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單頁

花卉單頁

發布時間: 2022-03-25 07:15:39

⑴ 「花箋」是什麼樣的紙啊如何製作

花箋掇英
--------------------------------------------------------------------------------

紙之精緻華美,尺幅較小者,叫「箋」。箋紙用作書札,稱「信箋」;用以題詠寫詩,名為「詩箋」。現代的人已無詩詞雅興,寫信都用圓珠筆和機器制有光紙,所以箋紙在市上已絕跡,或作為高雅品在旅遊定點玻璃櫃中。�
民國以前,古人寫詩唱和,或公私書信往來,都用國產手工制紙,以毛筆書寫。箋紙上印有八條紅線,俗稱「紅八行」,封套則以白綿或宣紙糊成長方形,名址皆由右至左豎寫。這類箋紙、信封都已定型,市上南紙局、文具店都有出售;非同今日,全國信封統一形式,且由郵局監制出售,否則不予投遞。古代的文人學士,有的以為市井俗品承載其文翰,如蠅污白璧,有傷其雅潔之美,乃自製箋紙,以標其高雅不入俗流。如清朝末年翰林杜彤家在天津楊柳青,所用信箋皆由愛竹齋畫店用梅紅紙刷印,名家畫梅。也有在箋紙上印以漢瓦周壺或銘文者,古香古色。還有以各種色彩,或雕版印製成山水花鳥等圖樣,故統稱之為「彩箋」、「花箋」、「錦箋」等美名。若將彩印箋紙輯成圖冊,則稱其為「箋譜」。如《十竹齋箋譜》《北平箋譜》等等。按:箋字《說文解字》謂:「箋,表識書也。從竹。」古代箋是作為表明古人著作者意,或斷以已意,使大眾可以讀懂其文。如漢·鄭玄注釋的《詩經》稱作「鄭箋」,並非專指箋紙。可知漢代雖然發明了制紙,但質地粗糙,故尚無「箋紙」之名出現。�

一、花箋創始於南朝�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為推進人類文明進程,起了加速作用。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殺青」(造紙)卷中說:「物象精華,乾坤微妙,古傳今而華達,夷使後起含生。目授而心識之,承載者以何物哉?君與民通,師將弟命,馮藉〓〓口語,其與幾何;持寸符,握半卷,終事詮旨,風行而冰釋焉,覆載之間,藉有楮先生也。聖頑咸嘉賴之矣。」觀此,紙對社會發展之作用,不需多說了。�
紙之發明和實物出現,從甘肅居延漢代遺址中出土的兩片麻紙看,最晚是在漢宣帝甘露二年即公元前52年。(見《文物》1978年1期)據文獻記載,東漢時尚方令蔡倫,字敬仲,改進了造紙術,製作出一種「蔡侯紙」,漸漸代替了竹簡和縑帛書寫文書。范曄《後漢書·宦者列傳·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成,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東漢時期的蔡侯紙屬於尚方(皇室手工業作坊)製造,產量不多,供宮中用。晉代之紙,改良提高,且有南北之分:「北紙用橫簾,其紋橫,其質松而厚,謂之側理紙;南紙用豎簾,其紋豎,晉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明·屠隆《考〓〓事》)又晉·陸〓《鄴中記》載:東晉十六國時,後趙國君「石季龍與皇後在觀上為昭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回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做之」。石虎以五色紙作詔書,可知其時紙質已柔韌,而且已有染以彩色之紙了。唐·王維《和賈至早朝大明宮》詩有「朝罷須裁五色詔」句,即引石虎「鳳詔」的故事。此外,東晉時,南方還有藤紙出現。到了南北朝時,陳·徐陵編《玉台新詠》,序中有「三台妙跡,龍伸〓屈之書,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之句,證實了以五色花箋書寫詩賦文章,早在六世紀中已廣泛應用於文人筆墨之間了。從而得悉「花箋」之名,開始出現在我國文風昌盛的南北朝時期的南朝。�

二、隋唐時期的蜀箋�

隋朝統一了南北朝分裂局面。不久,李淵起兵,取而代之,建立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大強盛朝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蓬勃發展,超越前朝。體現在造紙工藝方面,較以往不僅質量提高,而且品類也增多,如玉版、貢〓、經屑、表光、魚子、硬黃……與此同時,唐詩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也是一個輝煌奪目的時代,承載這宗詩文的載體紙張——詩箋,隨之名目也繁多,五光十色。唐代制紙工藝首推四川,而蜀中箋紙又以「浣花箋」首屈一指。浣花箋一名「薛濤箋」,又名「松花箋」。相傳唐元和(公元806-820年)中,元稹使蜀,營妓薛陶(濤)造十色彩箋相贈,稹於松花箋上題詩寄陶。(李石《續博物志》)又李商隱《送崔珏往西川》詩:「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句,可見薛濤箋為當時詩人所樂道。按:薛濤字洪度,隨父流落蜀中,遂入樂籍,工詩。韋皋鎮蜀,招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暮年屏居浣花溪。元·費著撰《蜀箋譜》,謂薛濤七十三歲卒,不知所據。薛濤箋是「以芙蓉等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當時薛濤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質料也」(見《天工開物》)。這時的箋紙,已有名家自製之開始。�

三、五代時的砑光箋�

唐代彩色紙箋普遍用於文人詩酒間,然而尚無箋紙上雕印山水花卉之說。五代末,曾任後晉戶部尚書的姚〓,其子〓善造五色箋,光緊精華,砑紙板乃沉香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獅鳳蟲魚,壽星八仙,鍾鼎文,幅幅不同,紋鏤奇細,號「砑光小本」。
砑光的箋紙,是雕版刷印花箋的前身,其法是以彩色紙料薄而勁韌者,覆在線刻的畫版上,然後用木棍或石蠟在紙背上磨砑,雕版上的花紋則光出紙上。這種砑光紙直到清代,尚在各地南紙店裡砑制。�
四、宋元花箋新發展�

宋代城市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是因趙匡胤用兵結束了五代十國時諸潘割據的戰亂年代,社會暫時得到安定。造紙質量提高及活字版印刷術出現,更推進了文化昌明。就箋紙而論,宋代有澄心堂紙極佳,有碧雲春樹箋,龍鳳箋、團花箋、金花箋……,都是宮中御用之箋紙相當華貴。�
元代制紙,有彩色粉箋、蠟箋、花箋、黃箋、羅紋箋皆出紹興;有白篆紙、觀音紙皆出江西。彩印詩箋,尚無所聞。惟有紙上繪金如意雲者,為元朝大內明仁殿御用之品,可裁作詩箋。清朝曾有仿製,特於紙面左下角捺「乾隆年仿明仁殿」長方圖章,亦系御用之物。皆非一般市上所售,後有復制者。回觀上述文獻資料,截至元代,雕版印刷彩箋尚無所聞。所以只有中國版畫藝術發展到了明末黃金時代,才涌現出了諸如《蘿軒變古箋》、《十竹齋箋譜》等高雅精絕的花箋,相繼問世。�

五、明代的彩印箋譜�

明代是中國版畫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當時無論是文學藝術、蒙學讀物,還是醫葯氣功、衣食生活以及文房四寶……幾乎無不附以精雕之插圖。以圖為主的畫譜、墨譜、神仙人物圖傳,更不必細說,而其中以彩色套版精印成冊,雅趣高絕,專供士大夫「清玩」者,莫過於《蘿軒變古箋》和《十竹齋箋譜》了。《蘿軒變古箋》又名《蘿軒箋譜》,明末蘿軒輯,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吳發祥刊版於江寧(今江蘇南京)。《蘿軒變古箋》中的「拱花」版式,是版畫史上一大創新。它是先將物象的輪廓用陰刻刀法刻在平面木板上,再將宣紙覆於版面上,上加薄氈,以木棍用力壓或木槌輕敲,紙面就凸出了版上凹下的圖象花紋,猶如今日官防鋼印。所以顏繼祖說:「若干曲折,卻非依樣葫蘆。」明刻《蘿軒箋譜》今已難得,1981年上海朵雲軒有復刻本印行,可資參考。繼《蘿軒變古箋》後,有《十竹齋箋譜》刻成於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十竹齋」命名與編印者胡曰從經歷有關。胡原籍安徽休寧人,生於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喜鑒藏文物。相傳胡酷愛竹筠,嘗於寓所種竹十餘竿,讀書雅玩古董於竹窗下。後在南京雞鳴山側開一古玩店,因而取名,「十竹齋」。胡曰從曾任南明王朝中書舍人,明亡不仕。《十竹齋箋譜》印成於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內容豐富,包括歷史故事、詩詞意畫、山水人物、商周銅器、古陶漢玉等等。共分四卷,二百八十圖。其中卷三,有以象徵之物,以表古代成語故事;有以寫實人物,畫才德兼備,非流俗所能企及之高士。箋譜諸圖,皆纖巧玲瓏,印製極工,除「〓版」外,還以「拱花」凸版印壓花瓣脈紋,鼎彝瓶花圖案者。典雅清新,今難再現。《十竹齋箋譜》卷首有李於堅《箋譜小引》和李克恭《十竹齋箋譜序》。序文對箋譜的發展演變,〓版、拱花的雕版印製等,闡述較詳。1940年鄭振鐸編《中國版畫史》,分類編入其中。�

六、清代花箋之繁榮�

清初,戰火未靖,社會反滿統治中華的抗清連動不斷。康熙帝親政後,學習漢文化,詔命纂輯《欽定圖書集成》……同時版畫藝術遙接明末余緒,始漸繁榮,但多頌揚之作。而箋譜之制,卻無多聞。乾隆(公元1736-1795年)時,始有單頁印箋出現。此後,蘇州、南京、上海、北京、安徽歙縣皆有詩箋繪刻,其中大都是陽線刻版,淡色刷印於彩色或素紙上,也有少數以朱綠套版印製者。在內容方面,除傳統的山水、花鳥、草蟲、人物外,還有戲曲小說。諸如《西廂記》、《紅樓夢》等具有情節的畫箋刻印。顯然是清中葉後,沿海城市工商業經濟繁榮,花箋常被生意人取作信箋,用於書信往來了。古代詩箋原來是載乘文人詩詠,名士書札以至詔命等,本屬文士雅玩之品,似與商賈以物論價,金錢往來無關。晚清工商業發展,開明人士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和國家腐朽現狀影響,詠詩作詞,不再是時代風尚了。詩箋的載體也由雅趨俗,面向社會現實發展。因此,需求者增多,內容也有新的變革。「戊戌變法」(公元1898年)後,上海商務印書館、機器造紙局等,曾用機制箋紙,大量生產。為了爭相獲利,且不斷推出新樣,如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的《西湖十景》、劉炳堂畫的《太師》《百鹿》等寫生動物。此外,更有值得注意的是以《世界八大英雄》(哥侖布、英國克林威爾、俄國大彼得、美國華盛頓、法國拿破崙、義大利加富爾、德國俾斯麥、日本西鄉隆盛)為題材的箋紙出現。它打破過去中國版畫史上刻印名賢志士,以教人尊重品德和仁恕之道的傳統;提倡要學哥侖布探險,彼得大帝南擴,華盛頓自強獨立,俾斯麥強權外交,西鄉隆盛主張維新……世界上各樣不同的時代人物。就這幾張小小箋紙來看,它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之實況。這時的宣統已是封建社會末代皇帝。於此變革前夕,天津文美齋刊印了一部《百華詩箋譜》,圖有:紫丁香、玉蘭、菊花、萬年青等草木花卉。作者張兆祥,號〓庵,天津人,善畫花鳥,設色艷雅,備極工緻。前有張祖翼序。序文作於光緒丙午(公元1906年),刻版印製於宣統三年(公元1911元)五月。繼《百華箋譜》之後,文美齋集上海錢慧安、沈心海、楊伯潤,南京王慎之,天津辛蔭圃和陸炳文、黃花農等畫家所作的人物、花卉、博古、山水等刻印成一部《文美齋箋譜》,後又以石印版印行了一部《七十二侯箋》(錢慧安作)。箋譜發展,至此暫告終止。�

七、關於《北平箋譜》�

公元1933年初,魯迅先生收到鄭振鐸(西諦)君贈送的《中國文學史》三本後,於二月五日回信說:「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琉璃廠得了一點箋紙,覺得畫家與刻印之法,已比《文美齋箋譜》時代更佳,譬如陳師曾、齊白石所作諸箋,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專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將銷沉了。因思倘有人自備佳紙,向各紙鋪擇尤(對於各派)各印數十至一百幅,紙為書葉形,彩色亦須更加濃厚,上加序目,訂成一書,或先約同人,或成後售之好事,實不獨為文房清玩,亦中國木刻史上之一大紀念耳。」其時,魯迅與鄭振鐸一位在上海,一位在北平,只以書信往來,並將詩箋由郵寄還,不數月,《北平箋譜》問世。其中包括沈兼士題簽;扉頁書名「北平箋譜」題字由沈尹默書。最重要的是魯迅先生一篇《北平箋譜》序,概述了中國版畫發展史。�
魯迅寫此序文前,曾函告鄭振鐸:「我當做一點小引,但必短如兔尾巴……」並認為這是一部「新古董」,只印百部。魯迅一面邀西諦在北平訪箋收集,一方面自己在上海收集到數十種,認為「皆不及北平;杭州、廣州,則曾托友搜過一通,亦不及北平,且劣於上海,有許多則即上海箋也,可笑,但此或因為搜集者外行所致,亦未可定。總之除上海外,而冀其能儼然成集,盡難矣。北平私人所用信箋,當有佳制,倘能亦作一集,甚所望也。」此文既反映了當時除北平外,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尚有印版箋紙於市上出售,同時又可知北平還有私人印製的信箋。鄭振鐸於此期間,將收集工作寫作一篇《訪箋雜記》,魯迅寫信說:「《訪箋雜記》是極有趣的故事,可以印入譜中。第二次印《箋譜》,如有人接辦則為紙店開一利源,亦非無益。〓草創不易,一創成,別人亦可踵行也。」《北平箋譜》刊行後,魯迅先生還想復刻明版《十竹齋箋譜》。一因「文,求老頭子惜而不賣,他以為還可以得重價。」又因「我們的同胞,真也刻的慢,其悠悠然之態,固足令人佩服,然一生中也就做不了多少事」(以上引言均見《魯迅書信集》197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越兩年,魯迅先生病逝於上海,魯迅和鄭振鐸編印的《北平箋譜》,第一次出版了一百部,預約出售只四十部,其餘六十部分送給有關的中外人士。這百部都有編號和魯迅、西諦親筆簽名發行,十分珍貴。第二次刷印的百部均無魯迅、西諦之簽名。今天無論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刷印者,都已很難得到了。�

八、花箋掇英帶淚痕�

《北平箋譜》印行不久,1937年日本帝國發動全面對華侵略戰爭。七月七日,北平淪陷,全國人民投入抗日救國戰爭,何暇再談箋譜盛衰之事。待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房四寶,詩箋墨譜,被視為非勞動大眾生活所需。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當時琉璃廠一帶的私營南紙店、字畫鋪等,早在社會主義改造前,多已歇業,更無彩箋印製。四川成都春熙街文具店曾以夾江紙於1960年印製了一些《蜀箋》,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經過了「掃四舊」等「革命行動」,詩箋作者、收藏者,都被扣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一並掃入了拉圾堆中;其時何止詩箋。所以1978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沒有「詩箋」和「箋譜」的條目了。好像中國年輕人和後代,不需要知道詩箋、箋譜為何物。可嘆!�
收集彩箋,繼《北平箋譜》之後,再編成一部箋譜,初無此願,只是作為自己玩賞。因我年輕時,見到書攤上的箋紙印刻的內容,常與木刻年畫相類。如:同泰義印的《西廂記》、鳳榮室印的《晴雯撕扇》,澄心堂紙箋中的《麻姑獻壽》《天官賜福》等等,遂感興趣,不斷收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已有數百幅之多。後來印製箋紙者日稀,由此更加珍視。十年浩劫期間,除損失少許外,大部分都埋藏起來,未敢「自我革命」銷毀掉。隨著歷史發展,人們漸從盲目崇拜的迷信中解脫出來。祖國優秀傳統的民族文化,獲得了法律保護。近日,黑龍江美術出版社蔣悅先生訪箋至敝廬,感《北平箋譜》印行後,時光已逾六十年,至今竟無一部新編古舊珍品箋譜問世。豈不恰中魯迅先生所說:「意者文翰之術將更,則箋素之道隨盡。」「此事恐不久也將銷沉了。」怎不可惜!囑筆者將舊藏各地印製的彩箋細選三百頁,編成一部「彩箋掇英」,以博眾賞。同時也是為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五十周年,以表民間大眾整理祖國文化遺產之成果。為不負此重託,今選就三百餘幀,分作上下兩集,內容為人物、仙佛、仕女、兒童、小說和風景、山水;花卉蔬果、鳥獸蟲魚、梅蘭竹菊,擬古仿古,諸家名箋。其中多是知名畫家之作。如惲壽平、李鱔、任薰、張熊、張兆祥、沙山春、錢慧安、任伯年、王素、陳慰之、墨禪、冷香、胡公壽、沈心海、劉炳堂、朱良材、趙之謙、楊伯潤、戴伯和、李瑞清、齊白石、吳待秋、於非〓、溥心〓、馬晉、張大千、吳南愚、徐燕〓、吳光宇、白雲生、慧生……今皆已成古人了。印製這宗箋紙的店鋪,除北京榮寶齋早已歸為國營,尚在琉璃廠營業外,其他字型大小諸如清秘閣、寶晉齋、成興齋、松古齋、澄心堂、彝寶齋等,早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後就倒閉了。此外,還有清代浙江、江蘇和安徽箋紙店的製品,如上海九華齋、戲鴻堂、松茂堂、商務印書館、揚州晨風閣、南京同泰義、恆隆以及其它地方的松竹齋、桂林館、文芸閣、佳蓮、鳳榮、合泰、松芸、尺木、文美齋……都已成為不復存在的老字型大小。至於這部箋譜的雕版印製,幾乎概括了中國版畫藝術的諸般技巧。既有單線木刻版印者,又有陰紋凹版拓本;既有五色套版刷印,又有多塊〓版渲染。還有拱版暈色,壓花無色以及鋅版機制方法印就者。花樣之多,不僅可供中國版畫家、美術史家創作、研究參考,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印刷史、文化史家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明包汝《南中紀聞》也有一段關於三月初三日桃花的傳說:「每年三月初三日,井水浮溢。那人攜佳紙向水面拂過,輒做嬌紅色,鮮灼可愛。但止得十二紙。過歲閏則十三紙。此後遂絕無顏色矣。」

據說這是著名詩妓薛濤的發明。那種紙被稱為「薛濤箋」,又叫「桃花箋」或者「紅箋」,後來成為貢品;那井被稱為「薛濤井」,蜀王府作亭於井上,欄桿圍護,凡人不許逾越。時常想,當初薛濤漂紙之際,面容映在井裡,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吧?只可惜,彼時她已經闢地歸隱,出家為道,再高潔的情懷再清艷的畫面,也已經乏人欣賞了。

⑵ 金花箋是什麼簡單的說

花箋掇英
--------------------------------------------------------------------------------

紙之精緻華美,尺幅較小者,叫「箋」。箋紙用作書札,稱「信箋」;用以題詠寫詩,名為「詩箋」。現代的人已無詩詞雅興,寫信都用圓珠筆和機器制有光紙,所以箋紙在市上已絕跡,或作為高雅品在旅遊定點玻璃櫃中。�
民國以前,古人寫詩唱和,或公私書信往來,都用國產手工制紙,以毛筆書寫。箋紙上印有八條紅線,俗稱「紅八行」,封套則以白綿或宣紙糊成長方形,名址皆由右至左豎寫。這類箋紙、信封都已定型,市上南紙局、文具店都有出售;非同今日,全國信封統一形式,且由郵局監制出售,否則不予投遞。古代的文人學士,有的以為市井俗品承載其文翰,如蠅污白璧,有傷其雅潔之美,乃自製箋紙,以標其高雅不入俗流。如清朝末年翰林杜彤家在天津楊柳青,所用信箋皆由愛竹齋畫店用梅紅紙刷印,名家畫梅。也有在箋紙上印以漢瓦周壺或銘文者,古香古色。還有以各種色彩,或雕版印製成山水花鳥等圖樣,故統稱之為「彩箋」、「花箋」、「錦箋」等美名。若將彩印箋紙輯成圖冊,則稱其為「箋譜」。如《十竹齋箋譜》《北平箋譜》等等。按:箋字《說文解字》謂:「箋,表識書也。從竹。」古代箋是作為表明古人著作者意,或斷以已意,使大眾可以讀懂其文。如漢·鄭玄注釋的《詩經》稱作「鄭箋」,並非專指箋紙。可知漢代雖然發明了制紙,但質地粗糙,故尚無「箋紙」之名出現。�

一、花箋創始於南朝�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為推進人類文明進程,起了加速作用。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殺青」(造紙)卷中說:「物象精華,乾坤微妙,古傳今而華達,夷使後起含生。目授而心識之,承載者以何物哉?君與民通,師將弟命,馮藉〓〓口語,其與幾何;持寸符,握半卷,終事詮旨,風行而冰釋焉,覆載之間,藉有楮先生也。聖頑咸嘉賴之矣。」觀此,紙對社會發展之作用,不需多說了。�
紙之發明和實物出現,從甘肅居延漢代遺址中出土的兩片麻紙看,最晚是在漢宣帝甘露二年即公元前52年。(見《文物》1978年1期)據文獻記載,東漢時尚方令蔡倫,字敬仲,改進了造紙術,製作出一種「蔡侯紙」,漸漸代替了竹簡和縑帛書寫文書。范曄《後漢書·宦者列傳·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成,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東漢時期的蔡侯紙屬於尚方(皇室手工業作坊)製造,產量不多,供宮中用。晉代之紙,改良提高,且有南北之分:「北紙用橫簾,其紋橫,其質松而厚,謂之側理紙;南紙用豎簾,其紋豎,晉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明·屠隆《考〓〓事》)又晉·陸〓《鄴中記》載:東晉十六國時,後趙國君「石季龍與皇後在觀上為昭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回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做之」。石虎以五色紙作詔書,可知其時紙質已柔韌,而且已有染以彩色之紙了。唐·王維《和賈至早朝大明宮》詩有「朝罷須裁五色詔」句,即引石虎「鳳詔」的故事。此外,東晉時,南方還有藤紙出現。到了南北朝時,陳·徐陵編《玉台新詠》,序中有「三台妙跡,龍伸〓屈之書,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之句,證實了以五色花箋書寫詩賦文章,早在六世紀中已廣泛應用於文人筆墨之間了。從而得悉「花箋」之名,開始出現在我國文風昌盛的南北朝時期的南朝。�

二、隋唐時期的蜀箋�

隋朝統一了南北朝分裂局面。不久,李淵起兵,取而代之,建立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大強盛朝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蓬勃發展,超越前朝。體現在造紙工藝方面,較以往不僅質量提高,而且品類也增多,如玉版、貢〓、經屑、表光、魚子、硬黃……與此同時,唐詩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也是一個輝煌奪目的時代,承載這宗詩文的載體紙張——詩箋,隨之名目也繁多,五光十色。唐代制紙工藝首推四川,而蜀中箋紙又以「浣花箋」首屈一指。浣花箋一名「薛濤箋」,又名「松花箋」。相傳唐元和(公元806-820年)中,元稹使蜀,營妓薛陶(濤)造十色彩箋相贈,稹於松花箋上題詩寄陶。(李石《續博物志》)又李商隱《送崔珏往西川》詩:「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句,可見薛濤箋為當時詩人所樂道。按:薛濤字洪度,隨父流落蜀中,遂入樂籍,工詩。韋皋鎮蜀,招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暮年屏居浣花溪。元·費著撰《蜀箋譜》,謂薛濤七十三歲卒,不知所據。薛濤箋是「以芙蓉等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當時薛濤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質料也」(見《天工開物》)。這時的箋紙,已有名家自製之開始。�

三、五代時的砑光箋�

唐代彩色紙箋普遍用於文人詩酒間,然而尚無箋紙上雕印山水花卉之說。五代末,曾任後晉戶部尚書的姚〓,其子〓善造五色箋,光緊精華,砑紙板乃沉香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獅鳳蟲魚,壽星八仙,鍾鼎文,幅幅不同,紋鏤奇細,號「砑光小本」。
砑光的箋紙,是雕版刷印花箋的前身,其法是以彩色紙料薄而勁韌者,覆在線刻的畫版上,然後用木棍或石蠟在紙背上磨砑,雕版上的花紋則光出紙上。這種砑光紙直到清代,尚在各地南紙店裡砑制。�
四、宋元花箋新發展�

宋代城市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是因趙匡胤用兵結束了五代十國時諸潘割據的戰亂年代,社會暫時得到安定。造紙質量提高及活字版印刷術出現,更推進了文化昌明。就箋紙而論,宋代有澄心堂紙極佳,有碧雲春樹箋,龍鳳箋、團花箋、金花箋……,都是宮中御用之箋紙相當華貴。�
元代制紙,有彩色粉箋、蠟箋、花箋、黃箋、羅紋箋皆出紹興;有白篆紙、觀音紙皆出江西。彩印詩箋,尚無所聞。惟有紙上繪金如意雲者,為元朝大內明仁殿御用之品,可裁作詩箋。清朝曾有仿製,特於紙面左下角捺「乾隆年仿明仁殿」長方圖章,亦系御用之物。皆非一般市上所售,後有復制者。回觀上述文獻資料,截至元代,雕版印刷彩箋尚無所聞。所以只有中國版畫藝術發展到了明末黃金時代,才涌現出了諸如《蘿軒變古箋》、《十竹齋箋譜》等高雅精絕的花箋,相繼問世。�

五、明代的彩印箋譜�

明代是中國版畫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當時無論是文學藝術、蒙學讀物,還是醫葯氣功、衣食生活以及文房四寶……幾乎無不附以精雕之插圖。以圖為主的畫譜、墨譜、神仙人物圖傳,更不必細說,而其中以彩色套版精印成冊,雅趣高絕,專供士大夫「清玩」者,莫過於《蘿軒變古箋》和《十竹齋箋譜》了。《蘿軒變古箋》又名《蘿軒箋譜》,明末蘿軒輯,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吳發祥刊版於江寧(今江蘇南京)。《蘿軒變古箋》中的「拱花」版式,是版畫史上一大創新。它是先將物象的輪廓用陰刻刀法刻在平面木板上,再將宣紙覆於版面上,上加薄氈,以木棍用力壓或木槌輕敲,紙面就凸出了版上凹下的圖象花紋,猶如今日官防鋼印。所以顏繼祖說:「若干曲折,卻非依樣葫蘆。」明刻《蘿軒箋譜》今已難得,1981年上海朵雲軒有復刻本印行,可資參考。繼《蘿軒變古箋》後,有《十竹齋箋譜》刻成於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十竹齋」命名與編印者胡曰從經歷有關。胡原籍安徽休寧人,生於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喜鑒藏文物。相傳胡酷愛竹筠,嘗於寓所種竹十餘竿,讀書雅玩古董於竹窗下。後在南京雞鳴山側開一古玩店,因而取名,「十竹齋」。胡曰從曾任南明王朝中書舍人,明亡不仕。《十竹齋箋譜》印成於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內容豐富,包括歷史故事、詩詞意畫、山水人物、商周銅器、古陶漢玉等等。共分四卷,二百八十圖。其中卷三,有以象徵之物,以表古代成語故事;有以寫實人物,畫才德兼備,非流俗所能企及之高士。箋譜諸圖,皆纖巧玲瓏,印製極工,除「〓版」外,還以「拱花」凸版印壓花瓣脈紋,鼎彝瓶花圖案者。典雅清新,今難再現。《十竹齋箋譜》卷首有李於堅《箋譜小引》和李克恭《十竹齋箋譜序》。序文對箋譜的發展演變,〓版、拱花的雕版印製等,闡述較詳。1940年鄭振鐸編《中國版畫史》,分類編入其中。�

六、清代花箋之繁榮�

清初,戰火未靖,社會反滿統治中華的抗清連動不斷。康熙帝親政後,學習漢文化,詔命纂輯《欽定圖書集成》……同時版畫藝術遙接明末余緒,始漸繁榮,但多頌揚之作。而箋譜之制,卻無多聞。乾隆(公元1736-1795年)時,始有單頁印箋出現。此後,蘇州、南京、上海、北京、安徽歙縣皆有詩箋繪刻,其中大都是陽線刻版,淡色刷印於彩色或素紙上,也有少數以朱綠套版印製者。在內容方面,除傳統的山水、花鳥、草蟲、人物外,還有戲曲小說。諸如《西廂記》、《紅樓夢》等具有情節的畫箋刻印。顯然是清中葉後,沿海城市工商業經濟繁榮,花箋常被生意人取作信箋,用於書信往來了。古代詩箋原來是載乘文人詩詠,名士書札以至詔命等,本屬文士雅玩之品,似與商賈以物論價,金錢往來無關。晚清工商業發展,開明人士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和國家腐朽現狀影響,詠詩作詞,不再是時代風尚了。詩箋的載體也由雅趨俗,面向社會現實發展。因此,需求者增多,內容也有新的變革。「戊戌變法」(公元1898年)後,上海商務印書館、機器造紙局等,曾用機制箋紙,大量生產。為了爭相獲利,且不斷推出新樣,如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的《西湖十景》、劉炳堂畫的《太師》《百鹿》等寫生動物。此外,更有值得注意的是以《世界八大英雄》(哥侖布、英國克林威爾、俄國大彼得、美國華盛頓、法國拿破崙、義大利加富爾、德國俾斯麥、日本西鄉隆盛)為題材的箋紙出現。它打破過去中國版畫史上刻印名賢志士,以教人尊重品德和仁恕之道的傳統;提倡要學哥侖布探險,彼得大帝南擴,華盛頓自強獨立,俾斯麥強權外交,西鄉隆盛主張維新……世界上各樣不同的時代人物。就這幾張小小箋紙來看,它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之實況。這時的宣統已是封建社會末代皇帝。於此變革前夕,天津文美齋刊印了一部《百華詩箋譜》,圖有:紫丁香、玉蘭、菊花、萬年青等草木花卉。作者張兆祥,號〓庵,天津人,善畫花鳥,設色艷雅,備極工緻。前有張祖翼序。序文作於光緒丙午(公元1906年),刻版印製於宣統三年(公元1911元)五月。繼《百華箋譜》之後,文美齋集上海錢慧安、沈心海、楊伯潤,南京王慎之,天津辛蔭圃和陸炳文、黃花農等畫家所作的人物、花卉、博古、山水等刻印成一部《文美齋箋譜》,後又以石印版印行了一部《七十二侯箋》(錢慧安作)。箋譜發展,至此暫告終止。�

七、關於《北平箋譜》�

公元1933年初,魯迅先生收到鄭振鐸(西諦)君贈送的《中國文學史》三本後,於二月五日回信說:「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琉璃廠得了一點箋紙,覺得畫家與刻印之法,已比《文美齋箋譜》時代更佳,譬如陳師曾、齊白石所作諸箋,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專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將銷沉了。因思倘有人自備佳紙,向各紙鋪擇尤(對於各派)各印數十至一百幅,紙為書葉形,彩色亦須更加濃厚,上加序目,訂成一書,或先約同人,或成後售之好事,實不獨為文房清玩,亦中國木刻史上之一大紀念耳。」其時,魯迅與鄭振鐸一位在上海,一位在北平,只以書信往來,並將詩箋由郵寄還,不數月,《北平箋譜》問世。其中包括沈兼士題簽;扉頁書名「北平箋譜」題字由沈尹默書。最重要的是魯迅先生一篇《北平箋譜》序,概述了中國版畫發展史。�
魯迅寫此序文前,曾函告鄭振鐸:「我當做一點小引,但必短如兔尾巴……」並認為這是一部「新古董」,只印百部。魯迅一面邀西諦在北平訪箋收集,一方面自己在上海收集到數十種,認為「皆不及北平;杭州、廣州,則曾托友搜過一通,亦不及北平,且劣於上海,有許多則即上海箋也,可笑,但此或因為搜集者外行所致,亦未可定。總之除上海外,而冀其能儼然成集,盡難矣。北平私人所用信箋,當有佳制,倘能亦作一集,甚所望也。」此文既反映了當時除北平外,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尚有印版箋紙於市上出售,同時又可知北平還有私人印製的信箋。鄭振鐸於此期間,將收集工作寫作一篇《訪箋雜記》,魯迅寫信說:「《訪箋雜記》是極有趣的故事,可以印入譜中。第二次印《箋譜》,如有人接辦則為紙店開一利源,亦非無益。〓草創不易,一創成,別人亦可踵行也。」《北平箋譜》刊行後,魯迅先生還想復刻明版《十竹齋箋譜》。一因「文,求老頭子惜而不賣,他以為還可以得重價。」又因「我們的同胞,真也刻的慢,其悠悠然之態,固足令人佩服,然一生中也就做不了多少事」(以上引言均見《魯迅書信集》197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越兩年,魯迅先生病逝於上海,魯迅和鄭振鐸編印的《北平箋譜》,第一次出版了一百部,預約出售只四十部,其餘六十部分送給有關的中外人士。這百部都有編號和魯迅、西諦親筆簽名發行,十分珍貴。第二次刷印的百部均無魯迅、西諦之簽名。今天無論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刷印者,都已很難得到了。�

八、花箋掇英帶淚痕�

《北平箋譜》印行不久,1937年日本帝國發動全面對華侵略戰爭。七月七日,北平淪陷,全國人民投入抗日救國戰爭,何暇再談箋譜盛衰之事。待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房四寶,詩箋墨譜,被視為非勞動大眾生活所需。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當時琉璃廠一帶的私營南紙店、字畫鋪等,早在社會主義改造前,多已歇業,更無彩箋印製。四川成都春熙街文具店曾以夾江紙於1960年印製了一些《蜀箋》,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經過了「掃四舊」等「革命行動」,詩箋作者、收藏者,都被扣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一並掃入了拉圾堆中;其時何止詩箋。所以1978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沒有「詩箋」和「箋譜」的條目了。好像中國年輕人和後代,不需要知道詩箋、箋譜為何物。可嘆!�
收集彩箋,繼《北平箋譜》之後,再編成一部箋譜,初無此願,只是作為自己玩賞。因我年輕時,見到書攤上的箋紙印刻的內容,常與木刻年畫相類。如:同泰義印的《西廂記》、鳳榮室印的《晴雯撕扇》,澄心堂紙箋中的《麻姑獻壽》《天官賜福》等等,遂感興趣,不斷收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已有數百幅之多。後來印製箋紙者日稀,由此更加珍視。十年浩劫期間,除損失少許外,大部分都埋藏起來,未敢「自我革命」銷毀掉。隨著歷史發展,人們漸從盲目崇拜的迷信中解脫出來。祖國優秀傳統的民族文化,獲得了法律保護。近日,黑龍江美術出版社蔣悅先生訪箋至敝廬,感《北平箋譜》印行後,時光已逾六十年,至今竟無一部新編古舊珍品箋譜問世。豈不恰中魯迅先生所說:「意者文翰之術將更,則箋素之道隨盡。」「此事恐不久也將銷沉了。」怎不可惜!囑筆者將舊藏各地印製的彩箋細選三百頁,編成一部「彩箋掇英」,以博眾賞。同時也是為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五十周年,以表民間大眾整理祖國文化遺產之成果。為不負此重託,今選就三百餘幀,分作上下兩集,內容為人物、仙佛、仕女、兒童、小說和風景、山水;花卉蔬果、鳥獸蟲魚、梅蘭竹菊,擬古仿古,諸家名箋。其中多是知名畫家之作。如惲壽平、李鱔、任薰、張熊、張兆祥、沙山春、錢慧安、任伯年、王素、陳慰之、墨禪、冷香、胡公壽、沈心海、劉炳堂、朱良材、趙之謙、楊伯潤、戴伯和、李瑞清、齊白石、吳待秋、於非〓、溥心〓、馬晉、張大千、吳南愚、徐燕〓、吳光宇、白雲生、慧生……今皆已成古人了。印製這宗箋紙的店鋪,除北京榮寶齋早已歸為國營,尚在琉璃廠營業外,其他字型大小諸如清秘閣、寶晉齋、成興齋、松古齋、澄心堂、彝寶齋等,早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後就倒閉了。此外,還有清代浙江、江蘇和安徽箋紙店的製品,如上海九華齋、戲鴻堂、松茂堂、商務印書館、揚州晨風閣、南京同泰義、恆隆以及其它地方的松竹齋、桂林館、文芸閣、佳蓮、鳳榮、合泰、松芸、尺木、文美齋……都已成為不復存在的老字型大小。至於這部箋譜的雕版印製,幾乎概括了中國版畫藝術的諸般技巧。既有單線木刻版印者,又有陰紋凹版拓本;既有五色套版刷印,又有多塊〓版渲染。還有拱版暈色,壓花無色以及鋅版機制方法印就者。花樣之多,不僅可供中國版畫家、美術史家創作、研究參考,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印刷史、文化史家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明包汝《南中紀聞》也有一段關於三月初三日桃花的傳說:「每年三月初三日,井水浮溢。那人攜佳紙向水面拂過,輒做嬌紅色,鮮灼可愛。但止得十二紙。過歲閏則十三紙。此後遂絕無顏色矣。」

據說這是著名詩妓薛濤的發明。那種紙被稱為「薛濤箋」,又叫「桃花箋」或者「紅箋」,後來成為貢品;那井被稱為「薛濤井」,蜀王府作亭於井上,欄桿圍護,凡人不許逾越。時常想,當初薛濤漂紙之際,面容映在井裡,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吧?只可惜,彼時她已經闢地歸隱,出家為道,再高潔的情懷再清艷的畫面,也已經乏人欣賞了。
參考資料:http://art.jh.zj.cn/detail.asp?id=48617

⑶ 小朋友現在在花木小學上一年級,我時間太忙了,無法輔導作業,附近有什麼托班嗎

學校附近多得很的托班,你去接孩子的時候去周圍走走就可以看到,而且現在學校也在開始做課後延時服務了,性質差不多。

⑷ 在快手上賣酒沒有告訴別人這需要錢犯法法嗎,還把東西給你寄過來了,再給你要錢

CBNData電商營銷周報聚焦電商營銷領域,#行業新聞#、#平台動態#、#紅人觀察#、#報告精選#欄目每周精選電商營銷行業大事、主流平台動態、值得一讀的報告。每周五,和我們一起積累小知識,看見微趨勢。
行業新聞
電商平台商家不得以商品已拆封為由拒絕「七天無理由退貨」
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網路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正式施行。
根據《規定》第一條,收貨人簽收商品即視為認可商品質量符合約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享有單方解釋權或者最終解釋權等格式條款均為無效。《規定》第三條指出,消費者因檢查商品的必要對商品進行拆封查驗且不影響商品完好,電子商務經營者以商品已拆封為由主張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無理由退貨制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3·15晚會涉及直播帶貨;北京消協稱2021年網路購物投訴佔比58.13%
①央視3·15晚會揭露了近年瘋狂的翡翠直播內幕,主播的「專業」身份均為編造,「出血砍價」則是主播和貨主的雙簧表演。此外,3·15曝光插旗菜業衛生不達標、製作過程無保障等問題,多家電商平台已搜索不到「老壇酸菜」相關商品。3月18日,通過天貓超市或京東自營購買的康師傅老壇酸菜相關產品,無論是否拆封均支持退貨退款,運費由平台承擔,沒有購買時限要求。
②3月15日,北京消協發布2021年消費投訴情況分析報告。2021年,北京全市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3999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51.08萬元。商品類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類、食品類、日用商品類、服裝鞋帽類、交通工具類占據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服務類投訴中,教育培訓服務、生活、社會服務類、銷售服務、互聯網服務、公共設施服務占據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
此外,網路購物糾紛遠超店面購物,2021年共受理網路購物投訴22070件,佔比58.13%。其中網路直播帶貨類投訴較前年明顯增多,主要涉及提供商品與收到不符、未按約定時間送貨、假冒商標、虛假宣傳等問題。(來源:北京市消費者協會)
平台動態
阿里巴巴生活服務板塊為裁員重災區,核心電商仍將擴充人手
從2021年年底至今,阿里的部分事業群在持續進行人員縮減。人員規模變動最大的是生活服務板塊,包括餓了么和口碑等本地生活業務以及飛豬事業部。其次,盒馬、淘菜菜(社區團購業務)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員優化。高德也在年前年後進行了部分人員優化,但比例不高。淘系電商並未被波及,其運營、研發等崗位還在招聘中;此外,阿里雲、菜鳥物流不在此次裁員范圍內,但阿里雲主要部門的HC已凍結。(來源:36氪)
天貓達人團隊全面招募抖音、小紅書等站外平台達人
3月17日,據《最話》消息,阿里巴巴-天貓達人團隊近日已開始全面招募包括抖音、B站、小紅書等站外平台的達人。這或意味著阿里除了入股謙尋、如涵等一線MCN機構,也要親自下場做MCN業務了。根據這份名為「爆紅網路-天貓官方MCN達人招募計劃」的通知,該達人運營機構由阿里巴巴-天貓達人團隊主導運營,依託天貓的豐富資源和數據能力,為達人生態創造後鏈路價值,為品牌提供整合內容運營及數據洞察方案。(來源:電商報)
天貓超市上架50種鮮花,華東地區試點最快小時級「送花上門」
3月17日,天貓超市集中上新50種時令鮮花,產地直發、送花上門。天貓超市鮮花館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2月下旬,3月鮮花單日銷售額最高超過了4倍。天貓超市調研顯示,近8成消費者買鮮花是為了家庭日常裝飾,不少消費者每半個月左右就會購買一束鮮花。針對家庭需求,天貓超市鮮花館提供花卉養護、擺放裝飾等建議。此外,天貓超市已啟動鮮花冷鏈配送倉、線下新零售網點的建設,將從華東地區開始試點,為消費者提供最快小時級的「送花上門」服務。(來源:天下網商)
圖片來源:天貓超市
美團電商新增自營、跨境,種草社區「珍箱」升級為「逛逛」
據Tech星球報道,美團電商內增加了品牌自營專營店,其運營模式類似於「京東自營」,商品由美團電商發貨。目前「美團好貨」App內已上架多個品牌自營專營店,自營店鋪的經營公司都為「北京三快智慧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據天眼查顯示,該公司為美團子公司。此外,美團好貨還增加了「全球購」專區,布局跨境電商,由跨境商家在該專區內開設店鋪進行海外商品售賣。美團還將種草社區「珍箱」正式升級為「逛逛」,立足於內容種草。(來源:Tech星球)
圖片來源:美團電商
抖音上線二手好物頻道和回收寄賣服務;發布疫情期間商家豁免方案
① 據悉,抖音商城內已上線「二手好物」頻道,專門用於二手商品的銷售和直播帶貨,覆蓋數碼、奢侈品、皮包和手錶等。此外,抖音電商還推出了「回收寄賣」服務,該服務內嵌在「二手好物」頻道中,用戶可以直接將手中的二手商品寄送至平台進行估價,用戶在平台估價後可以選擇由平台直接回收,或服務商寄賣的形式獲取現金。(來源:新言財經)
② 3月13日,抖音電商發布疫情期間商家豁免方案通知。3月31日(含)前發貨、攬收、轉運超時將不會產生判罰,同時平台豁免區域的體驗分數據會由平台操作剔除,無需商家再次報備,若後續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判罰可以發起申訴,由於疫情影響平台審核時效會有所延長,平台審核通過後,會將已經產生的處罰進行撤銷。建議商家主動與消費者溝通說明情況,積極處理消費者售後申請,同時請隨時關注平台疫情信息。(來源:抖音電商)
快手電筒商就憋單、不友善內容開啟專項治理;修訂快分銷平台管理規范
① 3月14日,快手電筒商發布開展憋單、不友善內容專項治理的公告。公告稱,憋單指在直播間向用戶長時間宣傳優惠信息誘導互動但商品遲遲不上架;不友善內容指帶貨達人在直播/短視頻進行商品推廣營銷過程中,出現侮辱、謾罵、詛咒、污衊、歧視或攻擊他人的語言或行為。
快手電筒商表示,如帶貨達人經營小店過程中出現以上情形,平台將視違規情節的嚴重程度、違規次數等情況綜合判定,處扣分、暫停使用購物車、支付違約金、封禁快手賬號等處理措施,直至清除平台、終止合作。(來源:快手電筒商規則中心)
②3月15日,快手電筒商發布《快手快分銷平台管理規范》修訂公告。修訂內容如下:在商戶准入方面,增加商戶近30天的差評率限制條件,要求商戶自申請之日起近一年內不存在嚴重違規被處置記錄,且商戶的關聯賬號在近1年內未出現售假違規情形;更新鮮花綠植/農資、美妝/個護清潔、趣味玩物類目名稱及入駐要求,新增植發養發類目;增加商戶近30天差評率清退標准,清退近1年內存在售假商品等嚴重違規被處置記錄的商家,以及關聯賬號存在售假違規情形的商家。上述規則於2022年3月15日修訂,將於2022年3月23日生效。(來源:快手電筒商規則中心)
TikTok Shop更新物流政策;擴充馬來西亞電商團隊
① TikTok Shop將於3月26日拆分普特敏物流渠道、跨境買賣家物流價卡。據了解,該平台將於3月26日將跨境物流成本(即價卡中的「跨境物流成本」部分)加入商品「本地展示價」中,即顧客在下單頁顯示的運費為本地運費,賣家在商品管理頁顯示的運費為跨境物流成本和本地運費。由於顧客支付的運費不含干線運費,賣家可根據自身適合的物流模式來實時調整商品的價格。
② 近日,馬來西亞在線媒體TechNave發文稱,位元組跳動在馬來西亞積極招募當地的電子商務人才和商業運營商,除了招募馬來西亞本地人才外,TikTok也從國內招兵買馬。從近期流出的TikTok招聘信息來看,招聘崗位為馬來西亞本地商家行業運營、馬來西亞頭部達人運營,雖然招募城市為上海,但特別備注「需外派」,由此可見,TikTok電商在馬來西亞還是強調「本土化運營」。(來源:TK出海日誌)
快手國際化事業部負責人將離職,國際化業務戰略地位提升
3 月 17 日,快手在海外全員會宣布調整國際化事業部組織架構,事業部負責人仇廣宇不再擔任國際化事業部負責人,並將於近期離職。
此次調整中,快手國際化事業部的產運線(產品與運營業務)將進一步收攏,由徐智威負責,海外直播負責人周馳調整為向徐智威匯報;海外技術總負責人王美宏將同時兼任國際化商業化部負責人,原海外商業化業務(主要是廣告業務)負責人鄭燕翔調整為向王美宏匯報;此外,安全合規、公共溝通等中後台業務也進行了整合,成立國際化安全合規與溝通合作部。
未來,國際化事業部的產運線和商業化部門將直接向快手 CEO 程一笑匯報;海外技術相關業務仍繼續向經營管理委員會成員、CTO 陳定佳匯報。
據接近快手的人士分析,這意味著海外業務在快手戰略中的優先順序獲得進一步提升。目前快手亦再次啟動內部活水,為海外業務招募人才。(來源:晚點LatePost)
紅人觀察
潘長江回應虛假宣傳賣酒:從未說過
3月15日,#潘長江涉嫌虛假宣傳賣酒#登上熱搜。媒體報道,3月初潘長江在一場酒水專場直播中,聲稱「我和茅台董事長認識幾十年,昨晚我把他灌醉,讓他簽合同給我定價權」,但該款酒的售價高於市場價,引發爭議。據接近茅台的人士透露,所謂潘長江認識茅台董事長幾十年、喝酒把他灌醉,基本是赤裸裸的謊言。茅台也回應上述宣傳不屬實。
對此,潘長江回應稱,從未說過這樣的話,也不知道酒在外面賣多少錢,只知道供應商給的就是這個價格,「沒做過半點虛假宣傳」。
浪胃仙前合夥人游絮直播帶貨首秀,賣出274萬元
經歷與浪胃仙的一系列爭議後,游絮3月14日以浪胃仙原賬號(已更名為「游絮」)開啟抖音直播帶貨首秀。據飛瓜數據,游絮當天連播6.5小時,一度躋身抖音帶貨熱榜第二,最終銷量為4.4萬,銷售額為274.1萬。其中一款話費充值商品,下單轉化率達21.55%。
雖然與李杭澤(浪胃仙)的糾紛尚待宣判,但從輿論反應看,游絮占據優勢。這在其直播首秀期間也有體現,彈幕中頻頻出現「支持游絮姐姐」、「加油」等關鍵詞。該場直播為其帶來約3萬漲粉。
但當場直播也明顯存在不足,據剁椒TMT報道,游絮直播時出現講解不流暢、工作人員不知道如何抽取福袋等。首秀之後,游絮如何拓展自身特色、打造「支持者」之外的IP效應,還存在一定差距。「浪胃仙」賬號歸屬權的最終判定,也將影響後續輿論走向。
報告精選
《2022全面數字化發展下的消費市場洞察》
QuestMobile發布《中國移動互聯網2021年度大報告》,拆解數字化對不同人群、細分行業內消費市場的影響。
報告內容節選:
1. 銀發人群的互聯網用戶增長規模、網路使用時長仍保持增長;除頭部綜合電商平台外,其2022年1月對下沉電商、閑置交易類應用的使用增長尤其突出;
2. 美妝行業主要通過各平台KOL官方號來構建私域流量池,食品飲料行業的渠道構成則更為多元;
3. 多平台KOL整合發展已成為品牌數字營銷的主要方式,以便更大發揮內容營銷效用

⑸ 如何用鍵盤上的 Print Screen SysRq 鍵進行屏幕抓圖

一些說明文,介紹文為了方便讀者理解,需要圖文並用,利用Print Screen SysRq 鍵進行屏幕抓圖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利用Print Screen SysRq 鍵進行屏幕抓圖方法如下:
1. 先打開一頁需要抓圖的頁面,

然後單擊鍵盤上的Print Screen SysRq 鍵(該鍵位於F12鍵的右側)。單擊後,圖1即被復制到剪貼板上,供你粘貼。
2.打開一篇空白word文檔,單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上單擊「粘貼」,即把圖1粘貼到該空白word 文檔。
3. 在word文檔上.栽剪圖1. 方法是,激活圖1後,在功能區會顯示出「圖片工具-格式」按鈕,單擊該按鈕,單擊「栽剪」按鈕,圖1四條邊中間會出現▂ ▌粗黑線段,把游標移到該粗黑線段處向里拖動,然後釋放滑鼠,就可以栽剪圖片。

柔化圖片邊框
該圖片在激活狀態下,單擊「圖片工具——格式」按鈕,選擇「圖片樣式「組,執行「圖片效果——柔化邊框—— 1磅」命令,
柔化邊框後,圖片就能保持修改後的形狀。如果不柔化邊框,則修改無效。

把圖片格式轉換為web 網頁格式
1. 單擊屏幕左上角的「保存」按鈕,,,彈出對話框。保存位置選擇「我的文檔」單擊, 「文檔名稱」自己輸入,例如「菜價表」。
2. 單擊「保存類型」文本框的下拉箭頭∨,向下拉動滑塊,找到「網頁」單擊,
3. 單擊左下角的「工具」按鈕,在彈出的列表中單擊「web選項」
4. 在「Web選項」項目每一單選框中都單擊,使每一單選框里□都打上√,單擊「確定」。按鈕,單擊「保存」。圖片就轉換成web 格式。

把「菜價表」 保存在「圖片收藏文件夾」里,以隨時上傳。
1.. 雙擊「我的文檔」桌面快捷方式圖標,打開「我的文檔」,找到「菜價表」的黃色文件夾雙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找到文件image001,在上面右鍵單擊,彈出快捷菜單,單擊「打開方式「中的「windows圖片和傳真查看器」單擊,彈出對話框。
2. 在對話框下方有一排按鈕,移動滑鼠到倒數第3個按鈕,出現浮動字「復制到」並單擊,彈出「復制到」對話框,刪除原文件名,輸入一個新文件名,例如「新圖片-1」,單擊對話框左側「我的文檔」按鈕,在對話框中間列表選擇「圖片收藏文件夾」單擊,單擊「打開」,單擊「保存」。「新圖片-1」就被保存到「圖片收藏文件夾」了。就可以隨時上傳博客了。

喜歡推薦轉載

你見過這些迷人的藍色的花卉嗎?

用鍵盤上的Print Screen SysRq鍵抓圖,在word 文檔上做出多姿多彩的單頁日誌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盆栽花卉,盆栽植物,盆景如何銷售

不知道你怎麼考察的,考察的什麼。
以下幾點注意啊:
第一,你想租店或者銷售,說明你覺得盆栽花卉或者植物可以行,你是考察了盆景市場還是單個花卉店呢?如果是市場,大家還是去市場的多,有沒有想過單開個店會冷,如果是別人的店面考察,那就迷葫蘆畫瓢吧,差不多的。

第二,店鋪和推車銷售哪好。推車靈活點,檔次低點辛苦點,免租金,躲城管,回頭客不太好找啊,店鋪可以打口碑,打牌子,但得有租金。你是自己一個人幹活了?其實你可以兩者都試試,推車也花不了多少錢,甚至可以租用,如果推車銷售不好,那就改店面(此時要注意是銷售模式問題,還是市場飽和以及人群喜好問題,然後再改)
第三,店面選址,個人建議鬧市一般比較好,選址不要太偏,人流量少誰去買呢,除非都在一個市場里。現在真正愛花,玩花的,很少買推車或者小店的貨了。一般人都是順手買,特意跑一個地方買花的不多了。
第四,宣傳問題,單頁打產品和地址。宣傳應該來說介入銷售了,應該有噱頭,都是花卉店,別人為什麼來你這里買,考慮考慮送花了,花種子贈送了,養花介紹了,花卉護理了,植物功能分析:環保、美化等等,要有靚點,我覺得你最好先精通盆景知識、植物養護知識再開店。
宣傳最好附一張名片,單頁打產品,最好有小圖片和分區,高中低檔等分區。

熱點內容
邪惡LOL情人節 發布:2025-09-21 09:12:10 瀏覽:218
白色山茶花的花語代表了什麼 發布:2025-09-21 09:07:26 瀏覽:522
清雅蘭花圖片 發布:2025-09-21 09:06:02 瀏覽:175
冬季室外綠植有哪些 發布:2025-09-21 09:00:48 瀏覽:853
九江玉蘭花酒店 發布:2025-09-21 08:49:14 瀏覽:367
西蘭花怎麼榨汁 發布:2025-09-21 08:44:49 瀏覽:508
廊坊榮盛花語城怎麼樣 發布:2025-09-21 08:44:46 瀏覽:401
梅花狀風團 發布:2025-09-21 08:36:17 瀏覽:368
撒在插花 發布:2025-09-21 08:34:45 瀏覽:294
蘭花誘變 發布:2025-09-21 08:18:03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