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發芽技巧
㈠ 記住這幾個催芽,生根的小技巧,讓花卉快速生根
將種子全部泡於水中,需每天換水,時間根據種子不同而不同,有些種子泡一天就可出芽點,如:發財樹種子、榴槤種子等。有些種子需要泡上30天都可以,如棕櫚科的種子等。大多數種子需泡上3-7天就可以了。
1、我們把種子放在水裡浸泡,如果是比較成熟的種子的話,浸泡的時間要長一點。
2、然後我們把浸完的種子用濕紗布或濕毛巾包起來,放在大碗或小盆中,每天用25℃~30℃水洗1~2遍。
種子最好摻入種子體積3倍的細沙,放入水盆中,每天翻動1~2次,細沙干時補充水分。
3、種子需要變溫,每天30℃8小時、20℃16小時交替進行,出芽整齊。一般情況下,5~6天就可以出芽。
缺點:
泡水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也有弊的。時間長不說,還得每天換水,如果一直等到泡水泡出芽點還容易將種子泡軟泡爛。
海綿扦插法
植物扦插生根時,前期並不需要過多的養分,所以用吸水海綿扦插,代替土壤,能夠減少插穗的病菌感染。
海棉塊可被利用在水耕栽培的介質,利用其本身吸收固定性佳的特性,大量使用在播種或扦插繁殖,每塊海棉本身獨立且距離相當,可供種子發芽或扦插初期的生長,且剝離和上盆容易,有助於根團建立、量化生產,常見用於聖誕紅及觀賞花木的繁殖。
這種繁殖法同穴盤扦插法一樣,小苗均帶有完根系,唯一不同在於海棉本身固著枝條能力較佳,較不易晃動因此生根較佳。
1、首先呢我們把海綿裁剪的和育苗盒稍小一點,把海綿平均分成約3cm*3cm的大小,注意下面不用切開,方便海綿平鋪在育苗盒而不會傾倒。
2、再把准備好的插穗,插到海綿中,倒入適量的水,加水量必須讓整個海綿都浸濕。
3、蓋上育苗盒蓋,然後把育苗盒放在明亮的地方,一到兩周的時間,插穗就能發根。
期間要保證海綿一直呈濕潤狀態。
4、發根以後,要把海綿體取出來,直接定植到花盆裡就可以了。
紙巾催芽
1、把紙巾墊在器皿中,然後將種子放進去。
2、再把水倒進器皿,水要過種子
3、每天都要加水,大約3天就會發芽,發芽後就用土壤沒過種子的根部,再澆水灌溉,每天加水,你可以澆點滅菌靈,減少蟲害。
㈡ 花卉種子有哪些催芽方法
為了促進種子迅速發芽,播種前應對一些發芽緩慢的種子,進行適當的處理,其方版法有:權
(1)浸種:一般較易發芽的種子可不進行處理直接播種,對種皮較厚的種子,可在播種前進行浸種。浸種可分為冷水浸種和溫水浸種兩類。浸水時間一般以24小時為度,過長養分容易遭受損失。浸過的種子不能播種在過分乾燥的土壤中,因為乾燥土壤會奪取種子水分,阻止種子發芽。
(2)銼傷種皮:銼傷種皮的方法適用於種殼堅硬不透水和不透氣的種子。但要注意不能損傷種胚。挫傷種皮法常用於美人蕉、荷花、黃花夾竹桃等種子。方法是在播種前用小刀刻傷種皮或磨去種皮的一部分,再經溫水浸泡24小時。
(3)草木灰攔種:凡外殼有油蠟的種子,可用草木灰加水混合成糊拌入種子,利用草木灰中的鹼分幫助脫去油蠟。
(4)凍裂:在入冬封地前播種並澆透水,冬季土地結凍後,種子外殼破裂,翌年春天即可發芽,如榆樹梅的種子。
(5)葯物處理:對芍葯、美人蕉一類種皮堅硬的種子,也可以進行葯物處理,以改變其堅硬種皮透性,使其迅速發芽。通常用2%~3%的鹽酸或濃鹽酸浸種,浸到種皮柔軟取出種子,用清水漂洗干凈後再播種。
㈢ 木本花卉種子催芽法
1. 浸種法:適用於多數種子,通過冷水或溫水浸泡,使種子吸水膨脹,提前發芽。小粒種子可用涼水浸泡3-5天,而種皮較厚的種子需在45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3-5天。刺槐、桃、李、杏等種子則需用熱水處理。具體操作是將種子放入缸中,倒入85度左右的熱水,水量約為種子體積的2-3倍,邊倒水邊攪拌至均勻受熱,隨後自然冷卻。每天用45度的溫水沖洗1-2次,待種子「裂嘴」後即可播種。
2. 層積催芽法:適用於休眠期長、發芽較慢的種子。將清洗干凈的沙子與種子分層堆放,濕度以手不滴水、鬆手不散開為宜,置於0-5度的低溫環境中。當種子稍有發芽跡象時,即可進行播種。
3. 去蠟去油法:用於外皮有蠟質或油脂的種子。將種子放入70度的草木灰水或鹼水混合液中浸泡,冷卻後搓去蠟質或油脂,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採用生豆芽的方法催芽,種子「裂嘴」後即可播種。
4. 破皮法:適用於種皮堅硬的種子。在播種前,將種皮劃破以促進發芽。
5. 陽畦催芽法:將處理過的種子均勻撒播在填有細木屑或麥糠的溫床上,厚度約10厘米,攤平後澆透水,再覆蓋1厘米左右的木屑。噴水濕透木屑後,用薄膜覆蓋。種子「裂嘴」或芽苗長出後,即可取出播種或移栽。
㈣ 花卉種子催芽方法
不同種類的花卉,由於它們的種皮構造及生理機制不同,種子發芽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如一串紅、翠菊、鳳仙花等只要適時播種,就可很快出苗。而有的花卉需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發芽,因此,必須進行人工催芽,以打破種子的休眠。一般常用以下3種處理方法:
一、變溫法有些花卉種子如流蘇、莢、牡丹、芍葯等,具有胚根和胚軸雙休眠的習性,即其胚根(種胚內發育成根的部分)需要通過1至2個月或更長時間的25℃ -30℃的高溫階段才能打破休眠,而胚軸需要在3℃-5℃的條件下1至3個月才能解除休眠。對於這些種子,必須在播前,與濕沙混合,經一定時間的高溫,再轉入低溫,經變溫處理後,春季播種能很快發芽。但必須注意在處理時,要確保高溫期和低溫期的時間,否則種子播後仍難出苗。
二、水浸法對於休眠期短、容易發芽的種子如紫荊、珍珠梅、錦帶花等,用40℃-60℃溫水浸種1至2天就可直接播種。火炬樹等種子,用90℃溫水浸泡,讓其自然冷卻24小時,使其膠質、漏衡蠟質的種皮軟化、吸水,而後發芽。但注意以水浸法處理種子時,要勤換新水,水溫高過60℃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而後使水溫降至40℃以下,否則,種胚易死亡悔散。
三、低溫法有些花卉種子如刺梨、蠟梅、連翹、丁香以及一些秋播的草本花卉等,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0℃-10℃)處理,才能打破種胚的休眠而發芽。方法是將種子與濕度為60%的沙子(手捏成團,鬆手即散)混合,然後裝塑料袋,將口扎緊,放入花盆中,再連盆埋入40至60厘米深的露地。也可將種子置於 3℃-5℃冰箱內60天-90天返前做,春季取出播種即可。或者在秋季露地播種,使種子在室外經過冬季的自然低溫,翌年發芽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