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狀風團
㈠ 風團是蕁麻疹嗎我的這種情況是風團不
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它的皮損表現可以多種多樣,但最基本的是風團。
蕁麻疹的症狀有哪些?
1、基本皮損為風團,鮮紅色或皮色,形態大小不一,突然發生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
2、可伴有劇烈瘙癢,甚至有燒灼感、刺痛感。
3、可伴隨黏膜症狀,累計消化道可有腹痛腹瀉,累計喉頭黏膜可有胸悶憋氣,甚至窒息。
4、如果皮疹為成群出現的丘疹水皰或風團像紡錘一樣,伴劇烈瘙癢,且患者為小孩,診斷為丘疹性蕁麻疹的可能性大。
5、如風團消失後有黃褐色到棕褐色色素斑,經病理檢查皮損處真皮內有大量肥大細胞,應診斷為色素性蕁麻疹。
如何治療預防蕁麻疹?
蕁麻疹的根本治療是除去病根。如因為食物、葯物引起的則應盡量避免吃這些食物和葯品,因感染細菌導致風團則應治療與案發的感染灶;如果不能除去則應減少各種促進發病的因素,如吸入花粉引起的則應戴口罩以隔離花粉,如因受涼起風團則應注意保暖,因內科疾病伴發的蕁麻疹應積極治療內科病等。
蕁麻疹發作的免疫學變化中找到了引起蕁麻疹發作的根本原因---IgE致敏抗體,IgE主要在變應原入侵部位如鼻咽、支氣管、胃腸道以及皮膚黏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合成,在各類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的,如果自體合成-IgE的能力過高,與過敏原結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組胺等炎性介質就越多,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如蕁麻疹。那麼,控制-IgE的合成率就成了預防蕁麻疹的關鍵!血清學顯示免疫球蛋白 E(IgE)增高的,在用葯同時補充欣敏康益生菌降低血清IgE抗體以減少蕁麻疹復發率,目前輔助欣敏康益生菌免疫抗過敏療法成為了蕁麻疹治療中有效方法。
除了積極治療外,生活細節重視起來: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淡的飲食,少吃油膩、辛辣、奶油類的食物,多吃粗糧、應季蔬菜和水果類的食物。同時,加重血管擴張的種種因素應盡量避免,如飲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擴張毛細血管,加重炎症狀態,在蕁麻疹發作時應盡量避免。
2、加強運動鍛煉
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鍛煉,不僅可以增強我們的新陳代謝和心肺張復能力,還能幫助提升身體免疫。
㈡ 梅花針:治療皮膚瘙癢(包括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等),刺激性小
皮膚瘙癢可見於多種疾病,如濕疹、蕁麻疹、銀屑病,多伴有局部皮膚的 潮紅、脫屑、苔蘚樣變、風團、丘疹 等等。有時患者可感覺有灼熱、蟲爬、針刺感。
常因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煙酒等加重病情,輕者往往搔抓可緩解,但嚴重時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最近就接診了幾位濕疹患者,癢得皮膚都抓破了,而且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搞得整個人都難受得不得了。
中醫認為六淫皆能致癢,尤其以風邪為甚。風乃百病之長也,善行而數變。古諺常雲:「 風盛則癢,無風不作癢 。」風邪入侵皮膚,表現為全身皮膚瘙癢,且此起彼伏。並且《內經》中曾說:「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可以看出,瘙癢與「心」的關系也十分密切。
中醫治療皮膚瘙癢早已在古籍中有記載,《傷寒論》曾說「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可以看出,醫聖張仲景認為癢多屬表邪,邪氣滯於皮下,汗出不暢,需要 微微發汗解表,讓邪氣隨汗出而散,像是咳嗽、鼻水、出汗等都是身體重要的排濁反應。
現代人常居室內,冷氣溫度較低,且少運動,外加氣候炎熱濕重,喜食肥甘厚膩,往往會導致皮膚問題的高發。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 梅花針 ,梅花針一般來說是治療斑禿、脫發比較多,最近我用來治療皮膚發現效果也很不錯,而且 刺激性小,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止癢的效果。
瘙癢厲害的患者,可以自己在家操作,洗澡後在局部皮膚上嚴格消毒,然後輕輕用手腕進行叩擊,不需要很大力,通常也不會出血。敲打完畢後,再輕輕消毒一次,避風寒,盡量不要擦洗。
我之前有個患者就用梅花針治好了自己的濕疹,不過,最近另外一個部位又復發了,又來治療。所以皮膚瘙癢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忌口,否則很容易復發,如 水果(尤其是芒果之類)、海鮮、竹筍、無鱗魚、鵝、雞翅等等 。除此之外,中葯外洗也有較好的驅風祛濕止癢的功效,如蛇床子、苦參、蠶砂等。皮膚問題患者沖涼時盡量不要使用有刺激性的沐浴露及熱水,保持積極鍛煉且要飲食清淡。
#大家 健康 超能團# @大家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