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似共梅花語

似共梅花語

發布時間: 2021-03-04 15:16:03

⑴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下列各題。卜運算元曹組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


小題1:因為古人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 」,以喻堅貞高潔的節操。作者正是以「歲寒三友」來映襯(襯托)蘭花處幽谷獨自堅守高潔志趣的節操。
小題2:「著意聞時不肯香」中「不肯香」寫出幽蘭的獨特個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強求,「香在無心處」進一步表明「無心」領略反而可以聞到蘭花的幽香,抒寫了作者甘於寂寞堅守節操以及不受束縛、對自由自在的隱居 生活的嚮往之情。

⑵ 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運用了什麼抒情手法請簡要分析。

出自曹組的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曹組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專恨憑誰訴?似屬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此為詠空谷幽蘭之詞。全詞詠幽蘭,多以淡墨渲染,結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⑶ 關於梅蘭菊竹的詩句有哪些

1、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出處:宋代盧梅坡的《雪梅·其一》翻譯: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文人騷客難以評論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出處: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翻譯: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3、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出處:宋代曹組的《卜運算元·蘭》翻譯: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蘿籠罩在陣陣寒氣之中;幽靜的小路邊,蘭花獨自開放,沒人欣賞,它能向誰訴說它怨恨呢?這脈脈的幽蘭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語,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許還有探尋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來聞蘭花的香味時,花並不香;只有在不經意中,才能聞到花的芳香。
4、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出處:清代鄭燮的《竹石》翻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5、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出處:唐代元稹的《菊花》翻譯:一叢一叢的秋菊環繞著房屋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再無花可賞。

⑷ 宋詞鑒賞

●卜運算元

曹組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

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拆?

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無心處。

曹組詞作鑒賞

此為詠空谷幽蘭之詞。全詞詠幽蘭,多以淡墨渲染,結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上片起首一句寫蘭花幽處深谷,與松竹翠蘿為伴,先從境地之清幽著筆。句意化用杜甫《佳人》詩:「絕代有佳人,幽居空谷」、「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語,借人喻花,不即不離。「遲日江山暮」,緊承上句,從時間著筆,和煦的春日黃昏,幽蘭的倩影更見得淡雅清絕。遲日,指和煦的春日。《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幽蘭於春天吐芳,故以「遲日」暗點節候。

此句用杜甫《絕句二首》之一「遲日江山麗」,但易「麗」為「暮」,即化艷陽明麗之景為蒼茫淡遠之意,令人想見空山暮靄中的幽蘭情韻。這兩句均點化老杜詩意,而渾然天成,語如己出,分別從時地兩方面為空谷幽蘭烘染出一種特定的氛圍。

三、四兩句首一「芳」字,先為蘭花淡描一筆,然而「幽徑無人」,蘭花的芳馨無人領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訴無由亦可想而知。這兩句既有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難覓的惆悵。這里是作者借花寓意,抒寫志節堅芳而寂寞無聞的才人懷抱。

過片「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說的是既然無人欣賞芳馨,這脈脈的幽蘭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語了,但寂寞的深山中,也許還有探尋幽芳的素心人吧?與梅花共語,是抒其高潔之懷。古人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以喻堅貞高潔的節操。此詞開頭寫「松竹翠蘿寒」,已拈出松、竹,這里又寫與梅花共語,正以「歲寒三友」來映襯幽蘭堅芳之操。然而作者又復寄意於人間的「尋芳侶」,這也是古代士人夫知識分子渴望得到甄拔而見用於時的心聲。「著意聞時不肯香,香無心處」,是全詞的警句,寫出幽蘭這所以為幽蘭的特色,其幽香可以為人無心領略,卻不可有意強求。

此詞既寫出了幽蘭淡遠清曠的風韻,又以象徵,擬人和暗喻手法寄託作者對隱士節操的崇仰,流露出詞人嚮往出世、歸隱的心志。

⑸ 蘭花自悠閑,香在無心處的下一句

關於蘭花的詩詞,我最欣賞宋代詞人曹組(字彥章)的卜運算元
松竹翠蘿寒,遲日內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容芳,此恨憑誰訴?
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最後兩句「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真是把蘭花的那種陣陣幽香描寫得活靈活現。

⑹ 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運用了什麼抒情手法

出自曹組的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曹組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專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屬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此為詠空谷幽蘭之詞。全詞詠幽蘭,多以淡墨渲染,結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⑺ 描寫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詩句有哪些

1、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出處:宋代盧梅坡的《雪梅·其一》

翻譯: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文人騷客難以評論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出處: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翻譯: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3、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出處:宋代曹組的《卜運算元·蘭》

翻譯: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蘿籠罩在陣陣寒氣之中;幽靜的小路邊,蘭花獨自開放,沒人欣賞,它能向誰訴說它怨恨呢?

這脈脈的幽蘭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語,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許還有探尋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來聞蘭花的香味時,花並不香;只有在不經意中,才能聞到花的芳香。

4、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出處:清代鄭燮的《竹石》

翻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5、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出處:唐代元稹的《菊花》

翻譯:一叢一叢的秋菊環繞著房屋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再無花可賞。

⑻ 關於「幽徑」的詩句有哪些

1.登金陵鳳凰台

唐代: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二水 一作:一水)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2.魯山山行

宋代: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3.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4.卜運算元·蘭

宋代:曹組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⑼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卜運算元曹組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

8.岡為古人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以喻堅貞高沽內的節操。容作者正是以「歲寒三友」來映襯(襯托)蘭花處幽谷獨自堅守高潔志趣的節操。
9. 「著意聞時不肯香」中「不肯香」寫出幽蘭的獨特個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強求,「香在無心處」進一步表明「無心」領略反而可以聞到蘭花的幽香。抒寫了作者甘於寂寞堅守節操以及不受束縛、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嚮往之情。

熱點內容
長安區櫻花二路 發布:2025-05-26 07:44:13 瀏覽:605
為我而生櫻花 發布:2025-05-26 07:41:52 瀏覽:544
石雕花卉 發布:2025-05-26 07:18:44 瀏覽:75
中葯丁香油 發布:2025-05-26 07:18:35 瀏覽:239
海棠花風光 發布:2025-05-26 07:17:51 瀏覽:319
明代玉蘭花 發布:2025-05-26 07:08:06 瀏覽:198
盆景甲路 發布:2025-05-26 07:08:05 瀏覽:39
插花構圖論文 發布:2025-05-26 07:01:43 瀏覽:863
幾種綠植 發布:2025-05-26 06:52:30 瀏覽:242
跡部的情人節之吻 發布:2025-05-26 06:52:28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