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臨夏州的花卉

臨夏州的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3-02 02:28:17

① 臨夏回族自治州有幾個區

臨夏回族自治州由1縣級市、5縣、2民族縣組成的。臨夏州政府位於臨夏市紅園路。

1縣級市、5縣、2民族縣分別是:

臨夏縣政府駐地:韓集鎮 下轄鄉鎮街道:6鎮19鄉 臨夏州西南部,地勢東北低、西南高

永靖縣 政府駐地:劉家峽鎮 下轄鄉鎮街道:17個鄉鎮 臨夏州北部,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廣河縣 政府駐地:城關鎮 下轄鄉鎮街道:6鎮3鄉 臨夏州東南部,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和政縣 政府駐地:城關鎮 下轄鄉鎮街道:6鎮7鄉 臨夏州南部

康樂縣 政府駐地:附城鎮 下轄鄉鎮街道:5鎮10鄉 臨夏州東南端,以種養業為主的少數民族貧困縣

東鄉族自治縣 政府駐地:鎖南鎮 下轄鄉鎮街道:5鎮19鄉 臨夏州東北部,東鄉族的發祥地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政府駐地:吹麻灘鎮 下轄鄉鎮街道:17個鄉鎮 臨夏州西部,是中國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1)臨夏州的花卉擴展閱讀

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前前後後。

一、新中國成立前黨對臨夏民族工作的指示

臨夏州這樣一個多民族的貧困地區,早在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進軍甘肅臨夏前,一野前委專門發出的《對臨夏回民工作的指示》中強調:「在臨夏能否正確執行黨的政策和策略,不僅關系著臨夏地方工作的開展,而且對於爭取西北廣大回民與瓦解青、寧兩馬匪軍,也是有重大影響的。」

「應當堅持團結回族人民……廣泛宣傳黨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信教自由與尊重回民風俗習慣的政策。」並提出:「在純粹回民居住的地區,成立回民臨時鄉自治政府,回漢雜居地區,可依其各占居民多少,分別吸收若干回漢積極分子參加工作。」對一個地區的民族問題專門作出指示,實屬罕見。

二、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前的民族區域自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宣告成立,就開始實行一項重大的民族政策,這就是在少數民族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從我國的這一基本國情出發,堅持把民族問題作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重大問題;

堅持把民族工作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在各個歷史時期適時作出正確的決策和部署,保證了解決民族問題在正確的道路上勝利前進,民族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1949年6月,在我們黨的倡議和領導下,召開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問題。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對新中國的國體、政體及其基本政策,作出了重大決策。《共同綱領》第六章,專門就新中國的民族政策作了4條原則規定:

第50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反對帝國主義和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反對大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禁止民族間的歧視、壓迫和分裂民族團結的行為。

第51條,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分別建立各種民族區域自治機關。凡民族雜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地方內,各民族在當地政權機關中均應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第5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少數民族,均有按照統一的國家軍事制度,參加人民解放軍及組織地方人民公安部隊的權利。

第53條,各少數民族均有使用和發展其語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應幫助各少數民族的人民大眾發展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建設事業。(《民族問題文獻匯編》,1290頁,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政府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採取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1947年5月,中國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相當於省一級的民族自治地區——內蒙古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相繼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截止到1998年底,中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還有1256個民族鄉。

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政府。實行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區域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自治地方的數量和布局,與中國的民族分布和構成基本上相適應。

新中國誕生後,甘肅是最早建立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省份之一,而臨夏地區的一些縣市又是全省最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地方。1950年9月25日,臨夏地區第一個縣級區域自治地方——東鄉族自治區成立。

1953年9月6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內務部批准,廣通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1954年,甘肅省人民政府還在臨夏各縣市批准設立11個相當於區一級的民族自治區和19個相當於鄉一級的民族自治區。

三、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

1953年全國人口普查表明,全國回族人口有350萬人,在當時全國少數民族中排列為第三位。其中110萬聚居於當時的甘肅省境內。因此,中央民委向黨中央提出了建立省一級回族自治區的報告,這一報告引起中央高度重視,從1956年5月起,中共甘肅省委和人民政府先後邀請1700多名回漢族各界人士,召開座談會,進行充分醞釀。

在提出的多個方案中,也提出了臨夏是回族聚居地之一,應該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問題。經過幾上幾下的討論,省級回族自治區的落腳點最終定在了甘肅省東北部,這里有西海固(現寧夏固原)和河東(現寧夏吳忠)兩個大的民族自治區相連。

1957年,周恩來總理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議案》,1958年10月25日,省一級的回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告成立。

因為在省級自治區的建立中不能包括回族聚居的臨夏專區,所以,陳毅副總理在《關於成立回族自治區問題給中央的報告》中建議:另將回族聚居的臨夏專署改建為回族自治州。1956年9月11日在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7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設置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決定》。

在臨夏地區,實行更廣泛區域的民族自治,也成為全地區幹部群眾的一致願望,根據這一意願,中共臨夏地委於1956年7月10日提出了《關於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意見》,7月23日,甘肅省人民委員會第54次會議通過《關於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方案》並上報國務院。

7月31日,地委副書記葛曼在臨夏專區1000多人參加的幹部大會上,作了《關於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報告》。地委宣傳部根據報告精神擬定了宣傳大綱,重點內容是:

第一,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第二,幾年來臨夏全區各方面的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為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打下了基礎;

第三,成立回族自治州的意義;

第四,全州幹部群眾要以積極的態度和實際行動迎接自治州的成立。

1956年8月23日至27日,中共臨夏地委召開各族各界人士座談會。會議通過並組成了自治州籌備委員會,由沈遐熙任主任,張樂山、張質生、賈書德、馬歧山為副主任。

經過充分的宣傳和籌備工作,自治州成立的條件已經成熟。1956年11月13日至19日,臨夏回族自治州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臨夏市隆重召開,選舉產生了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組成人員。

會議選舉沈遐熙(回族)為州長,張質生、馬彥良(回族)、賈書德、馬歧山(東鄉族)為副州長;王瑞剛等28人為委員,共青團代表337人,其中回族134人、漢族128人、東鄉族57人、保安族8人、撒拉族5人、土族2人、藏族2人、維吾爾族1人,共有婦女代表60人。

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同時,宣布撤銷了原甘肅省臨夏專區,並改廣通回族自治縣為廣通縣。對原東鄉族自治縣和臨夏縣大河家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聯合自治區以及東鄉族、保安族聚居的民族鄉均予以保留。當時自治州的管轄范圍是臨夏、和政、康樂、永靖、廣通、東鄉族自治縣、臨夏市七個縣、市和自治縣。

11月20日,由4萬多名各族群眾參加的隆重慶祝會在臨夏市東校場舉行,國家民委辦公廳主任甘春雷、甘肅省副省長陳成義及青海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事務負責人等參加了慶祝大會。

陳成義在講話中說:「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臨夏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臨夏地委書記葛曼講話說:「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又一次光輝的勝利,也是我們臨夏人民團結進步,共同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州長沈遐熙在講話中號召:「全州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向幸福的社會主義大家庭前進。」

臨夏地區的民族區域自治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臨夏回族自治州也成立60年了。期間,民族區域自治法規不斷得以完善,自治地方的設置也更為合理。1981年9月30日,又成立了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至此,臨夏回族自治州轄一市七縣,其中包括兩個民族自治縣。全州總人口219萬人,有回、漢、東鄉、保安、撒拉等3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9.2%。

②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新花市屬於那個街道

回回人網手機客戶端是一個關於回族資訊、視頻、民俗、歷史、語言、回醫、武術、教育專、屬徵婚交友等綜合性的手機應用軟體,完全免費下載使用,增加徵婚交友板塊

安卓手機網路『回回人網』或者在各大安卓應用平台搜索『回回人網』下載
蘋果手機進App store搜索『回回人網』進行下載安裝。

③ 臨夏回族自治州牡丹園哪個好

臨夏來河州牡丹園。
位於新村路羅自家堡村臨夏州職業技術學校旁。河州牡丹歷史很悠久。花鄉歌海的臨夏,對牡丹的鍾愛,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從作畫、刺綉、吟唱到磚雕、木刻、彩繪,無不以牡丹為題材。河州牡丹已成為臨夏市市花。

④ 甘肅省臨夏市鮮花批發市場,地方及聯系方式

枯桃的花卉市場比較大比較全~

⑤ 甘肅臨夏市能不能露天種植桂花樹

是可以的

桂花在春秋兩季選擇健壯苗木進行移植,栽植前澆透水,並適當進行修剪,提高桂花樹苗的成活率。

1、移栽時間

桂花樹的移栽可在春季或秋季,但以春季移栽。秋季移栽應在氣溫逐漸轉涼,水源充足的地方進行,一般在10月份以後移栽。

2、移栽苗的選擇及准備

應選擇長勢良好、枝條健壯、無病蟲害、還未抽新梢幾移栽過的苗為好。對要移栽的大桂花樹要提前一星期澆1次透水,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夠的水分。這樣易挖掘成球,不會因土壤過干而致使土球散開。

3、起苗

在陰天或者晴天的早、晚起苗,雨大不要起苗,起苗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天,用鋤頭、鐵鍬來起苗,一般土球的直徑應是植株地徑的6一8倍,有條件的挖大些更好。盡量少傷根,切忌拔苗。對土球應用稻草繩或者用食品袋和繩子捆綁扎實。

4、栽植

栽植前要對預先挖好的樹坑用運輸桂花樹帶回的原土填土10一15厘米。因桂花樹不耐水淹,所以栽植的桂花樹深度要比原地面高出10~巧厘米。樹坑全部填完踏實,圍堰,澆透水。如果要移栽的桂花樹較大,還應進行適當的修剪,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提高移栽成活率。

5、後期管理

種好後的桂花樹關鍵在於水分的管理,在第1次澆透水後3一4天再澆1次透洲水。大苗還應用木材支撐,以防風吹搖動使苗倒伏或歪斜,影響根與土的豁合。如是秋季種的,還用稻草包樹干,以防裂皮。種植時天氣如果乾燥,應配合「沃葉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水或全株噴水。

⑥ 臨夏牡丹園哪個好

都不錯。
1、人民紅園:位於臨夏市城區西北角,園內建築以小巧玲瓏的江南園內林風格和高大恢宏的臨容夏地方民族建築特色相結合。有紫斑牡丹響譽省內外,是一處以古典建築、花木盆景和水景為主體的庭園式公園。花期:五月上旬依次盛開,五月中旬盛花期。
2、振華牡丹園:位於臨夏縣黃泥灣鄉振華村。牡丹種質資源圃引進洛陽觀賞牡丹131個品種300多株、引進西藏大花黃牡丹130多株,百年紫斑牡丹1000多株,紫斑牡丹品種達860多種。目前已成為臨夏州首個規模化、標准化千畝油用紫斑牡丹生產基地。花期五月中旬。
3、東郊公園:位於臨夏市東城區,有人工湖、花架長廊,水杉長廊、牡丹園、胡廷珍烈士紀念碑等多處景點。花期:五月上旬依次盛開,五月中旬盛花期。

⑦ 臨夏市東部對面花市道道,這是哪個區那個路

寧夏是它在東部,它的裡面它的花式道德,我們還是有是冀東區的,並且在那個路,我覺得還是能夠方便到我們大家的出庭的。

⑧ 臨夏州有幾個縣

臨夏州下轄有1縣級市(臨夏市)、5縣(臨夏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康內樂縣 )、2民族縣(東鄉容族自治縣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臨夏州政府位於臨夏市紅園路。

臨夏州位於黃河上游,在甘肅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標在東經103°211′、北緯35°601′之間。東臨洮河與定西市相望,西倚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鄰, 南靠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瀕湟水與蘭州市接壤。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

(8)臨夏州的花卉擴展閱讀

風景名勝:

積石關

積石關,舊名臨津關,為前涼張軌所置,位於積石山縣大河家鄉關門村西,是河州二十四關之首。關內「積石神工」,又稱「導河積石」、「積石奔流」、「積石鎖鑰」被列為河州八大景之首,繪有「積石神功圖」。

松鳴岩風景名勝區

松鳴岩風景名勝區位於和政縣南端陡石關口,面積約33平方公里。景區由西方頂、玉皇峰、南無台、雞冠山四峰組成。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位於永靖縣境內,面積214平方公里。由炳靈寺石窟以及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電站等組成。2007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參考資料臨夏州_網路

⑨ 臨夏有哪些豐富物產

截至2013年,臨夏州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達43種。主要是:金屬礦產17種(鐵、錳、鉻、銅、鎳、鉛、鋅、鎢、鉬、銻、金、銀、鉑、鉭、鈮、鈹、磷釔);能源礦產2種(煤、泥炭);非金屬礦產24種(重晶石、蛇紋岩、硼、磷、砷、鹽、鉀長石、螢石、白雲岩、硅石、耐火粘土、花崗岩、水泥灰岩、飾面大理岩、石膏、滑石、沸石、硅灰石、方解石、玄武岩、輝綠岩、磚瓦粘土、閃長岩、建築砂石)。發現礦產地87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17處、礦點44處、礦化點21處。

油炸餜餜
油炸餜餜是臨夏回族的面點之一。以麵粉為主料,輔以糖、食用顏料,捏成型後,經食用油烹炸而成。
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是臨夏特產,麵皮好、餡子考究,有包子、合子、角饃之分。以牛羊肉和韭菜或胡蘿卜或白蘿卜混合剁碎攪勻為餡,裝籠蒸熟,盛入盤中,淋以椒油,看上去晶瑩剔透。[26]

河州面片
河州面片,按製作工藝可分清湯面片、酸湯面片、河沿面片、炒麵片等。先將麵粉用水調和、揉搓、捏團,捏成粗條狀,之後掐成小團,蘸油搓成小條,稍發片刻,壓扁之後在沸水中揪入面片。待熟後用笊打入碗中,放入清湯或臊子,撒上蒜苗絲、香菜即可食用。
河州彩陶
河州彩陶製品多為盆、壺、缽、瓮、罐等日用品,在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中都有分布。其中,馬家窯文化時的雙耳四鋬彩陶瓮,為國家一級文物,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河州磚雕
河州磚雕,端於北宋,成熟於明清,是臨夏民族建築裝飾藝術的體現,多以梅蘭竹菊、山水花鳥、珍饈佳餚、八寶博品等物象為題材。

⑩ 臨夏回族自治州的風俗民情

穆斯林婚俗
臨夏的回族一般只在伊斯蘭教內通婚,也允許回族男子娶非穆斯林女子為妻,但必須要女子嚴格遵守回族習俗。婚俗首先提親,由男方聘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第二步是送「訂茶」,男方要送羊肉、冰糖、衣料及化妝品,女方宰雞、煮羊肉盛情款待男方來賓,並相應回贈衣料、鞋襪等,同時確定送「大禮」的日期。第三步是送大禮,女方提出所要彩禮,聘金的數目,由媒人出面協商後置辦結婚禮品。
穆斯林節日
穆斯林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開齋節是甘、青等地回、東鄉、保安、撒拉族又稱之為「前爾德」,是伊斯蘭教各族人民的第一大節日。古爾邦節,即「獻牲節」、「宰牲節」或稱「忠孝節」,是伊斯蘭教的第二大節日,每年在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舉行。第三大節日聖紀節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誕生紀念日。
河州賢孝
河州賢孝又名河州調,是臨夏本土的一種說唱音樂方式。以書編唱,唱本大都採集於《三國演義》、《楊家將》、《封神演義》、《東周列國》、《西遊記》、《二十四孝》、《綠牡丹》等小說、評書、戲劇故事。
臨夏花兒
臨夏花兒是源於臨夏的一種高腔山歌,流傳於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陝西、四川的部分地區。2004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臨夏州為「中國花兒之鄉」。

熱點內容
百合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5-19 23:31:18 瀏覽:541
蘭花田悅資質 發布:2025-05-19 23:19:32 瀏覽:227
花藝世界盃 發布:2025-05-19 23:18:04 瀏覽:600
口袋綠植 發布:2025-05-19 23:17:25 瀏覽:88
常州賣綠植 發布:2025-05-19 23:08:45 瀏覽:702
兒童頭發打毛一朵花 發布:2025-05-19 22:59:34 瀏覽:53
櫻花開新聞稿 發布:2025-05-19 22:51:08 瀏覽:827
茶花盆有蟲 發布:2025-05-19 22:46:41 瀏覽:459
丁香播種 發布:2025-05-19 22:43:09 瀏覽:594
百合農家樂 發布:2025-05-19 22:33:06 瀏覽:317