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樹花花語
❶ 這是什麼花花語叫什麼
吊燈樹。別名:香腸樹,臘腸樹(台灣木本植物志);喬木,高13-20米,枝下高約2米,胸徑約1米。奇數羽狀復葉交互對生或輪生,葉軸長7.5-15厘米;小葉7-9枚,長圓形或倒卵形,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葉面光滑,亮綠色,背面淡綠色,被微柔毛,近革質,羽狀脈明顯。喜高溫、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在中國熱帶地區都有分布。
❷ 臘腸樹花 花語
孤獨的美。
❸ 什麼是香腸樹 香腸樹和臘腸樹有區別嗎
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樹。
香腸樹是紫葳科香腸樹屬(吊燈樹屬)的唯一種,原產熱帶 非洲。株高6-12米,果實香腸狀,長30-60厘米,懸掛於繩索狀長柄下。
臘腸樹(學名:Cassia fistula L.):落葉小喬木或中等喬木,是豆科決明屬植物。
用途
該種是中國南方常見的庭園觀賞樹木,樹皮含單寧,可做紅色染料。根、樹皮、果瓤和種子均可入葯作緩瀉劑。木材堅重,耐朽力強,光澤美麗,可作支柱、橋梁、車輛及農具等用材。
園藝
臘腸樹初夏開花,滿樹金黃,秋日果莢長垂如臘腸,為珍奇觀賞樹,被廣泛地應用在園林綠化中。適於在公園、水濱 、庭園等處與紅色花木配置種植,也可2-3株成小叢種植,自成一景。熱帶地區也可作行道樹。
❹ 臘腸樹的植物文化
花期在5月,初夏滿樹金黃色花,花序隨風搖曳、花瓣隨風而如雨落,所以又名「黃金雨」。
臘腸樹是泰國的國花,當地稱為「Dok Khuen」,其黃色的花瓣象徵泰國皇室。而2006年在「清邁農業研究中心」(Roy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即以臘腸樹命名稱為「佛歷2549年世界崇頌叻差弗花苑博覽會」(Royal Flora Ratchaphruek 2549),「叻差弗」(Ratchaphruek)是「Dok Khuen」的別名,而「佛歷2549年」即西元2006年,「崇頌」即泰王普密蓬,是泰王登基60周年慶典之一。
臘腸樹亦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省花」,當地稱為「Kanikkonna」,是當地新年(Vishu)典禮用的花卉。
❺ 阿勃勒花有哪些作用
阿勃勒一般可作景觀樹或行道樹之用,廣泛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種植。花期在5月,初夏滿樹金黃色花,花序隨風搖曳、花瓣隨風而如雨落,所以又名「黃金雨」。
臘腸樹,這種滿樹金黃的豆科落葉喬木,原產印度、緬甸等地,在我國南方適應良好,夏天串串黃花下垂,隨風搖曳,極為養眼。因果實像廣州特產臘腸而得名臘腸樹(Cassia fistula),是遷粉蝶喜愛的寄主,它們把寶寶產在葉子背後,待到集體羽化群飛時頗為壯觀。本種是南方常見的庭園觀賞樹木,樹皮含單寧,可做紅色染料。根、樹皮、果瓤和種子均可入葯作緩瀉劑。木材堅重,耐朽力強,光澤美麗,可作支柱、橋梁、車輛及農具等用材。
❻ 臘腸樹從種子種起幾年可以開花
阿勃勒屬蘇木亞科,生長於海拔1,000米的地區。落葉喬木,高達22m。葉柄即葉序軸無腺體;小葉3--4對,卵形至橢圓形,長8--15(20)cm。花長在約20到40厘米長的下垂狀腋生總狀花序。花的直徑約4到7厘米,花瓣5枚離生,大小略等,雄蕊10枚,花絲黃色彎成勾狀,其中有3枚特長、4枚中等而另3枚較短為不孕性。花落後結出長棍棒狀不開裂莢果,長約30到60厘米,1.5到2.5厘米闊,需時一年才成熟,顏色由綠轉黑褐,每室有一種子,呈扁圓形有褐色光澤,果肉是瀝青狀黑色黏質,有一股刺鼻的氣味。種子有說味甜可食用,亦有說有毒,有輕瀉作用,古埃及人用此來作瀉葯用。樹皮含單寧,可作紅色染料。
養護要點
臘腸樹(阿勃勒)喜光,稍耐陰。喜濕潤肥沃的石灰質及中性沖積土,忌積水,耐乾燥瘠薄土壤。種子繁殖,種子小,直播成活率低。可與其他樹木一樣在苗圃育苗,宜選8~10年的母樹采種,種子發芽率70%~90%。春季播種育苗,約10天左右可出苗,苗期需及時除草和澆翠姆肥水。第二年春天發芽前定植成活高,定植依地形、目的選擇不同的行株距。定植後如遇春旱,需適當澆灌,以促使成活。
臘腸樹(阿勃勒)尚未見扦插繁殖方面的資料,但大樹砍伐後有根櫱苗可以更新的情況。
黑褐色,內具粘性,有異味;為高級之庭園樹、行道樹。黃花臘腸樹,開花時節,有如雨灑黃金,樹上會掛滿一條條黃色花朵,由於長而下垂,像是飄在風中下雨般的黃金。在香港、九龍、新界多處地方有種植。紅花臘腸樹,這個品種也漸漸進入綠化市場。它與黃花品種配合使用,可以增加其觀賞性,體現其多樣性。但是,此樹種為熱帶樹種,適合閩、粵、桂三省栽培。因它不耐寒,-1℃以下的氣溫容易受凍害。
❼ 廣州臘腸樹花觀賞點
臘腸樹賞花點:新滘中路 花城大道 科韻北路
花期6~7月,果期9~10月。
❽ 臘腸樹的介紹
臘腸樹(學名:Cassia fistula L.):落葉小喬木或中等喬木,高可達15米;枝細長;樹皮幼時光滑,灰色,老時粗糙,暗褐色。葉長30-40厘米,有小葉3-4對;小葉對生,薄革質,闊卵形,卵形或長圓形,邊全緣,幼嫩時兩面被微柔毛,老時無毛;葉脈纖細,兩面均明顯。總狀花序長達30厘米或更長,疏散,下垂;花與葉同時開放,直徑約4厘米;花瓣黃色,倒卵形,近等大,具明顯的脈。莢果圓柱形,長30-60厘米,直徑2-2.5厘米,黑褐色,不開裂,有3條槽紋;種子40-100顆,為橫隔膜所分開。花期6-8月;果期10月。中國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區均有栽培。原產印度、緬甸和斯里蘭卡。該種是南方常見的庭園觀賞樹木,樹皮含單寧,可做紅色染料。根、樹皮、果瓤和種子均可入葯作緩瀉劑。木材堅重,耐朽力強,光澤美麗,可作支柱、橋梁、車輛及農具等用材。臘腸樹是泰國的國花。(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1)
❾ 關於臘腸樹的詩句有哪些
有木詩 白居易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
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
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
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1、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李白《古朗月行》)
2、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3、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4、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王冕《墨梅》)
5、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6、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8、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9、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10、晴穿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11、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12、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岑參《山房春事》)
13、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14、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5、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韓愈《晚春》)
16、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17、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18、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
1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❿ 臘腸果的花是什麼顏色
臘腸果的花是黃顏色的。
臘腸樹(學名:Cassia fistula L.):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枝細長;樹皮灰色,老時粗糙,暗褐色。葉長30-40厘米,小葉對生,薄革質,闊卵形,卵形或長圓形,邊全緣,幼嫩時兩面被微柔毛,老時無毛;葉脈纖細,兩面均明顯。總狀花序長達30厘米或更長,疏散,下垂;花與葉同時開放,直徑約4厘米;花瓣黃色,倒卵形,近等大,具明顯的脈。莢果圓柱形,長30-60厘米,黑褐色,不開裂,有槽紋;種子40-100顆,橫隔膜所分開。花期6-8月;果期10月。
中國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區均有栽培。原產印度、緬甸和斯里蘭卡。該種是南方常見的庭園觀賞樹木,樹皮有單寧,可做紅色染料。根、樹皮、果瓤和種子還可入葯作緩瀉劑。木材堅重,耐朽力強,光澤美麗,可作支柱、橋梁、車輛、農具等用材。臘腸樹是泰國的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