個主枝沿著行向水平或向前伸展; 在水平式主枝上, 均勻地生長結果枝, 使結果部位處於一個垂直面上, 果實由下向上依次成熟。該樹形結果枝密度大, 產量高, 採收管理方便; 該樹形適合於樹勢較強、枝條生長旺盛、容易結果的品種。
整形要點: 一般定植的株行距以2~2.5m× 3~5m為宜。栽植當年春的定干高度為40cm。當嫩梢長到15~20cm時, 選留2根總體上沿行向延伸, 並與行向有20度左右的夾角的新梢作為主枝培養, 其延伸方向和開張角度可用竹桿固定, 2根主枝盡量保持平衡, 當年冬季修剪時, 保留約2/3的枝長, 進行短截, 剪口保留飽滿芽。第2年春萌芽前, 沿著行向架設引縛主枝用的鐵絲(8~10號) , 高40~50cm, 撤除原固定用的竹桿等支架, 將主枝綁縛在鐵絲上 ; 待主枝萌芽後, 按40cm分兩側, 選留結果枝。間距保留在20cm, 其它的枝芽去除。
(二)修剪技術
1、冬季修剪
根據結果的習性的不同, 無花果可分成二大修剪類型。
(1)不耐修剪類型 這一類品種的枝條生長疏鬆, 分枝特別多, 如紫果一號、明星等樹種。如果重剪, 新生枝更多, 結果少, 光照差, 產量低。還有以夏果為主的品種, 因夏果生在枝條的頂端, 也不宜進行短接重剪, 否則會影響產量; 但為了更新結果母枝, 須適當回縮或疏枝。
(2)耐修剪類型 這類品種有屬於更新能力強的品種, 即使地上部分全死去, 抽出的新梢仍可結果; 也有屬於更新不強的品種, 通過比較重的短截後, 可促進分枝。如布蘭瑞克、棕色土耳其等。短截時, 旺盛的幼樹和成年樹的主、側枝可相對截留長些; 結果母枝, 可較重地進行的短截。修剪時, 還應去除枯枝、病蟲枝及影響樹形的枝條。
2、生長季修剪
在生長季節, 要及時剪除根櫱、萌條和徒長枝, 保持通風透光。對那些分枝能力弱, 但生長旺盛的品種要在7~8月, 即在新梢展葉20~25片前後, 及時摘心, 以控制旺長, 促進分枝, 以增加枝的數量和提高產量。
(三)催熟技術
無花果因品種不同和結果習性的不同, 果實成熟供應期較長, 上市分散。如能進行人工催熟, 不僅可分批上市, 又能避開台風和雨天, 提高產品和商品價值, 顯著增加經濟效益。一般採用以下2種方法來處理。
四、防寒越冬
無花果雖有一定抗寒性,但在我國北方,冬季氣溫很底,不採取防凍措施,會造成無花果抽條甚至主幹凍死,影響次年產量。十餘年來,山東省嘉祥縣無花果研究所通過一系列試驗研究,摸索出一整套無花果抗寒栽培技術,讓無花果安全越冬。
這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選好園址,山地盡量選南坡,避開峽谷口和山間低谷地。平原選村鎮南邊能阻擋北風的地塊。
2、選好品種,選擇抗寒性強的品種如布蘭瑞克、川崎等,可大大減輕防寒工作量。
3、加強管理,養壯樹勢,防止徒長,增強樹體抵抗能力。
4、越冬前澆越冬水,可有效防止枝條抽干。
5、枝幹用作物秸稈包裹後再用塑料薄膜包裹,即可防凍,又可保持樹體水分。
6、噴防凍劑。通過採取以上措施,山東、河南、河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無花果可順利越冬。還不能越冬的,就要用特殊防寒的辦法了(略)。沈陽以北地區氣溫更低,可採用高密栽培集中越冬法或進行保護地栽培。
五、病蟲害防治
注意防治病蟲害無花果較少發生病蟲害。在果實生長期中,向周圍散發特殊氣味易招致桑天牛為害;果成熟時易受鳥害。除人工撲捉桑天牛,驅趕鳥類之外,可人工或葯物滅蟲卵。亦可用稻草人縛塑料彩色條插入田間驅趕鳥類。
無花果育苗技術
一、硬枝扦插育苗
(一)剪條 選用充分成熟的1~2年生枝條作為插條。可在冬季修剪時, 剪取直徑1~1.5cm, 長30~60cm, 並已充分木質化的枝條, 捆成長捆埋入室內的容器里或室外土坑裡, 用濕沙沙藏越冬; 也可在春季扦插時, 隨剪隨插。一般在春季3~4月, 日均溫度達15℃以上時, 進行扦插, 採用保護地育苗, 可提前於1月份進行扦插。
(二)扦插 畦床的土壤, 以砂質土為宜, 一般寬度為1~1.2m; 應施足底肥、廄肥等有機肥和適量的過磷酸鈣或石灰作為基肥; 苗圃應有排灌條件。將畦床疏鬆平整後, 即可進行扦插, 也可在畦面上鋪地膜, 以增加地溫, 促進生根。扦插時, 取出冬藏的枝條或從樹上剪下的枝條, 剪成15cm長, 含2~3個飽滿芽的枝條; 剪枝時, 把枝條上端芽的上方剪成平口, 剪口離芽1cm; 下端剪成斜口。將插條下端浸泡在1000~2000ml/kg的吲哚丁酸或耐乙酸溶液里, 浸泡約1~3 分鍾, 取出陰干後, 即可插入苗床。 插條密度以株距15~20cm, 行距20~25cm為宜, 每公頃育苗株數為9萬~15萬株。插條時, 將插條斜插(45~80度) 入土, 上芽略粗, 並要露出地面; 插完後澆透水。1個月後既可生根, 保護地育苗一般生根率達80%以上。大田成活率較低。
(三)扦插後的管理 無花果雖插穗易癒合生根,但也要注意扦插後的管理,管理要點是:
其癒合組織形成期,對溫度要求較高,應及時提高地溫;同時,加強水分供應。癒合生根後期插穗長出大量的毛根,此時氣溫逐漸升高,應注意增加 土壤水分。癒合生根後和發葉期要避免澆泥漿水,切防糊葉現象出現,對低床扦插的更尤應注意;堅持看土壤墒情澆水,土壤潮濕要少澆或不澆,如果土壤乾旱要多澆水,要保持土壤濕潤狀態為適宜;無花果幼苗不耐寒,在初凍或倒春寒前要做好防寒(凍)保溫工作,簡單的方法是埋好土或蓋好草簾、樹葉、稻草等覆蓋物;當幼苗進入營養生長期後,堅持每個月輕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施肥量依苗長大而逐漸增加,並隨著苗根系的增深,以深溝施效果為好,但要注意施肥時避免傷根。
二、大棚綠枝扦插育苗技術
(一)苗床准備 苗床寬1.0~1.2m、深25~30cm,長視需要而定。床內鋪經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消毒滅菌的腐殖質土和河沙,比例為2∶1,厚度20cm左右,其上再覆以5~10cm的細沙或鋸末,平整備用。
(二)選擇插條 9月中下旬,選擇當年生枝作插條,插條長20~25cm,保留2~3片葉,插條的上剪口距芽2cm左右,下剪口在節下1cm,每30~50根捆成1捆,先用0.2%高錳酸鉀浸泡下端5秒,再換用ABT2號生根粉50mg/L浸泡30分。
(三)扦插 用稍粗於插條的竹棍在苗床上按20cm×15cm的行株距插孔,再將插條插入孔中,壓實、噴水。每插完一畦立即噴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然後扣上小拱棚。
(四)管理 棚內溫度控制在20~30℃,保持土壤濕潤,10月中下旬揭開拱棚,在苗床上覆蓋5~10cm的麥糠或鋸末,噴透水,再扣上拱棚。冬季和早春每日晚間拱棚上加蓋草苫,保持棚內溫度適宜。3~4月及時除草、拔除病株。逐漸揭開拱棚煉苗。移栽前噴布0.2%磷酸二氫鉀或光合微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起苗定植,起苗時盡量保留根際的土壤,栽後及時灌水,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三、嫁接繁殖
因無花果木質較疏鬆, 且髓心大, 所以嫁接容易成活。一般採用以下2種嫁接的方法:
(一)春季枝接 選取枝條的木質化程度高, 節間長度適中, 芽眼飽滿的1年生枝條做接穗, 可選用沙藏備用枝或春季隨采、隨用。砧木植株的萌動期是嫁接的適宜時期。枝接一般採用「V」形貼接法或榫接法。接穗長度4~5cm左右, 要有1個芽, 把接穗基部削成「V」形, 削麵長度1~1.5cm左右, 選取粗度與接穗相近或稍粗的砧木, 在距地面約10~15cm處橫截, 並在斷面向下切成相應的「V」形切口, 切面長也為1~1.5cm, 將接穗切口與砧木切口貼接, 把形成層對准, 吻合, 然後將介面用塑料帶包緊, 芽外露, 待癒合成活後, 要及時解綁。
(二)生長季嫩枝接 在6~8月, 選取嫩枝作為接穗和砧木, 採用辟接法容易成活。該法是採用尚未木質化的當年扦插苗或需嫁接換種植株的嫩梢作為砧木為宜, 接穗長度為3cm左右。夏季的嫩枝嫁接率較高。砧木宜選用適合當地條件的鄉土品種果」類型或抗旱性強的布蘭瑞克等。
參考文獻資料列表:
1.《花卉學》魯條非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2。
2.《花卉學》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花卉教研組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
3.《中國花經》陳俊喻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8。
4.《葯用花卉栽培和利用》趙渤、魯新海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5.《觀賞花卉栽培大全》毛龍生主編,農業出版社,2001.11。
6.《觀葉花卉》 姚君兆、黃玲燕主編,中國建築出版社,1990.12
7.《觀賞樹木學》陳植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1984。
8.《花卉栽培技術》彭光途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87.6。
9.《園林花卉》 陳俊喻主編,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11。
10.《花木栽培法》北京林學院城市園藝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1981.6。
11.《花卉園藝》袁雄富主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
12.《花卉園藝》姚同雲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2。
13.《花卉園藝》安曼莉主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2。
14.《實用園藝手冊》吳志行主編。
⑻ 新版的劉燕園主編園林花卉學這本教材的視頻哪裡有下載
劉燕園主編園林花卉學教材講解的課件在向博學習網有下載
⑼ 求浙江園林自考專科園林植物栽培考綱和園林藝術欣賞考綱。
浙江園林自考專科園林植物栽培考綱和園林藝術欣賞,這兩門課程屬於省級自考辦選定的教材,考試大綱在浙江自考網上有發布,您可以去下載。
http://www.zjzk.cn/exam/main.htm,點進去,再在左邊點「考試大綱」,然後輸入這兩門課程的課程代碼,如「園林植物栽培」輸入「02428」,點查詢,就有了,可以下載下來的。(藝術欣賞,課程代碼是08720)。
⑽ 大學生學習景觀設計專業要擁有哪些證書
《大學 中學小學校教育方案文本 建築景觀規劃設計 cad su源文件》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jNZnWqacynmGY63mTenQtA
提取碼:7e41
大學 中學 小學校教育方案文本 建築景觀規劃設計 cad su源文件|學校系列(更新碼xx-jus)|更多素材模板.doc|【規劃-學校】南方科技大學文本.pdf|中小學文本|學校教育相關其他psd文本|大學職業學院|珠海音樂學院整體規劃與建築設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中國地質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鄭州工程學院新校區總體規劃|鄭州大學新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東教學組團方案設計|雲南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雲南大理大學總體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