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法海花卉

法海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3-24 12:52:09

① 描寫花草山風海的成語

描寫花的成語:
五顏六色;奼紫嫣紅;爭奇斗艷;繁花似錦;百花齊放;百花爭艷;鳥語花香;馥郁芬芳; 暗香疏影;傲雪欺霜、含苞待放、花團錦簇

描寫草的成語:草長鶯飛、奇花異草、綠草如茵、疾風勁草、寸草春暉、鬱郁蔥蔥、荒草叢生、生機盎然、翠色慾流

描寫山的成語:崇山峻嶺、孤峰突起、重巒疊嶂、壁立千仞、萬仞摩天、山明水秀、安如泰山、大好河山、江山如畫、突兀森郁、連綿起伏、湖光山色、鬱郁蒼蒼、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窮山惡水、懸崖峭壁、險峻巍峨

描寫風的成語:風和日麗、雲淡風輕、飛沙走石、狂風暴雨、飛沙揚礫、凄風冷雨、青萍之末、微風習習、風起雲涌、風平浪靜、風調雨順、瓦釜雷鳴、細雨斜風、月暈而風、樹欲靜而風不止、饕風虐雪

描寫海的成語:一望無際 汪洋大海 波濤洶涌 無邊無際 濁浪滔天 白浪滔天 奔騰不息 浩瀚無垠
一碧萬頃
挨山塞海 百川朝海 百川赴海 百川歸海 碧海青天
拔山超海 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才大如海 醋海翻波
滄海橫流 滄海桑田 滄海一鱗 滄海一粟 滄海遺珠
曾經滄海 辭金蹈海 持蠡測海 愁山悶海 春深似海
地負海涵 盪海拔山 倒海翻江 東海鯨波 大海撈針
東海撈針 東海逝波 東海揚塵 刀山火海 堆山積海
倒山傾海 道山學海 東洋大海 恩山義海 法海無邊
覆海移山 翻江倒海 翻江攪海 放龍入海 福如東海
放魚入海 放諸四海而皆準 放之四海而皆準 海不波溢 河奔海聚
海北天南 海不揚波 韓潮蘇海 胡打海摔 海底撈月
海底撈針 海沸波翻 海沸河翻 海沸江翻 黑風孽海
海沸山崩 海沸山裂 海沸山搖 河海不擇細流 海涵地負
火海刀山 宦海風波 宦海浮沉 河涸海乾 恨海難填
河海清宴 韓海蘇潮 海涸石爛 航海梯山 後海先河
海懷霞想 海角天涯 海角天隅 海枯見底 海枯石爛
海闊天高 海闊天空 河落海乾 河溓海晏 河溓海夷
海立雲垂 河目海口 河門海口 侯門如海 侯門似海
海盟山咒 海納百川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海內鼎沸 海內無雙
河清海竭 河清海晏 河清海宴 浩如煙海 海水不可斗量
回山倒海 海桑陵谷 海水難量 海水群飛 海市蜃樓

② 法海寺森林公園的簡介

位於石景山區模式口村北,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法海寺壁畫是我國現在保存下來的最完好而鮮明的明代壁畫,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壁畫藝術中佔有重要位置,深受文物界和美術界推崇。所繪內容全部是佛教世界中的十方佛眾、二十諸天、天龍八部、飛天仙女、動物花卉等,面積達236.7平方米,由明代宮廷畫師繪制,手法高超,線條流暢,神韻生動。法海寺周圍群山環抱,山勢和緩,漫山遍野覆蓋著蒼松翠柏和其它樹叢,鬱郁蔥蔥,清涼幽靜。現已建成森林公園,內設景點多處。園內有一處冰川擦痕遺跡,集園林、文物、地質、文學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園,是郊遊、探古、賞秋的好去處。

③ 法海寺壁畫的法海寺

名稱:法海寺壁畫
法海寺位於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完成於正統八年(1443年),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曾進行過重修。修建者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御用監太監李童,英宗親賜「法海禪寺」匾額。當時的寺院包括大雄寶殿、伽藍、祖師二堂、四天王殿、護法金剛殿、鍾樓、鼓樓等,現只存大雄寶殿一處。 大雄寶殿內壁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殿前部,共六組,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祥雲,中間為佛國人物,下部為牡丹、蓮花等各種花卉,面積60.72平方米;一部分在三世佛像龕背面,分三組,一組為水月觀音,韋馱、善財童子、金毛吼、鸚鵡分列四隅,間以清泉、綠竹、牡丹為襯,一組為文殊菩薩,旁立青獅、馴獅人、信士,一組為普賢菩薩,有六牙白象、馴象人、信士相伴,水月觀音居中,文殊、普賢居於左右,畫面三等分,面積60.75平方米;一部分在大雄寶殿北壁(後壁)東西兩側面上,即法海寺主體壁畫「帝釋梵天圖」,「帝釋梵天圖」東側由西向東包括大梵天與持珊瑚瓶、撐幡、捧盤三天女、持國天、增長天、大自在天及天女、功德天及天女、咒師、日天、摩利支天、地天及天女、水天、密跡金剛;西側由東向西包括帝釋天及持花缽、捧盤、撐幡三天女、多聞天、廣目天、菩提樹神及天女、辯才天、月天、訶利帝母及畢哩孕迦、風天、焰摩天、密跡金剛,面積44.8平方米。
《中國壁畫史綱要》中說到明代的寺觀壁畫,首舉就是宮廷畫師所畫的法海寺壁畫:「線條流暢,色彩濃麗,天衣飄動,漫筆生輝,諸如梵天肅穆,天王威武,金剛剛毅,天女嫵媚,鬼子母慈祥,兒童天真,都真切生動……」

④ 石景山法海寺導游詞400字

法海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北京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明正統四年(1439年)創建,五年建成。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本寺的寶貴遺產和主要特色,是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壁畫。
壁畫分布在殿內牆壁上,共有9鋪,佛龕背壁的3鋪,畫的是水月觀音,文殊、普賢菩薩。水月觀音面目端莊慈祥,身披輕紗,花紋精細,似飄若動。東西牆上,畫的是傳說故事中的天帝、帝後、天王、信女、力士和童子等,共有35個人物,高的近2米,低的只有50厘米,並有祥雲、花卉、動物等襯托。
殿北兩鋪,為「禮佛護法圖」,有30多個人物,刻畫生動,肌肉、服飾都富有質感。這些壁畫是明朝宮廷畫士和民間畫士精心繪制的,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至今雖已500多年,仍色彩鮮明。1988年1月,法海寺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殿九幅壁畫共繪人物77個,既有男女老幼,又有佛神鬼怪,且姿態各異,神情不一。有說法和坐禪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進的,還有冉冉飛舞的。所繪人物、神怪、禽獸和草木等,不僅形象真實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諧明快,組成了一幅幅或庄嚴肅穆、或清新明凈的佛國仙境畫面。所繪帝王氣宇軒昂,神態威嚴。婦女則儀容豐滿、美麗、溫柔。至於天王、金剛和力士,不僅繪出了勇猛威武的神態,而且還充分表現了皈依釋迦牟尼佛的無限誠心。壁畫的人物服飾和裝束華麗多彩,千姿百態:婦女梳各種樣式發髻,戴各式首飾、瓔珞、釧鐲和花朵;男人穿戴不同式樣冠幘、衣衫和盔甲,衣服上繪團鳳、龜背、團鶴、寶相花、菊花和鳳戲牡丹等圖案;童子則梳發辮,活潑天真。通過畫工細致入微的繪畫技巧,從生理特徵上,使人們易於分出他們的性別年齡;從服式、發式和行動舉止及構圖關繫上,又可鮮明准確地分辨出他們的身份地位,充分體現了畫工們非凡的藝術才能。
這些精美絕倫壁畫的作者,從法海寺附近一塊明正統九年(1444年)甲子冬日太監李福善等立的楞嚴經幢上發現,其上所題的助緣協力善人的題名中,除了瓦匠、石匠、雕花匠、妝藝匠、嵌金匠等各色工匠的名字外,還有捏塑官陸貴、許祥,畫士官宛福清、王恕,畫士張平、王義、顧行、李原、潘福、徐福要等人的題名。經幢是法海寺修建完工後第二年所立,為工部營繕所副京囗陳敬所書,幢上所列人名無疑都是當時工部營繕所屬下修建法海寺的工匠。由此可知,法海寺這些精湛的藝術傑作,就是這些畫士官和畫士所繪。
法海寺明代壁畫與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相比較,法海寺壁畫在規模、力度、氣勢上不如永樂宮壁畫,而在人物刻畫、圖案精微多變,多種用金方法等畫工技巧方面,法海寺壁畫比永樂宮確實成就較高,在壁畫製作工藝上也有新的發展。敦煌壁畫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但是,敦煌壁畫自6世紀發展至清代,連綿不絕,卻唯獨缺少有明一代的壁畫,北京法海寺壁畫能夠以其精湛的繪畫藝術、高超的製作工藝和鮮明的時代特色補充這一缺憾,彌足珍貴。法海寺壁畫可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相媲美,在世界同期壁畫中佔有突出地位。特別是在壁畫製作與保存技法上,歐洲15世紀的壁畫多有不同程度的脫落和剝裂,而我國法海寺壁畫畫面基本完好如初。
法海寺與白龍松
法海寺為明英宗正統皇帝的親信大太監李童所主持修建。相傳李童在夢中受仙人的指點,說在京西翠微山麓有一仙境可為佛門聖地。李童就率宮人前來尋找,果然在模式口村北找到蟠龍山麓和古剎龍泉寺。在龍泉寺東邊的翠微山麓他們找到一塊寶地,這里三面有山環抱。李童請示明英宗後,十分信奉佛教的明英宗下旨在這里修建法海寺。寺建成後,明英宗親題「敕建法海禪寺」,所以法海寺為皇家寺院。法海寺的寺名「法海」,在《佛學大辭典》上解釋為「佛法廣大難測,譬之以海」。法海寺坐北朝南,山門殿為天王殿,前院東西有鍾鼓樓,院正中為大雄寶殿。法海寺內有著名的「四絕」。即大雄寶殿內著名的明代壁畫,殿外的兩棵明代的巨大白皮鬆「白龍松」以及鑄有漢文梵文的大銅鍾和曼陀羅藻井。法海寺在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海寺大雄寶殿的明代壁畫是馳名於世的,堪稱為「國之瑰寶」。得到了文物界和美術界的專家,如徐悲鴻、葉淺予、張仃、侯仁之、羅哲文、單士元等的一致認可。法海寺大雄寶殿內的壁畫都是採用工筆重彩畫法,筆法細膩,用色考究。殿內計有大幅彩繪壁畫十幅,有「佛會圖」二幅、「祥雲圖」三幅、「三大士圖」三幅、「 禮佛護法圖」二幅。其中水月觀音像被我國美術界認為是佛教繪畫中的珍品。其畫像面目端莊如月,顯得大慈大悲。尤其是水月觀音的披衫,線條精細,顯得薄如蟬翼,給人以清新明凈之感,更覺觀音的慈悲可親。
法海寺的古樹名木很多,如在山門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橋。小石橋是香道的三岔口,就在小石橋的四角各生長著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長在小石橋的石縫中,成為一奇觀,人們稱為「四柏一孔橋」。在法海寺的山門前,高聳著四棵參天古柏,好像是四大天王守護著寺院,人們叫它們「四大天王柏」。在寺內的大雄寶殿前,巍然屹立著兩棵巨大的白皮鬆,它們鬱郁蔥蔥的綠冠高達30多米,白乾鱗片斑駁,西邊的一棵干周長達5.5米,東邊的一棵干周長5米。特別是西邊的一棵,比北海團城上著名的金代白皮鬆「白袍將軍」還粗壯。法海寺這兩棵白皮鬆是明代建寺時所植,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它們像兩條銀龍守護著大殿,人們稱為「白龍松」。這兩棵白皮鬆為京城名松,白乾綠冠與大雄寶殿相映相輝。白皮鬆自古就被我國人民視為「白龍」或「神龍」,多植在宮殿、園林、陵寢、寺廟中。
鄭板橋到過模式口法海寺嗎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一生三次進京,與法海寺仁公上人、瓮山無方上人、卧佛寺青崖和尚有過交往,互相唱和,留下不少詩篇。尤其是有關法海寺的詩篇,引起一些人的注意。有人撰文,說鄭板橋到過模式口的法海寺。
京西有兩座法海寺:一在香山公園以南的萬安山,俗稱北法海寺;一在模式口以北的翠微山,俗稱南法海寺。鄭板橋到的是哪個法海寺呢?
鄭板橋首次進京,時在雍正三年(1725年),寫了《燕京雜詠》三首,從詩的內容分析,此次他沒有到法海寺。乾隆元年(1736年),鄭板橋二次進京,在禮部會試時中了進士,他在詩中寫道:「牡丹富貴號花王,芍葯調和宰相祥。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以表達當時興奮的心情。然而,中了進士並不等於就有官做,朝中沒有「靠山」的鄭板橋,只好在京閑居。到哪裡去打發時間呢?他想到了無方上人。早在鄭板橋漫遊江南之時,兩人就在廬山相識。鄭板橋找到了無方上人。他在《贈瓮山無方上人》詩中寫道:「山裹都城北,僧居御苑西。」題目中的「瓮山」,即今頤和園萬壽山,當時還沒建清漪園(今頤和園),「御園」當指圓明園。瓮山之陽,有圓靜寺,無方上人在該寺出家。故友重逢,十分高興,有詩為證:「一見空塵俗,相思已十年。補衣仍帶綻,閑話亦深禪。煙雨江南夢,荒寒薊北田。閑來澆菜圃,日日引山泉。」無方上人雖住在御苑附近,但生活卻很艱苦,過著「補衣」「帶綻」的生活,還要澆田種菜。看到老朋友生活如此清苦,鄭板橋無限感慨:「初識上人在江西,廬山細瀑鳴秋窗。後遇上人入燕趙,瓮山古瓦埋荒廟。」
無方上人有位好友,名叫青崖和尚,在碧雲寺出家,二人過從甚密。青崖和尚邀鄭板橋到碧雲寺一游,鄭板橋愉快地接受了邀請。他在《寄青崖和尚》詩中寫道:「山中卧佛何時起,寺里櫻花此日紅。驟雨忽添崖下水,泉聲都作晚來風。」對卧佛寺的秀麗風光進行生動的描繪。鄭板橋在卧佛寺居住期間,結識了不少新朋友,其中有戶部郎中伊福納(字兼五,姓那拉),在伊福那的攜同下,鄭板橋到香山觀賞紅葉,「紅樹年年只報秋,西山歲歲想同游」,正是此行的真實寫照。香山以南,翻過一道山樑,有法海寺。寺中仁公上人與鄭板橋談話極為投機,相見恨晚,不知不覺,夜色降臨,「賓主吟聲合,幽窗夜火燃。風鈴如欲語,樹鶴不成眠。」法海寺坐西朝東,是觀看日出之所,鄭板橋自然不放過這一機會,星光滿天,他就起床了。「重帛那禁寒,擁裘坐岩前。露重如小雨,徑危滑難陟。」秋天的北京,對於鄭板橋來說,極為寒冷。鄭板橋在京閑居一年,沒有謀到一官半職,只好南歸楊州。乾隆六年(1741年),鄭板橋第三次進京,被慎郡王看中,委以范縣令,後又做過濰縣縣令。此次進京,他沒有到西山游覽。
鄭板橋到過的法海寺,為什麼說是北法海寺,而不是南法海寺呢?理由有四。其一:鄭板橋游卧佛、法海二寺,均以圓靜寺為「根據地」。瓮山距北法海寺近,距南法海寺遠,豈有舍近求遠之理?其二:鄭板橋游法海寺的時間是乾隆元年,北法海寺是順治十七年(1660年)重修的,至乾隆元年,只有76年,寺廟應屬完整,正是寺院的鼎盛時期。而同時期的南法海寺,自正德十年(1515年)以來,已多年沒有重修, 當時法海寺有無僧人,還很難說。其三:北法海寺是順治皇帝敕建的,至今寺址尚存順治御筆「敬佛」碑。南法海寺是座太監廟,清朝定都北京之後,對明代太監墓、太監廟持消極態度,進京求官的鄭板橋難道就想不到這一點?其四:鄭板橋曾在法海寺觀日出。北法海寺坐西朝東,一望無垠,是觀看日出的絕妙所在;坐北朝南的南法海寺,三面環山,不宜觀看日出。

⑤ 斷橋殘雪西湖邊 花草凋零搖晃落誰家 打一生肖


「斷橋殘雪」中的斷橋,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白蛇傳》中,
白娘子和許仙邂逅之處。

傳說,有一條白蛇修煉了一千年,終於修成人形,化為美麗端莊的白娘子,另一條青蛇修煉了五百年
也化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們二人結伴來到西湖遊玩,當她們來到斷橋時,白娘子在人群中看見一
位清秀的白面書生,心中暗生情意。小青便悄悄地作法,降下大雨。白面書生許仙打著傘來到湖邊乘船

正好看見白娘子和小青被大雨淋得很狼狽,許仙忙把自己的傘遞過去讓她們避雨,自己卻躲得很遠,
任憑雨淋。白娘子看見許仙這樣老實靦腆,心裡更喜歡了,許仙也對美麗的白娘子產生了愛慕之情。在小
青的撮合下,許仙和白娘子成了親,並且在西湖邊上開了一家葯店,治病救人,鄉親們都很喜歡他們。

但是金山寺的法師法海卻認為白娘子是妖精,會禍害民間。他悄悄地告訴許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
成,還教許仙怎樣識別白蛇。許仙將信將疑。轉眼端午節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黃酒避邪,許仙按照法海教的
辦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這時候已經懷孕,她推卻不了許仙,喝了酒後,馬上現出蛇的原形,許
仙立刻被嚇死了。白娘子為了救活許仙,不顧自己懷孕,千里迢迢來到昆侖聖山偷盜起死回生的靈芝草。白
娘子與守護靈芝草的護衛拚命惡戰,護衛被白娘子感動了,將靈芝贈給她。許仙被救活以後,知道白娘子真
心愛自己,夫妻更加恩愛。

可是法海還是容不下白蛇在人間生活。他將許仙騙進金山寺,強迫他出家為僧。白娘子和小青非常憤怒
率領水族士兵攻打金山寺,想救出許仙。她們不斷作法,引發洪水,金山寺被洪水包圍,這就是傳說中很有
名的「水漫金山」。法海也大顯法力,白娘子因為臨產,打不過法海,只得在小青的保護下逃跑。當她們逃
到斷橋時,正遇上從金山寺逃出來的許仙。許仙與白娘子二人經過劫難,又在初逢的斷橋相見,百感交集,
不由得抱頭痛哭。白娘子剛生下兒子,法海就趕來了,他無情地將白娘子鎮壓在西湖邊的雷峰塔下,詛咒說
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則白娘子永遠也不能再回到人間。

⑥ 中國最委屈的寺廟「法海寺廟」,藏著莫高窟都沒有的明代石窟壁畫,為何法海寺卻鮮有人知

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的瑰寶,裡面珍藏著許多的壁畫。敦煌地處於絲綢之路上,因此,敦煌壁畫也充滿著異域風情,珍藏著魏、晉、隋唐、五代、宋、元七個朝代的壁畫,十分絢麗壯觀。有一個地方,藏著莫高窟都沒有的明代石窟壁畫,但是知名度確極低,鮮有人知,它就是北京的「法海寺廟」。

當時參加寺廟建築、壁畫繪制的畫師工匠共有169人,耗時4年8個月完工。其中,宮廷畫士官宛福清、王恕,畫士張平、王義、顧行等15名作者的名字被鐫刻在了寺門前的《楞嚴經幢》上,至今仍保存完好,這種為畫士留名的做法在明代非常罕見,足見法海寺壁畫地位之崇高。

熱點內容
荷花的果實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9-21 03:25:15 瀏覽:308
黃縣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21 03:25:14 瀏覽:135
花卉綠植盆栽百貨 發布:2025-09-21 03:05:47 瀏覽:613
茶山荷花池 發布:2025-09-21 03:04:41 瀏覽:260
滿牆綠植 發布:2025-09-21 02:58:35 瀏覽:298
阿狸h情人節攻略 發布:2025-09-21 02:49:21 瀏覽:995
水仙花綠植 發布:2025-09-21 02:45:44 瀏覽:797
養成盆景 發布:2025-09-21 02:42:48 瀏覽:579
可愛花語頭像 發布:2025-09-21 01:38:54 瀏覽:993
青蘋果花語 發布:2025-09-21 01:36:54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