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草木花卉
『壹』 露地花卉的播種方式有哪些
(一)作花壇
把花期相同的多種花卉或不同顏色的同種花卉根據其圖紙要求種植在一定輪回廓的范圍內答的培植方法。它是公園、廣場、街道綠地、工廠、機關、學校等綠化布置中的重點。以一二年生草花為主,可搭配一些宿根花卉。
(二)作花境
用多種花卉以自然式風格交錯混合配置在草坪、道路、建築物前,形成自然景觀的一種花卉應用形式。花境植物的選擇,以宿根花卉為主,適當應用一些一二年生花卉、球根或觀葉花卉
(三)作切花
選擇花朵美麗、色彩鮮艷、花梗較硬而長的草本、木本花卉,或有觀賞價值的枝葉、果實、連同花梗、葉柄、果實一並剪取下來作為瓶插、盆插等室內布置。常用的切花種類有觀花類,如;月季、牡丹、海棠、香石竹、菊花等。觀葉類,如;蕨類、萬年青、蘇鐵等。觀果類,如;南天竹、冬珊瑚、金銀茄、五色椒等。
『貳』 常見的露地宿根草本花卉有哪些
宿根花卉又稱多年生草本花卉,是指植株地上部分開花、結實、蔫後,地下部分形成發達的根部,可以露地越冬,翌年再次萌芽、生長、開花、結實的一類多年生草本觀賞植物,如松果菊、落新婦、天人菊、金光菊、海石竹、冰島虞美人、景天、耬斗菜、風鈴草、鼠尾草等。
開花機制
宿根花卉有不同的開花機制,一般來說,宿根花卉需要光周期(日照長短)或者春化(低溫),或兩者都要。理解宿根花卉特殊的開花機制是影響宿根商品生產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周期宿根花卉經常需要光周期來刺激開花。長日照植物開花需14小時或更長日照;中日照植物無論日照長短都開花,但某些品種在長日照時開花更多;短日照植物開花則需短日照,一般低於12小時。長日照植物能在其非自然開花季節通過人工補光刺激開花。一個簡單易行的人工創造長日照的方法是夜間補光,從夜間10點到次日凌晨2點補充4小時光照,照明使用50勒克斯至100勒克斯的白熾光即可。補光有時會導致植株陡長,特別是用白熾光時,因此一旦出現花蕾,就要關掉光源。
成功春化有三個關鍵要素,缺一不可:准備春化的植株必須充分成熟;要有適宜的低溫,一般不能高於5°C;適當的低溫處理時間一般為6周至10周。
宿根花卉植株未成熟時進行低溫處理效果很糟。一般在進行低溫處理前,至少保證兩個月的營養生長期。德國班納利公司最新推出快車道品種,從播種到開花需要3至5個月,不需低溫就能完成春化作用,但春化能明顯縮短移植後的開花時間,並保證花期統一。
生產流程
育苗介質使用進口泥炭能明顯提高出苗率、加快成苗速度,300升包裝的泥炭可以裝200孔穴盤100至120盤,每穴成本只增加一分錢。尤其是小種子,應用進口泥炭的效果更為明顯。
播種時間快車道品種一般的播種、移栽、開花的規律是:1月至3月播種,3月至5月上盆,5月至9月陸續開花。即使是快車道品種,上盆緩苗後,放入0℃至5℃的溫室保持1個月至1.5個月,能明顯增加開花數量,並提高品質,所以在溫室富裕的情況下,建議通過此過程進行處理。
『叄』 露地多年生草本花卉有哪些
露地花卉是指凡整個生長發育周期可以在露地進行,或主要生長發育時期能在露地進行的花卉。它包括一些露地春播、秋播或早春需用溫床、冷床育苗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及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如長春花、百日草、石竹、金魚草、萱草、彩葉草、唐菖蒲、鳶尾等。
有些木本花卉可露地栽植並自然露地越冬,或稍加防寒即可過冬。如龍柏、翠柏、銀杏、紫薇、玉蘭、月季、牡丹、榆葉梅、藤蘿、紫藤、凌霄、金銀花等。
『肆』 栽植花卉 露地花卉栽植,草本花1m2算多少株怎麼計算
苗木的規格自然是很多的,沒有固定的模式
以金葉女貞為例,給你說一下規格與密度之間的關系:
如果冠幅為25cm,理論栽植密度為每平方米4*4=16,但實際需要擠密實一些以達到更好效果,再加上栽植後還要修剪,會損失一部分冠幅,故實際密度要略大一些,是按照每平方米5*5=25設計和施工。
如果冠幅為35cm,理論栽植密度為每平方米3*3=9,則實際密度是往往按照每平方米4*4=16設計和施工。
還有考慮到購買苗子規格不可能每個都合乎標准,一般會寫規格為:
冠幅25-30cm,密度5*5=25株/平方米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伍』 鳶尾是套地被植物還是套用露地花卉
鳶尾是套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就是把土質地面全蓋住,比如草皮,像一層被子...花卉、內球根花卉(萱草、鳶容尾、唐菖蒲等)
鳶尾又名:藍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屬天門冬目,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直徑約1cm,斜伸;葉長15~50cm,寬1.5~3.5cm,花藍紫色,直徑約10cm;蒴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5~6cm,直徑2~2.5cm。原產於中國中部
『陸』 常見的露地宿根草本花卉有哪些
玉簪,吳風草,綉球,鳶尾,一些觀賞草
『柒』 露地草本花卉如何播種
(1)整地作畦
整地作畦的工序是:首先將苗圃地植被和雜物清除干凈,然後翻耕並敲碎土塊,除去土中的殘根、石礫等異物,殺死潛伏的害蟲,再將床面耙平、耙勻。翻耕前,將基肥施入園圃地,這樣通過翻耕可將基肥翻人耕作層內,為花卉種子的萌芽、抽莖、展葉、幼苗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翻耕深度依花卉種類和圃地土壤狀況而定,一二年生長花卉一般耕深20—30cm,苗床長度視園圃地情況而定,一般為5—8cm。我們區氣溫高,雨水多,苗床應高出地面20cm,而且要求苗床土壤疏鬆、肥沃、通氣。排水性能好,有團粒結構,保證花卉幼苗生長良好。
(2)適時播種
一年生花卉通常於3—4月間進行播種。偏早或過遲都不好,原因是氣溫土溫不適宜種子的萌發,常不易出苗或出苗不整齊,甚至育苗失敗,因此需適時播種。
(3)播種、覆土與覆草
露地草本花卉的種子多為細粒種子,宜以撒播成寬幅條播;不同種的花卉,或同種但播種量不定的種子,播種量以每m2有幼苗1000—1600株的密度推算出來。
種子播入苗床後,最好用肥沃、疏鬆且過篩的細上覆蓋,覆蓋不宜厚,以不見種子為度。覆土後還應覆蓋草質材料,如稻草、茅草等。以利保濕保溫並防止雨水沖刷苗床,覆革後浸透水,以後還要經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4)揭草與間苗
春播後約10天,應對苗床進行觀察,檢查出苗情況。若大部分種子已萌芽出土,就揭去覆蓋物,讓幼苗得到充足的陽光。揭蓋物宜在傍晚進行,揭蓋後若次日陽光強烈,還應設法臨時遮蔭一二天,防止幼苗受損。當幼苗出齊,子葉完全展開長出真葉時就應間苗。間苗後幼苗密度應以每平方米2400-100株為宜。
(5)移植
間苗後的花卉幼苗生長迅速,當幼苗長出5—6枚真葉時,分栽一二次,擴大營養面積,以利繼續培養。
幼苗移植後立即向苗床澆一次透水,3—4天緩苗期後莖葉舒展,此時追施液肥,勤鬆土、除草。移植苗株行距為15—25cm,為長成壯苗提供良好的條件。
(6)定值
將長成10—12枚真葉的成苗高約15cm的幼苗,按綠化設計的要求定位栽到花壇、花鏡、花框等綠地里。一般是帶土栽植,利於成活,定植後須澆「定根水」。定植株行距是以花冠寬幅相銜接又不擠壓為宜,一二年生花卉一般為30—40cm。
『捌』 露地花卉有哪些
很多呀,鳳仙花,大麗花,一串紅,一品紅,金盞菊,萬壽菊,矮牽牛,三色堇,紫茉莉,虞美人,
『玖』 廣聯達 露地花卉栽植 草本花 單位㎡怎麼換成株,工程清單單位是株沒有㎡
草本花卉種植密度一般在80株左右每平米,因此按照80株 /m2換算基本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