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西藏野生花卉

西藏野生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4-04 11:03:35

A. 在雅魯藏布江有著哪些動植物

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在全國名列前茅,常見的成林樹種主要有松、杉、柏等。

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葯用植物、糖類和澱粉類植物、纖維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類植物等6大類,其中以葯用類最為豐富,達1000多種,有的暢銷國內外。

野生動物獸類中的藏羚羊、野氂牛等系青藏高原特產珍稀動物,白唇鹿為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鳥類有473個品種,其中西藏黑頸鶴為我國所特有。魚類共有64種,以鯉科的魚類為最多。

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在波密、察隅、珞瑜等地,海濤般的森林隨著山巒起伏,還有瀕危珍稀的紅豆杉。流域內有原始森林264.4萬公頃,木材蓄積量8.84億立方米。茫茫林海中,樹齡200多年的雲杉,有的高達80米,一棵樹就可出60立方米的木材。

雅魯藏布江畔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雅江巨柏,木質堅硬,性喜沿水線生長,生長期較長,少則幾百年,多則上千年萬年,它以頑強的生命力深深紮根於沙石之中。其形態各異,或彎或直,或傾或卧,似巨大的毛筆倒寫著天上文章,為世人展示其千年滄桑。

雅魯藏布江流域有高等植物2000多種,含木本植物100多種、葯用植物和真菌植物165種,其中有蟲草、靈芝、猴頭、天麻、雪蓮、紅景天、貝母、松茸等,可以說是一座天然的高原植物寶庫。

B. 西藏的名花是什麼

西藏野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高等植物超過6000種,這些形態各異、色彩絢麗的植物展示著造物的神奇,妝點著蒼茫大地,形成了高原獨特的自然景觀,它們用形態、色彩、精妙的結構展示著自然之美。

春秋時節,當各種高山花卉競相綻放之時,高山地區猶如一個天然大花園,美不勝收,使人流連忘返。

▲素方花

木犀科、素馨屬攀援灌木,產於四川、貴州西南部、雲南、西藏。生山谷、溝地、灌叢中或林中,或高山草地,海拔1800-3800米。花期5-8月,果期9月。

C. 西藏有什麼植物

金露梅、來羊茅、珠芽蓼、高山松、喬源松。

1、金露梅。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甘肅、新疆、四川、西藏。生山坡草地、礫石坡、灌叢及林緣。

2、羊茅。

分布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地區。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雲南、西藏、山東及安徽山區也有分布。

3、珠芽蓼。

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蒙古、高加索、哈薩克、印度、歐洲及北美;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河南、西北及西南。生長於海拔1200-5100米的山坡林下、高山或亞高山草甸。

4、高山松。

地理分布北接油松分布區的南緣(四川西北部、青海南部),南依雲南松的北界(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東部)。

5、喬松。

是松科松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緬甸、錫金、巴基斯坦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1,600米至3,300米的地區。

D. 青藏高原珍稀植物有哪些

編輯本段一、植物種類和地理成分 植物種類十分豐富 整個青藏高原區的植物種類十分豐富,據粗略估計高等種子植物可達10,000 種左右,如果把喜馬拉雅山南翼地區除外也有約 8,000 種之多。但 是高原內部的生態條件差異懸殊,植物種類數量的區域變化也十分顯著。如高原東南部的橫斷山區,自山麓河谷至高山頂部具有從山地亞熱帶至高山寒凍風化帶的各種類型的植被,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區系最豐富的區域,高等植 物種類在 5,000 種以上。而在高原腹地,具有大陸性寒旱化的高原氣候,植物種類急劇減少,如羌塘高原具有的高等種子植物不及 400 種,再伸進到高 原西北的昆侖山區,生態條件更加嚴酷,所採到的植物種類也只有百餘種。 高原北部的柴達木盆地雖然海拔高度低至 3,000 米上下,但氣候極端乾旱, 盆地內種子植物約 300 種,加上周圍山地,種類可在 400 種以上,至於新疆 和西藏交界的阿克賽欽和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則出現大面積裸露的無植被 地段,所能找到的植物種類就更少了。可見,整個高原地區植物種類的數量 是東南多、西北少,呈現出明顯遞減的變化趨勢。 顯著的區域差異 按照植物種類的地理成分,青藏高原各地也有顯著的區域差異。青藏高原南緣,東喜馬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區屬古熱帶植物區,熱帶地理成分佔優 勢,種屬數雖較多,每屬內所含的種數卻較少,說明這里處在古熱帶植物區的北部邊緣,屬熱帶亞洲成分,起源大都比較古老。如三尖杉科的印度三尖 杉,買麻藤科的買麻藤金縷梅科的阿丁楓、龍腦香科的羯布羅香等。高原東 南部屬森林植物區系,以中國-喜馬拉雅成分為主,含有數量眾多的木本植物,組成各種類型的森林,如殼斗科、茶科和樟科的一些常綠樹種,高山櫟類植物以及針葉林中的代表樹種,如高山松、喬松,多種冷杉和雲杉等,杜鵑屬的現代分布中心也就在這里。 獨特的青藏高原植物亞區 在高原內部則以青藏高原成分佔支配地位,它有著年輕的、獨立發展的歷史,有許多種、屬是在高原強烈隆升過程中逐漸適應於寒冷乾旱的生態條件而發展起來的。典型代表植物如小蒿草、紫花針茅、固沙草、西藏蒿、墊 狀駝絨藜等。高原的西北部和柴達木盆地等乾旱區域則以亞洲中部荒漠成分 為主,如駝絨藜、膜果麻黃、合頭草、蒿葉豬毛菜、沙生針茅等。典型的溫 帶和高山成分如金露梅、羊茅、珠芽蓼等在高原上分布比較廣泛,常為高山灌叢和草甸的組成成分。 因此,在植物區繫上整個青藏高原區除其南緣可劃歸古熱帶植物區外, 絕大部分都屬於泛北極植物區。其東南部屬中國-喜馬拉雅森林植物亞區,北 部的柴達木盆地屬亞洲荒漠植物亞區的范圍,而高原內部腹地則是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植物亞區。 編輯本段二、鬱郁蒼蒼的森林 簡述 通常在人們的想像中,青藏高原是與森林無緣的。其實不然,在高原的 南緣和東南部,即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和橫斷山脈地區,深受南來夏季風的惠澤,氣候濕潤、降水較多,廣泛分布著茂密的森林,是我 國的重要森林區之一,有些還保存著較完好的原始天然森林。而在高原的北 部邊緣,如祁連山東段和昆侖山西段北翼山地也有少量森林零星分布,具有 乾旱荒漠區邊緣「濕島」的特徵。 闊葉林 由闊葉樹種構成的森林在青藏高原濕潤、半濕潤的東南部有廣泛的分布,它們的類型較多,且與生態地理條件有密切的關系。 熱帶常綠雨林和半常綠雨林分布在東喜馬拉雅南翼海拔 1,000—1,100 米以下,喬木高大,森林茂密,通常高達 30—40 米。主要樹種都是熱帶成分, 由龍腦香科、桑科、四數木科等多種樹木組成常綠雨林;由千里欖仁、阿丁 楓等組成半常綠雨林。這些熱帶森林組成種類復雜,林內層次不明顯。許多 樹木樹皮光滑,呈灰白色或灰棕色,格外顯目。有些樹木具有凸出地面的板 根,有的樹木如馬膽果,巨大的果實直接生長在樹乾和粗枝上,就是「老莖 生花」現象。林內大型藤本和附生植物很多,主要由天南星科、棕櫚科、蘭 科和胡椒科植物以及喜陰濕的熱帶蕨類和苔蘚所組成,其中有葉 大若扇的麒麟葉,花冠紅艷的芒毛苦苣苔和香郁喜人的蘭花等。 常綠闊葉林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東段南翼山地和察隅地區分布較廣。它由殼斗科的栲、青岡、石櫟等屬及茶科、樟科、木蘭科等常綠喬木組成,具有渾圓的波浪形林冠,森林郁閉度大,高 20—30 米,層次較多,附生及攀緣 植物也不少。有的林地非常潮濕,林內地面石塊或樹幹上長滿苔蘚,具有「霧 林」或「苔蘚林」的特徵。硬葉常綠闊葉林系由殼斗科的硬葉櫟類樹種組成的森林,如高山櫟、川滇高山櫟、黃背櫟等。和上述常綠闊葉林樹種不同,硬葉櫟類具有旱生生態 適應特徵,如葉子常綠、革質堅硬,中型葉偏小,葉緣多具尖刺或銳齒,葉 面光滑,葉背大多密布黃色或灰色短絨毛。樹干多彎曲、木材堅硬,樹皮厚 具粗紋,分枝多且密集等。通常樹高 15—25 米,層次結構較簡單。這類森林 呈黃綠色或黃褐色季相,樹冠枝條上常飄掛著淺黃色的樹松蘿。落葉闊葉林適於氣候寒冷的生態條件,多為冬季落葉的陽性樹種所組成,如樺木、榿木和楊樹等。糙皮樺林多見於森林上部;榿木中的旱冬瓜是 適應幅度廣的速生樹種,常在海拔較低處組成次生林;山楊、白樺混交林則 系針葉林破壞後自然更新起來的次生林類型,主要分布在高原東南部森林 區。此外,在青海東部山地陰坡也有小片遼東櫟林分布。 上述這些闊葉林類型對溫度、水分條件的要求有一定規律,隨著由暖熱 濕潤向寒冷濕潤或寒旱的變化,大體上出現自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硬葉 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的更迭。森林組成種類由多至寡,森林結構自繁及 簡,層次減少,高度變矮。 針葉林 針葉林是青藏高原上分布最廣的森林類型,其中常綠針葉林有松林、鐵 杉林、雲杉林、冷杉林、圓柏林、柏木林等;落葉針葉林有落葉松林。針葉 林的喬木通常高大、挺直,單位面積蓄積量高,能提供經濟用材和大量林副 產品,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而高原上的針葉林多分布於江河上游山區,在 保持水土、改善環境方面有明顯的生態功能和效益。 松林主要由雲南松、高山松、喬松和長葉松組成,前兩種分布在察隅和 橫斷山區,後兩種見於喜馬拉雅山脈南翼。它們是適應性較強的耐旱抗瘠的 陽性樹種,通常生長迅速、更新良好,抗火性強,多在陽坡和半陽坡構成層 次少、透光好、林相整齊的森林。以察隅地區生長的雲南松林為例,130 齡 的林分,平均高接近 50 米,每公頃蓄積量達 1,000 平方米,超過東北小興 安嶺地區優越條件下生長的紅松林。 喜陰濕的鐵杉林主要分布在高原南緣潮濕地區的山坡上。鐵杉蒼勁挺 拔,高可達 30—40 米,那平展低垂的枝椏把它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鐵杉林內比較陰濕,下層喬灌木和草本較多,樹幹上多長滿苔 蘚,好象裹上一層厚軟的綠氈。 由雲杉和冷杉組成的森林通稱為暗針葉林,在高原東南部山地分布很 廣。冷杉性喜濕冷,喬木層高 20—30 米,林內喬灌木較多,地表苔蘚層較發 達,樹枝上常懸掛著黃綠色的長松蘿,點綴著墨綠色的林冠。 雲杉林通常分布的海拔高度低於冷杉林,在濕潤區域則可生長在陽坡上。由於它較耐寒旱,在橫斷山區內部分水嶺兩側地段常占優勢並組成森林 上限和森林區西北緣的林地,常見的有林芝雲杉林和川西雲杉林。在青藏高 原北緣東祁連山生長有青海雲杉林;至葉城以西的西昆侖山,在較濕潤的峽谷陰坡上則有零星的雪嶺雲杉林 成斑狀分布。 柏木林分布局限,在雅魯藏布江中游朗縣境內以巨柏為建群種,適沙耐旱,別具一格;在大渡河上游金川、馬爾康一帶則由岷江柏木為主,多生長 在窄谷的陡坡上。圓柏林多見於橫斷山區森林帶上部陽坡,以大果圓柏為主, 是比較典型的耐旱、耐瘠又耐寒的林型,多為高 10 米左右的疏林、結構比較 簡單。高原東部及東北部則以祁連圓柏林為主。 落葉針葉林以大果紅杉和西藏落葉松為主,前者分布在橫斷山區,後者以西藏東南緣山地為主,比較耐寒,耐瘠薄,對土壤條件不苛求,分布海拔 較高,有的還構成森林上限或頑強生長在冰磧物上。 編輯本段三、千差萬別的各類灌叢 灌叢的生態適應幅度較森林廣 青藏高原各地都有灌叢出現,它們所佔 面積不大,但類型眾多。既有主要分布於東南部的常綠革葉灌叢和常綠針葉 灌叢,也有散布高原各地的不同類型的落葉闊葉灌叢,乾旱谷地中的漿質刺 灌叢和荒漠地區的鹽生灌叢。 每年 4—6 月間在高原東南部的高山上可以見到盛開著紅、紫、白和黃等 各色花朵的杜鵑灌叢,組成山花爛漫的世界。它們的種類和生態特性因地而 異。緊接著森林帶上部的山地陰坡有以鍾花杜鵑為代表的高大的無鱗杜鵑類灌叢,它們的枝葉較大,綻放著粉色、白色的杜鵑花。在冬春積雪的生態作 用下,它們先順坡下延生長,然後向上直立達 2—4 米,組成郁閉而難通行的 灌叢,其下多覆蓋著 3—5 厘米厚的苔蘚,顯得十分潮濕。在開闊的高山上,杜鵑灌叢多 由植株矮化、枝葉細小的有鱗杜鵑類組成,高度為 0.8—0.2 米不等。在橫 斷山區杜鵑種類甚多,通常認為這里是杜鵑屬的故鄉,向西與東喜馬拉雅相 聯,這一地區含有杜鵑屬的大部分種類,其最原始的類群也分布在這里。由 這里向高原內部,杜鵑灌叢的種類減少,景色也較單調,北邊可達東祁連山, 西邊可至岡底斯山東段。 爬松 和杜鵑灌叢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圓柏灌叢,它們耐干瘠,分布在這一地區 陽坡,常形成直徑 1—1.5 米左右的暗綠色圓盤狀匍匐在坡面上,當地有的 稱為「爬松」。這類常綠針葉灌叢較耐寒旱,分布范圍比杜鵑灌叢更伸入高 山腹地,而具有高原特色。落葉闊葉灌叢中以金露梅灌叢分布范圍最廣,不僅見於從東祁連山至喜馬拉 雅山的濕潤、半濕潤的高山上,而且在半乾旱的高原腹地也有分布。它們開 放著黃色的花朵給那裡單調的景觀帶來暖春的色彩。這類灌叢可分布到海拔5,500—5,600 米,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灌叢了。然而,它們卻是灌叢中的侏儒,高僅 3—5 厘米。 在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的山坡、洪積扇或沿江沙地上普遍生長著西藏狼牙刺灌叢。它一般高 50—100 厘米,生態幅度廣、適應性強,是山地灌叢草原的建群種,每年 5 月間開放著藍紫色的蝶形花,給春末較乾旱的季相增添 了色彩。由於這里燃料缺乏,這類灌叢已成為樵採薪柴的主要對象,使水土 流失日趨嚴重。 錦雞兒為主組成的灌叢 由各種錦雞兒組成的高山落葉闊葉灌叢在灌叢植被的家族中也佔有較顯 著的地位。在藏南高原及阿里地區的山麓洪沖積扇及山坡上可以見到由變色 錦雞兒為主組成的灌叢,它們生長低矮,形成直徑 1—2 米的圓盤狀展伏在平 緩的高原面或山坡上構成獨特的景觀。而在濕潤半濕潤的高山上,鬼箭錦雞 兒灌叢分布較普遍,在春末夏初它展放著粉紅色花朵格外惹人注目,往往使 人們忘記了它那滿布密刺令人生畏的株體。 耐旱灌叢組成 在森林區內,與濕潤高山上杜鵑灌叢顯著不同的是深切谷底兩側山坡上生長的乾旱河谷灌叢,它們大多由具刺的耐旱灌叢組成,如海拔較低處有霸 王鞭和仙人掌等漿質刺灌叢;海拔稍高谷地中則有羊蹄甲、鼠李、白刺花等 灌叢。深切河谷春末夏初季節性乾旱明顯,灌叢萌發嫩葉較遲,灌叢間的還 魄草(卷柏類)在雨季來臨時迅速展放轉綠,顯得生機勃勃。 紅柳包 柴達木盆地的河漫灘、低階地和扇緣地下水溢出帶生長著檉柳類鹽生灌 叢,在盆地西南部邊緣由於植株阻聚風沙而形成固定、半固定的沙包,高可達 5—7 米,俗稱「紅柳包」。此外在湖盆邊緣的鹽漬化沙地上,地下水位較 淺,生長著叢狀白刺灌叢。白刺分枝密集,其基部常因積沙而形成灌叢沙包, 構成獨特的景色。 編輯本段四、綠色地毯——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上廣泛分布著由適低溫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組成的高寒草甸,它宛如綠色的地毯連片展布在中東部的緩切割高原上。 蒿草草甸分布最廣,以蒿草屬植物占優勢,它植株低矮,密集叢生,具有地面芽、賴短根莖行營養繁殖等特點,能適應生長期短、融凍作用頻繁及低 溫寒冷等不利條件,是適應大陸性高原寒旱化生態環境的獨特類型。最典型 的代表是小蒿草草甸,覆蓋度大達 80—90%以上,草層低矮,僅 3—5 厘米, 結構簡單,層次分化不明顯,景色單調,呈黃綠-綠色季相。這類草甸生物生 產量低,但小蒿草草質柔軟,營養豐富,適口性強;同時耐放牧踐踏,是很 好的天然牧場,適宜放牧氂牛和藏綿羊。除高原中東部半濕潤地區外,在半乾旱、乾旱條件下,蒿草草甸發育較差,常見於高山陰坡或僅呈斑塊狀 分布;在羌塘高原東南過渡地段上蒿草草甸中含有紫花針茅等草原植物,具有草原化草甸的特徵。 在濕潤的東南部高山上有圓穗蓼、蒿草草甸以及由圓穗蓼、香青、委陵菜、黃總花草和蒿草等組成的雜類草草甸,草層高達 15—20 厘米,在夏季盛 開粉紅、黃、藍紫等各色花朵,五彩繽紛,外貌比較華麗,給高山帶增添了 迷人的景色。在橫斷山區中北部的高山上,這類草場多是藏族同胞夏季放牧 的場所,在淺綠而華麗的地毯上,點綴散布著一座座黑色的帳篷,別有一番 情趣。高寒草甸特別是蒿草草甸根系密集、交錯盤結形成土壤上部緻密緊實的氈狀草皮層,厚達 10 余厘米,當地群眾有的開挖用作建築材料,或堆砌成塔狀曬干以作為燃料。 蒿草沼澤化草甸廣泛分布於青藏高原各地的湖濱、山間盆地、河流兩岸的低階地、山麓潛水溢出帶等地段。這些地段,海拔高,氣候寒冷,地勢平緩,地下有多年凍土成為不透水層,因而地表積水形成沮洳地帶。土壤過濕, 長期的融凍作用形成了「塔頭」狀的凍脹丘和積水的熱融窪地,生長著以藏 蒿草、大蒿草等為代表的沼澤化草甸,還有黑褐苔草,驢蹄草、垂頭菊等。 群落外貌為深綠色,植物生長茂密、葉層厚,產草量較高,適口性好。進入 冬季以後,由於藏蒿草植株高,不易被雪覆蓋,便於牲畜覓食;因水塘中多 寄生蟲和病原菌,過分潮濕,羊群易發生腐蹄病等疾病,不宜放牧綿羊,最適於氂牛放牧。 川西北若爾蓋地區地勢平緩,地表水分過剩,分布著大面積人畜難以通行的 沼澤草甸和沼澤,這就是紅軍長征途中十分艱難通過的「草地」。木里苔草 沼澤是這里典型的類型,常與藏蒿草草甸組成復合體分布。由於有機質分解 緩慢,泥炭積累加速,若爾蓋沼澤泥炭層厚達 2—4 米。但在海拔 4,000—4,500 米以上地區,泥炭層較薄,僅半米左右。即使在雪線上,只要有土壤就有高山苔蘚草甸,如同粘在上的綠屑,僅有毫米厘米級的厚度。 編輯本段五、茫茫草原 高寒草原是高海拔地區適應寒冷半乾旱氣候的植被類型,它在青藏高原 腹地佔據優勢,從西南向東北展布在藏南、羌塘、青南高原、青海湖盆地及祁連山一帶。它以耐寒旱生的多年生叢生禾草、根莖苔草和小半灌木為建群 種,具有草叢低矮、層次簡單、草群稀疏,覆蓋度小,伴生著適應高寒生境 的墊狀植物層片,以及生長季節短、生物產量較低等特點。 分布最廣泛並且富有代表性的是紫花針茅草原,它具有較強的耐寒旱特性,在高原上生長良好。這類草原種類組成簡單,外貌單調,暖季呈黃綠色,8 月以後花穗飄揚,在陽光照射和微風吹拂下,泛映出縷縷銀光,季相別致 獨特。其他禾草有各種針茅、紫羊茅、高山早熟禾等,這類植被草質比較柔 軟,適口性好,是良好的放牧場。 青藏苔草(也稱硬葉苔草)是青藏高原的特有成分,具有粗壯發達的根 莖,生活力強,生態適應幅度很廣。青藏苔草草原在羌塘高原北部大面積分 布,具有地帶性植被特點。由於氣候寒冷凜冽,生境嚴酷,生長季節短促, 在最暖的 7、8 月間也有 0℃以下的低溫出現,因此,其莖葉上部多呈乾枯狀, 具枯黃色外貌。這類草原產草量低,且草質較硬,適口性差。 各種蒿屬草原在西藏境內分布較廣,其中西藏蒿草草原多分布於礫質性 較強的部位上,生長季節呈淡黃綠色外貌。藏白蒿多見於藏南寬谷盆地和山 麓地帶的碎礫質及薄沙地上,藏白蒿全身被灰白色茸毛,較均勻地散布著, 常與固沙草共同組成群落。 在海拔較低的山坡谷地則分布著各類山地草原,常見的有藏南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的三刺草草原,其中生長著西藏狼牙刺等旱中生灌木。在北部的 祁連山及阿爾金山的山地草原由克氏針茅,冷蒿等種類組成,還有芨芨草成叢分布。 此外,氣候更乾旱地區分布著荒漠草原,其種類也隨地區而不同,如阿里地區的沙生針茅草原,祁連山地的短花針茅草原等,都作為放牧場來利用。 編輯本段六、耐旱抗鹽的荒漠 和高原東南部濕潤的森林形成鮮明的對照,在高原西北部則是氣候十分乾旱的荒漠。它從西南部的阿里北部經昆侖山、阿爾金山與柴達木盆地相連。 這里既有鹵地如雪的鹽漠,也有寸草不生的阿克賽欽——「白漠」。盡管氣 候極其乾旱,土壤粗瘠且常含鹽分,時有風沙襲擊或嚴寒低溫的傷害,生境 惡劣嚴酷,卻仍然有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植物頑強生長,顯示出生命的威力。 在超旱生的灌木和小半灌木中以藜科的一些屬如豬毛菜、駝絨藜、鹽爪 爪,合頭草以及檉柳科的紅砂等植物種類為主。它們的葉子大都退化或特化(肉質、具茸毛等),極為耐旱,具較強的抗鹽性又適應粗劣基質,統稱為 鹽柴類半灌木。這些荒漠植被在柴達木盆地及其周圍山地分布最為廣泛,那 里的低山和礫石戈壁的土壤中多含有一定量的石膏、碳酸鈣和鹽分。這些荒 漠植物都有獨特的生態適應特性,如紅砂,具深根,枝條被沙埋後遇有水分 可以生出不定根,在不良氣候條件下,莖桿自根際劈裂,進行獨特的無性繁殖。 在灌木荒漠中膜果麻黃分布比較廣泛,多生長在山前洪積、沖積傾斜平 原及卵石質的干河床或暫時地表逕流形成的小沖溝或淺凹地旁。在砂質地段 或砂礫質戈壁上有沙拐棗荒漠分布,沙拐棗是喜沙超旱生灌木,高達 1—1.5 米,多分枝,葉退化,以嫩枝進行光合作用,其水平根系很發達,有數米至十餘米長,因而能從沙層中廣泛地吸收凝結水分。它的果實具刺毛狀附屬物, 球形,富於彈跳力,能隨風滾動傳播遠方,又能耐沙地高溫、不怕風蝕沙埋, 是典型的喜沙植物。 由瑣瑣構成的小喬木荒漠在柴達木高盆地中有小面積分布。 一般高 2—4 米,其葉完全退化,僅在小枝節上有瘤狀凸起,而由當年生綠色 嫩枝行光合作用功能。對這里的瑣瑣群落應當注意保護,嚴格禁止採伐。 駝絨藜荒漠分布在昆侖山北坡、柴達木高盆地及阿里西部山地。它是基 部強烈分枝的半灌木,小枝和葉均密被灰色絨毛。在班公湖北岸的喀喇昆侖 石質山地上可分布至海拔 4,600 米,而含有沙生針茅的草原化駝絨藜荒漠則 可上達至 5,200 米,堪稱為世界最高的山地荒漠上限。 這里的高寒荒漠是亞洲大陸最乾旱的高山和高原的代表植被,它占據著 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之間海拔 4,600—5,500 米的高原湖盆、寬谷和山地下 部的石質坡上,也出現在羌塘高原北部的湖盆周圍和阿爾金山、祁連山西段 的高山帶。建群的代表植物是墊形的小半灌木墊狀駝絨藜,它形成一個個小 圓帽狀的座墊,雖然高度僅 10 厘米左右,但卻有百年以上的壽命。它既能在 含鹽的、有多年凍土層的古湖盆底部形成廣袤的植被,又能生長在乾旱的高 山碎石坡上。這是高原隆起後形成的年輕植被類型,在科學研究上有一定意 義。 編輯本段七、奇異的高山植物 通常提到的高山植物是指分布在山地森林上限至雪線之間寬闊高山帶內 的各類植物,其中也包含前面敘述過的高寒灌叢、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 寒荒漠在內。除了這些分布面積較大的植被類型外,青藏高原上還有高寒座 墊植被和流石灘植被,它們有的是前述幾類植被中的組成者,有的則單獨組 成群落。它們所處的生境條件更加嚴酷,如低溫、生長期短,太陽輻射強、風力大,營養物質缺乏,生境基質不穩定等,只有那些世世代代與冰雪、嚴 寒、勁風、流石作頑強斗爭中獲得了特殊的生態-生物學適應特徵的植物,才 能定居和發展。這些特徵概括起來就是植株矮小,呈蓮座狀和座墊狀,植物 體密被絨毛,根系發達,行營養繁殖和胎生繁殖等。 從外貌來看,首先是植株矮小,這里既沒有參天大樹,又無高大的灌木草本,甚至連 20 厘米以上的植株都比較少見。如柳屬植物,不是低海拔地區綠影婆娑的大樹,而只是高 3—5 厘米蔓地而生的植叢;又如墊狀匍匐水柏枝 高出地表也不過 1—3 厘米,它們真可謂是植物界中的「矮子國」,但卻是分 布海拔最高的植被類型之一。 其次是蓮座狀、座墊狀的生活型。高原上普遍可以見到一些分枝低矮的植株,像圓形座墊狀,如囊種草、蚤綴、點地梅等。有的座 墊體如紫雲英,還圍成一個同心圓的圈墊,是由於中心部分逐年枯死而形成 的。這類草本或灌木的小枝生長受抑制,呈輻射狀密集分枝,形成半球形或 凸起的墊狀體。它們的葉密集細小覆於表面,小枝間又有枯葉、細土充填, 具有保護生長點和越冬芽與增加熱容量的作用。白晝它們吸收太陽輻射熱較 地面多而散熱較慢,體內水分蒸騰也較少,形成了有利的「微環境」。座墊植物的主根多粗大而深入地下,保證了地上部分的水分供應。 高山植物的另一個特點是莖葉上毛絨特別發達,最典型的是菊科的鳳毛菊屬植物。如雪蓮花全身長滿密集的白色毛絨,遠處望去不見枝葉花果,宛 如一隻白色的玉兔,也叫雪兔子。它的根系可達 1 米以上,是地上株高的 5—10 倍,既耐寒又抗風,在四周冰雪覆蓋下也傲然挺立並且開花結果。 胎生繁殖是高山植物對短促生長期的又一適應方式。當種子成熟後,不經過休眠期,立即在花序內萌生成幼苗,然後落地生根,在雪被保護下安全 越冬,常見的有胎生早熟禾、珠芽蓼、點頭虎耳草等。 在高原腹地靠近雪線的高山上,高等植物也很稀少,具有景觀意義的是 由各種地衣組成的群落。地衣類植物不僅能抵抗極其惡劣的生態條件,而且 能分泌出特有的地衣酸來溶解和腐蝕岩石表面,以取得必要的養料。所以, 它們能大量地生長在岩塊上,以紅、黃、綠、灰等各種顏色構成不同的圖案。 地衣在岩石上生長,加速了岩石表面的風化,促使它形成最原始的土壤,為 其他植物提供生長的條件,被稱為「先鋒植物」。 上面所述的各種植被類型隨著海拔的高低變化依次更迭分布、組成不同 的植被垂直帶。在整個青藏高原范圍內,它們的區域分異也是很明顯的。各 類森林植被,如闊葉林、針葉林集中分布在高原南緣喜馬拉雅山地和東南部 橫斷山地;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組成的荒漠植被只見於從阿里到柴達木 的高原西北部;各種類型的草原植被占據著面積遼闊的高原中部;而高寒灌 叢草甸則主要分布於高原東南部的高山帶內。至於高山流石灘植被那些侏儒 型的矮子植物則仍然頑強地生長在高原之上的高山頂巔。 編輯本段八、植物資源寶庫 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 在青藏高原區內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中蘊藏著包括葯材、纖維、澱粉、 糖類、油料、香料、鞣料等各種類型的許多資源植物,長期以來已被各族人 民廣泛應用,從濕熱低山的油瓜到屹立高寒山頂的雪蓮,自濕潤高山的貝母 到半乾旱、乾旱條件下的枸杞、羅布麻、它們廣布在高原上組成豐富的資源 寶庫,需要我們注意保護,合理地開發利用。 葯用植物在高原上分布廣,既有常用的中草葯,也有特殊風格和用途的 藏葯、比較著名的中葯材 有大黃、黨參、龍膽、貝母、丹參、蟲草、黃芪、 羌活、柴胡等。這些葯材產量較大,除滿足高原地區需要外,還可運往外省 區甚至暢銷國外。過去從印度進口的胡黃連是高原南緣喜馬拉雅高山地區特 有的葯用植物,在藏南聶拉木、亞東、錯那、察隅等地高山上均有較多分布, 現已組織採收,供國家生產黃連素等葯物和代替黃連。一些名貴葯材如天麻, 在波密、林芝和察隅等地都有不少分布。廣布在藏南的西藏狼牙刺,資源量 很大,其種子是治療黃膽性肝炎的良葯,全植株含有生物鹼,應進一步研究 其用途。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的葯用植物尚未引起注意,如高原東南部高山 上分布的小葉杜鵑類的許多植物所含芳香油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其它疾病 的優良葯物,可用簡易方法蒸餾提取,應組織開發利用。藏葯中就有 900 余 種是植物葯,其中大部分生長於高山地區,這類葯物對於治療高原地區的常 見病諸如感冒、風濕性關節炎、肝炎、消化道潰瘍、肺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 病具有特殊或顯著的療效。如小葉棘豆用於消炎,綠絨蒿用於鎮痛,岩白菜 作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的新葯也已開始生產了。雪蓮花是高山特產,它性味苦,微寒,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肝炎、膽囊炎和一些婦科疾病 的良效藏葯。 含糖和澱粉的植物

E. 西藏植物種類豐富的自然原因

這個問題太大了,首先西藏太大了,地理環境是世界上最為多樣化的地區之一。樹的品種太多了,大部分樹種都能在西藏找到適合生存的環境。西藏是中國植物最富集的省區之一,也是中國森林資源和葯用植物資源的一大寶庫。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有6400多種,幾乎包含了北半球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植物物種科屬和生態類型,同時還保留了一部分古老的孑遺植物種群,是最豐富、最獨特的野生植物寶庫。藏東南植物種類多,西北種類少。藏東南的墨脫、察隅、珞瑜一帶被稱為天然的植物博物館西藏的森林垂直分布十分明顯,著名林區如林芝、波密、墨脫、察隅等地常在幾十公里的水平距離內,表現出從熱帶直到寒帶的森林植被垂直帶譜,為生態科學提供了寶貴的研究場所。裸子植物中的蔡隅冷杉、卡葉雲杉。喜馬拉雅雲杉、長葉松、巨柏等多種屬於該區特產。海南粗榧、穗花杉、羅漢松科的百日青等則是第三紀孑遺的珍稀樹種。

F. 西藏特有的植物有哪些

不少人認為西藏地勢高亢,氣候酷寒,可能是不毛之地。但事實上,西藏是一個巨大的植物王國,有高等植物5
000多種。西藏的科、屬、種數分別佔全國的32.9%.
38%.
18%,其種類之豐富,在我國除華南、西南一些省份外,其餘大部分省區均有所不及。
維管束植物中的各個門類、蕨類、裸子植物、雙子葉被子植物、單子葉被子植物在西藏均有分布,而且幾乎亞洲各氣候帶的植物均有分布。喜馬拉雅山南翼的墨脫、察隅等地,被人們譽為「西藏的江南」、「西藏的西雙版納」。在海拔1
200米以下地帶,發育著雨林、季雨林,有典型的熱帶科屬如橄欖科、肉豆蔻科、藤黃科、番荔枝科、使君子科以及只有在熱帶才可見到的巨大藤本(如省藤)和種類繁多的附生植物。野生的香蕉、芭蕉隨處可見,熱帶才有的咖啡在國內其他省份需要引種,而這里卻有兩個野生種。海拔1
200-3
200米屬於亞熱帶,分布著鬱郁蔥蔥的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殼斗科、樟科、木蘭科植物為建群科和優勢科;海拔3
200-4
200米是針葉帶,多種冷杉、雲杉組成大面積的森林;海拔4
200米以土為高山灌叢草甸,在這一帶有眾多的高山花卉植物,每當盛夏時節,百花競放,色彩斑斕,與雪山交相輝映。尤以杜鵑花、報春花屬植物特別豐富。西藏有杜鵑花屬168種,報春花112種。地域遼闊的高原上以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為主組成了高山草甸、高山草原以及高山荒漠化草原。在西藏的北部和西北部,甚至有荒漠地區的植物分布,如藜科的鹼蓬、岩毛菜屬等植物。在4
800-5
200米的地帶,為高山永久積雪帶下緣,連續植被帶以上,氣候極端寒冷,生長季節很短,在此環境下,一般說來植物已很難生長。而西藏的這一地帶仍有400餘種植物,在冰水侵蝕的局部濕潤地區和大的岩石下頑強地生長。這些植物在2-3個月甚至幾十天內即完成了從發芽到開花結果生命周期的全過程。西藏大面積各種類型的森林和草原,是發展林業、畜牧業的基礎,在西藏經濟建設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西藏的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高,波密的雲杉林,每公頃蓄積量達2
000立方米,生物量達l
200噸。西藏草場的牧草雖然產量低,但草質較好,營養成分高,粗蛋白質等的含量均高於內蒙古草原的牧區。西藏另一類重要的植物是葯用植物資源。藏族對植物的葯用具有悠久的歷史。1835年,帝瑪爾·丹增彭措等人完成昀《晶珠本草》-書,已收載了葯草1
006種。藏葯的原植物很多是生於西藏及青藏高原其他地區的特有植物。藏葯的有效性和特有性已愈來愈引起國內外的重視。

G. 綠蘿花哪裡賣西藏綠蘿花哪裡賣

綠蘿,皆為天南星科(拉丁名:Araceae)植物,存在多個栽培變種。 別名:黃金葛、藤芋、石柑子 馬蹄金。 形態特徵: 綠蘿藤長數米,節間有氣根,隨生長年齡的增加,莖增粗,葉片亦越來越大。葉互生,綠色,少數葉片也會略帶黃色斑駁,全緣,心形。 分布與習性: 綠蘿原產中美、南美。性喜溫暖、潮濕環境,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 繁殖與栽培: 綠蘿一般採用扦插繁殖。用帶有氣生根的莖段直接插入素沙或蛭石中,深度為插穗的1/3,淋足水,置蔽蔭處,每天向葉面噴水或蓋塑料薄膜保濕,環境溫度不低於20℃。 綠蘿的家庭盆栽比較簡單。首先,一盆內至少有4株以上的定植苗。盆土應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有利成型。其次,綠蘿工求在溫度較高(冬季室溫不能低於10℃,否則易發生黃葉、落葉現象)、散射光較強的環境中生長。若長期過於陰暗,節間會細長無力,葉片亦變薄、變淡,失去光澤。 綠蘿的根系喜中等濕潤環境。葉片要求相對濕度在60%以上,所以在適度澆水,保持盆土見乾的同時,經常向葉面、葉背噴水。在夏、秋季每天早、中、晚向葉面噴水,以增加濕度。每10~1天施稀薄液肥1次,植株多分枝,應適當修剪。 應用: 綠蘿是非常優良的室內裝飾植物之一。蘿莖細軟,葉片嬌秀。在傢具的櫃頂上高置套盆,任其蔓莖從容下垂,或在蔓莖垂吊過長後圈吊成圓環,宛如翠色浮雕。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空間,凈化了空氣,又為呆板的櫃面增加了線條活潑、色彩明快的綠飾,極富生機,給居室平添融融情趣。 觀葉植物「綠蘿」,它有著「葉形美觀,株形飄逸」的美貌,並成為家庭種植的長綠花卉之一。「綠蘿」喜暖耐陰,喜濕潤的環境,它的葉藤長有氣根,葉橢圓形,質厚光亮,並長有不規則的淡黃斑斕。既可入土盆栽,也能像水仙花一樣「種」入花瓶里水養。 清明前後,經過冬眠的「綠蘿」又要發出新芽,此時,應將舊年的枝葉進行一次修整,剪去枯枝爛葉,並對盆中的花卉進行一次培土及翻盆,去掉老根培入疏鬆肥沃的新土,然後澆足水放置蔽蔭處,避免烈日直曬。同時,還應經常對葉面進行噴水,以保持環境的濕潤。 在春、夏季是「綠蘿」生長茂盛期,如需扦插新枝,只需剪取帶有氣根的枝條,將枝條橫插於泥土裡。還可採取壓枝方法,將枝條埋入泥土裡,然後澆足水,把扦插的新枝放置蔽蔭處。待半個月後,扦插的新枝就會長出新芽。此時,便可對新枝「綠蘿」進行正常的肥水養護。「綠蘿」的肥水養護,一般在生長期,均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也可施市場購買的復合營養肥。每二周施一次肥。 【綠蘿花】屬西藏特有珍貴植物。 【產地及主要分布情況】產於西藏寒冷地帶,喜馬拉雅山脈,性微寒,生長時間只有40多天。 【功效】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各種血管炎症。 【用法及用量】每天早晚泡開水4-5朵,病重者加一朵

H. 西藏常見植物

>>西藏植物概述 >>西藏珍稀瀕危植物國家重點保護名錄 >>西藏植物物專種科目索引 >>西藏植物物種介紹 錐頭麻 雲南黃屬連(雞爪黃連) 玉龍蕨 星葉草 喜馬拉雅紅豆杉 錫金海棠 西藏延齡草 西藏大青 西藏長葉松(喜馬拉雅長葉松) 西藏杓蘭 天麻 桃兒七 桫欏 穗花杉 水青樹 十齒花 千果欖仁 楠木 卵萼紅景天 領春木 瀾滄黃杉(湄公黃杉) 巨柏——雅魯藏布江柏木 金鐵鎖 黃牡丹 胡黃連 紅花木蓮 黑節草 海南粗榧 苟弱薯 峨嵋薔薇 長葉雲杉 長蕊木蘭 長喙厚朴 參三七 百脈根 >>西藏大峽谷地區的植物資源 西藏大峽谷地區的植物資源 >>西藏葯用植物 野貝母 雪蓮花 天麻 紅景天 冬蟲夏草 藏紅花

I. 受保護的野生植物有哪些

受保護的野生植物如下:
1、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羚牛秦嶺亞種、林麝、金雕、白肩雕、黑鸛、朱䴉共9種。
2、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豺、黑熊、石貂、黃喉貂、水獺、大靈貓、金貓、鬣羚、斑羚、血雉、紅腹角雉、勺雞、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紅翅綠鳩、鳶、赤腹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大鵟、毛腳鵟、灰臉鵟鷹、禿鷲、白尾鷂、燕隼、紅腳隼、紅隼、紅腳鴞、普通雕鴞、毛腳魚鴞、斑頭鵂鶹、鷹鴞、縱紋腹小鴞、灰林鴞、長耳鴞、大鯢、細鱗鮭、中華虎鳳蝶華山亞種共39種。
3、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豹貓、狼、赤狐、豬獾、狗獾、花面狸、小麂、毛冠鹿、狍、蒼鷺、大白鷺、豆雁、斑頭雁、赤麻鴨、綠頭鴨、斑嘴鴨、斑頭秋沙鴨、紅翅鳳頭鵑、畫眉、三趾鴉雀太白亞種、酒紅朱雀、藍鵐、黃喉鵐、太白壁虎、王錦蛇、秦嶺蝮蛇、秦巴北鯢、小角蟾、中國林蛙、金裳鳳蝶、玉帶鳳蝶、金鳳蝶、枯葉蛺蝶共33種。

4、「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有經濟價值、有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野豬、草兔、灰喜鵲、野雞(環頸雉)、黃鼬等共267種。
5、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獨葉草、銀杏(栽培)、水杉(栽培)、珙桐(栽培)、蘇鐵(盆栽)共7種。
6、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秦嶺冷杉、太白紅杉、大果青杄、櫸樹、連香樹、水青樹、水曲柳、野大豆、鵝掌楸(栽培)、厚朴(栽培)共10種。
7、重點保護植物:狹葉瓶爾小草、太白貝母、假百合(太白米)、大苞黃精、延齡草、廟台槭(留壩槭)、秦嶺藤、秦嶺黨參、蝟實、星葉草、假橐吾、小叢紅景天(鳳尾七)、北極果、甘遂、山白樹、串果藤、太白岩黃芪、羽葉丁香、翼蓼、鈍葉單側花、太白美花草、太白烏頭、反萼銀蓮花、秦嶺花楸、秦嶺岩白菜、秦嶺米面翁、刺榆、兜蕊蘭、劍唇兜蕊蘭、黃花白芨、留蘇蝦脊蘭、短葉蝦脊蘭、三棱蝦脊蘭、銀蘭、頭蕊蘭、凹舌蘭、珊瑚蘭、杜鵑蘭、蕙蘭、春蘭、毛杓蘭、大花杓蘭、西藏杓蘭、火燒蘭、大葉火燒蘭、裂唇虎舌蘭、天麻、小斑葉蘭、手參、西南手參、長瓣角盤蘭、羊耳蒜、沼蘭、尖唇鳥巢蘭、太白山鳥巢蘭、一葉兜被蘭、兜被蘭、廣布紅門蘭、二葉紅門蘭、北方紅門蘭、河北紅門蘭、硬葉山蘭、二葉舌唇蘭、小花舌唇蘭、朱蘭狀獨蒜蘭、綬草、間距蘭、蜻蜓蘭共68種。

熱點內容
Sk2櫻花 發布:2025-09-24 14:28:21 瀏覽:175
花卉產業集群項目助農培訓 發布:2025-09-24 14:20:19 瀏覽:784
美國百合劇 發布:2025-09-24 14:10:39 瀏覽:912
萬里荷花 發布:2025-09-24 14:02:38 瀏覽:828
極品蓮瓣蘭花 發布:2025-09-24 13:57:16 瀏覽:418
綠植吊頂圖 發布:2025-09-24 13:55:27 瀏覽:457
海棠是什麼科 發布:2025-09-24 13:54:23 瀏覽:322
西蘭花輔食怎麼做好吃 發布:2025-09-24 12:58:19 瀏覽:817
蠟梅花的種子 發布:2025-09-24 12:56:47 瀏覽:734
豬腳百合 發布:2025-09-24 12:46:15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