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花花語
㈠ 請問這是什麼花
親,很高心為您回答。
㈡ 浙江安吉的方言俗語有什麼
下作,原來是「下流」的意思,不過現在的年輕一代就不怎麼用了,直接說「下流」。
摸老老
搭肩兒
人兒噸、活冊空、搞七廿三、落亂三千、豁閃、腳踝頭、桂花師傅、土奉、人來瘋、狗B倒灶、海馬屁打混帳、事無墩墩咒,屁股插笤帚。牢牢經過手,么兒當枕頭。
吃得麥稀飯游西湖——窮開心。
痱子當作發背醫——小題大作。
西湖裡放醬油——無濟於事
吃得麥稀飯游西湖——窮開心
一根雞毛當令箭——小題大做
一腳跨過錢塘江——說大話
城隍山上看火燒——幸災樂禍
西湖是沒有蓋兒的——要死自己去死
西湖邊搭草棚——煞風景
做夢游西湖——想得美
西湖裡挖月亮——枉費心機
白娘子遇許仙——兩相情願
白娘子哭斷橋——懷念舊情
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
黃牛鑽狗洞——大小不符
犭活 猻頭上放鴨蛋——滑而又滑
痱子當作發背醫——小題大作
屁股里吃人參——後(候)補
燒香望和尚——一帶兩便
王府里招親——大來大去
叫化子吃死蟹——只只鮮
姜太公的坐騎——四不像
蜻蜓咬尾巴——白吃自
荷葉包刺菱——里戳出
半空里的灰塵——無著落
大蒜葉兒打氣——混蔥(充)
外婆的鞋樣兒——老花頭
床底下放鷂兒——一世不得高
拷兒鯗都是頭——主意多
壽星老兒吃砒霜——活得不耐煩
老虎打雄——一回頭
屁股畫眉毛——大臉孔
弔死鬼搽粉——死要面子
老太婆坐花轎——渾沌沌
石板上甩烏龜——硬碰硬
和尚拜丈母——沒遇著過
火筒里煨鰻——直死
牛皮兜兒——點水不漏
豆芽菜切絲兒——細做
四金剛騰雲——懸空八隻腳
四金剛買帽兒——大頭寸
飯店裡的臭蟲——吃客
泥水打牆——兩面光
城牆上抬轎子——大盪轉
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
三個指頭捏田螺——十拿九穩
芥菜子掉在針眼裡——碰巧
黃鼠狼跟了黃瓜宕——盲目追隨
㈢ 安吉春節的民風民俗
安吉春節民俗:殺年豬、過小年、打掃灰、辦年菜、年三十。
1、殺年豬
在貴州省萬山特區侗鄉村寨至今還保留有一個百年不變的侗鄉風情習俗-殺年豬。
轉眼又到了農歷的臘月,每年的臘月,正是這個侗鄉村民們忙碌殺年豬,一來慶祝新年,招待親朋好友,二來可以腌成臘肉,改善一年的生活。
但這個侗寨村民殺年豬不會隨意請個屠夫幫他們殺年豬,卻是很有講究的:挑選吉日,進入臘月,侗鄉村民們請個先生算個好日子殺年豬;選屠夫 ,在寨上挑選一個能乾的經濟條件好的、殺年豬有經驗的屠夫才能夠動手殺年豬,這樣,預意來年喂豬順利;挑幫手。
2、過小年
過完臘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後,便拉開了節前准備的序幕,從這—天起,就意味著進入過年的階段了。
過小年的主要活動是辭灶,也叫祭灶,祀灶原是古代五祀之一,時在夏天,相傳漢代陰子方臘日見灶神,祭以黃羊,因成巨富。
因而把祀灶口改在臘月,唐宋時定在臘月二十四日,到了明代,祀灶日改成「軍三民四」或「官三民四」.就是說軍隊和官府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
3、打掃灰
即徹底的大掃除,俗話說:「辭灶辭灶,年節來到。」
過完小年之後,第一件重要日程是打掃灰,時間上,可以從臘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三天中,選一個風和日麗的暖和天。
因為在一年的時間里,由於各種禁忌和習慣的約束,很少進行徹底的大掃除,所以掃灰這天,全家一齊動手,凡能搬動的東西,或者由於禁忌而沒有搬動過的東西,包括桌椅板凳,箱櫃衣物,全部移位,有的搬到院子里,有的移位於屋中間。
全家人掃的掃,抹的抹,把屋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徹底清掃干凈,幾明窗凈。
4、辦年菜
臘月二十九日足節前准備最後一天,此前,供品及人們節日食用的主食已准備就緒,所剩的只是辦年菜了。
年菜分兩種:人食和神供。人食的蔬菜,包括白菜、蘿卜、菠菜、蔥、香菜等。白菜扒去老葉,蘿卜切成蘿卜絲兒,菠菜、香菜也擇去黃葉兒。神供蔬菜,除上述外,沿海人家還備有染成紅色的龍須菜,臘月二十九日這天,除把人食和神供的菜餚製成半成品外,主要是油炸食物。
5、年三十
臘月三十包括小盡二十九,榮成習慣地稱為大年三十。
貼對子 榮成俗稱貼春聯為貼對子,但從嚴格的意義上講,貼對子與貼春聯略有差異。貼對子是在清晨,做媽媽的把新衣新帽准備好,放在子女枕邊,子女醒後,穿戴一新,端著糨糊盆同父親一起敞開大門,先放鞭炮,轟走晦氣和貧窮,後貼對子。
「對子」的內容有強烈的時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復始,萬象回春」、「向陽門第春常在,富貴人家慶有餘」之類,連袁世凱當政時,也「國徽翻五色,民幟定八方」。
建國後,「對子」的內容,多為歌頌黨的恩情,如「春風綠萬里,黨恩澤九州」,「風景這邊獨好,江山如此多嬌」。
(3)安吉花花語擴展閱讀
安吉縣建制沿革
東漢末期,階級矛盾激化,故鄣縣轄境廣袤遼闊(大致包括今安吉縣全境、長興縣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廣德縣全境、郎溪縣一部),封建統治者為強化控制,於黃巾起義的第二年,即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割故鄣縣南境置安吉縣,縣治設於天目鄉(今孝豐鎮),仍屬丹陽郡。
安吉建縣始於此。
唐麟德元年(664年),恢復安吉縣建制,隸湖州。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將縣治北移至今安城鎮址附近。
元滅南宋後,朝廷所需糧食和財物,大量依靠東南地區供給,因而賦稅沉重。
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涌,安吉先由徐壽輝部佔領,繼為張士誠部所據,至正十六年(1356年)又為朱元璋部克有。
此後,張、朱兩部爭奪達10年余。
清宣統三年(1911年)11月17日,安吉、孝豐兩縣響應武昌起義,隨即驅除清知縣。
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分別成立縣公署。
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設道,安吉、孝豐兩縣同屬錢塘道。
民國五年(1916年)改稱縣政府。
1949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安、孝兩縣。
6月初,中共安、孝兩縣縣委和兩縣人民政府建立。
殺年豬風俗
殺豬在東北農家算是一件大事,因為一般人家每年也就是一兩次,幾乎相當於過節。
每個村屯裡都有擅長殺豬的人,由他們「掌刀」,不僅幹得干凈麻利,而且不「糟踐」(浪費)有用的東西,把豬的肉和頭、蹄、下水(內臟)、血、骨頭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條,分門別類,各持其用,拿民間的話說是「能多殺出來五斤肉」。
當然,請這些殺豬的「把式」也要給一定的報酬,通常是把頭、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贈送其為酬資,殺豬者也並不推辭,因為這是約定俗成的慣例。
在殺豬的這天,主家都要請至近親友前來聚宴,既為聯絡感情,也是表示慶賀,東北至今還有專門經營「殺豬菜」的飯館,在某些方面就是沿用民間的這種風俗。
㈣ 關於描寫安吉竹子的詩句
雨過天凈早寒秋
誰人小築綠竹幽
坐看不知山嵐起
何處炊煙何處雲
這是我坐車經過安吉時寫的,提到了竹子,但不是重點,不知道能不能對你有點幫助
㈤ 安吉的區花是什麼
安吉的區花是薰衣草。
㈥ 贊美安吉大竹海的詩句有哪些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柳宗元)
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瑕。名勞長者記,文許後生誇。
鷃翼嘗披隼,蓬心類倚麻。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憲府初收跡,丹墀共拜嘉。分行參瑞獸,傳點亂宮鴉。
執簡寧循枉,持書每去邪。鸞鳳標魏闕,熊武負崇牙。
辨色宜相顧,傾心自不嘩。金爐仄流月,紫殿啟晨霞。
未竟遷喬樂,俄成失路嗟。還如渡遼水,更似謫長沙。
別怨秦城暮,途窮越嶺斜。訟庭閑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載皇恩暢,千年聖歷遐。朝宗延駕海,師役罷梁溠。
京邑搜貞干,南宮步渥窪。世惟材是梓,人仰驥中驊。
欻刺苗入地,仍逾贛石崖。禮容垂琫□,戍備響錏鍜。
寵即郎官舊,威從太守加。建旟翻鷙鳥,負弩繞文蛇。
冊府榮八命,中闈盛六珈。肯隨胡質矯,方惡馬融奢。
褒德符新換,懷仁道並遮。俗嫌龍節晚,朝訝介圭賒。
禹貢輸苞匭,周官賦秉秅。雄風吞七澤,異產控三巴。
即事觀農稼,因時展物華。秋原被蘭葉,春渚漲桃花。
令肅軍無擾,程懸市禁貰。不應虞竭澤,寧復嘆棲苴。
蹀躞騶先駕,籠銅鼓報衙。染毫東國素,濡印錦溪砂。
貨積舟難泊,人歸山倍畲。吳歈工折柳,楚舞舊傳芭。
隱幾松為曲,傾樽石作污。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
祀變荊巫禱,風移魯婦髽。已聞施愷悌,還睹正奇邪。
慕友慚連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敢辭親恥污,唯恐長疵瘕。
善幻迷冰火,齊諧笑柏塗。東門牛屢飯,中散虱空爬。
逸戲看猿斗,殊音辨馬撾。渚行狐作孽,林宿鳥為[歹差]。
同病憂能老,新聲厲似姱。豈知千仞墜,只為一毫差。
守道甘長絕,明心欲自[亞刂]。貯愁聽夜雨,隔淚數殘葩。
梟族音常聒,豺群喙競呀。岸蘆翻毒蜃,溪竹斗狂犘。
野鶩行看弋,江魚或共叉。瘴氛恆積潤,訛火亟生煆。
耳靜煩喧蟻,魂驚怯怒蛙。風枝散陳葉,霜蔓綖寒瓜。
霧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鄉比庄舄,遁世遇眭誇。
漁舍茨荒草,村橋卧古槎。禦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潛蠍,甍涎競綴蝸。引泉開故竇,護葯插新笆。
樹怪花因槲,蟲憐目待蝦。驟歌喉易嗄,饒醉鼻成齇。
曳捶牽羸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類鱉,猶訝雉為鷨。
誰采中原菽,徒巾下澤車。俚兒供苦筍,傖父饋酸楂。
勸策扶危杖,邀持當酒茶。道流徵短褐,禪客會袈裟。
香飯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飲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從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紵,朝帽掛烏紗。
屢嘆恢恢網,頻搖肅肅罝。衰榮因蓂莢,盈缺幾蝦蟆。
路識溝邊柳,城聞隴上笳。共思捐佩處,千騎擁青緺。郡齋獨酌(杜牧)
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
時節序鱗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窮四海,四萬到洛陽。
東南我所見,北可計幽荒。
中畫一萬國,角角棋布方。
地頑壓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萬世,過如霹靂忙。
人生落其內,何者為彭殤?
促束自系縛,儒衣寬且長。
旗亭雪中過,敢問當壚娘。
我愛李侍中,摽摽七尺強。
白羽八札弓,髀壓綠檀槍。
風前略橫陣,紫髯分兩傍。
淮西萬虎士,怒目不敢當。
功成賜宴麟德殿,猿超鶻掠廣球場。
三千宮女側頭看,相排踏碎雙明璫。
旌竿幖幖旗(火霍)(火霍),意氣橫鞭歸故鄉。
我愛朱處士,三吳當中央。
罷亞百頃稻,西風吹半黃。
尚可活鄉里,豈惟滿囷倉。
後嶺翠撲撲,前溪碧泱泱。
霧曉起鳧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飲我,社瓮爾來嘗。
伯姊子欲歸,彼亦有壺漿。
西阡下柳塢,東陌繞荷塘。
姻親骨肉舍,煙火遙相望。
太守政如水,長官貪似狼。
征輸一雲畢,任爾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儀鸞鶴翔。
交橫碧流上,竹映琴書床。
出語無近俗,堯舜禹武湯。
問今天子少,誰人為棟梁。
我曰天子聖,晉公提紀綱。
聯兵數十萬,附海正誅滄。
謂言大義不小義,取易卷席如探囊。
犀甲吳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馳鋒芒。
豈知三載凡百戰,鉤車不得望其牆。
答雲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誰將國伐叛,話與釣魚郎。
溪南重回首,一徑出修篁。
爾來十三歲,斯人未曾忘。
往往自撫己,淚下神蒼茫。
御史詔分洛,舉趾何猖狂。
闕下諫官業,拜疏無文章。
尋僧解憂夢,乞酒緩愁腸。
豈為妻子計,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
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
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
江郡雨初霽,刀好截秋光。
池邊成獨酌,擁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聖天子壽無疆。七絕·贈劉翰林聯句(毛澤東)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澤東)
竹杖草履謁學尊。
途見白雲如晶海,(以上蕭瑜)
沾衣晨露浸餓身。(毛澤東)留題天竺靈隱兩寺(白居易)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為海榴開。
[天竺嘗有月中桂子落,靈隱多海石榴花也。]
黃紙除書到,青宮詔命催。
僧徒多悵望,賓從亦徘徊。
寺暗煙埋竹,林香雨落梅。
別橋憐白石,辭洞戀青苔。
[石橋在天竺,明洞在靈隱。]
漸出松間路,猶飛馬上杯。
誰教冷泉水,送我下山來?題東虎丘寺六韻(白居易)
香剎看非遠,祗園入始深。
龍蟠松矯矯,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靈池一劍沉。
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憑花勸,詩成倩鳥吟。
寄言軒冕客,此地好抽簪。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白居易)
洛景城西塵土紅,伴僧閑坐竹泉東。綠蘿潭上不見日,
白石灘邊長有風。熱惱漸知隨念盡,清涼常願與人同。
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池上篇(白居易)
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謂土狹,
勿謂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橋有船。
有書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須飄然。識分知足,
外無求焉。如鳥擇木,姑務巢安。如龜居坎,不知海寬。
靈鶴怪石,紫菱白蓮。皆吾所好,盡在吾前。時飲一杯,
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雞犬閑閑。優哉游哉,
吾將終老乎其間。木蘭花慢 燈夕到維揚(白樸)
壯東南形勝,淮吐浪、海吞潮。記此日江都,錦帆巡幸,汴水迢遙。迷樓故應不見,見原缺見字,茲據丁鈔本補瓊花、底事也香消興廢幾更王霸,是非總付漁樵。誰能十萬更纏腰。鶴馭盡飄飄。正綉陌珠簾,紅燈鬧影,三五良宵。春風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二十四橋明月,玉
踏莎行 詠雪(白樸)
凍結南雲,寒風朔吹。紛紛六齣飛花墜。海仙翦水看施工,仙人種玉來呈瑞。梅萼清香,竹梢點地。畫欄倚濕湖山翠。先生方喜就烹茶,銷金
送羽林長孫將軍赴歙州(岑參)
剖竹向江濆,能名計日聞。隼旗新刺史,虎劍舊將軍。
驛舫宿湖月,州城浸海雲。青門酒樓上,欲別醉醺醺。
㈦ 關於安吉春節的風俗習慣
安吉在過年時也是自己特定的習俗。在春節的前數天里,是農婦們最忙的時間,准備黃豆,糯米,用水浸泡准備過年的磨老豆腐,打年糕用。
殺年豬是安吉農村過年的額習俗,盡管如今日子好過了,能養一頭幾百斤重的大肥豬卻依舊是件值得高興和自豪的事。農村的年味,也是從殺年豬開始的。殺年豬時會請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來吃新鮮豬肉,一起享受豐收的喜悅。
吃年夜飯錢要祭祖:春節祭祖,是我國農村傳統風俗之一。雖然由於各種原因,現代人祭祖意識越來越淡,但在安吉一些農村裡仍保留著這一習俗。
木魚上桌只看不吃。據當地的一些老人說,因為以前生活比較困難,連魚都買不起。但是過年有魚有肉,「年年有餘」是來年富裕的象徵。所以只能以木魚來替代,上魚的時候還有一個規矩:一般上魚的時候,魚頭沖客人,表示對客人尊重。
一些老人說,雖然當時野魚很多,但是到冬天去抓魚還是很有難度的。因此只能以木頭魚來替代。
安吉有著濃郁的鄉土風情,這種鄉土風情也孕育了璀璨的民間藝術。安吉也是我國的十大竹鄉之一,這也充分展示了安吉人民的智慧。舞蹈、舞獅、花燈等民間踩街活動形式多樣;竹雕、竹刻、竹編等工藝技術精湛;還有戲曲、書畫等藝術流派。
在2000年,安吉還榮獲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㈧ 歌詠安吉的詩詞文賦
歷代詩人詠安吉
柳惲五首
柳 陣(465-517)
兩朝梁詩人,字文暢,河東解(今山西。城縣解州鎮)人。在並,官相圍、吉司馬;入梁,官秘書監,兩度吳興郡太守。以詩名,又善奕棋。彈琴。有文集十二卷。
贈吳均三首
寒雲晦滄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風渚。
心知別路長,並謂若買延楚。
關侯遼絕,如何附紅旅。
(一作行李)願作野飛鳥,飄然自輕舉。
其 二
遠游謫伊洛,秣馬度清漳。
邯鄲嬌莢女,艷色含春芳。
鼓瑟時成曲,踏屐復翱鞠。
我本遊客子,情愛在淮階。
新知准不樂,念川普人腸。
其 三
夕宿飛狐關,晨登磧礫坂。
形為戎馬倦,思逐征旗遠。
邊城秋霰來,寒鄉春風晚。
始信隴雪輕,漸覺寒雲卷。
徭役命所當,念子加餐飯。
又二首
山桃落晚紅,野蕨初開紫。
雲日自清明,菠芷高霍靡。
離念已鬱陶,物華復如此。
其 二
秋風度關隴,楚客奏歸音。
颯颯避霜葉,離離(一作山)出寒禽。
㈨ 安吉有哪些特產
1、安吉白茶
茶中之王——安吉白茶是茶中的珍稀茗品,全國獨一無二。白茶外形細秀,形如鳳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潤,內質香氣鮮爽馥郁,獨具甘草味,湯色鵝黃,清澈明亮,葉底自然張開,葉肉玉白,葉脈翠綠。 白茶氨基酸含量高於普通茶一倍,富含人體所需的13種氨基酸。
白茶文化傳播(杭州)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白茶文化的傳播工作,讓更多的人能享受白茶的無限魅力、獨特清香,讓安吉白茶傳遍全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2、安吉冬筍
毛竹冬筍,素有山珍之譽。安吉冬筍,體態美觀,質地優良。宋元明清,皆為貢奉佳品。發展至今,產地50萬畝,不施農葯,少施化肥,多為綠色食品,大受市場歡迎。年產200萬公斤,仍然供不應求。
3、竹盆景
安吉縣素有「竹鄉」之稱,是國家命名的「中國毛竹之鄉」和「中國竹子之鄉」。竹林面積98萬畝,其中毛竹面積77萬畝,小竹林21萬畝,毛竹蓄積量1.35億株,居全國之冠,年產商品毛竹1800萬支以上,居全國十大「竹子之鄉」之首。
4、黃花梨
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安吉縣黃花梨主產區位於風景區靈峰山腳下,總面積5000畝,2000年總產量達750萬公斤。主產區氣候適宜、污染少、產品質量優。
全村種植黃花梨面積4000餘畝,其中重點大戶面積230畝以上,全村2004年砂梨總產量達400餘萬公斤,黃花梨是明清硬木傢具的主要用材,由於其色澤黃潤、材質細密、紋理柔美、香氣泌人而備受明清匠人寵愛。
5、竹蓀
安吉境內多山,平均海拔400餘米,森林覆蓋率79.9%,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常年雲霧繚繞,水質一直保持國家一類標准,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獨厚的竹蓀繁植優勢。
竹蓀是一種集食用、醫用、保健於一體的食用菌,享有「菌中珍品」、「素菜之王」的美稱。竹蓀中含有24種營養成分,谷氨酸含量高達2.3%。因此,竹蓀是一種名貴的食葯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國傳統的高檔創匯商品。
㈩ 歌詠「安吉」的詩詞文賦有哪些
1.《安吉崔明甫山院聯句》
唐代:皎然
人不擾,政已和。世慮寡,山情多。
禪客至,墨卿過。興既洽,情如何。
2.《兵後送薛居士移家安吉》
唐代:皎然
舊游經喪亂,道在復何人。寒草心易折,閑雲性常真。
交情別後見,詩句比來新。向我桃州住,惜君東嶺春。
3.《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唐代:皎然
君吏桃州尚奇跡,桃州採得桃花石。爛疑朝日照已舒,
含似春風吹未坼。珪璋特達世所珍,吾知此物亦其倫。
應羨花開不凋悴,應嘉玉片無緇磷。立性堅剛平若砥,
君子偏將交道比。何人亦秉堅剛姿,吾見君心得如此。
君心所好我獨知,別多見少長相思。從來賞玩安左右,
萬里提攜君莫辭。
4.《安吉天寧寺聞磬》
唐代:施肩吾
玉磬敲時清夜分,老龍吟斷碧天雲。
鄰房逢見廣州客,曾向羅浮山裡聞。
5.《董嶺水》
唐代:周朴
湖州安吉縣,門與白雲齊。
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去衙山色遠,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