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母的花語
1. 浙貝母受到養生人的喜歡,浙貝母的功效是什麼
浙貝母屬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以其乾燥後的鱗莖入葯,是一味比較常用的「清熱化痰」類中葯材。由於浙貝母在止咳方面頗有良效,所以現在浙貝母受到很多養生人的喜愛。
傳統中醫裡面認為,浙貝母的味道苦中回甘,葯效微寒,主要走心、肺二經,具有較好的「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腫」等功效,在臨床應用之中使用還是比較多的。
浙貝母入葯的話,一般用到5-10g左右即可,由於其葯力過於苦寒,所以脾胃虛寒、脾胃運化功能不佳的人群,則不適宜過多的使用。
2. 請問這個是什麼花這花是代表什麼
波斯貝母,是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深埋土中,外有鱗莖皮,基生葉有長柄;花較通常鍾形,俯垂,輻射對稱,總狀花序,具葉狀苞片;花被片常靠合,蒴果棱上常有翅,種子多數,扁平,邊緣有狹翅。是屬於歐洲常見園藝種植當中的一種,其中的一種名為「阿德亞曼」(Adiyaman)的貝母品種,這種品種比其他品種具有更高的植株和更多的花穗。
多年生草本;鱗莖深埋土中,外有鱗莖皮,通常由2(-3)枚白粉質鱗片組成(鱗片內生有2-3對小鱗片),較少由多枚鱗片及周圍許多米粒狀小鱗片組成,前者鱗莖近卵形或球形,後者常多少呈蓮座狀。莖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於地下。基生葉有長柄;莖生葉對生、輪生或散生,先端捲曲或不捲曲,基部半抱莖。花較大或略小,通常鍾形,俯垂(但在受精後花梗逐漸向上,在果期直立),輻射對稱,少有稍兩側對稱,單朵頂生或多朵排成總狀花序或傘形花序,具葉狀苞片;花被片矩圓形、近匙形至近狹卵形,常靠合,內面近基部有一凹陷的蜜腺窩;雄蕊6枚,花葯近基著或背著,2室,內向開裂;花柱3裂或近不裂;柱頭伸出於雄蕊之外;子房3室,每室有2縱列胚珠,中軸胎座。蒴果具6棱,棱上常有翅,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邊緣有狹翅。
波斯貝母花語:忍耐
波斯貝母看起來像一串豐滿的黑色鈴鐺
實際花色是深紫至綠褐色
花形輻射對稱,神秘優雅且高大
3. 浙貝母的作用
浙貝母的功效與作用:
浙貝母它的味是辛、苦的,性是微寒的,它具有比較強的辛散和清熱的作用。
對於常見的外感咳嗽,常配合桑葉、菊花、苦杏仁、桔梗、前胡、牛蒡子等一起使用。對於痰火瘀結而導致的頸部瘰癧,腫大疼痛,也可能是單側發作,也可能是雙側發作,也可能是單個的發作,也可能是成串的發作,都可以使用浙貝母這個葯。因為它有比較強的散瘀清熱,消痰散結的作用。常配合的要是牡蠣、玄參、夏枯草、白芍、香附、海藻等一起使用。
對於瘡瘍腫毒這些疾病的剛剛發生剛剛起病,局部的出現硬結腫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這個葯,它可以起到散結開瘀,有助於瘡毒的消散,常配合金銀花、連翹、赤芍、紅花、地龍、天花粉、陳皮等一起使用。
4. 浙貝母的功效與作用
浙貝母的功效與作用的清熱化痰、散結解毒。
浙貝母鱗莖和種子均有休眠作用。鱗莖經從地上部枯萎開始進入休眠,經自然越夏到9月即可解除休眠。
種子則經5~10℃2個月左右或經自然越冬也可解除休眠。因此生產上多採用秋播。種子發芽率一般在70%~80%。
(4)浙貝母的花語擴展閱讀:
浙貝母種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據種鱗莖的大小而決定。種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淺了,鱗莖抱合不緊,易傷芽,10~15厘米深,種子大深一些,種子小淺一些。
商品用栽要淺一些,否則鱗莖長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種子均勻排在溝內,芽向上,栽到邊上種要深一些,以免雨水沖刷露出來,栽一行蓋一行。
5. 寫貝母的話摘要怎麼寫
貝母的葉子在一整株貝母中只擁有5-6片,最下面的葉子是最大的,最上面的葉子是最小... 一些植物像是聽到了小溪說的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6. 浙貝母的主要價值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5~6月採挖,洗凈泥土,大小分開,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寶狀,稱元寶貝,小者稱珠貝。分別置擦籠內,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勻,經過一夜,使石灰滲入,曬干或烘乾。
【性狀】
①元寶貝 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片。一面凸出,一面凹入,呈元寶狀,瓣長約1.7~4厘米,厚7~17毫米。表面白色,或帶淡黃色,被有白色粉末,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齊,白色或淡黃色,富粉性。氣微劈,味苦。
②珠貝 為完整的鱗莖,呈扁圓球形,高1~1.7厘米,直徑2~3.5厘米。表面白色,外層兩枚鱗葉肥厚,略似腎臟形,中央為2~3枚皺縮的小鱗葉及殘莖,內表面墾淡黃白色。質地、氣味同元寶貝。
上述二種葯材,均以鱗葉肥厚、表面及斷面白色、粉性足者為佳。個較小、表麵灰白色、斷面中心棕紅色者為質次。元寶貝較珠貝為優。
【炮製】揀去雜質,清水稍浸,撈出,潤透後切厚片,曬干。 清熱化痰,散結解毒。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癧,瘡瘍腫毒。
①《本草正》:大治肺癰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郁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癧,乳癰發背,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瘡疼痛,較之川貝母,清降之功,不啻數倍。
②《本草從新》:去時感風痰。
③《綱目拾遺》: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夾風火有痰者宜此。
④《山東中草葯手冊》: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癰毒腫痛。 浙貝杏仁露
材料:浙貝母10克,甜杏仁8克,冰糖15克
做法:
① 先將浙貝洗凈;
②杏仁用水浸泡片刻,去皮、尖洗凈;
③將浙貝、杏仁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煮沸;
④加入冰糖煮30分鍾,去渣留汁待涼後飲用。
養生功效:具有清熱化痰、鎮咳之功效,適於患肺炎的中老年人飲用。
7. 浙貝母的介紹
浙貝母,中葯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乾燥鱗莖。初夏植株枯萎時採挖,洗凈。大小分開,大者除去芯芽,習稱「大貝」;小者不去芯芽,習稱「珠貝」。分別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過的貝殼粉,吸去擦出的漿汁,乾燥;或取鱗莖,大小分開,洗凈,除去芯芽,趁鮮切成厚片,洗凈,乾燥,習稱「浙貝片」。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的功效。用於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
8. 浙貝母的主治
用於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
9. 「川貝母」和「浙貝母」,它們的功效有什麼區別
貝母(拉丁學名:Fritillaria)為百合科貝母屬植物,其莖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於地下,基生葉有長柄;莖生葉對生、輪生或散生,先端捲曲或不捲曲,基部半抱莖;花較大或略小,通常鍾形,俯垂,輻射對稱,少有稍兩側對稱,單朵頂生或多朵排成總狀花序或傘形花序,具葉狀苞片。
貝母據產地不同有川貝母、浙貝母之分,川貝母生於高山寒冷地帶,分布四川、雲南、青海、西藏、甘肅等地,鱗莖小而二瓣相等,有松貝、青貝、爐貝之稱。
浙貝母生於潮濕山坡草叢,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地,鱗莖大而為分為二瓣,有元寶貝、珠貝之稱,兩者產地不一,大小迥異。
貝母的食用方法
貝母梨
材料:
梨3個,貝母15克,黑糖3大湯匙。
做法:
1. 梨洗凈後,在梨的上1/4處橫著切開,上部分做蓋,將梨核挖去,待用。
2.將貝母搗碎成粉末,分別放入3個梨中,上面撒上黑糖,蓋上梨蓋。
3.將貝母梨放入蒸鍋,用旺火蒸1小時取出,梨汁和果實一齊食用。
貝母燉豬肺
製作方法:
1.將豬肺250克切片,加清水,用手擠洗去泡沫;雪梨去外皮,切成碎塊。
2.豬肺、雪梨與川貝母,一同放入葯煲內,加入冰糖及清水適量,文火煮3小時即可。
食用方法:
每日1次,佐餐食用。
總結
川貝的名聲似乎更響亮些。川貝枇杷露、蟲草川貝止咳膏、復方川貝止咳槳等,甚至燉梨,都是川貝說得更順溜。
其實,對一般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用浙貝母更便宜而且有效。
10. 浙貝母,土貝母,全蠍的醫葯功效分別是什麼
浙貝母 清熱化痰,散結解毒,土貝母 散結,消腫,解毒。 全蠍是:「熄風鎮痙、 消炎攻毒、通絡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