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觀賞與栽培
❶ 幾種常見花卉栽培與管理技術
一般情況盆栽花卉放陽台上明亮通風處比較好,干透澆水,見干見識比較好。澆水勤濕度大容專易腐爛。屬
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描繪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典型的花,在一個有限生長的短軸上,著生花萼、花瓣和產生生殖細胞的雄蕊與雌蕊。
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長得也各種各樣,有香味或無香味等。
關於中國花卉文化的發展狀況和民族特色,有程傑《論中國花卉文化的繁榮狀況、發展進程、歷史背景和民族特色》一文,論述較為詳細,值得參考,見《閱江學刊》2014年第1期。
❷ 草本花卉的栽培管理及應用
1花海草本植物的選擇
(1)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當地栽培條件下,播種後當年能完成整個生長發育過程的草本觀賞植物稱一年生花卉;秋播後次年完成整個生長發育過程的草本觀賞植物稱二年生花卉。由於各地氣候及栽培條件不同,二者常無明顯的界限,園藝上常將二者通稱為一、二年生花卉,或簡稱草花。有時也把一些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的多年生花卉包括在內。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具有種類繁多、色彩明快、栽培簡易、開花集中、花期可調節、生長周期短等特點,是現在花海景觀中應用的主要類型。主要品種有波斯菊、硫華菊、百日草、向日葵、醉蝶花、虞美人、花菱草、油菜花、萬壽菊、二月蘭等。
(2)多年生草本花卉:指個體壽命超過2年,能夠多次開花結實的草本植物。具有花大色艷、花期較長,植物適應性強多耐修剪等特點。因在種植於適宜的環境下,許多種類都可以靠子球或宿根大量自我繁殖,最終形成自然色塊,不需要經常更換,在花海中應用逐漸增多。主要品種有柳葉馬鞭草、福祿考、薰衣草、鼠尾草、金光菊、月見草、紫松果菊、千屈菜等。
單一品種種植:採取大面積場地內或一個單元種植區域內種植一個品種的草本花卉。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景觀效果,開花整齊一致,花期效果十分震撼,能大限度的吸引遊客,是現在花海景觀最常使用的營造形式。但是草本花卉植株較為纖弱易出現倒伏,景觀效果持續性不佳,容易造成審美上的單調和疲勞。因此在種植單一品種時要考慮到植物的色彩、形態與周邊的環境的搭配,或增加適當的園林小品、建築進行配置。種植設計可採用以色塊或色帶進行。
多品種組合種植:根據草本花卉的生長特性、株高、色系等,模擬草本植物群落進行合理配置三種以上的草本植物,進行大面積場地的種植。能達到花色范圍廣、層次感強、觀賞*********,並且開花期長在春、夏、秋三季開花的優點。通過草本花卉的自播繁衍能力景觀效果可持續兩三年,是近期草本植物花海景觀營造形式發展的趨勢。該營造形式的不足在於花海培育周期長,要達到最佳觀賞效果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種植時要根據不同營造地點的氣候類型和需要的景觀效果選擇適合的草本花卉組合。
不論是單一品種種植還是多種品種組合種植,一定要遵循「適地適花」的原則,注意花期、色彩、季相等方面進行精心的搭配。要根據草本花卉的生態習性和種植環境條件合理配植,兼顧景觀和生態的可持續,營造出五彩繽紛的四季花海景觀效果。
❸ 什麼是花卉生產栽培和觀賞栽培
花卉生產栽培,就是研究花卉
生長發育規律
,相應的栽培管理技術。
觀賞栽培,即觀賞植物栽培,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創造經濟效益一門栽培技術.
❹ 花卉栽培的方式有多種,因栽培目的和性質不同可分為
花卉栽培的方式有多種,因栽培目的和性質不同,可分為 生產栽培 與 觀賞栽培兩類。
生產栽培,是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花卉栽培,主要包括切花、盆花、種苗及種球的生產。觀賞栽培,是指以觀賞為目的的花卉栽培。主要在園林系統和城市綠化美化相關部門的單位中進行。在公園、廣場、校園、醫院及庭園中栽植花卉,營造景觀,以供人觀賞。
❺ 觀賞植物栽培的意義和作用
1、提高城鄉環境質量,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先進的環境科學測試表明,在全面、合理規劃下的觀賞植物栽培,可以大大改善環境質量,滿足人們需求。如豐富的觀賞植物可以調節空氣溫度、濕度,減少陽光輻射並遮蔭,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滯塵、殺菌並凈化大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等,經合理規劃配植後的效果尤著。且在以觀賞植物為主要素材而形成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中,人與自然緊密接觸,由此而悅目賞心,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身心受益,已為世人所公認。在城市的公園和學校,觀賞植物還是普及自然科學知識、豐富教學內容的材料,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熱情。總之,通過觀賞植物的多種防護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環境效益。
2、觀賞植物是一類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單位面積產值較高。在當今專業化經營規模日趨擴大、科學技術含量和生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條件下,其姿、韻、色、香等全面提高,成本降低,銷路擴展,經營觀賞植物已成為投資旺盛、欣欣向榮、競爭力強的產業。我國特產的觀賞植物如水仙、牡丹、碗蓮、山茶以及盆景等,深受各國人們喜愛,已成為出口農產品中極具潛力的商品。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觀賞植物生產將成為農業生產中的後起之秀。凡此種種,都表現出觀賞植物的多種生產功能可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3、觀賞園藝包括從植物育苗生產到布置、管理的過程,為人們提供了優美的休息、賞游與工作的環境。其間,人們將觀賞植物為主要素材的自然美加工成藝術美,使生活和工作空間出現宜人的景觀,再通過其美化作用平添情趣與歡樂。欣賞觀賞植物,尤其聯繫到「擬人化」,如梅之堅貞不屈,菊之高雅飄逸,牡丹之雍容華貴,荷花之出污泥而不染。可以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提高文化素養,對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產生難以估量的社會效益。觀賞植物特別是鮮花,象徵著美好與幸福,花東、花籃等已成為現代社會普遍應用的高雅禮品,盆花、瓶花等則為室內裝飾,尤其是廳堂布置所必須。觀賞植物充當了國內外表達禮遇友好、和平、幸福的象徵,觀賞植物的社會效益不可低估。此外,許多觀賞植物除供觀賞外,同時兼有其他用途。如牡丹、芍葯、梅、菊等,原來就是葯用植物,後來才轉向專供觀賞;珠蘭、茉莉、白蘭、代代還是熏茶花卉;桂花、玫瑰又能做糕餅等甜點。事實證明,觀賞植物的功能和效益十分廣泛。觀賞植物栽培對人類的多方面貢獻,正需要人們不斷深入認識、總結和發掘。
❻ 種植花草的要點是什麼
一、雞冠花
別名:紅雞冠
形態特徵:莧科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稀分枝。莖光滑,有棱線或溝。葉互生,有柄,卵狀至線狀,變化不一,全緣,基部漸狹。穗狀花序大,頂生,肉質,中下部集生小花,花被膜質,5片,上部花退化,但密被羽狀苞片;花被及苞片有白、黃、橙、紅和玫瑰紫等色。花期8-10月。葉色與花色常有相關性。胞果內含多數種子,成熟時環狀裂開,種子黑色。
習性:喜炎熱而空氣乾燥的環境,不耐寒,宜栽於陽光充足、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迅速,栽培容易,可自播繁衍。
繁殖:播種
栽培:其高大品種生長期較大,如播種太晚,常因秋涼寒冷而結實不佳,花期較短。3月可播於溫床,覆土宜薄,白天保持21℃以上,夜間不低於17℃,約10天可出苗。苗有2-3片真葉時,移植一次,於6月初定植露地。花期前最適溫度為24-25℃。通常於4-5月播於露地,早花品種在6月中旬播種,「十一」可開花。
雞冠花喜空氣乾燥,忌受澇。它枝高葉大,生長期耗水量很大,炎夏必須充分灌水。常用草木灰、油粕及廄肥等作為基肥。也有摘心的,多在株高20-30厘米時進行,花期約推遲一周,此法只用於供切花。
園林用途:矮型及中型雞冠花用於花壇及盆栽觀賞。雞冠花適作花境及切花。子母雞冠及鳳尾雞冠,色彩絢麗,適合於花境、花叢及花群沒,又可作切花,水養持久,製成乾花,經久不凋。雞冠花的花序、種子都可入葯;莖葉有用作蔬菜的。
二、一串紅
別名:牆下紅、撒爾維亞
形態特徵: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莖基部多木質化,高可達90厘米。莖四棱,光滑,莖節常為紫紅色。葉對生,有長柄,,葉片卵形,先端漸尖,緣有鋸齒。頂生總狀花序,被紅色柔毛,花2-6朵輪生,苞片卵形,深紅色,早落;萼鍾狀,2唇,宿存,與花冠同色;花冠唇形有長筒伸出萼外,小堅果卵形,花期7-10月,果熟期8-10月。花冠及花冠色彩艷麗,有鮮紅、白、粉、紫等色及矮性變種。
繁殖:播種或扦插
栽培:春播者9-10月間盛花,溫室越冬的老株在5-6月間也有花,但不及夏秋繁多。炎夏枝葉雖生長旺盛,但花稀少。一串紅花期較遲。如為採收種子,應在3月初播於溫室或溫床,稍能提早花期,有助於結實良好。一串紅種子易落,或常因秋涼而不能充分成熟,故常用盆栽後移置溫室越冬,於第二年剪取新枝扦插,生根,30天就可分栽。扦插苗至開花期較實生苗快,植株高矮也易於控制。晚扦者植株矮小,生長勢弱,但對花期影響不大,開花仍繁茂,更便於布置。
一串紅小苗於3-4對真葉時應摘心,使生4-6側枝,供布置用苗。每株至少有4側枝,並於枝端已顯花色時移至花壇。如在花前追施磷肥,開花尤佳。一串紅花萼日久褪色而不落,供觀賞布置時,需隨時清除殘花,可保持花色鮮艷而開花不絕。
園林用途:一串紅常用紅花種,色的鮮艷為其他草花所不及。秋高氣爽之際,花朵繁茂,很受人們喜愛。常用作花叢花壇的主題材料,及帶狀花壇的或自然式純植於林緣。常與淺黃色美人蕉、矮萬壽菊、淺藍或水粉色之紫苑、翠櫸、矮藿香薊等配合布置。矮生種更宜作花壇用。一串紅的白色品種除與紅花品種配合,觀賞效果較好外,一般白、紫色品種的觀賞價值不及紅色品種。
三、金盞菊
別名:金盞花、常春花
形態特徵:菊科的一、二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全株具毛。葉互生,長圓至長圓狀倒卵形,全緣或有不明顯鋸齒,基部稍抱莖。頭狀花序單生,徑4-5厘米甚至10厘米,舌狀花慌。總苞1-2輪,苞片線狀批針形。瘦果彎曲。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習性:性較耐寒,生長快,適應性強,對土壤及環境要求不嚴,但以輕松肥沃的土壤和日照充足之地,生長顯著良好,栽培容易,且易自播繁衍。
繁殖:播種。
栽培:華北地區常採用二年生栽培。秋播於9月上中旬進行,7-10天出苗,於10月下旬假植於冷床內北側越冬。金盞菊枝葉肥大,生長快,早春應及時分栽。冷床越冬者,3月下旬即有一部分開花,至4月末定植露地後,於5月中下旬花最盛。如春季2-3月播於冷床或溫床時,初夏也可開花,但不如秋播的生長、開花良好。金盞菊在炎夏之際開花很少,植株枯黃零亂,但在秋涼的9-10月間,花又盛開。金盞菊也可提早播種,盆栽培養,霜時移入低溫溫室促成,保持8-10℃,冬季供花;或10-11月播於冷床或溫床,同樣可供早春促成栽培。
園林用途:金盞菊春季開花較早,常供花壇布置,花壇栽植,應隨時剪除殘花,則開花不絕。但其自初花至盛花末期,植株繼續長高,故在花壇設計或養護時,應與注意。近年國內也已作溫室促成,供應切花或盆花。
四、百日草
別名:百日菊
形態特徵:菊科一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莖直立而粗壯。葉對生,全緣,卵形至長橢圓形,基部抱莖,頭狀花序單生枝端,梗甚長,徑4-10厘米,總苞鍾狀,基部連生成數輪,舌狀花倒卵形,有白、黃、紅、紫等色,管狀花黃橙色,邊緣5裂,瘦果。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
習性:性強健而喜光照,要求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若土壤瘠薄過於乾旱,花朵則顯著減少,花色不良而花徑也小。
繁殖:種子繁殖。
栽培:種子在10℃以上易於萌發,3月末至4月初,常播於溫床,播後保持土壤濕潤,4-5天即可萌發。苗高有2-3片真葉時,就可移植露地,當株高10厘米左右,留下兩對真葉摘心,以促腋芽生長,這樣植株粗壯。
園林用途:百日草為花壇、花境的習見草花,又用於叢植和切花,切花水養持久。
五、萬壽菊
別名:臭芙蓉
形態特徵:菊科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莖光滑而粗壯,綠色,或有棕褐色暈。葉對生,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具明顯的油腺點。頭狀花序頂生,具長總梗,中空;花徑5-13厘米,總苞鍾狀。舌狀花有長爪;邊緣常皺曲。花色有乳白、黃、橙至橘紅色乃至復色等深淺不一,花期7-9月,果熟8-9月。
習性:喜溫暖,但稍能耐早霜,要求陽光充足,在半蔭處也能生長開花,抗性強。對土要求不嚴,耐移植,生長迅速,栽培容易,病蟲害少。
繁殖:播種、扦插
栽培:可於3-4月在溫床中播種,種子發芽適溫為20℃左右,真葉2-3片時,經一次移植,5月下旬定植露地;一般自播種後70-80天開花。可夏播,以應國慶節布置之用,夏播一般50-60天可開花。扦插繁殖可在5-6月間進行,採取長約10厘米的嫩枝,扦插於露地,蔭棚遮蓋,兩周生根,三周可出圃,約一個月可開花。扦插苗植株較矮時即能開花,花期也易於控制,便於花壇布置應用。萬壽菊花期雖長,至初霜後尚開花繁茂,但後期植株易倒伏,且枝葉枯老,有礙觀賞,此時可摘掉殘花,疏去過密的莖葉,施以追肥,以待再次著花。
園林用途:萬壽菊花大色艷,花期長,其中,矮型品種最適做花壇布置或花叢、花境栽植;高型種做帶狀栽植可代籬垣,花梗長,切花水養持久。
六、雛菊
別名:延命菊、春菊
形態特徵:菊科的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植株矮小,全株具毛,高7-15厘米。葉基生,長匙形或倒長卵形,基部漸狹,先端鈍,微有齒。花葶自葉叢中抽出,頭狀花序單生,舌狀花一或多輪,具白、粉、紫、灑金等色。筒狀花黃色,花莖2.5-4.0厘米,瘦果扁平。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習性:性強健,較耐寒,喜冷涼氣候,可耐零下3-4℃,通常可露地覆蓋越冬,在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開花更佳。春4-6月開花,冷床越冬者於1-2月時已有零星開花。雛菊忌炎熱,在6月中下旬,生長勢及開花衰退,如在半蔭下,還可略延長花期。
繁殖:播種。可用分株及扦插繁殖。
園林用途:園林中宜栽於花壇、花境的邊緣,或沿小徑栽植,與春季開花的球根花卉配合,也很協調。此外,也可盆栽觀賞。
七、三色堇
別名:蝴蝶花
形態特徵:堇菜科的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15-25厘米,全株光滑,莖長而多分枝,常傾卧地面。葉互生,基生葉圓心臟形,莖生葉較狹。托葉宿存,基部有羽狀深裂。花大,花莖約有5厘米,腋生,下垂,有總梗及2小苞片;萼5宿存,花瓣5,不整齊,一瓣有短而鈍之距,下面花瓣有線形附屬體,向後伸入距內。花色瑰麗,通常為黃、白、紫三色,或單色,還有純白、濃黃、紫堇、藍、青、古銅色等,或花朵中央具一對比色之「眼」。尚有冬花及波緣花類型。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習性:性較耐寒,好涼爽環境,略耐半蔭,炎熱多雨的夏季常發育不良,且不能形成種子,要求肥沃濕潤的沙壤土,在貧瘠地,品種顯著退化,發芽力可保持2年。
栽培:秋播於8月下旬在露地苗床或盆中,播後10天可發芽,經一次移植,於10月下旬移入陽畦,也可在風障前覆蓋越冬。翌年4月初可定植,4月下旬開花。春播在3月間。秋播為好。
園林用途:三色堇花色瑰麗,株型低矮,多用於花壇、花境及鑲邊植物或作春季球根花卉的「襯底」栽植。也有盆栽及用於切花、襟花等。
八、鳳仙花
別名:指甲草、小桃花
形態特徵:鳳仙花科的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莖肥厚多汁,近光滑,淺綠或暈紅褐色,與花色相關。花色有白、水紅、粉、玫瑰紅、大紅、洋紅、紫、雪青等。
習性:喜炎熱而畏寒冷,需陽光充足。要求深厚肥沃土壤,但在瘠薄土壤中,也可生長,生長迅速,易自播繁衍。
栽培:3-4月間在溫室或溫床中播種。若露地播種,宜在4月下旬。
園林用途:可供花壇、花境、花籬栽植,矮小而整齊的也可作盆花,高大類型於夏季可代灌木布置。
九、石竹
形態特徵:石竹科一、二年或多年生草本,莖硬,節處膨大。葉線形,對生,花大,頂生,單朵或數朵至傘房花序。
習性:石竹耐寒性強,喜肥,但在瘠薄處也可生長開花,要求高燥,日光充足和通風良好之處。
園林用途:石竹花色富麗,花期長,園林中廣泛用於花壇、花境及鑲邊植物,也可布置岩石園。
十、長春花
別名:日日草、山礬花
形態特徵:夾竹桃科多年生草本,直立基部木質化,株高30-60厘米。葉對生,長圓形,基部楔形具短柄,常濃綠而光澤。花單生或數朵腋生,花色有薔薇紅、純白,白色而喉部具紅黃斑等。花期春至深秋。
習性:喜濕潤的砂質土壤,要求陽光充足,但忌乾熱,故夏季應充分灌水,且置略蔭處開花較好。
繁殖:播種、扦插法。通常春季播種栽培。
園林用途:多布置花壇,也可盆栽,溫室栽培可四季賞花。
給你介紹10種,你自己慢慢琢磨,說要點也說不好,最主要是看你中什麼植物,每個植物的要點不同,還是要靠自己的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❼ 花卉栽培有幾種方式
花卉栽培的抄方式有多種襲,通常因栽培目的和性質不同,分為生產栽培與觀賞栽培兩類,其中又分多種專業栽培。
(1)生產栽培以生產切花、盆花、提煉香精熏茶用的香花、種苗以及球根等為主的專業性栽培。生產栽培對土地利用最為集約,經營管理最為精細,通常應用高新的栽培技術和最完善的設備,如採用無土栽培、組織培養、環境調控等技術。由於花卉栽培要求高度的農業技術和大規模的生產,從而形成了各種專業經營,專門栽培一種或幾種花卉,如專門生產鮮切花、盆花、種苗及球根等。
(2)觀賞栽培栽培花卉以觀賞為目的,而非生產性的企業。如城市公園、街道、廣場、街頭綠地、校園、醫院及企事業單位庭園中栽植的花卉。家庭養花也以觀賞栽培為主。
(3)標本栽培以普及國內外花卉的種類、生態、分類和利用等科學知識為目的的花卉栽培。如植物園的標本區、標本植物溫室,公園的各種專類園,如牡丹園、月季園、蘭花園等。
❽ 哪些花卉適合觀賞栽培
八仙花
巧使八仙花一年兩次花
八仙花具球形花序,直徑可達20厘米,且密集成半圓狀,花色隨體內酸鹼度不同而變化,初開時綠白色,後變成淡紫藍色或粉紅色,4月至9月開花,花期長,每個花序可開放1個月至2個月之久,有的品種可陸續開放至霜降。
八仙花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較肥沃的輕度酸性土壤,土壤板結容易漬水,須及時鬆土,早春發芽前應換盆。噴施新高脂膜,植株快速成長。
八仙花葉片較肥大,需水量大,每時期時時保持土壤濕潤,根據植株需求合理施肥,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為控制植株生長過密,應在早春2月至3月間將弱枝及開過花的枝條從基部剪除,促進新枝健康成長,新梢長至10厘米以上時即可摘心;次年3月再摘除弱芽,促使主側枝健壯成長。
八仙花易受凍害,低溫落葉期間,盆土保持濕潤即可,越冬溫度應保持0℃左右,噴施新高脂膜保溫防凍,翌春茁壯萌發,可在11月底入室時摘除部分葉片,室溫保持2℃至3℃,盆土微濕,空氣通暢。
要使八仙花一年開兩次花,除加強上述各項措施外,第一次開花的花蕾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第一次花後仍進行重剪,促其萌發新枝,選留4個至6個枝梢,其餘均剪除,並加強水肥管理,7月至8月增施速效磷肥,9月至10月可開第二次花。
❾ 如何種植花卉
1、盆土。盆土一般由園土、腐葉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椰子纖維等材料調配而成。
2、上盆與換盆。將幼苗移植於花盆中的過程叫上盆。幼苗上盆時根系應盡量多帶些土,以減少對根系的傷害。上盆時,花卉根部向四周展開輕置土上,加土埋至根頸部,使盆土至盆緣保留3-5厘米,以方便澆水與施肥。
多年生觀賞植物,長期生長於盆缽內有限的土壤中,營養不足,需逐漸更換大一號花盆,這就是換盆。多年生花卉換盆應在休眠期進行,每年換盆1次,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生長季節中依生長情況可隨時進行,每次將花盆加大一號。經上盆或換盆的花卉均應立即澆水,置蔭處養護2-3天後,再移至陽光下,注意保持盆土濕潤。上盆與換盆後均應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防止病害入侵、保墒。
3、澆水與施肥。盆栽花卉好用軟水(如河水、湖水、塘水等)澆灌。城市中的自來水含氯離子,對花卉生長不利,不宜直接澆灌盆花,要將自來水提前放入水缸或水池中放置1-2天後再用。耐濕花卉可多澆水,耐旱的花卉如多肉植物就應少澆水。盆栽花卉春秋時應隔日澆水1次,夏季每天早、晚各澆1次,而入冬後則少澆。
肥料是盆花養分的來源,施肥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花卉的產量和質量。目前常用的肥料有人糞尿、廄肥、餅肥、草木灰等有機肥及氮、鉀、磷、無機肥。施肥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觀察花卉是否有缺肥症狀;②施肥必須掌握季節和氣溫變化;③施肥次數必須適度;④施肥前必須鬆土;⑤有機肥與無機肥應配合使用;⑥施用農家肥必須充分發酵腐熟。
4、病蟲害防治。在病蟲害的防治中,必須以防治為主。要嚴格檢疫制度,杜絕病蟲害的來源。對已發現的病蟲害,應堅持"治小、治少、治了"的原則,不能等花卉受害嚴重時再治,以免浪費人力、物力。花卉中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介殼蟲、蚜蟲、紅蜘蛛、粉虱、蝸牛、猝倒病、白絹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應根據各病蟲害的情況選用相應葯劑+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防治,以生產出高質量的花卉產品。
❿ 花卉的觀賞栽培與生產栽培有什麼區別
首先花卉的觀賞栽培是以觀賞為主
的,栽培技術要求較高的,而生產栽培是相當與大批量的栽培!相對來說沒有觀賞栽培的技術要求的嚴格!就好比精品和流水線生產的物品是一個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